首頁>Club>
比如朱棣收留通古斯人。 趙宋收留蒲壽庚。 漢武帝收留南匈奴。
2
回覆列表
  • 1 # 諸葛姑娘談百事

    我在電視上看唄,還能怎麼看

    開個玩笑,怎麼看咱不知道,講個故事吧,世上的人們都知道,有一個叫東郭先生的窮書生,是非不分,善惡不辨,救了狼卻讓狼給吃了,就這樣事情一傳就是很多年。可是,在狼子狼孫中也有一個傳說,那就是東郭先生用自己的生命救了狼,使瀕臨滅絕狼類得以延續。狼子狼孫們得知人類對事情的誤傳後,他們決心為東郭先生正名。於是他們透過考古最終找到了東郭先生救狼祖宗的地方,為東郭先生建了一個墓,並立了一個碑,碑的下面鐫刻著“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創始人東郭先生之墓”,背面鐫刻著東郭先生事蹟:“東郭先生生於公元前×年×月×日,卒於公元前×年×月×日,享年59歲。東郭先生是一名讀書之人,一生知書達理,心地善良,熱愛野生動物。公元前×年×月×日,在參加科舉考試回家途中,因為拯救並保護野生狼類,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我們狼類永遠懷念東郭先生,東郭先生永垂千古。”

  • 2 # 神話再起南蠻王

    放在民族大融合的框架內,你又該如何評價胡人漢化的歷程呢?

    如果單純從利己主義去作評價,那麼這些帝王都是仁義過度了。

    如果是從大民族和諧主義去作評價,則這是家常便飯吶,胡漢交融是刻骨銘心的歷程。

  • 3 # 重兵器

    “東郭先生”是一則我們耳熟能詳的寓言故事,東郭救了狼卻被狼反咬。用這則故事來形容朱棣與通古斯人的關係也最好不過了,朱棣收留了通古斯人卻引來了滅國之禍。不過,朱棣作為皇帝當初做出那樣的決定肯定是有他自己的考慮的,只不過後來事情發展的結果卻不在他的意料之中。

    史書中曾記載:“諸部野人,率眾降,始設奴兒干都司”。這裡說的野人就是指通古斯人,他們原本生活在中國東北和西伯利亞東部,後因為不斷受到俄羅斯人的侵擾再加上當地的自然環境不斷惡劣,他們只能遷移到中國東北地區一帶。在這裡,通古斯人得以繼續生存下去。於是他們曾派人去向當時的皇帝朝貢,並表示願意歸順明朝,成為大明朝的子民。沒想到的是當時的皇帝朱棣居然就輕輕鬆鬆地答應了,這背後有什麼隱情嗎?

    朱棣在位時,北方一直不太平,元朝的殘餘勢力甚至一度威脅到了明朝政權。而女真族就是北方少數民族中的一個,隨著女真勢力的不斷髮展,明成祖朱棣感受到了巨大威脅。

    朱棣為了鞏固統治,於是採取“以夷制夷”的方法來壓制女真族的發展。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明成祖朱棣才痛快地接納通古斯人,想用他們的勢力來壓制女真族的勢力,讓他們互相爭鬥,相互殘殺,互相壓制,從而朱棣坐收漁翁之利。 前期,正如他所料,通古斯人在朝廷的輔助下,不斷髮展,從而讓他與女真族之間不斷髮生衝突。 後來,通古斯人不斷強大,滅掉了女真一族,統一了蒙古一帶。但再後來的事情的發展卻不在他的控制之內。

    明朝末年,不斷髮生內亂,明朝開始走向衰弱,在這個關鍵時刻,當初受恩的通古斯人並沒有選擇報恩與明朝,而是趁此內亂,開始把目光放在中原地區。最終於1644年入主中原,親手滅掉了當初扶持自己的明朝。

    那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想要征服天下就要不講情義,不念恩情。大家都各懷鬼胎,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都只為自己的切身利益著想。

  • 4 # 跨界探索者

    中國歷史浩如煙海,出現過不少永載史冊的名君,但由於一仁之念,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惡果。就像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為後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訓。

    漢光武帝劉秀文治武功卓越,在位期間國家興盛繁榮,史稱光武中興。提倡“柔道”治國,休養生息,大興儒學。劉秀為人仁厚,儘快恢復國力成為重中之重。建武二十七年,臧宮、馬武上書:請乘南北匈奴分裂、北匈奴衰弱之際發兵擊滅之,立“萬世刻石之功”。劉秀下詔說:“今國無善政,災變不息,人不自保,而復欲遠事邊外乎!不如息民。”針對不同的異族,因時因地制宜,一改漢武帝以來對外族的征服和王莽的大民族主義,對他們採取了懷柔的政策,提倡以德治邊。由於東漢初年發生內亂,匈奴再次分裂成南北二部,南部匈奴人依附東漢稱臣,被漢光武帝安置在河套地區。時至東漢中晚期,外戚宦官干政,內外局勢失控,南匈奴多次反叛與鮮卑聯兵襲掠邊塞並殺害官吏。三國時曹操收攏南匈奴,名滿天下蔡文姬就是被左賢王所擄,曹操出重金贖回後歸漢。西晉時,劉淵,這個漢化的匈奴人,冒頓單于後裔,南匈奴單于於夫羅之孫,趁天下大亂,攻入長安,西晉亡,標誌著長達一百多年的“五胡亂華”的開端,到東晉建立時,中原已盡喪胡人之手,五胡十六國之間不斷相互廝殺,並連年與東晉的戰爭,漢民族從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十六國時期前秦第三位國君、政治家、軍事家,氐族人苻堅,容顏瓖偉,雅量瑰姿,自幼崇尚漢學,少年時異於常人,受人稱道,十三歲任龍驤將軍,十五歲獲封東海王。在位時期,勵精圖治,重用漢人王猛,開創五胡十六國唯一治世,史稱“關隴清晏,百姓豐樂”。苻堅不僅善納忠言,特別關心百姓疾苦,懲強扶弱,減免賦稅,華人對他十分愛戴。日漸強盛後統一北方。公元369年,前燕吳王慕容垂受排擠,於是出奔降秦。慕容垂當世梟雄,今日歸附,苻堅十分高興,並親自出郊迎接,對其以國士相待,“冠軍將軍”封之,不顧王猛要他提防慕容垂的諫言。後在淝水之戰中,心懷復國之志的慕容垂逃回前燕故地復國稱王,慕容衝、慕容泓相繼反叛,“柔仁邀名”的苻堅依然抱有幻想,終被他封為龍驤將軍的羌族首領姚萇絞殺!天下又復大亂,生靈塗炭!後世對於苻堅管控異族的方法甚為詬病,沒有采取民族融合的方略,以致養虎為患。

    梁武帝蕭衍早年博學多才,博通文史,為“竟陵八友”之一,他才思敏捷,文筆華麗,所做詩賦多有名篇;膽識過人,率軍作戰智勇俱佳,立下了赫赫戰功;稱帝后勤勉政務,無論春夏秋冬,為了批改公文奏章,五更即起,寒冬時手都凍裂了依然不休息;廣泛納諫,設立謗木函和肺石函,讓百姓投書,用於納諫和招納人才;節儉樸素,每天只一餐,注重儒家思想,親筆書寫《春秋答問》;蕭衍晚年篤信佛法,曾有三次捨身出家的鬧劇,由群臣朝廷花費巨資贖回,又令僧人必須吃素,從此,漢傳佛教形成吃素的傳統。晚年不事政務,接納北齊悍將侯景,引狼入室。侯景,鮮卑化的羯族人,北齊建立者高歡帳下猛將,屢立戰功,深受倚重。但此人反覆無常,與北齊皇帝高澄不和,侯景先投西魏,西魏宇文泰對其戒備並不傾心接納,於是侯景再投南梁,蕭衍年老昏聵,欣然允諾,封其為河南王、大將軍,並派軍接應。侯景後來藉機發動叛亂,兵臨建康、圍困臺城,可嘆信佛的八十六歲的蕭衍飢渴交加中死去,不得善終。

    南宋末的蒲壽庚,占城(今越南)的西域阿拉伯人後裔,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身資鉅萬。由於精通阿拉伯語、占城語,利用外貿累積大量財富,富甲一方。南宋朝廷對他十分信任重用,讓其為福建、廣招撫使,總海舶,兼“主市舶”,擁有很大權力。因南宋娃娃皇帝端宗、幼主抵達泉州,蒲壽庚閉門不納,少保張世傑臨走時強徵蒲壽庚的商船,“掠其舟並沒其貲”,蒲壽庚藉故“乃怒殺諸宗室及士大夫與淮兵之在泉者”,只要是在泉州區內的宗室人員,就全部殺光,可見蒲壽庚降元是事先早有預謀的,這只是投名狀。投靠蒙元后,蒲壽庚充當滅宋的急先鋒,率舟師配合元軍主力進擊廣東,“會追二王”至崖山,幼主祥興帝赴海死,宋亡。蒲壽庚歲深受趙宋皇恩,卻利用剿滅南宋的“功績”顯赫一時,不過由於他的後人在幾十年後與元人爭利,蒲氏家族和泉州穆斯林卻被殺殆盡,“凡蒲屍皆裸體,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誅之,棄其胾於豬槽中,報在宋行弒逆也”。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後,對蒲壽庚依靠漢人發達而降元后屠戮宋室和漢人的惡行甚惡,將其從墓中掘出鞭屍三百,並下令此後不允許蒲姓讀書入仕,蒲家全部男子為奴、女子為娼,曾經高高在上的家族,最終為自己的不忠付出了慘痛代價。

    滿-通古斯語族一個古老的語族,發源於貝加爾湖附近,中國境內的滿族、錫伯族、赫哲人、鄂倫春人、鄂溫克人都屬於這個語族。滿族是女真人的後裔,祖先之一為肅慎。 金朝滅亡後,倖存的女真人仍有部分散居於關外,分為建州、海西、野人等部。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明朝皇帝朱棣派人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招撫女真族,史書載:“諸部野人,率眾降,始設奴兒干都司”。這裡說的野人就是指女真人(通古斯人),他們本來生活在苦寒之地受惡劣環境的影響,逐漸遷移到中國東北地區一帶定居下來。永樂以後,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各部南遷,受到了明朝政府極其寬厚的態度接納安置了他們。明政府給予他們的待遇甚厚:“明之惠於屬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為最厚。”由於土木堡事件後女真諸部逐漸失去控制,萬曆十一年,出身建州左衛指揮使世家的努爾哈赤以先人所留下的“十三副遺甲”起兵,統一了女真各部,開啟了滅明之路!

    古語說,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但其實歷史上也有很多相反的例子,特別在隋代唐代,朝廷重用了很多外族人或外華人,他們都收到了重用,並一生效忠。寬大包容的胸懷並不等於婦人之仁,兼收幷蓄、海納百川才能駕馭天下,洞若觀火、明察秋毫才能防患未然!可以用狗,不能用狼,東郭先生的仁慈和包庇只能換來恩將仇報!

  • 5 # 人前搖扇

    秦朝以法家為先,自此之後,儒家從政的風氣幾乎綿延千年,中國曆朝的文化思想和宗教理念決定了其對待外來種族的態度,這種態度也促成了帝王們的東郭行為,具體態度成因涉及三大方面!

    1.深受影響的古代帝王們大多數都以儒家思想作為治國理念。

    儒家思想的教化蒼生、兼濟天下則是其中的核心。雖然帝王心術高度上和儒家不一樣,但全國文化氛圍也讓皇帝被其影響。這造就了中國古代帝王對歸來的外族,基本上都是懷柔包容的。

    2.中國的傳統宗教都是勸人向善、與人和平的,而非伊斯蘭和基督教的不入教會其心必異的激進思想。

    古代中國在全國宗教的影響下,在皇帝周圍眾多信徒的潛移默化下,只要不是對我們窮兇極惡的民族,各個朝代對於歸來的族群基本上沒有不接納的。

    3.古代地理知識有限,皇帝們都想著中原是世界中心。

    皇帝們大多這樣想,天下之土莫非王土,天下之民莫非王民,天下要大同,天子要大氣,那些在窮遠邊地的少數民族本來就很不容易了,既然來了,就讓他們享受當朝的雨露君恩吧。

    朱棣收留通古斯人按歷史學家們普遍的分析,其最大初衷就是抑制元朝的殘餘勢力,鞏固明朝邊界。不全是東郭之心。

    因為朱棣本人就是靠著硬借寧王的朵蘭三衛(蒙古的三個部落)搶的燕雲十六州,他深知有些少數民族的戰鬥力很強。當時元朝殘餘勢力幾度威脅到朝堂穩定,所以就各方面支援通古斯人對抗元朝殘餘勢力,最後沒想到明朝一內亂,這江山就被通古斯人(統一融合了通古斯人等少數民族新滿人)佔了,接著滿族人取而代之成了清朝。

    所以朱棣用通古斯是有戰略目的的,出發點也不是單純東郭,不過明朝對通古斯的確不錯,大兵支援,貿易支援,物資支援,就是最後沒有遏制住。滿族一入關,落下多少漢人頭!

    趙宋開始收留蒲壽庚其實也沒有想到最後的結果,他反叛的悲劇趙宋自己也有不小的原因。

    蒲壽庚其祖輩是回回(阿拉伯人),到他的父輩已然歸化了宋朝,其父先任主簿,後被賜官職“承節郎”。(出自:明·嘉靖《安溪縣誌·卷3·官制類·職官·歷官·宋·主簿》,《真西山文集·卷25·重建太守 倪 公祠記 》)

    趙宋敗逃至泉州,當時蒲壽庚已任福建安撫沿海都置制使,同時兼任總海舶和主市舶。這兩個官職是全權管著當地的軍隊和貿易,而蒲壽庚家的其他人也都官商皆有,浦氏家族在泉州當地可以說隻手遮天,勢力極大

    這個趙宋生死存亡之際,蒲壽庚初期還是表現的盡忠職守的,對待逃亡人員也是客氣熱情,但因為面對元朝大軍後續的追殺,他不敢接大軍入城,只同意皇子等隨同人員。這裡他的確不厚道,畢竟一直吃的宋朝飯!可是後來,殘宋軍隊的將領強制掠奪浦家400多艘船和貨物,這才導致了蒲壽庚殺了宋朝逃亡人員3000餘人,開門降元!所以大錯的確在蒲壽庚,可是起因在殘宋自己!好好的一個天下,卻被追到崖山,落魄跳海,成漢族永遠的傷疤!

    漢武帝也是萬萬沒想到,他把匈奴打的七零八落,然後同化了幾百年的南匈奴,他們居然來了個五胡亂華,把中原搞的血雨腥風。可是史學家們對“亂”是有爭議的!

    漢武帝的確雄才偉略,把長期騷擾中原邊界的匈奴打敗,使匈奴一分為二,北匈奴遠遁他鄉,南匈奴遷入長城內接受漢化。可他也肯定想不到,幾百年後這些人成了中原動盪的禍首之一,導致了五胡十六國的大亂世

    西晉末年,南匈奴的後代,五胡亂華,其時誰是禍亂魁首真不好說,歷史學家也有些爭議。五胡動武中原之前,西晉皇室司馬宗族的八位封王就已經自相殘害,八王間的軍隊連年戰事導致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這亂起自八王。

    此時的南匈奴,從漢武帝歸順中原算起,快五百多年了,期間,這支匈奴與漢人廣為通婚,習漢語,著漢服,與漢人無二,很多匈奴人甚至長相都和漢人相同了。他們的首領劉淵,更是匈奴皇室和漢族皇室通婚的後代,所以五胡十六國大亂中,所謂的匈奴人劉淵,比大部分勢力的頭領都更有漢族皇室血統!

    西晉的江山,是晉祖冢虎司馬懿從曹操後代手裡奪過來的,曹操和司馬懿家族都是漢朝封官,食漢祿卻反漢朝,司馬懿更是二反主君!論正宗,可能真沒有所謂匈奴人劉淵正宗,人家好歹有漢族皇室遺脈!

    雖然五胡亂華導致中原有些地區漢人受盡委屈、大量減少,也導致了無數漢人南渡成為了客家人,但可能對於漢武帝來說,世人所說的五胡亂華,實際上是給地下的他出了一口惡氣。要知道曹操滅漢的時候,歷史記錄,光慘死的漢朝妃子們就一個個死相悽慘,更別說漢朝皇室宗親了。他如果泉下有知,看著司馬懿和曹操們後代如此,肯定會在心痛漢人境遇的同時也略有感懷的說:“世間有因果,善惡終有報!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中國歷史上真正東郭先生與狼的,最可惜的事就是“安史之亂”,中國最極盛的時代,中國最絢麗的時代,中國最開放的時代,就硬生生的,毀在安祿山這個狼子野心的胡人手裡!一個逃難到中原來的胡人,一群靠著溜鬚拍馬起來的胡人,在得到唐朝和唐玄宗無數好處以後,在唐朝把最薄弱的腹部朝向他們的時候,它們狠狠的捅了一刀,結束了這盛世輝煌!兩個京城,無數珍寶被毀,燒殺擄掠,世界淒涼!

    有人覺得日本人以得唐朝文化為榮,其實更可能的是,他們羨慕的是安祿山!

    儒家文化初始只是辯證的看待自己的錯誤,辯證的認知世界和自我。可惜經過歷朝歷代統治階層的春秋筆法,夾雜了太多私貨,這些私貨以君為上,完全固化了特權階層的權威,可惜,特權階層也是人,如果完全固化了權威,那麼當階層整體出現錯誤和問題時,其它聲音就不敢發出,導致持續性錯上加錯,最後消亡!權利給了人群改造世界的機會,可惜,往往也成了自我束縛的籌碼,那些一代代改著儒家思想的皇帝們,他們想過自己的後代們因此進入了思維的迷失迴圈嗎?畢竟,不是那個皇帝,都一定有敏銳的智力!

    其實,共產主義就是儒家思想的剎車片和止漏閥,因為共產主義給與普通人更多參政議政的權利,普通人也有更多上升途徑,這讓特權階層不在固化,批評與我批評不會成為絕對的對立面。希望世界和平,中國繼續強大,人類團結美好!

  • 6 # 青燈讀歷史

    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訴人們世上好人多,但是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人總會遇到壞人和危險的時候,不要悲觀要積極向上,善良的人總會被上帝眷顧被他人所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訴人們世上好人多,但是也要學會保護好自己,人總會遇到壞人和危險的時候,不要悲觀要積極向上,善良的人總會被上帝眷顧被他人所幫助。遇到事情時要分清善惡,明辨回是非,區別物件,幫助那些應該幫助的人。幫助答。遇到事情時要分清善惡,明辨是非,區別物件,幫助那些應該幫助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國鼎立的地緣因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