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惠鹹堂主人

    明末清初,鼻菸傳入中國,西方用鼻菸盒貯藏鼻菸,傳到中國後,加入了中國文化,產生了極具中國特色的鼻菸壺,鼻菸壺的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從材質上講有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不少做工精良的鼻菸壺流傳下來,成為了一種精美藝術品,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在海內外皆享有盛譽。

  • 2 # 木木文史

    是的,鼻菸壺是在清朝時期開始流行起來的。鼻菸壺是一種傳統工藝品,始於明朝,盛於清代。

    鼻菸壺一般體積都不大,大體的形制是均有一小口,多數呈扁圓形瓶狀。瓶內的空間稱為膛,一般膛越大越好。口上大多有蓋,蓋上以寶石、白玉、翡翠、珊瑚、瑪瑙、碧玉等名貴材料鑲嵌,下面連著一個小鏟,用於鏟鼻菸,小鏟多以鍍金金屬、象牙、骨、角等材料製作而成。

    說起鼻菸壺就要從鼻菸開始說起。鼻菸原產自南美洲印第安部落,是利用上等菸葉磨細成粉,再加入花卉等香料,並可加入麝香薄荷等不同種類的名貴香辛藥材,經過發酵後再裝入密封的蠟丸中經過數年或數十年而陳化形成。它不需要附加工具吸食,用量少、吸食快,也無須點火燃燒,直接將粉末吸入鼻中,略帶刺激,混合嗆鼻與特殊的香氣。嗅服鼻菸最先流行於歐洲。

    最早將鼻菸傳入中國的是,萬曆二十九年義大利商人利瑪竇向中國皇帝進獻的貢品,當時鼻菸進口量少,僅廣東一帶有人服用。

    盛放鼻菸的容器,其實是隨鼻菸一起進入的鼻菸盒,由金屬或玻璃製成,重量從四兩至一斤不等,形狀有方有圓三角六角等。

    康熙開放海禁後,西方傳教士攜帶大量鼻菸和盛裝鼻菸的玻璃瓶進入中國,受其影響,國內聞鼻菸漸成風尚。

    另外,西方諸國為了實現與中國通商貿易的目的,紛紛向清皇宮進貢鼻菸和鼻菸瓶,先是葡萄牙,接著是英國、法國等國家。乾隆皇帝常以鼻菸賞賜王公大臣,王公大臣以得到賞賜為榮,如此上行下效,人人以嗅服鼻菸為時尚。

    一開始,鼻菸只是在達官貴人們間流傳,對於一日三餐都吃不飽的平民來說,鼻菸壺絕不可能是剛需品。

    可到了後來,社會上突然流傳鼻菸可以用於避瘟,它才突然晉升為爆款商品,人人爭相搶購。一時間,上到皇帝,下至百姓,吸聞鼻菸甚是風行。

    清代劉廷璣《在園雜誌》中曾寫道“以煙雜香物花露,研細末,嗅入鼻中,可以驅寒冷,治頭眩,開鼻塞,毋煩煙火。”王士禎的《香祖筆記》中也記載:“鼻菸者,雲可明目,尤有闢疾之功”。

    由於嫌歐洲人用於盛放鼻菸的銅盒和玻璃瓶不夠美觀和實用,中國的能工巧匠製作出中國式鼻菸壺。

    中國鼻菸壺誕生於明末清初,此時正是中國各種工藝美術技巧都已十分成熟的階段,傳統文化的積澱也十分雄厚。加上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經濟繁榮,百業興旺,鼻菸壺的製作迅速進入鼎盛期。

    在清代,鼻菸壺的產地主要集中在北京,廣州,遼寧,西藏,內蒙古等地,其製作工藝經歷了由簡到繁、由粗到細、由素面到加彩、加雕的過程,傳統工藝如鑄造、掐絲等都被能工巧匠們運用到鼻菸壺的製作上,使鼻菸壺成為集多種藝術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

    現在人們嗜用鼻菸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菸壺卻作為一種把玩、欣賞的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

    中國鼻菸壺,作為集書畫、雕刻、鑲嵌、琢磨等技藝於一身,採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化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

    有人說:“小小的鼻菸壺,集歷代文化藝術精華於一爐,沒有一項中國藝術工藝中能集這麼多工藝變化於一身”。

  • 3 # 谷陽王先生

    是的。

    明末,鼻菸自西方傳入。起初是以玻璃瓶呈現的,吸食之人不多,所以鼻菸壺並未流行起來。

    到了清朝,吸食之人日盛,鼻菸壺便流行起來。道光年間,御旨令造辦處特製鼻菸壺。於是,一批用料多樣、用料考究、造型別致的鼻菸壺就橫空出世。

    因為鼻菸壺受到皇家寵愛,百姓們也跟了風。於是,鼻菸壺在清朝便狠狠得流行起來。正是、

    玉壺青煙一抹。

    勝卻人間無數。

  • 4 # 玲瓏文史

    鼻菸經由歐洲人傳入中國的時間,約是十七世紀後期。

    西方的鼻菸盒,是用來盛裝鼻菸的精緻容器,形形色色,巧奪天工,傳入中國後,則發展成為鼻菸壺。

    Nautilus哥倫布將鼻菸自美洲帶回歐洲後,甚為流行,而鼻菸盒不但成為歐洲人存放鼻菸的容器,更是身份、財富的象徵。

    鼻菸、鼻菸盒隨後被帶進中國,風靡一時,更深為清帝所喜,而發展出相當於西方鼻菸盒的鼻菸壺,其中用料考究、繪畫精美的品種,更成為達官顯貴們珍視的藝術收藏品。

    鼻菸壺

    菸草、鼻菸傳入中國

    中國的菸草生產由來已久,品種多而分佈廣。在明清古籍中,有許多關於菸草傳入中國的記錄,如《露書》。

    《露書》的作者姚旅,是福建莆田人;其書內容豐富,當中提到“淡巴菰”(tabacum)的原產地是呂宋(菲律賓),也記載了吸聞菸草的方法。

    而清康熙年間王士禎的《香祖筆記》,也有相關記載:

    “田家種之連畛,頗獲厚利。”

    《香祖筆記》記錄菸草在中國相當流行,不但吸聞者多,且處處有之,種植者可獲厚利。

    由《露書》、《香祖筆記》等史料記載可知,菸草在傳入中國後甚為流行,在清代吸聞菸草已是相當普遍的情況。

    菸草有不同產地,並且名稱各異。鼻菸是菸草的一種,原產自美洲印第安部落,在十五世紀末時由哥倫布帶回歐洲。

    雕金機械自動音樂鼻菸盒

    在十八世紀的歐洲,鼻菸變成一種主流的文化現象、上層社會地位的象徵。在歐洲社會中,吸聞鼻菸有其特定的方式,且規則頗為繁瑣。

    有關鼻菸傳入中國的情況,以及鼻菸在中國的流行,清代趙之謙的《勇盧閒詰》有相當全面的記錄。其中提到關於鼻菸名稱的由來:

    “鼻菸,今英吉利語譯為士拿乎(snuff)……鼻菸盒則為士拿乎薄士(snuffbox)。”

    又有鼻菸傳入中國的記錄:

    “利瑪竇泛海入廣東……始通中國。(明萬曆九年)”

    鼻菸壺

    而鼻菸的製作,華人和西方人有所差異,華人特別講究“色、香、味俱全”。

    顏色方面,有以深綠色為上等,亦有以深紫色或微黃色為佳的不同說法;而氣味方面,可根據個人喜好,調以花味香油或香料。

    從鼻菸盒到鼻菸壺

    在歐洲洛可可時期,鼻菸盒不僅是鼻菸的載體,更是貴族身份、地位、財富及品味的象徵,也被用來作為交換、饋贈的禮物。

    西洋鼻菸盒是精緻的藝術珍品,有鑲表的音樂鼻菸盒,也有將瑪瑙、玉髓、珠寶等鑲嵌其上,巧奪天工。

    金胎畫琺琅鑲表音樂鼻菸盒

    在中國,因氣候潮溼,開啟西洋鼻菸盒盒蓋後,鼻菸容易變質,故華人將之改良成為鼻菸壺。

    有關清代中國鼻菸壺的記載,康熙朝王士禎的《香祖筆記》說道:

    “以玻璃為瓶貯之。瓶之形象,種種不一……”

    乾隆朝李調元的《南越筆記》亦有相關的記載:

    “貯以秘色磁器及玻璃水玉瓶盒中……今粵中亦造之……”

    由上述記錄可以發現,以儲藏鼻菸的容器而言,玻璃是相當普遍的材料,最初是內府製造,後來廣東亦有,可以作為禮品饋贈之用。

    中國的鼻菸壺文化與內畫鼻菸壺

    鼻菸壺,可以說是中國所創的工藝品。日本在中國的影響下,模仿製作,亦有鼻菸壺作品流傳民間。

    日本雕龍鼻菸壺

    鼻菸壺在清代進入華人的日常生活,自皇族到一般平民百姓都有人嗅聞鼻菸,《紅樓夢》一書也對鼻菸有所描寫:

    “(睛雯)發燒頭疼,鼻塞聲重……寶玉便命麝月取鼻菸來給他聞些,痛打幾個嚏噴,就痛快了。”

    鼻菸壺除了作為盛裝鼻菸的容器,更是裝飾品,可以時常作更換。鼻菸壺瓶口需用軟木塞塞緊,而軟木塞中間,通常有一根用來舀煙的長匙。

    內畫鼻菸壺,是鼻菸壺中特殊的一種型別,因結合了多項工藝與書畫藝術,而深受喜愛。

    中國鼻菸壺有不同材質,如玻璃、玉石、象牙、犀角、珊瑚、瓷器、葫蘆、竹黃等。而內畫鼻菸壺,其材質除了玻璃,還有水晶、琥珀、瑪瑙等。

    甘烜文內畫鼻菸壺(藏於大英博物館)

    在玻璃一面作畫,由另一面觀看,此即“內畫”。乾隆、嘉慶時期,玻璃畫在清宮及廣州地區流行,而內畫鼻菸壺的發明者甘烜文,是嘉慶年間嶺南派藝術家。

    可見,玻璃內畫鼻菸壺的出現,正與玻璃畫傳入與流行的時間、地點相符。由此可以推論,中國內畫鼻菸壺的創作,與西洋玻璃畫的傳入,應有密切關係。

    玻璃是內畫鼻菸壺最常見的材質,需要先熔吹製成玻璃壺坯(掏膛),再經退火至常溫,最後經磨製加工方能用於內畫(磨砂)。

    掏膛、磨砂,對於內畫鼻菸壺而言相當關鍵。最初,內畫鼻菸壺內壁不易附著墨色,因此早期的嶺南派只畫簡單圖繪,但後來經過掏膛、磨砂,使內膛壺壁薄而均勻。在此壁作畫,便能呈現“在宣紙上創作”之效果。

    掏膛工藝

    結語

    西方人將盛放鼻菸的鼻菸盒傳入中國後,深為清帝所喜,風靡一時。

    盛清以降,西洋鼻菸盒更發展成為具有清代特色的鼻菸壺,其中內畫鼻菸壺更成為藝術收藏品。

    由於清朝定都於北京,達官顯貴群集於此,他們成了藝術品類鼻菸壺的贊助者,為藝術家提供市場,也難怪清代中晚期的內畫“京派”名家輩出。

    在清代,鼻菸壺是文人雅士、達官貴胄愛不釋手的收藏;而現今,吸聞鼻菸的人少,因此鼻菸壺便逐漸消失於時間的洪流之中。

  • 5 # 禹與魚

    鼻菸壺指的是盛鼻菸的容器,小可手握,便於攜帶。鼻菸是一種菸草製品,系將煙烘烤、去莖、粉、發酵並加入香料配製而成,用鼻嗅服。

    明末清初,鼻菸傳入中國,鼻菸盒漸漸東方化,產生了鼻菸壺。現在人們嗜用鼻菸的習慣幾近絕跡,但鼻菸壺卻作為一種精美藝術品流傳下來,而且長盛不衰,被譽為“集中各國多種工藝之大成的袖珍藝術品”。中國鼻菸壺,作為精美的工藝品,集書畫、雕刻、鑲嵌、琢磨等技藝於一身,採用瓷、銅、象牙、玉石、瑪瑙、琥珀等材質,運用青花、五彩、雕瓷、套料、巧作、內畫等技法,汲取了域內外多種工藝的優點,被雅好者視為珍貴文玩,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成為中外人士珍愛收藏的物件。

    中國素有“煙壺之鄉”的稱譽,其中鼻菸壺以其精巧卓絕的製作技術,被稱為「集多種工藝之大成於一身的袖珍藝術品」。鼻菸壺為盛裝鼻菸之容器,鼻菸係一種菸草製品,原為西洋之物,明末清初自歐洲傳入中國後,加工轉化後成為粉末狀藥材,吸聞之後不但具有明目避疫的功效,吸聞鼻菸在各階層更是蔚為風尚,且迅速地融入了中國的藝術風格,發展出匠心獨運的各式鼻菸壺,在清代美學工藝上大放異彩,成為清代藝術的重要表徵之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IBM工作是個什麼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