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野史頻道

    清代的疆域是由3大部分組成的:以狩獵為主的女真區、以畜牧為主的蒙古區和以農業為主的明朝區。

    清代先世是活動在明朝邊牆以東的建州女真部落之一。16世紀下半葉開始逐漸擴張,統一了建州女真,又併吞了海西、東海諸部。1616年建國號為金,旋即起兵反明,佔領了遼東都司的大部分土地。1636年改國號曰清。1644年明亡於李自成農民軍,清軍在擊敗農民軍後乘機入據北京城,建立了繼承明代的中原王朝。此後在大陸上的南明勢力,經歷了20年相繼被撲滅。又20年至1683年,統治了臺灣島22年奉明正朔的鄭氏政權亦被攻破投降,設1府3縣於島上,隸屬福建省。於是統一了明朝全部疆土。

    清朝合併蒙古諸部及其統治下的回部、西藏、青海等地,歷時達130餘年之久。17世紀20~30年代,漠南蒙古諸部先後歸附後金。17世紀下半葉,活動在天山北路的準噶爾強大, 1688年襲擊漠北的喀爾喀蒙古。喀爾喀部眾降清,移牧漠南。1690年準噶爾又進擾漠南,清兵開始反擊,準噶爾敗退。1696年破準噶爾於漠北,次年喀爾喀蒙古還牧漠北,漠北遂入版圖。套西、青海和碩特蒙古於1688、1698年先後降清。1717年準噶爾奪和碩特部所據西藏,1720年清軍護送達賴入藏,準部敗退,西藏入清。1755年平定天山北路準噶爾本部,未幾又叛,1757年再次平定。1759年又平定本在準噶爾統治下乘準部覆滅、圖謀獨立的天山南路的回部(維吾爾)。於是天山南北路全入版圖。至是, 17世紀以前的明朝、女真諸部和東西蒙古組成了一個統一的帝國。

    至於藩屬國,向東有朝鮮,日本不算哈,向南有東南亞諸國,主要有現在的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國。

  • 2 # 記錄歷史人生

    有的,大清的租借(又稱清租借)大清在朝鮮的四租借和海外城市:朝鮮清租借仁川請租界釜山元山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清朝出兵鎮壓.1882年10月,李鴻章與朝鮮統理交涉通商事務衙門簽訂《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在朝鮮取得領事裁判權、海關監管權等一系列權益.1884年(光緒十年)陰曆三月初七,中國又與朝鮮簽訂《仁川華商租界章程》.該章程包括11項條款和3項附加條款,規定清朝在仁川取得1.8公頃的租界地及0.7公頃商業用地,朝鮮方面承擔清租界的街道、下水道、橋樑、房屋、碼頭設施建設費用,同時對住宅地和商業用地的等級區分、地價徵收、年稅、華商葬地和耕地等條款做了詳細規定.中朝簽署《仁川華商租界章程》之後,日本也對朝鮮提出同樣的要求,在仁川獲得租界.英、法、俄、德等國則獲得了各國共同租界和商用地,並設立了租界工部局,作為管理機構.清朝隨後又與朝鮮簽訂了《釜山華商租界章程》和《元山華商租界章程》,在釜山和元山也獲得了租界.僑居在清租界的中國商人(多來自山東)在仁川設立了仁川紳商協會,建立了濟寧學校,清朝派出領事和商務委員進行管理,清租界內的市政設施則委託各國共同租界工部局代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363373161管.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清朝在朝鮮的租界被日軍佔領.中日馬關條約規定朝鮮為“獨立自主之國”後,朝鮮政府宣佈中朝兩國原訂一切約條作廢,收回清朝在朝鮮的全部租界和外交、關稅特權.朝鮮政府在1895年12月16日頒佈了《保護清商規則》,對原清租界外的清朝商人居留地、朝鮮的管轄權、華商的經營範圍和守則作出了規定.1896年2月,大韓帝國政府外部大臣金允植擬訂了與清朝的外交約章,並於1898年9月與清朝簽署《中韓通商條約》,完全廢除了華商居留地,但允許中國商人仍僑居於原仁川清租界及華商居留地範圍之內.兩地後來發展為仁川唐人街,存在至今.直至甲午戰爭清王朝徹底失敗,大清才最終退出了列強的行列.

  • 3 # 天堂播主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首先我們來看看滿清政權的屬性,滿清政權嚴格意義上講是外來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主要民族有女真和蒙古族,所以學界有一種說法是中國滅國,就像蒙古帝國一樣,如果這個理論成立,那麼整個中國都是它的殖民地,如果我們承認他是中華帝國的一個朝代,那麼它的的殖民地主要包括了現在的外蒙,唐古烏梁海克什米爾等地區

    你的第二個問題就比較寬泛了,如果你指的是世界範圍內的帝國,那麼幾乎所有的大帝國都有殖民地,比如蒙古帝國幾乎囊括了大半個亞洲

    古代羅馬帝國也包括了大半個歐洲

    而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全世界各個大陸都有,即使到今天圖片上大多數殖民地國家依然尊英女皇為君主,國內只採用首相制,比如澳大利亞總理,印度總理

    所謂帝國就是尊一位皇帝為共主,用共和制聯邦制或者君主制來實行統治,沒有對其他地區的征服,不能算是帝國,但是征服多大面積視情況而定,奧匈帝國的面積就不是很大

    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羅馬帝國一樣是一個橫跨亞非歐的超大帝國!

  • 4 # 歷史的第三者

    首先,很確定的說,中國從來就沒有過“殖民地”,自古以來,中原王朝都是以“內聖外王”稱為帝國,教化四方,各國來朝,請為“藩屬國”。

    殖民主義:

    殖民主義是強國用各種侵略手段使落後國家變為它們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屬國的侵略政策。

    “殖民時代”是人類社會程序中的一個關鍵階段,雖然它的表皮充滿血腥,但誰也不可否認,正是由於殖民貿易帶來空前的利潤,使得經濟飛速發展,才使得後來的“工業革命”和“技術大爆炸”有了經濟和社會基礎。

    清朝的藩屬國:

    在古代中國,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清朝,相比周邊小國,中原王朝一直強盛無匹。於是,周邊諸多小國都會臣服於中原帝國,年年來朝、歲歲來貢,奉其為主,即中國為宗主國,這些國家稱為“藩屬國”。

    大清建立後,依照前朝規矩,也有很多的藩屬國,只是隨著西方國家的入侵,大部分變成了西方的殖民地。

    按照《清高宗實錄》卷 131 乾隆五年十一月甲午條的記載 : “自京畿達於四裔 , 為省十有八 , 統府州縣千六百有寄 。外藩屬國五十有七 , 朝貢之國三十有一 。”是指以中原地區為核心的清朝直轄的區域 , 18 省之外 , 分佈的則是“外藩屬國” 。

    隨著清朝版圖擴大。清朝藩屬國擴充到東亞的朝鮮;北亞地區的蒙古各部;東南亞地區的安南(即越南)、南掌(今寮國)、暹羅(今泰國)、緬甸以及南洋群島的蘭芳共和國(柬埔寨被安南與暹羅瓜分,呂宋與蘇祿於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群島後相繼消失);西南喜馬拉雅山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等國;中亞地區有回部、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乾竺特與拉達克等國。

    李氏朝鮮(1636年朝鮮被後金征服 -1910年,李氏朝鮮王朝被日本徹底吞併)

    琉球王國(1663年,琉球成為大清藩屬國 - 1879年,琉球被日本滅)

    越南王國(1804年,越南成為大清藩屬國。1885年,清法戰爭不敗而敗 成為法國殖民地)

    錫金王國(18世紀,錫金成為大清藩屬國。1861年,錫金王國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975年,印度吞併錫金,國滅。2003年,中國放棄承認錫金主權)

    南掌王國(1353年,南掌王國建立,比明朝建立早,隨後成為明清藩屬國。1893年,南掌王國成為法國殖民地,大清與之斷絕關係,改名“寮國”,國滅)

    緬甸王國(1769年成為清朝藩屬國。1885年,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

    蘇祿王國(1390年,蘇祿王國建立,隨後成為明清的藩屬國,對明朝尤為尊敬。1851年,結束了和清朝的宗藩關係。1915年,改名“菲律賓”,國滅。)

    廓爾喀王國(791年,尼泊爾成為清朝藩屬國。190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接觸和清朝的宗藩關係,改國名“尼泊爾”)

    暹羅王國(1652年,暹羅大城王朝成為大清的藩屬國。1855年,受英國威脅,結束和清朝的宗藩關係,1939年,改國名“泰國”。)

  • 5 # huang4061646693939

    清代的疆域是由3大部分組成的:以狩獵為主的女真區、以畜牧為主的蒙古區和以農業為主的明朝區。

    清代先世是活動在明朝邊牆以東的建州女真部落之一。16世紀下半葉開始逐漸擴張,統一了建州女真,又併吞了海西、東海諸部。1616年建國號為金,旋即起兵反明,佔領了遼東都司的大部分土地。1636年改國號曰清。1644年明亡於李自成農民軍,清軍在擊敗農民軍後乘機入據北京城,建立了繼承明代的中原王朝。此後在大陸上的南明勢力,經歷了20年相繼被撲滅。又20年至1683年,統治了臺灣島22年奉明正朔的鄭氏政權亦被攻破投降,設1府3縣於島上,隸屬福建省。於是統一了明朝全部疆土。

    清朝合併蒙古諸部及其統治下的回部、西藏、青海等地,歷時達130餘年之久。17世紀20~30年代,漠南蒙古諸部先後歸附後金。17世紀下半葉,活動在天山北路的準噶爾強大, 1688年襲擊漠北的喀爾喀蒙古。喀爾喀部眾降清,移牧漠南。1690年準噶爾又進擾漠南,清兵開始反擊,準噶爾敗退。1696年破準噶爾於漠北,次年喀爾喀蒙古還牧漠北,漠北遂入版圖。套西、青海和碩特蒙古於1688、1698年先後降清。1717年準噶爾奪和碩特部所據西藏,1720年清軍護送達賴入藏,準部敗退,西藏入清。1755年平定天山北路準噶爾本部,未幾又叛,1757年再次平定。1759年又平定本在準噶爾統治下乘準部覆滅、圖謀獨立的天山南路的回部(維吾爾)。於是天山南北路全入版圖。至是, 17世紀以前的明朝、女真諸部和東西蒙古組成了一個統一的帝國。

    至於藩屬國,向東有朝鮮,日本不算哈,向南有東南亞諸國,主要有現在的越南,寮國,柬埔寨等

  • 6 # 蕭立誌

    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君主(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君主制國家。所以是不是帝國與殖民地無關。殖民地指強國在國外侵佔並移民居住的地區,後泛指喪失了政治經濟獨立權力,受他國管轄的地區或國家。在清朝實施的宗藩體制下,各藩屬國在政治、經濟上獨立性都很強,所以清朝是沒有殖民地的。

    中國與周邊國家的這種宗藩關係和近代西方國家間那種表面上平等,而實質上卻是弱肉強食的國際關係有著本質的區別;和西方殖民國家的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的那種控制與被控制、壓迫與被壓迫、剝削與被剝削、掠奪與被掠奪的關係更是有著不可同日而語的天壤之別。

    宗藩體制是中國傳統的外交體制。華夏文明自秦漢以來逐漸成熟成型,到隋唐之時,已經依靠其先進的文明體系打造出了一個獨步世界的中華文化圈。從某些角度而言,整個東亞世界都是依靠此文化圈維繫。這一文化圈逐漸形成所謂“宗藩體系”,中國是宗主國,鄰近國家如日本、朝鮮、越南、緬甸等都是藩屬國,定期上表納貢,新君繼位也需要中原政權皇帝的批准方可進行統治。中原政權則負責保護和教化這些藩屬國。這種依靠文化、政治、經濟手段連結的“宗藩體制”,一直延續到了清代。

    中國透過朝貢貿易給周邊小國一點好處,再透過分封來認同該國王室的合法性,關鍵時刻承諾使用點武力給予保護,從而獲得該地區名義上的管轄權。這個成本是很低的。這管轄權,既然是名義上的,那還能有啥好呢?兩個方面的好處。①從文明程序角度而言,這是一個漫長的、柔性的文明擴張過程。中國的政治邊疆從黃河流域擴張到後來那麼大的版圖,其實就是用了這個辦法。你先是我的藩屬國,你進貢,我保護,維持一個表面上君臣關係就行了。但是漸漸地,文明的向心力會讓你漸漸地倒向中原文明,加入中國文明一體化的程序。這政治的邊疆不就擴張了麼?②藩屬國是中國的安全屏障和戰略緩衝地帶。事實上,屏藩、藩王、藩國的這個“藩”字,其實就是籬笆牆的意思。

    但是鴉片戰爭之後,這個局勢就變了。這時中國的安全威脅主要來自於海上,而不是來自於傳統的西北、東北和西南了。大清帝國和英法講和的過程,其實也是安全意識往海洋上看的過程。漸漸地,就放棄了對藩屬國的經營。

    這一點,從對琉球問題的處置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琉球就是今天的日本沖繩。原來它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從明朝萬曆三十年(1602年)開始,琉球其實既是中國的藩屬國,也是日本的藩屬國,小國夾在兩個大國之間,為難啊,兩邊稱臣。日本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對藩屬國的態度變了,要“廢藩置縣”。日本天皇下詔,以琉球為藩屬,1873年又列琉球為府縣。1875年5月.日本強令琉球國王停止對中國的“朝貢”,並派軍隊駐紮琉球;為了消失中琉之間“宗藩關係”的痕跡,6月又強令琉球改用日本年號。1876年,日本在琉球設立司法機構,事實上將琉球置於其統治之下。中國當時的策略僅止於談判,甚至請出來美國的前總統格蘭特出來斡旋。請注意,當時日本明治維新剛剛十年,日本的國力和大清還是沒法比的。所以,大清帝國對琉球的這個態度,其實反映了當時的外交基本策略,就是向內轉,管好自己的事,不再主動經營藩屬國。和日本的態度截然相反。

    但是,你不經營,藩屬國帶來的麻煩遲早還是要找上門來的。

    五年後,1884年的中法戰爭就是這麼來的。法國盯上了中國的另一個藩屬國越南。要越南脫離中國獨立。大清當政的恭親王奕訢兩頭為難,不打吧,輿論不答應,傳統也不答應;打吧,又明知道國力不行。所以,中法戰爭,是中國在萬般不情願的情況下,在沒有清晰的戰略路線和戰爭準備的情況下,被一步步地拖下水的。中法戰爭結束後,1885年6月,中法正式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中法新約》),清政府承認了法國與越南訂立的條約,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

    1876年1月,日本一方面派遠征從對朝鮮進行侵略,脅迫朝鮮訂約通商。另一方面派人來華交涉。當時總理衙門答稱:中國向來不干預朝鮮的內政外交。日本趁此借題發揮說,中國既不過問朝鮮事務,所謂“屬國”只是空名,日本決心以“自主之邦”對待朝鮮,遂於1876年2月26日迫使朝鮮簽訂了朝日“江華條約”。“江華條約”明顯暴露了日本排斥中國在朝鮮“宗主權”的野心。此後,日本加快了侵略朝鮮的步伐,先後釀造了1882年“壬午兵變”和1884年的“甲申政變”。“雖然由於清軍的迅速行動平息了這兩次事變,但日本還是趁此迫使朝鮮簽訂了1882年的《仁川條約》和1885年《漢城條約》,擴大了日本在朝鮮的侵*略權益。由於日本並不滿足於這些利益。在其準備就緒之後;就發動了侵略朝鮮繼而侵華的甲午戰爭。清軍戰敗,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確認朝鮮“獨立”,清朝與朝鮮的宗藩關係結束。

    隨著西方的殖民入侵,清朝的宗藩體制逐步被瓦解。清前期,拉達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馬拉雅山外諸國皆為中國藩屬。後英印展開對這些國家的兼併和侵略,諸國紛紛向中國告急。但其文報中將英印稱為“披楞”,昏聵閉塞的清王朝竟然不知道“披楞”就是英國,以為是一個什麼遠方的小國,而沒有予以理會。拉達克、哲孟雄、不丹等喜馬拉雅山外諸國相繼淪英,英國進一步將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西藏和尼泊爾。此時的清王朝已對國際形勢有了明確瞭解,制定了結好尼泊爾,維護其藩屬地位以遏制英印侵略和政策。尼泊爾也懲於南麓諸國相繼淪亡的殷鑑,積極維護和中國的關係。

    中尼的宗藩關係從國際法上大大延緩了英印侵略尼泊爾的進度,對我國西藏也是一種很現實的保護。尼泊爾是數千年中華帝國的最後一個宗藩。

  • 7 # 愛好歷史的阿健

    清朝的藩屬國其實也是有的,比如琉球,朝鮮,安南(越南)等,清中期由於國力的強盛,使得萬國來朝,的的確確讓清朝的皇帝變得越來越驕縱,從而失去了與世界接軌的實際,造成了清末中國的災難

  • 8 # 工科文化人

    首先,新恆非常榮幸回答這個問題。

    關於清朝有沒有殖民地,這個問題,新恆的回答是有的,1882年清政府與李氏朝鮮王朝簽訂《兩國商民水陸貿易章程》和《仁川華商租界章程》、《釜山華商租界章程》、《元山華商租界章程》,在朝鮮的仁川、釜山、元山設立了清租界,朝鮮方面承擔清租界費用,清政府行使行政權和警察權。所以,清朝可以說在朝鮮擁有殖民地。

    關於歷史上有殖民地的國家才算“帝國”嗎?這個問題,新恆持否定態度,殖民地出現於歐洲大航海時代,從那時起,歐洲各國才開始設立殖民機構,拓展殖民地。在那之前,世界上就已經有了許多帝國,如羅馬帝國,大秦帝國,波斯帝國,大漢帝國,大唐帝國,阿拉伯帝國等許多帝國,在殖民時代,許多國家都擁有殖民地,但帝國只有西班牙帝國,大英帝國。所以新恆認為擁有殖民地的國家才算“帝國”是錯誤的。

  • 9 # 新牛城

    衡量古代中國皇朝威望,有一個重要指標,即藩屬國的多少,帝國影響力大的時候,誇張一點就是萬國來朝;影響力小的時候,寥寥無幾。小弟即便要找大哥,也會找武力強大的大哥

      在古代中國,從秦始皇開始,一直到清朝,相比周邊小國,中原王朝一直強盛無匹。於是,周邊諸多小國都會臣服於中原帝國,年年來朝、歲歲來貢,奉其為主,即中國為宗主國,這些國家稱為“藩屬國”。

      在大清時期,中原王朝依然有深遠的影響力,手下也有一批傳統小弟。只是,這些小弟後來的境況都不太好,基本上都變成了西方殖民地。甚至,在西方入侵的過程中,大清坐視不管,導致遺禍至今,甚至成為今天圍堵中國的先鋒。(大家都知道,咱們的周邊形勢不太好,小國家很囂張,對中國很不尊敬,或許近代藩屬體系被打破是重要原因之一。)

      題外話,大清的藩屬國有近20個,本文只是挑選了九個傳統而重要的藩屬國,也基本上是明朝的藩屬國。透過他們的遭遇,或許能夠知道這些國家如今為何冷對中國。

    第一個,李氏朝鮮

      1636年,朝鮮被後金征服,在此後逐漸成為清朝的藩屬國。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軍雖然幫助朝鮮抵抗日軍,但卻一潰千里,日本輕易佔領朝鮮。1910年,李氏朝鮮王朝被日本徹底吞併,國滅。

    第二個,琉球王國

      1429年,琉球王國成立,受到明朝冊封。1663年,琉球成為大清藩屬國。1875年,在日本的威脅下,琉球解除和大清的宗藩關係。1879年,琉球被滅。此時,日本標準弱國,大清卻一直坐視不管。

    第三個,越南王國

      在歷史上,越南大一統的機會並不多。1802年,越南建立大一統的阮氏越南。1804年,越南成為大清藩屬國。1885年,清法戰爭不敗而敗,越南解除和大清關係,越南變成法國殖民地。

    第四個,錫金王國

      1642年,錫金王國建立。18世紀,錫金成為大清藩屬國。1861年,錫金王國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大清坐視不見。1975年,印度吞併錫金,國滅。2003年,中國放棄承認錫金主權。

    第五個,南掌王國

      南掌王國就是如今的寮國。1353年,南掌王國建立,比明朝建立早,隨後成為明清藩屬國。1893年,南掌王國成為法國殖民地,大清與之斷絕關係,改名“寮國”,國滅。

    第六個,緬甸王國

      1752年,緬甸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建立。1769年,清緬戰爭爆發(乾隆時期,四次征伐緬甸皆失敗,但談判讓緬甸屈服),之後成為清朝藩屬國。1885年,緬甸成為英國殖民地。

    第七個,蘇祿王國

      1390年,蘇祿王國建立,隨後成為明清的藩屬國,對明朝尤為尊敬。1851年,結束了和清朝的宗藩關係。1915年,改名“菲律賓”,國滅。蘇祿王國意義上的菲律賓,只是佔據如今菲律賓的一小塊地方。

    第八個,廓爾喀王國

      廓爾喀即尼泊爾。1768年,尼泊爾建立王朝,第一次大一統。1791年,尼泊爾成為清朝藩屬國。1901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接觸和清朝的宗藩關係,改國名“尼泊爾”,君主體系直到2008年才廢除。

    第九個,暹羅王國

      1652年,暹羅大城王朝成為大清的藩屬國(時間或不準,泰國後來幫助明軍抗清)。1855年,受英國威脅,結束和清朝的宗藩關係,但基本保持獨立,大清藩屬國裡唯一能獨立的國家。1939年,改國名“泰國”。

    越南女兵

      在這些藩屬國裡,除了越南和朝鮮,清廷基本上坐視不管。即便和列強打了一仗,最後依然不保護藩屬國的利益。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藩屬國,比如中亞的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乾竺特與拉達克等國,大清就更是坐視他們被侵略,成為列強殖民地了。

    泰國女兵

      但是,取得一個人信任,需要很久;但傷害一個人,卻只要一件事。雖說如今國與國之間,只存在利益關係,但不可否認歷史交情,還是能起到很大作用。晚清時期的做法,坐視藩屬遭遇入侵,或許也遺禍到了如今。(話說,為了對抗中國,周邊國家連女兵都動員了不少)

      雖然說,清朝自己都自顧不暇,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根本保護不了這些藩屬國。但是,就如同籤協議一樣,就要按照合同辦事。既然大清收了小弟,難道不需要為小弟負責嗎?

    韓國女兵

      列位看官,對於鐵血大清在晚清時期,坐視藩屬國遭遇侵略,導致遺禍至今,甚至成為今天圍堵中國的先鋒,你有什麼高見?

    也就是說古代有殖民地的國家才算帝國!

  • 10 # 當代曹植

    君主制、疆域遼闊、統治與控制多民族、擁有強大影響力的國家叫帝國。

    所以,清朝是帝國。但不必需要有殖民地也可以是帝國。

    清朝有殖民地,清朝把漢地、新疆以及西藏當作殖民地,但是,由於民族融合以及漢人武裝的逐漸壯大,清朝逐漸走向了明滿實漢,殖民地色彩逐漸淡化。

    到清朝後期,漢人大量向東北、蒙古、新疆及西藏等地區移民,朝廷先後在新疆與東北效仿漢地建省,並擬在西藏與蒙古地區建省,由於辛亥革命的爆發,而未能實現。

  • 11 # 上官人云

    沒聽說清朝有殖民地,清朝連自已的地盤都保不住,我想沒有其殖民地。帝國就是實行帝制的國家,稱帝國。我們通常喊的;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日本帝國,匈牙利帝國等。何為帝制,就是最高統治者釆取的帝位世襲,不透過任何手段制定國家法律,法令,法規來保護人民群眾的利益,也就是皇帝說的算,皇帝就是法律。

    我國清朝滅亡後,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結束了,可袁世凱竊取民國勝利果實,又倒行逆施,實行帝制,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開歷史的倒車,倒車是倒不運的,只有八十三天,終於倒到垃圾坑裡去了。

  • 12 # 風雲天下之談古論今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給大家普及一下殖民地指的是什麼? 殖民地是一個漢語詞彙,是指受宗主國的經濟剝削、文化入侵與政治奴役的國家和地區。原始含義是在荒地上移民墾殖,可做貿易前哨或軍事基地。後指一國在它所征服的地區(國家)建立的移民居留地,為宗主國獲取新資源。

    殖民地在資本主義時期特別是帝國主義階段,專指領土被侵佔、喪失了主權和獨立,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完全由資本主義強國統治、支配的國家或地區,目的是掠奪各項資源。

    殖民地在更廣的意義上,還包括保護國、附庸國等。殖民地的產生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出現、發展密切關聯.所以從字面意思看,大清朝沒有完完全全屬於自己的殖民地,只有臣服自己接收自己宗主領導的保護國,附庸國。在清朝的乾隆前後,大清有十九個附屬國,今天介紹幾個出名的。一、朝鮮。那時朝鮮的國王是不能自稱皇帝的,因為只有清朝的皇帝才能這樣叫,他們只能叫大王。二、琉球。自1372年,琉球一直是中國的正式朝貢國,1652年清順治年間,歸化中國。1879年,日本強佔琉球。三、越南。他們在清順治年間歸化清朝。中法戰爭結束後,1885年,清光緒年間,中法正式簽定《中法新約》,清朝放棄了對越南的宗主權。四、南掌(寮國)。這個名字聽到生僻,就是現在的寮國。他們在雍正7年,1792年,歸化清朝,1893年,清朝與南掌終結關係。南掌淪為法國的保護國。五、緬甸。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歸化清朝,1886年,在英國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下,他們脫離清朝。六、廓爾咯(尼泊爾境內)。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廓爾咯,也就是現在的尼泊爾境內,他們在清光緒年間都還在上貢,真是忠心耿耿,他們在鼎盛時期,國土面積是現在尼泊爾的三倍,後來,他們膽大包天,在英國的支援下,居然入侵西藏,乾隆大怒,派大將軍福康安率領清軍1萬,大敗廓爾咯,平息叛亂。七、錫金。也曾是清王朝的附屬國。八、不丹。也曾是清王朝的附屬國。看了這麼多的小國曾歸劃清王朝,你有什麼想法?接下來小編回答什麼樣的的國家才能叫帝國?帝國

    是一種國家政治形態。帝國在狹義上用來形容由君主(皇帝)統治的強大國家,廣義上用來形容國力強大的國家,而不限於君主制國家。

    在現代國際政治範疇內,也指在一個較大地理區域內、涵蓋較多人口,建立有鮮明特徵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體系與人文價值觀,形成一定的國際政治體系,並在一定範圍內推廣、維護這種體系的國家。所以說不是非的有殖民地才能叫帝國。

  • 13 # 在天勿用

    我來回答問題吧,敬請指教!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清朝是沒有“殖民地”的,但是清朝延續並繼承了中國大一統帝國的朝貢體系,在清朝稱之為藩屬國。然不論朝貢還是藩屬,都是賠錢買賣,對於藩屬、部落、小國的朝貢,中國朝廷的回禮遠大於所得貢品價值,顯天朝上國的風度,地大物博,無奇不有!所以還有些部落或商隊“冒貢”博賞!與西方列強對“殖民地”的巧取豪奪、敲詐勒索形成鮮明對比!

    據《清史稿》所載,清朝共有19個藩屬國,再加上依附於西藏的3個屬國,共計22個。分別是朝鮮、琉球、蘇祿(菲律賓)、越南、緬甸、泰國、寮國、尼泊爾、浩罕、哈薩克、布魯特、那木幹、塔什干、安集延、瑪爾葛朗、巴達克山、博羅爾、阿富汗、坎巨堤。

    還有西藏3個屬國:錫金、不丹、拉達克。

    另外不記於正史的有蘭芳國,位於今東南亞加里曼丹島,為華人羅芳伯在1777年所建,多次向清廷朝貢並請求納入版圖。

    朝鮮的問題要單獨說一下:1882年朝鮮發生壬午兵變,清朝出兵鎮壓。1882年10月,清朝與朝鮮簽訂《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在朝鮮取得領事裁判權、海關監管權等一系列權益。1884年(光緒十年)陰曆三月初七,中國又與朝鮮簽訂《仁川華商租界章程》。這個就是租界了,有點殖民地的味道。

    至於有殖民地才算“帝國”是個偽命題!舉個例子:沙俄帝國沒有殖民地,然而它不是帝國嗎?還有奧斯曼帝國、阿拉伯帝國等……也沒有殖民地,所以帝國不一定要有殖民地,直接征服並同化了,成為直轄地了!比如清朝的蒙古、維吾爾、西藏……

    以上所述,個人體會,請高人斧正!

  • 14 # 小四帶您看趣事

    殖民地的起源並不僅僅是大航海時代的到來,更遠的可以追溯到迦太基帝國的建立,而清朝所謂的殖民地,也就是“租界”,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屬於殖民地。

    區別在哪裡呢?從主權上講,殖民地主權屬於宗主國,行政權在殖民者手中,租界主權在原來的國家手裡,權力要由二國之見的合約敲定。

    清朝末年,連年的戰爭,連年的剝削,導致清朝淪為了外國列強嘴邊的羔羊,清政府不得不在各個地方開放通商口岸,並且割讓租界給各國列強。或許大家都認為,清朝都這樣子了,是不可能擁有海外殖民地或者租界的,這樣理解是大錯特錯的。

    清朝一共擁有三個海外租界,分別是仁川租界、釜山租界和元山租界。那麼國力衰弱的清朝又是如何獲得這三個租界的呢?

    1882年,朝鮮漢城發生了一次反封建、反侵略性質計程車兵起義,史稱“壬午兵變”,朝鮮政權隨時可能會被推翻。作為宗主國的清朝,出兵幫助朝鮮平定了此次的叛亂。由於清朝飽受列強殖民的侵擾,不吐不快,於是選了一個軟柿子,也就是朝鮮捏。平定叛亂後,清朝與朝鮮簽訂《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並在兩年後進一步簽訂《仁川華商租界章程》,清朝從此獲得了第一個屬於清朝的海外殖民給——仁川租界。之後又陸續加上了釜山與元山兩個租界。

    而清朝這三個租界,存在的時間並不長。甲午中日戰爭爆發後,朝鮮被日本侵佔,《馬關條約》規定朝鮮為“獨立自主國”,朝鮮也宣佈廢除一切以往與清朝的條約,清朝唯三的殖民地就此化作烏有。

    小四今天的內容就到這裡,關注小四,帶給你更多優質歷史內容!

  • 15 # 我仰望30度的星空

    清朝時期有不少藩屬國:如硫球王國,朝鮮半島王國,西南邊陲的安南王國及緬甸等都向清朝納貢的,可以稱為帝國的。但到了十九世紀中葉,隨著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封建社會就漸漸沒落了,特別像我國清朝這種少數民族統治的國家,更是漸漸從帝國墮落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 16 # 大叔有點胖

    清朝統治了哪些“殖民地”?古代有殖民地的國家才算“帝國”嗎?

    說起殖民地我們都很痛恨的,因為我國在古代,特別在清朝受到西方列強的侵略落入半殖民地。

    在回答清朝統治的哪些殖民地?我們就從殖民地的含義來講起,殖民地在狹義上講,在資本主義時期,特別是帝國主義階段,專指侵略侵佔,失去主權,獨立在政治上,經濟上完全由資本主義強國統治,支配國家或地區,目的就是掠奪各項資源。但是殖民地在更廣的意義上也包括保護國和附屬國。

    說到附屬國,我們不得不提起我們的鄰國越南,越南曾是中國千年藩屬國,清朝時期被嘉慶賜予國號越南。但是在鴉片戰爭後,清政府虛弱,但是中越之間的宗藩關係毅然固定。在1848年才終止了中說宗藩關係。你廣義上來說越南屬於我國的宗屬國,這點但不能稱之為殖民地。

    那真正出現殖民地的的國家,就是朝鮮。朝鮮在日本的統治下,長達100年。1882年,朝鮮軍隊發生譁變,史稱壬務兵變。愛新覺羅的清朝政府應朝鮮國王的要求出兵維和,並且軟禁了侵犯國王權利的大院君。從此以後愛新覺羅的清政府開始,在朝鮮駐軍,並重新定義了朝鮮與中國的宗藩關係。

    清朝在朝鮮都做了哪些行為?

    第一清政府在朝鮮駐有軍隊

    第二清政府在朝鮮獲得領事裁判權和海關監管權

    第三清政府幫助朝鮮訓練新軍開展新的洋務運動

    同時,清政府也向其他西方列強一樣,在仁川得到了1.8公頃的租地和0.7公頃商業用地,並且同時在仁川港口設立的租界,同時,大批的華商開始進入朝鮮

    古代有殖民地的國家才算帝國嗎?

    帝國的定義為:統治的領土內包括多個民族,宗教實體,並且對這些不同的屍體完全不同的統治方式。

    帝國一詞最早出現在羅馬羅馬,當時窮兵黷武,頂峰時期把地中海納入內海!

    帝國而言,在形勢上她必須有殖民地才能稱之為帝國。比如歷史上的波斯帝國,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大英帝國,這些國家在海外都是有殖民地的。但是後來也有一些國家稱為帝國,就比如非洲的衣索比亞,當時成為衣索比亞帝國,他的皇帝塞拉西被推翻,後來的博卡薩成立中非國!中國歷史上也非正式成為中華帝國,那是袁世凱稱帝后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可惜只有83天。

    綜合上述分析並不是所有的帝國都有殖民地

  • 17 # 羽飛來

    嚴格來說,清朝沒有“殖民地”。

    算得上“帝國”的不一定有“殖民地”。

    01

    清朝,一般看來就是“腐敗無能”的代名詞,其實不完全是。

    準確來說,他的衰敗是從乾隆末年開始的,真正的“腐敗無能”是在晚清時期。

    特別是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內部政治腐敗,外部面臨多國侵略,清朝日漸衰敗。

    客觀來說,整個清朝自1636年開始建國到1912年滅亡,歷經近300年時間。

    最為興盛時期,國土面積達到1316萬平方公里;人口4億多,佔當時世界總人口的約一半;經濟總量世界第一!

    是名副其實的世界大國和強國。

    因此,中國周邊,朝鮮、越南、寮國、泰國、緬甸等十幾個國家,都樂意做中國的“藩屬國”。

    “藩屬國”不等於“殖民國”,更不是等於“殖民地”。

    什麼是“藩屬國”?

    是指名義上保有一定的主權,實際上在內政,外交和經濟等方面,一定程度上從屬並受制於他國的國家。

    什麼是“殖民地”?

    是指政治,經濟和外交方面完全沒有自主權,領土甚至被他國佔領。

    我們國家從西漢開始就有“藩屬國”。

    但是,中國曆代王朝對“藩屬國”多采取“懷柔政策”,薄來厚往。

    很少干預他們的內政,還無償為其提供保護。

    很顯然,清朝沒有“殖民地”。

    但不影響清朝當時的世界地位,與清朝往來的各國,仍然稱清朝為“大清帝國”。02

    如此看來,我們國家古代沒有“殖民地”。

    但是,出現了好幾個“帝國”。分別是:大漢帝國、大唐帝國、大明帝國及大清帝國。

    被稱為帝國只要具備兩個條件。

    第一,領土廣大,軍事,經濟實力強大,本國疆域不固定,有能力任意擴張;

    第二,多民族,多元文化,在區域內是最高政權。

    03

    總結:“帝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本區域內自身綜合實力最強,願意保護自己的盟友而不干涉其內政。

    另一種是,同樣在自己區域內實力最強,打著保護盟友的幌子,干涉其內政,甚至侵佔其領土,任意擴張領土不受限制。

    因此,我國清朝在當時世界是大清帝國,但沒有“殖民地”。

  • 18 # 達摩說

    先來看看什麼叫殖民地。

    對於中國來講,殖民地是一個舶來概念,是一個西方概念,而且是一個古老的西方概念,並不是資本主義時代特有的概念。

    早在古希臘時代,就有殖民地的提法。殖民地其實就是宗主國派出去一些人,前往其他地區去建立政治上的獨立國家,但承認與母邦的聯絡。

    那麼,這些人為什麼要出去獨立建國呢?原因各異,比如由於貿易或戰爭,為母邦建立在海外建立一個前哨基地,比如地少人多,只能扔出去一些人,比如被政敵迫害,遭到放逐。

    相對於母邦,也就是宗主國來說,這群人在外面建立的城邦國家就是殖民地。

    簡單來說,一個不屬於你國家的地方,你將其據為己有並剝奪當地人對自己國家的主權,這就叫建立殖民地。

    個人覺得,這個概念可以概括從希臘時代到近代的所有殖民地的情形。

    如果我們依照這個概念,大清朝曾經有過殖民地嗎?答案是沒有。

    歷史上,清朝只有藩屬國,一共是19個,即朝鮮、越南、南掌、琉球、暹羅、緬甸、廓爾喀、蘇祿、坎巨提、浩罕、布魯特、薩克、那木杆、塔什干、阿富汗、錫金、安集延、瑪爾噶、不丹。

    藩屬國與殖民地的最大不同是,藩屬國雖然內政外交被嚴格控制,但卻是有獨立主權的,殖民地則徹底失去了主權。

    有人說,清朝曾經在朝鮮的仁川、釜山、元山等地設立租界,租界應該屬於殖民地。但是租界的概念是,一國將自己本國領土的一部分租給另一國,該國只擁有對本租界地區的使用和管理權,至少在租期內並不具有主權。所以清朝還是沒有殖民地的。

    古代有殖民地的國家才是帝國,這個觀點則更是荒謬。

    所以必須先界定一下什麼是帝國。

    首先,帝國肯定是君主制國家,其國家元首一定是皇帝。在中國歷史上,應該特指那些大一統王朝,像割據政權、諸侯王國這些,包括被中原王朝冊封的藩屬國之類,肯定不能算是帝國。而在西方歷史上,對帝國的界定就更麻煩了,該國統治者必須經過教皇加冕,獲得奧古斯都或凱撒的稱號,才配叫皇帝,他的國家也才配叫帝國。西方歷史上真正能稱得上帝國的有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德意志帝國。

    就連近代牛到天上去的英國,嚴格來說都不配叫帝國,因為教皇從來沒給英王加冕過,最後氣得英王自封為印度皇帝,總算圓了一次自己的皇帝夢。

    咱接著說什麼是帝國。

    其次,帝國一般都具備一定的地區影響力,實力強大,疆域遼闊,人口眾多。

    第三,因其疆域遼闊,人口眾多,帝國大多是多民族國家。

    好了,若以這個概念來看,有殖民地的國家真不一定是帝國啊,比如英國,殖民地遍天下,他也只是聯合王國;而沒有殖民地的國家反倒是不折不扣的帝國,比如中國歷史上自秦以來那麼多大一統帝國,有藩屬國的不少,但真沒有哪個王朝搞過殖民地這一套。

    不過,既是帝國又有殖民地的國家也不少,比如俄羅斯帝國、法蘭西第一帝國、德意志帝國之類。

    還有一個,那就是日本。

    日本這國家,不歸歐洲的教皇管,也不歸中國的皇帝管,自己把自己的統治者叫天皇。後來明治維新後,實力迅速強大,對外擴張,搞了不少殖民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蠍座女孩對我忽冷忽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