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細雨霏霏138
-
2 # 羊城網
先說結論,我認為只有極少數微商收益是能大於付出的(這個數字沒有權威統計,只是我概略判斷)。這極少數成功的微商是怎樣的呢?我認為是能夠掌握一手貨源,賣的就是自己主業的產品或服務的。
例如,老公是開童裝廠的,老婆就開個微訊號,混跡各個媽媽群,天天在朋友圈發發新款。朋友圈對於她來說只是一個展示產品的櫥窗,微信的“好友”關係並不算是真正的朋友,而更多是顧客,本身就有購買童裝的需求。這樣做並不會消耗社交關係,經營得好,賺個幾千一萬的並不為奇。
又如,我服務多年的客戶中國大酒店開發了一套微商城系統,一千多個員工都可以透過這個系統生成產品專屬海報,公司也不會下什麼分享和銷售指標,大家可以時不時將優惠套餐分享到朋友圈,有朋友買了就能得到佣金,這樣不大惹人討厭,反倒是時不時可以提醒別人自己的人設——有關酒店的合作記得找我啊!
首先,說說收益問題。
因為現在各個電商平臺競爭激烈,產品價格已經非常透明。除非是傳銷或者較難判斷價值的產品。
例如前幾年曝光很多奇奇怪怪的面膜,說是南韓貨,但實際不過是找白雲區的工廠代工,賣到上百元的產品其實成本不過十元,有人用完後,臉竟然可以在晚上發出熒光……這類產品的復購率極低,只能靠拉人頭做下線,實質就是非法傳銷,你真的要昧著良心告訴大家你日進斗金,喜提瑪薩拉蒂嗎?
另外就是較難判斷價值的產品,如玉器一類的產品,去過華林玉器市場就知道通常價格虛高,懂行的人不會透過微商買,不懂行的人也不敢透過微商買,成交恐怕也是寥寥。一旦被發現貨品有問題,就朋友都沒做了。
哈哈,這個已經成為了一個梗……
朋友分享的成績
在朋友圈髮帶貨廣告,實質就是試圖把朋友關係變成客戶關係。大家換位思考就能明白:“我當你是朋友,但你當我是顧客來推銷嗎?”當然,為“搵兩餐”偶爾在朋友圈發個廣告也不是不行,但必須是有前置條件的——儘可能不會讓朋友感到被打擾,而是讓他們覺得是有關實惠又或是有趣的分享,最重要的是,這是跟你的人設相關的。
配圖是我隨便搜到的
當然,也有人說,現在經濟下行,公司正職收入少,甚至處於失業狀態,還有就是全職媽媽,反正時間閒著也是閒著,做微商賺得幾多就幾多啦!
但有沒有考慮過,你做微商在消耗的不僅僅是時間,而更多的是社交關係和社交評價呢?當社交關係越來越少,社交評價越來越差的時候,大家是不是對你正職的專業能力產生質疑呢?假設有工作機會會不會首先想到找你呢?
有正職的朋友,不妨把時間精力放在如何做好正職上,為公司創造更大價值,收益遠大於做微商。正失業的朋友,不妨多學習提升,多鍛鍊身體,包裝好自己的簡歷,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經驗,這更容易找到新的機會。至於全職媽媽,照顧好小朋友之餘,有時間和精力還是認認真真學一門手藝吧,當你有追求而不流於庸俗,你老公也不容易跑去花錢找小三,給家用也自然給得更爽手。
有媒體做過的一個調查
簡而言之,95%的微商都是在消耗自己的社交關係和社會評價來賺取蠅頭小利,正如十多二十年前跑去做傳銷的那群人,做得久路子就越走得窄,往後很難再有什麼大的成就。
-
3 # 4槑槑4
一是樓主貼出的各種福利群零食群,賣各種小東西,可以領優惠劵或者返利等,一般價格不高,但都是小零食或者各種生活用品。其實感覺這種東西如果剛好需要又剛好碰到合適的價格或優惠倒可以買下,如果為了優惠和返利買各種感覺實惠的東西就不划算了,因為你會發現買下後好多東西其實並不需要,所以請理性消費。
二是各種國外大牌化妝品,其中有代購或者一些有資源的在賣。正好家屬也在做這個,之前是做出境旅遊相關工作,自年初疫情影響,各種旅遊都停掉了,尤其出境遊幾乎是停滯狀態,正好做出境遊認識很多領隊或國外導遊就有了免稅店資源,沒辦法做起了圈內賣貨。像各種迪奧,阿瑪尼,紀梵希等確實比專櫃便宜些,但也都是真品,類似代購這種吧,沒辦法疫情之下為了生存。
三是各種工作室或聲稱工廠拿貨賣一些像鞋子,童裝,衣服等東西,因為自媒體的興起,實體店受到很大沖擊,而開工作室線上賣貨能節省很大一筆成本,如果有資源,拿的貨應該和實體店東西一樣,正好此次疫情加速可自媒體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開始線上賣貨或或直播賣貨。
自媒體的發展必然催生新的運營模式,新興模式出現被大眾所接受必然經過一定的階段,而此次疫情加速了這種模式的發展,也讓我們嚐到了便利,讓商家或者相關從業者嚐到了甜頭,畢竟資本的嗅覺最敏感,迎來了越來越多從業者。
另一方面,疫情也讓相當一部分人的工作受影響,收入降低,可能公司倒閉已經失業,短期內又找不到合適工作,或者工資打折扣,而日常生活的開銷被並沒降低。沒辦法,“窮qiong”不得不讓我麼辦低頭,去圈裡買買東西掙點生活費,或者圈裡買買實惠的東西,省點生活費。
至於買不買:建議理性消費,學會甄別,有需要而有很實惠到可以嘗試;不要想著貪大便宜,小便宜倒是可以試試的
-
4 # 浠涵媽媽
也有極個別是你給錢買東西,收了錢直接把你拉黑的。或者是你從他那裡拿貨學習賣,你想掙錢可是人家給你發了貨。你收到產品以後,人家愛答不理靠自己自生自滅。
今年疫情讓很多行業停擺,裁員減薪,感覺為了增加收入好多人加入了朋友圈賣東西的大潮中,你們的朋友圈會這樣嗎?你有買過嗎,買過多少錢的
回覆列表
現在的這些微商和開始的微商又有所不同,最初的微商也是正規渠道,但由於暴利驅使,後期水分太大,利潤空間太大,升級到譁眾取寵的地步,誇大其詞,使人們談微商色變,現在隨著人們購物理性化發展,購物渠道的增多,也走到了一條光明正大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