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閆閆22

    小麥種植的灌漿期需要如何施肥和打藥?

    小麥的生長髮育為返青期、拔節期、抽穗期和灌漿期,在抽穗期以前主要為營養生長階段,因此小麥返青後至抽穗前應施以氮肥為主,以促進小麥苗株生長健壯,為小麥孕穗抽穗貯備更多營養動力,但在小麥抽穗楊花後的灌漿期,營養生長已緩慢,全面轉變為生殖發育生長,此時主要以補充磷、鉀元素為主,如噴施500~700倍液的磷酸二氫鉀、或其它葉面肥,如氨基酸葉面肥增或噴施寶,都能增強抗旱抗倒伏能力,促進麥粒飽實,增加千粒重,提高產量。

    從抽穗楊花後至灌漿期,害蟲方面主要是麥園紅蜘蛛和長腿紅蜘珠以及小麥長管蚜,蚜蟲和紅蜘蛛為害時會大量群集在小麥的葉部和穗部,刺吸汁液,危害小麥葉部及穗部,影響小麥正常灌漿,會造成小麥籽粒秕小,品質下降,嚴重減產,同時蚜蟲還會給小麥帶來病毒,又會加重小麥病害,因此從小麥楊花後至灌漿期,要加強蚜蟲和蟎蟲的預防和防治工作,保證小麥正常順利灌漿。

    蟲害防治農藥:

    ①,蚜蟲:可用50%的抗蚜威可溶性顆粒劑3000倍液,或用40%的氧化乳樂果2000倍液噴霧。

    ②,紅蜘蛛:可用20%三氯殺蟎醇乳油1000倍液,或用20%滅掃利3000倍液噴霧,或乙蟎唑及其它殺蟎劑等。

    病害方面主要預防和防治小麥鏽病、小麥白粉病和小麥赤黴病,這些病害為土傳病,從小麥孕穗前至灌槳期就要開始噴施農藥加以預防,隨著拔節後小麥的生長,地面溼度增大,葉面上的水珠越來越多,遮陰越來越大,通風透光性越來越差,低溫高溼,同時因施用氮肥過多,磷、鉀肥不足,或連天陰雨等,都易引起小麥鏽病、白粉病和赤黴病發生,這些病害,都會危害小麥莖葉及穗部,抑制光合作用,使小麥穗變小,籽粒秕瘦,造成嚴重減產。

    病害防治農藥:

    ①,小麥鏽病:可用15%的三唑酮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預防。

    ②,小麥白粉病:可用50%的退菌特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或可用70%的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噴霧,同時也可兼治小麥葉枯病。

  • 2 # 鄉村魏哥

    這個問題問的很關鍵,現在這個時候正式防治白粉病的關鍵時刻。

    小麥的生長後期是白粉病,赤黴病,條鏽病,的高發期,嚴重的影響小麥的產量。小麥白粉病主要是靠預防為主,如果這個時期小麥得白粉病,在加上最近的高溫天氣會增加大面積的小麥感染,直接影響小麥的產量。

    預防小麥白粉病要從返青的時候做好一噴三防,小麥感染白粉病不是到了灌漿期才感染的,小麥白粉病在小麥返青的時候就行成了,由於當時溫度溼度都不合適,所以沒有顯示出來,到了小麥灌漿期時侯,麥田溫度溼度都提高,環境適合了所以白粉病就都爆發出來了,隨著後期的溫度越來越高溼度增大,更容易爆發大面積的白粉病,所以小麥灌漿期有白粉病要抓緊及時去噴藥。不要在等了。

  • 3 # 無名三農人

    謝邀。小麥灌漿期若發生白粉病危害用防治嗎?簡單一句話,若病情嚴重屬實,小麥群體大,且氣候潮溼多雨,那麼白粉病就必須防治的。小麥白粉病危害程度及對產量的影響與環境因素及小麥群體大小緊密相關,從2%一20%不等,嚴重年份造成旗葉以下葉片全部枯萎,麥粒因缺乏葉片光合作用形成的幹物質供應而變得千粒重降低從而讓產量受到大影響,小麥也會早衰而提早收割的。

    小麥灌漿期是小麥攻籽粒的重要時期,小麥的粒飽粒重的關健在於此時間內,所以若灌漿期發現白粉病也不能掉以輕心呵!行百步者苟九十,要想小麥高產,也得重視此現象!

  • 4 # 一個想當老闆的農三代

    小麥在灌漿前期,這個時期氣溫開始升高、溼度加大,是病蟲害的高發期,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以白粉病、鏽病為主的病害防治

      在灌漿期,溫度比較高,也是病害最為活躍的時期,特別是白粉病、鏽病。小麥白粉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麥的葉片為主。感染白粉病的小麥,無法再進行光合作用,而且,小麥的抗旱性減弱,容易早衰、倒伏、致使麥粒秕瘦,產量降低。小麥鏽病,是小麥主產區經常發生的一種真菌性疾病,又叫“黃疸病”。鏽病,大多發生在小麥的葉片上,葉鞘、莖杆和麥穗也有發生。小麥鏽病,仔細看過去像生鏽一樣;直接影響著小麥的產量。一噴三防的藥物製劑裡,有藥物“三唑酮”,“三唑酮”對多種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鏽病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透過“一噴三防”技術可以防白粉病和鏽病。

  • 5 # 農人小匠

    題主問小麥灌漿期有白粉病需要打藥防治嗎?小麥灌漿期正是形成籽粒的關鍵時期,距離小麥成熟還有二十多天。如果灌漿期有白粉病而不去管他,任其發展下去,一旦形成爆發和蔓延,再打藥就晚了。所以,我的建議是積極打藥防治。並可結合小麥“一噴三防”,起到治病、滅蟲、防乾熱風、補充能量多管齊下的良好效果。

    小麥白粉病是中國小麥上重要病害之一,黃淮海麥區一般3月中下旬開始發生為害,4-5月是危害盛期。

    小麥白粉病的危害

    小麥白粉病的危害還是很大的,不要忽視。小麥白粉病如果發病較早,影響植株生長,小麥長不高,不能正常抽穗,即使抽穗後也會出現不結實或結實少、癟粒多的現象。大面積蔓延開後,肯定會造成嚴重減產。

    白粉病發病的適宜溫度為15°C-20°C。溫度高,溼度大發病和蔓延越嚴重。

    小麥白粉病症狀

    苗期至成熟期均可為害,最初在莖基部為害,形成白色粉斑,通常葉片正面病斑比背面多,後逐漸向上擴充套件,嚴重的會為害穗部。發病部位的白色粉狀黴層會逐漸轉為灰白色或淺褐色,後期黴斑上生有許多黑色小點。

    小麥白粉病發病的原因

    (1)自生麥:對於冬小麥主產區生產來說,大面積上的初侵染源還是山地麥區自生麥苗上產生的越夏分生孢子,然後分生孢子隨風傳播到大部分小麥區。

    (2)田間管理不當:一般氮肥過多田塊重,氮肥多的小麥嫩綠,分櫱多,且葉片含糖量較高,有利於白粉病菌的生長;水澆地、排水不良的地塊相對溼度變大;種植密度大,有利於白粉病菌的生長。

    防治小麥白粉病藥物?三唑類的殺菌劑使用多年,小麥白粉病對其已有了抗藥性。建議可和菌酯類殺菌劑復配使用。

    防治小麥白粉病可選用戊唑醇、烯唑醇、氟環唑等三唑類,醚菌酯、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及其復配、混配劑。另外,新型殺菌劑氟唑菌醯羥胺也能高效防治赤黴病、白粉病等。

    戊唑醇、氟環唑等三唑類殺菌劑對小麥白粉病的預防效果較好,治療效果不是很穩定,因為小麥白粉病菌對三唑酮、戊唑醇等藥的抗性較強,故這類藥劑多在白粉病未發生或發病初期使用。

    醚菌酯、嘧菌酯等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對白粉病有很好的保護、治療、剷除效果,一般在小麥白粉病病情快速上升時宜選醚菌酯、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藥及其與三唑類藥的混配劑防治。

    (1)藥劑配方:30%醚菌酯懸浮劑30-60毫升、40%戊唑·醚菌酯懸浮劑30-35克、40%醚菌·氟環唑懸浮劑20-30毫升。

    (2)注意事項:在小麥白粉病快速上升期,施藥需用足藥量和水量,視病害控制效果,間隔10天再用一次藥。

    最後總結:雖然說題主只提問小麥灌漿期有白粉病需要打藥嗎?我明確的說一定要積極防治,因為距離小麥成熟還有一段時間,不可大意。一旦爆發蔓延了,眼看就要收穫的小麥造成大幅減產多可惜啊。

    根據我的經驗小麥灌漿期容易遭受乾熱風的危害,或其他病蟲害殘留,可結合小麥一噴三防,綜合防治省工省時,效果更好。

  • 6 # 努力就好

    小麥病蟲雜草的危害是直接影響小麥小麥優質高產的主要原因,隨著小麥耕種方式的不斷改變,氣候條件的變化等外界因素的變化,小麥的病蟲害的發生會有不斷的變化,因此,我們也得好好預防。

    小麥上的病蟲害比較多,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品種,小麥發生病蟲害的發生有所不同,但小麥鏽病,白粉病,紋枯病,病毒病,根腐病,莖基腐爛病等是主要病害。下面我們就來重點看看小麥白粉病。

    一,小麥白粉病的危害症狀

    隨著小麥田肥水的增加,種植密度的增加,白粉病呈逐年上升趨勢,在全國各地的麥區都呈普遍發生並有加重趨勢。

    小麥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嚴重的時候也會影響小麥的莖葉和麥穗。發病初期的主要症狀是,葉片上會有白色的黴點,以後會逐漸擴大為白色的黴斑,嚴重的時候,黴斑會連成一片,整個小麥葉片或植株都被黴層包裹。

    二,白粉病的發生原因

    小麥白粉病從麥苗到成株期都會發生,主要是由於氮肥過多,種植密度過大,田間溼度過大等,是小麥白粉病發生並流行的主要原因。

    三,白粉病防治措施

    小麥白粉病其實防治起來並不難,按照以下幾種方法就可以很好的解決白粉病發生的問題。

    1,選擇抗病能力較強的小麥品種,是防治白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

    2,適當控制播種量,控制群體結構,合理供應肥水,培養健壯的小麥植株,提高群體的抗病能力。

    3,用藥防治主要是用三唑酮來拌種,用種子量的0.03%—0.04%的劑量來進行,播種後的防治效果很好。拌種時注意不要用量過大,以免發生藥害,降低出苗率。小麥拌種不但可以有效地控制苗期白粉病,並可兼治小麥鏽病,紋枯病和黑穗病等病害。

    根據題主所說,你的小麥正處於灌漿期,可否進行噴藥防治,答案是可以的,不管是在什麼時候,當田間麥葉白粉病發病率達到10%左右時,噴藥防治的效果最好,所用的藥物主要是三唑酮,戊唑醇,烯唑醇等,如三唑酮的用量一般是10克粉劑,或者是10毫升懸浮劑每桶水,做葉面噴施,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治效果非常好。

    總之,小麥發生白粉病,不管是在什麼時候,只要發生病蟲害,都可以進行防治。在小麥的播種中,大家一定要注意做好拌種工作。

  • 7 # 格格媽田園生活日記

    小麥灌漿期是小麥生長的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也是決定小麥產量高低的關鍵時期。每年四月下旬,各地區小麥陸續進入灌漿期,這也是小麥管理的最後一個階段了,出現任何的問題都對小麥豐收有影響,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小麥灌漿期的管理措施。一、

    ,要加強田間管理,適時澆好灌漿水。在小麥開花後15天內,如果出現乾旱,應及時澆水。小麥在灌漿期對水分需求較多,灌漿水澆的好,不僅滿足小麥灌漿對水分的需要,也可防治根系早衰,有利於小麥產量的進一步提高,灌漿水一般應在灌漿初期選擇晴天無風時進行,做到無風快澆,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切忌在風雨天氣來臨前澆水,以防小麥倒伏。

    二、大力開展“一噴多防”,防止小麥後期倒伏和早衰,延長灌漿時間,促進小麥灌漿,提升千粒重,力爭小麥豐產豐收

    1、葉面噴肥。葉面追肥,不僅可以彌補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滿足小麥生長髮育所需的養份,而且可以改善田間小氣,減少乾熱風的危害,增強葉片功能,延緩衰老,提高灌漿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麥產量。對於生長脫肥發黃的麥田,結合抽穗開花水追施濃度為1%~2%的尿素溶液;生長正常的麥田在抽穗至灌漿前中期,可畝用0.3%的磷酸二氫鉀加1%到2%的尿素混合液,或加其他生態活性肥進行葉面噴施。揚花後五天左右噴施第一次,間隔七天再噴一次。提高千里中最佳化改善籽粒品質,噴肥最好避開中午前後的高溫時段,時間最好在下午四時以後,以利於葉面吸收,可與防治病蟲同時進行!

    小麥灌漿期如何施肥?小麥在灌漿期對磷鉀肥的需求量比較高,而小麥生長後期根的吸收能力比較差,因此在施肥方式上主要採取葉面追肥的方法施灌漿肥,這個時候施磷鉀肥主要是增加麥粒的重量、健壯麥稈抗倒伏。磷鉀肥可以考慮磷酸二氫鉀,每畝150到200克為宜。

    小麥灌漿期如何打藥?小麥灌漿期用藥也很重要,特別是小麥的赤黴病,這個是所有小麥品種都無法抵抗的病害,除此之外,還要做好麥蚜和小麥白粉病、鏽病及葉枯病等的防治。小麥病害防治上需要做好一噴三防工作,抓住4月20日到5月10日病害防治的關鍵時期,堅持見花打藥,逢下雨再不噴一次藥物的防治原則,常用藥物有:咪鮮胺、戊唑醇、多菌靈等;用藥時間以上午十點以前,下午四點以後施藥為宜。

    小麥灌漿期除了施肥、打藥之外,還需要根據天氣情況做好灌漿工作,比如遇到今年這種持續乾旱的天氣,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可以給麥田灌水了,灌漿期小麥對水分的需求比較多,但如果灌漿期有一場降雨量在20毫升左右的降雨過程,也就不用人工灌水了,因此,需要根據小麥生長的實際情況來決定是否灌漿、追肥等田間管理。

  • 8 # 農村鄉巴佬

    4月下旬小麥進入揚花期後,緊接著就是灌漿期,然後就是成熟期,因此小麥揚花期的管理很重要。

    一、小麥進入揚花期後,田間小麥的穗數已經固定,而農戶們想要達到高產,可以從穗粒數以及粒重上想辦法,而影響小麥穗粒數和粒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常見的一點,就是病蟲害的危害,這也是大家會在此時期進行“一噴三防”的主要原因

    從上面可以看出,雙方都有自己的觀點,說到這,大家先來了解一下小麥揚花的過程,一般情況下,會從中間開始揚花,隨後向上進行,最後才是下部,不是從上到下,也不是從下到上,另外,小麥揚花時的顏色也不是一成不變,仔細觀察會發現,剛開始呈現黃色,然後變成黃白色,最後呈現白色。

    小麥一天中揚花的高峰期和持續時間?

    小麥揚花的時間,和多種因素有關,比如溫度、溼度、墒情等因素,正常情況下,揚花可進行3天左右,如果溫度、溼度、墒情不適宜,可能會延長到5天,不過據個別農戶反應,他有一年種植的小麥,揚花持續了一週還多。

    另外還要了解一點,一天之中,小麥在早晨和傍晚,基本很少開花,主要集中在上午,下午雖然也會開花,但是相比上午來說很少,正常情況下,一天中上午的9-11點,是小麥開花的高峰期。

    總結:小麥揚花期間是否可以打藥,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原因就在於區域不同,管理不同,不同地塊的小麥遇到的實際情況也不同,正確的做法就是因地制宜,因為農戶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促進小麥正常揚花、灌漿,最終達到高產。

  • 9 # 快樂與你分享6

    去年麥播以來,鹿邑縣在廣大農民朋友的辛勤努力下,認真落實施肥、澆水、除草、病蟲害綜合防治等各項麥田管理技術措施,我縣小麥生產形勢向好,目前大部分麥田長勢良好,形勢喜人,豐收有望。

    今年,由於前一段時間沒有明顯降雨,加之近期溫度偏高、小麥需水較多,導致全縣大部分麥田出現輕微旱情,小麥灌漿期白粉病情中度發生,並且,5月上旬氣溫會回升到30度以上,因而存有“乾熱風”潛在威脅,小麥白粉病將呈持續加劇發展態勢,嚴重影響小麥灌漿,降低產量和品質。

    當前,鹿邑距離麥收還有30多天時間,大部分麥田已經陸續進入灌漿期,此期是形成小麥產量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小麥這一生中需水量較大的時期。

    因此,提醒廣大農民朋友,一定要認清當前小麥旱情白粉病發展的嚴峻形勢,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抓住有利時機,克服畏難,立即行動起來,做到黨員、幹部帶頭做好病蟲害的防治,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做出鹿邑人民應有的貢獻。

  • 10 # 郭小萍

    小麥在灌漿期有白粉病要及時的噴藥治療。

    1.灌漿期是小麥飽果的關鍵期,如果生了白粉病,葉子變白,小麥就失去了進行光合作用的能力,無法為麥穗提供營養,這樣小麥的產量就會下降。

    2.小麥白粉病

    使用己唑醇、戊唑醇、氟環唑等三唑類藥對小麥白粉病有較好的預防效果,如果用三唑類藥防治不住時,宜換用醚菌酯、嘧菌酯等藥防治,或者將其與三唑類藥混用,對小麥白粉病的防效更為穩定。

  • 11 # 財廣進康A

    小麥灌漿期有白粉病要打藥嗎?

    ①、小麥在灌漿期是長顆粒而飽滿的時期,也是這一季管理最重要的環節、有病有蟲必須及時打藥控制不然會減產危害嚴重會無收的,白粉病是雨季多無法打農藥、白粉蝨危害之後才造成白粉病的,在發生白粉病之前肯定是有白粉蝨危害。

    ②、殺滅白粉蝨用高效氯氟氰菊脂或者吡蟲啉效果很好吧,治白粉病用霜脲錳鋅噴霧兩次間6~10天一次,管理很重要間隔5~6天要到田間觀察一次是否有病蟲害,發現有病蟲害要及時施藥救治,往往是農活沒時間去田間觀察、時間長了樁稼被病蟲危害嚴重了就很難救治造成減產,所以我們農民辛苦種植的作物再忙也要記得抽時間去觀察。

  • 12 # 波仔小潘

    小麥灌漿期如何管理: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一、補施氮肥,澆好灌漿水

    根據土壤墒情,適時澆好灌漿水。小麥揚花期過後10至15天,要追施氮肥,結合澆水,畝施尿素3—5公斤。7天之後可以再追肥一次,這個時期補施氮肥,使小麥在灌漿期不早衰,生長旺勢能提高灌漿速度,延長灌漿時間,增加了千粒重,從而使產量顯著提高。同時,補施氮肥能增強小麥對不利氣候的抗性。澆灌漿水時,密切注意天氣預報,風雨來臨前嚴禁澆水,以免發生倒伏。

    二、綜合防治病蟲害

    小麥在灌漿前期,這個時期氣溫開始升高、溼度加大,是病蟲害的高發期,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1、以白粉病、鏽病為主的病害防治

    在灌漿期,溫度比較高,也是病害為活躍的時期,特別是白粉病、鏽病。小麥白粉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麥的葉片為主。感染白粉病的小麥,無法再進行光合作用,而且,小麥的抗旱性減弱,容易早衰、倒伏、致使麥粒秕瘦,產量降低。小麥鏽病,是小麥主產區經常發生的一種真菌性疾病,又叫“黃疸病”。鏽病,大多發生在小麥的葉片上,葉鞘、莖杆和麥穗也有發生。小麥鏽病,仔細看過去像生鏽一樣;直接影響著小麥的產量。一噴三防的藥物製劑裡,有藥物“三唑酮”,“三唑酮”對多種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鏽病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透過“一噴三防”技術可以防白粉病和鏽病。

    2、以小麥蚜蟲為主的蟲害防治

    麥蚜蟲怕高溫,在小麥灌漿期,由於溫度比較高,麥蚜蟲會爬到穗上躲避強光,這個時期,麥蚜蟲會大量吸食小麥的汁液,常使千粒重下降,影響產量,一般可減產20-30%,嚴重者可達50%左右。應在百株有蚜蟲500~800頭時進行藥劑防治。防治蚜蟲、灰飛蝨可用25%吡蚜酮懸浮劑每畝20-25克噴霧,或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10-15克噴霧,或用20%啶蟲咪可溼性粉劑12克噴霧。

    小麥赤黴病、白粉病等病害發生重的地塊,可加入15%三唑酮乳油每畝50-78毫升,25%氰烯菌酯懸乳劑每畝100-150克一併進行防控。

    三、適時收穫

    蠟熟中後期及時收穫,強筋小麥分品種單收、單打、單貯,防止機械混雜,降低小麥品質。

  • 13 # 小丁的volg

    在灌漿期,溫度比較高,也是病害最為活躍的時期,特別是白粉病、鏽病。小麥白粉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麥的葉片為主。感染白粉病的小麥,無法再進行光合作用,而且,小麥的抗旱性減弱,容易早衰、倒伏、致使麥粒秕瘦,產量降低。小麥鏽病,是小麥主產區經常發生的一種真菌性疾病,又叫“黃疸病”。鏽病,大多發生在小麥的葉片上,葉鞘、莖杆和麥穗也有發生。小麥鏽病,仔細看過去像生鏽一樣;直接影響著小麥的產量。一噴三防的藥物製劑裡,有藥物“三唑酮”,“三唑酮”對多種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鏽病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透過“一噴三防”技術可以防白粉病和鏽病。

  • 14 # 地球修理者老趙

    小麥灌漿期有白粉病需要打藥嗎?

    小麥灌漿期如有白粉病發生,不管輕重都是必須要打藥的。

    小麥的白粉病可以說基本貫穿小麥生長的一生,苗期有,拔杆期有,抽穗期有,灌漿期也有,因此不管在哪個階段發生白粉病,都必須快速防治。這是由於其蔓延傳播很快。

    小麥白粉病是危害小麥生長很嚴重的一種真菌病害,它嚴重的制約著小麥的產量。

    白粉病發生部位,多集中在葉片,葉鞘,莖杆,穎殼,麥芒。發病初期顯現白色斑點,後隨著病害嚴重逐步擴大成圓形白色黴斑,上面覆有白色粉狀物,嚴重時許多病斑連成一片,形成翠灰略黃的黴層。黴層分片在葉片表面多於背面。

    受白粉病危害的小麥葉片失綠,變黃,逐漸枯萎脫落,有時能造成整個小麥植株死亡。從實際觀察來看,下部葉片危害比上部嚴重,因此在用藥時,必須全面打透,尤其是稠密的小麥下部是重點防治部位,防治不徹底容易反彈。在抽穗期間,白粉病嚴重,會大量導致小麥不出穗,或岀穗弱小。小麥成熟後,出現許多白色枯死病穗,剝開無粒,或粒秕瘦,黴爛,就是白粉病造成的嚴重後果。

    如此厲害的白粉病是怎麼發生的呢?

    一般認為種子攜帶病原菌,另一方面是麥田中遺有上年小麥攜帶的病原菌。還有低溫潮溼的環境因素,最容易爆發白粉病。在氣溫達到15℃至20℃時,相對溼度高於70%時就會大面積發生白粉病。從實際經驗中可知有些田塊氮肥用量偏重,小麥植株深綠而嫩脆容易誘發白粉病,同時種植稠密,通風透光差也是誘發白粉病發生的原因。

    小麥白粉病的防治:

    第一可以用三唑酮進行拌種,從根源上殺滅病菌。化學藥物防治,常規安全有效藥物為三唑酮乳油或者可溼性粉劑。同時可摻入滅蚜威進行灌漿期的蚜蟲防治,補充肥料可加入磷酸二氫鉀,提高產量。化學防治為達到治理的有效成果,連續防治不能低於兩次。對於連片倒伏的小麥,更應該仔細防治,其是小麥白粉病發生重災區。

    以上就是老趙與您分享的有關白粉病問題。

  • 15 # 果溢飄香

    灌漿期是決定千粒重的關鍵時期,直接影響著小麥產量的高低,所以一定要做好灌漿期管理,保證小麥穩產高產。

    在灌漿期,溫度比較高,也是病害最為活躍的時期,特別是白粉病、鏽病。小麥白粉病,也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麥的葉片為主。感染白粉病的小麥,無法再進行光合作用,而且,小麥的抗旱性減弱,容易早衰、倒伏、致使麥粒秕瘦,產量降低。小麥鏽病,是小麥主產區經常發生的一種真菌性疾病,又叫“黃疸病”。鏽病,大多發生在小麥的葉片上,葉鞘、莖杆和麥穗也有發生。小麥鏽病,仔細看過去像生鏽一樣;直接影響著小麥的產量。一噴三防的藥物製劑裡,有藥物“三唑酮”,“三唑酮”對多種作物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如白粉病、鏽病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透過“一噴三防”技術可以防白粉病和鏽病。

  • 16 # 鄉村小淳

    小麥在灌漿期不但要及治療,還要及早治療。先說說白粉病對小麥的危害。

    一,我們瞭解小麥白粉病對小麥的危害

    白粉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以危害小麥的上部各種器官,以侵害葉片為主,這個病會使葉片變黃並枯死,同時也發生在小麥葉鞘,莖杆和穗上,病害嚴重時,植株易倒伏,重病株通常矮小甚至不抽穗,植株又矮又稀,小麥受害後,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嚴重影響小麥的生長髮育,分櫱或成穗率降低,顆粒細小,或籽粒空癟,產量大大降低。小麥在灌漿期有白粉病,不但不能拖延,還要對小麥進行“一噴三防”的儘早治。

    二,小麥種植要進行早期防治小麥白粉病

    首先我們先了解小麥白粉病的發病因素

    1>氣候因素

    小麥白粉病的發生與氣候有關,一般發生在三月早春時,三月氣溫回暖較快,溫度在15度以上,隨著春暖,為小麥白粉病的發生提供了有利的溫床條件。

    1>溼度因素

    早春時期,雨水較多,田地裡過於澇,又因暖春時期,回南天,霧大露重,空氣相的相對溼度一般在70%以上,充足的降雨量有助於小麥的生長,同時也有利於病原菌分生孢子入侵。

    3>品種因素

    當我們在種植小麥時,所買的品種擴病性差,極易引起白粉病和其他小麥病害和蟲害發生。

    4>田間管理因素

    小麥極易發生小麥白粉病病害時,田間管理因素也由為重要,在種植小麥時,我們要進行合理密植,施肥時要進行科學配方施肥,特別是注意氮肥的合理施用,同時也要適時排灌水。

    2,白粉病的發病時期的形狀

    小麥白粉病的發病初期:葉面岀現小白點

    病情發展期:由小白點逐漸擴散,變為圓形的白色黴斑,黴斑表面有一層粉末。

    白粉病後期:黴斑會變為灰色或褐色的病斑,且帶有黑色小顆粒點。

    3,小麥白粉病的防治措施

    1>挖溝防治

    春季雨水較多,空氣相對溼度大,植株幼嫩,擴病力低,為了防止小麥白粉病的發生,我們應該要做好田間的“三溝配套”,在田間挖好縱向排水溝與橫向排水溝相互貫通,以此排水減漬,能夠有效破壞白粉病發生的環境。

    2>生物防治

    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時,我們可以選用10億枯草芽孔桿菌1000-1500倍液進行葉面均勻噴霧,根據小麥長勢和病害的程度,適當對噴施藥的增減,噴個兩到三次就能有效控制病情發展,防治的效果非常好。

    3>噴藥防治

    為了能夠達到抗旱防病,防乾熱風,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的目的,在發病的初期,我們應該進行噴藥防治,每畝可用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80-100克,或者12.5%烯唑醇可溼性粉劑20-30克加兌磷酸二氫鉀80-100克混勻後兌水35-45公斤進行噴霧治療,這樣子一兩次就可以了。

    三,上面所說的是早期小麥白粉病的防治,現在我們談談小麥白粉在灌漿期的治療。

    1,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溼度加大,小麥在孕穗,抽穗,和灌漿期不但是白粉病的高發期,還是鏽病赤黴病和蟲害的高發期,這些病害都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蟲害有吸漿蟲,蚜蟲等等。這時我們要進行“一噴三防”的技術來防病害和蟲害。

    2,當孕穗期和抽穗期,病株率達到15%-30%時,或病葉率達到8%-15%時,每畝可用15%鏽寧可溼性粉劑50克,或20%鏽寧乳油40克,兌十公斤水進行防治,一次即可控病。

    3,治療小麥赤黴病和白粉病時,需要兼治吸漿蟲和蚜蟲,用防治吸漿蟲和蚜蟲藥液中按1500-2000倍稀釋倍數加12.5%烯唑醇,25%戊唑醇控1000倍稀釋倍數中加20%三唑酮,50%的多菌靈進行混合噴霧防治。能有效的防治病害和蟲害。

    綜上所述可以瞭解,小麥在灌漿期有白粉病不及時治療,如果大面積慢延,防控不了病情,使小麥無法進行光合作用,灌漿不好,小麥籽粒不飽滿或籽粒空癟,會對小麥的產量大大降低,還對小麥的品質也大大降低,這會對種植戶直接的經濟損失,所以對小麥白粉病不但要治療,還要及早的進行防控。

  • 17 # 淄博老王

    小麥白粉病,是小麥進入生長後期,即將收割時容易患的病,這時的小麥在灌漿期間,正是增加粒重的關鍵時期,而在這關鍵時期田間病害較多,如果未能及時防控,會嚴重影響小麥最終的產量。

    小麥白粉病的症狀十分明顯,很容易就能發現,這種病主要危害小麥的葉片及葉鞘部位。

    初期時觀察小麥葉片會看到有白色的黴點,隨著病情的加深這些白色的黴點,慢慢會發展成為白色的病斑,形狀也從圓點也變成圓形或者橢圓形,危害程度更大,有的會在病斑上出現黑色的小點。

    之所以會出現小麥白粉病,主要和溫度、溼度、田間的通風、光照等因素有關,另外還和小麥品種的抗性也有一定的關係。

    1.抗病能力

    不同品種的小麥其抗病能力也有所不同,有些品種抗病性較差,這樣如果遇到相同情況的病害就更容易被感染,而且感染後受到的影響也越大。

    2.溫度

    白粉病多出現在20度左右的溫度時,高於或低於這個溫度時,白粉病的發病率都會降低。

    3.溼度

    而臨近小麥收割期時,各地的雨水也比較多,如果出現了連續的陰雨天氣,這時已經長勢很高的小麥之間通風就較差,田間很容易溼度過大,會增加小麥白粉病發生的機率。

    4.密度

    小麥種植時密度過大,在這樣的麥田中小麥白粉病的發病率也會相對高一些,田間的通風性較弱,透光性也不好,再結合降雨,容易發生小麥病害。

    針對田間小麥白粉病農戶們要注意及時預防及防治,在這一時期,建議農戶採取化學藥劑防治,如果田間還並未發生白粉病,可以透過噴施殺菌劑進行預防,如果田間已經發生白粉病,可及時噴施殺菌劑進行防治。

    市面上常見的防治白粉病的藥劑主要有三唑酮、己唑醇、丙環唑等殺菌劑,或者是醚菌酯、氯啶菌酯等,也有復配藥劑,苯甲·丙環唑等。

    農戶們可根據具體藥劑在當地的抗性選擇適合自家麥田的藥劑,要是白粉病的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間隔一週可再次進行噴施。

    小麥在最後一個月左右的生長時間內是最為關鍵的時期,希望農戶可以加強管理,爭取高產豐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那些手遊適合小白剛上手的時候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