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舟麻辣車評

    因為天賦點的不一樣呀,豐田和本田主要是機油增多,大眾 賓士 寶馬是燒機油,一個變多一個變少,所以兩田比德系車用機油少。

    當然,豐田和本田也不大一樣,豐田是機油增多帶機油乳化,這個是最危險的,機油乳化後粘度下降,潤滑能力不足,表不報,時間長了,裡面的磨損件都會磨損加劇,影響發動機壽命。

    本田的機油增多暫時還沒發現機油乳化現象,當然也有一樣的風險,但不如豐田嚴重。

    各有千秋。

  • 2 # 山東萬通汽車學院

    日系車比德系車使用機油少?

    德系車採用新技術較多,日系車更偏重於採用成熟技術,採用的機油也不同,德系車透過成熟的售後服務提供保障。

    除此之外,燒機油的原因可以瞭解下:

    1.國內的油品(包括汽油和機油),容易產生積碳;

    2.積碳導致活塞環卡住,失去了刮油效能;回油孔堵住,機油無法正常回到曲軸箱;

    3.缸壁與活塞之間的磨損,間隙過大

    4.氣門油封和曲軸油封的腐蝕老化,導致滲油燒機油不一定非得大修,很多車主大修後問題沒有解決,而且汽車還出現其他的問題。

  • 3 # 火花塞點菸

    首先日系車的傳統技術工藝是比較成熟,比如豐田的vvt技術,本田的地球夢技術,馬自達的創馳藍天技術這都是已經這麼多年比較完善的技術工藝,因為其島國資源的問題,日本人對車子的設計是特別嚴格的,近10年來日系在發動機的造詣上幾乎已經成熟,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東西。所以日系車開起來也比較省油省心。為了讓其動力更好所以日系車的外殼也是比較脆的!這也是日系車的缺點所在!

    關於德系車,比如大眾,寶馬,奧迪。行業有句話叫做不燒機油不叫奧迪。對於德系車的發動機工藝,比如EA888系列三代工藝,大部分的大眾和奧迪四缸機都是搭載這款機器,還有類似EA211.EA111之類的,這款機器為例,其設計上面就帶有部分的缺陷,一直延續到3代EA888其燒機油的問題才有所減少,經常會出現廢氣閥壞掉堵死,氣門積炭嚴重,長時間的過程對其氣門油封,以及活塞環影響都比較大。這也是奧迪大眾燒機油的原因,而寶馬的工藝比較花裡胡哨的,比如n95發動機,什麼可調凸輪軸技術帶有伺服電機的,等等,而且寶馬車的配件比較多,大部分採用分層的塑膠件,就連油底殼都是塑膠件,所以寶馬車漏油的現象是特別嚴重,就目前我看到的沒有不漏油的寶馬車!這也是寶馬車的缺陷!燒機油就更不用說了。

  • 4 # 天和Auto

    發動機機油加註量的多少受以下三點原因的影響

    排量

    渦輪增壓

    效能調校

    同排量或近似排量發動機的機油加註量會有很大差異,很多人認為機油用量少的發動機代表技術先進,用量大的發動機可能存在過度損耗。這種理解方式是非常業餘的,真正影響機油用量的核心因素是上述三點,同排量的差異則是效能調校的懸殊。

    排量&用量

    燃油動力汽車裝備的內燃式發動機需要機油的潤滑,潤滑的結構有活塞氣缸氣門曲軸等等結構。那麼決定加註量的基礎則是這些結構的需求,比如某臺1.0L的直列三缸NA發動機,其需要潤滑的結構本就很少,結構運動接觸面的需求量也不大,所以這種機器往往用3L(升)機油即可滿足。通俗一些的解釋則是“個頭高”胃口就小,諸多日韓系小排量汽車保養費用低的原因正在於此。

    同理,某些2.0/2.5L直列四缸發動機的用量必然會大一些,V/H六缸八缸發動機更是需要很大的用量,一般都會在5.5~6.0L之間。多出的那些活塞氣缸氣門曲軸是不可以幹磨的,而這些大排量發動機正是早期美系與歐系車常用的機型;這些車系對於車輛的效能提升是不吝嗇的,核心因素是其企業所在的國家不像日本一樣資源匱乏,在可以追求效能的前提下排量自然越大越好,機油用量自然更多。

    渦輪增壓器與機油的關係

    NA自然吸氣

    Turbo渦輪增壓

    兩種不同型別的發動機代表了兩個時代,T技術的發動機是利用渦輪增壓器(空氣壓縮機),將進入進氣系統的空氣體積進行壓縮,實現相同體積內空氣中氧分子含量超越常壓吸氣的NA發動機。氧氣是燃油的助燃劑與“加強催化劑”,其濃度越高燃油燃燒產生的熱值越高(扭矩越大);透過這種技術可以實習不增加噴油量為基礎,加強固定量燃油燃燒的強度以提升效能並降低油耗——重點,渦輪增壓器轉速非常高。

    廢氣渦輪增壓器的轉速動輒數萬轉,高效率的增壓器可以超過10萬轉(每分鐘)。高速的運轉必然會產生非常高的熱能,為了保護增壓器材料的穩定性則需要高強度的冷卻系統。單純依靠防凍冷卻液的迴圈不見得都可以保證溫度的穩定,於是則是需要機油的迴圈類輔助冷卻增壓器或機體其他零部件,很多發動機都有獨立的機油冷卻系統。

    美系與歐系車以及中系車都偏好低功耗高效能的T技術發動機,雖然這一系統的製造成本偏高但也能吸引更多使用者;所以這些車系的T機頭大多有較大的機油需求量,平均在5L左右。而日韓系車以及少數低端車多使用NA技術的低端發動機,這種機器沒有增壓系統對機油的高要求,所以用量也就自然偏低了,至於動力差油耗高也不是問題——畢竟車盲還有很多。

    相同排量與增壓系統的機油量差異

    某G49S4N型2.0T增壓機,動力儲備為140kw/250N·m(2400~4000轉)。

    某TG系列高階2.0T增壓機,動力儲備為200kw/400N·m(2750~4000轉)。

    這兩臺發動機都是2.0升的排量,也都是使用了渦輪增壓技術,但是動力的差異確實天差地別。決定扭矩差的核心因素可能是壓縮比與增壓器的壓縮倍率,說白了就是壓縮衝程的效率太低、增壓器的作用差距太大。以至於消耗相同燃料時,燃燒產生的熱能有巨大的差異;可理解為缸內壓力、溫度、增壓器執行負荷的差異,機油需求量會相同嗎?

    第一臺機器是臺日系機頭,第二臺機器是臺美系機頭:假設把兩臺機器比如重量與身高相同的人,前者最大的極限是健步走,後者最大的極限是飛奔;在這兩種運動狀態下假設各個關節需要機油潤滑,為了保證磨損的一致性後者是不是需要更多的機油以更高的效率流動潤滑呢?所以能力也決定了機油用量的差異,同排量不代表性能相同,這就是不同車系與機型機油用量差的原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孔子才活了7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