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榴蓮7441
-
2 # 劉慶PlA
她們需要的是與疫情鬥爭必勝的信心和不畏犧牲的精神,更主要的還有自己過硬的護理技術……
既然走向抗疫一線就沒有怕的理由,因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就是救死扶傷的。被我們尊稱“白衣天使”他們憑藉自己精湛的醫道,發自內心為人民服務的態度,已經把生死置之度外,所以就沒有“怕”之言;再,需要我們更多人的理解,作為醫務工作者,也不是萬能的,他們盡心竭力救護。我們當然必須理解,給予她們付出的肯定和勝利的歡呼……
-
3 # Z一G一M
護理人員是冒著生命危險去搶救新冠病人的。他們真正需要是人們對他們的理解,對他們的關懷,對他們的信認。所以我們要對他們要像自己的親人一樣,尊敬,愛護。
-
4 # 辜承建
謝謝邀請回答。幾十年來我與護理人員沒有太多的直接接觸與交流,對其的認知大多數來源媒體提供。我認為她們戰疫情是身披白色戰袍的英雄,而在人生漫長的歲月裡她們也是一個個普普通通的人。我在媒體提供的資訊裡零零星星見到了一些她們需求的報道。比如:想要收入多一點,想要一個男朋友,想要有編制,想要交警小哥哥來個公主抱,……。按照馬斯洛的那需求層次理論來理理她們那些要求,一點都不奇怪,不過分,挺正常的。她們的管理者們應該盡心盡力去幫助她們、引導她們繼續努力工作、安心工作,好好生活,在為患者服務之中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逐步增添自己與家人的幸福感。
-
5 # 武鄉旱地養生小米
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中,護理團隊與病毒短兵相接、生死競速,是飛速前行的白衣天使、護理騎兵。他們發揮專業優勢,身兼多職、事無鉅細,為患者提燈照亮,用愛呵護,留下了一幕幕難忘瞬間。
挺身而出
8日零時,武漢“解封”。在雷神山醫院重症病房,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護士張瑩瑩一直工作到8日2點下班。
張瑩瑩在雷神山工作已有2個多月,因為一直在重症病房工作,她沒有踏入家門一步,實在想女兒,就利用休息時間和女兒影片“見面”。
護士長丁新波介紹,雷神山ICU還有16位重症患者,治療任務很重,醫務人員都是連軸轉。看到一個個重症患者從這裡康復出院,大家都非常開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魔,無數“提燈天使”“南丁格爾”挺身而出。
“最危險的,我們上。”作為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4000多名護士的領頭人,一名有著25年黨齡、38年護理經驗的護理部主任汪暉義無反顧衝上一線。
患者確診,需要透過咽拭子標本檢測。但一個張嘴的動作,就是病毒襲來的瞬間,這是汪暉和她的團隊必須面對的風險。
高峰時一天做500多次鼻咽拭子採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護理組長陳春麗團隊危機四伏。最讓陳春麗欣慰的是,發熱門診醫護團隊接診近萬名發熱患者,至今無一例醫護人員感染。
同濟醫院光谷院區17個危重症病房,是醫務人員與死神搶奪生命的戰場。這裡已實現了患者“清零”,堪稱救治奇蹟的背後,離不開一支平均年齡26歲的護理天團。
被視為續命神器的“人工肺”系統,儀器精密操作複雜。護士們24小時不間斷觀察機器轉數與流量、氧氣瓶餘氧狀態、調整抗凝藥劑量及速度。
不論是病區“紅區”、發熱門診還是隔離點,都離不開護理團隊的支撐。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護理學院黨總支書記徐暉感慨,武漢抗疫一線,都有學院畢業生的身影,不少在外地工作的校友主動報名逆行支援“第二故鄉”武漢,令人敬佩。
溫暖他人
疫情全球蔓延,更加凸顯世界對衛生人員力量的迫切需求,而護士佔全球衛生工作者的一半以上,為衛生系統提供至關重要的支撐。
其實,很多護理團隊中女護士比例超過90%。她們臉上傳遞著希望的微笑,如同明月,照亮患者通往健康的彼岸。
北京協和醫院馳援武漢的135人護理團隊中,八成是女性。她們不畏艱險,主動學習當地方言,用溫暖的話語鼓勵患者戰勝疾病。
多面手、同濟醫院心外科重症護士“男”丁格爾黃雷除了參與護理,還充當保潔員、心理治療師、康復師。一天正在值班,黃雷接到一名病人家屬的電話,提出當天是她母親的生日。黃雷召集同事,為病人唱起了生日歌。黃雷說,透過簡單的生日會,能幫助病人建立信心。
心若向陽花自開,人若向暖清風徐來。普遍年輕化的護理團隊,有著年輕人獨特樂觀表達,傳遞著溫暖。
同濟醫院醫護人員還設計了別樣的“新冠畢業證書”,對“畢業”後的病友,護士們繼續提供線上呼吸功能訓練和隔離指導。
“雖然看不到你的模樣,但我記住了你照顧我的樣子。”一位患者感動地寫下這樣一句話。
奮戰到底
沒有硝煙的戰爭,隨時可能有白衣戰士倒下。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護士郭琴幫助了百餘名患者轉危為安,自己卻不幸感染了病毒。
“我不是英雄,但也絕不當逃兵。”經過治療,恢復健康的她重返隔離病區。
“靜靜地來,靜靜地走;靜靜的愛,永留人間。”山東支援湖北黃岡護士張靜靜,凱旋後突發心臟驟停,於6日離世。7日晚,湖北黃岡市民自發來到大別山區域醫療中心,以各種方式深切悼念張靜靜。
總有一種力量堅韌不拔、奮戰到底。
同濟醫院口腔科護士長田思維隔離休整期間,組織隊友開展文獻分享報告會。3月22日,她重新回到口腔科,從病區環境的徹底消殺、工作流程的重新梳理等入手,投入新的戰鬥……
武漢協和醫院呼吸內科的護士們大多為“90後”,在最忙碌、接近崩潰的時候,大家說得最多的是“盡我們最大所能,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大家加油!”
回首經歷的抗疫戰爭,不少護士都會說,這是職責使命。他們時刻衝在最前,踐行著白衣天使的神聖誓言。
辭去寧波工作、驅車840公里到武漢“應聘”,23歲男護士鄭益歡已經結束戰鬥,回到老家受到隆重迎接。回看自己“衝動”的決定,他說:“我想我所做的,是一名醫護人員該有的責任和義務。”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2020年的主題是“支援護士和助產士”。這個春天,我們看到了南丁格爾的燈光,穿越時空的溫暖,在每一名護士的心中,熾燃成生命的燭炬,溫馨耀眼。
-
6 # 好人一生平安77513758
需要國家和人民承認人家在一線所做的貢獻,不要忘記這場災難給人類造成的災難。火線提拔一批表現突出的骨幹得到重用!
-
7 # 淺淺一笑有酒窩
1、“戰疫前”的護理人員,他們需要心理輔導,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疫情就是命令!”在武漢告急、湖北告急的緊要抗疫關頭,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專門成立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領導小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親臨現場坐陣指揮。部隊醫療支援隊、各省醫療支援隊伍緊急集合赴一線指揮,“戰疫前”的護理人員真正需要的是做好心理輔導和崗前培訓,樹立戰勝“病毒”的強大信心,並從各個方面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2、“戰疫中”的護理人員,他們需要裝備齊全,身披鎧甲來戰勝疫情。在這場抗擊疫情的人民阻擊戰中,最前線的醫護人需要的是“全副武裝”的裝備,因為病毒是看不見的敵人,只有做到“萬無一失”才是保全自己,只有保全了醫護人員,才能更好的去醫治“更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國內“頂格醫療專家”制定出中西醫治理方案,也需要醫生和護理人員的“實地實施”。所以說,保護好醫護人員,才是我們戰勝疫情的關鍵點。他們真正需要的是患者的配合和理解、支援,需要的是全社會的理解和關愛。
3、“戰疫後”的護理人員,他們需要載譽而歸,弘揚戰疫英雄浩然正氣。當戰役英雄們讚譽歸來的時候,全社會給予了最高規格的禮遇,這是社會弘揚戰疫英雄的浩然正氣。你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奔赴前線的“最美逆行者”!更是今天戰勝疫情載譽歸來的“戰疫英雄”。他們真正需要的是全社會的信任和支援,他們需要的是全社會“尊重軍人、尊重醫生、尊重教師”的氛圍和正氣。
4、結語醫者佛心!“醫者”是在乎“佛”和“人”之間的人,相信每一位從醫者都是以“救死扶傷”為天職,與死神爭分奪秒地搶救生命。全社會都應形成尊重軍人、尊重醫生和尊重老師的社會正氣!他們履行“救死扶傷”的天職,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你的一句感謝和理解!因為在救死扶傷的路上,他們從不停歇,初心不改!
-
8 # S大金石
大家好!我來說一下!其實當一名醫務人員 !非常不容易!一、非常辛苦!二、風險大!三、有時病人失去理智攻擊 醫生 !四、受氣!五、看到病人死去!心情難過 !也壁免不了傷心!六、需要很大的勇氣才能控制自己的心情!當一名醫務人員非常非常辛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
9 # 新加坡梔心
作為戰役第一線的工作人員,這裡給你們鞠躬了,你是最偉大的!你們最需要的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援理解!你們拯救生命,冒死堅守一線,你們是最美麗的!
-
10 # 為你點評
戰疫護理人員真正需要什麼?這個問題很好回答:
一,人們的理解、尊重,戰疫工作千難萬險,千辛萬苦,工作中難免有疏漏與不足,容易引起醫患矛盾。因此,人們的理解與尊重尤為重要。
二,現代社會物慾橫流,金錢至上,戰疫護理人員應擁有一份合理待遇,起碼比平常待遇要好,工資要高,特殊時期特殊待遇。
三,沒有納入國家正式編制的護理人員,疫後納入國家正式編制,做到後續福利保障無憂。徹底解決護理人員人生後顧之憂。
四,有突出貢獻的一線護理人員,精神獎勵與物資嘉獎並重,釋放他們的正能量,擴大其社會宣傳教育影響效應。
-
11 # 我是阿堅
在這次席捲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下,所有醫務工作者經歷了一次生與死的考驗,對白衣戰士付出及辛勞,全社會都對他們無比遵敬,他們在進入疫情主戰場一一武漢前,都進行了戰前動員,並進行及時心理疏道,使全體醫務人員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政府有關部門及時給於處理好後顧之憂,在進入疫情場所,醫務人員需要必不可少的醫療裝備,讓他們身彼鎧甲,進入抗疫第一線,這些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還是人們要理解醫務人員付出,在生與死關鍵時刻向他們致以崇高敬禮,感謝他們工作,她們是人類社會白衣天使,應遵重醫務人員辛勞和付出,政府有關部門要給醫務人員解決各種後顧之憂,讓他們沒有牽掛的戰鬥在抗疫第一線,
當他們基本戰勝了疫情,載譽而歸,我們應以她們為榜樣,學習他們精神,感謝他們勇敢堅強,大力弘揚浩然正氣,從精神上給於鼓勵,是抗疫英雄,給於一定物質上獎勵,也是不可缺少的,
-
12 # 衣純1216
其實身累是次要的。
我覺得戰疫護理人員真正需要的是社會的認可和關心。
戰疫在一線的人員,為了肩上的責任,心中的使命,捨命搶救生命,她們理應得到社會的認可,社會的尊重,那是對她們最大的褒獎,這也是她們最需要的。
-
13 # 任偉陽
給戰役醫護人員的一封信敬愛的醫護人員們:
您們辛苦了!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國,這種病毒可以導致死亡,並擁有十分強大的傳染性。剛開始國家對武漢封了城,因為事情的嚴重性,就把各個小區也封了,每天最多出三四個小時,可是疫情在嚴重也總有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們。
晚上我看了一則新聞:醫護人員穿著防護服,分不清誰是誰,夫妻兩個相向,卻憑感覺認出了對方。妻子徐小齊說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給丈夫檢查防護服有沒有穿戴好。徐小奇阿姨還說2003年非典疫情時,還是她丈夫去了抗疫一線,這次夫妻能同上“戰場”合力抗擊新型冠狀肺炎。他們堅信一定會抗議成功,一起平安回家。
看完這個新聞我感覺心裡沉甸甸的,雖然我們不能體現什麼,但是我們宅在家裡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貢獻。
新聞當中徐小奇阿姨第一見到丈夫的反應就是看防護服有沒有穿戴好,體現了她對丈夫的關心和愛,他們像我們一樣 是個普通人,內心是會害怕的。但是他們整天沒日沒夜的繁忙,為我們的健康而著想,自己卻不顧生命危險,有時還躺到地上睡覺。為的就是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覆,讓我們不要害怕,我們醫護人員在暗中保護你們。不管在什麼時候,只要國家有需要,醫護人員們總是在第一時間去幫助。那樣的辛情和汗水,是我們永遠不能超過的。世界上有很多不想讓這種事情發生的事例,但是即便發生了,醫護人員們竭盡全力卻幫助我們。明明他們也應該擁有那些放假的時間,可是他們卻因為國家的天災。遇到這樣的事,大家第一想著就是趕緊隔離這些病毒,而你們卻奮不顧身的勇往直前,你們為了節省防護服,中午就不出隔離區的門。因為一旦出去了,就要脫掉一身防護服。就會少一身防護服。你們為了節省防護服中午連飯都吃不上,但是我想對您們說:“如果你們連自己的身體都不照顧好,我們會更擔心你們。”您們吃不香睡不著的。誰不想和家人們一起團聚吃年夜飯呢?誰不想和家人們一起看春晚呢?誰不想和家人們一起出去旅遊呢?誰都想。這樣的事例就突然出現了。您們就不能陪家人們吃年夜飯,看春晚,出去旅遊。您們敢於面對死神,接觸病毒,最後創造出了一個奇蹟。2003年的非典都挺過去了啊,2020年的肺炎病毒怎能不戰勝呢?
您們展現了醫者的初心和使命,也展現出他們無私無畏的大愛精神和甘於奉獻的高尚醫德。我們對您們的付出.感激不盡。在我們心裡,你們永遠是最美的“白衣天使”、“白衣戰士”。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醫護人員們加油!讓我們團結一心來征服這場無煙的戰爭吧
-
14 # 陽光全媒
疫情來襲,白衣天使挺身而立!疫情阻擊戰,許許多多的她們告別年幼的孩子、年邁的父母,毅然決然衝向抗疫前線,她們值得尊敬,人民不會忘記。戰疫的護理人員,需要萬無一失的防護措施,需要親人的理解和關愛,需要戰友的互助與互愛,需要患者的理解和配合,需要全社會的尊重和關懷。生死麵前,考驗大愛,日常工作中,希望被善待!
-
15 # 小新娛樂解說
目前,全國已有超過2.86萬護理人員馳援武漢,其中,國家援派的醫療隊中,有5500餘名重症專業護士。對於新冠肺炎患者護理時需要注意什麼?護理難點在哪裡?如何快速組織護士們投入一線工作?重症病房裡護士要承擔哪些讓你意想不到的工作?由看呼吸聯合新京報·我們影片、騰訊新聞推出的系列直播節目《阻擊新冠·權威線上》,連線對話了奮戰在武漢市紅十字會醫院的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馮梅,請她為我們講講新冠患者的護理。
馮梅副護士長在臘月二十九吃晚飯的時候,接到了增援武漢的通知,在大年初一就出發到了武漢,一直奮戰在疫情一線。她是四川省第一批去支援武漢的,當時團隊中有多少護士?
馮梅:我們第一批應援的21個醫護人員裡面有14個護士。第一批應援在組織報名的時候對人員有一定的要求,因為是第一批,對武漢這邊的情況也不是很熟悉,所以挑選的是呼吸、感染、重症三個專業裡的,而且要求需要在臨床工作五年以上,有豐富的搶救經驗和救治經驗的護士。所以我們這個團隊配備的力量是非常強的,14個護士裡面,年紀最小的28歲,年紀最大的48歲,所有護士,我們感染科有三個老師,都是中級職稱,我們中職ICU有五個老師,其中有三個都是男生,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包括我在內是六個人,六個人包括我在內有兩個護士長。
您所在的醫療團隊負責多少張病床?
馮梅:我們華西醫院接管的是三層樓,兩層普通重症,一層樓是56,一層樓是28。還有一層危重症ICU有14張床,加起來一共98張床。
我們知道華西醫院的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不止98張床,和武漢的98張床來比較,您覺得工作量有什麼差別?
馮梅:在華西醫院,我們重點執行的是什麼?是治療、護理。但是在這裡,我們的工作內容發生了變化。大家都知道這一次我們所待的全部都是隔離病房,是不可以有家屬的,所以我們的工作內容除了完成治療、護理、病情觀察外,還有什麼?我們經常開玩笑說,我們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氧氣沒有了,我們去搬氧氣筒,平時在病房這個是工人做的。病人要出去檢查,我們護士就推著病人去檢驗科,採完血後,我們要自己把血標本送到檢驗科。病房醫生開了醫囑用藥,我們要自己去藥房取。病人區的病人三餐時間到了,我們要給他餵飯,病人尿床了,我們要給他更換。我們隊伍裡面的護士是有心理諮詢師資格的護士,那麼在這個階段,大家都很清楚,病人實際上是恐慌的,他們的心情是不平穩的,我們護士也在做病人的心理輔導。包括儀器出故障了,平時我們都是打個電話,醫工科的工程師會馬上來解決,現在因為特殊情況,他們來一趟,他就得用一套防護用品,這個太浪費了,我們先自己摸索,確實不會的,我們就影片連線,開著影片,一邊學,一邊去處理。我們現在的工作內容就是護士,是護工,是專業工人,是保潔工人,還是儀器的維修工人。
我們有一個病人很典型,是八床的患者,一個52歲的女性,她做了頭部手術,然後在術後康復的過程中被確診是新冠患者,轉到我們醫院的隔離病房。當護士抽空問她你餓不餓,你要不要吃東西,她都搖頭,當我們到達的時候,我們進那個房間,介紹我們是四川醫療隊的,因為我們當時一下子就進去了五個人,對病人來說,突然來了這麼多人,就感覺看到救星了一樣,我們說是華西醫院的,好多病人都曉得華西醫院,他們當時突然一下就非常激動,非常高興。然後護士給我介紹病情的時候,專門就提到這個病人說她已經兩天不願意吃東西了,我當時就覺得這怎麼可以,她那麼瘦,兩天都不吃東西,這樣子下去,說的不好聽只能餓死了。我們護士就問她,為什麼不願意吃東西。這個病人只能簡單的點頭或者是搖頭,我們問她吃東西的時候,她不願意吃就不張口,但是我們就覺得,不能說她不願意吃,我們就不管她,或者我們就直接先去下胃管。
我們覺得這個病人應該是有情緒的,因為這兩天,她可能覺得家裡人也看不到,然後心理上的失落應該是更大的,我們就專門派人去安慰她。早晨的時候,安慰不是那麼成功,然後她還是拒絕進食,我們從11點鐘開始又派一個人專門跟她溝通這個事情,然後把安素兌好,然後跟她說,你聞一聞好香,然後這個病人慢慢的,因為她肯定也是餓了,然後她就願意吃,開始的時候嘗試用吸管,她根本就吸不進去,把吸管放在她嘴邊他根本就吃不進去,我們怎麼辦呢?我們用勺子,一點一點,就是每一次真的就一點一點的給她滴進嘴裡去。讓她的胃慢慢去適應這個食物,然後很快就從晚上開始,這個病人,我給她兌200毫升安素,她就可以吃完了八床願意吃東西了。
我跟你講,我們當時真的是很激動的,就覺得這個病人終於願意吃東西了,她有救了,我們護士的心情,大家都清楚,在醫院裡救治病人,醫護人員其實是真正最希望病人好起來的那一個。當時我們護士站大家就很高興,然後病房裡的其他三個病人也非常高興,說你們太厲害了,她終於願意吃東西了,這個事情對我們的觸動很大,到現在為止,這個病人依然在院,因為她嘴巴長得很小,我們給她餵飯,每一次要用筷子一點一點的給她放進去。每一次餵飯都要半個小時,喂一次飯下來腰真的都是痠痛的,真的是很熱,但是每一次給她餵飯我們都很高興,每一次接班的時候,聽到最高興的是護士交班的話,第一句就是八床的尿布我已經換了,她的飯我已經喂完了,這就是所有班次每天交班早飯、午飯、晚飯,這三餐需要交班的第一句話,就是交待她的餵食情況和她尿布的更換情況。這個病人從我們來到現在27天的時間,一直臥床沒有動。但是她都沒有長尿瘡,這對我們來說其實也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和安慰。
病人有護士,有醫生來疏導,我們團隊當中年輕的醫生護士,誰來為他們的心理疏解呢?
馮梅:華西醫院是做了充足準備的,我們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團隊,所有醫療隊隊員都在那個群裡,每天心理諮詢中心的老師都會給我們播一些放鬆的影片或者是音樂,或者是教給我們自我放鬆的一些技巧,然後也給我們提供一對一的私人諮詢。當我們的隊員確實覺得自己壓力很大,或者是我們睡不著覺的時候,而且我們隊裡每天在做調查,有一次我點錯了,我順手就點了一個睡不著,馬上就給我打電話過來,馮老師你睡不好?我說沒有呀,他說你填表的時候你點到了,我說我點錯了,我沒有。也就是說,如果我確實有這個情況,馬上就會有人打電話問起我是什麼原因,他們會給我們一些相應的處理方式。
在穿隔離衣和防護服的時候,需要有另外一個人幫忙,由第三雙眼睛去監督是不是足夠做到位,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具體盯的是什麼環節,哪個步驟是需要我們警惕容易出問題的地方?
馮梅:從這20多天的經驗上來看,我想告訴大家,穿防護服不是問題,因為穿的話,它本身都是清潔的,只要按步驟穿不是問題。最大的困難點在於脫,因為在脫的過程中,一不小心就是一次職業暴露的風險。所以我們院管老師非常盡力,他們會在我們脫防護服的汙染區放置很多鏡子,我們脫防護服的時候,我們要拉這個拉鍊。這個時候,大家正常情況下,你平時穿衣服沒有關係,你隨便摸,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戴了手套的手是汙染的,這個時候如果沒有一面鏡子去看著脫,我們的手其實是有可能會摸到我們防護服裡面的,比如說衣服或者是脖子的,這個是非常非常危險的。在汙染區,在我們院管老師的建議下,在每一個角落都安置了鏡子,我們可以對著鏡子脫,我們院管老師一直在那兒督促,你要先脫什麼,再脫什麼。比如說第一層手套必須在防護服脫完的時候順便再脫下來。而不是你一開始就把第一層手套脫了,雖然說裡面那一層手套也是汙染的,但是我們後面就會少了一道屏障。我們院管老師在這個地方,每天很辛苦,隨時都在那兒,只要我們在那兒脫衣服,我們下班高峰期的時候我們要排隊,我們不能一窩蜂的全部湧進那個房間脫衣服,那樣子大家互相的觸碰,是非常非常危險的。
在高峰期的時候,我們每一個鏡子前面只准有一個醫護人員,院管老師就在那兒負責督促,有點像過安檢,前面空了一個鏡子,後面就可以再過來一個人,每一個步驟他們大聲在那兒提醒你,比如你要先脫麵皮,脫護目鏡,洗手過後,我們才能進入到下一個房間裡面去脫衣服。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做的是非常好的,就是因為有的老師可能工作久了會疏忽,疏忽的過程就有可能會導致暴露。那麼在院管老師天天鍥而不捨的這種監督下,我們每一天都能夠安全度過。
面對工作,穿上隔離衣跟不穿隔離衣有什麼差別?
馮梅:穿上笨重冬裝的時候是不是覺得行動沒有那麼便捷,但是冬裝它也是透氣的,防護服其實它不是笨重,它其實並不重,它只是讓你笨而已。我們今天開玩笑,每一天我們穿上防護服,我們都像一個大白,因為防護服很大,但是它最讓我們不舒服的是它不透氣。因為這特殊的原因,我們不開空調,在武漢這麼冷的天氣裡,不開空調,穿著防護服四個小時下來,我們裡面的兩層衣服都會被汗水溼透。
比如護士抽血這個動作穿上防護服完成的話,需要花多長時間?
馮梅:如果是平時,我的團隊裡面熟練的護士,標準操作不超過三分鐘就可以把一個採血很完美地完成。但是現在10分鐘我估計都是要的,因為我們要戴兩層手套,比如穿刺的時候,除了肉眼去看這個血管,因為新冠肺炎病人住院時間久了,血管不好,我們更多時候靠的是用手指去觸控他血管的彈性。但戴了兩層手套後,這個手感會大打折扣。所以我們在採血的時候,很多的時間是花在前期的評估,因為我們也不想病人受痛苦,我們想盡量一針見血,讓病人減少痛苦,那麼前期的評估就會耗費我們很多時間,因為確實有很多病人,特別是老年病人摸不到。
還有一個很不容易的點是護目鏡。我們在操作的時候是佩戴了護目鏡的,護目鏡因為起霧的問題,我們要麼就去噴防霧的噴霧,要麼就用碘伏去塗一層,形成碘離子後不起霧。但是從臨床經驗,我告訴大家,頭兩個小時真的很有效,但是從第三個小時開始,不起霧是不可能的。經常有的時候,在護目鏡起霧了後,眼看什麼東西都是霧裡看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想視野非常清晰就去換,並不是簡單的換個護目鏡這麼簡單,你要換就是全套,全套去更換的話就太浪費了。第一浪費時間。第二浪費防護物品。所以一般在這時候採取的方式都是堅持,這時候穿刺的難度更加大了。
哪個操作動作暴露風險最大呢?
馮梅:吸痰、呼吸機除錯,它不是操作難度大,是暴露風險大,這是開放氣道的一個操作。複雜的困難的是它的暴露風險比我們執行其他的操作要大很多,而且大家都很清楚,我們做吸痰操作或者是給病人調節呼吸機的時候,我們距離病人是很近的。這個時候如果病人咳嗽有噴濺的話,這些氣溶膠就會到我們身上。大家都很清楚,新冠病毒除了呼吸道傳播,還可以透過接觸傳播。所以說這雙重傳播的話,我們護士距離那麼近去進行這些高風險操作的話,職業暴露的風險是非常非常大的。
氣管插管操作需要醫生在插管的時候,旁邊必須要有護士配合,因為一旦插管進去了後,馬上就要進行氣道吸引,這時候病人氣道一開放,在插管的過程中,病人也是有可能會嗆咳的,那麼在導管插進去,病人嗆咳的時候分泌物有可能會噴出來,這個時候離的最近的是誰?就是我們在床旁的醫生和護士。插管成功了還要固定要吸痰,還要做後續的一些管道護理。在這個過程中,真的非常非常危險。
管理危重症病人、ICU病人時,護士的強度和難度是不是更大了?
馮梅:非常大。就住進ICU的病人,比如安裝了呼吸機的同時身上就會有心電監護,然後有微量泵,微量泵有可能還會是好幾個,因為需要鎮靜鎮痛升血壓,以及其他一些藥物的一個泵入。因為病人有可能會煩躁,身上是佈滿了管道,但是佈滿管道的這些病人,每一個管道我們都是需要護理的。在做這些管道護理的同時,我們要定時地協助他翻身。需要通氣的病人我們要給他執行一個復位的通氣,這時候病人是完全不能動彈的。一般來說,我們兩個護士都做不下來,一般我們會四個護士同時執行這個操作。因為我們既要保證管道的固定妥善,又要保證病人的安全,還要保證病人體位的一個合適,同時他可能還在輸液,就是各種管道,我們都要去兼顧,還要觀察這個翻動的過程中,病人的生命體徵是不是平穩的,他的管道有沒有脫落,呼吸機的工作是不是正常,每一次我們去執行,看起來好簡單,給病人翻個身,聽起來很簡單對吧?但是我們給病人翻個身,我們的四個護士都要出一身大汗。
能不能再幫我們總結一下ICU的護士,在ICU一個小時需要工作的內容。
馮梅:ICU的護士真的很難, ICU的護士是真正的全能。我們最最重要的工作是嚴密的觀察病情,我們是接觸病人最多、最一線的,病人身上有那麼多儀器,哪一個儀器我們都要嚴密觀察,小到他的點滴完了沒有,大到他的管路是不是正常,水杯裡面有沒有水,他的氧飽和度現在是怎麼樣的,查過血了之後結果怎麼樣,呼吸機引數是不是合適。病人如果發生了生命體徵的變化,比如說氧飽和度不見了,心電圖下降了,血壓升高了或者是下降了,還有每小時尿量有沒有達到50毫升,這些指標都需要護士在第一時間及時跟醫生反饋,跟醫生反饋後就會有相應的處理。ICU的護士每一天都在忙碌,為什麼?因為病人病情確實很重,隨時都在發生病情的變化,隨時都需要醫護人員去處置、去觀察。
一名護士需要經歷多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您說的這樣一個全能水平?
馮梅:我們這次派出來的護士都是身經百戰的,在我們華西醫院的重症ICU,我們的病人很多很重,在這種培訓下出來的華西護士,我覺得現有的這個工作量,我們有時候會開玩笑說,我們見過比這個更重的,唯一的區別就在於,在這裡我們需要穿防護服,在我們華西的病房裡不需要。
最近常聽醫生說,沒有護理,醫療什麼也做不了。另外一句話是醫生的嘴,護士跑斷腿。在這次救治新冠肺炎過程中,您怎麼看待這兩句話?
馮梅:這兩句話我都聽過。我覺得在平時,醫生告訴你一個病情,醫生真的就是下一個醫囑,然後真的是醫生的嘴,護士的腿。但是在武漢這邊,在這場戰役的抗戰過程中,我認為不是這樣子的。我們醫護其實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至少我們所在的這個醫院,我們那個病房是沒有清潔區的,我們所有的醫生護士都是在一起輪班,在一起搶救病人,我們每一個病人的搶救,並不是說醫生就說你把呼吸機調一調,你給他配一個什麼藥。我們的醫生是跟我們一起在調節呼吸機,一起做手動的開放氣道,固定面罩。心肺復甦的時候,因為每一個人體力是有限的,要保證我們的工作標準,我們都是醫生護士輪著上,每個人三分鐘以後就換一個人,這樣子我們才能保證我們的力度、深度是合適的。
所以說在武漢救治過程中,我覺得雖然說也是醫生的嘴,但確是醫生護士共同的腿,我們都在跑腿。所以說大家都是非常辛苦的,並不僅僅是我們護士在辛苦。
有沒有覺得某一天、某一個時刻有一點撐不下去的感覺呢?
馮梅:說實話,這個工作很辛苦。有過職業挫敗感,就是我們第一例病人搶救沒有搶救成功的時候,這對我們來說,雖然說我們平時工作這20多年,也有過搶救失敗的時候,但是在這裡,我們希望透過我們的雙手,我們的技術能夠救更多的病人。但是當我們眼睜睜的看著病人去世,對我們的打擊說實話,真的非常非常大。
但是在這27天的時間裡,我一直都覺得,我和我的隊員們心態真的是非常好,我們每天還是有很多歡樂。雖然我們的工作很枯燥,我們住酒店,每個人在自己的空間裡,我們是不準串門的,然後我們同事之間的交流只能透過微信群,我們每天見面最多的就是來物資了,我們要去搬物資,這個時候大家都要去,每個人戴個口罩,其實穿的也很low,再穿上酒店的拖鞋我們就下樓去搬物資,這個時候我們都是非常非常歡樂的,大家覺得我們在這裡也可以把自己照顧得很好,大家依然心情都是很好的。
在準備這一期節目之前,馮梅護士長寫了一首小詩。她說這其實不叫詩,是有一天下午突然心血來潮,想把她們華西醫療團隊在武漢這27天裡的經歷寫下來,題目是《我們在一起,致敬可愛的白衣天使》。
平日裡
你們是父母心目中寧靜的女兒
丈夫心目中嬌弱的妻子
孩子心目中愛打扮的媽媽
此時此刻
你們是臨危不懼 勇往直前的衝鋒者
是捨身忘死 義無反顧的逆行者
是抗擊新冠肺炎的英雄
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護目鏡起霧了
沒問題
憑著精湛的技術和經驗依然保證一針見血
面對患者舉起的大拇指
你們只是淡淡微笑 轉身默默繼續工作
氧不夠了
沒問題
憑著堅強和毅力
50多公斤的氧氣瓶
我們親身搬運
面對同事欽佩的眼神
你淡淡微笑 轉身默默繼續工作
不能自理的患者餓了
沒問題
憑著良好的職業素養
彎腰半個小時餵食
你捶捶自己虛弱的腰肢
沒有片刻休息 轉身默默繼續工作
在密不透氣的防護服裡想上廁所了
看一下牆上的掛鐘
就為了減少同伴的工作量和避免浪費緊缺的防護物資
而選擇堅強的忍著
愛美的你
脫下防護用具後
看著臉上深深的壓跡
看著蒼白起泡的手指
伴著吹風后火辣辣的刺痛 你學會了自嘲
鼻樑為什麼這麼高
我的手為什麼那麼白
在這場戰役裡 我們的角色發生了變化
我們是護士
是生活工人
是保潔工人
是一切維修員
是物資管理
為什麼我們能有這麼多的能量呢
是使命 是責任 是善良 是純真
這就是我們
平凡 真實 勇敢 堅強的白衣天使
歷盡嚴寒 梅香已來
武漢加油!我們在一起!

專家簡介 馮梅
副主任護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四川省康復醫學會呼吸專委會護理學組委員,成都市護理學會內科專委會委員,四川省護理學會內科專委會呼吸護理學組副組長,研究方向: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第一作者發表SCI、 MEDLINE、中文核心及統計源論文20餘篇,負責四川省科技廳、衛生廳專案各1項,參研多項。
-
16 # 張弘昇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這個話題對口,因為我就是在這裡面工作所以對他們灰常瞭解,我們是一家服務老年人的醫養結合的養老公寓,首先我們向那些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沒有他她們的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安穩生活。我們這裡雖然不是最前線的護理人員,但也算為長著守護平安的二線,我覺得他她們需要家人的理解,同事間互相幫助,上司的知辛,他她們不容易為了服務好病人,老人有時候睡眠不好只能靠藥物維持睡眠,不敢有一絲麻痺大意,夜班一宿真是不能閉眼,熬一宿好多護理人員都是靠藥物維持睡眠,我們這裡好多失智老人就是沒有意識不能自理,每當尿了拉了都得靠護理人員來收拾。始終如一,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如果我們再去看病希望多理解一下!多一些包容,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17 # 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
安全感。安全感來自哪裡?是國家社會。國家有政策,就會源源不絕的把物質供給上,這樣從技術上保障安全,減少對護理人員的感染。國家好政策好福利給醫護人員,讓他們吃飽飯吃好飯,才有底氣不在掙扎和為了生活奔波,才有精力搞學術提高學識,無後顧之憂的拯救人民於疾病之中。社會導向正確,提高整體患者素質,為醫護人員提供良好大環境,讓他們放開手腳的與疾病作鬥爭,而不是總是重複“農夫與蛇”的故事。還有很多需要的,但這是最迫切的…
-
18 # 豬媽咪
首先是嚴格按照傳染病防護,徹底休息好,吃得有營養。最主要的要做好心理疏導,儘早進行心理干預。待抗疫工作完成後儘量從職稱職務上,政治待遇上,經濟上對參加抗疫一線的護理人員進行傾斜。
-
19 # 冰島angle
參與戰役的護理人員真正需要:第一 :理解、支援(家人和同事);第二:需要過硬的護理技術;第三:需要防護用品;第四:需要患者及家屬、社會的配合;第五:需要合理休息。
-
20 # 使用者5224021061089
首先肯定的是,他們思想境界是崇高的,可以說是冒著生命危險參加的抗疫阻擊戰。
我覺得應該是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譬如不是在編人員的解決編制;適當提高他們工資待遇等等。
回覆列表
戰疫在前線正真需要的平安,上海″最早逆行者”鐘鳴回家:這是我一生難忘的經歷,還記得上海最早的逆行者,身穿綠色衝鋒衣,揹著雙肩書包,登上列車時那張刷遍朋友圈的背影照片嗎?1月23日,復旦附屬中山醫生出發,一個人的武漢逆行,讓全上海市民為他捏把汗。今天,最早的逆行者平安回家,他說,武漢,我一定會再去。
出征時綠色的衝鋒衣,換成了中山醫院紅色的援鄂醫療隊隊服,手捧鮮花的鐘鳴慢慢走向前來歡迎他回家的醫院領導和科室同事,眼角的笑意溫暖而含蓄。在過去的七十多天裡,鐘鳴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超負荷的工作讓他瘦了十幾斤,一旁等候多時的科室同事們都說他瘦了不少。而對同事們的關心,鐘鳴笑笑說:“隔離修整的時候己經胖回來很多了,補回來五六斤,這是我體重增長最快的一段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