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昨天外出田心農莊,在購買雪糕的時候,選了老冰棒2個,巧樂茲1個,買單的時候問老闆娘多少錢?告訴我:14元。 我有點不相信,追問:老冰棒多少錢?老闆娘回覆:2元。巧樂茲多少錢?老闆娘回覆:5元。老闆娘自己說:9元。 你有這樣的經歷嗎?
5
回覆列表
  • 1 # 管先森吶

    會核對,但不會每次都看,如果實在很大型的商超,基本不大會看,還是要看價格合不合理,就像你買這些東西,想想就知道不會要那麼多錢,肯定會多問問價格,如果在飯店,大排檔吃飯,那基本都要看看的,因為我碰到過好多次多收錢的,這些場所要留心。

  • 2 # 海洋之星586

    肯定要核對消費金額。4月16日外出聚餐,飯後核對消費賬單,發現多收了一箱啤酒的錢,但沒有一個人喝啤酒,如果不核對帳單,這一箱啤酒的錢就沒白花了。所以出去消費不管多少錢,都要核對一下帳單。

  • 3 # N娜是唯一

    曾經試過在酒店用餐結賬時發現多收了三十多塊就是一個普通小炒的價格,而我是沒點過這個菜的,在商場購物買了2瓶酒打算送朋友,剛好遇到做活動買一送一,但結賬時服務員卻以單支的價格給我結算結果一看賬單多了差不多九十塊,經雙方核對後發現確實是收款方搞錯了,所以從那以後只要外出消費我都會核對一下,這是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誤會也對大家負責

  • 4 # 帥mama1

    會的 因為我本身有職業病 所以每次消費都會核對 有幾次還被我發現多收了 營業員對價格不熟悉 有一次營業員少算了 我還和她說這個沒算 大家打工不容易 我也不要佔別人便宜 核對金額只是習慣問題

  • 5 # 崇德

    外出消費當然會核對消費金額的,這也行成了習慣,事前作合理計劃消費一般都在計劃內。理智消費量力而行,外出消費前要心中有數,消費中核對消費金額,產品的質量,挑選價有所值,消費後核對全程消費有一個考量與判斷。如果你養成了這樣的好習慣,必然對你的生活有很大幫助。

  • 6 # 壹滴生活

    外出消費偶爾會核對金額,我不會精打細算閒太麻煩比如:

    1 市場買菜、水果等只問多少錢一斤,價格在接受範圍內就可,結賬不核對金額。

    2 去店面吃飯100以上會核對賬單。

    3 買急需的東西,不問直接買完走人。

    總接:在日常生活中,大腦中沒有計劃性消費的概念,理財能力差。

  • 7 # 易學易行

    餐飲業是與我們民生息息相關的行業,一直以來也最受消費者的關注。然而,餐飲業中暗藏的許多消費陷阱還是會讓人防不勝防。下面我們來一一揭秘這些潛規則,幫助消費者擦亮眼睛,共同監督經營者。

      陷阱一:缺斤短兩

      這一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相信大家都遇到過。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商家通常會在菜的份量上做手腳。比如明明是三斤的鯰魚,上桌之後感覺沒吃半斤就沒了。一隻扇貝剖開,一分為二,上桌的就成了兩隻。以明蝦代替基圍蝦、用調包或不使用檯秤、短斤少兩等手段,欺詐消費者,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缺斤短兩的行為在餐飲業裡最防不勝防,也是最讓消費者憎惡的行為。

      案例:一名消費者在某酒樓點菜時,悄悄地把龍蝦的須折斷了一點,並保留了斷下的一截作為憑證,結果這位消費者很驚訝地發現,上桌時那隻龍蝦的須是完好無損的。

      陷阱二:多收費

      一般地,當顧客消費完結賬時,很少人會認真去仔細核對賬單,這無疑給商家留下了很大的漏洞。許多無良商家就會有意無意地在顧客的賬單裡多算幾塊錢,比如將另一桌的的米飯、餐巾紙或者茶水費記在你的賬上。多算個三塊、五塊的,因為數目小,顧客一般注意不到,就算後來發現了,消費者一般也不會回去追究。

      案例:每次外出就餐,精明的王小姐都會在買單時核對一下賬單上的消費金額,而且幾乎每次都能看出商家多算出1到5元不等的費用。一次,她和兩個朋友在一家美食長廊吃火鍋,買單時照例核實了一下賬單,王小姐發現多算了5塊錢,原來收銀員把另外一桌的米飯、紙巾和小食都記到了她們的賬單上。

      陷阱三:消毒餐具費

      收取消毒餐具費是目前餐飲業的潛規則,也是頗讓消費者費解的一個行規。昨日,北京、上海、香港等22家城市消協維權組織昨天聯合發出《致餐飲企業的公開信》指出,向消費者提供消毒餐具是經營者應盡的法定義務。不管餐飲企業是否明確告知,另行收取消毒餐具費的做法都於法無據,侵犯了眾多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

      案例:馬先生經常與朋友在外面下館子,每次餐館都要收取消毒餐具費,這讓他很疑惑。為顧客提供乾淨的餐具難道不是餐館應盡的義務嗎?劉小姐也表示,每次到餐廳她都向服務員索要免費的餐具,對於消毒餐具收費的專案難以接受。

      陷阱四:茶位費和服務費

      沒有事先告知顧客,悄然收取茶位費和服務費,也是商家欺詐消費者的一種行為。根據有關法規規定,商家應提前將收費情況向顧客明示,餐飲行業應在餐館顯眼處懸掛或口頭向顧客說明茶位費、服務費等收費專案。如果一些收費專案過於“不可理喻”,無論金額大小,都可以向消協投訴,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監督商家規範收費。比如,

      案例:陳小姐和朋友到一家西餐廳吃飯,結賬時發現,賬單上有一項“15%服務費”的收費。服務員向她解釋,收取服務費是西餐廳通行的做法。數額不大,陳小姐就付賬了事,但陳小姐認為,行業內約定俗成的收費專案也應該向客人說明,“應該提前告知客人,因為服務費、消費在我國還並不是很普遍很流行,但如果不事先說明,就是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我覺得應該有權利拒付。”

      陷阱五:同菜不同價

      據瞭解,不少酒店大廳和包間雖然選單相同,但是菜價卻有差別。包間選單上的價錢高於大廳的選單。一位業內人士透露,酒店交營業稅時一般都包括酒水的稅,但是如果把利潤和稅款加到顧客的酒水上,顧客不願買,所以不少酒店都是見客下選單,用兩色選單折算“包間費”。

      案例:最近,張先生到他常去的一家餐廳招待朋友,因為人多,訂了個包間,結果服務員拿上選單,他發現菜價與平日不太一樣,就詢問服務員怎麼價格變了,服務員稱,最近菜價上漲,所以價格也上漲了。可據瞭解,菜價最近並沒有上漲,甚至在下跌。後來,張先生趁著上廁所出來,翻了一下外面大廳的選單,價格還是跟以前的一樣,張先生就去找經理理論,這才給他們按合理的價格算。

  • 8 # 美楊楊YY

    一般會看一眼,有時候出去吃飯,買單時要看下小票,看看對不對,但金額不會算好,還是比較相信店家的,其實,作為消費者來說,明明白白消費,這是很有必要的,知道今天買了哪些東西,吃了多少錢,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商家負責,萬一少算了呢,哈哈

  • 9 # 我愛龍袍

    這個要看情況,一般感覺購買的東西與自己估價不相符的時候,大概會去看看價格然後心裡彙總一下。基本沒什麼出入的話就ok

  • 10 # 林琳哥

    我一般的都沒有核對金額,因為,經常跟朋友一起去吃飯,到後面結賬,直接算多少就是多少,沒有去對,總感覺要是去核對的話,朋友看到了有點沒面子,大家是不是這樣呢

  • 11 # 廣府易成子

    必須要核對,現在商家的手段可多了,一不留神就給套路了,曾經不會核對,但是回家後慢慢想起來,金額不對,讓商家給多收了。後來每次消費我都會先過目核對一下,才會付款的,不管怎樣自己核對一下,這也是對自己的消費負責。我記得有一次買了家鄉的小吃,才五塊錢一份,我用一百塊錢現金付款,小吃攤老闆給我找了錢,全是十塊錢的和一張五塊錢的,拿起來都有一紮了,如果當時自己不數一下,那天就會少了二十塊錢,我數了一下才有七十五塊錢,我問老闆要回二十,老闆說不好意思數錯了,其實他就是拿準了很多小青年一般不數,就往袋子裝了,我看他這種事情不少幹,人之初性本善,很多人本性是善良的,沒上當受騙過,都覺得別人都像自己一樣真實,誰知道套路多著呢。

  • 12 # 海洋聊吧

    首先,從個人的習慣上來講,一般都會核對金額的,畢竟關係到自己的財物,如果連自己都不上心,別人怎麼會專心對待呢?正是有很多進行核對的人,所以商家才不會肆無忌憚的給顧客進行挖坑。如果涉及金額較小,一般會算的比較自習,如果金額較大,也需要進行一個大額的估算,可以不用算的那麼仔細,只要大的數額是正確的就可以了。還有,就是要養成一個列印儲存購物小票的習慣,一票在手,它想蒙你,也就會掂量一下了。

    其次,對於不核對的,一般都是現實生活總比較懶、或者比較馬虎的人。他們一般不會去核對賬單,覺得商家一般是不會算錯的。其實這很天真,商家會挖出很多的坑,讓你跳下去。

    總之,面對消費金額,最好還是算一下,可以不用算的那麼精確,最起碼算到十位數吧,這樣最起碼不會吃大虧。也包括醫院裡的日賬單,有時候會莫名其妙的多處很多專案,如果不找是不給退的,找了他們就會以忘記為理由搪塞過去,

  • 13 # 雙寶歡歡喜喜過大年

    會,我會的,因為我這個人比較小心眼,我害怕別人蒙我[捂臉]。

    不論是去超市買東西,還是去菜市場買東西,我都把單價和數量核查一下,總金額算一下,大概沒有人會像我這樣斤斤計較吧。

    我們這裡的一家超市,以前發生過這樣的事情:收銀員聯合外邊的人往外套錢,一般是挑選那些買東西比較多,外表一看就有錢的,性格比較大大咧咧那種感覺的人下手。

    其次是收銀員在小票上做手腳,列印的字比較模糊,或多加些明細,或把價格往高了輸,總之,收完錢之後,把虛高收的錢再退出來。

    據說當時發現的時候,她們已經套了不少的錢了,不過最後也是在很短時間內發現的,怎麼發現的不清楚,可能是遇到我這樣較真的人回去核對金額,發現不對了吧。

    知道這件事情以後,我每次從超市出來,都會下意識的看一看購物小票上的字是不是印的清楚。

    核對金額還有另外一個原因,超市有的時候會出現標的價格跟收錢的價格不一致的情況,這種情況我知道怎麼回事,是導購頭天把第二天價格改了,第二天一早拿到新的價籤換上了,但是系統裡的價格還是原價,兩邊不同步造成的。

    總之,我覺在有空的前提下核對下是不吃虧的。

  • 14 # 雪梨梨汁兒

    會核對,可能是已經過了那個年輕的時候了,作為一個特別普通的人,記得以前自己花錢總是大手大腳的,社會上流傳一句話(會花錢就會賺錢)這句話也好也不好,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都花的超出了工資,貸款,信用卡,下個月根本無力償還,所以我認為還是父母輩的人懂得合理理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般你們買香菇是買乾的還是買生的?完了之後一般用來做什麼,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