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潘老師

    對於孩子在寫作業上有不良習慣是很不好的,特別是小學生,在小學階段是學習生活等行為習慣養成階段,如果這個時候沒有把握好習慣的養成,到了初中高中可能為時已晚。這個問題應該引起家長和老師的高度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有很多很多方面,在這裡我只就開頭語的作業習慣方面談談個人的看法。

    不良的作業習慣可能包括:拖延症,不按照要求馬虎應對,抄別人作業,請槍手幫助完成作業等等。看看孩子具體屬於哪個型別,每個型別學生存在一定的相似特點,比如,拖延症型別:邊寫邊玩,吃東西、喝水、上廁所等拖拉行為,每天作業總是拖到晚上十一點多。不按照要求完成作業型別:上課不專心聽講,沒有記錄老師的作業或做作業不讀懂題意。抄作業(替做作業)型別:生活上依賴,貪玩,沉迷電子產品等。

    孩子做作業的不良行為習慣不管屬於哪個型別,要改變他(她)首先是:一、家長主動聯絡老師,分析孩子存在問題的原因,才好解決問題。二、家長的細心陪伴,親身影響能夠幫助孩子行為轉變。比如在孩子做作業是家長不能在旁邊看電視、玩手機,最好的做法應是同時在看書學習。三、跟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和目標,適當的激勵能激發孩子奮發向上。

    至於把孩子送去託管班,就是把問題轉移給第三方來幫忙解決。這樣的解決問題有利有弊吧,好的方面是託管班有老師幫忙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如果你在瞭解到孩子的問題後再把問題交給託管班的老師,當然老師能幫忙併解決是最好不過了。可是我們要知曉,託管班是孩子作業輔導和臨時管教班,不一定能培養出孩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我覺得孩子的良好的作業習慣應該是學校--老師--家長共同配合默契合作才能養成的。

    小心呵護,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 2 # 鮮能知味

    我來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吧!孩子出現了哪些寫作業的壞習慣?這是要對症下藥的啊!不是簡單的送去託管班就能夠解決的!

    1、孩子學習上的壞習慣絕大多數是從小沒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引起的。寫作業容易走神啊!不按時完成作業啊!要家長督促才能夠完成或者效率很低等等。不是說送到託管班就能夠解決的。2、託管班有老師教學,監督會好些。但是主要還是要看孩子自身有沒有對學習感興趣!如果家長從小教育得當,那後天就不需要再費大力氣去尋求外力的幫助了!3、送去託管所“治標不治本”!家長要是想要孩子變成一個愛學習,會學習的人。那就要從自身開始,營造濃厚的家庭學習氛圍,再加上一些對壞習慣的匡正。久而久之您的孩子就會變得優秀的!

  • 3 # 學生哥好溫功課

    把孩子送去託管班不是一個最優選擇。

    1.寫作業的常見的不良習慣包括:慢、馬虎、磨蹭、易分神、抄答案、應付了事、書寫潦草、追求極致完美等。孩子養成了哪些壞習慣,我們要深入分析相應的成因,才能有效去幫助孩子改變。

    2.託管班能否有效管理孩子的作業?

    託管班的老師少,孩子較多,師生比例往往在1:8~1:10,更有甚者1:15,老師無法逐一指導孩子進行作業,糾正不良習慣就無從說起。託管班的孩子良莠不齊,也擔心自己的孩子沒培養成好習慣,還會形成更多的不良習慣。

    3.如果不去託管班,是否有其他選擇?

    只要家長有時間,只要親子關係還可以,只要孩子的基礎還可以,都建議家長親自輔導孩子。

    有家長說,就是自己輔導不好孩子,才想著送去託管班。學生哥在此建議家長要加強學習,靜心閱讀親子教育、孩子心理等方面的書籍,提升對孩子的成長心理和學習心理的認知,運用合適的方法去幫助孩子糾正壞習慣,培養好習慣,陪孩子健康成長。

    教育類的書籍很多,教育理念和觀點也很多,家長們需要兼聽則明,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

    4.如果家長對孩子的作業問題實在是無可奈何,無計可施,怎麼辦?

    可以考慮請家教老師輔導孩子,先面試老師,家長把孩子的問題總結好,和老師探討一番,家教老師要看五點:一是家教老師必須有一定的個人魅力,二是有足夠的耐心和責任心,三是輔導同類型孩子的有效經驗,四是老師的思路靈活、剛柔並濟。

    請家教的話,如果孩子不願一個人面對老師,可以考慮再找1~2個同學一起,老師的精力能兼顧,孩子們也能形成一個好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培養好的作業習慣和學習習慣。

  • 4 # 花婆婆繪本閱讀李老師

    我是一名託管機構的老師,很高興回答你提的問題。我認為孩子在寫作業上養成一些不好的習慣,主要原因:孩子在幼兒園中大班的時候,家長沒有和幼兒園老師及時溝通,孩子在注意力方面就不夠集中,所以導致孩子現在寫作業時會有不好的習慣,比如走神、經常做錯題、寫作業拖拉等。

    家長面對孩子做作業時的不好習慣不能正確的引導和科學的指導的話,會影響孩子以後的學習效果,我認為可以讓孩子改變寫作業的環境,送去一些正規的、專業的託管機構,家長和託管機構的老師要做好溝通,方法一致,科學引導,幫助孩子改掉不良習慣,樹立自信心。家長也要更多的給與孩子機會,給孩子充足的時間,陪孩子一起改掉這些不好的學習習慣。不要著急,放平心態,陪孩子一起進步!

  • 5 # 科學魏老師

    首先我是一位教育輔導機構的老師,孩子寫作業方面有一些不好的習慣,那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孩子寫作業上會有哪些不好的習慣!

    第一:拖沓,“肉夾饃”

    我解除過的很多學生,在寫作業方面都有拖沓的習慣。拖沓習慣的養成主要是學生沒有很好的時間管理能力。他不知道這個時間點我該做什麼,那個時間點我該幹什麼!舉一個例子:孩子放學回到家,第一時間幹什麼?大部分的孩子是等待著父母做飯,父母做飯的期間,他在幹什麼?有一些學生會主動的拿出老師上課的筆記快速的溫習。有的在等,等什麼,等吃飯。吃完飯的時候,差不多7:00了。七點幹什麼?寫作業,寫一會之後摸摸那個動動這個,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就到10:00。發現還有好多作業沒有做,家長開始暴躁,一家人開始暗自賭氣雞飛狗跳。

    第二:抄答案,查作業幫

    現在很多學生是應付老師,他寫作業的時候。他完全不知道作業的目的是什麼!稀裡糊塗的糊弄,抓緊糊弄完,抓緊看會電視,玩會手機!這樣的習慣千萬不要有,有些家長說,很多知識點我現在也完全不會了,怎麼辦啊,只能讓孩子自己去搜索答案。我對我的學生說,不會的空著,我會給你講解,如果講解之後,還不懂,那麼第二天我們去學校老師再講解一遍,如果還不懂,回來之後我再給你補習一下基礎知識。有的學生為了應付作業無所不用其極。我們山東煙臺一些學校規定八點半之前必須把作業上交,微信打卡交給老師,很多學生做題速度慢,在規定時間完不成就直接要別的同學的答案。可悲可嘆!

    第三:鬼畫符、書寫潦草

    一些學生,書寫習慣不好。關於書寫的習慣有的學生是性格原因導致的,性子急,寫起來龍飛鳳舞,一發不可收拾!有的是在小學的時候沒有練好字,書寫的字不堪入目。有的是時間緊,急於應付。各種原因層出不窮,不管什麼原因,結果只有一個,第二天即使他自己也可能不認識自己寫的字了。

    關於去不去委託機構,請家長擦亮眼睛,去就去正規的,有資質的。讓學生試聽幾節課,如果書寫作業習慣有改善,可以考慮,如果沒有,家長要麼自己下功夫要麼趕快尋找下一家!

    關於委託機構的優勢

    第一:相對的專業性

    通過幾節課,老師可以很快抓住孩子的一些學習習慣養成的原因。如果是拖沓的,幫孩子制定嚴格的學習時間表。

    抄作業,在委託機構的老師會制止這種行為,但是提醒一下,個別家長對委託機構的要求是必須完成作業。有些委託機構為了讓家長滿意,直接告訴學生答案不講解,這種情況學生一般不會跟家長講,所以學生家長一定不要站在制高點去要求。要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鬼畫符的那些孩子,委託機構很多老師相對嚴格,會第一時間制止。如果是小學生,老師可能要求孩子每天都要臨摹字帖。

    第二:家長省心

    一個好的輔導委託機構,可以讓孩子在學習上如虎添翼。家長不會因為孩子的作業情況疲於應付。可以省下更多的時間成本。但是提醒一下,家長省心的前提下,一定要跟老師做好溝通,千萬不要扔到委託機構就一身輕鬆。白天在學校,晚上委託機構,週六周天課外輔導班。家長要盡到教育的義務,家庭教育有的時候可以影響孩子的成長和健康!

    所以在委託機構的選擇上,家長要看自己的實際情況。如果能夠改善孩子的一些不好的學習習慣並且有一定時間的情況下,可以暫不選擇。如果選擇,一定要試聽!試聽!試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多找幾家,對比選擇!

  • 6 # 鵬鵬大計劃

    孩子在寫作業上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送去託管班不是最佳的選擇。

    1.託管班不能直接解決問題

    大多數的託管班都是接送孩子,負責孩子的作業完成。託管班裡的孩子較多,老師的精力也只夠輔導孩子完成作業,在行為習慣上,老師不一定能夠完全糾正。

    2.瞭解孩子的不良習慣

    首先是寫作業的時候握筆姿勢、駝背、距離課本太近等,這種孩子身體的上的不好習慣,是可以在平時寫作業的過程中去慢慢糾正的。在託管班裡孩子較多,老師不一定能夠注意到孩子的體態。

    其次是容易走神,注意力不集中,這種行為習慣的問題,可以注意一下週圍的環境,在孩子寫作業時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

    最後是愛玩兒,喜歡先玩兒再寫作業,或者喜歡一邊寫作業一邊玩兒。這個時候我們可以針對孩子的學習時間,制定學習計劃,按照學習計劃進行遊戲時間的分配。

    3.好習慣的養成

    總得來說,在好習慣的培養上,家長需要多關注孩子,多點耐心,多多陪伴。

  • 7 # 曼雅成長屋

    如果你想靠託管班來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那結果可能會讓你失望。

    託管班裡的孩子多,就像一個小團體,如果裡面的孩子都是愛學習聽老師話的,那麼在一起相互影響下還有可能把不良習慣改掉。但是,哪個班裡沒有點調皮搗蛋的呢?現在孩子又都聰明還不服管,託管班的老師也就是負責看管孩子不出事,能等到家長來接就放心了。

    我問過很多上託管班的孩子家長,他們的反饋都是託管班老師管不住孩子,很少輔導孩子寫作業。很多時候都是接孩子回家接著由家長看著寫。有的孩子不但沒養成好習慣,反到學會了抄作業等壞習慣。

    所以,想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還是需要家長多花時間糾正孩子,除非是那種特別負責或者可以一對一輔導的那種,否則真不如自己教。

    剛開始糾正的時候肯定會鬧得雞飛狗跳的,家長不能看著孩子哭就心軟,一定要堅持原則,讓孩子知道這是規定,是任何人都改變不了的,慢慢的孩子接受了也就養成習慣了,這是個持久的過程,家長和孩子都要慢慢適應。

  • 8 # 貓十一的教育日記

    首先我們要清楚,無論孩子還是大人,對於自身習慣來說;都不是一天行程的,習慣是之前生活和學習中的行為累積的。

    而送去託管班,不一定會會好一些,託管班只是孩子接觸的學習環境中很小的一部分因素;老師也只錯結果出發,儘量保證孩子完成作業就可以;至於以什麼方式完成,完成效率和完成中的學習習慣,我們是無法苛求的。

  • 9 # 小學數學講練堂

    孩子在寫作上養成了一些不好的習慣,送去託管班,會不會好一些?

    首先孩子在寫作上的不好習慣,這個一定要重視,其實不管什麼習慣,從小養成好習慣是最重要的,寫作上的習慣,尤其如此。

    很多語文老師都同意這樣的說法:作文好,語文成績才有可能好,語文成績好,總成績才有可能好。可見,寫作何等重要,怎麼重視都不為過?

    題主問道寫作習慣不好了,想送去託管班會不會好一些呢?對這個問題,我有三點看法

    一、首先要明白,託管班有好也有壞,有專業也有不專業。如果真打算送孩子去託管班,首先你得對這個託管班有一定的瞭解,裡面的師資力量怎麼樣?這可以直接去託管班向託管老師瞭解,當然也少不了從在託管班讀過的其他孩子的家長那邊多瞭解,事實上更應該從在託管班那邊學習過的孩子,家長裡面,多找幾個家長了解託管班的老師、生活等各方面的情況。從而最後確定一個理想的託管班。

    二、確定了託管班,可以跟託管班的老師約定,先帶孩子過去跟老師交流一下,讓孩子跟老師彼此之間有基本的瞭解,讓孩子丶家長和託管班老師三方共同確定去託管班的時間。

    三、孩子送去託管班了,家長千萬不要認為可以放手不管了,事實上,家長應儘可能擠出時間,跟蹤檢查孩子的寫作情況,發現什麼問題,要及時聯絡託管班的老師溝通。

  • 10 # 張老師生涯規劃

    您好!如果您比較忙,沒有時間管孩子作業,或者缺乏耐心,擔心著急批評孩子造成親子關係緊張,送孩子去託管班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為孩子在家已經形成了一些不好的壞習慣,要和託管班的老師交流好,引導孩子糾正這些壞習慣。當孩子寫作業比之前認真了,錯別字少了,寫作業的時間比昨天少用幾分鐘了,都可以用來渲染一下,鼓勵孩子逐步養成好習慣。但是,這要看託管班的老師是否負責任,有耐心。一般託管班孩子多些,老師經常管不過來,老師都只是看看孩子作業是否完成了,真正一科一科的看他是否做對了並進行詳細講解的比較少,他們也沒有那個精力。這需要您詳細考察下孩子要去的託管機構的服務專案和質量。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會讓孩子受益終身,如果您自己有時間,稍稍調整下也能比較有耐心,建議孩子自己陪孩子。以下建議供您參考。首先,給孩子確定一個完成作業的大限時間,比如晚上10:00前,在這個時間後就要洗刷睡覺,沒有完成也不能再寫了,可以第二天早起完成。讓孩子有時間觀念。其次,寫作業時要專心,可以利用番茄鍾法,給孩子定個25分鐘一個時間段寫作業,這個25分鐘不能喝水,吃東西,上廁所;完了以後可以休息5-8分鐘;連續完成4個番茄鍾時間可以休息30-40分鐘,看個動畫片或者玩會手機,讓孩子嚐到專注的甜頭。再次就是鍛鍊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孩子不要一有不會的問題就去問別人或者查答案,要自己勤思考,只有經過多輪思考或計算實在不會的可以再求助外力。這些習慣,我們也不能以命令的形式給孩子交流,可以和孩子商量一起制定,孩子認可的方式,他容易接受,也覺得受到了尊重,自然願意遵守。久而久之就養成了好習慣。

  • 11 # 劉皇叔講作文

    我是麻辣語文劉老師,專注中國文字,解讀寫作魅力。

    有家長提到這個問題,問該怎麼辦。一般來說,就是拖沓,精力不集中,精確性較差,馬虎了事等。小孩子,基本都是這些不良習慣。

    從管理方面來說,一般家長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效果不佳,一是孩子與家長在一起的時間較長,有一種天然抗拒心理,還有一種被呵護關愛後的“被寵”心理。二是家長一般很難有那麼多的時間陪伴孩子作業。這是很為難的事情。所以,建議家長最好還是把孩子送到專業的輔導機構去;

    但有一個前提,一定要找到一個好的機構,找到負責人的老師。家長要和老師專門進行溝通,告訴老師,我們家孩子有哪些不良習慣,希望老師進行嚴格管理,並且最好能在多長時間內得到效果。

    為什麼說要有一個時間限制呢?

    因為如果沒有時間限制,孩子還是磨磨唧唧地做作業,精力不夠集中,他耗費的只是時間而已,最壞的結果是別人都走了,你家的孩子最後一個完成任務最後一個離開,對於孩子,並沒有多少改變,也就不會去的多少效果,只是換了個地方做作業而已。

    但是,如果和老師約定,有一個時間限制,孩子則就有了緊張情緒,就會糾正過去的不良習慣,會集中精力完成作業,並且會對結果負責,如果答案不正確匆匆忙忙完成應付老師,最後還是要回頭再做一遍,耽誤的時間更多。

    可以給孩子設定一些合適的獎勵和懲罰機制。比如按照規定時間完成任務,可以得到什麼獎勵;沒有按照規定時間完成,需要承擔什麼懲罰。在這方面,在孩子小學時候,我們一般會用電影、旅遊等集體活動,或者他愛好的某種食品等來作為獎懲物件的,效果還不錯。

    還有,孩子一般都具有較嚴重的榮譽心理,攀比心理,別人獲得老師的表揚(小時候的小紅花等),他沒有,我們就要求他也必須獲得,增強他的榮譽心態。家長切記,不要把榮譽淡化,而是要強化。

    孩子的習慣,好也好,壞也罷,其實都是長期習慣養成的,只要有老師認真嚴格管理,是會改變的。

  • 12 # 薄荷斑馬家

    很遺憾送去託管班,並不是個好主意。

    既然孩子之前並不在託管班,說明你們是自己有接送能力的。

    但作為父母都管不好的孩子,送到託管班只會讓習慣變得更糟糕。除非你是一對一專門只輔導你家娃的專業老師。

    目前市面上的託管班都只是賺錢為主,不是說沒有專業老師,而是往往老師是一對多輔導,根本沒有過多的精力只關注你一個寶寶。也許能看住你家孩子兩分鐘,其他時間管其他孩子的時候,你家孩子就能非常自制嗎?

    另外還有個主要原因,託管班的生源大多數是家長非常忙碌沒有時間管孩子的,這類孩子沒有得到父母太多的精力,往往習慣也非常不好。在這麼一個大環境下,你家孩子有可能不但自己的習慣沒糾正,反而還養成了其他不好的習慣。

    自己的娃只有自己最瞭解,只有自己最心疼。

    好好跟孩子交流,慢慢督促他改正壞習慣。

  • 13 # 知定得安

    孩子寫作業時有許多不良習慣,可以送到託管班,但是要對託管班有所考察選擇。

    孩子做作業時都有哪些不良習慣

    當我看到平常可愛機靈的他在一張口算試卷中反反覆覆看題目卻寫不出那個答案的時候

    他寫著寫著又開小差,拿著的筆“啪嗒”一下不知怎麼的就掉到了桌子底下的時候

    看到他面對這個口算成績無動於衷怎麼都不肯多訓練的時候……

    真的只想操起身邊任何可以打人的東西

    ——揍他!

    這是一位單親媽媽敘述,在她眼中,孩子作業磨蹭,思考不積極,對成績無所謂。

    再看一位抓狂爸爸的心聲:

    娃坐不住,一會兒就站起來走走玩玩,你讓他寫一小時不亂動,很難。每天晚上一到寫作業,還要進衛生間,有時半個小時,不喊不出來。出來後腿麻了,又要揉搓半天。很快到九點了,瞌睡蟲又來了,答案胡蒙亂猜。每每這個時候,心底的火氣直往上竄,手只癢癢。

    拖拉磨蹭、馬虎粗心、厭倦逃避、不用腦筋等,是孩子做作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送孩子去託管班的好處

    有紀律氛圍約束管理。 託管班裡有幾個人以上,有老師看管,有作業時間和休息時間規定,有共同學習的氛圍,起碼保證孩子能坐的住,作業時間有保障。

    有專業老師檢查輔導。 託管班的看管老師是專業老師,善於發現孩子問題。孩子心理上“忌憚”和敬畏老師,會盡力收斂自己的躁動和不良行為,也不敢對老師撒謊敷衍。遇到問題,可以及時請教並獲得難以解答,不至於畏難而放棄、磨蹭。

    避免了家長的囉嗦抓狂。孩子在家,很少有家長能靜靜地坐在那裡看書、心態平和地陪伴,有時一邊忙,一忙看電視,一邊囉嗦責罵,搞得孩子也很煩躁,厭倦。更有甚者,有的家長脾氣暴躁,懷有“完美主義”情結,用“絕對標準”要求孩子,自己暴怒,孩子崩潰。託管作業班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老師大都會基於孩子基礎,提出希望,提出循序漸進的要求,給予不斷的的鼓勵和希望。

    孩子託管作業注意事項

    要對託管規模進行考察。託管人數過多,跨越年級太大,造成嘈雜混亂,孩子難以靜心,歸屬感不強,老師也難以招架,多學科輔導力不從心,甚至只負責“看”,不負責“管”,更談不上作業輔導和幫助孩子克服作業問題。

    要對託管老師進行選擇。託管班老師是否專業出身?是否有教師資格證?是否品行端正?這是送孩子去之前必須考察瞭解的。

    接著,最好再考察一下輔導老師的教學態度和教學能力,尤其是矯正不良行為習慣的能力,因為你送孩子去託管班,大多因為孩子在家作業存在許多問題。

    有的家長是奔著提高學科成績去的,你就要選擇擅長孩子短板學科的老師;有的奔著端正孩子作業態度、改善不良作業習慣去的,你就要選擇精通教育學心理學,學生工作經驗豐富的老師

    最後一點,防止孩子對託管班形成依賴,一旦離開託管班看管和作業輔導,就不適應。只能把託管作為過渡,最終目的還是幫助孩子解決在家作業時的壞習慣,培養獨立作業的能力。

    結語:

    晚間作業,家長沒有時間、或者沒有耐心、或者沒有方法陪伴孩子,而孩子作業時又有各種不良習慣,家校可以送孩子去作業託管班,但是要認真考察,選擇適合自己孩子的託管班,同時要防止孩子形成對作業託管班的依賴。

  • 14 # 不是牛娃

    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大多數都存在很多讓家長頭禿的毛病,比如磨蹭一個小時沒動過筆,寫的字不是鬼畫符就是像天書,明明只有10道題卻能錯9道等等。為了能夠繼續維持幼兒園的母慈子孝的大團結局面,很多家長都會想到花錢請專業人士來解決問題。可惜的是託管班並不包治百病,而且往往孩子剛送去的時候很美好,後面留下的問題更大,想糾正就更難了。建議家長還是辛苦一下親自解決孩子的問題。

    託管班不能取代家庭教育

    (一)託管班不是教育機構

    託管班的出現,主要是為了解決家長不能及時接送孩子的困難,它並不具備教學的資質,託管的員工也並非專業的教師,它的任務就是在孩子放學到家長接走的這一段時間,對孩子進行看護。當父母不需要考試,開託管班同樣也不用考試,也不需要教師資格證,甚至很多託管班連審批手續都沒有,隨便什麼人,只要有場地有人員,就把一個託管班辦起來了。

    舉個簡單的栗子,人要是生病了,得去醫院找醫生看病,去一些所謂的康養、護理、推拿,按摩機構是不可能治好的。沒有教育資質的託管班,跟路邊的推拿店性質其實是一樣的,推拿按摩或許能解決肌肉痠痛,但決計不可能治療疾病。

    (二)託管班輔導的作業存在諸多問題

    為了留下客戶,託管班的所謂老師只好硬著頭皮帶孩子寫作業。家長在家裡都管不住的孩子,丟給託管老師,一個人常常要面對十幾二十個孩子,輔導效果只能是聽天由命。比較良心的託管,還能督促一下孩子,簡單回答一下孩子的疑問,如果是懶惰的託管,甚至會直接把作業寫好讓孩子抄。良莠不齊的託管班,又怎麼能輔導好作業呢?

    再舉個栗子,你的腳疼,去推拿一下,如果沒有大問題可能就好了,但要是骨裂了,或者是筋膜炎關節炎等其它問題,推拿後感覺不疼了,但其實問題沒有解決,等到症狀更惡劣之後爆發,反而更難解決了。

    (三)正規的教育培訓機構也不培訓作業習慣

    正規的教育機構有很多,比如有名的學而思、新東方、英孚英語、VIPKID等等,確實也提高了很多孩子的成績,得到了家長們普遍的認可。但是從來沒有哪一家培訓機構宣傳自己專業矯正孩子寫作業的習慣,因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養成的,需要長期耐心的培養。

    孩子的寫作業習慣,本質上也是孩子學習習慣的一部分,除了在學校的時候老師會教會管,課餘時間,只能靠家長自己培養。簡單點的,一步一個腳印按照老師的要求做,難一點的,就要靠家長自己學習領會,長期堅持,默默奉獻,才能夠有所收穫。

    孩子的學習慣才是根本

    (一)為什麼會出現寫作業的不良習慣

    對大多數貪玩的孩子來說,寫作業都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其實不止是孩子,身為家長的我們,小時候也很怕寫作業,哪怕過了這麼多年,當了父母,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非常怕寫作業。如果有睡後收入做保障,那我肯定是能坐就坐,能癱就癱,上不完的班,幹不完的活,多麼想現在馬上就退休頤養天年。講難聽點,題主搞不定孩子的作業,第一反應也是想甩給託管班,而不是自己想辦法解決。

    可以看到,所有讓人們受益一生的好習慣,都不會是一件輕鬆愉快的事。所以想養成良好的習慣是難於上青天,想要沉淪墮落,是順應本心。大人尚且如此,孩子自然也不會例外。種種寫作業的不良習慣,都是因為孩子也想偷懶,而且有些小聰明的孩子,毛病更多。

    (二)學習並不是為了寫好作業

    我一直覺得,寫作業是一件很反學習的事。寫作業,是為了幫助更好地掌握學習的內容,但現在很多時候我們都是在本末倒置,為了寫作業而寫作業,甚至為了寫好作業,反而耽誤了學習。

    爆點我自己的黑料,小學的時候,在三年級之前,我成績一直是班裡倒數,常年考鴨蛋,然而一到三年級,別的孩子受困於三年級陷阱,我卻開始問鼎班級第一寶座。學校註冊的第一天我就把練習冊埋到學校邊上的一棵樹下,交作業的時候就謊稱忘記帶,最後直接就說丟了,而新來的班主任竟然每次都相信我,所以我三年級的時候就沒做過一次作業,也沒考過一次第二名,統統都是第一。

    現在想想,當年我之所以很長一段時間處於學渣狀態,完全就是被寫作業拖累的。要是所有的老師都跟我三年級的班主任一樣,或許我就上清華了……

    (三)好習慣才是成績的根本

    教育是什麼,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葉聖陶

    同樣的老師,上同樣的課,做同樣的作業,智商差不多的孩子,考試成績卻會天差地別,決定性的因素還是在於學習習慣。比如我們常說的三年級現象,一、二年級成績很好的孩子到了三年級直線式下降,或者有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肯定是因為孩子的學習習慣沒養好。低年級的時候,老師包辦了一切,從預習的方法,課堂要記些什麼,到答題的格式,只要按老師說的做,95分以上是跑不了的。但從三年級開始,老師就慢慢放手,孩子的習慣沒有培養好,成績自然就下降了。

    而且如果孩子的學習習慣始終沒能改正,不只是三年級,之後的初一、高一也一樣,每次只要碰到學習要求提升,孩子就得掉坑。作業和成績都是一時的,學習習慣才是決定性的根本。

    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其養成

    (一)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哪些

    蘇聯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卡皮察:在幼兒園,我學到了一生最重要的東西。包括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

    孩子應該養成什麼樣的學習習慣,只要參加家長會,學校的老師每次都會說,甚至連家長的教育習慣都會告訴你。我沒當過班主任,但也總結了一個關於學習原則,公文寫作裡經常出現,就是要學懂弄通做實。要做到這個簡單的原則,有以下建議:

    課前預習,首先得讓孩子知道,第一步要清楚自己要學的是什麼

    課堂做好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抄筆記不止幫助記憶,也能幫助理解

    課後複習,常回頭看看,自己忘記了什麼,什麼地方不清楚

    寫好作業,而不是做完作業。作業就像鏡子和磨刀石,照出不懂的地方,也幫助加深理解

    至於具體怎麼做到這些習慣,建議家長參加家長會的時候認真聽講,不懂就問老師。

    (二)養成習慣的注意事項

    因為引力,水往低處流,因為天性,人類喜歡偷懶。不管是什麼好習慣,都不是一天能養成的,而且還經常會倒退,正所謂道路是曲折的,學習習慣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會一勞永逸。想要解決孩子寫作業的習慣,需要家長的耐心與堅持,也需要鼓勵與獎懲,讓孩子知道前途是光明的,認真寫好作業,比磨蹭偷懶更省力,才能糾正過去產生的不良習慣。

    總結:讓託管班解決孩子寫作業的不良習慣,基本不可行,還有可能更糟糕。想要解決問題,只能家長自己動手,長期堅持,默默奉獻,才能有所收穫。想要靜待花開,您先得努力澆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事是你最後悔的,最想進行改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