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臻臻個水樽
-
2 # 田園詩人魯智深
《古今姓氏書辨證》所載,古代嬴姓各部族首領伯益之後作士於蕭,便以蕭為姓,其後代延襲姓蕭。
蕭姓最早發源於今山東省。先秦時期,蕭姓族人由於國家被滅而散居各地,家族勢小力微,到處外遷,緩慢發展,直到秦朝末年,才出現第一個記入史冊的蕭姓牛人,漢初三傑之一的蕭何。
三國魏晉時期,可能也真的再沒有什麼出類拔萃的蕭姓人物,但有記載,當時戰亂頻繁,蕭姓族人也隨之南徙,家族在那一邊繼續發展壯大,厚積薄發,到南北朝時期,蕭姓得以顯貴於天下,建立了齊、梁兩朝、繁衍昌盛、人才輩出。
梁武帝蕭衍,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為漢朝相國蕭何的二十五世孫。在位時間達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前期任用陶弘景,在位頗有政績,在位晚年爆發“侯景之亂”,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於臺城,享年八十六歲,葬於修陵,諡號武皇帝,廟號高祖。
齊太祖蕭道成,西漢丞相蕭何二十四世孫。南朝宋將軍,後被封為齊王,受禪為帝,改國號為齊,建都建康。482年,蕭道成去世,終年五十五歲,葬於泰安陵。死後廟號太祖,諡曰高皇帝。
-
3 # 齊鳴困難斯基
蕭姓,除了秦漢時的蕭何,三國時期並沒有太多蕭姓名人。
蕭姓最早起源可追溯於夏朝,南齊、南梁、西梁三朝的國姓。
孟虧被分封於蕭地(安徽蕭縣)後代姓蕭
2,來自子姓
周代宋微子啟的後裔大心誅殺南宮封於長萬有功,被封於蕭邑,後代失去封地,遂姓姓蕭,以示不忘祖志。
3,外姓改入。
宋朝鐘達將軍本迫害,其子改姓,蕭,葉。
太一教創始人姓蕭,賜姓別人。
4 ,外族改姓
漢朝時就有巴哩、伊蘇濟勒、舒嚕三族被賜姓蕭。
北宋末年,遼國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鶻族的述律氏族等5個氏族改為漢姓蕭。
三國時期時局動盪,蕭姓並沒有大放異彩,十室九空的大漢,許是世間動盪,蕭族實行隱世策略,在西晉初,出世。後又遷移至丹陽的南蘭陵縣。
蕭姓還在在後續王朝扮演重要角色。
南北朝時期,蕭整後人蕭道成和蕭衍分別建立了南齊和南梁兩朝。
隋唐時期,即為皇親,又為顯宦。如蕭皇后和其弟蕭瑀,前者為隋朝皇后,後者在隋唐都曾任職。
安史之亂和唐末農民大起義 ,使得蕭族南遷,遷移到了江西、安徽、湖南、廣東和福建等地。
湖廣填四川”的開始,蕭姓開始大規模進入四川,成為四川的大姓之一。(清康熙年間)
後 ,進入中國臺灣入駐。
歷史上名人名族,數之不盡,你方唱罷我登場,都有閃光點,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百家姓圖)
-
4 # 天涯明月人
據《續通志·氏族略》、《姓氏詞典》、《古今姓氏書辨證》等有關資料所載,出自少數民族改姓或被賜姓,得姓蕭。漢朝時巴哩、伊蘇濟勒、舒嚕三族被賜姓蕭,兩晉南北朝時契丹巴哩、伊蘇濟勒、部嚕三氏改姓蕭。
蕭姓最早發源於今山東省。西漢開國丞相蕭何、南朝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南朝梁武帝蕭衍,皆為三國時期前後蕭氏名人;蕭何是西漢開國功臣,輔佐二帝,在西漢時期蕭氏應是望族,而南北朝時期又是兩朝國主,其大族傳承並未斷,而三國時期戰亂頻發,此時大多世家大族都會在不同君主間分別投注,像荀家荀彧、荀攸,諸葛家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以儲存家族延續,也有像蕭氏這樣避世,未能彰顯與這個時代,得以儲存實力。加上兩晉時期的“永嘉之亂”,士族南遷,蕭姓族人也隨之而徙,播遷於南方諸省,使家族得以進一步發展壯大。南北朝時期,蕭姓顯貴於天下,建立了齊、梁兩朝、繁衍昌盛、人才輩出,使蕭姓發展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
-
5 # 一葉輕舟談史
樓主這個問題我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在三國時期蕭姓的名人是沒有的,就算有也是在鄉野村舍。但我可以負責的告訴你再不久的將來二百多年後宋國蕭姓也是很牛的,齊國 梁國都是蕭姓皇帝。
-
6 # 留其名
蕭姓的名人,大家所耳熟能詳的應該是東漢時期的蕭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三國時期蕭姓的人肯定是有的,但是因為沒有才華出眾的才華和能力而不被大家熟知。
-
7 # 襄陽賈芸
我還真查到一個,只是不太出名:蕭建。
三國志卷七 魏書七 呂布張邈臧洪傳第七有記載。
呂布據有徐州的時候,和袁術打了一仗,又向四周擴張勢力。根據《九州春秋》記載,東海蕭建,為徐州琅邪相,但是卻駐守兗州的莒縣,估計是當時徐州太亂了,他只能退保莒這個小縣城。當時天下大亂,蕭建也猜不準未來誰稱王,誰稱霸,固守不出,誰也不聯絡方是上策。
呂布自稱徐州刺史,從職務上來說,蕭建應該聽呂布指揮,但莒又不是徐州的轄區,所以呂布對蕭建還算客氣。呂布寫信給蕭建,回顧了自己誅殺董卓的功勞,說自己來到關東,是想求兵西去迎接皇帝的。沒想到大家都相互攻殺,不能團結一致,不能救天子。我呂布是五原人,離徐州五千多里呢,我來到徐州,並不是和大家爭地盤的。徐州和莒這麼近,應該相互幫助。又回顧田單憑藉莒城恢復齊國的事蹟,說我呂布不是樂毅,你蕭建也不是田單,我們完全可以成為朋友啊,請蕭先生和莒縣智者看看我呂布的信,共同考慮下。
蕭建果然遺主簿回信,並送上禮品,有良馬五匹,對一個小縣城來說,這算比較貴重的禮物了,這算是向呂布上了拜貼,可惜呂布沒能保護到蕭建。後來莒縣被臧霸襲佔,呂布非常生氣,覺得臧霸攻擊自己的盟友,所以要攻打莒縣,替蕭建報仇。高順勸說:將軍殺掉董卓,已經是威震夷狄,名聲在外了,你只要端坐徐州,自然遠近畏服。不要這麼輕易的自己帶兵打仗,哪怕一個小敗,也有損將軍的威名,讓他人起二心。
呂布不聽,結果臧霸困守不出,呂布久攻不下,只能回到下邳。臧霸也知道呂布不是好惹的,就主動和呂布和好,呂布只能接受。這個記載裡並沒有交待蕭建是否在臧霸襲擊後存活下來。
歷史上蕭何後人世居東海郡蘭陵縣,到三國時,蕭姓人口應該有一定的規模,其中被舉薦當官的機率肯定是有的,只是當官的級別不太高罷了。到蕭道成時,那就更厲害了,不用我多說。
蕭家天下
-
8 # 中國歷史剪輯
不是,歷史上是有很多的姓蕭的大人物的,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劉邦的軍師蕭何,他就很有名氣,常言道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西漢開國丞相蕭何、南朝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南朝梁武帝蕭衍、清朝太平天國西王蕭朝貴這些都是很有名氣的人。
-
9 # 布魯斯佛燦
蕭何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和漢高祖劉邦是同鄉,建立漢朝第一大功臣。
古語云:“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劉邦當皇帝后,首先想除掉了為漢朝打天下的異姓王。首先是韓信,因為劉邦不好意思出面,讓蕭何趁自己外出剿滅反亂的時,與呂后合謀,藉口韓信謀反將其騙入宮中用竹劍殺掉,夷其三族。所以流傳下一句古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後蕭何被拜為相國。
蕭何被封為相國後,競競業業,愛民如子。劉邦不斷給封邑進爵,後門客幕僚召平點醒蕭何有殺身之禍,原因是劉邦親自上前線打仗,你蕭丞相不斷加官進爵,你不知道韓信的下場嗎?蕭何聽後恍然大悟,於是向劉邦推辭掉封邑,把自家錢財捐入國庫。
後蕭何故意貪汙,強佔百姓土地房屋,被百姓告發,劉邦命人抓蕭何入了大牢,後經劉邦侍衛勸解,才放了蕭何,此後蕭何對劉邦誠惶誠恐,很少過問國事了。
我估計蕭何在生前告誡過子孫,自己死後遠離政治,伴君如伴虎啊!一不小心就會有殺身之禍!
蕭何死後,按照慣例幾個兒子被封了侯,可能按照蕭何遺訓,他們故意犯了錯誤而被貶官,從此蕭氏後代就回到了老家江蘇安徽一帶隱居起來,從不過問政治,韜光養晦,過起了與世無爭的生活。
後來漢朝、西晉滅亡後,蕭何後代隨東晉南下,後東晉滅亡到了南北朝,蕭何的後代建立了兩個政權:南朝的齊高帝蕭道成和南朝的梁武帝蕭衍。隋煬帝的老婆蕭皇后就是梁武帝蕭衍的玄孫女。
-
10 # 小貓咪看天下
因為這個問題,特意查了一下歷史人物,因為在三國時期各種姓氏很多,但蕭姓確實很少,可能很多都是小人物罷了。
其實在秦末時期,確實有一位輔佐劉邦起義的大人物,蕭何。
而且在歷史上還被稱為“蕭相國”,在早年時期,任秦朝的沛縣縣吏,和漢高祖劉邦乃是同鄉,可以說是建立漢朝的第一大功臣。
蕭何這個人從小勤學苦讀,特別的聰慧,喜歡歷代的律令,還頗有些研究,而本人為官後更是清明廉潔,善於用人,而且喜歡結交一些文人墨客。
蕭何當年在陳勝、吳廣起義背景的影響下,加入到反叛朝廷的大軍中,當任職的沛縣與蘄州相近,就和沛縣的縣令商量對策,從而縣令就便派劉邦的妻妹呂須之夫樊噲,去芒碭山找回了劉邦,共同商議起義的想法。
經過劉邦的幾次戰役最後消滅項羽,平定楚地後,諸侯聯名上《勸進表》給劉邦,推舉他為皇帝,劉邦認為張良、蕭何、韓信是他最得力的功臣,還將三人亦稱為“漢初三傑”。
後來何蕭被劉邦封為相國以後,開始就競競業業工作,並且愛民如子。劉邦也不斷給他封邑進爵,但有很多人都勸解何蕭小心行事,免得引來殺身之禍,其原因竟然是劉邦親自上前線打仗,你蕭丞相不斷加官進爵,你難道不怕劉邦到時候給你定個罪嗎?
這時蕭何聽到此言,才恍然大悟,於是向劉邦推辭掉封邑,並把自家錢財捐入國庫。
沒想到後來蕭何還是因為故意貪汙,強佔百姓土地房屋,被百姓告發,劉邦只能將蕭何捉來,扔進了大牢,後經劉邦侍衛勸解,才放了蕭何,後來蕭何就對劉邦感到懼怕,也就很少過問國事了。
劉邦當時也對何蕭稱讚:
“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饟,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回覆列表
秦漢時期蕭姓名人是蕭何,在三國魏晉時期,戰亂頻繁,土族南遷,蕭姓族人隨之南遷,播遷與南方,使家族得以進一步壯大,南北朝時期,蕭姓顯貴與天下,建立了齊,梁兩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