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言午澤群
-
2 # 大魚看書
要注重孝道,孝道有大小。國之孝和家之孝。
個人見解如下:
論語是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們在為他守孝時精心編撰而成。
這段文字要連在一起看,是孔子從不同的我角度來闡述孝對不同人的理解。
05.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與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06.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07.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08.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孟懿子向孔子請教何謂孝,孔子說:不要違背。後來孔子坐車的時候,樊遲在駕車,孔子跟他說:剛才孟孫向我請教何謂孝?我說不要違背。樊遲問:什麼意思?孔子說:對活著的長輩,以禮的精神為原則侍奉;對逝去的長輩,以禮的精神為原則安葬和祭祀。
孟武伯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關心父母的心情,就像關心自己生病的孩子的心情,就是孝道。
子游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現在的人,以為贍養父母就是孝,而養寵物也是養,難道養就是孝嗎?如果內心不懷敬意,何以區別贍養和孝呢?
子夏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孔子說,關鍵是端正的態度。有事的時候,晚輩積極做事,有酒食的時候,長輩先吃,難道這就是孝嗎?只有在做事和侍奉的時候,保持端正的態度才是孝。
孟懿子和孟武伯是父子關係,孔子對孟懿子說,孝就是遵守禮法,父母活著的時候,按禮的原則侍奉他們;父母不在的時候,按禮的原則安葬和祭祀他們。孔子對孟武伯說,關心父母的心情就像關心生病的孩子一樣的心情。孔子對子游說,孝不是單純的贍養父母,心懷敬意的贍養才是孝。孔子對子夏說,服侍父母的時候要有端正的態度才是孝。
以上四人分別向孔子請教什麼是孝,針對不同的人,孔子給出了不同的答案,將這四點綜合在一起,可以粗略地看到孔子心中的孝的概念:按禮法侍奉父母生死。禮法原則包括兩點:1. 父母生,要像關係孩子一樣關心父母,心懷真情地贍養父母且耐心對待父母要求;2. 父母沒,葬之、祭之。
-
3 # 亦文人文
一、背景介紹
說到“為政”,就不能不提《論語》。《論語》是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共二十篇,屬於孔子講學時“課堂筆記”的合輯。
《論語》雖然篇幅不大,但意義深遠,在儒家文化被定為官方意識形態的漫長歲月裡,它被尊為“五經之輨轄,六藝之喉衿”,宋時名相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可見其在儒學群經中的綱領性地位。
二、學而為政在諸篇的命名方式上,《論語》採取了“除子曰外首二字+序號”的辦法,比如第一篇第一章的首句為“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因此本篇的名字就為“學而第一”,同理,第二篇名為“為政第二”。如果把前兩篇的名字連起來,恰是“學而為政”,與儒家經綸治世的綱領性話語“學而優則仕”何其吻合,似乎不能簡單地認定為巧合。
但根據後世學者的考證,《論語》的作者當非一人,也有可能在篇章的排列間體現什麼道理,更多地體現為隨意性,甚至連必須的校對工作都應付闕如,比如“巧言令色鮮矣仁”等同樣的句子,在書中出現了兩次。也有人曾大膽地提出,我們今日所見的《論語》,實際直至漢代方才成書。
如果依據這個觀點,則這四章的於此處出現,屬於隨意的偶然,並無任何深意,但事實是否如此,不妨就全篇文字,再做一次分析。
三、為政總覽在這二十四章的精短篇幅內,孔子提出了大量深刻的觀點,儒家認為“從政”的至高境界在於“治國平天下”,但治國平天下之前,需要格物致知修身齊家,以為能力和道德上的準備。而在這一篇中,是否即涵蓋了上述內容?
為政縱論。為了便於總體瞭解,我們將《為政》諸章以總結段意的形式,將之儘量縮短為兩字即可概括的內容,並將之排列歸納,可得出以下的分類方式:
第一類是論從政的,共6章,序號為1、3、18、19、20、21;
第二類是論行為的,共5章,序號為10、13、14、16、17;
第三類是本文要論述的重點,論孝,共4章,序號為5、6、7、8;
第四類每型別各一,為其他相關範疇的論述。
所以,在本篇中看,一方面,論述從政之道的內容佔所佔最多,其次是種種行為及評價,再次才是論孝。
2.孔子論孝。
在這四章中中,孔子集中地回答了五人對孝的問題,具體如下:
第五章: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 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第六章: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第七章: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第八章: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從原文可見,孔子對於孝的境界描述是逐次遞進的,從無違以禮到唯疾是憂,到能養以敬,再到最高階的“色難”,孔子給不同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命題。
3.察言觀行。
無論是政治人物,還是普羅大眾,與人交往的途徑不外乎二:曰言與行。儒家是入世的學派,特別強調與人的交流,孔子在道德評價中,將人一分為二,直接劃分為君子和小人,並且無中間地帶。雖然此論有簡單化的傾向,但更具操作性:畢竟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評價身邊人的好壞,以及最後得出應與之深交、淺交還是絕交策略的依據,往往便在於自己評定此人是君子或小人,而並不仔細梳理、分門別類。如此,孔子的言論才更接近生活的本真。
而孔子在文中提出了“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的觀點,至於“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以及“周而不比,比而不周”等等,屬於此根本觀點的具象化,皆是告訴弟子(包括讀者)們如何成為君子,以及如何準確地判斷出身邊的人是否君子。這些,無論對於從政,還是從政之前的修身,都是一針見血的“照妖鏡”和判斷方向的“指南針”。
4.兼及其他。
在尚未集中歸類的各章中,孔子做了以下方面論述:
第4章:孔子以自己不同年齡的修為水準為例,講述了一個超凡入聖的漸進之路,不能簡單地以“修身”概括,但卻是修身養氣,渴慕聖賢者一生奮鬥的目標。
第9章:依然舉例,講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顏回的故事。從中可見孔子反對在學習中單純接受的“不違”方式,而更傾向於師生相互交流,相互啟發。
第11章:提出了“溫故知新”的更高學習要求,可以說是對前一篇的補充與提升。
第12章:孔子認為君子應當具有多方面才幹,而非只侷限於某一方面,這也是儒家對從政者的能力訴求。
第15章:孔子在此講述了學與思的關係,其目的在以學襯思,提出了學與思一樣重要的觀點,勤於觀察、勤于思考、勤於總結,實際是學習處事從政的必備素養,而不獨以學習為然。
第22章:以比喻的方法講述了信義的重要,孔子認為,信之於人,便如輗、軏之於車子,缺之便不能行走於世上。修身為政,信同樣不可或缺。
第23章:對於禮儀制度損益的論述。眾所眾知,孔子的理想便是“復禮”,在此,孔子較為系統地論述了時代更迭、禮有損益的正當性,不過更為著重地重申了“繼周”這一根本原則,這裡的禮,既包括禮儀規範,也包括典章制度,正是維持“政”的無形框架。
第24章:孔子在此講述了“義”的概念,並列舉了兩個反例,其一是“非其鬼而祭之”,在當時,祭祀是王室諸侯卿士大夫為政的重要環節之一,孔子舉此例,意味深長;其二是“見義不為”,儒家認為的“義”,是合乎仁與禮的行為,只有義,才可勇。倘不如此,何談君子?
5.君子之辯。
我們如今說的“君子”,泛指道德水準高的人,但在孔子那個時代,君子則有不同的觀點,畢竟,“君”和“子”都是平民所不能具備的尊貴稱呼。古時有威者為君,有德者為子,君子二字,實際是對一個特定階層的精英人士所專設。換言之,儒家的歷史觀是英雄史觀,關於英雄創造歷史,還是努力創造歷史的根本觀點,和我們當前的主流價值觀有著根本的差異。
再回到文字之中,孔子的教育目標,當然是培養君子,但在當時的條件下,君子少之又少,出身是前提,行為是標尺,二者缺一不可。唯其少故珍貴,而依據儒家“學而優則仕”的根本觀點,君子必要為政,即是孔子本人,也有在魯國為官的經歷和誅殺少正卯的“政績”,同時,孔子是鄙視生產勞動的,曾經評價向他請教稼穡之道的學生為“小人哉,樊須也”。在他的心目中,君子治何業,小人治何業,再明白不過了。
6.全篇梳理。
透過以上的分解論述,我們大概搞清楚了為政篇各章的講述,此時再聯絡本部分開頭引述的儒家“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想化君子之路,便可知道,本篇的第一章為總綱,講述了為政之根本,其他諸章,均圍繞著“為政以德”這個核心鋪開,既有如何為政,又有如何修德,而孝之一道,既是立身之本、又是齊家之本、更是守禮之本。忠孝兩全、威德並重、循規守禮、義勇兼備、才高不器,方為君子,方可為政,但人是複雜的,如“周公恐懼流言日”,上述許多素質有的可以偽裝、有的尚需鍛鍊,唯有孝之一道,發乎心而形於外,可稱君子為政的首要前提。
四、結語兩千五百年前的孔子,提出了諸多即使是現在觀之,仍驚豔不已的深刻論點,雖然時光流逝,但對道德上君子的訴求,永不過時。而許多看似不相關的事物,實際是有其內在聯絡的,孔子之所以為聖人,也在於他能夠把這些貌似無關的點連綴成線,再以簡練的語言闡發出來,讓人歡喜鼓舞、讚歎不已。《為政》一篇中有關“孝”的論述,便是鮮活的明證。
順帶再說一句,後世的張載又在“治國平天下”之後加了四句,曰“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標準越來越高,令我輩汗顏無地,不由得從內心深處發出“孔子+范仲淹”式的感嘆:二三子,吾誰與歸。
-
4 # 追夢老學生
《論語•為政》的論孝。《論語•為政》中比較集中地論述孝,這是有深意的,表明儒家思想中的孝,是與社會政治有緊密關係的。
在家庭或家族中,最重要的倫理關係是父子關係,孝往往指代的是下對上的態度,所以孝是具體化的道德倫理規範。在孔子看來,父子關係是最基本的倫理關係,在社會關係中是最根本的,所以很注重對孝的闡述和強調,有多種層次的內涵。
《為政》中載,孔子曾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孔子認為,最基本的孝是能贍養父母和關心父母的健康,這是孝的基本前提。
但是,孔子認為僅僅做到“能養”,還不能算是達到了孝的標準,除了物質上的供養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發自內心的對父母的尊敬和關心。《為政》載,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這就把態度上的敬與不敬,提到與動物相區別的高度。又載,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色難,就在面容神態上體現岀對父母的關心,體貼、照顧是內心真情的自然流露,而不是勉強去做,不能有絲毫不耐煩的表現。
孝還不只是表現在對父母的態度上,還體現在自己的行為上,要對父母負責,不讓父母為自己擔憂掛念。《為政》載,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也就是說,讓父母除了為自己的疾病憂慮之外,其餘的要一概放心,不因他事而牽腸掛肚。
在孔子看來,家庭倫理和社會倫理是統一的,所倡導的孝與社會的政治直接聯絡。《為政》載,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雲’孝乎唯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就是說,孝友的精神可以直接擴充套件推延到社會政治。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就是主張以“孝慈”來感化百姓。
《為政》又載,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在孔子倡導的思想觀念中,禮是最普遍的社會生活準則,所以孝和禮的聯絡非常緊密,孝實際上是維護禮制的需要,也就是維護宗法制度的需要。
所以,孔子曾說,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由此可見,孔子及其弟子,是將孝與社會政治方面的行為、倫理道德方面的要求結合在一起的,納入了整個的道德倫理系統。所以,《論語•為政》中集中闡述了孝的思想觀念,是有其深意的,是為政的基礎和重要內容。
-
5 # 國學學徒
【夫子談孝:為政應有德,百德孝為先】
5.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6.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7.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8.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zhuàn),曾(céng)是以為孝乎?”
佈局便於理解同樣的內容,放在同一個地方。有他的佈局合理性。
一是寫作邏輯使然。同個主(問)題放一處,省的讀者還要去收集整理。
二是讓大家有不同的啟發和思考。擺在一處,可以讓大家對孝的內涵有更全面的體會。
原文解讀,揣摩夫子意圖第一、簡單概括這4段話的意思。夫子思想的孝是什麼呢?一是不違反禮儀。二是愛惜自己,別讓父母擔憂。三是除了贍養,更要恭敬。四是要始終和顏悅色。
第二、應該注意,夫子不是自相矛盾,也不是沒法一下講明白,是對不同的物件講的。大家應該明白,對不同的人應該講不同的話,因為個人情況和理解能力都不一樣。
我覺得宋代程顥程頤兄弟的解讀挺在理。
“告懿子,告眾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憂之事。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也就是說,不違背禮儀是總要求。其餘三句是因為提問者在某方面有所不足,所以針對性點出來。孟武伯年輕公子,夫子怕他損耗自己讓父母擔心;子游對父母缺乏恭敬,夫子希望他能尊敬雙親;子夏這個人直男,不夠溫柔,夫子希望他對爸媽親切些。
夫子這是因材施教。
第三、夫子的思想,可以集中概括為克己、復禮。這是與時代背景有關係的。夫子生活在春秋末年,大家去看看先秦史或《東周列國志》就知道,那時候大家都不怎麼講道德,都在破壞禮儀。
所以,夫子會希望做官的人有道德(克己),遵守周朝的制度(復禮)。官員是風向標,可以起到引導民眾的作用。
這大概也是為啥弟子們把夫子談孝道放在為政篇的原因。
古代的孝道儒家的思想,在漢武帝時成為官方正統思想(顯學)。在以後的朝代裡發揚光大,在封建社會的古中國熠熠生輝。一家獨大,壓得其他學派抬不起頭。
正面來說,這種思想包含的孝道對維護社會秩序和穩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尤其是以孝為核心思想的家族,作為社會治理的基層“單位”,有很強的自治能力。
負面地講,“父為子綱”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不足”的地方。孝道所要求的對父母的絕對順從(服從),使得父母(尤其是父親)名正言順地決定了子女的大多數命運。子女的自主選擇權很小。這造成了不少悲劇。
新時代的孝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當繼承和發揚。這對構建新時代我們的核心價值觀有重要意義。我們要愛自己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養育了我們。這份聯絡永遠存在。
不過,也應該認識到,我們和父母間存在的差異。我們不需要做他們的翻版,也不一定要成為他們設想的樣子。
我們要獨立地追求自己的人生。
(有空多讀書,尤其是看經典書籍,譬如跟孔老先生學點文化,真會長腦子的。)
-
6 # 為你束茶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 以別乎?” 【譯文】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養活父母。然 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贍養父母與飼 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作為一種倫理觀念的“孝”,必須以自然的血緣情感為基礎。《論語》有云:“葉公語孔子曰:‘吾黨有直躬者,其父攘羊,其子證子。’孔子曰:‘吾黨之直者異乎是,父為子隱,子為父隱,直在其中矣。”(《論語•子路》)偷羊這一行為本身是完全不符合儒家的倫理道德的。在一個陌生社會或者契約社會之中,對偷羊的揭發,是維護社會秩序的表現,必定得到支援。但是如果是父子互相揭發,那就違反了父子本來的天然情感。因此是違反人性的,孔子並不提倡。“直”是真性情,無論仁、義、禮、孝,都是建立在這種真性情的基礎之上。孟子所說的仁之四端,同樣建立在人的內在情感的直接呈現的基礎之上。《孟子•公孫丑》說:“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由是觀之,無惻隱之心,非人也,無羞惡之心,非人也,無辭讓之心,非人也,無是非之心,非人也。”這種“怵惕惻隱之心”,就是內在良知的呈現,也是“仁”的心理源泉。因此,我們可以說,儒家的情感,都是從具體的生活世界真切的感知而產生,而且它們構成了一個熟人社會、一種禮治秩序的基礎。 2、孝道的落實:心安 《論語》中多次說到“孝”,但是,與說“仁”一樣,孔子每一次都把“孝”落實到具體的實事,從來沒有給“孝”下一個明確的概括性的定義。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說,中國傳統社會是一種“熟悉”的社會,“從熟悉裡得來的認識是個別的,並不是抽象的原則。在熟悉的環境裡生長的人,不需要這種原則,他只要在接觸所及的範圍之中知道從手段到目的的個別關聯。在鄉土中國中生長的人們似乎不太追求籠罩萬有的真理。……孝是什麼?孔子並沒有抽象地加以說明,而是列舉其具體行為,因人而異地答覆了他的學生。最後歸結到心安二字。做子女的得在日常接觸中去摸熟父母的性格,然後去承他們的歡,做到自己的心安。這說明了鄉土社會中人和人相處的基本方法。”⑹在《論語》中,孔子並沒有從“孝”的具體行為中歸納出一種抽象的規則、定理,而是從“心安”中演繹出一套因人而異的行為方法,最終的落實是“女安,則為之”。宰我曾對“三年之喪”提出疑問,認為三年之喪導致禮壞樂崩。孔子反問他,在父母之喪三年內,“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在古代,“父母之喪,既殯,食粥,粗衰。既葬,疏食,水飲,受之以布”,“無食稻、衣錦之理”。⑺而宰我回答:“安。”孔子說:“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論語•陽貨》)也就是說,君子三年之喪的“禮”是出於其“情”的一種真實流露。孔子似乎並不認為“孝”有一種明確的包羅萬有的定義,而是隻要做的讓自己安心,就可以了,而真正的君子,要做到“安心”,便在各種場合都有不同的行為。 “孝”必須摸清父母的喜好,熟悉父母的生活習慣。《論語•為政》有云:“子夏問孝,孔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色難者,謂順承父母顏色乃為難。”“孔子諭子夏,服勞,先食,汝謂此為孝乎?未孝也。順承父母顏色,乃為孝。” ⑻為人子、弟,有活先幹,有酒食先給父母、兄長吃,這還不算孝。孝是順承父母的顏色,這是對父母的情感的一種尊重。但是,當自己的意見和父母的意見發生衝突的時候怎麼辦呢?孔子說:“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論語•里仁》)最終是“不違”。事實上,《論語》中對“孝”的強調,一直是從情感意義上進行說教。孝注重的是情感與精神的慰籍,而非物質的滿足。“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孝”是承父母的歡心,同時落到一個“敬”之上面。後來人們把“孝”與“敬”合在一起。“順承父母顏色”的教條發展到了極至,便成為民間《二十四孝圖》中的“老萊娛親”那樣畸形的產物。 “孝”要靠“禮”來維持和保障。《論語•為政》雲:“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無違”即無違於禮。孔子把外在的“禮”透過發自人心的“仁”植入人們的心靈深處,而孝則是“仁”的一種。透過禮,孝也被納入禮治秩序之中。後來“孝”變成社會上的父權理論,由孝衍生的“忠”變成政治上的君權理論,可以說都是由此開始。 在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中,個人始終處於中心位置。因此倫理的重心放在個人,在對父母的關係中,孔子抓住的是人本性的自然呈現。當人面對父母,回溯他的生命根源時,其感情的自然呈現就是承順父母的喜怒哀樂,並且無違父母之意,是以“敬”囊括對父母的一切責任與尊重,是透過外發為“禮”確立其孝。這種落實於心安的孝文化,可以把人薰陶成為“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孝子、君子。在傳統的基本社群——村落中,孝足以維繫人的基本道德。但是,當社會複雜化達到一定的程度,孝之“禮”變成一種外在的力量,尤其是當權力因素滲進來,像魏晉時期那樣把體現為禮的孝變成舉薦賢良選拔官吏的一個標準,那麼,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差序格局,便會催發人們無邊的利益慾望,使一些讀書人為了做官,抽空了“禮”中的仁、孝等內涵,為了利益而僅僅在表面上按照“禮”的要求行事,由此出現了“舉孝廉,父別居”的情況。 “孝”還是維護傳統大家族制度的基礎。傳統的鄉土社會,“生活是富於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們活動範圍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圈子。”“鄉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於斯,死於斯的社會。常態的生活是終老是鄉。” ⑼“孝”觀念的基礎是鄉土社會,並且維護這樣的鄉土社會。孔子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論語•里仁》)《論語註疏》註解道:“父母既存,或時思欲見己,故不遠遊,遊必有常所,欲使父母呼己得即知其處也。設若告雲詣甲,便不得更詣乙,恐父母呼己於甲處不見,則使父母憂也。”⑽傳統鄉土社會的流動性極弱,普遍的心理是安土重遷。在農業文明的形態下,土地是生命的根源,人只要擁有土地,便有了安身立命的物質依據,所以古代人們所向往的往往是安居樂業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生活。而且人們習慣了熟人社會,熟悉的圈子給人們一種自適的安全感,因此人們也不習慣在流浪中追尋的生活。這與北方的遊牧文明、西方的海洋文明是完全不同的。在農業文明中,“孝”就意味著拒絕流動,在父母膝下,早晚請安,侍侯終身。而“孝”文化一旦形成,則反過來進一步加固了這種不願流動的社會形態。老子的理想社會是“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音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⑾但我們回溯當時的歷史情景,這種烏托邦理想不過是對農業文明中的社會原始結構的一種極端化的描述。 3、追溯生命之源 在契約社會中,父與子的關係,是自然關係與契約關係。盧梭在《社會契約論》中說:“孩子們也只有在需要父親養育的時候,才依附於父親。這種需要一旦停止,自然的聯絡也就解體。孩子們解除了他們對父親應有的服從,父親解除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照顧以後,雙方就同等地恢復了獨立狀態。如果他們繼續結合在一起,那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志願的了;這時,家庭本身就只能靠約定來維持。” ⑿契約理論中的父子關係,在孩子未達到有理智的年齡時是自然關係,在孩子成人之後是一種自願結合的契約關係。 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父”與“子”絕非自然關係與契約關係,而是生命、價值關係。牟宗三先生在論述中國哲學的特質時說,中國哲學“是以‘生命’為中心,由此展開他們的教訓、智慧、學問與修行。” ⒀這種以“生命”為中心的特徵在“孝”的觀念中表現得相當透徹。孔子說:“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論語•學而》)為什麼要在守孝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呢?這是因為,“父”不止是“子”的自然生命的來源,而且也是“子”的文化生命乃至價值生命的來源。正如林安梧先生說的,“在宗法社會里,‘父’對‘子’而言,絕不是‘養育’與‘依賴’這樣的關係,更進一步的,它可以說是‘根源’與‘生長’這樣的關係。” ⒁“父在,觀其志”,便在於回溯自己的文化生命與價值生命來源,透過這樣的回溯確立自己的位置,並且在各種禮的關係中踐行自己的義務。而“父沒”之後,則是繼承、弘揚父之道,在追溯中確立自己的位置之後把從“父”那裡繼承下來的文化與價值進一步弘揚開去。馮友蘭先生把儒家視野中的父子關係描述為“故吾”與“新吾”的關係,他說:“儒者以為結婚之功用,在於造‘新吾’以代‘故吾’。‘故吾’對於‘新吾’之希望,在其能繼續‘故吾’之生命及其事業,為其乃‘萬世之嗣’。‘新吾’若能副此希望,即為孝子。其所以副此希望之道,即孝子‘嗣親’之道,謂之孝道。” ⒂儒家倫理中父子的理想關係是“父慈子孝”,“父慈”是“故吾”看到自己生命自然延續的真情流露,“子孝”是“新吾”追溯自己的生命根源發生之處的一種真情流露。民間俗諺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就是因為一旦“無後”,自己的價值生命就無從延續,祖、父一路傳承下來的生命便在這一代身上中斷,這當然是最辜負自己的生命來源的事。
-
7 # 千年疏影
《論語·為政》包括24章,主要內容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學習與思考的關係、孔子本人學習和修養的過程、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以及對孝、悌等道德範疇的進一步闡述。其中四章問孝內容頗有深意:
一、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孟武伯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讓父母對自己除開擔憂生病一事外,再無別的擔憂。
二、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 以別乎?” 子游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養活父母。然 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贍養父母與飼 養犬馬又有什麼區別呢?”
三、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四、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
這四則問孝意思是說,並不是表面上養父母,給父母錢,幫父母幹活就是孝,而是要處理好“不敬”與“色難”,這需要很高的修養,那麼先從孝敬父母開始, 父母的嘮叨我們有沒有反感,我們有沒有真正的去敬重養育自己的父母?修養達到了能夠真心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夠進一步談為政,為政者以民為父母,老百姓是衣食父母,這樣孝及同事,孝及老百姓,對下屬認真負責,不急躁,不給臉色。
縱觀《論語》中的“問孝”,不難發現“孝”在孔子的視野裡沒有固定的形式和概念,因“問孝”物件不同,其回答皆因人而異。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雖然問的都是孝,但各人為孝的具體情況各有差別,孔子則做了不同的回答。孟懿子違禮,孔子以“無違”回之,強調“孝”始終以“禮”;孟武伯不“憂父母”,故曰:“唯其疾之憂”。子游、子夏能養,卻少溫潤之色,故以“養而有敬”訓之。在對待什麼是孝的問題上,在孔子看來,唯有心誠才能表達對父母的孝和敬,並且以各種儀式的形式將自己的孝與敬充分地表達出來,不僅是對父母的物質贍養無微不至,最重要的是要精神奉養。所以在孔子生活的時代,關於“什麼才算孝行”,“如何才是孝子”等有很多看似繁瑣、儀式化的行為或規定,也正是這些儀式化的規定本質上才能表達對父母真正的孝。
孔子道德體系的核心是“仁”,“仁”不僅是孝之人性根源,而且是孝要努力實現的終極目標。孝的本義是指子女善事父母,但孔子把它與人生最高原理的“仁”連到一起,使之成為“為仁之本”。其認為,奉行孝道就是“為仁”的起點,假如每個人都能做到孝悌,則“犯上作亂”者就少,社會的道德風尚就會好,就會達到“天下歸仁”。
百善孝為先,中國的孝道文化在時間上縱橫了幾千年,已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靈魂。而《論語》中的孝道是整個民族傳統孝道的根基與主流,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影響巨大,至今還在深刻地影響著華人的心靈。從中國傳統社會的倫理出發,“孝”作為倫理的核心,是血緣關係內晚輩對長輩的敬仰、遵從和侍奉。這種倫理關係的主要方面是地位低者、年紀輕者對地位高者、年長者由下至上、由卑致尊執無違之禮。只是奉行中庸思想,提出“過猶不及”的孔子在“孝”的觀念、思想中卻趨於極致的要求晚輩的“順從”,過於強調長輩的絕對權威。如“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與父之道,可謂孝矣”、“父母在,不遠遊”等思想,它是以兩代人不平等為原則,並且父親對子女具有絕對的權威性。這對於日益現代化的當下社會,無疑是具有歷史和時代的侷限性的。現代性中對於個體的解放及生命的成長的尊重恰恰是要打破固有及束縛,從這一意義上來說,過於順從的孝道是對年輕生命成長的扼殺。但是,中國當下的另一重要問題就是傳統的缺失,因此,做好傳統孝道的辨析及傳承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
8 # 周建廣
有的!有著深刻的勝意。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孝和忠為兩大主線。自古常言,萬事孝為先。又說忠孝不能兩全。那是為什麼呢?又該怎麼做呢?這就需要集中解釋,使人人 心知肚明,才能身體力行。
讓我們稍加闡述一下。眾所周知,人比父母所生所養,這是無可替代也不容選擇的事情。不是子女不可選擇,父母也無可選擇。唯有任勞任怨,恪盡職守,百倍呵護,養大成人。由此,得出了父母恩比天高比海深的結論。這個結論是客觀真理,誰也不能顛覆或逆襲。所以,萬事孝為先,誰不孝誰就大逆不道,天理難容。這就是問孝的深刻的含義。順便說一句,如今社會有種說法,就是年輕人都不講孝道了。吾以為言重啦!應當說,在市場經濟特別是全球經濟一體的影響下,子孫們和長輩們的世界觀丶價值觀丶道德觀和生活觀念都發生新情況新變化新要求,應該互相溝通,架起代溝橋。不孝子孫是有的,禽獸父母也是有的。但都是細枝末節,決不是主流。
-
9 # 金龍講周易
我看有,他想透過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子夏等問孝,普及孝道知識,給大家一個有據可依的準則,推崇孝道,為人子要孝敬父母,為臣子要忠心,只有普及孝道,家庭才能和睦,國家才能興旺,大眾才有思想進步,孝道也是人類發展的一種準則,孝道是一種道德,我想這就是聖人的偉大之處,這是我個人的看法,有不對的地方,請指正,謝謝
-
10 # 漂石
儒家對“孝”看得很重。百善孝為先,更是在二千多年中被極為推重,所以,對孝順父母,尊重兄長,友愛親朋的人,漢朝還專門設定了“孝廉”,足見“孝”在儒家中的份量之重,後世還有《孝經》、《二十四孝》《弟子規》等專門論孝的書…
-
11 # 把自己養好
《論語·為政》一共二十四章,講了德、孝、學、信、義,其中有五、六、七、八四章專講孝。
對於為什麼要把孝集中一起來講,我們來看看孝所概括的內容就知道了。孔子講了四種為孝的道理,這四種道理概括了孝的本質意義。
第一孝是孝的禮儀。“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孝敬父母不只是偶爾為之或一時興起,而是一生都要遵守的禮儀。父母在世時要遵從孝的禮儀,去世時要遵從安葬的禮儀,去世以後要遵從祭祀的禮儀。
有的人在父母在世時,迫於道德壓力而孝敬父母,等到父母去世,認為自己的已完成孝的責任,草草安葬,之後也不再去祭奠,這不是真孝,只是在完成孝的形式而已。對父母隨意的人,怎麼會重視其他人呢?
有的人,父母在世時,對父母不聞不問,父母去世後安葬時卻大勢鋪張,到處宣揚。大勢鋪張,要麼是給自己撐面子,要麼是大勢收斂錢財,靠父母最後撈一把好處。人之惡不過如此。
第二孝是讓父母省心。“父母唯其疾之憂。”就是說父母只為你的疾病擔憂,其他的如生活、工作、學習、前程等都可以做到讓父母滿意。讓父母不為我們的生活勞累,不為我們的工作和學習操心,不為我們的前程勞苦奔波。
至於生病,是人都不可避免,父母對我們健康的擔憂是血緣的不可分割,是天下父母之心的慈愛,父母對孩子無所保留的付出。
減少父母的負擔,是成就自己,是間接的孝,是對父母之恩的最好報答。
第三孝是養而敬。“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說如今的孝,能供養父母就可以了。犬馬同樣也能得到人的供養。如果沒有孝敬之心,供養父母與供養犬馬有什麼區別呢?
父母是給我們生命的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付出的不僅僅是金錢,同時付出的還有心血和愛。我們在父母的保護、關懷和愛意中安全的成長,所以才有了成年的自己。而在父母需要贍養時,如果除了給父母錢,而沒有對父母的敬和愛,如孔子年說,和養犬馬沒有區別。
對父母來說,子女的敬愛之情遠勝於子女的金錢給予。那些每月都能收到兒女生活費的空巢老人,那些只能看著兒女照片的空巢老人,那些每年只能和兒女通幾次影片電話的空巢老人,心已經和錢一樣的冰冷。他們在空巢中承受著對兒女的思念,對孤獨的無奈,對衰老與死亡的恐懼。
我們養父母,需要親人的情感,我們敬父母,不能“敬”而遠之。
第四孝是孝敬父母的態度。“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始終保持和顏悅色是很難的。有事,子女去操勞,有吃的,先讓父母享用,難道這就是孝嗎?
黔敖救濟捱餓的人,這本是非常好的善舉,可他大聲吆喝說:“嗨,到這兒來!我讓你吃個飽!”飢餓的人最終餓死也沒有吃他的粥。
每個人需要給別人以尊嚴,更要給父母以尊嚴。有能力贍養父母,好的東西給父母吃,這是物質的給予。保持愉悅的、溫和的態度,是給父母一份溫情,這是精神的給予,是親情的慰籍。
孔子在這裡用了一個反問句,引發做子女的進行深刻的思考,讓子女明白物質的給予的機械性和精神給予的必要性。愛和溫暖是無法用形式取代的,對父母的愛若發自內心,也許自己的感受比父母更加幸福。
中國正經歷了一個獨生子女的時代,在親人減少的大環境中,人,特別是連唯一的子女都不在身邊的老人,子女的敬和愛,顯得尤為重要。
讓父母省心,對父母敬愛,給父母以溫情和對長輩保持應有的禮儀,這其中包含了從物質到精神到親情的孝的意義。所以,《論語》把關於孝的理解集中在一起進行解析,讓人們集中理解孝的全部含義。同時也知道孝不只是形式,不只的供養,孝是一種態度,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對父母的感恩,是子女與父母間不可割捨的愛的表達。
對孝進行集中的解析,讓想盡孝的人不至於斷章取義、用點代面的理解孝的意義而致人走向偏頗和極端。
孝心是人品,是修養,是能力。堯在選繼位者舜時,第一條便是舜能孝敬他心術不正的父親和愛說謊的繼母,堯認為能做到如此的人一定能管理好國家,事實證明他是對的。舜,成了和他一樣的明君。
從孝心到才能,從家到國,見微而知著,由近而知遠,孝心與愛國,源自同一真理,同一命題。
-
12 # 枕月拾星
孔子的政治思想十分豐富,大抵是以德治為基礎的仁政。仁政從本質上說是一種以禮治為基礎的人治。在人治環境下,政治的清濁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統治者以及統治集團的道德水平和管理能力。孔子觀察從唐虞到西周的政治形態,推崇一種上行下效,無為而治的政治理念。他反對濫用刑罰,更反對輕易殺人,主張用道德教化百姓,用禮儀規範民眾。他的政治思想是基於理想的政治模型建構的,與現實的政治生態有著不小的距離,因而孔子對於“為政”始終保持必要的剋制。這一方面是對現實政治的黑暗有所警惕,另一方面是對個人“為政”的道德水平與從政能力有著較為清醒的認識。
孔子處在一個“禮崩樂壞”的時代,他所處的魯國政局混亂,權柄不在國君,而是旁落到大夫甚至大夫的家臣手中,正所謂“陪臣執國命”。當時的執政者多為“斗筲之人”。在這樣的時局下,正人君子難以有所作為,或者被環境所裹挾,依附於權貴;或者“不得其死”。處在時代的困局中,孔子常常懷有出世的情懷,期盼“乘桴浮於海”的逍遙自在,嚮往春遊沐浴,迎風歌詠的悠閒生活。後世學者常常不解一向“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何以公開向弟子宣揚一種超然世外的處世方式,但這恰巧是孔子的智慧。《中庸》說“居易以俟命”,“居易”是要君子安於所處的環境,以端正而舒適的姿態完成自己所在位置上的任務,做到“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俟命”源於孔子對西周禮樂文明懷有的極高的文化自信與制度自信,堅信天命不喪“斯文”,後人必然會從對西周禮樂文明的學習中找到濟世安邦的知識源泉。作為西周禮樂文明續命人的孔子及其弟子不能和光同塵,讓西周禮樂文明的講學屈從於現實,被曲解與庸俗化。“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與黑暗的政治現實保持距離,將美好的文化傳統儲存下來,等待社會變遷的召喚。這種深邃的歷史眼光,超出在一時一地當中“仕”與“不仕”的簡單對立。另外,即使處江湖之遠,孔子依然能在政治上起到積極的作用。通觀《論語》,多有權貴來向孔子問政,孔子款款而談,以正道喻之,透過道德的感召力和知識的權威性影響當政者,這當然也是參與政治。但在這裡,孔子對“為政”的理解是泛化的,可以看成是聖人在時局不允的境況下為了達到理想而做的折衷。
另一方面,以復興西周禮樂文明、安邦濟世為理想的儒者又不能不對政治保持關注,一旦時機適宜就需要勇敢嘗試,所以孔門弟子多有參與政治事務者。參與政事需要具備一定的道德水平與辦事能力,比如果敢、質樸、正直、謙遜,懂得察言觀色,善於言談等。這些要求並非難以企及,孔子就常評價門下的某些弟子足以勝任政事。但這些評判是基於理想的社會狀況做出的,現實卻是,以善於從政聞名的冉有、子路均不得善果。因而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參與政治,同時保持自身人格的高潔與生命的安全需要高超的智慧。孔子十分警惕門人弟子對從政的自我定位過高,他更欣賞漆雕開“吾斯之未能信”的謹慎態度。孔子重視對出仕邦國的甄選,甚至居住的地方都要慎重對待,遠離那些“無道”的國家,遠離動盪與戰亂。在政治昏暗的邦國,孔子主張“危行言孫”,即果敢做事,謹慎說話,甚至可以裝傻充愣保全自己,在政治迷局中以不犧牲自己為前提,為匡扶正道出一份力。
在《為政》中,孔子又強調了“孝”。“孝”在孔子的思想中處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學而》的導讀中我們已經談了“仁”與“孝”的關係問題,“孝”是“仁”的本源。在孔子看來“孝”更是一切美德、善行的根本,敦行孝道是君子的本務,也是聞達於社會的基本條件。孔子在為政說,做到“孝慈”就能讓百姓為他人盡心竭力,就能影響施政者,改善政治。《荀子·儒效》說“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講的正是這個道理。孔子關於孝道的思想到漢代得到進一步發展,演變出“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後漢書·韋彪傳》)的觀念。漢朝官員的人才選拔依靠的是“舉孝廉”,這是儒家孝道思想在政治層面的運用。孔子在禮崩樂壞時代推崇理想化的道德人格、德性倫理與德治,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破庸俗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左傳·昭公元年》說“國之大節有五”,其中之一就是“養其親”,可見在那個時代能夠贍養父母就已經可以算作是道德合格了。但孔子的要求不止於此,只是贍養父母,遠遠夠不上孝道。要改造庸俗的孝道,需要補上兩個方面,一是敬愛,二是禮制。
敬愛是孝行的核心精神。對雙親的愛是最質樸、最真實的道德情感,是孝行的源頭活水。拋開愛來談孝,那就只是聊盡人事,做做表面功夫,算不得盡孝。孝子憂心父母的疾病,侍奉父母總能保持和顏悅色,都是對父母之愛的本真流露。對長輩的“敬”,是踐行這種道德情感的基本態度。因為對親長的愛和對妻子、兒女的愛有所不同,“敬”能在實踐上將盡孝與其他道德實踐區分開來。往更深層講,“敬”是對父母的尊重,包括對父母的言行、名譽、事業的尊重,表現在行為上是順從。子女與父母在觀念以及行為習慣上可能存在差異。尊重差異,不把自己的意見強加給父母,是孝道對子女提出的要求。哪怕父母的行為有違善道,也應溫和勸諫。如果父母不採納,也沒有怨言,仍然恭順地侍奉父母,再另外找合適的機會勸諫。孝子不可宣揚父母的過失,而是要儘可能掩飾,再設法補救。父母的事業要繼承與發揚,不可輕易譭棄,所以應該“三年無改於父之道”,且“不改父之臣與父之政”。當然,順從父母也不是無條件的服從。孔子講孝慈並舉,即所謂“父父,子子”,是義務對等的關係。孔子特別推崇舜的孝行,反對愚孝。《說苑》記載“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嘗不在側;求而殺之,未嘗可得。小棰則待,大棰則走,以逃暴怒也”,意思是面對父母的惡行,不要助長,當父母要傷害自己的時候,能跑就跑,這樣才能儲存自身侍奉父母,不會陷父母於不義。
-
13 # 秀雲涵天
《論語·為政》裡四章問孝內容相對集中,不是隨意編排,而是有其深意的。
中國文化經常講孝道,尤其儒家更是如此。那麼在儒家看來什麼樣子才是孝呢?愛父母、愛家庭是小孝,愛社會、愛國家是大孝(後來又專門起個名字叫“忠”)。為政者不懂孝,自己不孝,選的官員也不孝,讓這樣的人去治理國家,為人民服務,可能嗎?只會“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爾”。
孔子在這裡是在教育為政者要想把國家治理好,需在孝上做好文章。
國君或諸侯王要有孝心,才能愛國家,愛社會,才會負責任 ,才有可能想方設法把國家治理好。國君以孝治天下,上樑正了,下樑不歪。魏晉以後的國君學得更聰明瞭,明告天下“聖朝以孝治天下”,雖然做的不咋地,沒人敢不這樣說。
選任大臣要有孝心,一旦國家有難,他們才會為國盡忠。“慷慨捐身易,從容就義難。”街上小混混打架,脾氣一上來,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一點也不含糊。事後後悔得一塌糊塗,因為他們做事憑的不是愛心、孝心。忠臣義士就不一樣了,他們對國家和人民有真正的感情,明知道自己的選擇就是死路一條,尤其是需要慢慢堅持等待死亡,先烈們仍然義無反顧,沒有堅定的忠孝信念是做不到的。所以唐宋之後就強調“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
其實不光《為政》裡內容是一個整體,就是《論語》二十篇也是一個整體,不信你就去看看!
-
14 # 清心墨緣
孝道是慣穿儒家思想始終的核心內容,懂得孝道的人才能成大事,才能成大業。
《論語》為政篇問孝的內容有四處之多。這四處對孔子對學生關孝的回答說明瞭關於孝的四個層次。
首先是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無違,即不要違背禮是孝的第一層次。
二是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孟武伯問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父母會為子女的疾患擔憂,那做子女的就要愛護好自己的身體,不讓父母為自己的健康而擔憂就是孝。這是孝的第二層次。
三是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 以別乎?”
子游問孔子什麼是孝,孔子回答說:”如今所謂的孝,只是說能夠養活父母。然 而,就是犬馬都能夠得到飼養。如果沒有發自內心的尊敬,那麼贍養父母與飼 養犬馬又有何異呢?”要敬才是孝,這是孝的第三層次。
四是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子夏問什麼是孝,孔子說:“當子女的要盡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對父母和顏悅色,僅僅是有了事情,兒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飯,讓父母吃,難道能認為這樣就可以算是孝了嗎?”色難是孝的第四層次,也是做兒女最難做到的。
回到所問,為什麼在論語的為政篇中集中四章關於孝的內容,這樣的編排的確有著深刻內涵。
一個懂得孝道並知行合一的人才能做一個好官,才能理好政。所以,要想長大做好官,先從小學會盡孝開始。
一個懂得孝道並知行合一的人才能事君忠誠。
一個懂得孝道並知行合一的人才能不會忘祖,才能愛家、愛企、愛國。
現在一些有錢人常常忘記了關於孝的傳承與培養,孩子從小就送到國外,去一味追求物質享受,遠離父母,遠離祖國,長大後很難認祖歸宗、愛國、孝敬父母。
一個懂得孝道並知行合一的人才能與朋友交,言而守信。一個不盡孝道的人不足以為友。
-
15 # 環評紅樓
在《論語.為政》篇裡,第5、6、7、8連續四章都是關於孝道的內容。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和子夏這四個人,先後向孔子請教到底怎樣做才能達到孝的要求,孔子分別從不同的側面一一進行了回答。
《為政》篇包括42章,主要涉及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如何謀求官職和從政為官的基本原則,以及學習與思考的關係,等等。那為什麼在這部分的開頭,重點強調了孝道的內容呢?
因為在孔子看來,孝悌忠信的理念,是一個人修身立世的根本,離開了它,一切都無從談起。在《孝經》的第一篇,孔子對學生曾子說,每個人的身體、面板和頭髮,都受之父母,不敢有所損傷,這是孝經的開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這是孝道最圓滿的結果了。一個人的孝順,首先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對自己的國君,然後是實現自己的志向。
據《史記》記載,孔子三歲的時候,他父親去世了,但具體埋葬在何處,她母親不知道。在孔子16歲的時候,她母親又去世了,為了把父母合葬以盡孝道,孔子多方打聽父親的墓地,最終從鄰居那裡得知具體位置,才如願以償。由此可見,孔聖人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
孔子倡導的儒家文化核心是“仁義禮智信”,其中“仁”放在第一位。他的學生樊遲曾問過他什麼是“仁”,孔子回答說“仁者,愛人”,人與人之間只有相互尊重和愛護,社會才能和睦相處,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建立起來。
《論語.子路》篇裡記載了一個故事。說的是“葉公好龍”的那個葉公先生,他是楚華人,他管理的那個地方有個人偷了一隻羊,結果被兒子告發了。孔子聽說以後,說到“我們那裡不這樣做,父親替兒子隱瞞,兒子替父親隱瞞。”儒家所推崇的人倫秩序、價值自覺,是發自內心的,而非外界強加的。
《古文觀止》裡收錄了李密的文章《陳情表》。李密是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尚書郎,因祖母劉氏身體有病,所以辭去工作,專心在家侍奉老人,直至祖母去世後才出來上班。
現在就不難理解了,為啥在《為政》篇裡大談特談孝道的話題了。一個不孝順的人,道德情操低劣的人,做官的話也只能是個昏官貪官,這個底線守不住,其他的就免談了。
孝敬老人,就是善待未來的自己。
-
16 # 有無皆緣
《論語·為政》裡四章問孝內容相對集中,不是隨意編排,而是有其深意的。
中國文化經常講孝道,尤其儒家更是如此。那麼在儒家看來什麼樣子才是孝呢?愛父母、愛家庭是小孝,愛社會、愛國家是大孝(後來又專門起個名字叫“忠”)。為政者不懂孝,自己不孝,選的官員也不孝,讓這樣的人去治理國家,為人民服務,可能嗎?只會“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爾”。
-
17 # 紹興李珍
《論語·為政》裡四章問孝內容相對集中,有什麼深意嗎?
答:第一個魯國大夫孟懿子請教“孝”道,孔子回答二個字“無違”。孔子都不想多說,為什麼?因為這個孟懿子是“三桓”之家的孟家,他們的權力已經遠遠大於魯國國君了,所以只教二個字。但實際上孔子還想說,只是讓弟子樊遲傳話了:生事、死葬、後祭。生時禮是敬;死時禮是哀;祭時禮是聚,彙集家族的凝聚力,不是相互拆臺,爭權。這種考量都是一輩子之事呵,孔子是對有權位之人說的。
第二個是孟懿子的兒子孟武伯問孝,孔子回答:“父母憂心得恨不得代子(女)患疾”。 想想養育孩子時,父母唯疾憂。如能知父母對兒女恨不得能身代其疾,就知曉天下父母之心也,如果沒有此心,孩子是不能長大的,培善德爾。
第三個子游問孝,孔子回答:無敬重之心養父母好似養犬馬。養動物與養父母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敬”字。告誡天下兒女,敬養父母。千萬區別是孝敬,而不是孝順。敬自己的父母,才能敬天下的父母。《孝經·諫諍》子曰“從父之令,又焉得為孝乎!……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可不是無論對錯都一味地順從呵。如果知道這個道理,為臣者必諍也。
第四個子夏問孝,孔子告知:對先生如父母也,敬養且生歡喜之色。為什麼?孝子深愛父母,必是和氣;有和氣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是婉容啊,這才知孝道之本。知孝之本,方知為政之要道。
這四條實際是德育的具體考量,這是《為政》之本啊!實際操作是從第四條開始的,是倒著來實踐的。敬奉!
回覆列表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門生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形式,記錄了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語言精煉、含義深刻,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論語》共二十篇章,“里仁篇”是《論語》中的第四章,其主要闡述了“仁”、的基本存在範圍,如何去做一個有仁德的人,君子與小人之別,都是圍繞“仁”這一是非辨別標準進行的。
“仁”並非只存在大道理中,也存在生活瑣事之中。居住地人們的修養、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可以上升為仁。在《論語》中對“孝”進行了系統的論述,並對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形成了一種“孝”的道德規範和思想體系。孔子對的“孝”的詮釋之所以能夠經過幾千年而流傳並不斷髮揚,除了封建社會統治階級的推行,另一方面“孝”是人類繁衍生息,在社會結構當中有不可替代的功能。所以,《論語》中“孝”的思想,在不同時代背景下,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都起到著特別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