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數碼可愛多

    作為一個天天在使用的東西,在顯示器的選擇上是十分重要的,一臺高色域低色差高重新整理率的螢幕對一些專業藝術和美術設計工作的使用者特別重要。作為普通使用者的日常商用辦公,選擇一臺顯示器,72%的NTSC色域,色差ΔE<6 ,60fps的重新整理率,灰階響應時間不低於16ms,typec介面,特別是你要配合蘋果電腦使用的typec介面不能少。因此,選擇這一臺顯示器,一定不能將就。

    ▲我推薦的是戴爾的戴爾(DELL)U2719DC,本人是設計師,對色彩尤其注重,我也是用的這臺。

    ▲戴爾(DELL)在顯示器領域的口碑一直很高,色差一直以來是很低的,非常適合各類美工設計,不管是什麼價位的顯示器,整體質量都很優秀,E系列是入門級,P系列是專業級,U系列是全方位的,還有外星人顯示器系列主要針對高階遊戲玩家。

    ▲背部的介面為分別為USB3.1介面,電源介面,DP輸出介面,全功能的USB TYPE-C介面(可接蘋果裝置並進行充電 65W),DP輸出介面,HDMI in介面。

    ▲使用了戴爾自帶的ComfortView功能,使用直流電以達到無閃爍的視覺效果。

    顯示器一直以來是電腦的重要部件,這款顯示器素質優異,出色的色域,極低的色差,快速的灰階響應,合適的尺寸以及2K解析度。

    ▲戴爾U2719DCTYPE-C的植入讓蘋果使用者不必再為桌面上的線材而煩惱。一根顯示電源線和Type-c線就能組成工作臺,讓蘋果筆記本脫離了充電器的束縛,便攜能力大幅提高。實現影片、訊號、音訊、供電一線到位,3199元的售價也不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成為主流。值得敗入的一款顯示器,請參考。

  • 2 # 寬頻一姐

    3000元以下都是百低端屏,想要設計作圖,請把預算上到5000元以上~如度果預算足可以上到1萬-6萬元(比如知:道藝卓顯示器)~~

    下面給你推薦幾款低端的設計用屏:

    戴爾(DELL)UltraSharp U2715H 27英寸LED背光IPS液晶顯示內器 4300元

    蘋果(Apple)27英寸寬屏LED Cinema Display MC007CH 7300元

    惠普(HP)Z27S 27英寸IPS Gen2硬屏容廣視角4K高分 5900元

  • 3 # 江子言

    大家好,很高興回答題主的問題,如果題主是玩遊戲使用的是2K屏,那麼網遊對顯示卡以及記憶體沒有那麼高,如果是單機遊戲的話那麼對顯示卡的要求起碼需要達到GTX1070這個級別,假如顯示器又是電競屏,如重新整理率達到144Hz這樣的主流顯示器,那麼GTX1080還太小,GTX1080TI也不多。如果是4K,那麼就更高需求了。

    看電影的話,上個2K或者4K也沒問題,資源少但也不代表沒有。因為看電影一類的是坐著輸出非遊戲的實時演算,不玩影片插幀渲染的話現在八代酷睿處理器的核顯都夠輸出。

    不過你又非只看電影還玩遊戲,所以顯示器隨著遊戲走。避免出現買了2K、4K顯示器但硬體效能過低導致搞笑的尷尬局面。

    現在曲面也慢慢成了主流了,並且價格也慢慢降了下來。兩者各有各的優缺點,但有機會我覺得你還是自己去賣場體驗一下再做選擇。

    一般家用顯示器我都建議使用27寸,坐在電腦桌前,眼睛離顯示器大概七八十公分這個尺寸我覺得剛剛好。如果你配置達到了GTX1060以上級別的顯示卡,那麼可選3和4之一。這裡曲面平面我都推薦兩款吧:

    1, 宏碁(Acer)ED27327英寸1800R曲率窄邊框VA廣視角全高畫質愛眼不閃屏曲面顯示器 1050元

    2,華碩(ASUS)VZ279HE 27英寸IPS屏銳翼輕薄窄邊框 全高畫質顯示器 1100元

    3,華碩(ASUS)VG278Q 27英寸144Hz重新整理1ms響應 MOBA模式 國民電競顯示器 2200元

    4,飛利浦(PHILIPS)27英寸 猛騰系列 1800R曲面 144Hz/FreeSync 遊戲電競顯示器278M6QJEB 1900元

  • 4 # 捷捷敗退

    1、首先,不同品牌所生產的,不同系列的產品都有其不同的特點和優點,解析度、重新整理率、尺寸等多方面都有一定的區別;

    2、建議根據實際的使用需要,以及使用環境、實際預算,加上透過實體店或者網店的產品對比,選擇適合個人的顯示器;

    3、建議諮詢當地實體經銷商,或其他各大電商網站中對應機型的說明介紹及其具體售價,結合自身需求來綜合判斷和選擇。至於哪一個產品更好,並沒有統一的標準。

  • 5 # 上官祁傲

    關於顯示器的主要選購引數,在下文中進行了很好的總結:

    亮度:越高越好,300 cd/m² (nit) 中等,400 cd/m² 不錯, 500 cd/m² 優秀。

    對比度:越高越好,700~900:1 及格,900~1100 中等,1100~1300 不錯,1500 以上很好。

    色域:sRGB<P3<AdobeRGB,覆蓋越多顏色越豔,覆蓋越精準越好,但覆蓋越多不一定越好。

    色深:6bit 底線,有明顯層次感,8bit 中端表現不錯,10bit 表現很好但需要整套裝置支援。

    色準:ΔE<1.5 就能適用於嚴謹的工作,ΔE<3 一般人看不出區別,ΔE 在 5 以上色偏嚴重。

    重新整理率:越高越好,打遊戲 120Hz 就能有很大提升,120Hz 之後區別並不大(除非你是職業選手)。

    響應時間:越快越好,3ms 以內頂級,5ms 以內優秀,10ms 以內中等,10ms 以上完全不適合遊戲。

    我在此就主要扒一扒、捋一捋顯示器選購中容易踩的坑吧(後面是具體的顯示器推薦)。

    首先,光比較價格和引數配置,而忽略最重要、最基礎的面板型別的行為就是耍流氓!

    例如飛利浦288B6LJRNB這一款:28英寸,4K超清解析度,102%sRGB廣色域,10bit色深,支援HDR10,還具有旋轉升降底座,價格才1599元,而其它4K顯示器一般都在2000元以上,腫麼樣,是不是價效比超高心動了呀?

    當你買回來用了幾天之後,你發現色彩顯示並不是很好,最重要的是你視角稍微偏一些,畫面色彩就TM變了!這時候你肯定要罵人家顯示器垃圾,吵著退貨又要罵人家服務態度不好……但是人家規格引數裡面就是寫明的TN面板呀,怪只能怪自己沒注意面板型別啊!

    TN面板響應時間快,便宜,但色彩差,可視角度極窄(IPS和VA直面屏的視角一般都為178°),一般只有職業電競選手喜歡併購買這種面板的顯示器,對於普通使用者,不建議選購TN面板顯示器。

    顯示器面板另外還有IPS面板和VA面板,大家選購顯示器基本也就是從這兩種裡面選。

    IPS面板色彩圖畫表現最優秀,市面上的顯示器也以IPS面板的居多,這種面板相對更貴一點,也更容易形成鏡面反光和漏光。

    VA面板對比度最高,黑白更分明,文字顯示更清晰銳利,對眼睛相對更友好一點。其餘各方面基本介於IPS面板和TN面板之間。

    其中IPS又可以細分為多種,按優劣程度:P-IPS>H-IPS>S-IPS>AH-IPS>E-IPS,但介紹頁面上大家一般都是直接標個IPS,不會細分。

    在預算範圍內,儘量不要選太便宜的,有的顯示器或品牌是相對貴一些,儘管明面引數上可能看不出多大區別,但做工用料肯定會不一樣,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永遠不會錯。螢幕的好壞對眼睛影響很大,請善待自己的眼睛!

    響應時間請認準 灰階響應時間(Grey to Grey,即GTG),IPS屏和VA屏一般只能做到4-5ms,TN屏一般1ms標配甚至更快。

    但市面上很多IPS屏、VA屏遊戲顯示器都標的1ms,請注意這個1ms後面一般應該有括號/小字:MPRT或VRB,指的是動態畫面響應時間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或視覺響應增強VRB(Visual Response Boost),當開啟MPRT或VRB時,畫面往往會很渣(加速眼睛疲勞、降低螢幕亮度、犧牲畫面色彩、引起畫面串擾等),基本上是玩不下去的,因此這種1ms實際意義並不大,有時反而弊大於利。

    現在很多遊戲顯示器都明目張膽地標這種1ms了,這個MPRT或VRB,要麼完全不寫,要麼深藏在哪個犄角旮旯裡,灰階響應時間(GTG)就更不會出現在頁面上了,要想知道的話,只能去問客服,有的你問直接就說了,有的可能藏著掖著,有的可能自己也不懂。

    當然,透過採用高科技新材料(Nano IPS、Fast IPS),灰階響應時間1ms的 IPS屏也是存在的,但價格基本都在3000左右及以上了。

    對比度請參考靜態對比度,市面上IPS屏一般為1000:1,VA屏一般為3000:1,但有的對比度標的是動態對比度,例如20000000:1,這種就不用 個十百千萬 地具體去數了。

    動態對比度是在靜態基礎上加了自動調整顯示亮度的功能,往往高達幾千萬:1,動態對比度不過是商家玩的數字遊戲,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色域容積與色域覆蓋不一樣!現在很多顯示器都標的色域大於100%sRGB,如125%sRGB,請注意這個指的是色域容積而非色域覆蓋(色域覆蓋最大隻能到100%sRGB),這個125%sRGB一般並不代表它能夠完全覆蓋sRGB色域。

    色域覆蓋指的是重合率,如下左圖三角形A代表sRGB標準色域,三角形B代表顯示器色域,兩者面積一樣大,該顯示器色域容積就是100%sRGB(125%sRGB同理),但它與sRGB色域的覆蓋重合率是肯定不足100%的(下右圖)。

    sRGB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廣泛的一種色彩標準,一般來說,對於設計類使用者,選擇一個99%-100%sRGB色域覆蓋率,出廠較色,色準ΔE<2的IPS顯示器即可,另外解析度最好2K及以上,重新整理率60Hz即可。

    對於顯示器的清晰程度不要只看解析度,而忽略螢幕尺寸大小,反之亦然。相同解析度,尺寸越小越清晰;相同尺寸,解析度越高越清晰。

    例如有一些顯示器雖然是27英寸、32英寸,但卻只有1080p的解析度,顆粒感可能會比較明顯。打遊戲的話,27英寸1080p還可以勉強接受,日常娛樂辦公的話儘量還是避免這種情況,1080p一般最大到24英寸比較合適。

    還有一些顯示器商家宣傳的什麼準4K、3.5K,什麼 QFHD WQHD QHD FHD等等全都是浮雲,最終決定引數是點距或畫素密度PPI,點距越小或畫素密度PPI越大 越清晰。點距一般在頁面上都會標,下面是整理的常見的16:9顯示器點距情況,供對比參考:

    23.8英寸1080p,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

    23.8英寸2K,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06mm

    27英寸2K,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33mm

    27英寸4K,解析度3840×2160,點距0.155mm

    31.5英寸4K,解析度3840×2160,點距0.181mm

    比如34英寸21:9帶魚屏的準4K(WQHD,3440×1440),點距0.232mm,清晰程度基本就只相當於27英寸16:9的2K!

    另外,現在高顏值顯示器一般都是窄/微邊框,外邊框一般1-3mm,但不要忘了還有螢幕黑邊,一般加起來在6-10mm左右,很多商家都僅強調外邊框,而淡化螢幕黑邊,頁面宣傳圖一般看起來邊邊很窄,但你買回之後一般會和預期有差距,因為商家的圖片一般都是將顯示器設定成深色背景以隱藏黑邊 或是採用特殊的角度拍攝 甚至P圖。

    選購遊戲顯示器不要一味追求高重新整理率,144Hz、155Hz與165Hz實際差別並不大,解析度也一般最高到2K即可,否則主機配置和錢包不一定帶的動!直面屏尺寸一般最大到27英寸,因為人眼的視角和注意力有限,螢幕太大的話,遊戲時容易看不過來、漏掉細節。

  • 6 # 我有脾氣丶

    關於顯示器的主要選購引數:

    亮度:越高越好,300 cd/m² (nit) 中等,400 cd/m² 不錯, 500 cd/m² 優秀。對比度:越高越好,700~900:1 及格,900~1100 中等,1100~1300 不錯,1500 以上很好。色域:sRGB<P3<AdobeRGB,覆蓋越多顏色越豔,覆蓋越精準越好,但覆蓋越多不一定越好。色深:6bit 底線,有明顯層次感,8bit 中端表現不錯,10bit 表現很好但需要整套裝置支援。色準:ΔE<1.5 就能適用於嚴謹的工作,ΔE<3 一般人看不出區別,ΔE 在 5 以上色偏嚴重。重新整理率:越高越好,打遊戲 120Hz 就能有很大提升,120Hz 之後區別並不大(除非你是職業選手)。響應時間:越快越好,3ms 以內頂級,5ms 以內優秀,10ms 以內中等,10ms 以上完全不適合遊戲。

    我在此就主要扒一扒、捋一捋顯示器選購中容易踩的坑吧(後面是具體的顯示器推薦)。

    首先,光比較價格和引數配置,而忽略最重要、最基礎的面板型別的行為就是耍流氓!

    例如飛利浦288B6LJRNB這一款:28英寸,4K超清解析度,102%sRGB廣色域,10bit色深,支援HDR10,還具有旋轉升降底座,價格才1599元,而其它4K顯示器一般都在2000元以上,腫麼樣,是不是價效比超高心動了呀?

    當你買回來用了幾天之後,你發現色彩顯示並不是很好,最重要的是你視角稍微偏一些,畫面色彩就TM變了!這時候你肯定要罵人家顯示器垃圾,吵著退貨又要罵人家服務態度不好……但是人家規格引數裡面就是寫明的TN面板呀,怪只能怪自己沒注意面板型別啊!

    TN面板響應時間快,便宜,但色彩差,可視角度極窄(IPS和VA直面屏的視角一般都為178°),一般只有職業電競選手喜歡併購買這種面板的顯示器,對於普通使用者,不建議選購TN面板顯示器。

    顯示器面板另外還有IPS面板和VA面板,大家選購顯示器基本也就是從這兩種裡面選。

    IPS面板色彩圖畫表現最優秀,市面上的顯示器也以IPS面板的居多,這種面板相對更貴一點,也更容易形成鏡面反光和漏光。VA面板對比度最高,黑白更分明,文字顯示更清晰銳利,對眼睛相對更友好一點。其餘各方面基本介於IPS面板和TN面板之間。

    其中IPS又可以細分為多種,按優劣程度:P-IPS>H-IPS>S-IPS>AH-IPS>E-IPS,但介紹頁面上大家一般都是直接標個IPS,不會細分。在預算範圍內,儘量不要選太便宜的,有的顯示器或品牌是相對貴一些,儘管明面引數上可能看不出多大區別,但做工用料肯定會不一樣,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永遠不會錯。螢幕的好壞對眼睛影響很大,請善待自己的眼睛!

    響應時間請認準 灰階響應時間(Grey to Grey,即GTG),IPS屏和VA屏一般只能做到4-5ms,TN屏一般1ms標配甚至更快。

    但市面上很多IPS屏、VA屏遊戲顯示器都標的1ms,請注意這個1ms後面一般應該有括號/小字:MPRT或VRB,指的是動態畫面響應時間MPRT(Moving Picture Response Time)或視覺響應增強VRB(Visual Response Boost),當開啟MPRT或VRB時,畫面往往會很渣(加速眼睛疲勞、降低螢幕亮度、犧牲畫面色彩、引起畫面串擾等),基本上是玩不下去的,因此這種1ms實際意義並不大,有時反而弊大於利。

    現在很多遊戲顯示器都明目張膽地標這種1ms了,這個MPRT或VRB,要麼完全不寫,要麼深藏在哪個犄角旮旯裡,灰階響應時間(GTG)就更不會出現在頁面上了,要想知道的話,只能去問客服,有的你問直接就說了,有的可能藏著掖著,有的可能自己也不懂。

    當然,透過採用高科技新材料(Nano IPS、Fast IPS),灰階響應時間1ms的 IPS屏也是存在的,但價格基本都在3000左右及以上了。

    對比度請參考靜態對比度,市面上IPS屏一般為1000:1,VA屏一般為3000:1,但有的對比度標的是動態對比度,例如20000000:1,這種就不用 個十百千萬 地具體去數了。動態對比度是在靜態基礎上加了自動調整顯示亮度的功能,往往高達幾千萬:1,動態對比度不過是商家玩的數字遊戲,並沒有多少實際意義。

    色域容積與色域覆蓋不一樣!現在很多顯示器都標的色域大於100%sRGB,如125%sRGB,請注意這個指的是色域容積而非色域覆蓋(色域覆蓋最大隻能到100%sRGB),這個125%sRGB一般並不代表它能夠完全覆蓋sRGB色域。

    色域覆蓋指的是重合率,如下左圖三角形A代表sRGB標準色域,三角形B代表顯示器色域,兩者面積一樣大,該顯示器色域容積就是100%sRGB(125%sRGB同理),但它與sRGB色域的覆蓋重合率是肯定不足100%的(下右圖)。

    sRGB是目前使用最普遍、最廣泛的一種色彩標準,一般來說,對於設計類使用者,選擇一個99%-100%sRGB色域覆蓋率,出廠較色,色準ΔE<2的IPS顯示器即可,另外解析度最好2K及以上,重新整理率60Hz即可。

    對於顯示器的清晰程度不要只看解析度,而忽略螢幕尺寸大小,反之亦然。相同解析度,尺寸越小越清晰;相同尺寸,解析度越高越清晰。

    例如有一些顯示器雖然是27英寸、32英寸,但卻只有1080p的解析度,顆粒感可能會比較明顯。打遊戲的話,27英寸1080p還可以勉強接受,日常娛樂辦公的話儘量還是避免這種情況,1080p一般最大到24英寸比較合適。

    還有一些顯示器商家宣傳的什麼準4K、3.5K,什麼 QFHD WQHD QHD FHD等等全都是浮雲,最終決定引數是點距或畫素密度PPI,點距越小或畫素密度PPI越大 越清晰。點距一般在頁面上都會標,下面是整理的常見的16:9顯示器點距情況,供對比參考:

    23.8英寸1080p,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23.8英寸2K,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06mm27英寸2K,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33mm27英寸4K,解析度3840×2160,點距0.155mm31.5英寸4K,解析度3840×2160,點距0.181mm

    比如34英寸21:9帶魚屏的準4K(WQHD,3440×1440),點距0.232mm,清晰程度基本就只相當於27英寸16:9的2K!

    另外,現在高顏值顯示器一般都是窄/微邊框,外邊框一般1-3mm,但不要忘了還有螢幕黑邊,一般加起來在6-10mm左右,很多商家都僅強調外邊框,而淡化螢幕黑邊,頁面宣傳圖一般看起來邊邊很窄,但你買回之後一般會和預期有差距,因為商家的圖片一般都是將顯示器設定成深色背景以隱藏黑邊 或是採用特殊的角度拍攝 甚至P圖。

    選購遊戲顯示器不要一味追求高重新整理率,144Hz、155Hz與165Hz實際差別並不大,解析度也一般最高到2K即可,否則主機配置和錢包不一定帶的動!直面屏尺寸一般最大到27英寸,因為人眼的視角和注意力有限,螢幕太大的話,遊戲時容易看不過來、漏掉細節。

    有的顯示器可能帶有內建音箱,但一般音質比較差,基本就是聽個響,圖個方便,不要抱有太大期望。

    這麼一捋 發現顯示器選購的坑還挺多的,暫時先寫到這些,後面有空再補充完善。

    看網路上有很多求推薦顯示器的各種問題,個人也花大量時間精選並整理了一些高性價比、高顏值的顯示器,不同於其它推薦,本文進行了較詳細的對比分析,同時將主要引數都清楚地整理標識了出來,相對清晰明瞭很多,下文將大致按照價格從低到高的順序進行。

    創維22.5英寸,599元

    色深8bit,解析度1920×1200,點距0.254×0.248mm,螢幕比例16:10

    LG原裝IPS屏,原生8bit色深,99% sRGB色域,螢幕比例16:10,比16:9的呈現出更寬廣的視覺範圍,減少滑鼠上下滾動的頻率,點距也相對16:9的更小一點點(更清晰)。

    微軟之星有一款599元的也不錯,但是最近沒貨下架了,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重新上架。

    色深8bit,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關於VA屏顯示器,微軟之星有一款499元的,相對IPS屏的更便宜更護眼,邊框很窄,機身也很薄(11mm):

    小米23.8英寸,699元

    色深8bit,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雜貨鋪小米推出的中規中矩的基礎大眾產品,亮點在於設計非常簡潔,顏值高。另外機身薄,背面平整無凸起,介面放在立柱後面,讓桌面更整潔,3年質保。

    AOC(I2490VXH/BS )的引數與小米的類似,不同的是AOC價格749元,響應時間5ms,個人感覺其顏值和價效比不及小米這款。

    AOC另外有一款649元的,螢幕比例16:10,能夠呈現更寬廣的視覺範圍,很適合用來辦公,點距也更小一點(更清晰),同時有TUV愛眼認證,支柱帶理線孔設計。是16:10顯示器裡銷量非常高的一款:

    色深8bit,解析度1920×1200,點距0.254×0.248mm,螢幕比例16:10

    飛利浦有一款659元的,比小米稍便宜一點,響應時間8ms,其餘引數與小米的一致,供參考:

    色深8bit,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飛利浦23.8英寸,869元

    色深8bit,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LG原裝IPS屏,TUV愛眼認證,內建音箱,人體工學支架支援:上下升降、垂直旋轉、左右旋轉、前後傾仰,不做低頭族!也不用再考慮各種各樣的方法把顯示器墊高了!

    AOC(I2490PXH5)引數與上面飛利浦的一致,價格849元,但不是LG螢幕、沒有內建音箱和TUV低藍光認證。

    AOC有一款商務系列值得提一下,做工及設計更好,介面更豐富(除了HDMI和VGA,還有DP和3個USB3.1),支架具有理線孔,也有TUV愛眼認證:

    色深8bit,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惠普23.8英寸2K,1099元

    色深8bit,色域99%sRGB,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06mm,螢幕比例16:9

    色域幾乎覆蓋整個sRGB,同時有出廠校色,色彩表現不錯,另外具有TUV低藍光認證、旋轉升降支架,惠普也是主流老牌,質量靠譜,1099元的價格很划算了。與此類似的AOC (Q2490PXQ,250nit,72%NTSC) 價格還要1199元呢!

    飛利浦有一款1019元的,支架不可升降旋轉,但重新整理率是75Hz,具有Adaptive Sync防撕裂,價效比也很高。

    色深8bit,色域117%sRGB,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06mm,螢幕比例16:9

    明基愛眼系列

    色深8bit,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具有智慧調光(顯示器下巴那裡加了智慧感測器,可根據環境自動調節)、TUV愛眼認證、色弱模式,支架可旋轉升降(也有理線孔和提手設計),另外是LG面板,帶內建音箱。長時間看螢幕相對會更舒服一點。

    連結裡還有類似的支架不可升降旋轉的,829元,相對便宜很多,隱藏式走線,這一款也很不錯。

    預算高的話,可以看看更高解析度和更大尺寸的。

    AOC 23.8英寸144Hz,1249元

    色深8bit,色域126%sRGB,色準ΔE<2,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這款應該是千元級遊戲顯示器裡價效比最高的,銷量很高,推薦的人也非常多。144Hz高重新整理率,遊戲畫面流暢,日常網頁瀏覽等也會更絲滑,1ms(MPRT)快速動態畫面響應時間(4ms灰階響應時間GTG),IPS屏,廣色域,色準ΔE<2,色彩豐富飽滿且精準,支架還可旋轉升降,相比普通幾百元的顯示器,遊戲體驗直接上一個檔次,用了絕對再回不去普通60Hz的。

    飛利浦有一款類似的,1199元,相對更便宜一點,外觀更簡潔,支架不可升降旋轉,供參考:

    色深8bit,色域125%sRGB,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惠普 27英寸2K,1399元

    色深8bit,色域99%sRGB,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33mm,螢幕比例16:9

    色域幾乎覆蓋整個sRGB,同時有出廠校色,色彩表現不錯,同時有TUV低藍光認證,支架可旋轉升降,惠普也是主流老牌,值得信賴,價格也才1399元,價效比很高了!

    飛利浦有一款1599元的,重新整理率是75Hz,同時具有睿動光感技術(使用者離開可自動息屏),支架也可旋轉升降,這一款也不錯,重新整理率更高,但色彩沒有上面惠普的正。

    色深8bit,色域124%sRGB,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33mm,螢幕比例16:9

    戴爾U系列

    戴爾顯示器一向口碑很好,很受推崇,尤其是其明星產品U系列(Ultra-sharp 最高階),做工用料非常講究,色彩非常棒,顏色校準優秀,顯示效果好,很適合用來做設計工作(專業設計建議2K解析度及以上),戴爾的售後也很好,基本可以放心無腦買。

    下面提到的戴爾這幾款,都具有出廠較色,色準ΔE<2,開箱即可體驗準確豐富的色彩,另外做工都很精緻,機身纖薄,支架可旋轉升降,介面豐富,具有理線孔設計,這些共同點就不在每一款後面再次重複了。

    色深8bit,色域99% sRGB,色準ΔE<2,解析度1920×1080,點距0.275mm,螢幕比例16:9

    23.8英寸1080解析度,基礎入門款,用來日常辦公娛樂也是挺好的,價格一般實際比1599元低。連結裡還有另一款類似的23.8英寸的,算是一個升級款,主要引數相同,價格貴百來塊,色域更廣一些(99% sRGB、99% Rec709、85% P3),有TUV愛眼認證,底座、支架、外殼等相對更簡潔好看一點點。這個升級款當然更好,但一般來說,上面那款99% sRGB色域是完全夠用了的。

    色深8bit,色域99% sRGB、99% Rec709、79% DCI-P3,色準ΔE<2,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16mm,螢幕比例16:9

    25英寸2K解析度,有HDR10和TUV愛眼認證,價格一般實際比2399元低。連結裡還有另一款25英寸2K的,色深10bit,支援HDR400和Type-C介面,其餘引數幾乎一樣,價格貴600元左右。連結裡還有一款幾乎一樣的27英寸2K的(點距0.233mm),沒有HDR,價格貴500元左右,個人覺得價效比不如25英寸的高,相同解析度下,25英寸比27英寸也會更清晰一點點。

    色深10bit,色域99.9% sRGB、99.9% Rec709、80.7% DCI-P3,色準ΔE<2,解析度3840×2160,點距0.155mm,螢幕比例16:9

    27英寸4K解析度,有HDR10和TUV愛眼認證,價格一般實際比4399元低。連結裡還有另一款幾乎相同的27英寸4K,具有HDR400和Type-C介面,價格貴500元左右。HDR實際效果與上面的差別不會太大,主要看對Type-C有沒有強烈需求。

    如果想要價效比更高的話,可以看看AOC的盧瓦爾系列,也是主要針對設計工作的。

    比如下面這一款27英寸4K,2999元,採用LG面板,具有HDR400和Type-C介面,也有出廠較色、TUV愛眼認證和旋轉升降支架。

    色深10bit,色域99%sRGB,色準ΔE<2,解析度3840×2160,點距0.155mm,螢幕比例16:9

    LG 27英寸4K,2299元

    色深10bit,色域98% sRGB,解析度3840×2160,點距0.155mm,螢幕比例16:9

    4K超清解析度,10bit色深,同時有出廠校色、HDR10和FreeSync同步,支架可旋轉升降,價效比高,主流品牌LG,質量靠譜。

    AOC(U2790PQU)也是27英寸4K,與上面 LG 類似(350nit,色域99% sRGB,色準ΔE<2),支架也可升降旋轉,但沒有HDR10和FreeSync,價格更便宜,只要1999元,該款價效比也很高,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宏基27英寸2K 144Hz,2399元

    色深8bit,色數10.7億,色域99% sRGB、95% DCI-P3,解析度2560×1440,點距0.233mm,螢幕比例16:9

    1ms VRB 響應時間 (畫質會很渣,請參考GTG 4ms),400nit高亮度,10.7億色數,P3色域,色彩表現好,支援 HDR400 和 FreeSync,支架可旋轉升降(左右可360°),介面很豐富,價效比高,好評度也高。連結裡還有類似的的 VG270UP,去掉了HDR,亮度350nit,色數1670萬,色域99% sRGB,支架不可旋轉升降,但只要2099元,價效比也很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運動可以有效緩解或者治療痔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