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WGBTTH

    祖沖之(429年4月20日—500年),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祖沖之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他在劉徽開創的探索圓周率的精確方法的基礎上,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紀錄。

    由他撰寫的《大明曆》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其主要著作有《安邊論》《綴術》《述異記》《歷議》等。

  • 2 # 德全不畏

    祖沖之是世界史上聲名顯赫的理科生,筆者感覺他比近代的“牛頓”成就大多了。祖沖之是數學家、天文學家、哲學家、機械師,在天文、曆法、數學、機械的領域,當時是絕對領先世界的。

    一,祖沖之的家庭薰陶。

    公元429年,歐洲的日耳曼人在匈奴的壓迫下,開始大舉南侵羅馬帝國,並進入不列顛群島。

    這一年,北朝的拓跋燾帶兵進攻柔然,一直打到貝加爾湖畔,攻佔了整個蒙古高原。

    同年4月20日,在南朝宋國首都建康(今南京),一戶姓祖計程車族家裡,祖沖之出生了。

    祖沖之的祖上,是從中原南遷計程車族。祖沖之不愛享受優越的物質生活,不愛做官,唯獨對理科情有獨鍾。

    祖沖之的祖父和父親,都是管理土木工程的大員,對理科有深厚造詣。天賦異稟的祖沖之從小受薰陶,還讀了不少理科方面的書。在前代巨擘張衡、馬鈞、劉徽的基礎上,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二,祖沖之的數學成就。

    1,推算圓周率。

    三國以前,人們認為“徑一週三”(即圓的直徑與圓的周長之比例為一比三。)。東漢的張衡用實驗的方法計算出圓周率是3.162,天文學家王蕃同樣採用實驗的方法,算出圓周率是3.155。

    三國時代的數學家劉徽,在計算圓的面積的基礎上,獨創“割圓術”。將圓分割成多邊形,分割的次數越多,多邊形的面積就越接近圓的面積。無窮的分割下去,就和圓無限的近似了。

    在割圓術的基礎上,可以得出任意精確度的圓周率。劉徽利用割圓術,把圓周率推算到3.1416。

    祖沖之在劉徽的基礎上,利用割圓術計算11 次,分割圓為12288邊形。把圓周率推算到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祖沖之還提出圓周率的約率:22/7;密率:355/113。

    在圓周率的計算上,祖沖之表現出的毅力、天賦讓人大為驚歎。後人將約率稱為“祖沖之圓周率”,簡稱“祖率”。祖沖之在圓周率的計算上取得的成就,讓後人膜拜了1000多年。

    2,其它數學成就。

    祖沖之還著有學術性極強的《綴術》,裡面提出了了“開差立”“開差冪”,計算方法涉及到了用三次方程求解的問題。

    《綴術》被列入《算經十書》,廣泛流傳於日本、朝鮮等地。但是由於《綴術》專業性太強,看懂的人太少而刊印極少,逐漸失傳了。

    三,其它方面的成就。

    1,祖沖之還根據自己觀測的和計算,改進了曆法,制定了《大明曆》。

    《大明曆》的準確度,是讓人稱讚的。例如:

    祖沖之推算出,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為365.2428141日,比今天的推算僅相差46秒。

    大明曆中還使用了歲差,祖沖之算出歲差是每45年51個月後退一度,而現代的精確計算是每71年8個月向後退一度。

    祖沖之還相當準確的計算出,月亮相繼兩次透過同一交點的時間為27.2123日。因此,大明曆對日食、月食的預報很準確。

    祖沖之於462年把《大明曆》獻給宋孝武帝,經過學者辯證後於465年正式使用。

    2,其它方面的貢獻。

    祖沖之在嚴謹的觀測基礎上,對五大行星的執行軌道,執行週期進行準確的推算。祖沖之研究之餘,還精通音樂,對老莊哲學、佛學頗有研究。

    祖沖之在地方上做官時,為了造福百姓,又醉心於機械製造。利用南方多水的特色,設計了水碓磨,利用水力舂米、磨粉。還造了“千里船”,能夠日行百里。

    淺議一下祖沖之:

    1,超前的理科學霸。

    不得不說祖沖之這個超級學霸,智商超出常人太多,思考的東西也超前了太多。

    當祖沖之把《大明曆》獻給皇帝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因為別的學者理解不了他的觀點,達不到他的那種高度。祖沖之的《綴術》,因為專業性太強,學術性的語言用的太多,歷代學者紛紛抱怨看不懂。想來也是,朝堂上的大儒們主攻的是政治、歷史、文學,讀《綴術》可不就是讀天書嘛。導致《綴術》被束之高閣,漸漸失傳了。

    他在機械方面的貢獻,也大都失傳了。至於失傳的原因,估計也是使用了高深的理論,使得推廣極為艱難。那時的工匠,能掌握理論知識的人太少了。

    2,後世紀念。

    祖沖之的超前,讓他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偉大。為了紀念他,1964年,人們把新發現的編號為1888的行星命名為“祖沖之星”。

    1967年,國際天文學家聯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脈,命名為“祖沖之山”。

  • 3 # 跪射俑

    祖沖之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他用最原始的算籌方法,早於外國人一千多年,就把圓周率計算在了小數點後七位數,即3.1415926到3.1415927之間。是的,就是那個“π”。

    既然說他是數學家,他肯定寫有數學方面的著作,不錯,數學傑作《綴術》就是他寫的。古人評論這本書“學官莫能究其深奧,故廢而不理”,說的是《綴術》理論十分深奧,計算又相當精密,連學問很高的學者也不易理解它的內容,所以讀懂這本書的人就太少了。

    百度百科這樣介紹祖沖之:祖沖之(429年—500年),字文遠,出生於建康(今南京),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

    下面來說說百度百科中祖沖之天文學家的頭銜是怎麼得來的。

    在古代,中國曆法家一向把十九年定為計算閏年的單位,他提出了391年144閏月的新閏法。祖沖之推算的一個迴歸年的長度為365.2428141日,與今天的推算值僅相差46秒,並據此著手編撰了《大明曆》。這部曆法是當時最科學最進步的歷法,對後世的天文研究提供了正確的方法。他還對木、水、火、金、土等五大行星在天空執行的軌道和執行一週所需的時間,也進行了觀測和推算,給出了更精確的五星會合週期。

    此外,祖沖之還是機械製造方面的專家。

    他設計製造過水碓磨、銅製機件傳動的指南車、千里船、定時器等。

    在中國古代指南車的名稱由來已久,但其機制構造則未見流傳。祖沖之所制指南車的內部機件全是銅的,它的構造精巧,運轉靈活,無論怎樣轉彎,木人的手總是指向南方。

    他改良的水碓磨,把水碓和水磨結合起來,生產效率就大大提高了。這種加工工具,中國南方很多農村現在還在使用著。

    他還設計製造過一種千里船,史載“於新亭江試之,日行百餘里”。還有他製造的“欹器”,用來盛水“中則正,滿則覆”,古人常放置在身邊以自警。

    祖沖之的成就不僅限於自然科學方面,他還精通樂理.對於音律很有研究,所著述的音律方面的著作,可惜失傳了。

    祖沖之還是一位政治家。他的晚年,正值南北朝的南齊後期,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政治黑暗,社會動盪不安。在他擔任長水校尉時,他寫了一篇《安邊論》,建議政府開墾荒地,發展農業,增強國力,安定民生,鞏固國防。只可惜當時南齊的統治已經無法再維持下去,再加上南北朝之間的連年戰爭,祖沖之良好的政治主張無法在國家內部施行,更無法實現了。

    還有更奇的,祖沖之還是一位文學家。知道《述異記》嗎?這本專門記載鬼異之事的書就是他寫的。

    在這裡,我摘錄一則“黃耳”,把它翻譯成白話文,輕鬆一下。

    “晉初大詩人陸機養了一隻狗,名叫“黃耳”,甚受主人喜愛。

    陸機久寓京師洛陽,十分想念江南的家鄉,有一天便對黃耳開玩笑說:“我很久不能和家裡通訊,你能幫忙傳遞訊息嗎?”

    不想這隻狗竟搖著尾巴,連連發出聲音,似乎表示答應。陸機大為驚詫,立即寫了一封信,裝入竹筒,綁在黃耳的頸上,放它出門。

    黃耳不僅把信送到了陸機的家裡,還把家人的回信帶了回來。

    家鄉和洛陽相隔千里,人往返需五十天,而黃耳只用了二十天。

    後來,黃耳就經常在南北兩地奔跑,為陸機傳遞書信,成了狗信使。

    為了感謝“黃耳”傳書之功,它死後,陸機把它埋葬在家鄉,村人呼之為“黃耳冢”。

  • 4 # 大河橋下流

    祖沖之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大科學家,他出生於南北朝時期,其祖父和父親都是知識淵博的人,都曾在劉宋朝為官。

    祖沖之得益於家庭環境的薰陶,自幼便博覽群書,尤其對數術和曆法更感興趣。

    在公元459年9月15日,祖沖之根據之前對月食規律的研究,準確的預測到了月食,用事實證明了月食是可以預知的。

    隨著閱歷和知識的增長,祖沖之發現古代的歷法有很多漏洞,於是他決定對古代曆法進修訂改進。

    在公元前462年,時年33歲的祖沖之經過浩繁的刪減更正和重新觀測計算,終於製作出了精準的《大明曆》。

    在《大明曆》中,祖沖之計算的一回歸年為365.24281481天,同現代測算出的結果比,只差50秒。

    公元464年,祖沖之在擔任婁縣縣令時,開始著手研究指南車,和水碓磨及漏壺計時器等一批能推動和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工具。

    祖沖之計算的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後七位,是世界上最早的圓周率的精確數值,後人將其稱為“祖沖之圓周率。”

    祖沖之著有《綴術》一書,他將其所研究出的數學成果悉數納入此書,但可惜的是祖沖之在世時此書並未受到世人重視,直到他去世多年後,《大明曆》和《綴術》才被重新認知,並得以在社會上推廣和應用。

    祖沖之是個天才的科學家,由於處在混亂動盪的年代,人們普遍對科學知識重視不夠,祖沖之對科學研究的堅持尤顯不易。

    既使處在不利的氛圍中,祖沖之依然堅持科學科究並取得了重大的成果,更是難能可貴,令人由衷的感嘆其驚人的毅力,敬佩其對人類科學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 5 # 文藻巧翁

    祖沖之(429——500)祖籍范陽{今河北淶水縣),是南北朝時期傑出的科學家,在數學、天文曆法、機械製造等領域都有卓越的貢獻。在世界上,他第一次使圓周率的數值精確到小數以後的7位數字,這比歐洲要早1100多年。此外,祖沖之一直很認真地觀察天象,反覆計算,最後提出了一種新曆法《大明曆》,最早應用了“歲差”這個慨念。祖沖之還是一個機械製造專家,他造出了“千里船”,每天能航行100多里,比其他船隻快得多了。他還設計製造了一種利用水力推動的“水碓磨”,很受人們歡迎。祖沖之還仿照古代的樣品改造了指南針。

  • 6 # 凱麗百科

    祖沖之是中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一生鑽研自然科學,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方面都有貢獻。而我們最為熟知的就是他首次將“圓周率”精算到小數第七位,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他提出的“祖率”對數學的研究有重大貢獻,直到16世紀,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才打破了這一記錄。

  • 7 # 磐龍觀史

    祖沖之(公元429年─公元500年)是我國傑出的數學家,科學家。南北朝時期人,漢族人,字文遠。生於宋文帝元嘉六年,卒於齊昏侯永元二年。祖籍范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水縣)。為避戰亂,祖沖之的祖父祖昌由河北遷至江南。祖昌曾任劉宋的“大匠卿”,掌管土木工程;祖沖之的父親也在朝中做官。祖沖之從小接受家傳的科學知識。青年時進入華林學省,從事學術活動。一生先後任過南徐州(今鎮江市)從事史、公府參軍、婁縣(今崑山市東北)令、謁者僕射、長水校尉等官職。其主要貢獻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三方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已被推薦首頁的回答,再次編輯修改內容,有什麼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