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徐二二
-
2 # 濼溘
這樣的情感是低情商的表現。情商是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能夠換位思考。愛而不得,那就放手,看著對方幸福就好,為何要恨呢?恨是扭曲的情感,這根本不是愛,愛是給予而不是必須得到。由愛生恨說來好聽是因為愛太深,其實是太自私了。還是好好調整心態的好。
-
3 # 蘇蘇蘇啊5211314
假的,因愛生恨也就是自私的愛不是真愛。真正的愛是長久的即使那個人離自己而去也不會恨他,只會祝福他得到幸福。
-
4 # 小ying寶兒
這個問題回答起來比較複雜,個人認為,由愛生恨只是一個成長的過程。說說我的經歷,我特別喜歡一個女孩子,我們也在一起了,到了結婚的年齡,房車都買好了,日子也定好了,後來說我們不合適,其實是她有人了,真的是我接受不了這個事實。有一段時間挺恨她的,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也就沒那麼恨了,反而是又回到了當初愛她的感覺。希望她能幸福快樂。真心話。
-
5 # 夢醉江南三月天
愛之深,恨之切,也是一種因果。
因為愛,寄予了太多的厚望,傾注了太多的熱情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一旦感到失望,痛苦油然而生。這痛苦,會馬上轉化成憤怒,熊熊燃燒。
但是,這樣的狀態真的不好。理智才是解決問題最好的基礎。
衝動是魔鬼,誰都明白。但事到臨頭,宗難把控。讓心靜下來,也是一種境界,一種高度。需要不斷修為,歷事練心,方可熟稔於心,自由運用。
-
6 # 駿希兒
由愛生恨是真的有,愛是恨的緣由。愛的越深,期望就越大,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
心理學家狄奧多·芮克在《戀人的心》中表示:恨是愛的強烈反彈。在‘愛’中,其實藏有許多與愛相反的特質,諸如:嫉妒、敵意、佔有、毀滅。以致於當愛不再復得時,愛中的恨意取而代之,就形成愛的戰場。因此,愛恨之間不過一線之隔。當愛情不如自己所想,遭遇分手,寧可玉石俱焚,卻始終不願讓自己受傷的心降伏於理智之下。當愛情初動,嫉妒、緊張與憤怒之情雖在,當事人想要避之而不可得,但這些情緒卻是無意識的。而現在,當愛情衰煺,那些情緒重臨,大部分卻已不是無意識,而是有意識。熱戀時,往往兩個相愛的人之間有關係很好的時候,想也不想就對TA好,無論颳風下雨、天崩地裂,只要兩個人在一起,到處都是甜蜜的天堂;也會有衝突很大的時候,一旦愛情由濃轉淡,想起往事種種,歷歷在目,對方的優點變缺點,時間越長矛盾衝突就積累得越多,到後來就有可能產生恨。
因為曾經愛得那麼認真,尤其當你覺得你這幾年為TA付出的很多,但得到的卻很少,而且你感覺TA還有可能會拋棄你,離你而去。你會心痛、會不平衡、會覺得不值得、會下意識地恨TA耽誤你的青春,你就會恨不得要對方付出代價,才能償還自己當初所付出的一切。
所以戀愛的時候,我們可以多理智的思考一下,兩個人到底合不合適,不要讓當初相愛的兩個人產生很糟糕的後果。只要先考慮清楚了,將來你就不會因為TA無法給你而心存怨恨,不會由愛生恨。
-
7 # lee寶娜
我們說愛是什麼,是淡淡的喜歡,還是視為生命的火焰?是飛蛾撲火的壯烈,還是默默的恆久忍耐呢?我認為愛是對我們自己心靈和靈魂的一種慰藉,和愛的對方無關。一切由愛生恨的行為都是錯誤的愛的方式。
由愛生恨在現實中經常會發生。我認為這不過是一開始愛就帶有目的性,而沒有獲得所造成的。
有人說:愛是一種無私的付出和犧牲,人活著就是為了快樂和幸福,你之所以愛她也是想讓她快樂和幸福。愛是無私的付出,如果你在付出時就想著要回報,那這種愛不夠純粹,是帶有目的性和利益性的,是造成由愛生恨的根源所在。
在《三生三世枕上書》中白鳳九就是個非常討喜的人,她對帝君的愛人儘可知,是濃烈的、熾熱的,但是卻不是咄咄逼人的,她可以為了帝君付出生命,確實也幾次三番的險喪命,但是,卻從來沒有想要帝君的回報。因為她覺得愛帝君是她的選擇,帝君愛不愛她卻是帝君的選擇。所以,白鳳九最後得到了帝君的愛,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誰想要一份沉重的,總是在時刻提醒你回報她的愛呢?
但是,姬蘅卻恰恰相反,她根本沒有付出什麼,卻想要回報。我愛你,我這麼愛你,你卻不愛我,姬蘅是一廂情願的,為此還用父親的信物要挾帝君,讓帝君對她徹底的厭惡。她的愛是帶有目的性的,所以得不到想要的愛就把這種愛演變成怨,再得不到迴應或者拒絕就變成了恨。
由愛生恨是什麼感覺?知乎上有人這樣回答:
恨一個人
什麼感覺大概覺得
看著他
我就能想到
我與他那些無關晝夜顛倒黑白的往事
像是嘲笑的耳光一巴掌一巴掌的甩著自己的臉
我說我恨你我就是希望你
走路都會摔跤
吃飯會被噎住
凡是以後沒有我的日子走在街上都會下雨
光看文字都能看到滿屏的怨氣,由愛生恨不過是不放過自己,透過懲罰自己來詛咒別人。
用心理學來解釋,由愛生恨不過是心理的一種自我防衛機制,愛的過程中會產生很多的情緒,如悲傷的、氣憤、開心、難過、不甘、憤懣等,這些情緒會持續的堆疊,一旦堆積如山會水漫金山,找不到宣洩的出口,這個時候我們的心理防衛機制就會啟動,就會把這種矛盾轉化,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情緒表現形式,那就是恨。
每一個離別都是蓄謀已久,又何必去浪費更多的感情,讓自己活在回憶中。
同樣一個人,我們可以由愛生恨,也可以由恨生愛,人沒變,變的只是我們的念頭。
親愛的,放過自己吧,讓過去隨風消散,重拾生活的希望,重新出發找尋真正的歸處。
回覆列表
佛家有云:由愛故生恨,由愛故生怖
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因為有愛所以有了憂愁,因為有愛所以有了恐懼。若是放下愛,就沒有了憂愁也沒有了恐懼
這是一句佛家經文,是說人的喜怒哀樂都是由慾望而起,若舍掉慾望,四大皆空,就身心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