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搞
-
2 # 猩猩猩猩猩1
我覺得是他用錯了策略,進攻魏國勢必要速戰速決,但是諸葛亮卻選擇了最遠的一條路。所以只能六出祁山來彌補錯誤。而且諸葛亮對魏延的不信任一定程度上導致了這件事情發生。在1出祁山的時候魏延就說偷襲子午谷,這時他已經合理的分析了魏國的兵力部署以及作戰方法,卻被諸葛亮否定,兵出祁山,讓40萬人慢性消耗.蜀國山道難行,糧草運輸困難。結果越拖越大事,最後六出祁山失敗
-
3 # 鷹嘯雲間飛
由祁山進兵長安主要原因是糧食原因,利於長時間對峙。因糧與敵,用敵人的糧草來供給自己的軍隊。並且自己的糧道運送安全,是沉穩的戰術。這裡牽涉到關中盆地周圍地理,地貌,戰術的運用無法細說。奇襲子午谷是無知的想法。等於深入敵後不成功便成仁的思想。關中盆地有東,西兩個豁口。祁山在西,子午谷口位於東。軍隊如果由子午谷出去後,一旦戰事不利再想退回漢中,想都別想!
-
4 # 追逐光影的
最終目的當然是為了復興漢室,同時,攻打魏國西部邊陲,危及曹魏統治,就可以讓曹魏兵力困於此,形成消耗和對峙局面。
再者,蜀漢經夷陵之戰後,喪失了從荊州出兵的可能,所以從地理因素考慮,出祁山是一個可行的方案。
俗話說,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蜀漢兵力很少,就算有魏延這樣的大將可以獨當一面,但是依舊無法阻擋過多軍隊。與其坐以待斃,不如出擊,以攻代守。
從祁山出兵,在戰略上講,與漢高祖路徑相似,取關中沃野之地,加上西涼的良馬,就可以彌補蜀漢軍事方面的劣勢。這也是隆中對裡面的思想。
-
5 #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諸葛亮之所以在晚年傾盡全力,舉蜀國上下之兵力六出祁山伐魏,得從諸葛亮《隆中對》說起。劉備請他下山時,諸葛亮在《隆中對》提出了自己高瞻遠曙的戰略構想,透過佔領巴蜀地帶,從而三分天下。其中還“聯吳抗魏”的戰術定位,而在其中,荊州是至關重要的“核心地”。有荊州這軍事要地在,進退自如,可以立於不敗之地。
事實證明,諸葛亮果然是神機妙算之人,隨後劉備在他的輔佐下,果然佔領蜀中而三分天下。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關羽來了個大意失荊州,徹底打亂了諸葛亮的“聯吳抗魏”的戰術。關羽慘死後,劉備不顧諸葛亮的反對義然伐吳。然而隨著吳將陸遜用火攻在彝陵大敗蜀軍後,蜀軍精稅部隊幾乎殆亡喪盡,劉備也因此殞身白帝城。
荊州的失守,及劉備的早逝,聯合東吳共同伐魏也就只剩下紙下談兵了。再加上繼位的劉禪昏庸無能,留給諸葛亮的現實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的攤子。
諸葛亮卻兢兢業業,勵精圖治,開拓進取,在把蜀國上下治理得井井有條的同時,還在晚年竭力全力地伐魏,他六出祁山,結果都以失敗告終。
其實,以諸葛亮的智謀心知肚明,六出祁山伐魏之舉是“徒勞之舉”,註定只會失敗而不能成功。但諸葛亮之所以還要“強人所為”,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因為形勢的變化,使得諸葛亮不得不調整了戰略部署:改以消滅魏國的伐魏為力求自保的伐魏。
要知道,當時蜀魏強弱明顯,而蜀國統一中原已是痴人說夢了,如果能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才是當務之急。
諸葛亮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於是採取了以攻為守的辦法逐漸拓展邊疆地區,六出祁山,一方面想進一步加強控制蜀北戰略要地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證明自己為蜀國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自己贏得身後名。
明知不可為而強行為之,諸葛亮六出祁山時,內心是多麼的痛苦可想而知,最後病死五丈原,誠為悲也。
-
6 # 鹽都老兵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祁山,原來的主流觀點是認為諸葛亮要實現劉備恢復漢室的遺志和隆中對統一中原的理想。現在更多的觀點認為諸葛亮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為實行嚴苛的統治,權利集中尋找藉口。劉漢政權對巴蜀而言,是外來政權,劉備利用劉璋的信任佔領屬地,取得政權,當地民眾、士申、官員不可能心甘情願接受蜀漢的統治,劉備政權對巴蜀進行了大規模的清洗和對嚴苛統制。劉備死後,諸葛亮排擠了第一輔佐大臣李嚴,打壓屬地士族,國內矛盾鬥爭可想而知,把一個劉璋手裡富足的地區搞得國力垂危。只有樹立一個強大的敵人,才能減輕內部矛盾,繼續統治。成都武侯祠內有一副攻心聯,是公元1902年(清光緒二十八年)趙藩撰書。聯文是:“能攻心則反側自消,從古知兵非好戰;不審勢即寬嚴皆誤,後來治蜀要深思。”原來按照主流的觀點認為是讚美諸葛亮能“攻心”孟獲,而非採取好戰的辦法安定周邊,如果不按照當時屬國的情形,嚴格法度,就會失誤。現在很多人認為諸葛亮經過歷朝歷代,被逐步神話的,其實早期人們對諸葛亮也是有不同看法的。攻心聯實際是批評諸葛亮不會用兵而好戰,不會寬柔相繼,一味嚴厲,寬嚴皆誤。
-
7 # 津城沐雨
第一,劉備建立的蜀漢以漢室後裔自居,把曹魏政權視為國賊,出師北伐是心裡防線和立國的根據。
第二,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是劉備政權發展的目標和動力。第三,益州疲弊,難於久存,如果不進佔關中,恢復中原,終將被消滅。
第四,巴蜀之地易守難攻,進川之路“難於上青天”,諸葛亮不用擔心後顧之憂。
第五,曹魏政權雖然強盛,但是還需要面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和南方孫權東吳的牽制,直接用於對抗蜀漢的軍隊有限。
第六,出川北伐,佔領關中有利於造成地利上的優勢,憑藉淆涵之險,再東出中原,有很大的可能性。
綜上所述,諸葛亮六出祁山與曹魏徵戰,有很大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
8 # 三國逐鹿諸葛亮為何六出祁山
諸葛亮是仁者化身,智者的代表,能神機妙算,未卜先知,在三國裡呼風喚雨,所向披靡。他也是忠誠的賢臣,不可多得的良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匡扶漢室不遺餘力地奮鬥一生。其中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六出祁山,次數之多,道路之艱險,意志之堅定可謂空前絕後。然而,諸葛亮為何非要六出祁山呢,我想會有一下原因作為參考
為報先帝知遇之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劉備三顧茅廬,才把諸葛亮請出山,隆中對孔明分析了當時的形式,提出了佔領荊州,攻克益州,實現三足鼎立的局面,劉備不勝感激涕零。跟隨劉備之後被奉為上上賓,同塌而眠,同桌而飲,言聽計從,就連關於張飛也被視而不見。之後諸葛亮草船借箭、紅燒赤壁助周瑜贏得曹操。巧施妙計,順手牽羊佔領荊州。而後輔助劉備攻佔益州,雄姿英發,英雄得志,一展自己偉大報復。如果沒有劉備的知遇之恩,孔明恐怕不會如此一帆風順地實現政治理想。因此為了報答劉備知遇之恩,屢敗屢戰,艱難地進行六次北伐
繼承先帝遺志,受劉備白帝城託孤。夷陵之戰,劉備被火燒連營,損失慘重,病死白帝城,臨終他把興復漢室的重任託付給孔明,並且告訴孔明:劉禪能輔佐就輔佐,如果不能可以自立。諸葛亮跪拜發誓:永世為匡扶漢室而奮鬥,殫精竭慮輔佐劉禪。從此諸葛亮成了託孤重臣,立下掃清寰宇的誓言,他堅信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而諸葛亮用六出祁山踐行了自己的諾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最終死在了北伐的戰場上
從軍事上講,諸葛亮北伐出祁山是最好的選擇。祁山位於甘肅禮縣東側,綿延二十五公里,這裡有崇山峻嶺地勢險要,被稱作是九州名阻,是三國必爭之地。對於伐魏必然以漢中作為基地,它的西部和北部都是綿延的大山東邊是武關,西北是祁山,西南是荊州,如果從荊州進攻洛陽側翼容易受到攻擊,從漢中進攻武關,進可以攻取渭水,佔領長安,退可以守漢中。還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出陳倉渡口過渭水攻佔天水,控制秦川,也就是當年韓信走的路,諸葛亮也選擇了這條路線,因為這裡魏軍的防守最為薄弱,而且一但穿過祁山,魏軍除了渭水無險可守。所以出祁山北伐是最好的進攻路線。
三國的具體形式,決定了諸葛亮必須主動出兵伐魏。自從荊州失陷之後,蜀國只剩下益州,不足魏國的十分之一,資源匱乏,人口稀少,而魏國處於發現生產的軍事防禦階段。如果任由兩國發現下去多蜀國必然是大大不利的。加上劉禪昏庸,不堪朝政,如果偏安一隅必然會被魏國所滅。而此時文帝曹睿剛繼位根基不穩,進攻既可以佔領城池也可以讓魏國忙於戰爭,滯後發展,一舉雙得。
-
9 # 汐水柔情
諸葛亮為什麼六出岐山?其實這裡有點矛盾,諸葛亮不是六出岐山,而是六次北伐,那麼諸葛亮為什麼要不斷的北伐呢?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在歷史上是公認的,用兵如神,諸葛亮也因為其出色的軍事才能,後被其對手司馬懿後代追封為“武興王”,也被唐朝列入武廟十哲,諸葛亮沒有演義裡面那麼神,但在歷史上諸葛亮也稱得上神一級人物,後人稱諸葛亮為“智聖”代表中國智慧的化神,在歷史上諸葛亮的聲望也是數一數二的!
諸葛亮在未出山就已定三分天下,一篇《隆中對》流傳千古,然而由於蜀國後期已經無力爭取天下,諸葛亮卻還要不斷北伐,這是寓意何為,諸葛亮用兵如神為何,六次北伐失敗,歷代軍事家還如此肯定其軍事才能?
蜀國後期,失去荊州,蜀國就只能自守,已經失去了爭奪天下的能力,加上劉備夷陵之戰大敗,蜀國可以說基本是亡國,然而在這種情況下,諸葛亮將蜀國重新整頓軍隊,六次北伐,在北伐過程中,諸葛亮不採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而是穩打穩走,明知糧食跟不上,卻還要北伐,難道被人稱為神的諸葛亮,還不明這個道理,窮兵默讀嗎?那麼諸葛亮的北伐原因是什麼呢?大致如下:
第一,蜀國的當時所處的環境,處於只能自守的地位,中國十三州,魏國佔九州半,蜀國一州,如果蜀國採取自守,各種聲望休息,只會加速蜀國的滅亡,所以諸葛亮只能選擇以攻為守的策略,一來可以延長蜀國壽命,二來可以阻止魏國發展,三來可以消弱魏國,增強蜀國,諸葛亮北伐的目的是消弱魏國而不是滅亡魏國,從當時來看,蜀國是滅不了魏國的,魏國人才多,而且魏國政治穩定,蜀國不具備一統天下的條件。
第二,由於劉備建立蜀國不久,便離世,蜀國內部矛盾激化,諸葛亮需要化解內部矛盾,只有北伐能消除內部矛盾,使得內部把注意力集中在北伐,從而使蜀國內部穩定。
第三,諸葛亮北伐是為了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劉備臨死前把劉禪和國家交給諸葛亮,諸葛亮能做的就是盡最大的可能把蜀國壽命延長,北伐恢復漢室,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來報答劉備的恩情。
-
10 # 籃球界鍵盤俠正揚同學
六出祁山,實為困獸之鬥
是被逼入絕境的無奈之舉
夷陵之戰之後,劉備幾乎敗光了十多年來的所有積蓄
蜀國不但沒有拿回荊州,天下九州,只得益州
益州雖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比較稀缺,更無法與曹魏六州之地的密集人流相比較
在那樣的情況下,南中有時常會鬧一鬧,西邊也非常的不穩定
長此以往,曹魏佔據著人和,地利,假以時日經濟碾壓掉蜀漢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事實在諸葛亮死後,曹魏確實碾壓掉了蜀漢
六出祁山,以攻代守。渺茫的希望也是希望,與其在高地守著,不如衝到對面野區再抓一波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使得諸葛亮作出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覺悟
...
其次,借用六出祁山這一戰略目標,諸葛亮可以掌握蜀漢的兵權
大家都知道,劉備當時很少讓諸葛亮參與作戰
諸葛亮是一個治國大師,但未必就是一個很好的軍師
演義中太過神話諸葛亮,空城計、上方谷這些都是憑空捏造出來的
當時北伐,五虎將只留一老年趙雲,此時能壓得住軍心的也就諸葛亮了
無論是出於有心還是無意
北伐的口號一打起,諸葛亮就徹底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
這也使得諸葛亮萬事親力親為,最後精疲力盡,病死五丈原
...
-
11 # 葉x3
因為蜀國手上真正願意作戰的兵都是荊州兵和更早些時候和兵,蜀地內的百姓和當地門閥都沒有爭奪天下的意願,如果不能在這批荊州兵老到失去作戰能力之前北伐成功的話就永遠失去爭奪天下的機會。
-
12 # 陳星霖是本名
準確的說是五次北伐,六出祁山是三國演義寫的,諸葛亮北伐的目的可以從兩方面看,一方面蜀國內部派系林立,彼此不服,如若諸葛亮活著,還能勉強穩定,一旦諸葛亮逝世或失勢,那麼蜀國必定分裂,這可以從諸葛亮平定南蠻至去世這段時間蜀國內部穩定,而孔明逝世後,蜀國內部便爆發了數次動亂可以看出,那為什麼不讓劉禪親政,這是由於在孔明去世前蜀國開國元老仍在,並且威望較高,兵權在手,比如魏延,魏延在世時是非常囂張的,並且後期只服諸葛亮,劉禪如若親政,那諸葛亮必定失勢,他一定是壓不住哪些元老的,所以諸葛亮一死,魏延這個在軍中威望極高的人無論孔明下不下令,劉禪都容不下他,一個元老尚且如此,更何況北伐初期,元老眾多,派系林立的時期,所以諸葛亮北伐對內,可以有理由集權,佔據復興漢室的大義,建立自己的勢力,並且廢李嚴,打擊清流,抑制豪強,這與曹操治國相似且更完善,但這也為蜀國最先滅亡埋下了伏筆。
北伐對外,諸葛亮雖然斬了張頜,王雙,擊敗了司馬懿(真刀真槍,非小說記載,出自正史),郭淮,但這是手段不是目的,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會將魏國大量人口遷往漢中,那怕是第一次北伐,也遷了十萬戶,這極大消耗了魏國西部的勢力,北伐過程中如果有機會自然就進攻,沒有就搶人搶糧,魏國與蜀國主力打仗總是略遜一籌,只能守,如果能贏,幹嘛不打。至於兵出子午谷,如果魏國有準備,那參照明末孫傳庭以一萬人以少勝多擊潰高迎祥主力可以看出,只需兩三萬人,蜀國就得全軍覆沒,那時便有亡國之威,所以這是一場蜀國輸不起賭博。
-
13 # 蕭武
看過足球比賽的人都知道,弱隊對強隊,如果是擺開防守陣型,立足於防守,你的體能消耗要比對手大很多。尤其是當對手陣中有幾個核心球員的個人能力特別強的時候,一個人很難有效盯防,必須兩個以上的球員去夾擊才能防住,防守一方的體能消耗就會特別大,往往是上半場注意力還比較集中,體能也比較充沛,防守還能防住,到下半場,隨著體能下降,要再保持同樣強度的防守,就比較難了。
所以,足壇有些比較激進的教練是比較崇尚進攻的,認為進攻是最好的防守,透過主動進攻,打出去,把壓力轉移到對手身上,自己才能有機會取勝。國內外都有這樣的主教練,無論是對陣強隊還是對陣弱隊,都會主動進攻,用進攻來壓制對手。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戰爭也是如此。作為整體實力比較弱的一方,如果不主動進攻,也就是積極防禦,而是選擇嚴防死守,是非常難守住的,尤其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和平時期之後,雙方的實力積累會導致強勢的一方更加強,形成絕對的壓倒性優勢,防守的一方就很難守得住了。
蜀漢面對曹魏的時候,基本上就是這個態勢。在劉備掌權時期,蜀漢的進攻是真正的進攻,無論是進攻漢中,還是關羽北伐襄樊,目標都是開疆拓土,佔領對手的地盤,來增強自己的實力。而到了諸葛亮掌權的時候,雖然表面上蜀漢始終在進攻,但本質上只是積極防禦,也就是以進攻來減輕自己的防守壓力。
蜀漢的幾任主教練中,諸葛亮時期相對而言是比較注重攻守均衡的,每次出兵北伐,放在第一位的都是保證不出現大規模的戰敗,避免較大規模的損失。所以,進攻的時候只會在形勢非常有利的情況下,才會大舉深入進攻,一旦發現後方有危險,就會馬上主動撤退。所以諸葛亮時期雖然沒有太大的收穫,但也沒有造成太多的損失。
蔣琬和費禕時期,蜀漢的策略基本上就是防守反擊的打法,先立足於做好防守,然後等待機會,沒有更好的反擊機會,寧可繼續等待,也不盲目進攻。所以這個時期的蜀漢整體上比較穩定,沒有太多的勝利,但也沒有給對手什麼機會。相比於諸葛亮時期,這個時期的蜀漢是向防守傾斜的。
而姜維就是前面提到的那種更激進的主教練的打法,以主動進攻來壓制對手,所以他先後十一次北伐,比諸葛亮的北伐次數幾乎多一倍,出現過大勝,也出現過大敗。但是,很顯然的是,姜維的勝利對曹魏雖然造成一定的損失,但是隻是讓曹魏出現了險情,並沒有根本扭轉雙方的絕對實力對比。
大舉進攻,以進攻壓制對手的打法,在足球比賽中最大的危險就在於,如果對手是比較擅長反擊打法的球隊,那麼就很容易丟球。因為壓上進攻,陣型比較靠前,對手一旦形成反擊,防守體系就很難及時回防到位,就會出現防守漏洞。蜀漢最後的滅亡,基本上就是這樣的情況,曹魏在長期防守之後,突然發動快速反擊,蜀漢的防禦體系來不及回防到位,出現了漏洞,被鄧艾的長途奔襲擊敗。
-
14 # 密探零零發
諸葛亮在三國中,其智近妖,被稱為“智聖”,其智力絕非我們這些平常人所能比,他又特別精於算計,你認為他會做賠本的買賣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諸葛亮之所以堅持六出祁山,純屬無奈之舉,真相令人心酸呀!
關羽大意失荊州,直接喪失了蜀國爭奪天下的機會。赤壁之戰後,劉備借荊州,西取益州、漢中等地,一躍成為高富帥,真正地擁有了爭奪天下的實力,可謂是劉備的上升期。正當劉備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關羽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悅,率軍從荊州北伐,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這時候劉備真正達到事業巔峰,眼看有希望一統天下。但魏國和吳國聯合,關羽大意失荊州。荊州的失去,造成蜀國不僅失去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更要命的是失去了逐鹿中原的重要戰略跳板。
劉備衝冠一怒為關羽報仇,劉備率蜀國精銳,以為關羽報仇為名,發動了夷陵之戰,攻打孫權,實則是為了奪回荊州這塊戰略要地。但這次老司機劉備,竟然陰溝裡翻船了,被初出茅廬的陸遜打敗了,蜀國精銳損失殆盡,蜀國元氣大傷,要不是魏國虎視眈眈,吳國見也佔不到便宜了,主動講和的話,蜀國就玩完了。
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韜光養晦,準備再戰。夷陵之戰大敗後,劉備病重在白帝城託孤,諸葛亮輔佐劉禪治理蜀國。前期,諸葛亮休養生息,恢復元氣,厲兵秣馬,掃清內患,好不容易才緩過來。按理說,你就繼續韜光養晦唄,別浪才對,為何後來諸葛亮堅持六出祁山堅持北伐呢?
實際上,是以下兩個原因。一是北伐,一統天下是蜀國的既定目標,除此之外,為了擴充套件地盤,也必須要北伐。在失去荊州後,蜀國在三國中,面子最小,人口少,經濟落後(當時還是落後的偏遠山區,遠不如曹操的北方經濟發達)。一統天下是蜀國的既定目標,為了完成目標,為了蜀國的生存,為了獲得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必須要對外擴張,但蜀國的西邊和南邊都是荒蕪之地,而東邊是盟友孫權,由於聯吳抗魏的總體方針不能破壞,只能選擇北伐。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攻祁山,天水、南安和安定三郡叛魏降蜀,這就是土地、人口、財富,此消彼長,美滋滋呀!
第二原因是進攻是最好的防守,諸葛亮清楚地明白魏國和蜀國在整體實力上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如果採用保守的防禦的話,由於當時的經濟重心依然在北方平原,隨著時間的推移,魏國的人口和經濟只會得到越來越快的增長。等到魏國吃飽喝足的時候,蜀國就只能坐以待斃。為此,秉承著“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觀點,諸葛亮不僅自己六出祁山讓魏國軍隊疲於奔命,沒有時間和精力來準備進攻蜀國,而且還在死後讓姜維繼續堅持北伐中原的戰略方針,從而實現延長蜀國生存時間的目的。還有就是諸葛亮六出祁山,至少是在創造一統天下的可能和希望,否則就是坐吃等死,談何一統天下呢?
最後,雖然說諸葛亮六出祁山,並沒有北伐成功,取得多大的功績,甚至是耗費了蜀國的國力,但正是由於不斷地北伐,才延緩了蜀國的生命。特別是諸葛亮真是的耗盡了畢生的心血,以此踐行了自己“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諾言,值得後人欽佩!
-
15 # 泊圖泊途
還能怎麼辦,要麼慢慢被滅掉,坐以待斃;要麼進取,以動制靜,創造機會。
政治影響力、經濟實力、人口全面處於下風的蜀漢政權,要想和曹魏打消耗、拼發展,在我看來那就是慢性自殺。與其一死,倒不如拼命伐之。
這當然是站在當權者的立場上的,諸葛亮畢生心願就是同意全國,而他以不入晚年,剩下的日子開始倒數,他想做最後一搏。
只能說,益州的百姓受不太了。
曹丕繼位後,士族大臣陳群提出了“九品中正制”,曹丕欣然採納,當權者和士族達成了政治默契,看起來是“雙贏”的局面。
蜀漢士族顯然沒有曹魏士族那麼享有更大的特權,內部矛盾也是若隱若現,北方的政策肯定會讓益州士族心馳神往,更叫諸葛亮有危機感。
發動戰爭是增強凝聚力、轉移內在矛盾的辦法。
劉禪看起來遠沒有劉備那樣英雄,諸葛亮對死後的前景十分憂慮,更是想念劉備。因此加緊了北伐的步伐。
諸葛亮結合當前形勢和自己的情況,做出來戰爭的決定。
-
16 # 古今事
無論是真實的歷史上,還是在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諸葛亮都是一個讓我們後人頂禮膜拜的人物,他是政治家,更是軍事家,用兵如神,神鬼莫測。他領導著相對弱小的蜀國,抗衡“三分天下有其二”的魏國,不僅守的好,還積極主動出擊。諸葛亮本人,以及他的接班人姜維,曾經帶領軍隊十餘次的北伐中原,主動找魏國掐架。
掐架的結果,有收穫,也有損失,歷史上,對蜀國主動出擊的行為一直爭議不斷。但在三國弱肉強食的背景下,蜀國存在了幾十年時間沒有被“老虎”魏國吞掉,而那位據說腦子有點呆的劉後主能做幾十年太平天子,大約和諸葛亮的謀劃是分不開的。
在《三國演義》的後半段,作者羅貫中為我們書寫了一段波瀾壯闊的史詩,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六出祁山,北伐中原,鞠躬盡瘁,最後死而後已了。
但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的確是六次北伐,但並沒有六出祁山。
諸葛亮到底幾齣祁山,他為什麼要走祁山這條道,這個,與蜀國建國以後制定的長期消耗、離間魏國,扮豬吃老虎的國策有很大關係。
在劉備正式稱帝的第一年,章武元年(221年),蜀漢發生了一件事,劉備封五虎大將之一的馬超為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斄鄉侯。
馬超是西涼軍閥馬騰的兒子,全家被曹操所害,先歸順張魯,後歸順劉備。
州牧在漢代是州級單位的最高行政長官,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軍政大權。劉備為什麼要封他為涼州牧呢?當時的涼州根本不在蜀漢的手裡。
這實際上暗示了蜀漢下一步的軍事行動的目標:隴右和涼州地區。
劉備還曾經對孫權說過,等他拿下了涼州,才會把荊州還給東吳,這更一步印證了蜀漢地區對隴右和涼州地區的渴望。
劉備和蜀漢政權為什麼志在拿下隴右和涼州地區呢,因為這樣就可以卡住曹魏的命脈。
第一,曹魏在這一地區的統治基礎相對薄弱。
隴右涼州地區從東漢中期漢羌戰爭之後,就長期處於半割據狀態,到了漢末三國時期,以馬騰、韓遂為代表的涼州軍閥,自立為王,和曹魏長期對抗,到曹操晚年,這一地區才歸曹魏所有,曹魏在這裡的統治基礎十分薄弱。
第二,隴右涼州地區民族眾多,各種勢力盤根錯節。
這一地區自古就是胡漢交界雜居的地區,東漢中期以後,少數民族勢力在這一地區抬頭很快,而恰好,馬超的父親馬騰世居西涼,和這些少數民族勢力關係不一般,現在雖然馬超已經歸順蜀漢了,但這些關係還可以善加利用,讓這些少數民族成為蜀漢對抗曹魏的盟友。
第三,蜀漢和隴右之間的岐山道,地形相對平坦,適合大部隊行軍。
而且,突襲隴右和涼州還有很多好處,這裡地近河套地區和河西走廊,也算是個物產豐盈的地方,可以解決蜀國北伐最頭疼的行軍物資補給問題。
蜀漢的意圖,曹魏也是知道的,而且魏國的皇帝更清楚的是,他們雖然取得了隴右和涼州地區的控制權,但沒有徹底降服這一帶的少數民族,如果這些人受到了蜀國的拉攏起來鬧事,後院起火,會直接威脅曹魏的統治中心—關中地區。
於是,劉備和諸葛亮制定並且不斷執行這一策略,諸葛亮屢屢從祁山道進攻隴右和涼州地區,一方面占城、遷徙人口,搬運物資,一方面鼓動當地的少數民族和曹魏對抗。
特別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時候,一下子就佔領了隴右地區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要不是司馬懿及時出山,佔領街亭,蜀漢的“扮豬吃老虎”政策就會大獲成功。
自此以後,曹魏不得不將自己在關中地區的駐軍搬出一部分駐守隴右。
曹魏一分兵,高興的就是諸葛亮和蜀國人了,他們自此就有了兩種選擇:
要麼,繼續走祁山道,繼續以隴右和涼州為目標消耗曹魏。
要麼,走距離關中更近的斜谷道,直接威脅關中和漢朝舊都長安。
在之後的北伐裡,諸葛亮姜維等人經常虛虛實實,分兵而進。
而諸葛亮第六次,也就是最後一次北伐時,也許是覺得自己時日無頭,想盡快完成北伐任務,諸葛亮這次沒有分兵,而是帶著全部主力直接出斜谷道,但不幸被司馬懿提前發現,堵死在了五丈原,最後含恨而逝。
大國有徵伐之兵,小國有預備之固。國力相對虛弱的蜀國,靠著這手“綿裡帶針”的軍事策略,抗衡著強大的魏國,最後,也只比魏國少存在了四年而已。
-
17 # 登哥讀歷史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諸葛亮之所以北伐,其實是在救蜀國。而且他屢次北伐其實也是不得已而為之。今天我就從戰略角度給解答下。
一,隆中對的戰略意圖。在劉備和諸葛亮相見後,諸葛亮對天下大勢進行了分析,並提出了自己的戰略規劃。也就是後世著名的隆中對。
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在諸葛亮的計劃中,劉備想到三分天下,最後完成統一,必須達成以下幾個條件。
1,跨荊,益兩州。也就是要奪得荊州和益州。然後等機會出現,劉備帶兵出益州,關羽帶兵出荊州,夾擊曹操奪得中原。
2,聯合孫吳,內修政治。保證荊州安全。
只有這樣,劉備才能有機會爭霸天下。
在最初,劉備按諸葛亮的計劃確實和曹魏,孫吳三分天下。
但後來荊州的丟失讓劉備陷入了困境。
荊州丟失,對劉備的影響荊州地區不僅富裕,更是劉備出益州的主要交通。荊州與益州相聯,劉備集團從益州坐船,可順流而下直達荊州,參與爭霸。
同時益州十面環山,易守難攻。在當時可以說是天府之國,但同樣也難進難出。
但關羽丟失荊州,讓益州失去了出川的主要幹道,出川將變得極為困難。劉備勢力由水路出川的道路被截斷!
而當時劉備勢力陸路出川的幹道也別曹操堵死,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公乃與剋日會戰,先以輕兵挑之,戰良久,乃縱虎騎夾擊,大破之,斬成宜、李堪等。遂、超等走涼州,楊秋奔安定,關中平。”
也就是說,劉備勢力從益州經關中出川入中原的路被曹操堵死了。
這麼一來的話,劉備政權出川之路幾乎全被堵死了,只剩下一些危險的小路。
就是說益州已經由“天府之國”變為了“天牢之地”。
為了不被困死,諸葛亮只能不斷北伐此時的諸葛亮如果不發動戰爭,往外打,十有八九會被困死在益州。
再加上,當時天下十三州,曹操一人獨佔九個半。而劉備勢力在荊州丟失後,只剩下一個益州。是難以和曹操抗衡的。
諸葛亮能做的就是化被動為主動,不斷出擊曹操勢力,再次奪得一州之地。為蜀漢贏得一線生機。
因為耗下去蜀漢必滅亡。
可惜,由於蜀漢國力限制,諸葛亮最終還是失敗了,出師未捷身先死。
-
18 # 角聲
諸葛亮每次出兵,魏將曹真、司馬懿等都執行戰略防禦的方針,不肯和亮決戰。蜀漢十萬大軍,一切給養和糧米都得從劍南運到前線,千里饋糧,士有飢色,諸葛亮也每每因為糧盡不得已而退兵。後來設計製造兩種號為木牛流馬的運輸車輛,先期運集糧米,以供軍用。並修理斜谷的邸閣(倉庫),運來的米積儲在斜谷口。
公元234年(魏青龍二年)的二月,諸葛亮動員了十萬大軍由褒斜道北抵郿縣(這時候郿縣的縣治,在今眉縣東北渭河北岸,諸葛亮只到達渭水南岸),司馬懿當時指揮魏軍二十多萬人,也駐紮在渭水南北,堵擊蜀軍。他還是堅持歷來的方針,堅壁不肯會戰。諸葛亮也表示要長期駐紮在渭水南岸,開始在渭南分撥一部分兵力來經營屯田。史稱“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說明蜀軍在諸葛亮的統率下,紀律很好,軍民的關係也不錯。諸葛亮這次出兵,是和東吳配合好的。
同年五月,吳主孫權親率大軍十萬,由巢湖進攻合肥新城;陸遜率軍萬餘由沔口(今湖北漢口)進軍襄陽。魏主曹叡得悉吳、蜀兩國東西配合,來夾攻魏國,他自己親率水師,東征孫權。一面告訴司馬懿:“但堅壁拒守,以挫其鋒。彼進不得志,退無與戰,久停則糧盡,虜略無所獲,則必走;走而追之,全勝之道也。”孫權聽說魏軍增援合肥,曹散親臨前線,就退回去了。蜀軍和魏軍相拒有六個月之久,諸葛亮多次挑戰,司馬懿就是不肯應戰。諸葛亮送了司馬懿一套婦人的首飾,譏笑司馬懿膽怯得像婦人一樣。諸葛亮想運用速戰速決的戰略來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司馬懿知道蜀軍興師遠征,糧食接濟困難,利於速決戰;魏軍固守,後方供應不成問題,利於持久戰,因此竭力避免和諸葛亮決戰。
儘管諸葛亮在渭南屯田,作出久駐的計劃,但這一年的八月,諸葛亮終於在渭南的郭氏塢病死,終年五十四歲。亮死,蜀軍就退回漢中了。諸葛亮的治蜀,史稱:“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又說:“諸葛亮之為相國也……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
輔佐諸葛亮多年的丞相長史張裔也稱讚諸葛亮說:“公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取,刑不可以貴勢免,此賢愚之所以僉忘其身者也。”諸葛亮實行法治,政治比較清明,蜀漢地區的階級矛盾因此有所緩和諸葛亮死後,蜀漢百姓非常懷念他,“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百姓巷祭,戎夷野祀。”一個地主階級政治家,能使人民對他這樣悼念,這是應該加以稱道的。
-
19 # 神兜兜三國
本人只談歷史,不談小說,僅以《三國志》為準。
1、諸葛亮北伐的目的,不是統一中國,而是分裂中國,吳蜀結成“交分天下”的聯盟,可見《蜀書-陳震傳》、《吳書-孫權傳》。
2、按“交分天下”劃定的未來疆界,荊州是吳國的,此時荊州的漢水流域都處在魏國控制下,但未來都是吳國的。
3、巴蜀出川,有三條路,北出秦川(秦代陳倉道),沔水東下入荊州南郡,長江順流下入荊州。
4、按“交分天下”,未來荊州全部屬於吳國,那麼,兩條水路(沔水、長江)都不能走,一旦出兵,等於打到吳國未來地盤上。蔣琬時代,想沿長江出川,然後再北上,這個意圖,差點引起吳國的翻臉,蔣琬也不敢這麼做。可詳見《三國志》(忘記具體哪一篇,在《吳書》中)。
5、諸葛亮北伐,其實是和孫權同步進行的。在這聯盟軍事行動中,戰鬥主力是孫權,諸葛亮是敲邊鼓的,只是想吸引一部分曹魏部位,給孫權減輕壓力。如此說法,或將招致口水,但在《三國志-魏明帝紀》中,魏明帝多聰明啊,一語道破,“孫權退,諸葛亮必退”,事實就是如此,孫權退兵了,諸葛亮就會找個藉口縮回去。
6、從“交分天下”的劃分圖來看,諸葛亮只能從北面出去,涼州(包括雍州)、長安是蜀漢未來的地盤,他除此之外,別無出路。且,他只要出去,一屁股蹲下,吸引部分曹魏軍隊,給孫權減少壓力就行了,至於戰鬥結果,那要看孫權那邊的了。
史書是史書,小說是小說。《三國志》作者陳壽,最後評價諸葛亮,是全面肯定孔明的行政能力或水平,僅亞於“管仲、蕭何”而已,但是諸葛亮的軍事才能、謀略才能,則是乏善可陳。只有當代人,才會說出“郭嘉不死,臥龍不出”這種話,在史書中,只有可能“郭嘉不死,法正不出”。同時,聰明版的諸葛亮,完全是由《三國演義》捧出來的,在此之前的宋、元話本小說中,諸葛亮(包括趙雲)能力一般,比如在《全相平話三國志》中。
-
20 # 滌塵索金讀歷史
諸葛亮堅持六出祁山,傾全國之力北伐魏國的原因包括三個方面:
爭取生存空間經過劉備晚年的折騰,盛極一時的蜀漢政權走向衰落,其國土面積和總人口在魏蜀吳三國中排名最後,如果給予相同休養生息的時間,蜀國依然會是三個國家中最弱的,那麼蜀國想要恢復漢室,一統天下的希望基本不可能時間。
蜀國想要發展,必須奪取更多的土地和人口,那就意味著要麼攻吳,要麼伐魏,顯然吳蜀兩敗俱傷不可取,只有聯吳伐魏是唯一出路。
諸葛亮歷次北伐的目的非常明確,就是不斷的消耗魏國的力量,掠奪人口和資源以充實本國發展。
緩和內部矛盾劉備這一生非常坎坷,憑藉他南征北戰、東奔西討才積攢下蜀漢的家底,他手下的權力集團太多,粗略可分為元老派、荊州派和益州派,這三方勢力一直為了獲得更多的權力而明爭暗鬥。
劉備的繼承人劉禪不是一個優秀的接班人,好在諸葛亮憑藉著劉備託孤之名能夠震懾群臣,但是依然不能有效化解這場權力爭奪戰。
諸葛亮為了緩解內部矛盾,不得不持續發動對外戰爭以轉移群臣的注意力,以萬眾一心的北伐大業暫時壓制內部不和諧的聲音。
實現人生理想諸葛亮自始至終都是一個有理想的人,他之所以選擇遠離悠然自得的田園生活,就是為了實現他興復漢室的夢想,施展畢生的才學。
諸葛亮是一個非常有能力的人,他準確到看到魏國也在不斷的走下坡路,魏國朝堂內部權力鬥爭激烈,諸葛亮有信心把握這樣的機會來實現自己當初的夢想。
原本第一次北伐就已經取得巨大的勝利,可惜最終因為用人不當而一敗塗地,心有不甘的諸葛亮才會將自己的餘生全部投入到實現年輕時夢想的實踐中去。
結語諸葛亮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敏銳的察覺到蜀國在魏蜀吳三國中的劣勢,為了蜀國的生存,堅守的結局只會是任人宰割,與其在權力鬥爭的內耗中不斷沉淪,不如主動出擊以贏得一線生機,因此他殫精竭慮的投入到北伐事業中去。
回覆列表
山在當時的地理位置真的很重要嗎?回答是肯定的。祁山位於甘肅禮縣東側,綿延約25公里。境內重巒疊嶂,被譽為“九州”之名阻,加之又在蜀隴過渡地帶,自然就成為三國時魏蜀必爭之地了。 按照小說來看,諸葛亮前後6次北伐,姜維一共9伐中原。其中,諸葛亮沒有成功的原因: 1,第一次北伐,當時趙雲還在,諸葛亮手下文臣武將極多,南方孟獲又歸順朝廷,諸葛亮沒有內憂,就以趙雲,鄧芝作為北伐先鋒,斬了韓德父子三人,諸葛亮兩軍陣前罵死魏國司徒王郎,天水收服姜維,上圭,安定等處都望風歸降。大軍逼近長安。又有上庸孟達準備背叛魏國,可以說,諸葛亮這一仗,是北伐中成功機率最大的一次。 可是,上庸孟達反叛計謀被司馬看破,反叛失敗,諸葛亮又錯派馬謖守街廳,最後不得不自己在西城用“空城計”。諸葛亮的第一次失敗,主要就是自己錯用人,和孟達舉事不利。這兩個問題。 2,第二次失利,主要是因為糧草不濟,李嚴撒謊,籌集糧草不當,造成軍隊缺糧而導致北伐失敗。後來,李嚴被廢為庶人。 3,第三次,第四次,主要都是糧草的問題。 4,第五次北伐,此時,屬國內部開始動搖,宦官開始釀禍,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幾次用計謀都戰勝司馬懿,後來蜀國大軍,逼近渭水(今天陝西的母親河,渭河),直搗長安。可是,後主劉禪聽信讒言,詔回大軍。諸葛亮因為內政的原因,失去了第二次最好的機會。 5,第六次,火燒上方谷,計謀都已經實施的很順利,眼看就要把司馬懿父子三人活活燒死在火中,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天突然下起大雨,把火澆滅,救了司馬父子。(後人說,是老天要滅魏國,所以要留下司馬昭)。又加上,東線諸葛謹不敵曹睿,東吳兵敗,不能和蜀國夾擊魏國。諸葛亮氣上心頭,舊病復發,鬱鬱而終。病勢於五丈原,享年5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