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浮華的滄桑
-
2 # 青梅論酒
當時北宋的勝利只是抵擋住敵人進攻的勝利,宋真宗沒有雄略收回燕雲十六州,遼也沒有國力進一步擴大戰果。和談是最好的結果。
-
3 # 螞蟻傳統文化
宋軍雖然在澶淵之戰時打敗了遼軍,掌握了主動,可是宋軍並沒有全殲遼軍的實力。而遼軍失了銳氣,軍心不穩,也沒有打敗宋的能力。總之兩方都沒有實力吃掉對方,所以結盟了。
其實澶淵之盟很不錯的,宋朝是很富的,那點錢在宋朝看來真的不算什麼。澶淵之盟在宋朝看來最主要的是保證了宋的正統地位(宋遼結為兄弟之盟,宋為兄遼為弟。這保證了宋朝擁有華夏正統的地位)還有結束了宋遼之間的敵對(和平啊,多好)。
首先北宋並未勝利,當時的情況是遼軍兵臨澶州,可以說是首都最後的防線,不過宋軍趁遼軍來臨之際用當時射程最遠的幾個人拉動的大弓箭直穿遼軍戰前統帥,殺了其銳氣,加之真宗親臨並在雙方的妥協下訂了澶淵之盟,所以這次戰爭基本上並沒有多大損失,也沒有實際的勝負。對於盟約,就是妥協的產物,宋每年給遼好處使之不在大規模侵犯,而遼得了好處也不好意思大規模掠奪(小規模衝突無法避免),但是有一點要記住,就是宋代經濟發達,雙方之間的貿易宋方總是處於順差狀態,所以宋每年把東西送過去,每年的貿易又賺回來,從整個國家層面,損失不大,然而商人富國家窮,相當於商人賺了政府的錢,不過妥協歸妥協,好處也是大大的,幾十年的和平也是很難得的。
-
4 # 縱橫史君
北宋本就缺乏抵抗的決心,甚至想到南遷避禍。寇準力主宋真宗御駕親征才穩住了陣腳,準確來說北宋並沒有取勝,只是把戰爭拖入到僵局,形勢對遼不利,遼提出議和,本不想打仗的北宋暗自慶幸,馬上答應,當然對北宋未必是壞事,破財消災而已。
-
5 # 家是最小國
對於宋人來說,締結澶淵之盟以前的歷史是不堪回首的。自從石敬瑭詞條將燕雲十六州獻給契丹人以後,中原王朝便一直寢食難安,但凡是有志向的君主,無不想奪回燕雲十六州。可是燕雲之地送出容易,想要奪回卻是難上加難,宋太宗詞條攜精銳大軍北上,與遼國進行兩次大戰,卻鎩羽而歸。
宋太宗北伐失敗以後,北宋又與遼國進行了不下百次的大小戰役,但北宋敗多勝少,整個宋人的脊樑骨全部在一次次失敗當中被打斷了。到宋真宗時,不光滿朝文武不敢輕啟戰端,連宋軍內部也視遼軍如虎狼,不敢對抗。
可是屋漏偏逢連夜雨,正當北宋焦頭爛額時,遼國卻在蕭太后詞條和遼聖宗詞條的勵精圖治下不斷穩定下來,國力也在日益增強。宋人皆知遼人狼子野心,但他們卻無計可施,只能被動防禦。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蕭太后和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侵,深入宋境。在遼軍強盛的兵鋒下,遂城等地接連被攻破,宋將王先知和雲州觀察使王繼忠詞條皆被生俘。訊息傳回京城以後,朝野震動,宋真宗倉皇不已,想要遷都南逃。滿朝文武也都主張遷都,一位位大臣們甚至已經開始討論起該遷都到何地了。就在這時,宰相寇準詞條站了出來,他力主抗敵,多次請求宋真宗御駕親征。宋真宗無奈,只能北上親征。
其實,不僅宋真宗無奈,蕭太后和遼聖宗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沒有料想到宋軍的抵抗竟會如此堅決。遼軍在定州、瀛州與宋軍激戰十多日,但都無法攻克。眼看糧草越來越少,補給線也越來越長,遼軍內部也有議和的聲音。
當遼軍在定州久攻不下時,王繼忠趁機勸蕭太后與宋朝講和。蕭太后是一位很務實的人,她出軍時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戰事順利就繼續打下去,戰事不順利就與北宋議和。於是,遼國向北宋提出了議和,但宋真宗卻拒絕了議和。
見北宋不配合,遼軍只能繼續攻城。在遼軍的大舉進攻之下,祁州、德清先後被攻克,澶州詞條(今濮陽)被遼軍三面包圍。可是宋將李繼隆詞條死守城門,遼軍始終無法攻克澶州。
遼軍主帥蕭撻凜自恃勇武,竟到澶州城下巡視,宋軍發現蕭撻凜以後,以伏駑將其射殺。蕭撻凜是遼軍的大將,他的死對於遼軍士氣打擊很大。《遼史》載:“將與宋戰,(蕭)撻凜中弩,我兵(遼兵)失倚,和議始定。或者天厭其亂,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
正在這時,宋真宗一行人也抵達澶州。在寇準的逼迫下,宋真宗登上城樓,儘管皇帝是被迫督戰,但宋軍還是士氣大增,“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到這裡,遼軍難以攻克澶州,澶州內的軍民多達數十萬,遼軍糧草壓力也越來越大,戰場上的主動權看似已經到了宋軍的手上。可宋真宗和統帥們卻高興不起來,經過前幾次戰役,他們深知,宋軍戰力遠不及遼軍,宋軍只能守城,無法野戰。遼軍可能暫時無法攻克澶州,但宋軍也難以打敗遼軍。如果兩軍就這樣相持下去,遼軍會難以支撐,但北宋也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而且,宋真宗本人也是一位不喜戰事的皇帝,他能夠來前線督戰,完全是被寇準逼迫的,如果不是寇準在後面,他早已經遷都南逃。
所以,當遼再次提出議和,宋真宗立刻就同意了,他回信給蕭太后和遼聖宗,表示宋朝也不願意窮兵黷武,願與契丹達成和解。就這樣,北宋和遼的和談開始了。
北宋使者曹利用詞條出發以前,宋真宗囑咐他,只要不割讓土地,花錢百萬也可以。寇準聽說以後,又將曹利用喊去,惡狠狠的對他說:“皇上雖有百萬之約,但要是超過三十萬,我就砍了你的腦袋。”
曹利用就這樣惴惴不安的進了遼營和遼人和談,最終達成協議:宋遼為兄弟之國,宋朝為兄;
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遼放棄遂城及涿、瀛、莫三州),雙方撤兵;宋每年向遼提供銀絹三十萬。由於這次和談位於澶州(河南濮陽),而澶州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當時除了極少數主戰派,滿朝上下都勸真宗要遷都避戰,最後依靠寇準無可匹敵的勇氣終於達成澶淵之盟,30萬的歲幣和遷都比起來,代價簡直不值一提。(當時宋年收入1億以上,而宋當時一場中等規模的戰事所耗費的軍費就高達3000萬以上)而歷史走向證明一切,此戰之後,北宋邁向顛峰——宋仁宗朝就算稱為整個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顛峰,都不為過。遼國關南之地得而復失,但年三十萬歲貢再加上日後富弼允諾的二十萬,這些錢帛對於經濟拮据的契丹來講,無疑是天上掉的大餡餅。不過契丹上下因此而與宋交好達百年之久,契丹鐵騎不再南下。此中弊利,一眼可明。
對於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個屈辱的合約,歲幣成為北宋人民沉重的負擔,但是從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來看“澶淵之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和發展,從長遠來看,有利於我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
-
6 # 太陽下的奔波
1、讓我們先來看看“澶淵之盟”是如何發生的?
1004年遼蕭太后和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在寇準的勸說下至澶州督戰。宋天子親自到一線督戰,宋軍士氣高漲,個個奮勇殺敵,那真是君臣一心啊。導致遼軍損失慘重,進退兩年,主動議和;宋真宗內心其實是畏敵的,在主降派的勸說下與遼軍暗通款曲,並於1005年訂立合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向遼納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此後宋遼化干戈為玉帛,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
2、那北宋在勝利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呢?
(一)政治因素
宋真宗內心畏敵,主降派一遍勸誘,導致宋真宗放棄和遼決戰的信心消失。宋真宗時期,從開國之初重文輕武的國策已經實行了五十多年,軍隊戰鬥力大大下降。雖然前期取得勝利,如果繼續打下去,後果難以預測。所以隨著戰爭的發展,主降派的聲音逐漸佔據了主流,促成了“澶淵之盟”的簽訂。
(二)社會因素
遼宋之間已經斷斷續續進行了二十多年的戰爭,造成了兩國大量的人員死亡,土地荒廢,社會極其不穩定,每年戰爭之處非常之巨,宋遼兩國客觀上都需要終止戰爭,休養生息。
(三)經濟因素
前面已經寫到,澶淵之盟的條件是: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點銀子和貨物,對於經濟發達的北宋王朝來說,真的是不算什麼,九牛一毛都不到一毛,和每年的軍費開支和戰爭造成的損失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澶淵之盟簽訂之後,為北宋王朝換來的是一百餘年的和平,兩國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融合,雙方互市,而北宋對遼是貿易順差,誰讓北宋製造業、手工業都很發達,物產豐富呢,而遼只能賣點牲畜、皮毛給宋朝。
-
7 # 文化長河中的歷史
北宋在勝利的情況下為什麼要簽訂屈辱的澶淵之盟呢?首先我們說一說遼國之所以挑起戰爭來就是想爭奪燕雲十六州,那時候的燕雲十六州是一個集農業,手工業和其他文化活動都比契丹本部地區發達,所以契丹人比較看重這塊區域,他們極其重視這地方。
簽訂澶淵之盟是北宋興文抑武的治國方針懼怕打戰嗎?這個問題我覺得有個例子可以說說,大家都知道楊家將,有這樣的將領能直接說興文抑武嗎?在其中宰相寇準力請宋真宗親征北上,宋真宗被迫北上。當時寇準倚重將領在屢次抗戰遼軍立戰功的楊嗣和楊延朗(楊業之子,後改名楊延昭)。上疏未被採納,宋軍在澶州戰線上以伏弩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遼軍士受挫敗。
契丹這時候也遇到些困難,在蕭太后出兵以前她就已經準備了兩個策略,可戰和可和,這說明蕭太后也是很務實的領導。於是聽了降將王繼忠的建議,派人去澶州轉達自己的罷兵停戰的願望。
澶淵之盟的意義:使宋遼兩境處在長期的和平狀態。宋朝避免了因重兵長年戍守邊關的造成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去了戰爭難以獲取的成果。同時也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的融合。這是我的觀點,小夥伴們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
8 # 山月知心底事
澶淵之盟的簽訂是合理的,這個條約的簽訂是宋遼兩國關係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從簽訂原因上來看,這是當時戰爭時局的必然選擇,並且從戰役目的上來看,條約的簽訂已經很好地滿足了雙方的要求,我們在分析澶淵之盟原因時要放在當時雙方的立場上進行廣闊長遠的考慮。澶淵之盟的簽訂是很合理的,對遼宋雙方都有好處,從國家的長遠利益上來看,澶淵之盟的簽訂有助於維護宋朝的領土主權,因此宋真宗的這個決定是極其明智的,從遼國的角度來看,澶淵之盟的簽訂即維護住了統治者的顏面,又彌補了此次出兵的損失。因為如果在僵持下去,遼國的國力並不一定能夠支撐住,宋的軍事實力也不一定大獲全勝。
一、澶淵之盟簽訂的合理性
(1)維護了遼宋雙方的利益:
用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澶淵之盟的簽訂,是不符合常理的。很多人認為,我們在戰爭有可能取得勝利的狀況下,進貢歲幣是恥辱,當時的歷史環境下,是宋太宗先進行北伐的,這場戰爭對宋來說缺乏正義性。而遼國對宋朝的戰爭是出於報復性行為,向宋提出領土要求也是缺乏足夠的理論依據,在戰爭中宋真宗其實一直堅持住這一立場原則,至於後期主動提出給遼國物資,其實也是審時度勢下最正確的決策,這不只是兩次北伐燕雲對遼的補償,也是當時中原朝廷對付遊牧民族傳統的辦法。當然按照今天的國際糾紛來看,澶淵之盟的簽訂有其不平等性,因為燕雲十六州是歷史遺留問題,屬於有爭議的領土,用我們現在的國際準則來看,應該透過外交談判,實現兩國和平,就像宋太祖,曾經派人與遼國達成合約協議那樣。但是宋真宗簽訂澶淵之盟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從當時國家的長遠利益上來說,在維護領土主權的前提下,對遼進行妥協和讓步是極其明智的。因為這說明了遼是肯定關南地區為宋領土的合法性的。
從遼的角度來看,這一結果其實是他們意料之外的,澶淵之盟的簽訂,對他們來說是極其無奈的,過去的關南地區和燕雲十六州都是周世宗在第2次北伐時所佔領的,遼國從沒有放棄這些地方的主權。
宋太宗兩次北伐失敗之後,宋朝其實已經決定放棄對燕雲地區的主權,雖然沒有正式的官方檔案,但這是兩國所公認的結果。加上現在的這場戰爭,本來就是宋朝首先挑起的,所以宋朝想要議和是必然要付出一定代價的。當時的蕭太后和遼聖宗宗親自率領大軍南下,抱著是的是必勝的決心,但是在經過長久的戰爭,遼國怕遭遇腹背受敵的狀況,所以不得不提出和解。加上宋朝歲幣的進貢也讓遼聖宗宗蕭太后不至於過於狼狽,所以遼國對合約的簽訂也是持積極態度的
(2)順應了社會歷史的發展:
澶淵之盟的簽訂,是歷史上少有的中原王朝在不損害尊嚴的前提下,對周邊王朝提供物資上的幫助來避免騷擾和戰爭的行為,這對於雙方國力發展和文化交流都有著積極的影響,因此是適應時代發展的,是值得肯定的。
當時遼國的經濟文化遠遠落後於中原王朝,宋朝向遼提供條約所規定的經濟援助,是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所進行的,並且兩國商業互通還是宋朝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宋朝給遼的歲幣遠遠低於兩方開戰的軍事開支。
其次,兩國已經經歷了數10年的戰爭,雙方都已經精疲力盡,如果不想繼續耗損,必須停止戰爭,停戰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願望,社會生產自此恢復,對兩國的經濟文化發展來說,條約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澶淵之盟簽訂的原因
(1)兩國開戰的結果:
從宋的角度來看,宋朝具有很強的燕雲情節,公元937年石敬瑭滅唐朝之後建立了後晉,之後和契丹簽訂了條約,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宋朝常常以五代繼任者自居,所以一直對這件事耿耿於懷。宋太祖在建國初期,就多次派人前往契丹進行交涉,希望透過金錢來贖回當時的燕雲十六州,另外還做了兩手準備,如果契丹不領情,那麼就會把這些金錢,作為軍費之需,透過戰爭來奪回燕雲地區。
雖然宋太祖在位期間南征北戰,但中原地區一直沒有統一,更不要說收復燕雲地區了,直到宋太宗時期,公元979年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長期分裂局面,建立了一個統一的大王朝,這時才開始舉全國之力收復燕雲地區,宋太宗期間有兩次大規模的進攻,第1次是太平興國四年,他親自指揮軍隊,圍攻幽州城可惜大敗,第2次是在雍熙三年,他派出三路大軍進行北伐,最後因為應用人不當指揮失利慘敗。
其實在宋真宗談判時期,我們就可以看出他對燕雲地區的重視。“所言舊地,事極無名,比若要求,當決戰而”。在和談初期遼要求送歸還關南地區的兩州,被宋言辭拒絕。
(2)遼國的戰爭目的是求和:
遼統治者對於宋朝的燕雲情節是心知肚明的,發動戰爭的一部分原因是為了防止宋朝再次北伐,因為這會加重當時遼朝的內外危機,所以他們在率兵南下,企圖用戰爭來維護國內和平。宋朝因為對燕雲十六州的耿耿於懷,一直都在養精蓄銳,謀劃下一次北伐,所以對遼朝來說,此時最好的辦法就是透過戰爭來脅迫宋朝求得和平,另外此時遼內部,統治階級之間矛盾尖銳,此次戰爭相當於轉移視線,維護國內安定。
(3)戰爭局面的要求:
在戰爭中,將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景德之役中,遼軍主帥蕭撻覽,中箭身亡,遼軍士氣大挫,而此時宋真宗卻親臨現場,宋軍由此士氣大振。當時遼採取的軍事攻略是長驅直入,從首府開赴宋朝,直入贛州,逼近開封,在這個軍事戰略下,一開始的遼軍勢如破竹,可在主將殞命之後,整個遼軍極為挫敗,甚至後撤了數十里也不敢輕舉妄動,與此相對比的宋軍軍威大震,宋真宗親自抵達澶州,很顯然這個局勢有利於宋,當時的遼國統治者也看清了這個局勢,於是才派人前往宋國進行求和。
那麼宋朝為何要放棄殲滅遼國的機會呢?雖然當時的宋朝在經濟政治文化上都強於遼國,但在軍事上其實並不佔優勢。當時雙方軍隊數量不相上下,不過由於宋朝採取“重文抑武”的立國之策,導致宋朝軍隊缺乏有軍事才能的將領,而遼國天生驍勇善戰,加上燕雲十六州這個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如果長期作戰,宋也不一定能夠大獲全勝。
(4)祖宗之法有跡可循:
從開戰原因上我們可以看出遼本來就是想和宋朝締結條約來維護國內平衡的。歷朝歷代的中原君主,在處理與外邦的關係上時,很多都是採取的和親、結盟等和平政策。
就宋真宗本人而言,早在景德之役以前就對近臣說過,想要進行“和戎政策”,他認為這才是處理與少數民族政權關係的最佳選擇。
總結:
澶淵之盟的簽訂是極其合理的,它在歷史上的作用大大被低估,宋朝與遼簽訂澶淵之盟,是在當時的政治條件,軍事實力下的最優選擇。
-
9 # 樂學讀書會
澶淵之戰不過是北宋戰術上的一次勝利,遼是進攻方,宋是防守方,這次勝利瓦解了遼繼續南下的可能,但對於宋而言,也僅限於此。就戰爭本身而言,宋擅長於城防戰,遼擅長於騎兵平原戰,所以宋沒有反攻的能力。
另一方面,澶淵之戰發生在宋真宗時期,北宋政權至此已經是第三位皇帝。一個專制政權往往在建立的初期戰鬥力最強,而即便戰鬥力最強的太祖太宗時代,也沒有取得對遼的戰略性勝利,所以在真宗時代更不可能,議和是必然的選擇。
第三,整個宋朝都在刻意打壓武將,主要是吸取唐的教訓。這種做法雖然使宋朝對外弱勢,但在內部長期是安穩富裕的。而且從宋太祖杯酒釋兵權開始,當權者就有意“花錢買平安”,對內對外都是如此。澶淵之盟同樣是這種戰略的再次使用。
第四,從經濟上講宋朝雖然付出了歲幣,但是宋對外長期出於貿易順差的地位,對外貿易獲得的利益遠遠大於支出的歲幣。宋代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不抑制商業的時代,也創造了經濟文化的頂峰。這也充分驗證了事物的兩面性,有得也有失。
-
10 # 學益精舍
遼軍南下
北宋經歷北伐失敗,開始轉移把戰略進攻轉化為戰略防守,而遼國開始轉守為攻,在遼聖宗和母后蕭太后的治理下,契丹已經十分強大,遼國不能容忍宋朝對幽雲地區的屯兵,因此兩國之間試探性的戰爭不斷(冰凍遂城)。公元1004年,遼聖宗和母后蕭太后率軍南下,拉開了澶淵決戰的序幕,在瀛洲遭遇到宋軍的頑強抵抗,甚至連僧尼也參與其中,而蕭撻凜迂迴到澶州。
宋真宗 訊息傳到朝廷,宋真宗猶豫不決,有大臣(南京人)建議遷都南京,有大臣(成都人)建議遷都成都,最後主戰派寇準勸諫迎戰,宋真宗決定抗敵。蕭太后和遼國君主大軍壓境,受到了宋軍和老百姓的頑強反抗,正在宋朝決定了契丹在澶州決戰,遼軍的蕭太后派人送來文書求和,寫這封信的是宋朝的降將王繼忠,因為快要到了隆冬季節,天險黃河即將變成通途,宋真宗也在猶豫,因為澶州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遲遲不能簽下和約。這時宰相畢士安推測遼軍的真實意圖,遼軍派遣使臣議和同時處於緊急備戰狀態,於是宋真宗御駕親征,用戰爭逼迫和談,澶州攻防戰,關係到宋朝的存亡。
斬首行動
遼軍的首領蕭撻凜(俘虜楊令公),巡視軍隊,守城宋軍部署了斬首行動,結果蕭撻凜被宋軍的床子弩射死,蕭太后難過得罷朝五天,遼軍受到打擊,促進了澶淵之盟的達成。公元1004年,宋真宗御駕親臨前線,登上澶州北城城樓,閱覽諸軍,士氣大振,遼國蕭太后無奈,只好做出議和,蕭太后堅持要回關南地區,遭到曹利用的拒絕,談判陷入僵局。
澶淵之盟
遼國認為長期拖下去,對自己不利,又不忍心一無所獲,再次派出使者議和。而此時北宋寇準等人坐地起價,提出讓遼國不能接受的條件,讓遼國稱臣和歸還燕雲十六州。楊延昭也上書宋真宗,只要把守關隘,對付長途跋涉的遼軍,不足為患,但是宋真宗沒有聽從寇準和楊延昭的意見,派出曹利用議和,滿足遼國一切條件。寇準私下召見曹利用,只准許接受30萬,就這樣宋遼在澶州訂立澶淵之盟,雙方劃定界限,互商互市,宋朝每年進貢30萬銀絹,自此以後宋遼一百多年的和平。
權衡利弊
澶淵之盟的訂立,雙方都很滿意,遼雖然沒有奪回瀛州和莫州,但是燕雲十四州得到了北宋的承認,取得了政治上的勝利,同時不費一兵一卒就能得到30萬的歲幣。宋朝雖然沒有奪回燕雲十六州,但是讓遼退兵,瀛州和莫州、瓦橋關和益津關仍然是大宋的領土,也取得了政治上的勝利,最重要的是宋朝的國力根本不足以消滅遼。花錢買平安,遠遠比戰爭帶來的損失小得多。
北宋在權衡利弊的情況下,簽訂澶淵之盟還是比較划算。
-
11 # 大山裡的幼稚鬼
這個事情要從北宋對遼戰略的轉變說起。
宋太宗登基後,很快便統一了南方。太平興國四年,北宋統治集團按照原訂的北伐戰略對北韓進攻,滅亡了北漢劉氏政權。宋軍雖最終取勝太原之役,但也成疲憊之師,在這種情況下,宋太宗未能考慮敵我軍情,不顧方隊意見,貿然決定乘勝伐遼奪燕。
結果麼,宋遼這次會戰,以宋軍大敗而歸。雖然幽燕之役失敗了,但是宋太宗也沒有放棄北伐的戰略。從幽燕之役結束至太平興國七年遼景宗死去的三年間,遼軍頻頻南攻,宋軍大致處於防禦態勢。值得注意的是,在戰場上雙方互有勝負,宋軍並未喪失優勢。
等到遼景宗死掉,遼聖宗即位,遼太后蕭氏攝政後,宋廷認為對遼用兵的時機成熟,於是終止防禦戰略,著手北伐進攻部署,試圖收復燕雲地區。
雍熙三年初,宋太宗不顧許多臣僚的反對,下令大舉三路北伐。但此次大規模會戰的結果,卻是以宋軍全面失敗而告終。雍熙三年六月,宋太宗一面下令全面撤軍,另一面起用多位宿將鎮守河北前線要地。以後,宋廷繼續調整部署,在對遼前線,特別是缺乏天險的河北前線駐紮重兵,採取分割槽與重點駐防相結合的原則,形成全面防禦的態勢。
第二次北伐失敗後,宋太宗集團產生了遼軍不可戰勝的認識,從此放棄主動北伐,而致力於全面防禦,同時將注意力集中在加強內部統治方面,於是形成了“守內虛外”的統治思想。
而遼朝在取得第二次反擊戰勝利之後,士氣高漲,統治集團重新評估對手的實力,及時調整了對宋戰略,即放棄此前的以防禦為主的軍事部署,而採取了積極南攻的戰略方針。從此,遼軍時常發動對宋戰爭,在宋太宗統治後期,宋軍完全處於被動挨打的境地。
宋真宗即位初期,繼承了以往的御遼戰略思想和軍事部署。但面對自宋太宗朝後期以來遼軍不時的南進,卻一籌莫展,唯有被動應戰。可以說,此時的宋廷陷於極大的邊防困境,茫然不知出路何在。
遼朝經過多年南下戰爭,熟悉北宋的河北防禦狀況,掌握了對手作戰的弱點。於是遼國決定對宋朝發動一次大規模的進攻,試圖以重兵突擊河北,然後長驅直入,問鼎中原。
景德元年閏九月,遼蕭太后與遼聖宗傾全國之兵南下。遼軍在圍攻瀛洲遇挫後,不再進攻堅固的城池,而採取避實就虛的策略,一路勢如破竹,兵峰直逼開封以北重鎮澶州。
當遼軍大舉南攻之際,宋朝統治內部就如何應對出現了爭論。最終宋真宗做出親征的姿態,率群臣抵達澶州,極大鼓舞了宋軍計程車氣。
遼軍雖然從三個方面進逼澶州,但經過長時間的行軍作戰,已成疲憊之師,在澶州城遭到宋軍的有力反擊,其先鋒大將蕭撻凜被射殺,士氣受到挫傷,一時間戰事出現僵持的局面。
在北宋進行有力抵抗的形式下,遼統治者意識到繼續進攻已很那獲得大的進展,而孤軍深入中原,面臨補給困難的嚴重問題,又有退路被切斷的危險。於是,遼國決定議和,以便體面撤軍,並藉機攫取必要的經濟利益。
而宋朝這邊,特別是宋真宗及大部分朝臣長期懼遼,既認識到御北邊防體系存在的嚴重問題,又缺乏與遼軍決戰和打持久戰的信心,因此也希望抓住機會和談,以結束戰爭,緩和北部的邊防壓力。正是在此局面下,遼、宋雙方停戰議和,最終簽訂“澶淵之盟”。
宋軍在這次戰爭中,並不算是取得了勝利,只是抵擋住了遼軍進攻,使得雙方進入了僵持階段。但宋軍也完全沒有必要與遼簽署“檀淵之盟”,或者說,議和可以在打一場持久戰之後再進行。以宋軍的經濟力量,完全可以消耗孤軍深入的遼軍,拖上那麼一年多,遼軍必然退軍,自然也不需要議和了。
但宋朝卻選擇了議和,而作出這個選擇,除了朝臣的原因,更主要的是宋真宗的問題。
宋真宗的性格比較懦弱,這種情況是他老爹宋太宗和老師的教育所導致的。遼軍打到澶州城時,宋廷內部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以寇準。畢士安為代表主張堅決抵抗,堅持皇帝親征;另一種則以王欽若、陳堯叟為代表,一個主張去金陵,一個主張去四川。面對內部兩種意見,從真宗的性格來說,他想採納第二種意見,但在急書“一夕五至”的情況下,他意識到第二種和意見是不現實的,這才決定親征。
等到澶州防禦戰取得成績,遼軍放出和談訊號後,真宗的態度是“若屈己安民,特遣使命,遣之財貨,斯可也。所慮者,關南之地層屬彼方,以是為辭,則必須絕議。朕當治兵誓眾,躬行討擊耳!”
很明確,談判的底線為不割地、至於金錢、財物則不惜代價。當然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真宗與遼達成和解的迫切心情。都還沒有談,就把底線交代了,這足以說明,宋真宗是真不想打下去了。
皇帝都不願意打了,即便主戰派再想打,也不現實,何況北宋朝臣大多也不願意打。
-
12 # 延慶卅四年
說勝利可能算不上吧,無非宋軍無意之間射死了遼大將蕭撻凜。幾乎是平局。
那個時候,宋真宗的主要指導思想就是和,他來得心不甘情不願,他從內心深處當然希望花點小錢買和平,況且那時候宋遼兩國平分秋色,誰也吃不了誰。
-
13 # 考槃之樂
謝邀。對於問題中所說的“北宋在勝利的情況下”,筆者認為這個判斷並不準確。從歷史資料來看,澶淵之盟之時,宋遼的戰爭局面處於焦灼狀態,戰場態勢從遼優宋劣逐步向宋優遼劣轉變,但是並沒有出現北宋勝利的情況。由於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埋下了後周北征、遼宋戰爭的伏筆,製造了不可調和的民族矛盾。從宋太祖備戰到宋太宗兩次北征,出現了楊業絕食而亡、楊延昭冰凍遂城等一系列傳於後世的楊家將經典抗遼故事,宋遼也正式進入了25年戰爭狀態,一直持續到達成澶淵之盟才正式結束。
公元1004年,遼朝進入全盛時期,遼聖宗、蕭太后決定舉國徵宋,親帥30萬鐵騎懸軍深入,拉開了遼宋決戰的序幕。戰爭初期,遼朝鐵騎在華北平原勢如破竹,北宋只能被動防守,毫無進攻之力。然而遼軍也並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的收穫,遼軍在瀛洲攻防戰未分勝負的情況下,突然分兵出擊,主力20萬軍隊直指被譽為北門鎖鑰、河朔保障的澶州。澶州位於黃河邊上,一旦遼軍過了黃河,北宋政權馬上面臨土崩瓦解的後果。北宋朝廷一片大亂,主和主戰各執一詞,最終宋真宗還是接受了主戰派寇準的建議決定御駕親征,並安排了後事,他告知留守大臣:十日內沒有捷報即擁立皇太子。
當時的形勢是:北宋真宗御駕親征,各路宋軍也向澶州集結,全軍士氣高漲,雖然向形勢佔優的方向發展,但面對30萬遼朝鐵騎,在廣闊平原上進行決戰,幾乎毫無勝算的可能,唯一的辦法就是步步為營以守為攻,以時間換取遼朝的退軍。遼朝雖然兵強馬壯,但是主將肖撻凜被北宋軍用床子弩射殺,遼軍上下士氣低下,同時遠離國境導致後方空虛、進退兩難,面對宋軍堅城固守,也沒有好的辦法,最終也只能搶點老百姓的財物以退兵收場。在這種情況下,和談成為了雙方結束戰爭的唯一手段,澶淵之盟應運而生。
澶淵之盟雖有屈辱之嫌,但並無屈辱之實,30萬歲幣相對戰爭而言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它卻給雙方帶來了長達120年的和平時期,為南北民族的各自發展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
14 # 北社野老
北宋一直奉行懷柔政策,對外屈辱稱臣呀,納貢錢帛只要能換來安寧。這要從宋太祖說起了,宋太祖是後周的掌兵大將,他利用手裡的兵權篡奪了後周的江山,他害怕後來的大將再象他一樣利用手裡的兵權威脅宋朝的江山,搞了個杯酒釋兵權。從此宋朝極端輕視武將,連狄青,楊家將這些著實能得衛邊防的大將都不受重用,造成了宋朝的邊防軍事薄弱。檀淵之盟他們又怕立了功的大將尾大不掉,所以不顧寇誰反對,匆匆空了檀淵之盟。
-
15 # 朝月評論圈
宋朝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國家,但是也是一個重文輕武的朝代。宋朝重文輕武的風氣主要是從宋太宗時期開始的,之所以重文輕武也有它當時的歷史和環境原因。宋朝的政權是從五代十國的後周繼承來的,唐朝末期軍閥割據,許多地方豪強割據一方,掌握軍權的節度使隨時都有可能發動叛亂,成為一方諸侯,中央政權對地方節度使無法有效行使權力。節度使的職位甚至可以發生父子相承的現象,而當時的朝廷只能望洋興嘆,預設而已。
宋朝的開創者趙匡胤就是當時後周的將領,因為當時的後漢趁後周世宗柴榮駕崩發兵攻打後周,趙匡胤和一幫將領趁機反戈相向逼迫後周小皇帝退位,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宋。趙匡胤當上皇帝之後,也非常擔心自己的政權有一天會被擁戴自己的將領們奪走,所以就發生了比較緩和的奪權之爭,就是著名的“杯酒釋兵權”。
透過這一斗爭,宋朝的軍權統歸中央,原本掌握軍權的將領失去了在軍隊中的權威,甚至達到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地步。為了防止將領在軍隊做大,宋朝的統治者也傾向於指派文人領兵,文人崇尚氣節,沒有武人的野蠻粗魯,可以比較容易的控制。但是文人沒有武人崇尚武力的優點,打起仗來就很難打勝仗。因此,宋朝對軍隊的改革有利於國內的穩定,在國與國之間的軍事戰爭方面卻常常處於劣勢。
宋朝太祖皇帝趙匡胤時期,由於是開創時期,朝廷上下還有許多著名的文臣武將,比如趙普、曹彬等人,都是一代英雄,所以在戰爭中不落下風,很快就統一了當時的割據政權。趙光義當皇帝的時候,當時的文臣武將已經有些凋零,趙光義多次北伐,企圖恢復遼國佔領的燕雲十六州,卻由於戰略失誤,以及遼朝兵力強大種種原因而失敗,因為屢次出兵受挫,宋太宗的一腔熱血被消磨耗盡,晚年時期也不再喜歡打仗,而是重視起了文化教育。因此,在他晚年時期,一幫武將早已凋零,文臣開始真正登上政治舞臺。
宋太宗死後,宋真宗上臺,這已經是宋朝的第三代統治者。無論是文韜武略還是知人善任,都比不上趙匡胤和趙光義。當時遼國趁機興兵南侵,慌亂之下,朝廷大臣紛紛建議遷都避難,企圖把都城遷到偏遠的川蜀地區。當時的宰相寇準極力反駁,甚至聲稱誰說遷都誰就是漢奸,就殺了誰。而且向宋真宗講述了唐朝玄宗皇帝因為安史之亂避難巴蜀失去皇位的故事,建議宋真宗御駕親征。宋真宗權衡利弊之下,終於下定決心御駕親征。到了澶州,當地計程車兵聽說皇帝來了,紛紛鬥志昂揚,勇氣百倍,遼國軍隊接連受挫,最終退兵了。
但是,遼國雖然退兵了,卻派出使者要求宋朝割地賠款,否則將會整兵再戰。宋真宗雖然一時之間戰勝了遼國,卻非常擔心戰事再起。此時,他聽有些奸臣說,寇準勸他御駕親征是在拿他冒險,寇準根本沒有把握戰勝遼國。宋真宗聽信讒言,將寇準貶官發配了。
在此情形下,宋朝兵弱民疲,無論是統治者還是朝廷大臣,都沒有一個懂得帶兵打仗之人,皇帝也不想打仗。所以,雖然他們暫時戰勝了遼國,卻還是願意花錢買和平(拒絕割地)。據說,宋真宗御駕親征之時,當時帶兵打仗的朝廷大臣王欽若六神無主,竟然天天在屋裡唸經送佛。戰爭結束後,卻還因為帶兵有功而升官了。寇準的貶官發配,王欽若發揮了很大作用。
-
16 # 付凱91458867
遼軍至定州,兩軍出現相峙局面,王繼忠乘間勸蕭太后與宋朝講和。遼恐腹背受敵,提出和約,初為真宗所拒。十一月,遼軍在朔州為宋軍大敗,岢嵐軍的遼軍因糧草不繼撤軍。遼軍主力集中於瀛州(今河北河間)城下,日夜不停攻城,宋軍守將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戰十多天未下。蕭撻凜、蕭觀音奴二人率軍攻克祁州,蕭太后等人率軍與之會合,合力進攻冀州、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則“詔督諸路兵及澶州戌卒會天雄軍”。遼軍攻克德清(今河南清奉),三面包圍澶州,宋將李繼隆死守澶州城門。
遼朝統軍蕭撻凜恃勇,率數十輕騎在澶州城下巡視。宋軍大將張環(一說周文質)在澶州前線以伏駑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頭部中箭墜馬,遼軍士氣受挫,蕭太后等人聞撻凜死,痛哭不已,為之“輟朝五日”。《遼史》載:“將與宋戰,(蕭)撻凜中弩,我兵(遼兵)失倚,和議始定。或者天厭其亂,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時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準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門樓以示督戰,“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
-
17 # 高臺民俗博物館鄭
1004年遼蕭太后和遼聖宗親率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在寇準的勸說下至澶州督戰。宋天子親自到一線督戰,宋軍士氣高漲,個個奮勇殺敵,那真是君臣一心啊。導致遼軍損失慘重,進退兩年,主動議和;宋真宗內心其實是畏敵的,在主降派的勸說下與遼軍暗通款曲,並於1005年訂立合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向遼納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此後宋遼化干戈為玉帛,維持了近百年的和平。
2、那北宋在勝利的情況下,為什麼還要簽訂“澶淵之盟”呢?
(一)政治因素
宋真宗內心畏敵,主降派一遍勸誘,導致宋真宗放棄和遼決戰的信心消失。宋真宗時期,從開國之初重文輕武的國策已經實行了五十多年,軍隊戰鬥力大大下降。雖然前期取得勝利,如果繼續打下去,後果難以預測。所以隨著戰爭的發展,主降派的聲音逐漸佔據了主流,促成了“澶淵之盟”的簽訂。
(二)社會因素
遼宋之間已經斷斷續續進行了二十多年的戰爭,造成了兩國大量的人員死亡,土地荒廢,社會極其不穩定,每年戰爭之處非常之巨,宋遼兩國客觀上都需要終止戰爭,休養生息。
(三)經濟因素
前面已經寫到,澶淵之盟的條件是:貢銀10萬兩,絹20萬匹。這點銀子和貨物,對於經濟發達的北宋王朝來說,真的是不算什麼,九牛一毛都不到一毛,和每年的軍費開支和戰爭造成的損失來說,真的不算什麼!
澶淵之盟簽訂之後,為北宋王朝換來的是一百餘年的和平,兩國貿易關係、民間交往和各民族融合,雙方互市,而北宋對遼是貿易順差,誰讓北宋製造業、手工業都很發達,物產豐富呢,而遼只能賣點牲畜、皮毛給宋朝。
-
18 # 當代曹植
澶淵之盟並不屈辱,比靖康之恥好多了。
北宋的勝利,價值不大,僥倖用床弩射死遼軍主帥,挫傷了遼軍銳氣,若遼軍繼續進攻,失敗的仍然是宋朝。
澶州一旦失陷,開封便危在旦夕,靖康之恥可能要提前上演。所以和談對於北宋至關重要。
澶淵之盟後,宋遼和平一百多年,為大宋節省了海量軍費,相比之下,給遼國的那點錢,又算的了什麼?
況且,雙方互市,遼國出售馬匹,宋朝出售茶葉、絲綢、鐵器、鹽、農產品等等,宋朝貿易優勢明顯,掌握著貿易的主動權,在貿易中早就把給的那點錢賺了回來。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承天太后蕭綽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為名,親率三十萬大軍全力攻宋,揚言此次定要收復失地並奪取宋朝河北全境。宋廷上下見契丹鐵騎來勢洶洶,舉國譁然,一些貪生怕死之輩連忙建議宋真宗南逃金陵或西遷成都以躲避遼軍鋒芒,朝臣中只有宰相寇準堅決主戰,並以保衛宗廟殿宇、山河社稷為由,逼迫宋真宗親征澶州。自宋太宗親征後,遼宋兩國間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就此打響,而歷史走向也隨著宋真宗親征悄然改變。
眼見遼軍來勢洶洶,北宋樞密院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前線宋軍也被遼軍的浩大聲勢嚇得膽戰心驚。此前宋太宗兩次北伐,宋軍與遼國鐵騎交戰數十次,也只贏得了屈指可數的幾次小戰。面對驍勇善戰的遼軍,守衛前線的宋兵可以說是沒有半點自信,何況這次遼軍還是傾舉國之力。宋軍無奈之下只能堅守不出,同時緊急徵調威虜、保州以及河東等地駐軍北上攻打燕雲,期望以此分散遼軍兵力。然而遼聖宗早有防備,打算“圍魏救趙”的宋軍很快就被燕雲各地的遼國守軍擊退,以騎兵為主的遼軍快速推進到瀛洲城下。休整片刻過後,遼軍開始加急打造攻城器械。
遼軍之後又殲滅駐守在澶州附近的通利軍,徹底掃除側翼危險,遼國通往澶州的道路就此打通。一旦澶州城破,遼軍鐵騎可以在數日內抵達汴京城下,滅亡大宋。連戰連捷的遼軍士氣高漲,參戰的契丹貴族甚至開始琢磨如何逼迫宋朝割讓整個黃河以北的國土,作為他們此次遠征的報酬,誰知一個突發意外卻使得他們的美夢陡然破滅。遼軍攻打澶州時,作為主帥的蕭撻凜視察前線軍情,不料被宋軍發現,城上三弓床弩集射,遼軍主帥就此死於重型箭矢之下。此時,宋真宗恰好在禁軍護衛下趕到澶州前線,擊殺敵帥加上皇帝親征,這樣巨大的鼓舞作用使得宋軍士氣觸底反彈,此前久攻不下並蒙受重大傷亡的遼國軍心開始動搖,兩國博弈瞬間從戰場轉移到談判桌上。
宋軍雖因皇帝親征而士氣高漲,然而宋軍統帥與皇帝本人都對戰爭勝利不抱有任何希望,宋真宗對於堅持戰爭甚至抱有牴觸情緒。持悲觀態度的宋真宗在特使出發前,向其交底,只要遼國同意大宋不割讓國土,要多少歲貢都不成問題。殊不知,蕭太后和遼聖宗也對戰勝不抱信心,甚至憂慮滿懷。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帝王願意看到貴族的封地膨脹,勢力太過強大的封建領主很容易威脅皇權,甚至會顛覆皇室。基於此,遼聖宗內心不願意宋朝割讓土地。
就這樣,雙方懷揣著不同的心思開始談判,然而在互相試探中卻驚愕地發現,原來彼此對土地問題的態度是高度一致的,那麼分歧就只剩下宋朝每年該給遼國多少金額的貢賦。
經過一番激烈爭論,契丹人對每年二十萬兩白銀外加十萬匹絹布的條件極為滿意。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
-
19 # 衍明月霧裡照人
也不能說完全的屈辱,當時時代正處於北方遊牧民族興起的時代,宋朝沒有幽雲十六州的屏障,開封城處於平原地帶,很容易遭受騎兵攻擊,用一定的錢財換取了上百年的和平發展時期還是非常明智的選擇,更何況以當時宋的財力,每年給到遼的財貨僅相當於一個縣的財政收入。相比每年的戰爭支出還是相對有利。
-
20 # 天上人間文史鑑
拋開重文輕武和政權懦弱的意識形態以及帝王的厚顏無恥不談,簽訂澶淵之盟的原因在於這個盟約很划算。
在當時的人和後人看來這個盟約是一個充滿了恥辱的城下之盟,當然也的確恥辱,但澶淵之盟也並非一無是處。
澶淵之盟發生在宋真宗在位期間,宋真宗實在是有點厚顏無恥,他竟然把恥辱的澶淵之盟看作是自己的政績。
雖說澶淵之盟的確是恥辱,但不得不說澶淵之盟給大宋帶來的好處是大於壞處的。
澶淵之盟不僅僅是一個喪權辱國的盟約,還是一場貿易戰爭的開端。
在這場貿易戰爭中,北宋方面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
公元1004年,北方的遼國南侵。
宋真宗在宰相寇準的強硬要求下御駕親征,並打敗了遼國。
這對宋真宗來說可謂是意外之喜,緊接著在公元1005年就簽訂了澶淵之盟。
盟約規定遼宋兩國皇帝互為兄弟,宋給遼歲幣三十萬,其中十萬的錢,二十萬的絹。
這種盟約無論如何都是喪權辱國的恥辱,但並不意味著這不划算。
恥辱是得認的,但拋開民族情節來算這個賬,不要帶有太多民族情緒,帳算出來還是划算的。
倘若不簽訂澶淵之盟,北宋每年邊防花費要三千萬以上,如果有戰事那就得五千萬以上。
如今只需要三十萬就達到了和平,而宋代財政收入大約是一個億,巔峰達到1.5個億,三十萬簡直是九牛一毛。
此前雙方已經打了四十年以上的仗,一個澶淵之盟就讓雙方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那僅僅是一種阿Q式的划算,當還有更加划算的地方,那就是榷場。
榷場是盟約規定的一種貿易形式,雙方制定出貿易白名單。
名單中的商品其實是並不怎麼需要的,需要的都是不在白名單中的東西,但不意味著無法交易。
只要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北宋方面需要的是馬、鹽等東西,但馬和鹽是遼國的戰略物資,不會願意賣給宋。
遼方面需要茶葉、書籍、瓷器、絲綢、珠玉,但這些東西對於遼來說近似於奢侈品。
雖然官方禁止交易白名單以外的商品,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禁止不了的。
而澶淵之盟划算的地方也在於此,用奢侈品去換取戰略物資,北宋方面可謂是賺大發了。
單說茶葉,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飲品,還是一種文化。
當遼人有了喝茶的文化以後,就會造成依賴,這是一種文化輸出。
再說書籍,遼人也是需要學習的,但其印刷業不發達,只有依靠北宋方面的輸入。
北宋方面擅長於製造茶葉、珠玉、絲綢等奢侈品,而且宋代的海洋貿易也繁榮,這也讓宋在遼與海外之間成為了一箇中間商。
在這種貿易中,北宋方面用奢侈品去換取遼方面的錢,這是穩賺不賠的事情。
遼人後來也發現吃虧了,於是要求上漲歲幣。
北宋方面也答應了,長到了五十萬,但對於北宋來說還是不痛不癢的損失。
北宋方面擁有文化上的軟實力,文化輸出的影響也是極大的。
遼國每年生產出的大批馬牛羊,而沒有戰事也不需要這麼多馬牛羊,所以需要北宋的市場來消化,不然就無法變現。
在這種貿易交往中,遼與宋在經濟上就成為了一體。
兩個國家一旦在經濟上造成了依賴,往往就不會發生戰事。
在國際關係中,在戰場上無法得到的東西,就只有在貿易上得到。
在遼與宋的澶淵之盟中,宋向遼發起了一場不見硝煙的貿易戰。
在這場貿易戰中,北宋方面處於絕對的優勢地位。
自古以來都是如此,中國在軍事上可能不是最強的,但在經濟上中國一直都是世界性的經濟體。
檀淵之盟以北宋每年給遼國絹20萬匹,銀十萬兩的代價
換取宋遼兩國長達100多年沒有戰爭的和平局面,雖說沒有戰爭,但是每年這麼多的物資給遼國,給北宋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之所以簽下澶淵之盟是北宋興文抑武的治國方針懼怕打戰嗎?
回覆列表
宋真宗時期,北宋和遼國戰事不斷,1004年澶州之戰爆發,宋真宗在寇準的力勸下選擇親自督戰。而遼國也是由蕭太后親征南下,雙方士兵傷亡慘重,此時遼國有議和的想法,王繼忠通報宋真宗,宋真宗也決定贊同議和。不過雙方簽訂條約的條件卻是,北宋每年要送給遼國歲幣10萬兩、絹20萬匹,對於北宋來說明顯不平等。不過此後卻為兩國換來了百年的和平,而且宋遼禮尚往來逐漸頻繁。澶淵之盟對於北宋來說究竟虧不虧呢?
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秋,承天太后蕭綽與遼聖宗耶律隆緒以收復瓦橋關(今河北雄縣舊南關)為名,親率三十萬大軍全力攻宋,揚言此次定要收復失地並奪取宋朝河北全境。宋廷上下見契丹鐵騎來勢洶洶,舉國譁然,一些貪生怕死之輩連忙建議宋真宗南逃金陵或西遷成都以躲避遼軍鋒芒,朝臣中只有宰相寇準堅決主戰,並以保衛宗廟殿宇、山河社稷為由,逼迫宋真宗親征澶州。自宋太宗親征後,遼宋兩國間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就此打響,而歷史走向也隨著宋真宗親征悄然改變。遼宋兩國原本準備互拼生死,最後卻以和約簽訂收場,這種戰與和的轉變,其實折射出宋遼兩國在戰略邏輯上存在的巨大差異。
蕭太后和遼聖宗當初發誓要畢其功於一役,為此募集了三十萬遼軍。這其中最為精銳的當屬遼聖宗直屬禁衛軍——皮室,這支禁衛軍由昔日耶律家族的直屬心腹演變而來,配備有遼國最好的裝備和馬匹,總兵力約三萬人,主要工作是負責遼都宮禁衛戍,大戰爆發時則隨遼帝親征迎敵。歷史上,北宋屢次北伐失敗,都是無法戰勝這支精銳騎兵,宋軍上下對遼國禁軍非常忌憚,他們將其稱為“遼帝爪牙”。不過遼聖宗若是僅靠皮室直屬部隊,自然不能完全佔領河北之地,為達成此次戰略目的,蕭太后和遼聖宗還動員遼國各級封臣,讓他們帶領自家軍隊前來參戰,這些地方貴族接到皇帝詔令後,立馬徵召封地部隊集結參戰,並按照皇帝此前計劃,趕往預定戰場。
首批響應號召的是契丹部族,他們多是分封在地方的大小貴族,前者負責本族領地衛戍工作,後者則以傳統遊牧形式生活,都有權組建部落軍隊,按照等級高低擁有數量不等的軍隊。這些部落軍隊平時聽令於所屬貴族,在主人領地內,從事放牧、征戰和狩獵活動,戰時就與領主一起參軍作戰。隨後趕到的就是來自東北苦寒之地的奚人、渤海人以及西部邊區的党項人,他們雖然沒有什麼好裝備,不過生性勇武善戰。按遼國制度,這些邊遠部落名義上都是遼國皇帝治下的屬國軍,他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享受內部自治權力,不過戰時必須遵從王令,履行封臣義務。上述人馬趕到遼都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後,聯合等待已久的皮室禁軍與幽雲漢人部隊合計三十萬,一同南下攻宋。
眼見遼軍來勢洶洶,北宋樞密院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前線宋軍也被遼軍的浩大聲勢嚇得膽戰心驚。此前宋太宗兩次北伐,宋軍與遼國鐵騎交戰數十次,也只贏得了屈指可數的幾次小戰。面對驍勇善戰的遼軍,守衛前線的宋兵可以說是沒有半點自信,何況這次遼軍還是傾舉國之力。宋軍無奈之下只能堅守不出,同時緊急徵調威虜、保州以及河東等地駐軍北上攻打燕雲,期望以此分散遼軍兵力。然而遼聖宗早有防備,打算“圍魏救趙”的宋軍很快就被燕雲各地的遼國守軍擊退,以騎兵為主的遼軍快速推進到瀛洲城下。休整片刻過後,遼軍開始加急打造攻城器械。
由於騎兵為主的遼軍很少裝備與其快速機動性相配的攻城機械武器,就算有也都是一些小型裝備,再加上遼軍工匠所掌握的手拉式拋石機本身存在技術限制,無法形成有效火力,這就導致遼軍很難快速攻破宋軍城池。相反,擁有城垛作為掩體的宋軍,憑藉自身武器的先進效能,在城防戰中具有明顯優勢,依靠守城的天然便利,宋軍依靠對射成功擊退遼軍的第一次進攻。是夜,遼軍終於找到宋軍射擊死角,遼聖宗遂令士兵連夜砌起土丘,在他親自擂鼓助威下,遼軍士氣大振。次日,遼軍將預備隊也投入戰場,以充足人力掩護主力,以便進行攻城。勇武的奚人步兵用鑲鐵盾牌頂在自己身前與頭頂,瘋狂衝上土丘,利用宋軍被投石機拋射壓制的短暫機會,成功將雲梯架上瀛洲城頭。宋軍見此連忙用石塊和滾木狠砸,並將提前煮沸的熱油金汁全數傾倒下去。奚人部隊因為此前的密集部署,被砸下來的滾木直接掃倒一片,還未站起又被沸油淋身,宋軍將火箭射下,土丘瞬間成為一片火海,遼軍士兵死傷慘重,遼聖宗不得不倉皇結束第二輪攻擊。事實上,遼軍此後圍攻瀛洲城十餘天,皆因宋軍頑強無法破城。
出現重大傷亡後,蕭太后與遼聖宗顧及到封臣的感受,無法在繼續進行消耗戰,於是選擇繞過瀛洲,繼續向南進軍。十一月二十五日,遼軍與北宋德清軍交戰,駐紮於此的宋軍沒有想到不可一世的遼軍會放棄瀛洲,冒著補給被斷的危險繞道。這一次,匆匆列陣的宋軍沒有退縮,反而在野戰中直面強敵,宋軍長矛手頂在第一排,後方則部署有大量弓弩部隊。遼軍則以全部騎兵作為主力出戰,數萬遼軍精騎從三個方向夾擊宋軍,正面輕騎兵以騎射戰術騷擾前排長矛手,他們不斷射出密集箭雨,將很多沒有頭盔與護肩保護的後排宋軍射殺,宋軍的回擊卻無法對這些全身披掛護甲的“輕騎兵”造成傷害。戰役持續到中午時,宋軍士氣逐漸被消磨殆盡,陣型開始出現鬆動,左右兩翼遼軍抓住戰機,皮室軍與領主私甲兵全力出擊,快速攻打缺乏重甲裝備保護的宋軍陣線,遼軍騎兵的長槍被折斷後,又拔出腰間長刀砍殺宋軍,宋軍遭受瘋狂屠戮,僅有少量部隊突圍成功。
遼軍之後又殲滅駐守在澶州附近的通利軍,徹底掃除側翼危險,遼國通往澶州的道路就此打通。一旦澶州城破,遼軍鐵騎可以在數日內抵達汴京城下,滅亡大宋。連戰連捷的遼軍士氣高漲,參戰的契丹貴族甚至開始琢磨如何逼迫宋朝割讓整個黃河以北的國土,作為他們此次遠征的報酬,誰知一個突發意外卻使得他們的美夢陡然破滅。遼軍攻打澶州時,作為主帥的蕭撻凜視察前線軍情,不料被宋軍發現,城上三弓床弩集射,遼軍主帥就此死於重型箭矢之下。此時,宋真宗恰好在禁軍護衛下趕到澶州前線,擊殺敵帥加上皇帝親征,這樣巨大的鼓舞作用使得宋軍士氣觸底反彈,此前久攻不下並蒙受重大傷亡的遼國軍心開始動搖,兩國博弈瞬間從戰場轉移到談判桌上。
談判之前,雙方首先要做的是摸清彼此間的籌碼與底線,誰先知道對方的底線與思維邏輯,誰就能成為談判場上的勝者。宋軍雖因皇帝親征而士氣高漲,然而宋軍統帥與皇帝本人都對戰爭勝利不抱有任何希望,宋真宗對於堅持戰爭甚至抱有牴觸情緒。持悲觀態度的宋真宗在特使出發前,向其交底,只要遼國同意大宋不割讓國土,要多少歲貢都不成問題。殊不知,蕭太后和遼聖宗也對戰勝不抱信心,甚至憂慮滿懷。對於遼聖宗而言,如果他這次能攻佔黃河以北的所有土地,那麼自己就能成為與遼太祖耶律阿保機、遼太宗耶律德光並列的偉大皇帝。不過這也要求他必須分封一大批有功之臣,比如戰死沙場的主帥蕭撻凜,其長子必然要求獲封一塊新的私人領地。
古今中外,沒有一個帝王願意看到貴族的封地膨脹,勢力太過強大的封建領主很容易威脅皇權,甚至會顛覆皇室。基於此,遼聖宗內心其實非常不願意宋朝割讓土地。在此之前,他已經留意到本國不少契丹領主,因為統治過多的編戶齊民而漢化為領地內的小皇帝,尤其是那些在燕雲擁有封地的貴族領主,深受漢人享樂主義的影響,腐化嚴重,武德早已不如太宗時期。要知道,當年與契丹人爭奪天下的沙陀貴族,就是因為類似原因而失去天下,遼聖宗對契丹帝國會被享樂主義腐蝕蛀空的結局表示拒絕。
就這樣,雙方懷揣著不同的心思開始談判,然而在互相試探中卻驚愕地發現,原來彼此對土地問題的態度是高度一致的,那麼分歧就只剩下宋朝每年該給遼國多少金額的貢賦。對大宋而言,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是小問題。起初,宋朝只想拿出價值不高的銅錢作為歲幣,同時答應設定榷場、開放邊市,與遼國契丹貴族經商,不過那時契丹人對貨幣價值的認知早已進化到銀本位階段,遼國對於官營壟斷經濟下可以大量超發的銅幣絲毫不敢興趣,他們強烈要求宋朝進貢真金白銀或者其他有價值的實物。
經過一番激烈爭論,宋使最終無奈答應每年二十萬兩白銀歲貢,但遼聖宗覺得收穫太少,要求加價,宋使立馬將遼國回覆上報宋真宗,後者給出批示,表示一百萬兩以下皆可。不過攜帶批示的回使還未出發,就被主戰派的宰相寇準攔下,他告訴使者,如果此番談判歲幣超過三十萬兩,回京後他定將使團上下斬首示眾。好在最後,契丹人對每年二十萬兩白銀外加十萬匹絹布的條件極為滿意,使團這才平安完成任務。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澶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