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ava實用技術
-
2 # 點點感嘆
不是不香,是心酸呀!
我是老師,但我還要養家!
今天我看到一個新聞,一老師業餘跑美團送餐,有讚的,也有批的,說什麼有汙師德!我很心酸。
老師,也是人,不是神!我也要吃飯,也想吃點好的,也想給自己妻兒老小好的生活有錯嗎?我是老師,除了教書,我什麼也不會,辦補習班,社會上人人喊打。我不辦了,跑美團,搬磚行嗎?這也礙著別人什麼事呢?
父母年邁,兒女太小,就那點工資能幹嗎?我也有過看著父親在ⅠCU裡等錢而掏不出來的時候,也有孩子住院求人借錢的時候,我也是兒子,也是父親,難道因為我是老師,就該如此嗎?誰不想過得幸福?
我只是普通的老師,我不違法,不違規,打另一份工,出賣我的苦力,就是想讓家人過好,沒有其他原因。老師是窮但為了活下去,尊嚴是可以拋下去的。
我祝願天下老師能活下去!學校少你一人,仍然可以很好轉下去!而家庭少了你,將不再是家了!
願來世再不為人師!
-
3 # 酋卍長
現在的老師並不算是高薪職業,要掙錢養家的話有時候一份工作是不夠的。都說勞動最光榮,只是一個體力勞動多一些,一個腦力勞動多一些罷了。教師和送外賣本來根本就沒有什麼聯絡性。也談不上什麼不務正業,老師也是人啊,也得養家餬口。
有些人就喜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批判別人,這樣才會顯得自己有存在感。我的觀點是,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
如果條件允許,誰會選擇四處兼職?“有錢有閒”大概是人人都理想的生活狀態吧。對此,我想說的是,該老師利用的是節假日時間兼職,並不耽誤正常教學工作,不犯法,不違規。而且送外賣這一職業並沒有限定的人群,只要有時間有精力,人人都可以騎上小毛驢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這位老師,利用業餘時間,靠著自己努力去賺錢,順帶還能鍛鍊身體,我覺得挺好的。
不偷不搶不違法,靠自己勞動自食其力,本無可厚非,但是偏偏因為他是老師,所以有了各種爭議的聲音。所以,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我們應要給予這位老師更多的空間。
-
4 # 一室塵
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哈
敏感的時期,敏感的職業,敏感的話題!
當下,我們好像都在試圖花費更大的精力去論別人的短長吧!是的,今天的資訊流碩大無邊,每天都被熱點包圍著,但又如何呢?這一切又於己何干呢?但卻“草木皆兵”,一不留神就可能會被各種“綁架”,如題目的老師兼職外賣。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但卻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與仙!行有餘力則學文!我想說的是,活著然後教書育人!莎翁的那句“生存還是毀滅,這是個問題。”堪稱經典!
問題是,一個教書者,為了生計選擇了堅守育人之心的八小時之外兼職配送員。香不香暫且不論,讀來確是心酸啊!
心酸之一:生活所迫。雖然選擇為師,註定一生清貧,但如果不能溫飽卻是需要高層反思反省的了。曾幾何時,師者也是末九流人?一個本該無上榮光的職業如今徘徊在經濟基礎層面猶豫不決,哪還有思想去構造上層建築呢?我想,此事之後,該反思的絕非當事者本人!
心酸之二:兼職無門。有一個段子說是疫情之後的校長依次通知教職員工準備復課開學事宜,有老師回覆:復課?我不幹了,做主播了!記得點贊關注哈大笑之餘一片空白!這雖是虛構,但更生活吧,不是麼?但,是什麼讓為人師表毅然決然地改變初衷?是錢多多麼?還是名利雙雙收?暫且不論。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主播的,雖然主播良莠參差。這位老師選擇了兼職配送,不忘初心,只為承擔責任,何罪之有?
心酸之三:夢想何時照進現實?有說此次特殊時期,60天內新增騎手58萬!可怕的數字!這是怎樣的“服務行業”啊!數字裡應該不含兼職者吧。這其中應該不乏一些大學生!象牙塔裡的莘莘學子啊,在擴招背後的激烈競爭中,如何平衡夢想與現實這架從未平衡過的天平呢?生計!無數人的夢想在疲於奔命中煙消雲散!但我卻慶幸這位兼職老師,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只是選擇了去兼職,努力承擔著一家的美好生活,雖然腰背有些酸,但總是可以抗過去的,因為家人需要他,也是支援他的。夢想啊一定是要有的,努力了不後悔!
一個特殊的時期,一切都正常又都不尋常。安靜下來好好反思一下吧!
靜坐常思己過,
閒談莫論他非!
慢慢來,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給自己加油,怎會不香!
-
5 # 學數學學生活
老師兼職外賣,老師不香,還是外賣太香?
外賣作為網路生活衍生出的新業態,在迅速發展,成為一部分上班族,大學生等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外賣的存在無疑是方便了消費者,當然也給商家帶來了利潤。外賣小哥由於不需要十分高的門檻,跑跑腿肯吃苦就能掙到相對可觀的收入,送外賣成為一部分人不錯的選擇,當然也有一部分兼職送外賣,被網路曝光的這位人民教師就是其中之一。
教師兼職送外賣,疫情發生之前應已經存在,不僅僅是教師,公務員也有跑順風車的,這本不足為奇。或許是因為教師的身份特殊,本應是最光輝的職業,而現實情況是,教師工資待遇高低不均,高職教師拿著相對不低的工資,而絕大部分評不上高職的教師,拿的薪水不敢直言,有苦難訴。
教師不是不香,外賣也不是太香。放著輕鬆體面待遇高的工作不做,跑去做風吹日曬,雨裡來風裡去的送外賣,一般人不會這樣做。教師送外賣,生活所迫,實屬無奈,但不違法不違規,靠自己的雙手掙辛苦錢,應該被理解被尊重。
避免這種現象過多出現,應該從根本解決問題。喊了多年的給教師加薪應該落實到位;職稱評定改革提上日程;肅清教師隊伍中的毒瘤,不要再讓他們破壞教師的整體形象;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對於教師加強培訓加強監督加強引導,使教師能夠適應本職工作,有更高的獲得感,幸福感,滿足感。
總之教師很香,而且應該越來越香;外賣不是太香,也不是不香。每一個用勤勞雙手,用自己智慧,為自己為家人過得更幸福而不懈奮鬥的人都是值得尊重,值得讚美的人。
-
6 # 杏花杏雨
作為一名老教師,我認為教師本身就不是題主所說的地位高、待遇好的“香”職業。所以,近日這位做外賣兼職的老師登上熱搜,“火”了把,讓始終誤認為老師待遇高的人們驚爆眼球:難道老師們不香嗎?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肯定不香,如果真香的話,那地位高、待遇好的他們是放不下身子、也會不屑外賣收入的。(請不要誤會我對外賣行業的看法,憑自己的辛勤勞動後理掙錢,有何不可?何況就是老師不可!)
那為什麼社會很多人都認為老師很“香”呢?且很多時候盯住老師不放呢?
國家社會重視教育事業,重視培養下一代的工程,教育熱度增加,教師自然蹭到熱度。國家 經濟持續發展,各項事業不斷提升,重視教育,增加教育投入,合乎國計民心。不僅對學生費用減免,還由財政實行貼補,對老舊校舍改造,增添硬體裝置。學校學習條件得到根本改善。家庭為孩子的學習創造條件,可謂竭盡全力,選校擇班、購買資料、高價培訓……釜中炙熱,廚子沾光,老師又豈不蹭到熱度?但蹭到的熱度,畢竟不是自熱,轉身即退溫。況且釜中之物與己無關。
國家對教育投入大多用在硬體設施的改善及學生人平費用、貧困生資助上。而教師工資的提高則在在地方規定的政策內的自然增漲(但又不自然)。
面對火爆的培訓市場,生為擁有專長的教師自然想下去試一身手,以貼補家用。但屢立的禁令,又不得不退而遠之。明星可以走穴、大學教師可以兼職創辦實體、醫生可以私下行醫……,唯獨中小學教師不行,而他們恰是收入最少的群體。
中小學教師只是蹭到點熱度而已,但轉身即退,熱度何有?辛酸自明。
蹭熱,掩蓋了你的艱難;虛爆的招聘,增添了誘人的香味。香味四溢,外人豔羨,親歷者如食雞肋。國家社會重視教育,重視人才培養,何嘗不是好事。但教師的工資待遇沒有提高到應有的水平,這種重視就只能增加教師的責任和負擔,而社會對拿著高工資就應該承擔更多責任的誤解,動不動橫加指責,口誅筆伐,只能增加教師的痛苦。也逐漸喪失了工作的動力。
但年年火爆的教師招聘,令人們嘗得教師非高薪不是,否則怎麼這麼多人趨之若鶩,很多大學生都提前考了教師證?但又有幾人知道,大學生們在面對就業難時,考取的教師證只是當作臨時的解決溫飽的應急之需呢?他們中間又有幾個是準備終身從事教育的呢?每年大量教師辭職即可充分說明。更何況他們有幾個是教育行業想吸納的優秀生呢?
深圳南山學校招聘的國內頂級名校畢業生從教,好象是給國內教育增添了靚色和信心。但這不恰恰說明,我們沒有招聘不到優秀大學生從教,根本就是待遇不高嗎?又有哪些地方領導和部門有這個魄力和眼光呢?
虛熱造成虛假的表象,也加深了世人對教育和教師的誤解。
老師利用假期做外賣,本為改善家中經濟,實屬正常。即使工資能養活家中,這樣做又有何不可?又被炒作網紅,稱為改善病情,不是經濟困難。其中原因,令人想象。
教師地位高嗎?待遇好嗎?確實“高”又“好”,高好得叫你不能做正常之人和正常之事!
教師外賣小哥的經歷又給老師深深上了一課!
-
7 # wo看行
我的初中高中老師一個月工資是一萬
教學組長能有一萬五
而高中更恐怖
教的好的出成績的老師賺的更多
一個老師說了這麼句話“教一屆高三最後幾個月,掙一套房子的首付”
老師的香你永遠不能瞭解
畢竟悶聲發大財嘛,又不是資本盤要到處宣揚
我大學老師更恐怖,怕你們承受不了
我班主任的三個月流水能達到數十萬
她不是富二代,就是當老師
其實老師有很多,私立老師累但賺錢
好的學校想打成績的學校賺錢但也累
培訓機構老師也賺錢但累還要資歷
那為什麼要兼職外賣員
體制比較香
而又要做強又不發工資的學校就是這些老師只能出賣勞動力的原因。
至於你說機會少
咋啦,你又想脫貧還想別人幫你,你不幹
懶貧困沒辦法
多找找培訓機構,新興學校
至於你說年紀大了,學校遠
那沒辦法
第一年都這樣,等過幾年你會發現值得
-
8 # 網抑雲文案
現在的老師真的不香,孩子的奶粉錢都買不起
在這個社會普遍認為老師是一個非常非常好的職業,第一,上班時間特別短,一天也就上幾節課,還有周六週日還有寒暑假,每年加起來的上班時間比普通人少了很多;第二,工資收入穩定,基本上相當於鐵飯碗,五險一金樣樣不缺。
但事實上呢,這只是你們表面上看到的現象!
我有一個同學,他在鎮裡當老師,一個月基本工資也就3000多,加上零零散散的其他收入,一年的收入也就4萬多。一年收入4萬多,這是一個什麼概念,養活自己完全沒有問題,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父母要贍養,也有妻子,也有子女,也得買房,也得買車,也得過自己的物質生活,這樣的收入能夠滿足這種生活嗎?連孩子的奶粉錢都快買不起了。
雖然有些老師工資確實是挺高的,但是大多數的老師的工資水平,永遠在個人所得稅的標準之下!
這些噴老師的人,完全是心理扭曲這位老師是個音樂老師,他兼職送外賣,完全是在自己正當的休息時間進行的,沒有影響自己的工作,沒有影響學生的學習,也沒有違反任何規定!
而且他所從事的工作是合法正當的工作,完全是憑著自己的勞動去獲得收入。
你可以去抖音看一看,多少明星網紅,以及形形色色的社會各類人,開著直播就跟“網路乞討”一樣,唱唱歌,跳跳舞,扭扭屁股,哭幾句窮,叫幾句“爸爸”,就有無數人打賞,相比之下一個靠雙手去奮鬥的人,卻遭眾人“唾罵”。
難道是因為笑貧不笑娼?
靠雙手掙錢的人永遠值得尊重!在這個物慾橫流,網路發達的時代,很多人都開始想著各種邪門歪道,社會的價值觀已經發生變化了。
多少人在刷著那些抖音,刷著影片,過著自己頹廢的日子,還在埋怨這個社會,埋怨自己的現狀,有什麼可埋怨?
管他前浪後浪,靠雙手掙錢的人永遠值得尊重,靠雙手奮鬥才能有美好的未來!
-
9 # 33xi33
每個人對錢的概念是不一樣的,有的人一個月掙2000挺知足,有的人一個月掙3000錢覺得掙得不多,還想有個副業。
老師是清貧行業,這幾年提高了不少,但是想要自己和家人過得更好,透過正常勞動幹副業,挺好的!
-
10 # 轉角人生123
老師不香啊,工資待遇不高,社會地位低,事情又多,學生不聽話,家長天天投訴,搞得自己像保姆似的。有的人會說,你們有兩個假期啊,我想說,我也希望向公務員一樣朝九晚五,只休兩天,可學生不願意啊;有人會說,你可以離職啊,我想說,人到中年,又學了這個專業,離開教育部門,能去幹嘛?做生意沒資金,沒人脈。去打工,沒技術,不懂管理……
回覆列表
這幾天一位34歲中學音樂教師送外賣的事情,引起了社會的熱議,聽說當事人已辭掉兼職,他的妻子是一名護士,他們共同養育兩個孩子,他也是利用節假日兼職送外賣,就是這樣一個普通的家庭卻在今年這樣的環境下,引起了社會強烈的反應,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引起大家的熱議呢?
清清白白做人正正經經做事,憑自己的雙手賺錢?不知道何錯之有,如果這位教師兼職開辦補習班,還會引起大家強烈的爭議嗎?就像有些網友調侃的一句話:“音樂老師沒人找補課啊,真讓人心酸啊,”老師也是平凡人,也需要養家餬口,為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在奮鬥,就衝著人家生了兩個孩子,你們鼓勵他,其實他兼職外賣,可能也經過了很大的思想鬥爭,他也許想到疫情的影響,辛苦工作在醫院的妻子,還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作為男人的他必須擔起責任,努力奮鬥,難道他不知道尊重和理解嗎?作為男人,我真的很佩服他。
尊重每一份職業,工種不分貴賤,別人也是靠自己的努力賺錢,請不要拿有色的眼睛去看待這些可愛的勞動人民,如果我的母親是環衛工人,我會很尊重他的工作,如果別人看不起我心裡會很難過,如果你的母親也是環衛工人,你還會看不起自己的母親嗎?想想這位教師有兩個孩子在養,這兩個孩子如果看到網上這些不盡如人意的評價,孩子會怎麼想啊?還會給孩子心理上造成很大的負擔,體諒一下這樣一位普通的父親吧,當老師為什麼不能有兼職?不影響自己主業的情況下,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有什麼不好呢?再說,誰不需要養家餬口,別人憑什麼指手畫腳?尊重別人的勞動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老師在以身作則,只要是勞動不違法,都應該得到尊重,現在已經是21世紀了,是網際網路的時代,在進一步的發揮其不可想象的力量,人們工作掙錢的方式方法都在不斷的變換,我們的思想不能存在這些偏見了,人們掙錢的方式不再單一了,很多人都在網際網路環境下掙了不少的錢,就像這件事在抖音裡迅速傳播一樣。
風裡來雨裡去的外賣小哥,公眾並不陌生,但老師兼職送外賣,卻鮮有聽聞。此事引發關注當然很正常,但被人說三道四就透露出某些“不正常”。李老師表示兼職送外賣並不是愁於生計,而是自己的身體不太好,血糖有點偏高,不想靠著藥物來調節,做外賣員接單送單就當是鍛鍊,順便把血糖降下來,還可以到處轉悠一下,增長見識,也增加些收入。
毋庸諱言,老師兼職是個敏感話題,但李老師利用節假日兼職送外賣,既鍛鍊了身體,又能增長見識增加收入,可謂一舉多得,且並未對他人和自己工作造成什麼不利影響,沒啥毛病。有網友卻認為,教師的本職工作就是教學,如果天天想著如何增加收入,勢必會影響教學。看似挺有道理的說法,卻經不起推敲。教師的本職工作是教學沒錯,但要做好教學,並不意味著就應該把節假日時間都投到與教學直接相關的事情上去。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教書育人並不只是書本知識的傳遞,更應該用師者的見識引領學生。某種意義上,利用節假日出去跑跑,或許有助於教師開拓眼界,走出封閉狹小的圈子,提升自身的教育境界。此外,“天天想著如何增加收入”更是涉嫌道德綁架的誅心之論。從事教書育人工作,教師當然要有更高的道德要求,但這並不意味著就不能想著“增加收入”了。教師是一個教育者,但首先也是一個正常的人,只要合理合規地賺錢,又有何不妥?
值得一提的是,對老師的道德綁架並非個例。去年暑假,就發生過一樁荒唐的家長舉報老師事件。據媒體報道,一市級政務平臺上出現這樣的舉報資訊:一對教師“雙職工”在暑假期間為自己的孩子輔導課業,一位家長得知後遂以“違反在職教師不準參與補課禁令”為由,向當地教育部門舉報,認為這對“雙職工”暑假只輔導自己的子女,對其他人造成極大不公平。非議老師兼職送外賣和胡攪蠻纏式舉報,具體原因雖然不一樣,但對老師的道德綁架如出一轍。啼笑皆非之餘,發人深思:如果在這種明顯沒問題的事情上都要指責非議老師,那老師豈不就動輒得咎?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老師確實應該以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但社會不能動輒對老師進行道德綁架。大家認為老師的做法有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