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345670wys888

    一、嘔不止:是少陽病膽腑鬱熱,膽熱犯胃的喜嘔這個症狀的加重。

    二、心下急:是心下拘急疼痛。

    三、鬱郁微煩:膽火擾心。

    四、此條釋文:

    太陽病已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若柴胡證仍在,先用小柴胡和解,若病重藥輕,嘔不止,心下拘急疼痛,鬱悶而煩,乃病重藥輕,用大柴胡和解,兼瀉膽腑之熱而愈。

  • 2 # 天一傳統文化

    第103條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過經”,在《傷寒論》裡出現過四次,太陽篇三次,103條,105條,123條,陽明篇一次,217條,歷代注家意見不一,都有些道理,但誰也說服不了誰。既然沒有標準,我們就從四條條文下手分析,除103條是少陽陽明合病,其他三條都進了陽明,用了承氣湯。所以我認為“太陽病,過經十餘日”,是不是過了太陽經進入陽明經,而本條是進入少陽經和陽明經,過轉移過渡的意思!

    過經就是從太陽經轉移到了其他陽經!“反二三下之”,從“反”字可以看出,下是錯的,究竟出現了什麼情況,醫生要二三下之?從二三下之和後面用大柴胡湯治療來分析,這個患者有不大便的情況和想通便的述求,只是這個醫生不認真,沒有詳細瞭解四診,就給患者開了承氣湯。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就現在也仍然大量出現,患者感冒了,去藥店買藥來,給我拿合牛黃上清丸,給我拿幾代牛黃解毒片下下火!

    “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洩下二三次了,又過了四五天,“柴胡證仍在”,仍在說明下之之前就存在,我們知道,少陽三禁,禁汗禁吐禁下,既然之前就有柴胡證,這就是誤治,但柴胡證(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仍在,說明這個患者身體好,陽氣足,不然早瀉壞了。根據“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凡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湯”的原則,先與小柴胡湯。

    “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喝了小柴胡湯後,其實很多人會“發熱汗出而解”,但也會有一部分人反而從“心煩喜嘔”變成了“嘔不止,鬱郁微煩”,“胸脅苦滿”變成了“心下急”,故曰“未解也”。嘔不止,不解釋,比喜嘔嚴重了,邪氣離開了少陽,進入了陽明。鬱郁微煩相比心煩是輕了,而心下急相較於胸脅苦滿就嚴重了,心下是胃,急是緊,緊縮的意思,仲景同時期的《三國志.呂布傳》中說:“縛太急,小緩之”,捆的太緊了,稍微鬆一鬆吧,心下急就是胃劇烈收縮,發硬,痞塞不通,這個症狀與嘔不止都是邪氣進入陽明才能出現的,所以是嚴重了。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嘔在傷寒中屬少陽證,少陽的邪氣半在裡半在外,所以不可用下法,但此條嘔不止,心下急,邪氣已經隨“反二三下之”乘虛入裡,進入膈下胃中,裡虛變成了裡實,所以可以攻之。

    “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小柴胡湯證是裡虛,大柴胡湯證是裡實,所以不能關門留寇,去掉人參、甘草,加上枳實、大黃,因為有心下急,所以又加上了能緩急的芍藥。

    少陽證的特點是半在裡半在外,小柴胡湯側重於解決半在外,所以“汗出而解”,大柴胡湯側重於解決半在裡,所以“下之則愈”,所謂少陽三禁,禁的是太陽的汗法、吐法和陽明的下法,少陽自帶適合自己的汗下之法,也算一大特色。

  • 3 # Sunny0221

    主要是太陽病已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若柴胡證仍在,先用小柴胡和解,若病重藥輕,嘔不止,心下拘急疼痛,鬱悶而煩,乃病重藥輕,用大柴胡和解,兼瀉膽腑之熱而愈。

  • 4 # 古醫飛魚

    這個條文,是指有太陽病,經過傳變以後,又誤用了下法,再過幾天,有柴胡證,即少陽證存在,那麼呢,先使用小柴胡湯,如果有嘔吐,心下拘急,微煩等,可以理解有胸脅,胃的不舒服,也有半里的熱,所以才會煩,那麼這時就要用到大柴胡湯。

    理解可能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 5 # 敦敏健康

    【仲景原文】 (103)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釋疑解惑】

    ①怎樣理解“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

    答:㈠辨識“太陽病,過經十餘日”的臨床意義有三,一是太陽病於十餘日可不治而愈;二是太陽病因未治而發生變化;三是太陽病因治而發生變化。㈡張仲景論“反二三下之”而強調辨裡證或是可下證,或是類似可下證,對此必須辨證準確,不能盲目治療。㈢張仲景論“後四五日”的目的是突出辨治疾病因治療因素,因夙體因素而導致病證發生變化。

    ②怎樣理解“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

    答:㈠張仲景不論病證表現而論“柴胡證仍在者”,重點突出方證辨證在辨證中的運用與重要性,柴胡湯證如大柴胡湯、小柴胡湯證等。㈡張仲景論“先與小柴胡湯”而強調相兼病證,以小柴胡湯證為主。

    答:㈠張仲景論“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的目的是突出辨少陽陽明兼證。㈡辨識“心下急”的病變證機是熱結陽明,濁氣內結,經氣不利;病證表現或心下急結,或心下疼痛,或心下滿痛。

    ㈢辨識“鬱郁微煩”的臨床意義有二,一是病變部位在胃,病以胃脘脹滿或疼痛因嘔吐而減輕,嘔後胃中仍有輕微不舒;二是病變部位在心,邪熱擾心而為心煩。

    ㈣張仲景論“為未解也”的目的是突出即使少陽證未解,但病變已發生變化,其治必須既瀉陽明,又清少陽。

  • 6 # 小帥說書

    “柴胡證仍在者”,說明,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已出現了柴胡證,可能兼有陽明證,但不得只用下法,下後,尚未出現變證,柴胡證仍在,予小柴胡湯和解少陽。若服用用小柴胡湯後出現了嘔不止,心下急,考慮有陽明腹實之象,裡熱內結,需和解少陽、瀉下熱解同用,予大柴胡湯

  • 7 # 泉石心語

    其實這一條,可以和第165條一起理解,嘔不止,為少陽病喜嘔的加重,膽腑熱實,邪氣犯胃,胃氣上逆所導致,心下急,鬱郁微煩,也是膽腑熱實的表現,整個一看就是邪入少陽膽腑化熱,膽熱傷津耗液,邪熱與津汁相結成實,從而形成少陽腑實證。臨床上多見於急性膽囊炎,膽囊結石急性發作等,一般用大柴胡和解少陽,通下里實。

  • 8 # 不念彌陀

    大家都說中西醫,今天閒來無事,也無事生非一下,知識淺薄如有違你之觀點,罵人潑糞皆可。

    中西醫之爭由來已久,說久也不過鴉片戰爭至今180年而已。中醫從神農嘗百草至今已歷5000年,西醫不過400多年曆史。

    中醫沒落原因非中醫不如西醫,而是舊中國戰爭失利,全民痛定思痛,師夷長技以制夷,自廢武功全盤西化的結果。

    中醫現在不興盛的原因在於人才凋零,古聖賢立志皆曰:不為良相便為良醫。望聞問切之功,須知天時、曉地理、懂人和之道才能入門。

    中醫因一病多方、一時一方讓世人詬病,然不知是藥三分毒,同病而不同身,昨夕今日同病而病重不同,若不一病多方、一時一方就等同於殺人害命!

    中醫講養病,西醫講治病。養病在於養人,養人在於節制人慾(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耗散其真,快其心、逆生樂,起居無節,人慾無度,豈能不病),節制人慾再加藥輔助調理,讓其心歸於正,其氣歸於順,心正氣順則百病消。西醫治病而不醫人,口服、注射、點滴、手術壓其病,解一時之病狀、然病根未去。真是解了東邊的凍,西邊有結了冰。撥開前面的霧,後面又湧起了雲。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反反覆覆,縱然你有千條命,也經不住如此折騰。

    中醫以草為藥,人與草皆生於天地之間,同為天生地養,沐日精月華,受雨露滋養。西藥為化學制品。

    中西醫之爭不用辯,也無須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給你的藥你不用,非要用自己窮經皓首搞出來的藥,豈不是捨近求遠,捨本求末,舍內求外,舍易求難乎?

  • 9 # 傳承古中醫

    【仲景原文】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103)

    【釋疑解惑】  

    ①怎樣理解“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

    答:㈠辨識“太陽病,過經十餘日”的臨床意義有三,一是太陽病於十餘日可不治而愈;二是太陽病因未治而發生變化;三是太陽病因治而發生變化。㈡張仲景論“反二三下之”而強調辨裡證或是可下證,或是類似可下證,對此必須辨證準確,不能盲目治療。㈢張仲景論“後四五日”的目的是突出辨治疾病因治療因素,因夙體因素而導致病證發生變化。

    ②怎樣理解“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

    答:㈠張仲景不論病證表現而論“柴胡證仍在者”,重點突出方證辨證在辨證中的運用與重要性,柴胡湯證如大柴胡湯、小柴胡湯證等。㈡張仲景論“先與小柴胡湯”而強調相兼病證,以小柴胡湯證為主。

    答:㈠張仲景論“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的目的是突出辨少陽陽明兼證。㈡辨識“心下急”的病變證機是熱結陽明,濁氣內結,經氣不利;病證表現或心下急結,或心下疼痛,或心下滿痛。㈢辨識“鬱郁微煩”的臨床意義有二,一是病變部位在胃,病以胃脘脹滿或疼痛因嘔吐而減輕,嘔後胃中仍有輕微不舒;二是病變部位在心,邪熱擾心而為心煩。㈣張仲景論“為未解也”的目的是突出即使少陽證未解,但病變已發生變化,其治必須既瀉陽明,又清少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仙鶴與獅子有什麼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