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寒蕭99

    天文照片中絢爛多彩的星雲照片實際上是經過處理後的效果。

    事實上,無論是肉眼看到的天體,還是望遠鏡中的天體,都基本上是一個顏色,就是白色的。少數恆星可以看出顏色來,而星雲看起來都是白色的。

    而拍攝天文照片,最常用的是CCD,這種感光器材最常見的也是黑白兩色的,而現代也有一些彩色的CCD,理論上是可以拍攝出彩色的天文照片的。但是,如果不經過處理,色彩也不是很鮮豔,可以看出彩色,但遠遠沒有我們常見的星雲那種絢麗的色彩。

    實際上,無論是黑白照片,還是彩色照片,直接拍攝出來的效果都很一般,為了達到多彩的效果,是需要進行後期處理的。

    現在這種處理比較簡單,透過一些軟體就可以調節了。因為即便是黑白照片,其色彩的深淺也是不同的,這樣透過軟體就可以對不同深淺的地方進行著色處理,經過處理的照片就是我們看到的非常絢麗的星雲照片了。

    另外再說一下,雖然也有很多彩色CCD,但真正的天文拍攝還都是使用黑白CCD,因為只有黑白CCD才可以最真實,最細微的拍攝到天體的細節。

  • 2 # 熵減

    這個問題你問對人了,人眼是看不到天文照片裡的絢麗多彩的顏色的,照片裡星雲的顏色都是靠長時間的曝光累積起來的,並且需要一定的後期處理。

    北半球能夠看到的最亮的星雲,非冬天出現的獵戶座大星雲莫屬了。在光汙染比較低的地方,你用肉眼能夠感覺到獵戶座獵人的佩劍位置有一團朦朦朧朧的雲氣,用口徑80mm的天文望遠鏡看過去,你會發現雲氣比肉眼看到的多,但還是沒有顏色。用口徑130毫米的天文望遠鏡看過去,並且把星雲放在視場的邊緣,你可能能感覺到這雲氣發一點綠色,又好像沒顏色。這就是人眼的侷限性:視網膜存在兩種感光細胞:視杆細胞和視錐細胞。視杆細胞在中央凹處無分佈,它對暗光敏感,故光敏感度較高,但分辨能力差,在弱光下只能看到物體粗略的輪廓,並且視物無色覺。視椎的空間解析度高,視杆則對微弱光線更敏感。直視條件下,視野中心落在中央凹上。這樣強光條件有利,弱光條件反倒不利。

    人眼的侷限性讓照相天文學發展的如火如荼,依靠膠片照相機或者數碼照相機的長時間曝光,來獲取星雲的顏色。比如說這張就是筆者在大理拍攝的獵戶座大星雲,共曝光了10分鐘,iso1600,採用裕眾天虎130apo pro天文望遠鏡直焦攝影。

    這是單張照片,實際上為了獲取更優質、細節更豐富的星雲照片,應該拍攝亮幀、暗場、平場、暗平場、偏置場等一系列照片,然後後期用PixInsight、PS、Deepskystacker等軟體處理,才能得到一張媲美哈勃的照片。

    北半球能拍攝到的比較漂亮的深空天體還有馬頭星雲、仙女座星系、波德星系、天鵝星系、玫瑰星雲等等,以下幾張都是筆者實拍,盲跟(沒用導星裝置)、單張未處理出圖。

    筆者是一名來自石家莊的天文愛好者

  • 3 # 獵手星空

    這些照片有一些不是拍攝出來,而是電腦合成出來的。

    要拍攝這類照片,需要一個天文望遠鏡,可以自動導星的那種,因為地球在轉動,星空背景看做不動,需要望遠鏡可以自動跟蹤目標,才能保證看的方向由始至終都是同一個方向,不會有偏差。然後需要一個專業相機,調整好各種引數,架在望遠鏡的目鏡上,再進行長時間的曝光,收集到足夠多的光子,成像後,後期再用電腦處理照片就可以。

    簡單地可以概括成這個流程,但是實際操作要比這個複雜得多了,舉個例子,想要拍攝一個星雲,是對準那個方向進行拍攝,但是除了目標的光會進入望遠鏡外,其他天體的光也會進來,所以,後期處理也是挺繁瑣的。

    一般拍攝超遠距離的天體都是大型望遠鏡乾的活,天文愛好者很少會去拍這型別的天體,因為裝置限制,很難拍出那種效果。

    以上所說的拍攝大致流程是針對光學望遠鏡的,其他波段,比如射電,紅外,紫外等等波段的拍攝是不一樣的,資料處理也是很複雜,同一個目標,不同波段拍出來的圖也是不一樣的。

    多波段銀河系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海里撈上岸的小管身體斑點會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