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給大家說一下關於目前流行的《極簡主義生活》你有什麼想說的?
時下流行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2500年前 老子就講得很透徹啦!
” Less is More”,這是當今世界的一句流行語,簡單的翻譯就是“少就是多”。意味著去除不必要的繁冗,精簡你的生活。
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繁雜,物質越來越豐富,但《瓦爾登湖》作者梭羅在上個世紀說過一段話至今仍然是有用的,”我們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什麼”。
的確我們的工作或生活有時像一團亂麻,大家每天在熙熙攘攘中工作或生活中爭名奪利,從不消停,而疲憊卻總在紛繁複雜中不時的產生。
這個世界太紛繁複雜了,於是很多人漸漸愛上了“簡約”,讓生活方式迴歸簡單純粹的一面。極簡主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
▲極簡主義室內設計
沒有多餘的擺設,將生活用品精簡到最少,返樸歸真。這種削減的生活方式,使人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為數不多的事情上。這種感覺令人心緒平靜。創造出一種精簡之美,給人以美的享受。
道祖老子認為,人若以“道”為準則,遵守一定的行為規範,透過長期堅持不懈的修煉,就可以返本還原、返樸歸真,和“道”融為一體,而成為神仙。
由此千百年來,道教中人恪守這一法則,認真探索,勤學苦煉,追尋著返樸歸真、長生久視之道,可見返樸歸真不僅是一種修煉方法,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
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
▲
玉蟾宮
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
這段話說的不僅是道家清靜功夫,而且還是一種生活方式,就是說,人處在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里,如何去避開塵世,達到清靜,那就要做靜功,當靜功做到一定境界時,更要繼續堅持下去,即會見到光明。老子認為這都是“道”的表現。
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遵循自然,按照天道自然的法則辦事,不妄作為。
▲玉蟾宮
《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樸”就是“樸素”的意思,上古之世自然古樸,上古之人自然古樸,人生之初自然古樸。然而由於情慾之弊,世人離道愈來愈遠,身不得保,國不得治。
道教講“抱朴”,就是去除後天之偽,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素之道。“樸”是大道之法,法道治世,社會自然古樸。
人心要清要靜,思想才會純潔,就會去追求素樸的生活。正確的生活態度應該是“不違自然所好”,只有抱著這種生活態度和這樣處理人際關係,才能保持人的天性,進而達到做人的理想境界。放棄名利和各種私慾,做到返樸歸真。
道家追求返樸歸真,“樸”、“真”是大道本質的反映,是聖人德性的最高境界。
今天來給大家說一下關於目前流行的《極簡主義生活》你有什麼想說的?
時下流行的極簡主義生活方式 2500年前 老子就講得很透徹啦!
” Less is More”,這是當今世界的一句流行語,簡單的翻譯就是“少就是多”。意味著去除不必要的繁冗,精簡你的生活。
我們的社會越來越繁雜,物質越來越豐富,但《瓦爾登湖》作者梭羅在上個世紀說過一段話至今仍然是有用的,”我們每一天努力忙碌,用力生活,卻總在不知不覺間遺失了什麼”。
的確我們的工作或生活有時像一團亂麻,大家每天在熙熙攘攘中工作或生活中爭名奪利,從不消停,而疲憊卻總在紛繁複雜中不時的產生。
這個世界太紛繁複雜了,於是很多人漸漸愛上了“簡約”,讓生活方式迴歸簡單純粹的一面。極簡主義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
▲極簡主義室內設計
沒有多餘的擺設,將生活用品精簡到最少,返樸歸真。這種削減的生活方式,使人更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為數不多的事情上。這種感覺令人心緒平靜。創造出一種精簡之美,給人以美的享受。
道祖老子認為,人若以“道”為準則,遵守一定的行為規範,透過長期堅持不懈的修煉,就可以返本還原、返樸歸真,和“道”融為一體,而成為神仙。
由此千百年來,道教中人恪守這一法則,認真探索,勤學苦煉,追尋著返樸歸真、長生久視之道,可見返樸歸真不僅是一種修煉方法,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
老子說:“清靜為天下正”。就是說人若清靜,就會正確地去立身處世,如做人要正派,做官要公正廉明等等。只有返回其先天的虛明體性,就如濁水慢慢而靜,才能澄清而重現。
▲
玉蟾宮
所以有道之士,身雖處塵俗之中,其性順物而自然,不染不著,不滯不留,相似渾濁一樣,其性體常住。
這段話說的不僅是道家清靜功夫,而且還是一種生活方式,就是說,人處在一個紛繁蕪雜的社會里,如何去避開塵世,達到清靜,那就要做靜功,當靜功做到一定境界時,更要繼續堅持下去,即會見到光明。老子認為這都是“道”的表現。
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必須與自然相協調,這樣才能以萬物養育群生。遵循自然,按照天道自然的法則辦事,不妄作為。
▲玉蟾宮
《道德經》說:“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樸”就是“樸素”的意思,上古之世自然古樸,上古之人自然古樸,人生之初自然古樸。然而由於情慾之弊,世人離道愈來愈遠,身不得保,國不得治。
道教講“抱朴”,就是去除後天之偽,復歸於嬰兒,復歸於樸素之道。“樸”是大道之法,法道治世,社會自然古樸。
人心要清要靜,思想才會純潔,就會去追求素樸的生活。正確的生活態度應該是“不違自然所好”,只有抱著這種生活態度和這樣處理人際關係,才能保持人的天性,進而達到做人的理想境界。放棄名利和各種私慾,做到返樸歸真。
道家追求返樸歸真,“樸”、“真”是大道本質的反映,是聖人德性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