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誠善惜陽如血沁寶閣
-
2 # 伯陽君
據史料記載,黃臘石首先發現於真臘國(今高棉),故稱臘石。另有說法是因石表層內呈現臘油狀釉彩而得名。臘石是廣東較出名的觀賞石種之一,其中以潮州、台山、陽春、粵北為主要產地。廣西的柳州、賀州、鐘山、金秀等地所產臘石質地也不錯。臘石屬矽化安巖或砂岩,含鐵石英。黃臘石在岩石學上是一種石英石
黃臘石硬度大,摩氏硬度7°左右,韌性也強,極富穩定性,其表層為黃臘油狀,切面石心部分多為粉白或黃白、乳白色的石英微粒,其油臘的質感源於石英,顏色則來自表面鐵元素的氧化。黃臘石是臘石中最常見的一種,是石英石因地質變動破碎而滾入酸性的泥土中,並長期受酸性物質的低溫溶蝕,使其表面產生臘狀釉彩。其中一部分又因山洪暴發,滾入山溪中,經河水搬運而流入江河,經多年的溪水沖刷及沙礫摩擦,表面變得油光滑膩,又經水中各種礦物元素的長期滲蝕,產生多種色彩。臘石的主要特徵為臘質感強,上品臘石是呈玉脂光澤,細膩溫潤。
臘石多為敦厚渾實能給人穩重自然之感。臘石按其色彩分類有:黃臘石(含錳成分),褐臘石和黑臘石(含鐵成分),紅臘石(含氧化鐵成分),彩臘石(含多種礦物成分),白臘石(未經礦物質滲蝕,只因長期受水的滲浸而產生濛濛的白膜)等五大類。黃臘石較為常見,是收藏的主要品種。彩臘石是比較稀有臘石品種,尤其好的彩凍臘、彩膠臘、彩晶臘更為罕見。 臘石按其質地可分為凍臘(石體透明、上等凍臘可透至石心)、膠臘(微透)、晶臘(其石肉有明顯的葡萄狀、竹葉狀、指甲狀等晶體,可分粗、細晶,表面在光照下有閃爍的 金屬光澤)、細臘(雖不透光,但石膚手感仍然溫潤)、粗臘之分。
臘石還沒到位,叫石英石比較妥當(^_^) 。個人觀點而已,不會說是絕對的字眼,以免石主不悅。但自己喜歡就好,不要總拿奇石的標準來要求各種原石。金無足金,人無完人,更何況大自然當中的一塊小小原石呢(^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