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際最新要聞

    這兩天,頻頻在新聞中看到楊坤的名字,本來對他無感,選擇忽略。

    但是"推薦演算法"給我推了這樣一條新聞:楊坤diss 劉德華,我一下坐不住了,因為劉德華是我從小喜歡到大的偶像,帥氣、敬業,歌唱得好,戲演得棒,零緋聞,現在雖然淡出公眾視線,但是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

    可是《中國好聲音》前導師楊坤則稱:

    從嚴格意義上講,劉德華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歌手。之所以很多人喜歡他,是因為他塑造了很多好的形象。舞臺上表現力很強,唱歌的時候容易會讓觀眾想起他曾經扮演的角色。

    我嘗試拋開粉絲的身份看待這句話,合著言外之意像是:華仔能贏得歌迷全靠演技?這個神邏輯有點看不懂。

    如果說偶爾的被追捧確實需要一定的"演技",但是一個人能紅40年恐怕就不單是靠演技了吧。

    於是我順帶看了看這幾天有關楊坤的各種推送:

    先diss一個喊麥作品《驚雷》,說"太難聽了,俗氣,噁心,神馬東西";

    然後就評價華仔;

    這兩貶一褒之間,我彷彿嗅到了一些熟悉的味道:楊坤極有可能是在營銷自己。

    先選擇了一首有群眾基礎的歌"開炮",引起了巨大反響,共鳴也好,聲討也罷,但是關注度暴增。

    再次開直播時,已經有10萬人圍觀了,在這10萬人的矚目下,楊坤說出了"劉德華不是歌手"的言論,這場直播一個小時,他的人氣就暴漲了百萬,天王果然自帶流量。

    正當大家還在生氣楊坤憑什麼可以如此隨意評價天王時,他拿著《少年》極力推薦,你品,你細品這其中的門道,是不是很有意思?

    負責任地說,聽完《少年》,我並沒有覺得多麼驚豔,還沒有《驚雷》有辨識度。但是經楊坤的一番騷操作,大家都知道有一首歌叫《少年》,有個網路歌手叫夢然。

    當然,《驚雷》的演唱者也"借勢"狠狠地露了一回臉,白給的熱度,不要白不要。

    楊坤這一計"disco"可謂不錯:左邊畫龍diss MC六道(《驚雷》演唱者),右邊畫彩虹diss 天王劉德華,左右開弓,關注度賺得夠夠的。

    這當中我們也看到了娛樂圈甚至是內容圈的一個困局:我們到底要以怎樣的姿態獲得關注?

    01.

    作品還是流量?

    楊坤早些年憑藉沙啞的聲線俘獲了一大批歌迷,代表作《無所謂》當時傳唱度極高,後來的《空城》也反響不錯,在那些年也算有作品也有流量。

    可是近些年來鮮少有作品,可是藝人總歸是要維持一定的曝光吧,他的diss兩部曲就可看做對流量的妥協。

    內容產業,既不能曲高和寡,因為那樣太清高,一定會淹沒在茫茫洪流中;也不能單純靠流量吃飯,總要有那麼幾個可以拿的出手的作品。

    我認為最好的狀態就是二者的平衡:幾部優秀的代表作外加適度、健康的曝光。

    只在一條道上走到黑,要麼沉浸在自己的作品中沒有觀眾,要麼迷失在洶湧的流量裡沒有自我,都不可取。

    02.

    蹭流量的底線

    流量是把雙刃劍,享受它巨大紅利的同時,就要做好隨時被它吞噬的準備。

    撲面而來的流量、曝光、瘋狂的粉絲,常常會讓這些公眾人物或內容從業者彷彿看到了一條走向成功的"捷徑"——儘可能製造更多類似的流量。

    手法嫻熟後難免得意忘形,沒有底線地去"造勢"。

    對於音樂,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你可以抨擊"難聽、俗氣",但是說"神馬東西"就接近於人身攻擊了。

    你可以說你喜歡或不喜歡劉德華的音樂,但是隨意說一個唱了40多年歌的天王"不是歌手"似乎有點"飄"了。

    "搏出位"的言論確實能讓我們瞬間被"聚焦",可是為了這點流量我們真的要一再拉低自己的底線嗎?

    我還是覺得,蹭流量OK,只是該遵守一些基本的公序良俗,否則吃相太難看。

    03.

    開放包容

    我聽過《驚雷》,絕對不是我喜歡的型別,可是它能讓那麼多人追捧自有它的道理,我不喜歡,不聽就是了,留給那些喜歡的人就好。(後來演唱者本人承認是抄襲,抄襲可恥,絕不鼓勵)

    這個世界的美妙之處就在於它允許多樣性發生,允許主流的內容存在,也給小眾的文化一席之地,我們要做的就是心態開放一些。

  • 2 # 魯南吃喝玩樂大全

    對於這件事,我是這麼看的,先不說楊坤好與壞,單單就這件事而言,就被很多自媒體以及媒體刻意曲解了。

    楊坤的本意應該是劉德華的演員身份是主業,歌手身份是副業。事業發展的重心在演戲上,並不是說劉德華不會唱歌,唱的不好怎麼著。

    其次,不排除楊坤有炒作的嫌疑,這件事之前,楊坤叫板驚雷,批評驚雷不是歌曲,並且贏得了廣大網友的支援,一度在熱搜上下不來,在趁熱打鐵一波,營銷自己也無可厚非,畢竟熱搜可不是那麼好上的。

    再有就是倆人的身份對比了,楊坤可能單調一些,大眾熟知也就是歌手的身份,但是天王劉德華可是影視歌三棲外帶一大堆業務的巨星,單用一個歌手身份難以代表,所以才有了楊坤那句嚴格意義上來說。

    說白了,這件事到現在為止鬧得沸沸揚揚,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圍繞事件的本人,媒體人,自媒體人,特別是部分自媒體人為了流量大肆宣傳這件事。

  • 3 # 金緣珠寶鑲嵌坊

    這兩天,頻頻在新聞中看到楊坤的名字,本來對他無感,選擇忽略。

    但是"推薦演算法"給我推了這樣一條新聞:楊坤diss 劉德華,我一下坐不住了,因為劉德華是我從小喜歡到大的偶像,帥氣、敬業,歌唱得好,戲演得棒,零緋聞,現在雖然淡出公眾視線,但是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

    可是《中國好聲音》前導師楊坤則稱:

    從嚴格意義上講,劉德華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歌手。之所以很多人喜歡他,是因為他塑造了很多好的形象。舞臺上表現力很強,唱歌的時候容易會讓觀眾想起他曾經扮演的角色。

    我嘗試拋開粉絲的身份看待這句話,合著言外之意像是:華仔能贏得歌迷全靠演技?這個神邏輯有點看不懂。

    如果說偶爾的被追捧確實需要一定的"演技",但是一個人能紅40年恐怕就不單是靠演技了吧。

    於是我順帶看了看這幾天有關楊坤的各種推送:

    先diss一個喊麥作品《驚雷》,說"太難聽了,俗氣,噁心,神馬東西";

    然後就評價華仔;

    這兩貶一褒之間,我彷彿嗅到了一些熟悉的味道:楊坤極有可能是在營銷自己。

    先選擇了一首有群眾基礎的歌"開炮",引起了巨大反響,共鳴也好,聲討也罷,但是關注度暴增。

    再次開直播時,已經有10萬人圍觀了,在這10萬人的矚目下,楊坤說出了"劉德華不是歌手"的言論,這場直播一個小時,他的人氣就暴漲了百萬,天王果然自帶流量。

    正當大家還在生氣楊坤憑什麼可以如此隨意評價天王時,他拿著《少年》極力推薦,你品,你細品這其中的門道,是不是很有意思?

    負責任地說,聽完《少年》,我並沒有覺得多麼驚豔,還沒有《驚雷》有辨識度。但是經楊坤的一番騷操作,大家都知道有一首歌叫《少年》,有個網路歌手叫夢然。

    當然,《驚雷》的演唱者也"借勢"狠狠地露了一回臉,白給的熱度,不要白不要。

    楊坤這一計"disco"可謂不錯:左邊畫龍diss MC六道(《驚雷》演唱者),右邊畫彩虹diss 天王劉德華,左右開弓,關注度賺得夠夠的。

  • 4 # hz紅利

    1、每個人的定義不同,也許按照楊坤對歌手的定義標準,華仔不算歌手。

    2、每個人表達嚴謹度不夠,也許是楊坤話趕話時,表達了華仔不能算歌手(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容易誰錯話),只是楊坤作為公眾人物,華仔是天王級人物,所以就放大了。

    3、不必在意,後面楊坤也進行了解釋,其實也不用解釋,大家也沒必要揪著這事。

    當然在我眼裡,華仔是歌手,而且是首首膾炙人口的天王級歌手。

  • 5 # 小女子還禮了

    誰人背後不說人,誰人背後不被人說呢,損人不利己的事我們不做,也不說最好,畢竟都是公眾人物。

    吾作為觀眾,聽聽就算了,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內心尺度來衡量的。

    還是那句損人之事別去做。

  • 6 # tu舊島聽風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大家好,我是舊島聽風。這兩天抖音最吸引眼球的事情,當屬楊坤評論劉德華不是歌手一事件了,當時楊坤直播間有十幾萬圍觀群眾,那些喜歡劉德華的鐵桿粉絲謾罵,公屏刷屏一樣寫滿“劉德華”字樣,楊坤這次真是惹出大禍端了,整個直播間炸開了鍋。我把影片直播完整的看了一遍,楊坤也在直播間承認自己說“劉德華是位優秀影視演員,但不是個歌手”一事,我個人認為劉德華的歌曲作品《忘情水》,《愛你一萬年》,《恭喜發財》等伴隨著70,80,90後幾代人的成長,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超級天王巨星,我本人70後,特別喜歡劉德華主演的影視劇,歌曲算得上一個鐵桿粉絲。關於揚坤,我好像就知道他唱的一首《無所謂》歌曲,可能因為年齡關係,欣賞能力有限的原因,我不太喜歡這種型別的歌曲。對於大多數喜歡劉德華的人群來說,還是認可他的歌手身份,影視明星發展比較好的一代天王。謝謝!

  • 7 # 小偉情歌

    作為一個公眾人物,對自己的言行舉止,應該有一個約束,而不是隨意的滿口“跑火車” 對於此事,劉德華並未出來回覆,這也反映出來劉德華的人品並不是楊坤幾句損毀就能改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央行數字貨幣發行了,對我們老百姓、普通大眾有什麼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