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才是嗨到最晚的男人
-
2 # 未凍力
《甄嬛傳》中三大陣營中其他成員的個人能力也是可圈可點的。其中華妃陣營的曹貴人能力讓人印象深刻,曹貴人多次拯救華妃於危機時刻,例如,在餘氏下毒麗嬪嚇瘋事件中,華妃險些被皇后扳倒,多虧曹貴人一句“所幸麗嬪不是瘋了嗎”,使情勢得以扭轉。皇后團隊中,齊妃身份雖然貴重,但能力相當一般,經常在皇帝面前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得不到客戶的滿意和認可。
例如,在甄嬛初得寵時,曾勸皇帝去齊妃處,但大半年沒有見到皇帝的齊妃的表現讓皇帝大為反感,甚至連穿衣打扮都得不到皇帝的歡心,和皇帝思想境界不在同一頻道的齊妃,最後只能使皇帝佛袖而去。甄嬛團隊成員的個人能力都比較平均,無論是沈眉莊、欣貴人,還是寧貴人、瑛貴人的個人能力都算不上出類拔萃,但甄嬛團隊中沒有能力太差的團隊成員拖後腿。然而華妃團隊拖後腿的成員實在有點多,麗嬪和餘氏因個人能力差而造成的失勢給華妃團隊的整體效能帶來嚴重的負面影響。
但是,假設華妃團隊內每個成員的能力都很強的話,華妃團隊就能取得最終的勝利嗎?答案顯而易見是否定的。我們拿華妃團隊中的曹貴人以及甄嬛團隊中的欣貴人舉例子,曹貴人雖然能力出眾,但其對華妃團隊的engagement(敬業度)很低,最後還出賣華妃,直接導致了華妃的倒臺。而甄嬛團隊中的欣貴人,雖然能力一般,但加入甄嬛團隊之後的欣貴人卻利用安嬪父親貪汙受賄給了安嬪重重的一擊。可見,團隊中個人能力的高低並不能決定整個團隊的輸贏。
-
3 # Dr一朵大奇葩兒
在電視劇《甄嬛傳》中,後宮的妃嬪大致分為三個陣營,一個是皇后陣營,一個是華妃陣營,一個是甄嬛陣營,皇后華妃陣營全軍覆沒,為何甄嬛能夠勝出?
一、皇后陣營
皇后陣營的主要業務是打胎加內鬥。妃嬪們的關係都不好。尤其是主要業務員安陵容和祺貴人的關係。
1-齊妃自縊
齊妃的主要業務是生下三阿哥,讓寧嬪再也沒有生下孩子的機會。皇后每一次利用齊妃,都是想害齊妃。第一次奪走了三阿哥的撫養權,第二次害死齊妃。
2-鸝妃安陵容自縊
安陵容的主要業務是打胎。富察貴人小產、甄嬛小產、沈眉莊難產都是她的手筆。雖然她壞事做盡,但是她的下場也不好,在自己的宮裡吃了太多的杏仁被毒死。
3-祺貴人被侍衛打死
祺貴人的主要業務就是聯絡父親扳倒甄氏一族、毀掉安陵容的嗓子。前期祺貴人乾的非常的好,後期因為智商不夠替皇后背了黑鍋,她們瓜爾佳氏一族接近滅族。而其貴人則被侍衛活活打死。
4-富察貴人被嚇瘋
富察貴人是新晉妃嬪中第一個懷孕的。皇后當時二話沒說直接讓富察貴人小產。從此富察貴人失去了一生的指望。富察貴人最大的業績大概就是侮辱甄嬛、瓦解甄嬛淳貴人安陵容的聯盟。不過她因為曾經侮辱過甄嬛被甄嬛嚇瘋。
二、華妃陣營
相比皇后陣營的業務來說,華妃陣營的業務要乾淨許多。華妃陣營的宗旨是誰得寵我害誰,果不其然,華妃陣營所有的人都齊心協力,一致對敵。
1-麗嬪被打入冷宮
麗嬪是華妃陣營的第一個高階妃嬪。因為在給甄嬛下毒這件事上出了不少力,被甄嬛嚇瘋後打入冷宮。
2-曹琴默反叛
曹琴默是華妃陣營的核心人物。華妃做的每一件壞事她都參與了。她之所以能夠反叛,最主要的原因是華妃竟然利用曹琴默心愛的女兒爭寵。
3-餘答應賜自盡
餘答應是華妃陣營第一個下線的妃子。她的主要業績是在甄嬛的藥膳中下藥。事情暴露後,為了保全家人她選擇自盡。
4-芝答應
芝答應是華妃陣營的最後一個妃子。她對華妃忠心耿耿,雖然沒有什麼業績,但是卻也是一個可憐人。
三、甄嬛陣營
甄嬛陣營的主要業務是報仇!她們的宗旨是誰害甄嬛我害誰。這部華妃陣營的倒臺和皇后陣營的倒臺就離不開她們的不懈努力。
1-端妃當了皇貴妃
端妃多次幫助甄嬛解圍。第一次是溫宜公主下藥,第二次是救崔槿汐出慎刑司。甄嬛為了回報端妃,讓她撫養溫宜公主,還讓她當了皇貴妃。
2-敬妃當了敬貴妃
敬妃也曾多次幫助甄嬛和沈眉莊。甄嬛為了報恩,把朧月交給敬妃撫養,敬妃視朧月公主為親生。甄嬛還讓敬妃當了敬貴妃!
3-欣貴人當了欣嬪
欣貴人在甄嬛的幫助下,脫離了皇后祺貴人的魔爪!她最大的業績就是搜尋了許多安比槐犯罪貪汙的證據,這對安陵容來說是致命打擊。欣貴人不缺孩子,所以甄嬛就只是晉了晉她的位分。
4-寧貴人當了寧嬪
寧貴人和甄嬛是情敵,但當兩個人把話說開以後,寧貴人就開始幫甄嬛,尤其是在滴血認親的事情上。後來寧貴人被封為寧嬪。
5-沈眉莊是自幼情分
沈眉莊和甄嬛的關係可以說是最親近的。聽說甄嬛滴血驗親受到很大的委屈,她動了胎氣;聽說溫實初自宮,她當即暈了過去。
6-瑛常在當了貴人
瑛常在是甄嬛親自提拔的妃嬪。雖然她成了貴人,但是她的心並不在皇上的身上。因為種種原因被皇后陷害,被皇上猜忌丟掉姓名。
綜上所述,我們發現:皇后陣營和華妃陣營都在內鬥,只有甄嬛陣營團結一致,所以她們才會成功!
-
4 # 無心浪味仙
後宮陣營,不是靠軍旗來分的,而是看利益關係來的。
《甄嬛傳》中,主要分為皇后、華妃和甄嬛戰隊。
由於華妃管理能力,籌劃水平,用人識人能力不夠,所以早早的就被甄嬛戰隊為主力,皇后戰隊為輔的合力之下ko了。
所以,在三個戰隊中,後來主要看的是皇后戰隊和甄嬛戰隊。
作為戰隊隊長,收攏人心十分重要。這一點,皇后和華妃都比不上甄嬛。
皇后戰隊主要以打胎為主,讓別的嬪妃生不出孩子,而跟著皇后的人,也是沒有什麼出路的。因為皇后根本不會讓她的隊員生下孩子!皇后會用各種辦法,讓她的隊員沒法懷孕。
當這些隊員明白以後,跟著皇后還會那麼死心塌地嗎?
自然不會!不過是基於自己眼前的利益罷了。
因此,皇后戰隊的人,在很大程度上是被迫選擇這個戰隊,為利益而來,並不穩固,而且能力十分有限。
比如安陵容,祺貴人。
但是,甄嬛這個隊長就不一樣了,籠絡人心手段,太高明。關鍵是這些手段也是想隊友之所想,獲得真心,隊員才能一心跟著她。
比如,甄嬛把朧月送給敬妃撫養,讓端妃撫養溫宜公主,圓了她們做母親的夢。幫助欣貴人得寵等等。
不僅如此,甄嬛擅長找盟友,而不是隊友。也就是說大家有共同的敵人。
敬妃,端妃都是討厭皇后的,有共同目標,更能成事。
正是因為此,甄嬛才能在戰鬥獲得勝利。至於漢軍旗滿軍旗的,不是組合戰隊的主要因素。
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戰隊要獲勝,隊長很重要。
-
5 # 黑白眼看影視
談談《甄嬛傳》中的各陣營是如何劃分的?
《甄嬛傳》播出已經好幾年了,當時熱度可是不小。看過《甄嬛傳》的都知道,後宮中的你爭我鬥都是分為各個陣營的,女人多的地方就是非多隻有拉幫結派才能夠更好的在後宮中生存,而在後宮中基本上就分為了三個陣營。
以皇后為首的打胎陣營首先我們來看看皇后的陣營裡的人,一個安陵容一個齊妃一個祺嬪,這三個人一個只會唱歌耍陰招得寵,一個只會仗著家世橫行霸道,一個還是智商超低的蠢貨。皇后就算是有十個腦子也帶不動這樣的隊友吧。
以華妃為首的爭寵陣營再來看一看華妃陣營裡的人,首先華妃是一個跋扈不講理的人,做人做事都很高調所以到處得罪人,要不是家世好憑他的智商肯定是死了好幾回了。她的隊員曹琴默才是主力軍,做事陰險毒辣,但是最終卻背叛了華妃,而另外一位頌芝則是一個可憐人。
拼智商的甄嬛陣營最後我們來看一眼取得勝利的甄嬛陣營,首先作為隊長的甄嬛就是有勇有謀的人,做人做事都是秉承著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則,所做的一切都只是為自己報仇,沈眉莊有家世背景有智商情商還一心一意對甄嬛,欣貴人直接一舉拿下安陵容,敬妃端妃看似低調從不多管閒事,但是在皇帝面前有威望,這就是甄嬛為何能取勝的原因吧,隊友選的太完美了。
-
6 # 董檀聊劇
我認為宮裡的陣營不是根據漢軍旗和滿軍旗劃分的!皇后是滿軍旗的,可是她手下齊妃、安陵容都是漢軍旗,祺貴人是滿軍旗,這只是和利益有關!《甄嬛傳》前期分為皇后和華妃兩大陣營,後期則是皇后和甄嬛,我們來分析一下:
皇后陣營皇后陣營有實名下毒齊二哈、心狠手辣安陵容,長相漂亮卻沒腦子的祺貴人。
1、齊妃有兒子,皇后想利用這個孩子坐上太后的寶座,所以後來她除掉齊妃,成功撫養三阿哥。
2、安陵容沒有依靠又心狠手辣,她不僅會唱歌還是制香高手,她幫助皇后除掉了富察貴人和甄嬛的孩子。
3、祺貴人和皇后同屬滿軍旗,她的父親和甄嬛父親都是平定年羹堯的忠臣,被皇后舉薦入宮,她漂亮又沒有腦子,容易控制,最後還幫皇后背了鍋。
這三個人對皇后的幫助都非常大。
華妃陣營華妃陣營有手段陰狠的曹貴人,怕鬼神的麗嬪還有“作死”的餘鶯兒。
1、曹貴人出身低微,幸好被華妃提攜,她非常聰明,心機頗深。多年來為華妃出謀劃策,幹了不少壞事。
2、麗嬪早早下線了,她智商不夠心理素質還不行,被甄嬛嚇瘋了,早期在王府的時候比較受寵。
3、餘鶯兒是作死的代表,本來就是冒名頂替的,得寵後還不安分,她幫助華妃給甄嬛下毒。
這三個人中曹貴人最有利用價值,但是後來也是她告發了華妃。
甄嬛陣營甄嬛這邊有端妃、敬妃、寧嬪、沈眉莊,可謂是強強聯合。
1、敬妃和端妃本來位分就比較高,甄嬛給她們一人發了一個女兒,兩個人都盡力幫助甄嬛。
2、寧嬪是愛屋及烏,她愛果郡王所以也幫助甄嬛,她是導致皇上死亡的關鍵人物。
3、眉莊和甄嬛是自幼的交情,什麼都不必說。
甄嬛能走到最後,和這些隊友分不開。
所以說她們不是按出身站隊的,只是利益關係罷了,你能幫我,我能幫你就夠了。
-
7 # 文子心語
既然為宮鬥戲,《甄嬛傳》中的後宮鬥法可謂精彩紛呈。
有人就有派別,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目標、性格、智慧等,選擇站在不同的陣營裡。
當然,這種陣營不是以漢旗、滿旗為劃分標準的。
在《甄嬛傳》中,皇上登基不久,太后就提出選秀充實後宮。皇上不但同意,而且提出“滿漢一家”,也就要從漢軍旗裡選幾個秀女。如此以來,後宮的秀女滿、蒙、漢族都有。
《甄嬛傳》的前期主要有二大陣營:皇后和華妃分別為主帥,率領著一幫嬪妃們,明爭暗鬥,難分上下。
待甄嬛、安陵容等進宮後,後宮漸漸呈現為“三足鼎立”:以皇后為代表的皇后黨、以華妃為代表的華妃黨以及以甄嬛為代表的熹妃黨。
甄嬛傳的後期,鬥敗的華妃落幕。後宮陣營又主分兩派:皇后和熹貴妃。
但後宮也不乏持觀望之人。
當然最後勝出的是熹貴妃。
為什麼甄嬛一黨最終勝出呢?
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三位領袖人物之間的差距很大,甄嬛的學識和城府都在皇后和華妃之上。
皇后烏拉那拉氏,之所以能坐上皇后之位,完全是因為太后需要一個自己家族的女子還掌管後宮,皇后的人選是皇上與太后相互商量下選定的。
華妃年世蘭,年輕貌美,又有兄長年羹堯的助力,在宮中風頭無二,很的皇上的寵愛。但這種寵愛的成分較為複雜,皇上對她的情份,一部分源於愛;一部分是因為皇上江山社稷離不開年羹堯的賣力。所以皇上的這種情份很淺,甚至帶有附加條件:不希望她生育子嗣,給她獨有的歡儀香中添加了分量很重的麝香。
可惜華妃到死才知道這一點,可見她也是一個心無城府的可憐人。
熹妃甄嬛,樣貌神似純元皇后,讓皇上見到後念念不忘,是皇上放在心上的人。
她自幼飽讀詩書,在紛亂複雜的後宮,很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她的城府之深在重新回宮後尤其是表現的淋漓盡致:打發祺貴人,誘使安陵容小產,以及將皇后拉下臺,她的每一步都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步步都贏得很漂亮。
其二、三位領袖人物的隊友差距很大,甄嬛隊友對她忠心不二,是她取得最後的勝利根本保證。
皇后的隊友包括:安陵容、祺貴人和齊妃三人。
但是皇后不允許安陵容懷孕,這就使得安陵容和皇后若分若離,無法完全一心。所以才會讓甄嬛逮住安陵容的話:“皇后,殺了皇后。”一舉將皇后扳倒。
祺貴人出身高貴,又是滿人,很的皇后的喜歡。但她為人太過飛揚跋扈,樹敵太多,也使得她在最後時刻沒有一個人為她說情,落得個被亂棍打死的地步。
齊妃,生有皇子成年,本該是個最有福氣的人,但是她依附著皇后,一直沒有出頭的機會,甚至淪為皇后用來害人的棋子,最終也只能以死謝幕。
華妃的隊友包括:餘答應、麗嬪和曹貴人三人。
這三人當中餘答應是冒充甄嬛與皇上在倚梅園相遇的人,事發之後肯定免不了一死,這個隊友心思太深,也風險很大,所以她的下場很慘。
麗嬪雖然心直口快,但是膽小怕事,因為宮裡的鬼神之說將她嚇瘋了,下場就是一輩子在冷宮待著,也是個可憐人。
三人中最能打的就是曹貴人,華妃很多算計人的計劃都是曹貴人出的:陷害眉莊假孕,木薯粉事件等等,也正是因為她居心叵測,皇上和太后也不能容她,最後也逃脫不了死的下場。
熹妃甄嬛的隊友包括:端妃、敬妃、眉莊、欣貴人、寧貴人、瑛常在還有蘇培盛。可謂是人才濟濟。
端妃在第一次見到甄嬛就決定幫她,因為她太像純元皇后,木薯粉事件,如果不是端妃幫忙,想必甄嬛很難脫身。端妃認定了甄嬛可以幫她除掉華妃,事實證明端妃的選擇是正確的,她也安穩的活到最後。
敬妃對甄嬛更是忠心不二的,因為甄嬛的女兒朧月就寄養在敬妃名下,因為孩子的緣故,敬妃在宮中的日子過的很暢快,她很感激甄嬛,所以肯定會死心塌地的站在甄嬛旁邊。
眉莊和甄嬛是從小一起長大的情份,更有在宮中互相扶持的經歷,所以她們比誰都瞭解對方,也更珍惜她們之間的感情,直到最後眉莊還是願意讓甄嬛幫她撫養靜合長大,信任至極。
蘇培盛是皇上身邊的人,可以說甄嬛能夠回宮全靠蘇培盛在皇上那裡說和,甄嬛能得到蘇培盛的支援如虎添翼,勝出是遲早得事了。
還有欣貴人、寧貴人以及瑛常在,她們都在適當得時候幫助者甄嬛。
其三、三位領袖人物中,甄嬛得到皇上真切的愛。
皇后是太后做主迎娶的福晉,皇上對她的感情寥寥。就連皇后的孩子死的時候,皇上都不在她身邊,可見他們之間的感情淡薄。
華妃與皇上之間最多的是利益的關聯,因為皇上要用年羹堯,他才必須對華妃和顏悅色,寵愛有加。
一旦年羹堯失事,華妃立即被打入冷宮,最後還是皇上下令賜死。
甄嬛與皇上之間有著不能為外人道的默契,甄嬛學識淵博,在政事上都能給皇上很好的建議,皇上很喜歡和她交流,這是一種對於有才之人的欣賞。
甄嬛出宮後,皇上還是念念不忘,可見他是動了真感情,已經將甄嬛放在心上了。
毫不誇張地說,後期很多類似的大女主劇,其可看度及成就都無法與《甄嬛傳》相提並論,即便鄭曉龍親自導演、孫儷親自主演的姊妹篇《羋月傳》也是如此,好劇的誕生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劇情贏人、演員演技紮實、服化道在最大程度上結合歷史、整體色調也做到厚重且極具質感,每一部都分缺一不可。
回覆列表
我最喜歡看宮鬥劇,《金枝欲孽》、《宮心計》雖然也很精彩,但都沒有《甄嬛傳》那麼百看不厭。既然是宮鬥劇,肯定要鬥啊,拉幫結派自是少不了的。
之前芳若姑姑教導甄嬛和安陵容的時候就說了,紫禁城裡只有三位主人:太后、皇上、皇后。其他人就是再受寵,也只能稱小主。可見皇后娘娘作為六宮之首,地位非凡。
雖然貴為皇后,但並不受寵。皇后也不得不在後宮培養自己的勢力!皇后團隊最初只有齊妃,後來費盡心機籠絡安陵容和祺貴人。
先說皇后黨:齊妃、安陵容、祺貴人
齊妃:年老色衰、不聰明。但好在在生育了三阿哥。
安陵容:安陵容入宮後因被華妃等人視作甄嬛同黨,備受宮人奚落欺辱,唯有皇后稍作安慰。甄嬛得寵後,她心生豔羨。後發現甄嬛雖得寵卻無依無靠,在皇后利誘下為皇后所用,不斷被皇后等人利用,聽信他人讒言,最終走向歧途。
祺貴人:祺貴人始終依附於皇后,把甄嬛當做死對頭,可身邊一個朋友都沒有,她也明知皇后只是利用她,一直活在與別人的對比之中,和甄嬛比,和安嬪比,最終家破人亡。
而華妃陣營只有最初的麗嬪和曹貴人,之後除了餘氏以及本來就是團隊成員的芝答應之外,幾乎沒有發展。
華妃黨:麗嬪(後期投靠甄嬛)、曹貴人、餘氏、芝答應
麗嬪:到最後也沒有想明白當初華妃為什麼會看上麗嬪。一不美貌、二不聰明,還一個勁的添亂。
曹貴人:曹貴人真是後宮中厲害的主,要是沒有曹貴人,估計華妃娘娘早就敗給皇后了吧。
主要貢獻:陷害眉莊假孕、推眉莊下水、用木薯粉陷害莞貴人
餘氏:對於餘氏華妃也沒把她當回事,出身在那放著裡。
芝答應:頌芝作為華妃的陪嫁丫鬟、後期被皇上封為芝答應。但在華妃眼裡,也不過如此吧。頌芝倒是難得的好丫鬟,到最後還陪在華妃身邊。
其實,在甄嬛剛入宮時就與沈眉莊、安陵容交好,之後又與淳常在結為姐妹,但還沒有形成團隊的概念。
從甘露寺回宮併產下雙生子之後,甄嬛團隊初步形成規模,不僅籠絡了敬妃、端妃兩位資歷深厚的妃嬪,還籠絡了欣貴人、寧貴人、瑛常在,以及一直支援她的沈眉莊。
初期華妃雖然勢大,那是皇后城府深,事事居於幕後,皇后黨的安陵容利用舒痕膠使甄嬛第一次小產,成功把仇恨引向華妃,皇后坐山觀虎鬥。除去華妃後,又利用“純元皇后吉服”事件剷除甄嬛,大獲全勝。
上半部裡(甄嬛出宮前)皇后借甄嬛黨扳倒華妃黨,再啟用莞莞類卿這個老梗把甄嬛逼出了皇宮,成了最大的贏家,獨霸後宮,可謂深謀遠慮,智計過人啊。
甄嬛回宮後,皇后的戰力忽然就對她毫無辦法,最後落到任甄嬛宰割的地步了。
出宮前已為端妃進言收養溫宜,回宮後又舍了朧月與敬妃握手言和,又盡力提攜被壓制多年的端妃。熹敬端鐵三角形成後,地位穩固,足以與皇后分庭抗禮,且又有寧嬪相助,已有壓倒皇后之勢。
皇后黨自齊妃死後僅餘兩員大將,論資質,祺---魯莽不堪重用,安---陰損難以駕馭;論資歷,皇后雖有後位卻不受寵,因皇后所忌二人又均無一子半女,而皇后只有三阿哥一位皇子,三阿哥本就不得皇帝喜愛。如此種種,危難關頭自保都成了問題,怎能給對手以有力的還擊。
從甘露寺回來后皇後黨有些不給力,出的都是小花招,被甄嬛連消帶打輕易化解,最有危脅力的一招當屬滴血驗親,差點將甄嬛連根拔起永絕後患,這一幕是全劇後半部的最高潮。
可惜安排了半天卻指錯了姦夫,擺了個大烏龍,當祺嬪說出溫實初的名字時,甄嬛緊握的手心都鬆了,長舒了一口氣,表情都放鬆了,既然指控非人,以甄嬛的智謀當然可以成功翻案了。
這一戰雖然皇后偷雞不成倒把祺嬪扳倒了,甄嬛這邊卻也賠上了溫太醫的下半生和最愛的眉姐姐,算是兩敗俱傷。
但此次陰謀失敗後,皇后再也沒爬起來,失勢一般氣焰盡收,連甄嬛再孕都稱病躲著數月不敢踏入永壽宮一步,生怕中了甄嬛的什麼計。
皇后心胸狹窄,不能容人,連華妃都容忍曹貴人生了一位公主,皇后卻連同盟軍的肚中胎兒也不放過,如此為人,註定成不了大氣。
談及三大陣營的個人能力,首先三大陣營中首領的個人能力本身就有差距,皇后和甄嬛的個人能力其實都很強,差距並不大。
但華妃的個人能力其實並不強,在電視劇情節中經常會看到華妃犯錯,或者被甄嬛抓住把柄,或者被皇后打擊,或者是遇到危機不知道怎麼處理,最後在大勢已去的時候,還主使人縱火,引來斬草除根之禍,性命不保。
甄嬛最後擊敗皇后,成為太后,不僅是她個人的勝利,也是整個陣營的勝利。
端妃和敬妃跟隨甄嬛不僅在位份上升無可升,而且還有女兒陪在身邊。
欣貴人在殘酷的宮鬥中,能夠保全自身,也算是功德圓滿;沈眉莊雖然早逝,但臨終知道溫太醫對自己的情義也算是含笑九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