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左國曹
-
2 # A天問
寓言的形式大大增加了《莊子》的文學性,可讀性.寫人敘事不是目的,故事和人物都是作為形象化的論據出現的.這就使深奧的道理與生動的形象結合起來,邏輯思維與形象思維結合起來,從而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議論散文的形式,讓人讀起來興味盎然.比如《秋水》,作者以超現實的想像,塑造了一個自滿自足但在事實的教育下又提高了認識的河神形象與一個視野廣闊、見解不凡的海神形象,並透過它們的對話,深刻地揭示了有關的哲理.寓言這種文體的創立,使莊子成為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鼻祖.
莊子的寓言集中地體現了道家的美學思想.“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美學思想的核心.道,化生萬物,卻自本自根,不僅是萬物的母體,而且是一切觀念的母體,可見,“道”是廣大無垠的,也是最高最大最難達到的美.莊子對“道”的追求體現了一種開放的宏觀意識,“道”與太空大地融為一體,在空間上是無邊無際的,在時間上是無始無終的,它們以宇宙的廣闊時空展現出“大美”的境界.正是基於這種追求,《莊子》作為道家學派的代表作,塑造了許多壯闊高大超現實的寓言形象(如《逍遙遊》中“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九萬里”的鯤鵬,《外物》中以“五十 以為餌,蹲乎會嵇,投竽東海”的任公子,《秋水》中“萬川歸之”而不以為大的海神等等),描繪了許多恢宏博大、浩渺無際、驚心動魄的場面(如《秋水》中對河海景象的描繪、海神為了闡述相對認識論借比喻創造的景象)
.浪漫的想像、奇妙的誇張,詭譎的描繪,神話的表現方式,造營了一種極為深邃遼闊、玄妙莫測、變化無窮的散文意境,形成了莊子散文特有的陽剛豪邁之氣、雄渾遒勁之美、汪洋恣肆的風格以及那種包容天地涵蓋萬物的宇宙情懷人生境界.而所有這些特點,也無不在《秋水》中得到體現.如文章開頭以寥寥數語描繪了黃河驚心動魄的景象與沾沾自喜的神態,旋即又寫它望洋興嘆.海神的一番話,境界也變幻莫測.一會兒萬川歸海,一會兒小石大山,一會兒 空大澤,一會兒 米大倉、一會兒穀食舟車,一會兒豪末馬體,令人應接不暇,真正是汪洋闢闔,儀態萬方.
-
3 # 大魚看書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的一篇經典文章。
我們知道,《莊子》一書分為內篇、外篇、雜篇,內篇被學界公認為莊子的真作,外篇和雜篇屬於莊子弟子或者後世所作。
從思想層面上來說,外篇、雜篇都是對內篇思想的發散和補充,以及拓展延伸。
“秋水”就是對“逍遙遊”思想的模仿,或者說對其進行具象化、場景化的闡述。
“逍遙遊”的思想核心,是為人類存在尋找正確的生活方式:其在揭示了人有認知侷限這個問題時,提出了“無己、無功、無名”的確切解決方案,即人唯有追求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才能避免被“認知侷限”所遮蔽,才能正確認知到自身的生命價值,從而才能避免努力生活在錯誤中。
“秋水”的主旨也是探索人類正確的生活方式,但與“逍遙遊”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完整邏輯架構不同的是,秋水更多的是在細節處論證人類認知侷限的問題。
便於理解,我們用結構思維,將“秋水”劃分為三個部分:如何正確認知人的存在狀態、如何正確認知世界狀態、如何正確對待人的生命價值。
人的存在狀態:具有“認知侷限”問題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文章開篇寥寥幾筆,就為我們揭示了一個人類的普遍現象:其意是秋雨爆發,山間大小溪水都灌入了黃河,黃河容納了這些水,顯得浩渺廣大。然後河伯就欣然自得,自認是天下最廣大的、最有能耐的,它沒有什麼事不能為的。
在這裡,我們就彷彿看到了一個人的低維認知狀態:小有所成,即驕傲自滿,自以為自己無所不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世界,大多數人的生命狀態,都只是到了這個境界,從此終極一生用這種態度去處世。人一旦有了這種狀態,對世界的認知,就會處在一種被遮蔽的、懵懂無知的、甚至麻木的狀態,所以就不會知道“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變化規律
世界的存在狀態:人無法全面認知到
那麼,既然人類具有認知侷限這個問題,也就意味著我們對世界的所有看法都是有問題的,所謂的大與小,未必是我們認為的大與小,所謂的得與失,未必是我們認為的得與失。
那麼,我們該怎麼來認知世界與判斷事物呢?
這是我們的疑問,也是河伯的疑問,所以它問海神道:“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意思是那麼我以天地為大,以毫末為小,這樣可以嗎?
河伯為什麼要這樣問呢?這是因為他的智慧已經上了一個層次,知道了“天外有天”。換句話說,他知道了要追求大境界、大智慧,這樣才能看到更廣闊的世界。但這就又有了一個新的問題,也就是意味著有了大小、高低的區別。如果人的思維處在這個層次,在判斷事物的時候,就會看不起小的傾向。這同樣會讓人形成成見。
-
4 # 鼔詞唱段影片
這是兩個神仙的對話,管河的神仙叫河伯,管海的神仙叫北海神若。談論的是黃河秋天發大水的事情。秋天,千百條黃河支流都向黃河裡流,沙洲淹沒了,牛馬都跑了。向東看也看不到盡頭。河伯高興呀,以為看到了天下最美的景色。興高采烈的向東走,他走的很快,因為他是神仙。一袋煙的功夫就到了東海。看見大海無邊無沿,知道自己知識太少了。見到了老上級,對他進行了檢討,說以後還要加強學習。接著說,有人說孔子學問也不怎麼高,伯夷道行也不怎麼神,開始我還不相信,來到您面前,我才知道您的廣闊。如果沒有見到你,宣稱自己什麼都懂,那就會叫人笑掉大牙的。老上級就教訓老下級,井底之蛙不可以對它談論大海,它沒見過;夏天的蟲子不可與其談論冰雪,因為它門活不到那個季節。知識淺薄的人不可與他談論大道理。今天,你見到大海了,就跟你談談大海。接著,海神就自吹自擂起來。按這個寓言思路,現代人可能說,海神你也不要自高自大,你看過飛機嗎,你坐過航空母艦嗎,你會使用手機嗎。未來人可能對現代人說,,,。按按這個寓言思路,要永遠記住:我們的知識還淺薄得很,千萬要謙遜;我們的國家還不夠強大,需要繼續強大它。
-
5 # 看晃眼
道家文化與哲學在燦爛而聞名的中華文化中以深邃博大見長,其以它的崇高自然風骨、包羅永珍的廣闊胸懷而成為一個有著上下五千年輝煌歷史民族的濫觴。在其淵源流變滋長的道家文化與哲學的歷史迭起中,莊子以其文,亦以雄奇奔放,絢麗多姿的特色而被視為先秦諸子散文中的奇葩。其《秋水》一篇,憑空虛設,海闊天空,放縱自由,宏偉壯麗,詼諧怪異,使後世望其項背,高山仰止。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的第十篇,它主要透過對小大、彼此、是非等有無關係的討論,形象地發揮了作者相對主義的樸素辯證法思想。《秋水》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河伯與海神的問答,立意在於:“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意思是說:不要用人為來泯滅自然,不要用做作來泯滅天性,不要因貪得而為聲名作犧牲。謹守“天”、“命”而不違失,這也就是本真了。後一部分用幾則寓言和故事分別補正和發揮前一部分的立意,進行深入地闡釋論證,構建了全文汪洋恣肆而行雲流水之妙。《秋水》開篇“秋水時至,百川灌河;徑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於己。”文章一開篇直契入題,引人開始進入文章之中,遨遊文字,“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時值秋季,雨水連綿,乃逐漸成勢,漸生共長,由文字看,“川”為支流,“河”為幹流,河水由支流而漸漸彙集到幹流之中,互相增益,於是終於達到了“徑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的浩大場景,於是乎“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於己”。回想自己的生活體驗,因為從小在河邊長大,也算是見過滔滔洪水、一望無際,曾與一個來自海邊的同學談及大海之大時,竟以為大河暴漲時的水和海的場景是差不多的。後來當我秋風秋雨中,坐在衝向普陀島的快艇上,迎著滾滾巨浪前行時,才知道自己當時確實未能免於無知,那種想法是何等的可笑!
“井蛙不足以論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語至道者,束於教也。”河伯應該說是一個有心求知、知錯而改的明白神,與我們芸芸眾生有著很大的相似。特別是對視野之外,或者思想之外的事物認知。總是有著一種可憐、可笑的侷限。說的通俗一點,如同那句“XX人的生活你不懂”。順流而東,達到大海之後,見到大海遼闊景象,一望無際,河伯才幡然醒悟,望洋興嘆,“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莫己若者,我之謂也。”這也正如海神所言,“今爾出於江河,觀於大海,乃知爾醜,而將可與語大理矣。”
“天下之水,莫於大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池之,不知何時止而不虛。春秋之變,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的萬水之源,之歸宿,雖然萬川歸之,並不見海水溢位,雖然尾閭不斷傾瀉,也不見海水乾涸,四季或旱澇的變化也對大海沒有影響?因為大海之大,經常可以說一切認為或自然的影響都顯得渺小無比和微不足道。讀到這個也許有一種疑惑,剛說了河伯自滿和侷限、無知,河神難道是“五十步笑百步”,沾沾自喜、重蹈覆轍?經典之所以的經典,就在於他的邏輯,他的思維縝密的幾乎讓人五體投地、不可挑剔。後面緊跟著,海神就有了清醒的認知表白,“而吾未嘗以此自變也”“我在天地之間,有小石小木在大山也”。“舟車之所通,穀食之所生,人處一焉。”相對於宇宙萬物,人始終是微小、侷限,甚至微不足道。當然,任何人也不是全能的,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因此古人信奉“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不自是者博聞,不自滿者受益”“盛滿易為災,謙沖恆受福”……無知源於侷限。那誰又不侷限、不無知呢?當然,只能是一種謙遜,“不得妄下雌黃”的謙遜、自省。《秋水》也許是這一劑藥!一劑清醒審知自我的良藥。
-
6 # 蝦侃世界
首先第一部分是莊子的一貫主張:“小大之辯”
文章由河至海,由海及天地。又由中國之在海內,人類之於萬物,個人之於人類。層層類比。說明每一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侷限,只有不斷超越自己存在與認識的侷限才可能接近世界本真,即“道”的理解。
第二部分,北海若反駁河伯,小不如大的觀點又是錯誤的。莊子從“量”,“時”,“分”,“終始”,說明大小有其不可窮盡的複雜性。
這是文章的主體脈絡,其中提到的“得而不喜,失而不憂”,“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生而不悅,死而不禍”這樣的人生哲學,至今對我的影響依然很大。
-
7 # 魏永臣550
莊子《秋水》指出了自然事物自然宇宙的無窮性和無限性,同時也揭示了人類發展的無限無窮性,切不可有了一些認知或知識就妄自尊大自以為是,尤其在文化思想教育領域。仲尼如河伯就是這種不能認識大和無限性的人。
-
8 # 鄭漂的三百六十五天
人只有不斷超越自身存在於認知的侷限,才能接近對世界的本真即道的認識。
這樣的理解與道家“清靜無為”、“消極避世”的哲學思想有較明顯的矛盾衝突,似是積極入世的儒家哲學思想?《秋水》給今人的啟迪意義並非主旨,過於強調它的積極意義容易給學生造成誤解。如何理解《秋水》的主旨要從《秋水》全文及莊子道家思想的本質來研究。
莊子《秋水》的寫作意圖主要是宣揚相對主義的認識論,“道”的無限性。他認為,無論是大小、多少、長短、有無,還是貴賤、得失、生死,都是相對的,不確定的,沒有明確界限,由此,他陷入了物的“齊一”論和理的無是非觀。在他的心目中,只有那個以“無”的形態存在的先驗的“道”,才是至高無上的,絕對的。雖有一些樸素的辯證法因素,但卻時常陷入詭辯。
對這種極端的相對主義,列寧曾給予明確批判。他說:“對於客觀的辯證法來說,相對中有絕對。對於主觀主義和詭辯來說,相對只是相對的,是排斥絕對的。”顯然,莊子把相對絕對化是不符合辯證法的。
一方面《秋水》確有相對主義、虛無主義的思想,這些都與老莊 “清靜無為”、“順其自然”的消極避世哲學思想是一致的。另一方面,它關於宇宙無限、認識無止境的觀點’客觀上,對e5a48de588b67a686964616f31333361313364鞭策人們永遠不要局於個人有限的見聞,永遠不要驕傲自滿,有很大的啟發和教育意義。
從世界觀上看,莊子認識宇宙是無限的,是不可窮盡的。文章寫河伯望洋興嘆?自識其醜,寫大海萬川歸之?不可量數,說四海似?空、中國似?米?人類似毫末,都是為了張揚宇宙的無限性。
從認識論上看,莊子認為人的認識是有限的。文章嘲笑河伯的沾沾自喜,“以天下之美未盡在己”,嘲諷聖賢之道只是像河伯一樣自誇,都是強調人的認識的有限性。特別是文中還進一步揭示了人的認識有限的原因:井蛙“拘於虛”,是說人的認識要受到空間的限制;夏蟲“篤於時”,是說人的認識要受到時間的限制;曲士“束於教”,是說人的認識要受到後天教育的限制;如果再加上人的認識要受到先天素質的限制,那就把人的認識侷限包容殆盡了。
既然宇宙是無限的,人的認識是有限的,那麼就可以得出結論:人的認識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這不僅是說個人的知識是無止境的,而且說整個人類的知識也是無止境的。這就是本文的主旨。
這一主旨顯然是有非常的積極的意義的。認識到人的侷限性,人的智慧的侷限性,人類思維的侷限性,人類理性的侷限性,不僅可以打破個人的自大狂,也可以打破現在正氾濫著的人類的自大狂。正如羅素所說的:“處理這個普遍存在的人類自高自大問題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經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個小小角落的一顆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類僅僅是一個短短的插曲,而且說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還有一些生物,他們優越於我們的程度不亞於我們優越於水母的程度。”(《如何避免愚蠢的見識》)
在本文中,莊子主要使用相對論來闡發道理,批判儒學。“問道百”,對聞道一或十來說,自然是了不得;但對聞道千或萬來說,那就十分有限;若對無限來說,那就幾乎等於零。這就是莊子的邏輯。他說大海之於天地,猶小石小木之於大山,人類之於萬物,猶毫末之在馬體,批判伯夷?仲尼“輕”?“少”?“自多”等等,也都是這個邏輯。這就是相對論。
-
9 # 中國新派冷雁
莊子《秋水》以不變應萬變,以萬變應萬變,用相對論、矛盾論、進化論的思想把人生解剖得淋漓盡致!
說《莊子.秋水》必須要說說莊子其人。
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作品僅存《莊子》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為莊子及其後學所著。
《秋水》是《莊子.外篇》中的又一長篇,用篇首的兩個字作為篇名。
——原文摘錄第一段(篇幅太長,只摘錄部分)
——河伯與北海若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
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成本篇的主體。
後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
通篇強調了認識事物的複雜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認知過程的變異性,指出了認知之不易和準確判斷的困難。
有人認為篇文過分強調了事物變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認知過程中相對與絕對間的辯證關係,很容易導向不可知論,因而最終仍只能順物自化,返歸無為,當然又是消極的了。
其實不然。我們必須要了解莊子其人,才能充分理解其意,並用以指導我們的人生。
莊周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
莊子寧守其風骨而不願與虛名相伴,不要低三下四屈尊就範而寧願獨守清風,這正是莊子一生追求的自由!但是莊子真的在風雲突變的戰國時期沒有機會重出江湖嗎?或者說他真的不願意出世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只是他不願意附帶任何條件出世而已。所以他裝瘋賣傻看破紅塵把自己深藏,所以他瞞天過海放浪形骸於俗世之外,所以他引經據典寓言漫天,一切都只為了此生的自由!但,這並不表示他沒有能力,沒有實力!莊子就是這樣若隱若現的高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莊子以不變應萬變,以萬變應萬變,用相對論、矛盾論、進化論的思想把人生解剖得淋漓盡致!
也就說,莊子不是無能而無為,更不是無奈而無為!恰恰是因為莊子的主動無為,才顯得莊子胸懷之坦蕩!
莊子一貫筆下意象繁華,大鵬展翅,俯仰天地,人生、宇宙於他,可放浪形骸,可傲慢逍遙。他的逍遙能給人以慰藉。
人們失意得意,往往都是世俗框架裡。讀莊子,他永遠可以把你帶到更高遠的視界裡,超然物外,遊於逍遙。
-
10 # 將門府
莊子·秋水
選自《莊子·外篇》,《秋水》篇。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 。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莊周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僅存《莊子》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為莊子及其後學所著。
作品原文
河伯與北海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不似稊米之在大(tài)倉乎?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穀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河伯曰:“然則吾大天地而小豪末,可乎?”
北海若曰“否。夫物,量無窮,時無止,分無常,終始無故。是故大知觀於遠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無窮。證向今故,故遙而不悶,掇而不跂:知時無止。察乎盈虛,故得而不喜,失而不憂:知分之無常也。明乎坦塗,故生而不說,死而不禍:知終始之不可故也。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以其至小,求窮其至大之域,是故迷亂而不能自得也。由此觀之,又何以知毫末之足以定至細之倪,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
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
北海若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細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者,期於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可以言論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論,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恩;動不為利,不賤門隸;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不多食乎力,不賤貪汙;行殊乎俗,不多闢異;為在從眾,不賤佞諂;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戮恥不足以為辱;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之不可為倪。聞曰:‘道人不聞,至德不得,大人無己。’約分之至也。”
河伯曰:“若物之外,若物之內,惡至而倪貴賤?惡至而倪(ní)小大?”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物無貴賤;以物觀之,自貴而相賤;以俗觀之,貴賤不在己。以差觀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則萬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則萬物莫不小。知天地之為稊米也,知毫末之為丘山也,則差數睹矣。以功觀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則萬物莫不有;因其所無而無之,則萬物莫無。知東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無,則功分定矣。以趣觀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則萬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則萬物莫不非。知堯、桀之自然而相非,則趣操睹矣。昔者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由此觀之,爭讓之禮,堯、桀之行,貴賤有時,未可以為常也。梁麗可以衝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騏驥驊騮一日而馳千里,捕鼠不如狸狌,言殊技也;鴟鵂夜撮蚤,察毫末,晝出瞋目而不見丘山,言殊性也。故曰:蓋師是而無非,師治而無亂乎?是未明天地之理,萬物之情也。是猶師天而無地,師陰而無陽,其不可行明矣!然且語而不捨,非愚則誣也!帝王殊禪,三代殊繼。差其時,逆其俗者,謂之篡夫;當其時,順其俗者,謂之義之徒。默默乎河伯,女惡知貴賤之門,小大之家!”
河伯曰:“然則我何為乎?何不為乎?吾辭受趣舍,吾終奈何?”
北海若曰:“以道觀之,何貴何賤,是謂反衍;無拘而志,與道大蹇。何少何多,是謂謝施;無一而行,與道參差。嚴乎若國之有君,其無私德;繇繇乎若祭之有社,其無私福;泛泛乎其若四方之無窮,其無所畛域。兼懷萬物,其孰承翼?是謂無方。萬物一齊,孰短孰長?道無終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虛一滿,不位乎其形。年不可舉,時不可止。訊息盈虛,終則有始。是所以語大義之方,論萬物之理也。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何為乎,何不為乎?夫固將自化。”
河伯曰:“然則何貴於道邪? ”
北海若曰:“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躑躅而屈伸,反要而語極。”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若曰:“知道者必達於理,達於理者必明於權,明於權者不以物害己。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也,言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也。故曰:‘天在內,人在外,德在乎天。’知天人之行,本乎天,位乎得,躑躅而屈伸,反要而語極。”曰:“何謂天?何謂人?”北海若曰:“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故曰:‘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蛇與風
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風憐目,目憐心。
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趻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奈何?“
蚿曰:“不然。子不見夫唾者乎?噴則大者如珠,小者如霧,雜而下者不可勝數也。今予動吾天機,而不知其所以然。”
蚿謂蛇曰:“吾以眾足行,而不及子之無足,何也?”
蛇曰:“夫天機之所動,何可易邪?吾安用足哉!”
蛇謂風曰:“予動吾脊脅而行,則有似也。今子蓬蓬然起於北海,蓬蓬然入於南海,而似無有,何也?”
風曰:“然,予蓬蓬然起於北海而入於南海也,然而指我則勝我,鰌我亦勝我。雖然,夫折大木,蜚大屋者,唯我能也。”故以眾小不勝為大勝也。為大勝者,唯聖人能之。
孔子與子路
孔子游於匡,宋人圍之數匝,而絃歌不輟。
子路入見,曰:“何夫子之娛也?”
孔子曰:“來,吾語女。我諱窮久矣,而不免,命也;求通久矣,而不得,時也。當堯、舜而天下無窮人,非知得也;當桀、紂而天下無通人,非知失也:時勢適然。夫水行不避蛟龍者,漁父之勇也;陸行不避兕虎者,獵夫之勇也;白刃交於前,視死若生者,烈士之勇也;知窮之有命,知通之有時,臨大難而不懼者,聖人之勇也。由,處矣!吾命有所制矣!”無幾何,將甲者進,辭曰:“以為陽虎也,故圍之;今非也,請辭而退。”
公孫龍與魏牟
公孫龍問於魏牟曰:“ 龍少學先王之道,長而明仁義之行;合同異,離堅白;然不然,可不可;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吾自以為至達已。今吾聞莊子之言,茫然異之。不知論之不及與?知之弗若與?今吾無所開吾喙,敢問其方。”
公子牟隱機大息,仰天而笑曰:“子獨不聞夫埳井之蛙乎?謂東海之鱉曰:‘吾樂與!出跳梁乎井榦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赴水則接腋持頤,蹶泥則沒足滅跗。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且夫擅一壑之水,而跨跱埳井之樂,此亦至矣。夫子奚不時來入觀乎?’東海之鱉左足未入,而右膝已縶矣。於是逡巡而卻,告之海曰:‘夫千里之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於是埳井之蛙聞之,適適然驚,規規然自失也。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而猶欲觀於莊子之言,是猶使蚊負山,商蚷馳河也,必不勝任矣。且夫知不知論極妙之言,而自適一時之利者,是非埳井之蛙與?且彼方跐黃泉而登大皇,無南無北,爽然四解,淪於不測;無東無西,始於玄冥,反於大通。子乃規規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辯,是直用管窺天,用錐指地也,不亦小乎?子往矣!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今子不去,將忘子之故,失子之業。”
公孫龍口呿而不合,舌舉而不下,乃逸而走。
莊子與惠子
莊子釣於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願以境內累矣!”
莊子持竿不顧,曰:“吾聞楚有神龜,死已三千歲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廟堂之上。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
二大夫曰:“寧生而曳尾塗中。”莊子曰:“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
惠子相梁,莊子往見之。或謂惠子曰:“莊子來,欲代子相。”於是惠子恐,搜於國中三日三夜。莊子往見之,曰:“南方有鳥,其名為鵷鶵,子知之乎?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
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
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雲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
作品譯文
河伯與北海
秋天裡洪水按時到來,千百條江河注入黃河,水流巨大,兩岸和水中沙洲之間連牛馬都不能分辨。在這個時候,黃河神河伯自己十分欣喜,認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這裡。河神順著水流向東而去,來到北海邊,面朝東邊一望,看不見大海的盡頭。在這個時候河伯轉變了原來欣然自得的表情,面對海神若仰首慨嘆道:“有句俗話說,‘聽到了許多道理,就以為沒有人比得上自己’,說的就是我這樣的人了。況且我曾聽說有人認為孔子的見聞淺陋,伯夷的道義微不足道,開始我還不相信;如今我看見您的廣闊無邊,我如果不是來到您的家門前,那就危險了,我將永遠的被懂得大道理的人恥笑”
北海神若說:“對井裡的青蛙不能夠與它談論關於大海的事情,是因為井口侷限了它的眼界;夏天的蟲子不能夠與它談論關於冰雪的事情,是因為它被生存的時令所限制;對見識淺陋的人不可與他談論道理的問題,是因為他的眼界受著教養的束縛。如今你從河岸流出來,看到大海後,才知道你的不足,這就可以與你談論道理了。天下的水,沒有比海更大的了。萬千條江河歸向大海,不知什麼時候停止,可大海卻不會滿溢位來;海底的尾閭洩漏海水,不知什麼時候才會停止,但海水卻不曾減少;海水不因季節的變化而有所增減,也不因水災旱災而受影響。這說明了它的容量超過長江、黃河的容量,不可計數。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誇耀,因為自從天地之間生成形態,從那裡汲取陰陽之氣,我在天地裡面,猶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樣,正感覺自己見到的太少,又哪裡還能自傲呢?計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間,不像小小的蟻穴在巨大的水澤裡嗎?計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像細小的米粒在大糧倉中嗎?人們用“萬”這個數字來稱呼物類,人不過佔其中之一;人類遍佈天下,穀物所生長的地方,車船所通達的地方都有人,每人只是佔其中的一個;這表明人與萬物相比,不像毫毛的末梢在馬體上嗎?五帝所連續統治的,三王所爭奪的,仁人所擔憂的,以天下為己任的賢人所勞碌的,全不過如此而已。伯夷以辭讓君王位置而博得名聲,孔子以談論天下而顯示淵博,他們這樣自我誇耀,不正像你先前看到河水上漲而自滿一樣嗎?”
河伯說:“那麼我把天地看作是最大,把毫末之末看作是最小,可以嗎?”
海神回答:“不可以。萬物的量是無窮無盡的,時間是沒有終點的,得與失的稟分沒有不變的常規,事物的終結和起始也沒有固定。所以具有大智的人觀察事物從不侷限於一隅,因而體積小卻不看作就是少,體積大卻不看作就是多,這是因為知道事物的量是不可窮盡的;證驗並明察古往今來的各種情況,因而壽命久遠卻不感到厭倦,生命只在近前卻不會企求壽延,這是因為知道時間的推移是沒有止境的;洞悉事物有盈有虛的規律,因而有所得卻不歡欣喜悅,有所失也不悔恨憂愁,這是因為知道得與失的稟分是沒有定規的;明瞭生與死之間猶如一條沒有阻隔的平坦大道,因而生於世間不會倍加歡喜,死離人世不覺禍患加身,這是因為知道終了和起始是不會一成不變的。算算人所懂得的知識,遠遠不如他所不知道的東西多,他生存的時間,也遠遠不如他不在人世的時間長;用極為有限的智慧去探究沒有窮盡的境域,所以內心迷亂而必然不能有所得!由此看來,又怎麼知道毫毛的末端就可以判定是最為細小的限度呢?又怎麼知道天與地就可以看作是最大的境域呢?”
河神說:“世間議論的人們總是說:‘最細小的東西沒有形體可尋,最巨大的東西不可限定範圍’。這樣的話是真實可信的嗎?”
海神回答:“從細小的角度看龐大的東西不可能全面,從巨大的角度看細小的東西不可能真切。精細,是小中之小;龐大,是大中之大;不過大小雖有不同卻各有各的合宜之處。這就是事物固有的態勢。所謂精細與粗大,僅限於有形的東西,至於沒有形體的事物,是不能用計算數量的辦法來加以剖解的;而不可限定範圍的東西,更不是用數量能夠精確計算的。可以用言語來談論的東西,是事物粗淺的外在表象;可以用心意來傳告的東西,則是事物精細的內在實質。言語所不能談論的,心意所不能傳告的,也就不限於精細和粗淺的範圍了。所以修養高尚者的行動,不會出於對人的傷害,也不會讚賞給人以仁慈和恩惠;無論幹什麼都不是為了私利,也不會輕視從事守門差役之類的人。無論什麼財物都不去爭奪,也不推重謙和與辭讓;凡事從不借助他人的力氣,但也不提倡自食其力,同時也不鄙夷貪婪與汙穢;行動與世俗不同,但不主張邪僻乖異;行為追隨一般的人,也不以奉承和諂媚為卑賤;人世間的所謂高官厚祿不足以作為勸勉,刑戮和侮辱不足以看作是羞恥;知道是與非的界線不能清楚地劃分,也懂得細小和巨大不可能確定清晰的界限。聽人說:‘能體察大道的人不求聞達於世,修養高尚的人不會計較得失,清虛寧寂的人能夠忘卻自己’。這就是約束自己而達到適得其分的境界。”
河神說:“如此事物的外表,如此事物的內在,從何處來區分它們的貴賤?又怎麼來區別它們的大小?”
海神回答:“用自然的常理來看,萬物本沒有貴賤的區別。從萬物自身來看,各自為貴而又以他物為賤。拿世俗的觀點來看,貴賤不在於事物自身。按照物與物之間的差別來看,順著各種物體大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為物體是大的,那麼萬物就沒有什麼不是大的;順著各種物體小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為物體是小的,那麼萬物沒有什麼不是小的;知曉天地雖大比起更大的東西來也如小小的米粒,知曉毫毛之末雖小比起更小的東西來也如高大的山丘,而萬物的差別和數量也就看得很清楚了。依照事物的功用來看,順著物體所具有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為具有了這樣的功能,那麼萬物就沒有什麼不具有這樣的功能;順著物體所不具有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為不具有這樣的功能,那麼萬物就沒有什麼具有了這樣的功能;可知東與西的方向對立相反卻又不可以相互缺少,而事物的功用與本分便得以確定。從人們對事物的趨向來看,順著各種事物肯定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為是對的,那麼萬物沒有什麼不是對的;順著各種事物否定的一面去觀察便會認為是不對的,那麼萬物沒有什麼不是錯的;知曉唐堯和夏桀都自以為正確又相互否定對方,而人們的趨向與持守也就看得很清楚了。當年唐堯、虞舜禪讓而稱帝,宰相子之與燕王噲禪讓而燕國幾乎滅亡;商湯、周武王都爭奪天下而成為帝王,白公勝爭奪王位卻遭致殺身。由此看來,爭鬥與禪讓的禮制,唐堯與夏桀的作法,讓可還是鄙夷都會因時而異,不可以把它們看作是不變的規律。棟樑之材可以用來衝擊敵城,卻不可以用來堵塞洞穴,說的是器物的用處不一樣。駿馬良駒一天賓士上千裡,捕捉老鼠卻不如野貓與黃鼠狼,說的是技能不一樣。貓頭鷹夜裡能抓取小小的跳蚤,細察毫毛之末,可是大白天睜大眼睛也看不見高大的山丘,說的是稟性不一樣。所以說:怎麼只看重對的一面而忽略不對的一面、看重治而忽略亂呢?這是因為不明瞭自然存在的道理和萬物自身的實情。這就像是重視天而輕視地、重視陰而輕視陽,那不可行是十分明白的了。然而還是要談論不休,不是愚昧便是欺騙!遠古帝王的禪讓各不相同,夏、商、週三代的繼承也各不一樣。不合時代、背逆世俗的人,稱他叫篡逆之徒;合於時代、順應世俗的人,稱他叫高義之士。沉默下來吧,河神!你怎麼會懂得萬物間貴賤的門庭和大小的流別!”
河神說:“既然這樣,那麼我應該做些什麼呢?又應該不做什麼呢?我將怎樣推辭或接納、趨就或捨棄,我終究將怎麼辦?”
海神回答:“用道的觀點來觀察,什麼是貴什麼是賤,這可稱之為迴圈往復;不必束縛你的心志,而跟大道相違礙。什麼是少什麼是多,這可稱之為更替續延;不要偏執於事物的某一方面行事,而跟大道不相一致。端莊、威嚴的樣子像是一國的國君,確實沒有一點兒偏私的恩惠;優遊自得的樣子像是祭祀中的土地神,確實沒有任何偏私的賜福;浩瀚周遍的樣子像是通達四方而又曠遠無窮,確實沒有什麼區分界限;兼蓄並且包藏萬物,難道誰專門有所承受或者有所庇護?這就稱作不偏執於事物的任何一個方面。宇宙萬物本是渾同齊一的,誰優誰劣呢?大道沒有終結和起始,萬物卻都有死有生,因而不可能依仗一時的成功。時而空虛時而充實,萬物從不固守於某一不變的形態。歲月不可以挽留,時間從不會停息,消退、生長、充實、空虛,宇宙萬物終結便又有了開始。這樣也就可以談論大道的準則,評說萬物的道理了。萬物的生長,像是馬兒飛奔像是馬車疾行,沒有什麼舉動不在變化,沒有什麼時刻不在遷移。應該做些什麼呢?又應該不做什麼呢?一切必定都將自然地變化!”
河神說:“既然如此,那麼為什麼還要那麼看重大道呢?
海神回答:“懂得大道的人必定通達事理,通達事理的人必定明白應變,明白應變的人定然不會因為外物而損傷自己。道德修養高尚的人烈焰不能燒灼他們,洪水不能沉溺他們,嚴寒酷暑不能侵擾他們,飛禽走獸不能傷害他們。不是說他們逼近水火、寒暑的侵擾和禽獸的傷害而能倖免,而是說他們明察安危,安於禍福,慎處離棄與追求,因而沒有什麼東西能夠傷害他們。所以說:“天然蘊含於內裡,人為顯露於外在,高尚的修養則順應自然。懂得人的行止,立足於自然的規律,居處於自得的環境,徘徊不定,屈伸無常,也就返歸大道的要衝而可談論至極的道理。”
河神說:“什麼是天然?什麼又是人為?”
海神回答:“牛馬生就四隻腳,這就叫天然;用馬絡套住馬頭,用牛鼻綰穿過牛鼻,這就叫人為。所以說,不要用人為去毀滅天然,不要用有意的作為去毀滅自然的稟性,不要為獲取虛名而不遺餘力。謹慎地持守自然的稟性而不喪失,這就叫返歸本真。”
蛇與風
獨腳的夔羨慕多腳的蚿,多腳的蚿羨慕無腳的蛇,無腳的蛇羨慕無形的風,無形的風羨慕明察外物的眼睛,明察外物的眼睛羨慕內在的心靈。
夔對蚿說:“我依靠一隻腳跳躍而行,沒有誰再比我簡便的了。現在你使用上萬只腳行走,竟是怎麼樣的呢?”蚿說:“不對哩。你沒有看見那吐唾沫的情形嗎?噴出唾沫大的像珠子,小的像霧滴,混雜著吐落而下的不可以數計。如今我啟動我天生的機能而行走,不過我也並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能夠這樣。”
蚿對蛇說:“我用眾多的腳行走反倒不如你沒有腳,這是為什麼呢?”蛇說:“仰賴天生的機能而行動,怎麼可以改變呢?我哪裡用得著腳呢!”
蛇對風說:“我啟動我的脊柱和腰脅而行走,還是像有足而行的樣子。如今你呼呼地從北海掀起,又呼呼地駕臨南海,卻沒有留下有足而行的形跡,這是為什麼呢?”風說:“是的,我呼呼地從北海來到南海。可是人們用手來阻擋我而我並不能吹斷手指,人們用腿腳來踢踏我而我也不能吹斷腿腳。即使這樣,折斷大樹、掀翻高大的房屋,卻又只有我能夠做到,而這就是細小的方面不求勝利而求獲得大的勝利。獲取大的勝利,只有聖人才能做到。”
孔子與子路
孔子周遊到匡地,衛國人一層又一層地包圍了他,可是孔子仍在不停地彈琴誦讀。子路入內見孔子說:“先生如此歡心是為什麼呢?”孔子說:“來,我告訴你!我違忌困窘蔽塞已經很久很久了,可是始終不能免除,這是命運啊。我尋求通達也已經很久很久了,可是始終未能達到,這是時運啊。當堯、舜的時代,天下沒有一個困頓潦倒的人,並非因為他們都才智超人;當桀、紂的時代,天下沒有一個通達的人,並非因為他們都才智低下。這都是時運所造成的。在水裡活動而不躲避蛟龍的,乃是漁夫的勇敢;在陸上活動而不躲避犀牛老虎的,乃是獵人的勇敢;刀劍交錯地橫於眼前,看待死亡猶如生還的,乃是壯烈之士的勇敢。懂得困厄潦倒乃是命中註定,知道順利通達乃是時運造成,面臨大難而不畏懼的,這就是聖人的勇敢。仲由啊,你還是安然處之吧!我命中註定要受制啊!”
沒有過多久,統帶士卒的將官走了進來,深表歉意地說:“大家把你看作是陽虎,所以包圍了你;現在知道了你不是陽虎,請讓我向你表示歉意並且撤離部隊。”
公孫龍與魏牟
公孫龍向魏牟問道:“我年少的時候學習古代聖王的主張,長大以後懂得了仁義的行為;能夠把事物的不同與相同合而為一,把一個物體的質地堅硬與顏色潔白分離開來;能夠把不對的說成是對的,把不應認可的看作是合宜的;能夠使百家智士困惑不解,能夠使眾多善辯之口理屈辭窮:我自以為是最為通達的了。如今我聽了莊子的言談,感到十分茫然。不知是我的論辯比不上他呢,還是我的知識不如他呢?現在我已經沒有辦法再開口了,冒昧地向你請教其中的道理。”
魏牟靠著几案深深地嘆了口氣,然後又仰頭朝天笑著說:“你不曾聽說過那淺井裡的青蛙嗎?井蛙對東海里的鱉說:‘我實在快樂啊!我跳躍玩耍於井口欄杆之上,進到井裡便在井壁磚塊破損之處休息。跳入水中井水漫入腋下並且托起我的下巴,踏入泥裡泥水就蓋住了我的腳背,回過頭來看看水中的那些赤蟲、小蟹和蝌蚪,沒有誰能像我這樣的快樂!再說我獨佔一坑之水、盤踞一口淺井的快樂,這也是極其稱心如意的了。你怎麼不隨時來井裡看看呢?’東海之鱉左腳還未能跨入淺井,右膝就已經被絆住。於是遲疑了一陣子之後又把腳退了出來,把大海的情況告訴給淺井的青蛙,說:‘千里的遙遠,不足以稱述它的大;千仞的高曠,不足於探究它的深。夏禹時代十年裡有九年水澇,而海水不會因此增多;商湯的時代八年裡有七年大旱,而岸邊的水位不會因此下降。不因為時間的短暫與長久而有所改變,不因為雨量的多少而有所增減,這就是東海最大的快樂。’淺井之蛙聽了這一席話,驚惶不安,茫然不知所措。再說你公孫龍的才智還不足以知曉是與非的境界,卻還想去察悉莊子的言談,這就像驅使蚊蟲去揹負大山,驅使馬蚿蟲到河水裡去奔跑,必定是不能勝任的。而你的才智不足以通曉極其玄妙的言論,竟自去迎合那些一時的勝利,這不就像是淺井裡的青蛙嗎?況且莊子的思想主張正俯極黃泉登臨蒼天,不論南北,釋然四散通達無阻,深幽沉寂不可探測;不論東西,起於幽深玄妙之境,返歸廣闊通達之域。你竟拘泥淺陋地用察視的辦法去探尋它的奧妙,用論辯的言辭去索求它的真諦,這只不過是用竹管去窺視高遠的蒼天,用錐子去測量渾厚的大地,不是太渺小了嗎!你還是走吧!而且你就不曾聽說過那燕國壽陵的小子到趙國的邯鄲去學習走步之事嗎?未能學會趙國的本事,又丟掉了他原來的本領,最後只得爬著回去了。現在你還不盡快離開我這裡,必將忘掉你原有的本領,而且也必將失去你原有的學業。”
公孫龍聽了這一番話張大著口而不能合攏,舌頭高高抬起而不能放下,於是快速地逃走了。
莊子與楚臣
莊子在濮水邊垂釣,楚王派遣兩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說:“楚王願將國內政事委託給你而勞累你了。”
莊子手把釣竿頭也不回地說:“我聽說楚國有一神龜,被殺死的時候已經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裝著它,用巾飾覆蓋著它,珍藏在宗廟裡。這隻神龜,是寧願死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示尊貴呢,還是寧願活著在泥水裡拖著尾巴呢?”兩位大臣說:“寧願拖著尾巴活在泥水裡。”莊子說:“你們走吧!我仍將拖著尾巴生活在泥水裡。”
莊子與惠子
惠子在梁國做宰相,莊子前往看望他。有人對惠子說:“莊子來梁國,是想取代你做宰相。”於是惠子恐慌起來,在都城內搜尋莊子,整整三天三夜。
莊子前往看望惠子,說:“南方有一種鳥,它的名字叫鵷。你知道嗎?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它不會停息,不是竹子的果實它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它不會飲用。正在這時一隻鷂鷹尋覓到一隻腐爛了的老鼠,鵷*剛巧從空中飛過,鷂鷹抬頭看著鵷,發出一聲怒氣:‘嚇’!如今你也想用你的梁國來怒叱我嗎?”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儵魚遊得多麼悠閒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惠子說:“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魚,你不知道魚的快樂,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莊子說:“還是讓我們順著先前的話來說。你剛才所說的‘你怎麼知道魚的快樂’的話,就是已經知道了我知道魚兒的快樂而問我,而我則是在濠水的橋上知道魚兒快樂的。”
作品賞析
道家文化與哲學是中華文化傳統最深邃博大的根源之一,以它的崇尚自然的精神風骨、包羅永珍的廣闊胸懷而成為中華文化立足於世界的堅實基礎。而在源遠流長的道家文化與哲學的歷史發展中,莊子的思想可稱得上是道家思想之正脈,並且莊子之文亦以雄奇奔放、絢麗多姿的特色而被視為先秦諸子散文中的奇葩。莊子的思想被輯錄成書,即為今天所見到的《莊子》。《莊子》一書其體例有三部分,也就是大家都熟悉的內篇、外篇和雜篇。三大部分之間的關係,如果借用佛學用語,內篇相當於正法,也就是莊子自己的心法,由此直接能窺見莊子本人的真實面目;外篇則相當於像法,是離莊子比較近的弟子所為,由於有的弟子曾得莊子親傳,故即使不能完全得莊學之妙,亦不遠也;而雜篇乃莊子的後學所作,相當於末法,離莊學之真義已遠,然其有旁通其餘各家思想之功,亦不可廢也。就境界而言,內篇最得道學真諦,得其精髓可入道德經的境界;外篇乃就內篇之精義鋪衍而成——其實莊子一書可以整個被理解為對老子的解說——可視為內篇之輔佐;雜篇則以莊學攝其餘諸家之學,且通於各家學問之中,不妨稱為莊學與其他學問之間的交叉學科。內篇為君,外篇為臣,雜篇則為佐使,相輔相成,混成一體。
內篇之義高矣,故不易說之;雜篇之義已遠矣,故不可說之;外篇正處於有意無意之間,正當發其本意以歸於內篇,辨其真假以使統雜篇也,故我不自量力,擇外篇一文而說之。
外篇文亦多矣,擇何而言之乎?曰《秋水》也。為何如此?因為此篇最得莊子汪洋恣肆而行雲流水之妙。
本文是寓言,寫的是河伯見識短淺,狂妄自大,看見河水暴漲淹沒—切,就以為自己是天下最大最美的地方。但當他看到海更廣大無邊,自嘆不如。海若的一席話頗具哲理,告訴人們看問題不能侷限於某一點,應當全方位、多角度。這故事告訴我們須知河外有海,天外有天。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文章一開篇,直契入題,引眾人開始進入文章自身的世界之中,“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時值秋季,雨水連綿,乃逐漸成勢,由文字身而看,“川”當為支流,而“河”就是幹流了,河水由支流而漸漸彙集到幹流之中,互相增益,於是乎終於達到了“徑流之大,兩岸之間,不辨牛馬”的浩大場景,這就難怪“河伯 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於己”了。應該說河伯的心態也是人之常情,試想,如果我們忽然間也擁有了一大筆財富,誰又不會象河伯一樣沾沾自喜呢?什麼叫“自滿“?這就叫自滿,自以為滿,可憐(也可以說幸運)河伯不知道後面將有一個多麼廣闊的世界展現在他面前!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見大海無邊無垠,水天一色,海天相接,乃望洋興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則見笑於大方之家。北海若曰:井蛙不足以論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語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語至道者,束於教也“
等到河伯順流而到達大海之後,見到了大海的遼闊景象,才明白先前自己的自滿是多麼可笑——不過,河伯的可貴之處在於:當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能夠及時自我反省,於是就有了下面一段自我批評的話“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意思大約是說:俗話說,自己知道一點東西就自以為了不起,以為老子天下第一,唉,這難道不是在說我嗎?看來河伯在海神面前很不好意思,於是就對海神說“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則見笑於大方之家”。“大方之家”,就是廣大廣闊的大海,佛學有時也稱佛為大方廣佛,極言其廣大無邊也。海神你老人家千萬別和我計較,我看到你如此廣闊才知道自己以前的想法太可笑了,可讓你老人家見笑了。海神聞聽之下,就順承著河伯的意思並啟發他逐步超越自己的侷限“井蛙不足以論海者,拘於虛也;夏蟲不可語冰者,篤於時也;曲士不可語至道者,束於教也“。三句話意思相近而強調的重點有別,井蛙之所以不足以論海,那是受空間的限制;夏蟲之所以不可以語冰,那是受時間的限制;而曲士之所以不可以語至道,那是受自己的限制,偏見太深而不能接受相反還排斥最高的真理。總之,人因為受到各種限制或束縛而無法聽聞大道,乃至於即使有機會聽聞大道也加以排斥,豈不聞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之語?一個人如果自己的偏見太深,你和他講道理,白費口舌,甚至還有可能遭到嘲笑乃至痛罵,所以就連聖人也只能“六合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合之內,聖人論而不議”,唉,難啊,難啊。你看,河伯作了自我批評,還是被海神罵了個一無是處。不過海神絕對是個很好的教育家,你不是自滿嗎,那我先打打你的囂張氣焰,狠狠的貶你一頓,等到你自己貢高我慢的壞毛病消除了,再告訴你真理,於是,下面海神話鋒一轉,說道“今爾出於江河,觀於大海,乃知爾醜,爾將可與語大理矣”,行,你能知錯就改,孺子可教。認識到自己的侷限,承認自己的渺小正是開始超越侷限,走向偉大的開始,看來我還是可以給你講一講大道理的。海神接下來講的什麼大道理呢?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洩之,不知何時止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大海是天下萬水之源,之歸宿,雖然萬川歸之,並不見海水溢位,雖然尾閭不斷傾瀉,也不見海水乾涸,四季或旱澇的變化也對大海沒有影響,為什麼如此?很簡單,因為海的容量太巨大了。各位看到這裡也許要問:剛說了河伯自滿,海神怎麼又重蹈覆轍,在這裡自吹自擂?借用包老三之言曰:非也非也。因為這幾句話只是一個引子,後面緊跟著的一句話表明海神有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自我認識“而吾未嘗以此自多也”,我從來就沒有覺得自己這樣有多麼了不起,因為我深深知道“我在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不似罍空之在大澤乎?中國之在四海,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罍空”,小酒杯那麼大一點空,一小汪汪水而已。我,大海在天地之間簡直太渺小了。
大海如此謙虛,我們更不可驕傲。現代科學所認識的東西和茫茫的宇宙相比,也只是滄海一粟而已,我們對宇宙的認識只能稱為管窺蠡測。現在自然科學所研究的宇宙範圍從層次上可分為渺觀,微觀,宏觀,宇觀和脹觀幾個層次,它們之間分別以夸克、布朗運動的顆粒、行星和總星系為界,分別屬於粒子物理學、量子力學、經典科學、廣義相對論和宇宙學研究的範圍,當然,渺觀之下還有無數更微小的層次,脹觀之上還有無數更高的層次存在。也許大家對介觀(介於微觀和宏觀之間的層次)比較熟悉,因為這個層次正是目前最前沿的奈米技術所在的領域,所謂奈米技術,從技術層面看,就是操縱單個分子或原子的技術。一奈米有多大呢?我們知道,我們在中學學的參與化學反應的最基本的微粒——分子是很小的,分子就是奈米級的粒子。經過簡單的計算,就知道,分子:乒乓球=乒乓球:地球。而原子的大小隻有10-10m,是分子的十分之一,基本粒子更小,只有<10-15m,至於夸克、輕子則只有<10-18m了。但還有比這更小的,超微觀層次是指小於普朗克尺度的範圍。所謂普朗克尺度,就是在普朗克空間:10-35m,和普朗克時間:10-43s之下的範圍。目前自然科學的視野從空間上看,最大範圍與最小範圍相差達到1061 倍,從時間上看,最長與最短相差達到1060倍。兩個數目初看起來是很大的。說到大數目,我們可能有些情況下對下面幾種情況下的數目感到無法計算,比如一場大雪中落下的雪花數,一場暴雨中下來的雨點數,全世界森林中的樹木上所有的葉子數,海洋中的水滴數等等,這些數目太巨大了,誰能計算得出來?只好用“不計其數”來形容了。但是所有這些數目都遠遠比不上總星系中的原子數,而後者只不過1081-85而已。
上面說的是空間的大小,下面說說時間的長短.佛學中經常說一剎那,那麼,一剎那究竟有多短暫呢?很簡單,在印度哲學中,“剎那”是這麼計算出來的:一晝夜=30須臾,1須臾=30臘縛,1臘縛=60怛剎那,1怛剎那=120剎那,所以1剎那=0.013秒,並不是很短暫。佛學言壯士疾彈指經65剎那,而我們偉大的領袖毛澤東的一首詞中有“三十八年過去,彈指一揮間”一語,說時間過的很快,應該也源於此。當然這是向短處說,如果向長處說,則我們都知道佛學中有一個表示時間久遠的單位“劫”。它有多長呢?我們看一看它的意思,很容易算出來:從人壽10歲開始,每100年增長1歲,直到84000歲,再反過來減少到10歲,如此一增一減為一小劫,20小劫為一中劫,4中劫成、住、壞、空為一大劫,一大劫之中整個大千世界歷一成毀,經歷一個大的週期。如此算來,一大劫大約為10億年。這只是一般的劫,象一些特殊的劫更為長久,比如佛經上說:用一件極為輕軟的天衣,每隔三年拂拭一個方廣一里乃至四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將其消盡,為一小劫;每隔梵天中的三年拂拭一次方廣八十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將其消盡,為一中劫;每隔淨居天中的三年拂拭一次方廣八百里的磐石一次,直到將其消盡,為一大劫。時間太久遠了.
至於說到咱們中國傳統文化,大家應該都知道“滄海桑田”的典故,說的是仙女麻姑自成仙以來,已經三次看到滄海變成桑田了。佛經中雲仙人壽命可達千萬歲,然也。不過麻姑如果碰到下面這幾位神仙,那簡直就年齡太小了。據《東坡志林》記載“嘗有三老人遇,問其年。一曰:滄海變桑田時,我下一籌。爾來我籌已滿十間屋。一曰:吾與盤古有舊”。這兩位神仙的年齡真是久遠久遠矣。“籌”,簡單說就是小木棍,滄海桑田一變遷以一個小木棍來記錄,這種小木棍那位老神仙已經堆滿十間屋了,你說他老人家有多大吧。另一位也不簡單,盤古何人也?開天闢地者也,“吾與盤古有舊”,那還不與天地同壽?從空間的大小來看,剛才說到“大千世界”,也是來源於佛經,其意思是這樣的:四大部洲構成一個小世界,一千個小世界為一個小千世界,一千個小千世界為一箇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為一個大千世界。一個大千世界中含有10億個小世界。我們地球人居住在其中一個部洲裡面,而宇宙中有無量大千世界。其實根據現代科學的計算,地球在太陽系中就好像一個沙粒在操場之中一樣,太陽系在銀河系中又好像沙粒在操場,銀河系在總星系亦然,而總星系在宇宙中連沙子也不是,而是無窮小。所以,海神說自己在天地之中很是渺小,並不是謙虛,而是實事求是的說法啊。
河伯聽了這番道理,深覺言之有理,乃把自己的體會給海神說出來,以求得到海神的首肯“然則我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北海若說,你看,我剛表揚了你,怎麼你又迷糊了呢?“否”,你這樣說那就不對嘍。大理我給你講了,但尚未與你語至理啊。“何以知毫末足以定至細之倪?何以知天地足以窮至大之域?”你以為原子就是小之極至嗎?你認為總星系就是最大的了?唉,剛才我真和你白說了,你剛從一個陷阱裡跳出來又進入了另一個陷阱,什麼時候是個頭呢?須知天外有天,總星系之外還有總星系,原子之下還有原子,從更高的層次來看,總星系就好象是原子那麼渺小,而從極微小的層次看,原子就好象是總星系那麼浩瀚。你得連天地的境界都超越過去,達到道的境界才行。什麼是道?道非大非小,非善非惡,非常非變,非正非奇,非外非內,超越一切,含攝一切,貫通一切,乃全,乃備,乃妙。領悟瞭如此妙道,方始明白:宇宙間一切事物皆本來完備具足大道一切真體妙用。偉大的天地固然美妙,難道世間的一草一木不是同樣美妙的嗎?“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萬物皆備於我”,世界上一切的一切,都是實理具備,隨在各足。猶如王陽明所說的:孔子、堯、舜,聖人、凡人,猶如金子,雖然分量不一樣,但如果都經過提純,成為足金、赤金,其純度是完全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所謂個個圓成是也。整個宇宙中的一切,從極大的天地到極小的原子,都互相含攝,互相具有,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互相之間緣起無盡,圓融無礙,宇宙中一切的一切都是美妙之極的,故禪宗先師才說“翠竹黃花,無非妙道;擔柴挑水,皆是菩提”,我佛如來亦言“煩惱即菩提”。禪宗至高無上的法門是不斷煩惱,不求解脫,因為煩惱即菩提,本來無縛,今亦無脫。出家出家,何謂出家?出家的真義就是“沒有煩惱”,隨緣任運,無處不是極樂。
可見,<秋水篇>沿著河→海→天地最後一直到達道的境界的思路將我們引入一個越來越廣闊、越來越美妙的境界之中,讀此妙文,悟此妙道,千載之下,吾心通於莊子之心,乃至通於無量眾生之心,通於宇宙萬事萬物,可得大自在矣。
文言現象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高二第一學期語文課本中節選了“秋水至時……自多於水乎”。以下為課文中的文言現象整理。
通假字
“涇” 同 “徑 ”直 涇流之大
“辯” 同 “辨” 辨識 不辯牛馬
“大” 同 “太” 大的 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
“卒” 同 “萃” 聚集 人卒九州
“豪” 同 “毫” 動物身上的細毛 不似毫末之在於馬體乎
“虛”同 “墟” 指所居之處 拘於虛也
詞性活用
1.名作動
面 名作動,面向,朝向 東面而視
2.名作狀
時 名作狀,按時 秋水時至
東 名作狀,向東 順流而東行
3.形作動
少 形作意動,認為...少 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
輕 形作意動,認為...輕 而輕伯夷之義者
窮 形作動,盡 今我睹子之難窮也
多 形作意動,認為...多,自滿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
少 形作意動,認為...少, 方存乎見少
虛 形作動,流盡,放空,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4.形作名
美 形作名,美景,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一詞多義
1.之
結構助詞,提賓標誌 我之謂也
結構助詞,的 仲尼之聞
代詞,指天下 伯夷辭之以為名
結構助詞,五帝之所連
2.於
介詞,在 於是焉
介詞,在 至於北海
動詞,到達 吾非至於子之門
介詞,被: 用在動詞之後名詞之前表被動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介詞,比 莫大於海
介詞,由於 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3.以
動詞,認為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
介詞,憑藉 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
連詞,來 伯夷辭之以為名
4.為
動詞,認為 以為莫己若"者
介詞,用 不可為量數
動詞,取得 伯夷辭之以為名
5.若
望洋向若而嘆曰(海神名,名詞)
以為莫己若者(及、比得上,動詞)
6.聞
聞道百/且夫吾嘗聞(聽到,動詞)
少仲尼之聞(學識,名詞)
7.始
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才,副詞)
始吾弗信(開始,名詞)
8.而
順流而東行(連詞,表順承)
東面而視(連詞,表修飾)
特殊句式
1.判斷句
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
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
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2.省略句
爾將可與(吾)語大理矣
萬川歸(於)之
此其比(於)萬物也
伯夷辭之以(之)為名
3.被動句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見……於”被動句式)
不可為量數
拘於虛也
篤於時也
束於教也
4.定語後置句
聞道百
5.賓語前置句
以為莫己若"者 賓語前置句
我之謂也 賓語前置句
又奚以自多 介詞賓語前置句
6.介詞結構後置句
今爾出於涯涘,觀於大海
天下之水,莫大於海
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
古今異義
1.至於北海:至於:古義,到了。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或表示另提一事。
北海:古義,北方的大海。今義:專指地名“北海”。
2.百川灌河:河:古義,特指黃河。今義,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泛指河流。
3.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面目:古義,臉色。今義:臉的形狀,相貌。
4.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大方:古義深明大義的人,或專通某種學問的人。今義:①不吝嗇;②自然,不拘束;不俗氣。
5.東面而視:東面:古義,臉朝東。今義,東邊。
6.計中國之在海內:中國:古義,黃河流域一帶。今義,即指整個中國。
7.乃知爾醜:醜:古義,鄙陋,低劣。今義,形容難看的人或事物。
包含成語
望洋興嘆:原指在偉大事物面前感嘆自己的渺小。現多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貽笑大方:指讓內行人笑話,含貶義。
太倉稊米; 太倉一粟:比喻非常渺小。
井底之蛙: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短淺,思路狹窄的人。
大方之家: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後泛指見識廣博或學有專長的人。
夏蟲語冰; 夏蟲凝冰:比喻人囿於見聞,知識短淺。
欣然自喜:指高興地自覺喜悅。
牛馬不辨:辨,別也,言廣大,故望不分別也。河流水大分不清岸邊的牛和馬。喻河流水勢浩大。
莊子簡介
莊子
莊子(約前369年—前286年),莊氏,名周,字子休(一說子沐),宋國蒙人,楚國公族,楚莊王之後裔。河南商丘民權人。鑑於莊子在我國文學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貢獻,封建帝王尤為重視,在唐開元二十五年莊子被詔號為“南華真人”,後人即稱之為“南華真人”,《莊子》一書也被稱為《南華真經》。其文章具有濃厚的浪漫色彩,對後世文學有很大影響。戰國時期宋國蒙(今安徽亳州蒙城人,也有說是河南省商丘市東北民權縣,)人,曾作過漆園吏。生活貧窮困頓,卻鄙棄榮華富貴、權勢名利,力圖在亂世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逍遙無待的精神自由。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學思想的繼承者和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他的學說涵蓋著當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還是歸依於老子的哲學。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為“老莊哲學”。
他的思想包含著樸素辯證法因素,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他認為“道”是“先天生地”的,從“道未始有封”莊子主要認為自然的比人為的要好提倡無用,認為大無用就是有用,就象“ 一棵難看的樹大家認為它無用,有一個木匠他要找一棵樹作房梁 ,但這棵樹太彎了,沒法做房梁。第二個木匠找樹做磨的握柄要彎的,但這棵樹太難看了,又沒辦法,第三個木匠要做車軲轆,但這棵樹長得不行,從某方面講是無用的,但從莊子的角度看,無用就是有用,大無用就是大有作為,所以莊子提倡無用精神(即“道”是無界限差別的),屬主觀唯心主義體系。“道”也是其哲學的基礎和最高範疇,即使關於世界起源和本質的觀念,又是之人認識境界。主張“無為”,放棄一切妄為。又認為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因此他否定一切事物的本質區別,極力否定現實,幻想一種“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齊物論》)的主觀精神境界,安時處順,逍遙自得,倒向了相對主義和宿命論。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擯棄一切文化知識。
莊子的文章,想象力很強,文筆變化多端,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並採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諷刺的意味,對後世文學語言有很大影響。其超常的想象和變幻莫測的寓言故事,構成了莊子特有的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塵外,怪生筆端。”(劉熙載《藝概·文概》)莊周和他的門人以及後學者著有《莊子》(被道教奉為《南華經》),道家經典之一。《漢書藝文志》著錄《莊子》五十二篇,但留下來的只有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篇,一般定為莊子著;外篇雜篇可能摻雜有他的門人和後來道家的作品。
《莊子》在哲學、文學上都有較高研究價值。研究中國哲學,不能不讀《莊子》;研究中國文學,也不能不讀《莊子》。魯迅先生說過:“其文汪洋闢闔,儀態萬方,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漢文學史綱要》)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養生主》等,《養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為後世傳誦。
涉及題型
1、解釋字詞
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已 以(認為)
東面而視 東面(面向東)
2、用原文語句回答
河伯為什麼會“望洋向若而嘆”。
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
-
11 # 多寶和福妞
秋水的主題並不是很明確,因為它的內容比較龐雜,正像錢鍾書先生的學問,不成系統,但卻高深噢。不過隨處可見的都有一種莊子精神,這當然只是姑妄言之,我感興趣地是他對自由的追求。在專制體制下,對自由的嚮往往往是表現為對權貴和功名的蔑視,在這方面,好象還很少有其他書可以和莊子相比。鵷鶵從南海起飛,志在北海,不是梧桐不息,不是練實不食,不是醴泉之水不喝,竟有鴟鳥得一腐鼠而怕鵷鶵來搶食,豈不可笑,即使這個腐鼠是為一國宰相,又豈能在莊子眼中。這個莊子寧願在爛泥中作拖著尾巴自由地行走的龜,也不願作用竹箱盛著,手巾蓋著位為廟堂之高的死龜。
-
12 # 吳丹豐
莊子秋水中的河伯見到大海,覺大海之大,河川之小,而驚目結舌!人類最大的無知是不知自己無知!中國曾把自己當做四夷來朝的帝國,改革開放前把自己當革命中心!都是無知引起的!每個人認識到自己的認知能力有限,才有真知!這是莊子用《秋水》喻言告訴人類的認知的侷限和智慧!
-
13 # 塵埃郎
《秋水》一文意在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暫時的,變化莫測的。莊子是借文章來宣揚他的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這種認識事物方式雖有辯證的因素,但它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體系,是不可取的。 讀了莊子《秋水》,得到很多啟示,其中啟示最深的是:遠離政治,接近靈魂。莊子所說的“無以得殉名”即不要因貪得去求取聲名。雖然在有生之年他早已聲名遠播,但他對自己已經擁有這份榮耀卻並不在乎的,他也並不以此為資本謀取政治。可見莊子並不慕榮華,不求功名,置身於政治之外,社會之所重,莊子之所輕,雖身處在人世,心卻在天外。 莊子的哲學流傳到今天,依然受到很多人的歡迎和歌頌,這跟莊子的真性情不無關係。莊子說:物物而不物於物,也就是為人做事要立足於現實,但同時又超越現實,給今生一個好交代,一個好心態。 莊子的一生淡泊名利,與世無爭,快樂自然。他把自己變為水,變為魚,變為蝴蝶。為了虛名,把自己珍貴的東西丟失了,那樣太累,太傻了,太不值了。 雖然做為現代的人,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的時代,我們無法像莊子那麼淡泊名利,超脫自然,只為自己而活。但是,我們也偶爾放下身上的擔子,帶著家裡或者約三五個知己好友,遠離繁華的都市和充滿競爭激烈的職場,一起暢遊大自然,一起享受天地裡鳥語花香,百花齊放的好光景。 謝謝大家讚賞
-
14 # 一楚知秋
開篇即言秋水之大,一路波濤洶湧,盪漾出無限文情。繼而又寫河伯之惑,由欣然自喜復見北海無端,當下愧悔不已,始聞海若大理。人曰境由心造,河伯之沾然自美,實是莊子冷眼覷破大千世界芸芸眾生相。若能自出存身之所,照見己丑,則不負莊子苦心。“滿眼波濤終古事,年來惆悵與誰論”,河伯終究曾經歷過千年萬載的寂寞,亦曾激盪於高山涘崖之間,絕非井蛙曲士之徒,故而北海若一言既出,如為其呈現洞天,不由幡然領悟。嵇康《琴賦》亦云“非夫曠遠者不能與之嬉遊,非夫淵靜者不能與之閒止;非夫放達者不能與之無吝,非夫至精者不能與之析理。”好在河伯仍知望洋興嘆,海若亦不自以為大。
萬頃煙濤,倏起倏滅。莊子剛引出一個“大”字,忽然又全部推倒,承繼《齊物論》中的觀點,取消一切對立差別,無大無小,無貴無賤,遺生忘死,如入化境。他將四海納於天地之間,將中國放入四海之內,又將人類歸於萬物,個人融入大眾,層巒疊嶂,迴環往復,妙緒紛披,彷彿七寶樓臺,使人應接不暇,卻又透徹晶瑩,洞見纖毫。幾番問答之後,落實於人間是非。事物的精粗貴賤,功德技用,皆在於人們看待它的眼光與心態。莊子排出一系列的“以道觀之”、“以物觀之”、“以俗觀之”、“以差觀之”、“以功觀之”、“以趣觀之”,目的就是為了揭示一己的成見給世間帶來的紛亂無序,片面的分類背後,全都隱匿著抑彼揚此的私心。莊子獨於僻處自說,隻身在至道的曠野上飄零,千言萬語裡透露了他憂世的深情,水天一色中倒映著他思想的遼闊孤寂。春秋以後,篡奪者多假名於揖讓徵誅,莊子文中所言“堯、舜讓而帝,之、噲讓而絕;湯、武爭而王,白公爭而滅”,便是看破人間戰禍紛爭,以古諷今。北海若悵然一句“默默乎河伯”,也只是想在一片沉靜中埋葬了這個不可言說的秘密。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逝者不可追,今者不可留,道無始終,物有盈虛。悟得此理,則一切滯見雪釋冰融。大道本屬坦途,“無所畛域”,“兼懷萬物”,惟拘泥固執者終陷於蹇境。莊子一語透宗,落下“夫固將自化”五字,映現明月在天,有水到渠成之妙。既已漉盡砂礫,他便再薦出一位“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的至德之人。這位幾近於神話色彩的得道者形象,曾多次出現在《逍遙遊》、《齊物論》、《大宗師》等篇中。一些現代學者結合西方神話哲學理論,認為莊子對這些具有奇異效能的理想人物的構想,“與其說是超脫世俗的思想,不如說是在遠古社會生產力低下的情況下,人們對征服限制威脅人類生存的自然力的幻想”(崔大華《莊學研究》),這不失為一種透入本質的想法。但對於縱心自如、隨口出喻、不顧天荒地老的莊子而言,他塑造這些“察乎安危,寧於禍福,謹於去就,莫之能害”的至人,更多的還是為了將玄虛空靈無相無形的天道以一種具體感性的人格化筆法展示出來,易於後人領會理解。
河伯與北海若七番問答,一氣卷舒,自成片段,終於推匯出全文宗旨。莊子劃開天、人界限,著墨不多卻一針見血:“牛馬四足,是謂天;落馬首,穿牛鼻,是謂人。”人類若尚存一絲清醒的良知,必當為之羞愧不已。所謂智慧機巧的背後,隱藏的往往不是對萬物的呵護與珍惜,而是貪婪的利用和掠奪。究竟是“萬物之靈”還是“萬物之害”,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莊子倡導的“無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未必是無情的出世之語,他只是真誠地希冀我們謹守天真的本性,不要再讓它一代代地零落成泥碾作塵。
篇旨既見,莊子便繼續一貫文風,串起六個韻流簡外的寓言故事,以饗後學。首則夔憐蚿一節,屈曲宛折,幽微深隱,如懷珠蘊玉,泠然有善音。天機於此初明,漸達通靈寶境,卓顯聖人之能。次則孔子游匡一節,言語略嫌做作,曾見疑於大方之家。清林雲銘以為“筆頗平庸,非莊所作也”,劉鳳苞亦曰“此段並無精意,非南華妙境”。雖然寄言孔子,但其中諱窮、求通、制命之語,確與莊子思想有所出入。第三節文字提到了當時著名的“辯者之徒”公孫龍,他“詭辭數萬”,最熱衷於“困百家之知,窮眾口之辯”。在名辯思潮中,公孫龍代表名家兩個基本派別中的“離堅白”派。莊子曾在《齊物論》中批駁過他分離萬物之同的“白馬”、“指物”二論,並針對他割裂事物性質的觀點提出“天地一指也,萬物一馬也”,意在迴歸泯滅是非、無分彼我的“道”的立場。文中公孫龍聽聞莊子“極妙之言”,不由對其神冥玄默的境界迷惑不已,陷入與淺井之蛙以及學步邯鄲的壽陵少年相同的困境。而與公孫龍對答如流的“萬乘公子”魏牟雖也曾有“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闕之下”(《讓王》)的迷惘,此間卻言談悠然有致,與《秋水》之旨互相映發,抹去斷續離合之跡。
篇尾歸結出的三個故事並不因為前文的運化奇橫就黯然失色,相反,它們恰恰以淡宕深妙的精神記載了莊子生平的三個重要片段。莊子持竿濮水上,寧作曳尾塗中之龜,也不應楚王廟堂之請。此事在《列禦寇》一篇中有類似記載,只是將本篇中確指的楚王遣使之聘換作“或聘於莊子”,並將神龜之喻換作犧牛之比。《史記》中亦載:“楚威王聞莊周賢,使使厚幣迎之,許以為相。”而且司馬遷還用更激揚生動的文學化語言鋪張犀利地描述了莊子辭聘楚相的具體緣由。有此相與為證,後人多襲以為真。但宋代學者黃震認為“史無其事”,“凡方外橫議之士,多自誇時君聘我為相而逃之,其為寓言未可知也。”(《黃氏日抄》)在他看來,這些記載其實是體現了莊子清高品格及對自由與生命極度珍視的某種寓言,而非史實。正如英國詩人拜倫所言:“我不願用我自由的思想,來交換國王的權杖。”莊子“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絕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相反,與莊子過從甚密的惠施卻十分熱衷社會活動。他是戰國時名家“合同異”派的代表,“以善辯為名”(《天下》),尤其喜愛與莊子爭論諸如有用無用、有情無情一類的問題,這在《莊子》一書中也多有所錄。莊子本人也認為若無惠施,則天下“無以言之”者。但他對惠施“逐萬物而不反”、貪名好勢的行為是極為鄙夷的,不僅本文中記載了他對惠施“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的疑心的大加嘲諷,《淮南子·齊俗訓》中也有一則記事:“惠子從車百乘,以過孟諸,莊子見之,棄其餘魚。”莊子的率真任性有時未免使惠施的言行淪為後世的笑柄,宋人林希逸多有不忍之心,在“惠子相梁”一節後為其辯駁申明:“莊子惠子最相厚善,此事未必有之,戲以相譏耳。”無論是寓言抑或真事,莊子的引述都是一番醒世之情。
文末,莊子與惠施辯於濠上,機鋒絕世,一唱一答間,靈光慧境,透徹無遺。莊子再次妙合天人,收攏全篇,由最初天風海濤之曲,復歸於如今水淨沙明之樂。《秋水》一篇,處處與《齊物論》遙相呼應。秋水長天,蝶飛魚遊,莊子自知其樂,又哪管經綸世務者信與不信。
-
15 # 一酒一杯茶
莊子的《秋水》這篇文章寫得十分生動,寫黃洞,則浩浩蕩,奔騰澎湃,氣魄雄偉。
寫北海,貝瞅茫空曠,無邊無際,意境開闊;
寫河神,則有喜有嘆,逼真傳神,使人如闌其聲,如見其人。
莊子的性格主要是蔑視權責、凌泊名利、順應自然、生死如一。莊子所提出來的人格理想,超然適己的生活精神,深刻地參與構建了中國傳統文人的內在精神世界。
這篇文章意在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暫時的,變化莫測的,莊子是借這篇文章來宣揚他的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莊子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喜歡用寓言來說明道
理,帶給我們很多啟迪,如:不要拘泥於一己之見而固步自封,要保持謙虛的美德,謙受益,滿招損;人貴有自知之明,有比較才有鑑別;知恥而近乎勇;站得高才能看得遠,自大是由於無知,只有不斷地超越自己, 才會有所發展,要有廣闊的胸襟和遠大的志向;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應該努力學習不斷上進。
謙受益,滿招損滿招損,驕傲的人是永遠不能成功的
河伯在有限的環境裡,以為“天下之美盡在己”。過於自負,如果河伯沒有改掉自己驕傲的心態,那麼他將永遠看不到大海,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渺小,那將是多麼悲哀啊。所以,我們在學習過程中,不能因為自己取得的一點點小成績而驕傲自滿。我們要跳出自身主觀的狹隘圈子,開闊視野,認識到自己的不足。
謙受益,謙虛使人進步
相對於宇宙萬物,人是很微小的。“舟車之所通,穀食之所生,人處一焉。”世界之大,個人所作所為,都是渺小的。人生有涯而學海無涯,一個人不管知識多麼淵博,也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只有保持謙虛的學習態度,才能取得進步。
人貴有自知之明河伯至於北海,對著海神若感嘆,感嘆自己的渺小,反省自己的妄自尊大。這正是在教
育現在的我們不要妄自尊大,要虛心求教,只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清醒地學習和工作。
人生,要經常反省自己,不能囿於自己有限的見識而自滿自足。在知識的海洋中,我們應當時刻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學習態度。追求真知,追求一種更積極向上的人生,讓人生變得更加有意義。
天人合一莊子崇尚“天人合一”提倡“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認為人生
的最高境界是逍遙自得,是精神的自由,而非名利。
《秋水》就體現了莊子這個思想,他認為世間沒有最大,也沒有最小。北海相對於黃河
很大,而“計四海之在天地之間也”,就像蟻穴大澤之中。莊子認為天不是最大,毫末也不是最小,人在天地之間很渺小,所以人要順應自然。因此莊子認為人與自然之間是相輔相成,密切聯絡的,這對我們現在具有巨大的積極意義。
我們社會所面臨的四大危機:糧食危機、人口危機、廢水危機和環境危機,正是沒有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而引起的,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學習莊子的這個思想。
河伯是仙,都會因為小有成就而沾沾自喜,何況我們是普普通通的人呢?宇宙無窮,而
我們只懂得很少的知識,知道極其有限的道理,所以我們更應該努力去探索,去發現,去了解。我們不能坐井觀天,要向遠處看,走更長的路,長更多的見識,千萬不可以滿足於現狀,我們要學無止境。同時,我們也要保護自然環境,做到“天人合一”。做到了這些,那麼你才會取得豐碩的成果,才能成為一個知識淵博、懂得大道理的人。
莊子《秋水》的主旨就是透過海神和河伯的對話,借用了當時就很有名氣的孔子和伯夷
來讓人明白,在無限廣大的宇宙中,個人的認識和作為都要受到主客觀條件的制約,因而是十分有限的。這個主旨在客觀.上給人的啟迪就是:人不能囿於個人有限的見聞而自負自滿,應該努力學習不斷上進。我們永遠都不要自滿、自得、自誇,而是要虛心好學,不斷地提高自身素質,要謙虛,看見自己的短處,這樣才不會被明白大道理的人嘲笑“吾長見笑於大方”,這就是大海的精神。
-
16 # 雪小浪
莊子《秋水》傳遞的是對相對主義的認識。無論是大小,多少,有無,貴賤,生死都是相對的,不確定的,沒有界限。至高無上的是以以“無”狀態存在的先驗之“道”。
莊子,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到家學派代表人物之一。是老子哲學思想繼承發展者,先秦莊子學派的創始人。
莊子的道是逍遙,主要思想是“天道無為”,認為一切事物都在變化。自然的比人為要好。無用就是有用。
在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反對一切社會制度,摒棄假慈,假仁,等大偽。
《秋水》的中心是討論人應該怎樣去認識外物。秋水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是寫北海海神與河伯的談話。共分七個片段。寫河神的小卻自以為大,對比海神的大,卻自以為小。說明認識事物的相對觀點。提出了返歸本真的主張,不以人為破壞損毀自然,把萬物一齊,道無始終的自化觀點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後一部分,是寫的寓言故事,一共6個故事,各不關聯。是獨立的存在的存在。和前一部分河伯海神對話也沒有什麼關聯。有遊離之嫌。主要講解分析認識事物的複雜性。變異性。判斷的困難性。有些強說事物的不可知論,歸於消極無為。
莊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橋上游玩。莊子說:“白儵魚遊得多麼悠閒自在,這就是魚兒的快樂。”惠子說:“你不是魚,怎麼知道魚的快樂?”莊子說:“你不是我,怎麼知道我不知道魚兒的快樂?”這是秋水中的一個寓言,說明不要以自己的眼光看待他人,也有“己之不欲,勿施於人”的哲學在其中。
而作家王蒙認為這是莊子的詭辯,不講道理。實際上莊周的理論應該貫通了看。從《齊物論》中的夢蝶開始,化蝶為鯤遊於北海 ,化鵬為魚回來尋找自己,所以才有“子非吾,安之吾不知魚之樂”之問。蝶化莊周 ,回來找到了自己。魚也是莊周。
這是一個可知和不可知論的認識。
秋水傳遞資訊和內容是,沿著河海天地一直達到無限廣闊境界,得無為逍遙妙法,通無量眾生之心,化宇宙萬物,可得大自在。 -
17 # 今古雜壇
選自《莊子·外篇》,《秋水》篇。莊子,姓莊,名周,字子休(亦說子沐),宋國蒙人。他是東周戰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創立了華夏重要的哲學學派莊學,是繼老子之後,戰國時期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莊周因崇尚自由而不應楚威王之聘,生平只做過宋國地方的漆園吏。史稱“漆園傲吏”,被譽為地方官吏之楷模。莊子最早提出“內聖外王”思想對儒家影響深遠,莊子洞悉易理,深刻指出“《易》以道陰陽”;莊子“三籟”思想與《易經》三才之道相合。他的代表作品為《莊子》,其中的名篇有《逍遙遊》、《齊物論》等。與老子齊名,被稱為老莊。 莊子的想象力極為豐富,語言運用自如,靈活多變,能把一些微妙難言的哲理說得引人入勝。他的作品被人稱之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據傳,又嘗隱居南華山,故唐玄宗天寶初,詔封莊周為南華真人,稱其著書《莊子》為《南華真經》。 僅存《莊子》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為莊子及其後學所著。
全篇由兩大部分組成。前一部分寫北海海神跟河神的談話,一問一答一氣呵成,構成本篇的主體。這個長長的對話根據所問所答的內容,又可分成七個片斷,至“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是第一個片斷,寫河神的小卻自以為大,對比海神的大卻自以為小,說明了認識事物的相對性觀點。至“又何以知天地之足以窮至大之域”是第二個片斷,以確知事物和判定其大小極其不易,說明認知常受事物自身的不定性和事物總體的無窮性所影響。至“約分之至也”是第三個片斷,緊承前一對話,進一步說明認知事物之不易,常常是“言”不能“論”,“意”不能“察”。至“小大之家”是第四個片斷,從事物的相對性出發,更深一步地指出大小貴賤都不是絕對的,因而最終是不應加以辨知的。至“夫固將自化”是第五個片斷,從“萬物一齊”、“道無終始”的觀點出發,指出人們認知外物必將無所作為,只能等待它們的“自化”。至“反要而語極”是第六個片斷,透過為什麼要看重“道”的談話,指出懂得了“道”就能通曉事理,就能認識事物的變化規律。至“是謂反其真”是第七個片斷,即河神與海神談話的最後一部分,提出了返歸本真的主張,即不以人為毀滅天然,把“自化”的觀點又推進了一步。
後一部分分別寫了六個寓言故事,每個寓言故事自成一體,各不關聯,跟前一部分海神與河神的對話也沒有任何結構關係上的聯絡,對全篇主題的表達幫助也不甚大,似有遊離之嫌。
篇之強調了認識事物的複雜性,即事物本身的相對性和認知過程的變異性,指出了認知之不易和準確判斷的困難。但篇文過分強調了事物變化的不定因素,未能揭示出認知過程中相對與絕對間的辯證關係,很容易導向不可知論,因而最終仍只能順物自化,返歸無為,這當然又是消極的了。
-
18 # 大元正己
本篇運用《齊物論》的觀點,極力論證萬物大小、是非的無限相對性和人生貴賤、榮辱的極端無常性,旨在要人息偽還真,順應自然,不為追求名位、富貴等而傷害天然本性。雖然作者最終因強調過分而陷入了相對主義,但由於他始終能把事理的無窮性與人類認識的相對性、宇宙的無限性與具體事務的侷限性對照起來分析,所以仍然顯示出他對於絕對與相對、無限與有限的辯證關係的理解有著高度的靈活性,這對於人們突破認識上的侷限性,從而領悟到天地宇宙的無限廣大性,無疑是很有幫助的。所謂“吾讀漆園書,《秋水》一篇足;安用十萬言,磊落載其腹。”(金翰林學士馬定國《讀<莊子>》)大概就是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的。
全文宗旨由河伯、海若七番問答逐層披剝出來。第一番問答,全力從“大”字上拓開,說明所謂極大之物,皆不足以稱為大。第二番問答,極意從“小”字上收傳,說明所謂極小之物,皆不足以稱為小。第三番問答,兼論“大”字與“小”字,說明二者總在有形之間,俱非至道所本。第四番問答,又從“大”字、“小”字,帶出“貴”字、“賤”字,說明無論是貴是賤,同樣變化無常,皆不足依憑。第五番問答,先掃盡一切有為痕跡,然後示以無為自化之則。第六番問答,劃出天內、人外的界限,把無為自化屬於天,把有為之跡歸於人。第七番問答,透過進一步詮釋天、人的涵義,而推匯出全篇的宗旨—“天以人滅天,無以故滅命,無以得殉名。謹守而勿失,是謂反其真。”
-
19 # 呆叔帶你看視界
(1)其宇宙觀和認識論。莊子沒有專論宇宙觀的文章,只 在《大宗師》和《齊物論》兩篇中涉及到。在《大宗師》中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 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大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莊子》對道的解釋,把“道法自然”的老子學說繼承 下來。他明確地闡述了道的本質作用:“道”是“有情有信”,但卻“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授,可得而不可見”,“道”是宇宙的本體,產生萬物的根源,道是超 時間、空間的絕對,“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道的作用特別大,它無所不在,無所不能,可以主宰一切。他認為道的本質是物質的,是混濁狀態 的“氣”,而這“氣”沒有固定的形態,叫做“無”。這種物質性的道,就是世界根源。莊周的道,實際上是指主觀意識之外的,不受任何力量支配的宇宙精神。
《莊子》還講到“道”可生萬物,對宇宙形成進行了探索。在《天運》篇中舉出了天地執行,日月其爭,雲雨轉換等自然現象,提出了大量的物與物的執行問題,但 最後解釋為物的產生歸於道了。最終把物說成了一種精神的東西。什麼是精神,什麼是物質,有時可以合而為一,沒有什麼區別。莊周還認為“物”可分化,分化就 是生成,生成也就是毀滅。“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通為一。”他把“物有分”,和“齊生死”化為一體,說明了他的觀點的一致性。
《莊子》在《追逐遊》、《秋水》、《在宥》、《天地》等篇中,還闡述了“無己”、“無功”和“無名”的概念。“無己”是把自己看成是虛幻的。在頭腦中忘掉一切外物,連自己的形骸都忘掉。“無功”、“無名”就是反對人們追求功名利祿。
此外,在其哲學中,還有一個重要概念就是“無為”。具體講就是,君主治理天下,沒有比無為而治更好的了。君主要順物而動,隨天而行,無為而治,萬物才會升 騰。他舉例說,古代君王管理天下,毫無慾望,無所作為,天下財富足。君主只有運用無為之道,天下才能大治。在《天道》篇中說:“以此處上,帝王天子之德 也;以此處下,玄聖素王(不處於帝王職位而被天下人仰慕的道德品質)之道也。以此退居而閒遊,江海山林之士(隱士)服,以此進為(做官)而撫世(統治人 民),則功大名顯而天下一也(統一)。”這段話說明,不絕對反對功名.而把“無為”當作最大的功名。
《莊子》書中從“無”的論點出發,進而又否認是非、大小、貴賤,有用無用的區別。所以世間也就沒有了對錯之分,沒有客觀標準判斷是非。《齊物論》中說: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這是典型的相對論觀點。從上述可見,《莊子》“道”可以生萬物,萬物最終化為烏有。從不可體察的道產生 了世間不可認識的萬物,最後達到“無待”,達到了絕對的“無”。
《莊子》書中哲學主體“無為而治”屬唯心主義範疇,是一種消極的治世思想。但在莊周所處的時代,面對醜惡和汙濁的社會現象,憤恨當世,找尋不到擺脫現實的道路,只好憑命由天了。
(2)《莊子》書中的辯證法思想極為深刻,這也是其哲學思想的精華之一。首先,認為事物的變化在於自身運動。在《天道》篇中說:“天道運(運動)而無所積 (停滯),故萬物成(生成);帝道運而無所積,故天下歸(歸附);聖道運而無所積,故海內服。”指出天道的運動,王道的運動是時刻不停的。而運動的動力在 自身。在《秋水》篇中說:“物之生也,若驟若馳,無動而不變,無時而不移。”《莊子》中深刻地認識到了天地、王道、人、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中。
《莊子》書中的對立統一觀點,認為事物存在著矛盾的對立統一。在《在宥》、《秋水》、《則陽》、《齊物論》中均有揭示這種規律的論述,“於是乎喜怒相疑、 遇智相欺,善否相非,誕信相譏”。因為矛盾雙方的鬥爭,推動了事物的發展,所以“物無非彼,物無非是。……故日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 《則陽》中又說:“安危相易,禍福相生,緩急相摩,聚散以成。”認為安與危、是與非、生與死、緩與急等都是對立的,是互相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書中還說 明瞭事物在對立統一中還可以互相轉化的原理。其中—條認為轉化是由量變到質變的變化。在《則陽》中說:“是故丘山積卑而為高,江河合水而為大,大人合併而 為公。”從量化的轉變看到了質變。在《人間世》篇裡又談到了事物可向相反方向轉化。且以巧鬥力者(憑藉智巧角力取勝),始乎陽(開始用公開辦法),常卒乎 陰(最後就用秘密的辦法),泰至則多奇巧(用異乎尋常的詭計);以禮飲酒者.始乎治(有規距),常卒於亂(飲多了亂了規矩),泰至則多奇樂。凡事亦然(一 切都是這樣),始乎諒(誠實),常卒於鄙(險惡);其作始也簡(微小),其將畢也必巨(巨大)。”意思是說:以巧鬥力,開始正大光明,最後是以陰謀決勝 負,多用奇巧之計謀。以禮飲酒,開始飲酒有規矩,最後常以亂告終。大至多有奇樂,樂極、昏醉,則亂必生:其他事情也一樣,開始於尊貴,必將以鄙棄告終。這 些論述雖然還在神秘虛無主義“道”的支配下,但卻具有了明確的辯證法因素。
2.倫理思想
《莊子》在談道德時,用不少篇幅講到人與天的關係。在這個問題上,繼承了孔子的宿命論傾向,拋棄了強調人事的思想,同時否定了老子所承認的人在自然中的地位,從而建立了自己的倫理道德觀點。
書中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大宗師》中說:“天與人不相勝也”。即天則人,人則天,兩者相同相合,差不太大。因為天人合一,進而認為,真人之所以 與眾不同,置生死於度外,因為他懂得這些全是天的遠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人只能安而順之,而不可能更改。《莊子》認為:“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是 不可以改變天的。只有認識了一切事物的發生,而且都是必然發生的,才可對任何事物變化,都不動激情。
基於上述觀點《莊子》提出了自己對人性的看法,“同乎無知,其德不高;同乎無慾,是為素樸;素樸而民性得矣”。莊子所說的“素樸”就是對人性的回答。其內 容就是無知無慾的自然狀態。同這種無知無慾的自然狀態相對立的便是社會的法度、禮義、規範,這種對立的東西就是自然本性的桎梏,如同羈絆對烈馬的束縛一 樣。於是他主張要消除對迴歸自然本性的干擾,復歸到純真無為的自然性中來。
既然人性屬自然屬性,同自然沒有差別,那麼人就應該回歸自然,應該保持內心中的寧寧安泰,就可以得到精神上的逍遙自由。
《莊子》提出的處世哲學,就是順其自然,為人做事不偏不倚。《秋水》篇中說:“是故大人之行(指得道的人),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思:動不為利(舉動並非有 利於人),不賤門隸(但也不賤視家奴);貨財弗爭,不多辭讓。事焉不借人(做事無須藉助人),不多食乎力(自食其力),不多賤貪汙(不以貪汙為卑賤);行 殊乎俗,不多闢異(標新立異);為在從眾(隨俗),不賤佞諂(向人獻媚)。世之爵祿不足以為勸(勉勵),戮恥不足以為辱(差恥);知是非之不可為分,細大 之不可為倪(量度)”。意思就是要求人們做事不偏不倚,不去傷害人們,也不去施捨,不與別人爭榮譽、財物,也不辭讓,不憑藉別人幫助,自食其力,行為與世 人不同,也不讚揚古怪的人。《莊子》主張的處世哲學是“中道”。為什麼採取“中道”?因為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他知道樹木成材,要被 砍伐,甘甜井水,先被飲完。要人們效仿意怠烏,飛行時不領先,退卻時不落後,棲息時夾在中間,因此同夥不排斥它,別人不傷害它。
《莊子》“無為”的思想貫徹於整個人生哲學中。認為人生在世“身若槁木”,“心若死灰”。所以無所謂喜、怒、哀、樂。在《天地》篇裡要求人們做到“壽而不 悅,夭而不悲,通達不以為榮,窮困不以為醜。”《庚桑楚》中又說:“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總之要求人們要象嬰兒那樣無知,忘掉 自身,丟掉各種慾望,茫茫然彷徨於塵世之外,逍遙在無所事事之中。
不過,《莊子》書中追求的“中道”“無為”同庸俗的宿命論有所不問。雖然提出“天人合一”的自然觀,但不完全把人歸於自然,而聽天由命。他也提出了人生有 價值的東西,莊子最害伯的,或最深致悲哀的是精神之死,不是形體之死。宗教觀念是身體已死而靈魂不死,而莊子提的是身體存在而靈魂已死。所以在《田子方》 明確說:“哀莫大於心死,而身死次之”可見,莊子注重的是心死的問題,他害怕沒有追求,害怕心早死於身。
3.莊子的無神論思想
周代,春秋時期天命神鬼的觀念很深,莊子毅然發起對傳統觀念的衝擊是特別可貴的。首先,莊子把“天”剝奪過來,賦予自然的含義,在《大宗師》中談到了 “天”的問題。說,知道大自然的作用,知道人的作用,是最高的知識。知道自然的作用,是懂得宇宙萬物的形成;知道人的作用,即是懂得人的智慧限度,不去汲 汲求知,注意養護精神,享受自然賦予的壽命,這是極高明的智慧。《莊子大宗師》中所說的“天”實際上是自然,而不是具有人格化的有意志的“天”或“神”。
《莊子》書中貫穿整體的是“天與人一體”“通天下一氣耳”等,這事實上已經否定了鬼的存在,其思想向著無神論邁進。在《知北遊》中說到“人之生,氣之聚 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認為人的生死,只不過是氣的聚散,沒有什麼靈魂存在。莊周本人臨死時,提出厚葬是沒有什麼用處的。因為人從自然中分離而又最終 歸於自然。
《莊子》書中也有反映神不滅的思想內容。在《大宗師》、《寓言》、《知北遊》、《養生主》《德充符》等許多篇中都提到了神不滅問題。《大宗師》中說:“夫 彼有駭形而無損心.有旦宅而無情死”,意為人的肉體會有變化,但精神沒有損傷,精神可以不斷變易身體,而沒有真正的死亡。
《莊子》一書中,一方面具有無神論思想,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一方面又有神不滅的思想。一是唯物主義的。一是唯心主義的。有的學者解釋說,莊子思想形成和 發展是有層次的,其整個思想體系中沒有取得一致。這種矛盾現象,只要我們把莊子放到那個歷史時期的範圍裡,對社會政治,人們的觀念做具體的分析,就不難解 決了.
“永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宇宙人生內在本體的永恆是最難理解的一層,因為 它非常抽象,非常“形而上”。易經稱為“太極”,周敦頤稱為“無極”,老莊稱為“道”,佛家稱為“真如本際”,康德稱為“物如”,一般科學家、哲學家稱為 “本體”。本體雖難捉摸,但它是確確實實的存在,超乎時空而遍在於時空,所謂“豎窮三際”(過去、現在、未來),“橫遍十方”,永遠如此,無有變異,而實 為一切變易現象之依據。
一個最通常的比喻是水與波,本體喻如水,現象喻如波;波有起伏變幻,而水還是水,永不變易;然而離波無水,離水無波,水與波非一非二,本體與現象亦復如此。現象森羅萬變,本體湛然不動,然而離現象則本體不可得,離本體則現象無所依,現象與本體非一非二。
佛家認宇宙依成、住、壞、空之過程而迴圈,道家說 “有無相生”,天文學家亦認為星球之形成乃由無形化為有形,再由有形化為無形,亦即由虛空中產生微細之宇宙塵,再由無量宇宙塵相吸而生成大氣團,大氣團逐 漸凝聚為星雲,最後成為星球,星球存在一段時間,又復毀滅,歸於虛空。這一由空而有,復由有而空的變化過程,雖奧秘難知,但空與有,本體與現象的不可分 性,卻是可以斷言的。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互變定律,更可說明:“本體”相當於“能”,而“現象”則相當於“質”,質與能為一體,現象與本體亦為一體,能量 不變、不滅,本體亦屬永恆。然而究竟科學上說的“能”,是否完全等於哲學上說的“本體”,卻不易斷定;可以斷定與理解的是,能與本體確實存在,而由科學上 “能”的觀念,似乎有助於指引我們對“本體”的觀照。
宇宙與人的本體無二無別,因此要了解宇宙的本體,只 須從人自身下手即可,我是誰?真正的自我是什麼?這個問題能解答,宇宙的本體如何?便不難解答。自我的追求是古今哲學家及現代心理學家共同的興趣所在,但 是許多人卻把“個性”當成自我,如此便無法找到自我的本體。因為本體是純一的,“個性”則是有差別的,“個性”不能作為本體看待甚為顯然。佛教的《圓覺 經》與《楞嚴經》在自我本體的尋求上有一個非常高妙的解析,經上大意說:身體內的各種物質成分皆從外來,非我本有,皆當還諸大自然;心理上的各種記憶、經 驗、意識、情緒、意念、習慣亦由外界所引發,故亦應還歸於外界的人事物;最後剩下來的便是自我,自我者何?即“虛靈不昧”之本性、本體。它萬古常存,不增 不減,清淨光明,所以儒家的《大學》便稱之為“明德”,要人人去明“明德”。
宇宙人生過去所發生過的事實,無論其大小,都值得探 討研究,參考借鑑,因為它們都對後代產生或大或小,或間接或直接的影響。更值得注意的是,眼前發生的一切事件,以及各人現前的思想言行,都將成為永恆,所 以都須謹慎小心,提高覺悟,不可懵懵懂懂,以隨便為瀟灑,以任性為自由,因為即使一句不妥當的言語都可能成為心中長久不安的因素,而苟取纖芥的不義之財, 也會造成人格上永恆的汙點;反之,一切高貴的品行及正大的思想,將在永恆歷史的時空中,成為閃亮的明珠,也在各人的心田裡,成為永恆的安慰。這就是人類重 視歷史,注意品德的意義所在。
宇宙人生複雜森羅的表象中,寓有超越時空的不易之理,我們應當深入觀察透視,歸納演繹,以使心靈有所覺悟,本此覺悟,發為言論與行動,繼往開來,創造個人、社會、國家,乃至全體生命的光輝與幸福。
自古以來,真、善、美一直是人類共同追求的目標,因 為這三者都有“永恆”的性質,它們始終是那麼超乎時空地散發著光輝,令人不厭地讚歎、述說、追求。只要一個人對於真、善、美有深刻充分地體認,便掌握了永 恆的價值,同時也獲得了永恆的活力,使自己活得多彩多姿,自得其樂。你可曾見過那些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在真理的鑽研中,或在真理的宣揚中,厭倦過、灰 心過?雖然他們的鑽研有如入海數沙,永無止境,但他們的腳步永不停歇;雖然他們的宣揚,一遍又一遍,但他們卻永不覺得單調乏味。你可曾看見那些偉大的慈善 家,在勸人為善,救濟世人的工作中,厭倦過、灰心過?雖然他們終因工作而肉體衰老,但是他們仍然繼續發展事業,樂此不疲。你可曾看見過那些偉大的藝術家, 在藝術的探討與創造中,厭倦過、灰心過?雖然他們的理論或作品有時曲高和寡,但他們依然是不眠不休,不畏孤寂。總之,吸取過真、善、美甘露的人,他們共同 的性格是——不重視外在的富貴,而以擁有真、善、美為莫大的幸福。
我們一般人雖非什麼哲學家、科學家、慈善家、藝術 家,但在和諧清醒的心境中,我們對真、善、美有一種永恆的嚮往,因為我們都曾領悟某些真理而豁然開朗,都曾被高貴善行深深感動,也都曾對著藝術的傑作,驚 嘆神往;由此可證,總有一天,我們的心靈將能完全契合於真、善、美的領域。這就是人類研究哲理、科學、倫理、藝術的目的所在。
最高超深遠廣大的永恆在於證驗無形內在的本體,人類 由此而進入宇宙的核心,獲得無限、無量的光明,超越真、善、美而達於“聖”境、“神”境,亦即達到莊子所謂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老子所謂的 “不可道”,孟子所謂的“不可知”,佛家所謂的“不可思議”,中庸所謂的“至誠如神”之境。這是古今中外聖哲共入之境,也是人生最根本的歸宿,而人類追求 高超宗教境界的意義也在於此。
在剎那變易的宇宙中,不可能有不老的果樹,不病的肉體,不變的愛情,不絕的香火,但生、老、病、死等等現象,並不妨礙宇宙中一切事物的永恆性。
歸結言之,永恆的內容不外乎:歷史事實的永恆,事理 定律的永恆,清淨本體的永恆。在人的直覺中,永恆距離人似是那麼遙遠,又似是那麼接近;的確,對於不認識永恆的人來說,永恆是遙遠的,但對於認識永恆的人 來說,人是生活於永恆之中的。宇宙與人的內在是永恆,周遭、自身的一切是永恆,人無時無刻都在創造著永恆,愚者不能顯發清淨本體,故不明事理,所以他們制 造永恆來束縛自己,妨害他人,破壞宇宙、社會的秩序;智者能覺悟本體,故理智高超,所以他們創造永恆來超脫自己,利益他人,建設宇宙、社會,使之優美和 諧。
人若誠心希冀永恆,追求永恆,最後必能發現永恆,並創造永恆的價值。人將因發現永恆而綻放心靈的花朵,並因創造永恆的價值而使花朵結成豐碩的果實。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變化是不變的,不變的是變化。這說明一切皆在變,萬事萬物時刻在變,沒有永恆的存在。
沒有永恆,何等空虛?沒有永恆,價值何在?沒有永恆,何所寄託?所以,尋找永恆,為智聖們所殫心竭慮;追求永恆,為賢哲們所孜孜不倦。
世界上果真有“永恆”嗎?企業資訊查詢網
人身有生老病死,心念是生住異滅,生命是永恆的嗎?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滄海桑田,江山是永恆的嗎?
曾幾何時,只有一塊大陸、一個海洋,地質板塊漂移著,五湖四海、四洲七洋是永恆的嗎?
每天24小時,該是永恆的吧? 2006年的元旦增加了一秒。地球的自轉週期,大約每100年慢1秒。地球日的過去曾經比24小時短,未來將會比24小時長。
地球圍繞太陽的執行軌道是永恆的吧?太陽的燃燒,能量的釋放,是以每秒拋灑幾百萬噸的物質為代價的,也就是說,太陽的質量在變小,太陽的引力在變小,星星的軌道能不變?
太陽的光芒照四方,該是永恆的了吧?太陽的光芒來自其正在進行的熱核反應,正在不斷消耗自身的能量,科學家們計算,太陽上的熱核燃燒還可以進行200億年。
遙遠的星辰是永恆的吧?最近的恆星離我們4光年,一般肉眼所見的恆星,距離我們的空間尺度在幾百光年,藉助於科學的眼睛,人類可“見”的天體遠達幾百億光年。這是什麼概念呢?我們接受到天體的資訊是幾百億年前的了,而一般天體的壽命也就是幾百億年。
時間,總該是永恆的了吧?《時間簡史》說:我們所見所不見的星辰正離開我們而去,我們所在的宇宙正在膨脹。宇宙的膨脹起始於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前夕是宇宙黑洞。宇宙大爆炸的瞬間,時間開始了!時間的本質是物質運動留下的不可逆的痕跡。
那麼,思想是永恆的嗎?道德是永恆的嗎?真理是永恆的嗎?有人要問,沒有永恆,真善美還有什麼價值?還值得追求嗎?
“永恆”,多麼吸引人的字眼!古今中外無人不想到永恆,不追求永恆,夢想永恆;他們憧憬永恆的愛情,永恆的價值,永恆的青春活力與美貌。
有心中的希望,便有行動的追求。每一個人都在追求他 心中的“永恆”。秦始皇追求長生不死,更追求所謂“金城湯池,子孫萬世”的基業;中國古代農業社會里的人們,追求後代子孫綿延,香火不絕;志士豪傑追求名 載青史,留芳百世;“我為卿狂”的人們,追求天長地久,夫妻恩愛;詩人、藝術家追求傳世的藝術佳作;科學家、哲學家追求放置四海而皆準,百世以俟,啟人不 惑的真理;神仙家、宗教家追求永恆的生命、永恆的樂土;企業家、工商鉅子追求滾滾的財源;一般百姓雖不敢有所奢望,但何嘗不寄望於後代,何嘗不力圖多活幾 年,鞏固他們生存於世間既得的一席之地。
“永恆”,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就宇宙說,大至星辰的生成、毀滅,四季變遷,花開花 落,小至電子迴圈,分子聚散,種種生滅變化,都記載於宇宙亙古的無形歷史中,不可更改、抹消。而此無量事件既已發生,對當時及未來必有直接間接的影響,其 影響又是無窮久遠。因此,宇宙中發生的任何事件,無論大小,就其曾經發生而言是永恆,就其發生後的影響而言亦是永恆。就人生說,大至君臨天下,旋轉乾坤, 生老病死,衣食娛樂,細至舉心動念,一言一行,種種人生過程及活動,一切事件既已發生,無論有沒有人目睹,不可更改、抹消。人生無數事件既已發生,對當時 或未來的宇宙、社會、他人必有影響,且其影響又是無窮久遠。因此,人生中發生的任何事件,無論大小,就其曾經發生而言是永恆,就其發生後的影響而言,亦是 永恆。
宇宙人生現象之中所蘊涵的理則或因果定律萬古常新, 超越時空,永恆不變,故謂之真理。朱子雲:“一物有一物的理,一事有一事的理。”推而思之,人之生有生理,病有病理;一國之治有治之理,亂有亂之理;一人 之幸福有幸福之理,災難有災難之理;美感有美學原理,經濟有經濟學原理;物質界有物理,細分之又有核子物理,大氣物理,乃至聲、光、化、電皆有其理;精神 界有心理,細分之又有兒童心理,青年、老年心理,普通心理,變態心理,商業心理。一般人所謂的真、善、美,事實上亦歸於真理所統攝,因為“真理”是宇宙萬 物所以然之理,“善良”是人我和諧幸福之理,“美感”是藝術創造之理。一切的原理離不開因果法則,而因果法則的共性是;因素相同,結果必然相同,因素改 變,結果必然改變,其中精微,難測難知。宇宙變化,複雜奧妙,難有截然相同的因,故亦難有截然相同的果,但相似因得相似果的情形則比比皆是。
-
20 # 郭偉勝
莊子《秋水》是透過小大之辯,傳遞了莊子對於齊物、時空相對以及生命價值的認知方面的資訊和含義。
巜秋水》以“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涯之間,不辯牛馬⋯⋯”開篇,給人一種劈頭蓋臉,吞吐天地的宏大,讓人目不暇接、驚怖震撼的感覺。然後透過河神與海神的對話,讓人們感悟“井蛙不可以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的醒世恆言。
莊子的“小大”認識不止於此,他說“至大無外,至小無內”,最後歸於“大就是小,小就是大”的齊物思論,這尚需有悟性之人方能參透一二。
巜秋水》篇透過寓言故事:蛇仰慕風,風仰慕目,目仰慕心。旨在傳遞心神的自由與曠達才是人們的終極追求的生命價值
孔子被圍於陳蔡之間,百口莫辯,生死關頭,萬般無奈之下,索性放下了求生的念頭,生死由命了,最後反而得以解脫。意在說明,人要徹底摒棄執著心,哪怕一絲牽絆都不行,都是一個苦。
莊子垂釣江河,寧可曳尾於塗中,也不願為功名而累,這是對生命的呵護與尊重。不是心甘情願的事情,再多的物質利益也不可動搖初心。
老朋友惠施以為莊子會奪了自己的宰相之位而連夜搜捕莊子,莊子以“鴟鴉嗜鼠”的故事解圍。所以,你看中的名利財富,在別人的心裡也許一文不值,那只是你一廂情願地自我陶醉的一種幻覺罷了。
最後是莊子與惠子的濠上之辯:“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意在告訴我們:萬物之間真正溝通的紐帶是感應而不是推理!不得莊子濠上旨,江湖何以見相忘?
回覆列表
在一般的文學鑑賞中,人們常常講究窺一斑而知全豹,反對斷章取義,因為斷章取義只是擷取文章其中的一段孤立地加以理解,這種理解往往會與原意不相符合,甚至是截然相反,容易造成錯誤。事實上,斷章取義也不一定完全是壞事,有時我們利用這種方法反而能從悲觀中看出樂觀,從消極中找到積極的成分來,對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一冊中《秋水(節選)》的寓意理解便是如此。
《秋水》一文意在說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對的,暫時的,變化莫測的,莊子是借這篇文章來宣揚他的相對主義和不可知論,這種認識事物的方式雖有辯證的因素,但它屬於主觀唯心主義體系,是不可取的。而莊子在表達自己的思想時,很少作抽象的概述或理論性的邏輯論證,喜歡用寓言來說明道理,寄哲理於形象之中,人們對寓言的理解往往超出莊子本身的寫作意圖。課文節選的是《秋水》全文的開頭一段,作者本是透過對河伯看到黃河的壯闊而驕傲自滿,見到北海後卻自嘆不如的情節描寫,來說明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這一道理,但把它作為一個單獨的寓言故事來看,帶給我們的啟迪卻是多重的,如:
①不要拘泥於一己之見而固步自封;
②要保持謙虛的美德,謙受益,滿招損;
④有比較才有鑑別;
⑤知恥而近乎勇;
⑥站得高才能看得遠;
⑦自大是由於無知;
⑨要有廣闊的胸襟和遠大的志向;
⑩個人的見識是有限的,要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應該努力學習不斷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