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方方在善美

    那是你帶的少,兒子和你缺乏互動交流。人生在世,凡事不能兩全其美,自己平時不帶小孩,關鍵時候小孩就不會向著你。我為什麼會這樣說?這是我的親身經歷。

    我20歲生大寶,當時只顧玩,大寶跟我不親。這是後期怎麼都彌補不了的。

    生小寶的時候就非常注意了,只要有時間我就帶,晚上和我睡。小寶也喜歡和我玩 ,現在和我感情很好。

    凡事有得有失,建議你有時間多帶帶小孩,把刷手機的時間拿出來多陪陪小孩。小孩也是需要你,時間長了,他就會黏著你了。

  • 2 # 星醬媽愛分享

    媽咪好,很能理解你的心情,在這裡隔著螢幕大力地抱抱你。

    我們來一起思考一下這個問題。首先要找到問題的根源所在。孩子為何很黏奶奶,而不是媽媽呢?是不是因為你們太久時間沒在一起了,孩子跟奶奶在一起的時間比較多,所以相對地跟奶奶比較親。

    找到問題的根源,然後才能對症下藥。因為不知道具體你的孩子是哪種情況,所以就沒辦法作進一步的解答。如果是因為陪伴孩子的時間過少而導致的生疏,那建議你把工作時間壓縮,多陪伴孩子。這事兒不能急,要一點一點地努力。

    另外,每個孩子都喜歡玩具。你可以找一些理由,比如六一兒童節、孩子生日、表現好的獎勵等這些作為理由,給你的孩子買玩具嘉獎他/她。這樣慢慢的孩子會記得他有一個特別疼愛自己的媽媽,逐步建立好印象。這樣孩子也會慢慢聽你的話了。

    孩子,是敏感的個體。說容易哄又不容易,說難其實也沒有非常難。用心對待,以心換心。我相信,你的孩子會感受到來自媽媽對他的真摯的愛,開始與你親近,黏糊你,聽媽媽的話。

  • 3 # 餅乾育兒

    從你的答案裡就能看出來,奶奶帶大的孩子,媽媽自己親帶的孩子不會存在這個問題,你平時陪伴孩子的時間少了。

    三歲前誰帶很重要

    奶奶帶大的孩子,不但小時候跟奶奶親,長大了都在幫奶奶說話,跟自己媽媽不親!

    如果媽媽長期沉醉工作,沒有時間陪伴孩子甚至直接放在老家寄養,那孩子不可能和媽媽親的,而且說真的孩子很可憐,容易有心理問題的。

    三歲前媽媽帶大的孩子,都會親媽媽,打個比喻,假如奶奶平時和媽媽吵架了,孩子都會潛意識避開奶奶。反之,如果是奶奶帶大的孩子,他會向著奶奶。

    其次得看奶奶,如果奶奶一直在孩子跟前說媽媽不喜歡你了不要你了去上班,我覺得孩子會被影響,如果奶奶說媽媽喜歡你愛你,上班是為了更好的生活。孩子也不會覺得你不要他了。

    媽媽由於白天上班無法親帶孩子,有一件事記得要做:晚上陪孩子睡覺,媽媽本來白天就沒時間陪孩子,晚上又是奶奶陪伴,這樣更加疏遠媽媽了。

    陪孩子睡覺很重要,孩子親近三種人

    1、陪他睡覺的,他有安全感;晚上只要孩子不劇烈反抗,就帶回臥室,在床上玩遊戲講故事等,活動完後關燈輕聲講故事,然後安靜一會,肯定睡著。

    2、陪他玩的,能互相理解;孩子喜歡出去玩,可以下班後帶他走走,教給他大樹小草汽車,帶他認識世界,天黑也沒關係,媽媽陪著呢。

    3、給他買禮物的。

    生的近不如處的近。和媽媽有距離的寶寶長大後心裡不會溫暖,同樣媽媽心裡也不好受。

    和孩子親不親要看你為孩子付出了多少時間精力,孩子和你玩瘋了,自然喜歡你和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聽媽媽的話。

  • 4 # 小學輔導班

    兩歲多的兒子黏奶奶不黏媽媽,有奶奶在就不聽媽媽的話怎麼辦?

    大部分孩子還是黏媽媽的的多,如果孩子黏奶奶不黏媽媽,有奶奶在不聽媽媽的話,那該怎麼辦呢?

    黏奶奶不黏媽媽的原因

    我們知道大多孩子都是黏媽媽的,如果孩子黏奶奶,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1、奶奶陪伴時間長,媽媽陪伴時間短

    孩子是很敏感的,誰陪伴的時間長就和誰親,奶奶的陪伴時間長,就會和奶奶親,黏奶奶,離不開奶奶。同樣,媽媽陪伴時間短,孩子就和媽媽親不起來,不黏媽媽。

    2、奶奶無條件滿足孩子任何需求,媽媽不能

    別看孩子小,其實孩子特別聰明。他知道誰對她好,誰對他不好,特別會察言觀色,然後見人下菜碟。

    兩歲多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了,想要什麼也會說了。看見別的小朋友有什麼,自己也想要,不管自己到底需不需要。自己想吃什麼想幹什麼,奶奶往往都滿足孩子的要求,而不去考慮合不合理。

    比如,想吃棒棒糖,奶奶會買,媽媽不會;奶奶允許吃飯看電視,媽媽不允許;奶奶允許看手機睡覺,媽媽不允許;

    類似這樣的情況,奶奶會心疼孫子,然後滿足孫子的要求,而媽媽呢,會覺得線河陽對孩子不好而加以拒絕。孩子分辨不出來什麼是好什麼是不好,覺得不允許就是不好。長此以往,就特別黏奶奶了,因為奶奶慣著他,媽媽老管著他。

    3、奶奶說話比媽媽管用

    孩子最能摸透大人的心思了。誰在家裡有地位,誰說話管用,孩子一清二楚的。當媽媽批評教育孩子的時候,奶奶不能和媽媽意見一致,經常護犢子,否認媽媽的觀念,讓媽媽威信樹立不起來,常常半途而廢。

    這樣就造成了,在孩子眼裡,奶奶說話管用,還護著自己,媽媽說話不管用,還老批評自己,這樣孩子在奶奶面前就不會聽媽媽的話了。

    媽媽該怎麼辦

    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1、媽媽要增加陪伴孩子的時間

    孩子出現問題,不光是孩子有問題,父母更逃脫不掉責任。面對這樣黏奶奶的孩子,媽媽要做的就是多陪陪孩子。

    陪伴孩子的時間長了,親子關係才能建立起來,這樣管教孩子才順理成章。

    2、勸誡奶奶拒絕孩子不合理要求

    一定要勸誡奶奶,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一定不要滿足,比如:看手機睡覺,吃飯看電視,吃棒棒糖等。孩子小知道合理不合理,大人一定要把好關,不要把孩子慣得不成樣子。

    3、媽媽和奶奶要統一立場,樹立媽媽威信

    媽媽在孩子面前的威信一定要樹立起來,當媽媽管教孩子的時候,奶奶不要插手,更不要唱反調,必須和媽媽站在統一立場上,這樣媽媽的威信才能樹立起來,孩子才能聽媽媽的話。

    孩子已經兩歲多了,媽媽要立刻行動起來了,越早干預問題就越容易解決,等孩子長大再管就有些難度了。

  • 5 # 木木一凡

    親愛的寶媽,孩子從小誰帶的多寶寶自然會親近誰,我冒昧的揣測下可能孩子奶奶平時帶孩子比較多,所以孩子就會從內心上依賴奶奶多些,再加上隔代親,老人相對會寵溺孫子,所以孩子自然喜歡黏著奶奶。這時的您肯定多少會有些失落感,您的這種心情我很能理解。

    我有個朋友生完孩子半年後不得已要回2000公里外的單位上班,孩子只好留在老家給奶奶帶,而她只能在每年的長假才能回去看孩子,儘管每天都會跟孩子好幾次的影片,但畢竟隔著螢幕孩子感受不到真實的母愛,她當時也是很苦惱,後來經不住對孩子的思念,最終說服婆婆還是帶著孩子來同住一段時間,結果孩子來了後她發現孩子跟她一點都不親,孩子幹什麼都要奶奶,有時她一抱孩子就哭著找奶奶,所以她那會也非常後悔一開始沒自己就帶著孩子,這個過程確實也讓她煎熬了好久,但沒辦法只能想盡各種辦法尋找跟孩子親近的機會,比如給孩子買玩具、帶他出去玩,給他買好吃的、讀繪本等,孩子是敏感的,逐漸開始接受媽媽不再抗拒媽媽了,雖然一到晚上睡覺或是受了委屈一哭依舊還是會找奶奶,但至少在親子關係上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因為畢竟在孩子很小正是最需要媽媽的時候她選擇了工作,所以只能加倍的以心換心,後來小朋友上幼兒園後,婆婆因為想家就回老家了,剛開始孩子睡覺時還是會念叨奶奶,慢慢的時間長了孩子也接受了現實,他也在媽媽爸爸這裡尋求到了安全感,跟父母的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親近了。

  • 6 # 小菲老師說育兒

    兩歲的孩子還處於依戀關係建立的重要時期,所以孩子粘奶奶說明孩對於奶奶比較依戀,換句話說奶奶比媽媽對孩子重要,這裡的重要是指孩子心理的想法。

    雖然我們一直說有奶便是娘,但事實卻並非如此。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讓剛出生的小猴子和兩個母親在一起,一個是鐵絲母猴,一個布料猴子,鐵絲母猴身上掛有奶瓶,而布料猴子沒有奶瓶。實驗的結果表明,小猴子只有在餓了的時候才會去鐵猴哪裡,吃完奶後就立刻回到布猴身邊,然後一直和布料猴子待在一起,這就是著名的“恆河猴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比起食物,小猴子更依賴於布猴的溫暖和陪伴,也更願意和布料猴子待在一起。孩子也是一樣,比起食物,陪伴和愛對孩子更加重要。

    所以媽媽首先要反思自己是否缺少對孩子的陪伴,雖然我們也理解媽媽一定是最愛孩子的,可能因為某些原因,失去了陪孩子的時間,但是現實的情況是,只要高質量的陪伴才有助於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關係。

    而且3歲前是孩子建立安全感和依戀關係的重要時期,如果錯過這個階段,媽媽會發現孩子會越來越“叛逆”,這裡的叛逆是指媽媽說話孩子不聽,想要管教卻常常無效。

    很多父母不理解為什麼孩子不聽自己的,事實上就是和3歲前的陪伴有關,這段時間是你在孩子哪裡建立情感儲備的最佳時期,因為有情感連線,才會產生信任,你說的話孩子才會聽。相反如果你們之間缺乏信任,又很少進行情感連線,那麼你對於孩子來說可能就是熟悉的陌生人。所以孩子不聽你的也是正常的表現。

    慶幸的是媽媽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接下來就需要做出改變,多抽時間陪孩子一起玩,一起做遊戲,也可以睡前講故事,總之就是要把陪孩子這件事拉入自己的行程中,如果做到了,會發現孩子對你的態度也會慢慢發生改變。

  • 7 # 點陽媽咪育兒經

    兩歲寶貝黏奶奶,不黏媽媽,奶奶在還不聽媽媽的話,寶媽心裡一定多多少少有些酸楚吧?畢竟寶貝是自己十月懷胎,經過痛苦掙扎生下來的,但孩子卻黏別人,不黏自己,要誰誰心裡都不好受。

    但是酸楚之餘,我們需要靜下心來分析一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

    寶貝由誰帶大

    由於題主並沒有交代寶寶是由誰帶大的,所以這裡只能冒昧主觀猜測一下。

    如若寶貝大部分時間是由奶奶帶,媽媽由於工作忙,帶娃比較少而導致寶貝黏奶奶,且不聽媽媽話,那麼寶媽需要自行反思自己是否給與孩子足夠的陪伴陪伴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質量高低。高質量的陪伴每天即使半個小時,也完全可以讓寶貝感受到媽媽全身心的愛。

    寶媽可以固定時間給寶貝親子閱讀,一方面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給孩子難得的溫馨的親子時光。當媽媽寶貝抱在懷裡,溫柔而平和的閱讀一本孩子喜歡的繪本,那種甜蜜和溫暖,孩子能夠體會的到。

    陪孩子做一些親子游戲,或者週末帶寶貝去野外遊玩,都是很好的親子陪伴。,只要爸爸媽媽是真正用心的,孩子都能感受得到。

    孩子需要愛來給他們安全感,爸爸媽媽每一分鐘的用心陪伴都是孩子成長必須的營養。

    如若寶寶是由媽媽一手帶大,奶奶只是偶爾探訪

    每個孩子都愛自己的爸爸媽媽,她們的愛簡單純粹,甚至超出我們的想想。有很多時候,我麼對孩子的愛遠不及她們對我們的愛。

    至於,寶貝黏奶奶,或許是因為奶奶平時和孩子相處時間少,也或者是由於隔輩親,所以會比較溺愛,而媽媽大多注重科學育兒,該不慣的就不會無條件的滿足寶貝。而這個時候的寶貝已經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判斷,他的小腦袋瓜已經很能判斷誰說的是對自己有利的。所以,他更願意偏向溺愛自己的奶奶,這都是情理中的事,寶媽不必難過。

    長輩育兒觀念與自己不和,如何溝通

    老人與自己的育兒觀念不合,這是常有的事。畢竟不同時代的人所接受的教育、文化背景不一樣,她們的觀念會有很大的差距。當然,生活中也不乏與時俱進的老人,她們思想前衛,懂得適時退出,懂得和兒女商量,而不是橫加干涉,如果我們的父輩如此,那麼育兒會容易很多。但如果我們的父輩不是這樣,要如何與其溝通呢?

    1,態度和善

    畢竟無論教育觀念對於否,大家的初衷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不論對父母還是公婆,年輕人都要心懷尊重與感恩。

    當我們心平氣和的和長輩探討,並對他們幫忙帶孩子表示感謝,她們大多都能接受。

    2,和長輩達成協議

    首先,要對父母對自己的支援和幫助表示感謝。要讓她們知道教育孩子本不是她們的責任,她們本該享受晚年幸福的時候來幫助我們,我們非常感動。養育和教導孩子本就是爸爸媽媽的責任,所以老人只負責給孩子提供飲食起居的照顧足夠,其他的如何管教孩子之事,就讓爸爸媽媽來操心就行了。

    3,用“權威”溝通

    老人多相信“權威”,當兩代人教育觀念不同,可以找出權威說法和老人溝通,比如專家的意見,醫生的建議等,這樣她們或許接受起來更容易一些。

    總之,寶媽放鬆心態,相信每個孩子都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甚至比我們的愛更加熱烈。

  • 8 # 郝妹子

    小寶寶也會知道誰對自己最好,哪個付出得多照顧他的多雖然表達不出但行動上就能看出來。我家寶寶一直是我帶在身邊,可以說一把尿一把尿帶到現在7歲,中間付出的艱辛自必不用說。雖然有些調皮但寶寶最聽的就是媽媽的話,平時和爸爸拌嘴也是護著媽媽。所以說誰想孩子聽媽媽的話,首先還是看你對孩子付出多少。

  • 9 # 菠蘿媽媽Iris

    我的孩子也是粘奶奶多一些;這說明平時帶孩子的奶奶花的時間相對多一些;但是聽誰的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首先,你在自己有時間的時候一定要花心思去帶孩子(多跟孩子互動,例如:親子游戲、親子閱讀、一起出去購物等等);第二,你要和奶奶在育兒這件事情上統一戰線,針對不同的觀點要互相溝通,儘量拿正確的育兒理念讓雙方達到一致,如果覺得溝通不了的,可能要自己在空閒之餘多花點時間;第三,沒有孩子要聽誰的話這回事,我們主要是要教孩子正確的事情,要教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要讓他有自己的判斷力,只要你說的方式方法能讓他接受,我覺得孩子一般都會接受。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觀點的見解,希望有所幫助。因為我也是全職上班,只有下班有空才帶娃,但娃還是很喜歡和我玩。

  • 10 # jola

    你和你婆婆商量一下 多讓孩子跟你玩 孩子不聽媽媽的話很多因素就是因為媽媽沒有滿足她的需求 沒有給他充足的安全感和屬於自己領地的歸屬感 在奶奶這就全部會被滿足 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不管自己多麼任性奶奶都會滿足他 所以他非常喜歡這個隨自己支配可以使喚的人 對於媽媽他就不喜歡了 因為在媽媽這比較拘束 媽媽做什麼都一板一眼 說一不二 他沒有那麼在奶奶哪裡那麼自在 所以我們也不要生氣 你現在這種情況下 就自己帶 不要讓婆婆插手了 慢慢的給他扳回來 你要讓他充分的信任你 覺得奶奶和媽媽都很重要 沒有區分 這樣是最好的 結果哦

  • 11 # 包子媽媽的育兒分享

    我是個三週半男寶的媽媽。兩歲多的兒子黏奶奶不黏媽媽,有奶奶在就不聽媽媽的話怎麼辦?我覺得首先媽媽要檢討一下自身,是不是自己沒花時間去陪伴孩子。

    我是全職帶娃,跟我兒子玩的非常好的一個女孩子,平時就是她奶奶帶,但這一點也不影響小女孩對她媽媽的愛,平時路上撿到的一朵小花都說是送給她媽媽。為什麼她雖然被奶奶帶著,但卻能一直能想的到媽媽呢?

    ①因為週一到週五白天奶奶帶,晚上和週六日是媽媽帶,而且她晚上也是跟著媽媽睡。從這點來說,小孩子的成長,媽媽是沒有完全交給奶奶的。所以小女孩很清楚,媽媽是愛她的,只是因為要去上班不能一直陪伴到她。

    ②而媽媽也是有花時間陪她一起,晚上會講故事、讀繪本、洗澡等等,週六日帶她出去外面玩。小孩子看得到媽媽的休息時間是有分給她的,也樂意花時間陪她一起玩,這也讓她感受到媽媽的愛。

    兩歲多的孩子畢竟都會依賴看管人,誰帶他的時間多,他就黏這個人多,也會聽這個人多,畢竟還沒有分辨能力,但媽媽多花時間給孩子,孩子肯定會不一樣。

  • 12 # 青爭mua

    這個問題非常有代表性,很多家庭都會有這個矛盾存在,甚至因為這個原因婆媳之間吵架不和睦大有人在。

    有個顧慮媽媽要先放下,可能有點難做到就是會覺得沒面子。

    因為孩子不聽媽媽的,在長輩面前沒有面子。同樣,不是因為聽哪位家長的,誰就臉上有光有面。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沒有這種說法的。

    如果有這個想法,可能就很難把孩子改變過來。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說,可能最多要面對6位家長,6個人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習慣不可能一模一樣,有時候有分歧也是正常的。

    當然不管是孩子還是成人,和誰在一起時間長,並且願意聽孩子說話,肯定是對熟悉的人更親近的。

    那來計算一下,孩子每天和不同的家長在一起的時間,當爸爸媽媽需要上班不能在家陪孩子時,更多的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顧我們的小寶貝。

    週末與平時晚上就算是與孩子獨處,總數還是拼不過老人的。

    看看提問的寶媽陪伴孩子的時間,如果真的與奶奶相比差距很大,那是不是可以沉下心來與孩子一起做遊戲,講故事,看繪本呢?

    如果在相同的情況下,先不要急著與奶奶或者孩子紅臉,觀察幾天奶奶對待孩子的態度,留心為何孩子願意聽老人的,肯定是有原因的,仔細觀察一下。

    說不定是奶奶願意耐心聽小寶貝說話,這種小細節也不要放過。

    還有一個建議是,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前0-3歲這個年齡段,可以參加附近的託班,公辦私立都有,託班裡會教孩子很多在家裡無法學到的東西。

    這樣不僅輕鬆了老人,也能讓孩子進行社交,有利於性格發展。

  • 13 # 胖媽讀書育兒匯

    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1.孩子的事親力親為

    當你發現孩子有困難需要幫助時,就抓緊機會去問孩子需不需要你的幫助,如果這時候奶奶不在身邊是個特別好的機會,你成功的幫助過他一次,就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這樣會形成一個良性迴圈。孩子會覺得需要幫助的時候媽媽可以幫助我,我有需要的時候可以去找媽媽幫忙。

    2.做一些有趣的事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我相信你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讓孩子覺得有趣,比如帶孩子玩不一樣的遊戲,可以上網搜一些教程做一個家庭小實驗,讓孩子體驗一下奶奶帶的時候體驗不到的樂趣,或者給孩子講一些有趣的繪本都是不錯的選擇,或者帶孩子做一些運動,總之,多和孩子互動,讓孩子覺得你比奶奶有趣,無形之中你就會贏得孩子的心。

    3.適當勸退奶奶

    大多數奶奶都是沒有界限感的,不懂得啥是界限,她們不覺得自己介入到兒媳的家庭是讓兒媳很鬧心。她們覺得自己這麼做合情合理,是應該的,這就是很多婆婆說的,自己吃力不討好。其實她們在介入之前根本就沒問問兒媳婦的想法,自己想當然的就怎麼想怎麼做了,她們不覺得孩子跟媽媽應該比跟奶奶親才對,總是想著自己的孫子自己疼,從來沒換位思考過兒媳的感受。

    在勸退的過程中奶奶不一定會配合,但你的態度必須溫柔而堅定,不能讓步,讓奶奶覺得你是有能力帶好娃的,在奶奶不是必須出現的時候你可以跟奶奶說讓她歇一會,你可以做這項工作,讓奶奶看到你可以做的更好。

  • 14 # 電子科大泰國留學

    小孩子為什麼只粘奶奶而不粘媽媽呢?只能說媽媽陪小孩子太少了,除了工作,更多的時間還是多陪小孩子吧,時間過得很快,小孩子也很快就長大了,作為父母還是多陪陪小孩子吧,給小孩子一個完整的童年,等小孩子長大了就不需要父母陪了。

  • 15 # 童媽趣寶

    孩子在2歲多的時候,跟姥姥回姥姥家住了一段時間(大概3個月左右)。

    等我去接孩子的時候,發現孩子開始拒絕我。

    晚上也不跟我一起睡;

    我說的話他也不聽;

    很黏姥姥……

    雖然有點小傷心,但是我沒有太過焦慮,因為我知道在我沒有陪伴他的日子裡,他跟姥姥建立了很好的感情連線,他把姥姥看成他的依靠。

    我開始學著融入孩子,他跟姥姥玩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著;

    雖然晚上不和我一起睡,但是睡覺之前我會陪著他一起玩;

    帶他玩他喜歡的遊戲……

    跟孩子重新建立新的聯結。

    “關係”是雙向的,而作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承擔起改善親子關係的責任。

    孩子黏奶奶,有奶奶在就不聽媽媽的話。

    我們是不是應該反思一下,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是否做到了真正的陪伴了?

    你有嘗試著跟孩子改善關係嗎?

    你有真正的讀懂孩子嗎?

    ……

    而這些種種就造成了現在的局面,試著真心實意的關係他,理解他,陪伴他。

    我相信,很快你和孩子之間就會有一條新的聯結。

  • 16 # 點亮兒教

    這個媽媽首先需要自我檢討一下,平時是不是忙於工作疏忽了孩子?孩子在幼兒時期一般是很天真無邪的,誰陪他多一點,他就和誰好!媽媽要想和寶貝搞好關係,記得親近孩子。平時多陪陪孩子,買孩子喜歡的玩具,還要陪他一起玩,給他鼓勵,只要你付出了,你一定會發現有所收穫!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加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朋友結過婚,自己父母不同意,兩個人目前挺好的,該怎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