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張愛美食021

    醬具體上分兩種,一種是盤醬,一種是大醬。

    上面說的滿族先人發明的,後來完善工藝,製作的醬就叫盤醬。為什麼叫盤醬呢?

    由於這種食物多在營盤中食用,所以,至今滿族還把下醬稱為“盤醬”。後來,由於文化的融合,不光是滿族人做盤醬,漢族人也有做盤醬的。只是由於個人喜好的口味不同罷了,已不是早期的觀念了。具體的做法是:春節過後的正月裡,或者二月初。人們精選上好的黃豆,用鍋文火炒熟。出鍋晾涼後,用磨磨成粉,現在都用粉碎機粉碎了。然後用水活好了,做成一尺來長,半尺來寬的長方體的醬塊。做得不能太大,太大則容易傷熱,太小則容易失水而發不透。發不透則沒有油兒。將來作出的醬,品質也不好,不好吃。

    這裡面做多少塊還有講究。閏年做單數,平年做雙數。

    做好後,先放在室內陰涼通風處晾至醬坯外面乾燥(約三、五日),然後在醬坯外裹以一層牛皮紙或報紙包好(防止蠅蟲腐蝕、灰塵沾汙等)。然後用繩子捆紮好。或掛在房樑上,或在炕稍鍋臺的犄角找個熱乎地方放在哪裡,等待發酵。每塊之間距約一寸,人口多的人家,醬塊多時可以分層摞起,但以細木條隔開,約一週時間將醬塊調換位置繼續貯放如前。發到一定的程度,裡面都長白毛了才好。等到農曆四月二十八。這時把發酵好了的醬塊子洗刷乾淨。掰開成一小塊一小塊的。要在太陽下暴曬,這為了消毒殺菌。這時醬塊發酵好了,裡面會有油泛出。這時就是準備要下醬了。

    下醬時,醬塊和鹽的比例,一般都是三比一,這樣鹹度正好。把鹹鹽用開水化成鹽水,這時可以放一個包著大料和花椒粒的紗布包放在開水裡,溶解出來香味兒。再把醬缸在院子裡,或園子裡固定好,刷洗乾淨。在下午四五點鐘時候,先把“醬耙”洗乾淨,放到缸底,倒進醬塊,然後再把融化好的鹹鹽水倒進缸裡。這裡介紹一下“醬耙”,是用楊木或者椴木做的,一個直杆比醬缸略高一點,另一端按上一個邊長十公分的正方形木板就成了。記住,一定要做成“卯榫”的,切不可用釘子釘的,因為鐵釘子在鹽裡會生鏽。哪為什麼強調一定用楊木或者椴木做的呢,因為這兩種木料本身沒有異味兒。切不可用松木做,那會有松木的怪味兒,將來醬不好吃。

    下好醬後,用一塊白布蒙上醬缸,用繩子綁好了。白布上要訂上一個紅布條。據說 是為了保護醬缸裡的醬不生蟲,有避邪的作用。

    上面再蓋上一個“醬帽子”,一般都是鐵皮做的圓錐形的。下醬之後三天之內不動 醬缸。為的是讓醬塊裡充分融進鹽水,將來更容易碎。三天之後開始打耙,就是開啟“醬帽子”開始用手拿著醬耙在醬缸裡按一定的方向攪動醬。這是為了,讓醬塊充分的溶解,融碎。同時,也會把醬塊裡的雜質,發酵時長的一些白毛,漂浮在上面,好用飯勺子把那些沫子撇出來扔掉。

  • 2 # 下飯助手80後小宋

    盤醬燒多少天合適?希望下面小宋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步驟一:正月裡,把玉米麵炒成黃色(醬才香),再用開水燙熟,直接握成拳頭大的糰子。 用紙包起來發酵。 等第二年春天拿出,可見玉米糰子長了很多黃的黑的綠的紅的毛,這樣醬引子就做得了。 把醬引子刷乾淨,弄成小塊,曬一下。

    步驟二:炒黃豆,然後再煮,可直接用高壓鍋壓,放涼摻上醬引子一起剁碎,不用太碎,可見小豆瓣即可。

    步驟三:取洗乾淨曬乾的醬缸,城市裡如果沒有的話可以用剪掉上口的食用油桶也行。把剁好的豆子和鹽分層裝入,一斤幹豆4兩鹽,盤醬不要加水。

    步驟四:同樣,用細紗布蓋嚴,放在Sunny下發酵。 7天后,每天用醬耙子搗,沫子盛出來丟掉,加快其發酵過程,封口時要在上面再撒一薄層鹽。 等醬發了就可以吃了

    希望小宋的回答可以幫到您

  • 3 # 證慧居士

    盤 醬

    老伴兒從市場買回一袋“七大姑”醬。這個品牌的醬,大家比較認可,我也吃得來,不過還是想吃在鄉下時自己家做的那盤醬。

    中國是美食王國,其調料紛繁複雜。醬,也該歸類於調料。醬,雖上不了大雅之堂,但它卻是莊稼人的最愛,一些菜品中也少不了用醬來增味。“金鼎酸鹹同嗜好,玉缸滋味細研求”、“玉缸儲積香千日,金盞調和甜萬家”、“抱甕而來,清量白水;傾瓶以待,濃泛紅香”、“足甕宜人,功留四海;煎霜煮雪,品重調和”,足以證明多少年來人們對醬的賞識和喜愛。孔子在《論語.鄉黨》中曾說過“不得其醬不食”,足以證明醬的歷史之久遠。現在醬的品種很多,由醬衍生出來的東西也很多,如醬油、醬香型酒……

    東北人都喜歡吃醬,大蔥蘸醬,越吃越胖。醬,不但可以蘸菜吃,還可以蒸成雞蛋醬、辣椒醬,醬燜魚味道格外地鮮美。醬湯也越來越受到人們青睞。

    東北的醬有兩種,一種是大醬,一種是盤醬。兩種醬做法不同,味道各異。我更愛吃盤醬。做盤醬先準備醬引子。醬引子要在臘月初一那天做,老人的說法是這天做的醬引子,醬就不會生蛆。醬引子一般是醬豆的十分之一,如做50斤豆的醬,炒五、六斤醬引子就可以了。醬引子就是把玉米、大豆按等份,分別放鐵鍋裡炒香後放到一起粉碎,用開水燙透,然後攥成一個個比拳頭大一點的團,存放起來。

    到了要下醬的時候,一村子裡的女人們都忙乎起來。選豆,用一張桌子斜放到炕上,一頭高,一頭低,桌子兩邊用筷子擋好,將黃豆一把一把地放上去,溜圓的黃豆滾落到桌下頭的盆裡。選好了黃豆就開始烀醬豆。烀之前把豆子用清水清淘乾淨後浸泡,使黃豆脹開,這樣烀的時候易爛。烀醬豆時放上適量的水,燒開鍋後用文火慢慢地煨,烀好的醬豆黃裡透紅,帶有黏性。烀醬豆的時候,村子裡飄移著十分誘人的豆香。一場獨特的熱鬧場面,總是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演,那就是農曆四月十八。四月十八下醬,是農村的傳統習俗,也是老人立下的規矩。所以一到四月十八這天,家家忙磨醬豆,家家刷缸倒罐,村裡的磨忙起來,人也忙起來,沒有了串門嘮嗑的功夫。磨醬豆之前,先把頭年臘月初一做的已發酵好了的醬引子取下來,用清水洗刷乾淨,掰碎了放在烀好的醬豆裡,然後就上石磨磨。現在農村已沒有了石磨,想吃盤醬這口兒的人家,就用絞刀子來絞。磨好的醬豆一層層往缸裡放,同時還要放適量的鹽。放鹽可是個關鍵活,放多了,醬苦鹹,不好吃,放少了,醬就會酸,沒法吃。為了增加醬的香味兒,有的人家還用紗布縫一個小口袋,裝上大料瓣放到醬缸裡。放好醬豆泥以後,就把缸口封起來,一個月左右,醬,就差不多發好了。暗紅色的新醬,有一股特別的香味,給人一種垂涎欲滴的感覺。

    莊稼人受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飲食習慣的影響,離不開鹹菜醬,特別是東北人。在他們眼裡,醬,最廉價,最實惠,也最好吃。夏天的時候,地裡幹活回來,到園子裡拔根兒大蔥,揪根兒黃瓜,薅把青菜,用井水洗洗,蘸著香香的新醬,吃的是特別有味兒,順口。這盤醬,在盤中在碗裡抹來抹去,一吃就是一年,天天不拉,頓頓不離。盤醬抹去了莊稼人的多少歲月和時光,抹去了多少煩惱和惆悵,也帶來了多少滿足和歡樂,多少收穫和夢想。

    醬,在我的記憶裡,還有兩個神奇的功效。一是能滿足老人的一種精神寄託。哪家搬家了,一定要把醬缸或裝醬的罈子,放在車箱的最前頭,說這樣家裡就可以輩輩兒出“大將”,出將才。二是如果不小心被水燙傷或被火燒傷,馬上抹一點大醬,燙傷或燒傷的部位就不會起水泡,還可以止痛。

    那種久遠的醬香,現在還會源源不斷地侵擾我的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有哪些經典名人的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