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因易果
-
2 # 詩詞學院
“服 ”,甲骨文有兩種寫法:一種是從人,從又(手);一種是從人,從又(手),從凡(就是夾板或繩索),人和手兩個符號組合在一起,傳達出的意思就是:一隻大手從後面抓住一個人使之屈服。為了使這個意思更加顯豁有的便加了“凡(就是夾板或繩索)”。
由於形象相近,到金文的時候,“凡(就是夾板或繩索)”的形象就訛變為“舟”了,成為人駕駛著小舟了。篆文是承接金文而來的。《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是漢朝人,他沒見過甲骨文,因此《說文解字》把“服”解釋成“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從舟
-
3 # 模糊黃金紅
服字取了三個象:
凡(肛門)+人(下跪)+又(手),三者放在一起表示降服和服從。
“凡”這個符號在“用”字中也出現了:
許慎說“卜中為用”是誤解,本意是枝丫+肛門,就是用什麼擦屁股。
“甬”的上部是蠶的嘴,蠶吃了桑葉從肛門拉出去,所以,“痛”就是不通。還有“湧、勇、桶、蛹、捅……”都與“通”有關,聲音都是“ong”。
-
4 # 叨叨克Ly
服,甲骨文=(凡,方形木枷)+(罪人)+(又,抓捕),造字本義:抓捕戰俘或罪犯,強制上枷。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將方形木枷寫成"舟"。篆文基本承續金文字形。隸書將篆文的"舟"寫成"月",以致面目全非。
--------------------------------------------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服,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從舟,古文服字,從人。
附 白話版《說文解字》:服,運用,使用。一種說法認為,"服"是馬車右邊的驂馬,以便馬車可以向右周旋。字形採用"舟"作邊旁,這是古文寫法的"服"字,字形採用"人"作邊旁。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動詞:抓捕戰俘或罪犯,強制上木枷。 / 征服 制服 降龍服虎
以一服八。------《孟子 . 梁惠王上》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 公孫丑上》
②動詞:被迫接受,認同。 服從 服貼 服老 服軟 服窮 服輸 服氣 / 屈服 順服 信服 心服口服 水土不服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論語 . 季氏》
敵已服矣。------《呂氏春秋 . 論威》
當舜之時,有苗不服。------《韓非子 . 五蠹》
授之政,西土服。------《墨子 . 尚賢》
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漢 . 賈誼《過秦論》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議論,十九人皆服。------《史記 . 平原君虞卿列傳》
服人如何?------《論衡 . 問孔》
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范曄《後漢書 . 張衡傳》
於是傅付許獄,考驗首服。------《三國志 . 方伎傳》
以德就利,以官服事。------《墨子 . 尚賢》
有事,弟子服其勞。------《論語》
肇牽車牛,運服賈。------《書 . 酒誥》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戰國策 . 燕策一》
忠臣危殆,讒人服矣。------《荀子》
④動詞:吞嚥。 服毒 服藥 / 口服 內服
若農服田力穡。------《書 . 盤庚上》
即作湯二升,先服一升。------《三國志 . 方伎傳》
⑤動詞:披,戴,穿。 服喪 服孝 服飾 / 佩服
朝服衣冠,窺鏡。------《戰國策 . 齊策》
服闕,服全椒長。------《後漢書 . 劉平傳》
三年服闕。------《風俗通 . 十反》
⑥名詞:衣物,衣裝。 服式 服裝 / 校服’ 奇服 洋服 衣服 工作服’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八十章
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楚辭 . 屈原 . 涉江》
-
5 # 普通人平凡事
服從月從反,月者肉也股也,指下肢可也,反者返也折回也。兩者合體則意為下肢折回作跪狀行禮,必有心中從合,尊從之意,故引為服從,佩服。
-
6 # 江上俠chenxiliang
“服”在甲骨文和金文裡是個象形文字。都是左中右結構,甲骨文簡單一些,金文具體一些:左邊舟字形;中間人字形,坐著;右邊手字形。象形意思為人使用船:一個人坐在船上,用手划槳。《說文解字》:用。《辭源》:使用,包括對各種事物的利用。舉例《易繫辭下》:服牛乘馬,引重致遠。又舉例《楚辭屈原天問》:何惡輔弼,讒諂是服。由此看來,象形文字“服”的原始義是用,使用。後來的引申義就多了。《辭源》:1、穿著,執持。2、食用。3、事,職務。4、從事,擔任。5、習慣,適應。6、順從,服從。7、佩服,也用指制服,征服。《現代漢語詞典》都用引申義,和《辭源》差不多:1、衣服。2、喪服。3、穿(衣服)。4、吃(藥)。5、擔任,承當。6、承認,服從。7、使信服。8、適應。看來,現代服字義己基本不是原始義了。
回覆列表
服,甲骨文=(凡,方形木枷)+(罪人)+(又,抓捕),造字本義:抓捕戰俘或罪犯,強制上枷。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有的金文將方形木枷寫成"舟"。篆文基本承續金文字形。隸書將篆文的"舟"寫成"月",以致面目全非。
附 文言版《説文解字》:服,用也。一曰車右騑,所以舟旋。從舟,古文服字,從人。
附 白話版《說文解字》:服,運用,使用。一種說法認為,"服"是馬車右邊的驂馬,以便馬車可以向右周旋。字形採用"舟"作邊旁,這是古文寫法的"服"字,字形採用"人"作邊旁。
文言文名句摘抄
①動詞:抓捕戰俘或罪犯,強制上木枷。 / 征服 制服 降龍服虎
以一服八。------《孟子 . 梁惠王上》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孟子 . 公孫丑上》
②動詞:被迫接受,認同。 服從 服貼 服老 服軟 服窮 服輸 服氣 / 屈服 順服 信服 心服口服 水土不服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論語 . 季氏》
敵已服矣。------《呂氏春秋 . 論威》
當舜之時,有苗不服。------《韓非子 . 五蠹》
授之政,西土服。------《墨子 . 尚賢》
強國請服,弱國入朝。------漢 . 賈誼《過秦論》
毛遂比至楚,與十九人議論,十九人皆服。------《史記 . 平原君虞卿列傳》
服人如何?------《論衡 . 問孔》
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范曄《後漢書 . 張衡傳》
於是傅付許獄,考驗首服。------《三國志 . 方伎傳》
以德就利,以官服事。------《墨子 . 尚賢》
有事,弟子服其勞。------《論語》
肇牽車牛,運服賈。------《書 . 酒誥》
此古服道致士之法也。------《戰國策 . 燕策一》
忠臣危殆,讒人服矣。------《荀子》
④動詞:吞嚥。 服毒 服藥 / 口服 內服
若農服田力穡。------《書 . 盤庚上》
即作湯二升,先服一升。------《三國志 . 方伎傳》
⑤動詞:披,戴,穿。 服喪 服孝 服飾 / 佩服
朝服衣冠,窺鏡。------《戰國策 . 齊策》
服闕,服全椒長。------《後漢書 . 劉平傳》
三年服闕。------《風俗通 . 十反》
⑥名詞:衣物,衣裝。 服式 服裝 / 校服’ 奇服 洋服 衣服 工作服’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八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