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看了許多網路註釋定義介紹,表面的多,深入的少;知其然的多,知其所以然的少。
16
回覆列表
  • 1 # 七零葵

    正如題主所說,我們確實需要更加深入地思考墨菲定律所蘊含的本質。如果把“凡是可能出錯的事就一定會出錯”字面化的理解,認為這只是人的心理感受,而忽略對結果的反思,那也就辜負了對墨菲定律的學習。

    過於強調心理原因,就會用自我安慰的方式不再進一步思考。

    實際上,一個貌似“小機率”的“壞”事情發生了,真的是因為倒黴嗎?

    我們從墨菲定律的起源來看,工程師墨菲發現助理將所有感應器都接反了,因此感慨說,一件事可能出錯時就一定會出錯。一般人會認為,一個感應器接對了和接錯了就算各50%機率,多個感應器都接錯的機率就應該按照乘法原則,變得很小很小,所以這是一個“小機率”事件。但事實是,這個助理既然認為應該這麼接,他把所有的感應器都按自己理解的方式接,充齊量整個機率也就是“50%”,並非想象的“小機率”。如果再考慮到這個助理本身就有技術缺陷,甚至可以說把感應器都接錯的機率大於50%。

    所以,正確的反思應該是去考察這個助理的技術能力,而非怪罪於“運氣”。

    與墨菲定律同時提到的是“麵包黃油現象”,說的是一片面包從桌面上落下去,總是抹了黃油那一面著地,倒黴透頂。

    但是,這根本不是倒黴與否的問題。有科學家專門撰文進行了計算:因為地球引力的因素,人類平均身高就是目前水平,所以桌子設計的高度與之相符,一片面包的大小、重量也與之相符,所以按照牛頓運動定律,麵包掉在地上就一定是黃油那一面向下。

    要改變這種現象,除非萬有引力常數變化了。

    所以,這並非小機率事件。

    包括,等公交車的時候,等待時間大於公交間隔時間的一半,也絕非小機率事件。

    創業的時候,產品開發順利的階段,資金源源不斷主動找上門。一旦產品研發遇到瓶頸,立即是“屋漏偏遇大雨”,所有的投資都往回撤。拜託,這絕非因為墨菲定律帶來的“小機率事件”。也並不是你一個人“倒黴透頂”。這基本上是必然發生的“大機率事件”,也是基本上每一個創業者都會碰到的問題。

    總之,在你遭遇所謂的“小機率事件”的時候,且先不要用墨菲定律為自己開脫,反思一下:這是不是一件大機率事件,只是自己沒有提前做好預案。

  • 2 # SuperAng

    墨菲定律用數學來講是機率問題,墨菲定律是事情只要有變壞的可能,無論可能性多小,它總會發生。數學上小機率的事件總是有發生的可能性。

  • 3 # 凱麗百科

    很多人覺得墨菲定律顯得有些消極,喜歡把出錯歸於運氣不好。這真是對“墨菲定律”的誤解。我認為“墨菲定律”給我們更多的是警示作用。

    1.預見性和前瞻性很重要。在做事情之前儘可能多的考慮不利因素和可能發生的問題,做好各種解決方案,降低錯誤發生的機率。而不是輕而易舉,拍腦袋就做決定。

    2.細節決定成敗。 做事一定要仔細認真。做事的時候儘量減少失誤,避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3.敢於直面錯誤,知錯就改非常重要。人往往存在僥倖心理,覺得犯點小錯應該沒什麼問題。可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往往錯誤慢慢導致更大的錯誤。

    做人做事不能消極面對,,應該積極地去扭轉劣勢,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更不能因為可能有風險就畏手畏腳,膽大心細,考慮周全,想好對策才是正解。

  • 4 # 科普最靠譜

    如果情況有惡化的可能性,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總是會發生的,這話是前提條件,即沒有結束的時間。

    也就是說,可以假設小機率事件滿足泊松分佈:

    u是平均值,在我們需要足夠長的時間時,總是可能分佈的,即累積機率分佈:

    發生的機率是:

    不考慮具體的數值和條件,墨菲定律沒有太大的意義。工程上類似的低效率分析、可靠性分析、下圖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可靠性降低的模擬的可靠性分析:舉一個例子,在家用水壺煮開水後,要把開水倒進熱水瓶。你幾乎可以肯定,如果你讓妻子倒水,水燒開的時候,水就不會沸騰溢位來了。但是,如果讓12歲的兒子倒開水,就會有預感,兒子會毀了這件事,燒了孩子。不顧這種預感,堅持給12歲的兒子倒開水,恐怕會出大事。墨菲定律告訴12歲的兒子倒水的事,如果你有兒子做不好的預感,絕對不要讓兒子實際做!墨菲定律暗示:你預感事情會變壞,事實上真的很有可能變壞!而且你預感事情會順利(成功),但事實上成功的可能性很小!為什麼預感變壞的話真的容易發生,預感變好的話真的會發生嗎?這解釋得很好,因為想要成功,所有相關因素都必須正確;系統要失敗,一個因素不正確,就真的失敗了。你知道兒子的精神,體力,性格,經驗,責任感,任何連結都會掉鏈子,所以我有預感12歲的兒子如果不能倒水會失敗。這種擔心經常發生!兒子不能倒開水是大機率事件,兒子倒開水是小機率事件的意思!

    墨菲定律有很大的實用價值,警告你絕對不要做心情不好的事,否則就是冒險!心情好的事也不要盲目樂觀,因為成功是困難的!

  • 5 # 科學矩陣

    墨菲定律並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它的原文是: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這實際上就只是在陳述一個機率問題,就好比擲骰子一共存在六種可能性,其中一種是擲出6點,則必定有人會擲出6點。換言之,只要某種結果有可能出現,則它必定會出現,問題只在於什麼時候出現而已。很好理解不是麼?

    所以不要把墨菲定律想得太神奇了,同樣的效應用咱們中國人自己的話來說更簡單:久走夜路必撞鬼!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墨菲定律還有一種描述方式:如果事情有可能會出錯,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必定會出錯。有時甚至被更簡單地描述為:凡是會出錯的事一定會出錯。

    正是這種不嚴謹的描述方式導致許多人對墨菲定律作出了錯誤理解,認為只要某件事情有可能出現壞結果,最後出現的就必定是壞結果。

    按照這樣的理解,那麼骰子有可能擲出6點,則擲出的必定是6點,這種說法顯然是根本不成立的。

    不難看出,這個錯誤就是由於敘述方式不嚴謹導致的,“必定會出錯”在某種意義上確實可以理解成“出現的必定是壞結果”,但稍微有點理智的人都能想到,如果出現的必定是壞結果,就意味著這件事並不是有可能出錯,而是100%會出錯,也就不存在機率問題了。

    我們可以用一個現實的例子來說明墨菲定律:如果某個人洗碗時有可能打碎盤子,那麼他總有一次會在洗碗時打碎盤子。

    這就是墨菲定律,在有可能出錯的情況下,出錯的必然性是建立在大量重複的基礎上的。出錯的機率越低,需要重複的次數就越多,但無論機率多低,在無限次重複過後都必定會發生。

    此外,墨菲定律還有一種延伸解讀是:你越是擔心某件事會出錯,這件事就越有可能會出錯。這倒是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因為過度擔心勢必會讓人在做事的時候分心,而分心恰恰是導致出錯的罪魁禍首之一。

    所以我們在做事之前,有必要衡量一下出錯的機率,無法完全避免出錯時,儘量選擇一個最不容易出錯的方式。但真正開始做事時,就不要再去過度擔心出錯了,只有專注才能降低出錯的可能性,擔心是有害無益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中有機化學怎麼學啊?筆記純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