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星脈君

    先簡單介紹一下韋莊,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宰相。他出身京兆韋氏東眷逍遙公房,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早年屢試不第,直到幹寧元年(894年)年近六十時方考取進士,任校書郎。李詢為兩川宣瑜和協使時,召韋莊為判官,奉使入蜀,歸朝後升任左補闕。

    天祐四年(907年),韋莊勸王建稱帝,任左散騎常侍,判中書門下事,定開國制度,舉薦張道古等忠直文人。官終吏部侍郎兼平章事,卒諡文靖。宋代張唐英撰《蜀檮杌》曾高度評價:“不恃權,不行私,惟至公是守,此宰相之任也。”韋莊工詩,其詩多以傷時、感舊、離情、懷古為主題。其律詩圓穩整贍、音調瀏亮,絕句情致深婉、包蘊豐厚,發人深思;其詞多寫自身的生活體驗和上層社會之冶遊享樂生活及離情別緒,善用白描手法,詞風清麗 。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

    韋莊一生詩詞無數,就拿您提過的《燕來》來說,大意為:去年離開這裡,揮別左鄰右舍,今年回來了草堂竟然變新了,在花叢裡聊天相互問侯,但這些已經不是去年的故人了。

    詩中借燕子的來去喻人的來去,用巢穴比喻人的住所,生動形象的反映出時間的變遷與周遭的變化之快。《唐才子傳》:莊早嘗寇亂,間關頓躓,攜家來越中,弟妹散居諸郡。西江、湖南,所在曾遊,舉目有山河之異,故於流離漂泛,寓目緣情,子期懷舊之辭,王粲傷時之制,或離群軫虎,或反袂興悲,四愁九怨之文,一詠一觴之作,俱能感動人也。總結來說,韋莊《燕來》我概括為8個字: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這也與韋莊一生境遇相關,韋莊多次考進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為放浪。曾任隨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監助教。然恃才不羈,又好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長被貶抑,終生不得志,其詩辭藻華麗,濃豔精緻,內容多寫閨情,少數作品對時政有所反映。其詞藝術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溫庭筠齊名,並稱“溫韋”。存詞七十餘首。有《花間集》遺存。後人輯有《溫飛卿集》及《金奩集》。其詞作更是刻意求精,注重詞的文采和聲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

  • 2 # 曦陽揮手暮色歸

    燕來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這首《燕來》詩是由唐.韋莊所作。讀到這首詩,確實感受到了來自內心深處的震撼。

    時光荏苒,歲月如歌。想著曾在那喧鬧的街頭,望著穿流不息的人群;想著一年又一年的打拼;想著回鄉看到鄰里的新樓房,再回頭看看芧舍依舊。本來留存在心底深處的傷感,卻被這首詩給釣出來了,故人依舊,卻沒了年輕人的朝氣,嘆!韶華傾負。

    附譯文:去年離開這裡,揮別左鄰右舍,今年回來驚訝草堂競然煥然一新。

    在花叢裡聊天相互問候,但這些已經不是去年的故人了。

  • 3 # 半山墅散人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一,乍看無奇,實則耐人尋味。此詩初讀很像一首普通的田園詩,但是並不一定如此。韋莊所處的時代正是唐朝末年,此時社會動盪,刀兵四起。朱溫篡奪了唐朝的政權,建立了五代的第一個王朝:梁。韋莊《燕來》中的燕子似乎深藏不露,結尾兩句“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娓娓道來,無中似有,淡處似濃。似有隱喻朝代更迭之意。

    二,溫婉隱喻,意境深遠。假如把韋莊《燕來》看作普通的田園詩,僅僅寫景詠物而已,估計就不會傳頌至今。如果把韋莊的《燕來》看作以梁代唐的隱喻之作,就巧妙高明得多。韋莊是不是這樣想的呢?這就不得而知了。詩詞的雙重語境、雙重意蘊是其最令人著迷的特色。所謂“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讀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 4 # 悲道

    不知樓主說的是哪一首燕來,我比較喜歡這一首:

    燕來

    煙雨疏疏覆綠苔,海棠時節燕重來。不辭故國三千里,還認雕樑十二回。

    荒草誰家深院落,繁花何處好池臺。卻憐舊館曾相識,為把湘簾手自開。

    作者周京簡介

    周京(1677—1749)浙江錢塘人,字西穆,一字少穆,號穆門,晚號東雙橋居士。廩貢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元年薦博學鴻詞,稱疾不就試。工書,有詩名。有《無悔齋集》等。

    大多素燕來都是思故鄉,思故人,思故土,思親人家眷的詩詞

  • 5 # 閒花

    韋莊是晚唐詩人,在故國淪陷後,離開故鄉,趕赴蜀地,官拜相位。但在韋莊心中有些人事,一直是他忘不掉,抹不去的傷痛。

    在江南的歲月,是他最難以忘懷的時光。他寫江南“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鱸邊人似月,皓婉凝霜雪。”他寫相遇“記得那年花下,深夜,初識謝娘時。水塘西面畫簾垂”。他寫別離“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里堤。”

    正是因為江南的那段美好歲月,讓他在蜀地時對故國與故土的情懷格外深刻。這首詩裡,也隱隱透著他對故國的懷想,對佳人的思念。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燕子離巢,人別故園,往日居住的草堂按理應當野花盛開,荒草齊人,可草堂不但沒有破落,黃土埋幽境,反而煥然一新,年年依舊。這本是值得高興之事。然而,重逢故園,花間攜酒,簷下相談,總覺空落落,仔細思量,才發現原來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宛若往日相守的江南,居住的長安,經過戰亂的澆離,縱使恢復太平,也不再是他心中的那個長安。

    在屬地,他雖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可就是這個賞識提拔他的恩人,霸佔了她深愛的女子,一邊是至愛,一邊是恩情,他敢怒不敢言,只能選擇放手。

    這件事對韋莊的影響甚深,總讓他想起在江南的那些溫柔歲月。她還是她的佳人,賭書潑茶,度曲填詞,舞姿蹁躚。那時候,他雖無法挽救日漸消散的大唐,至少可以與紅顏薄對酒,拂琴相伴。倒是如今,身居高位,掌握天下政事,百姓興亡,卻連深愛之的手,都不敢再牽。

    她還是她,她又不是她,至少不是舊時相識的那個她。因為她做了別人婦,他成了她的階下囚,甘為臣子,馬首是瞻。

  • 6 # 藍山文案

    唐代詩人韋莊的《燕來》是一首弔古詩,全詩詩人想要表達的是一種物是人非的情感。全詩利用自然界的動物燕子的口吻切入,並沒有用第一人稱我去切入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燕來(韋莊)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譯文】

      去年辭別巢穴與鄰居們道別,今年再來到這裡,不想見到的卻是煥然一新的草堂。

      花兒盛開,燕兒相對低語,應該是在說著,這裡的主人已經不是去年的了吧。

      【解析】

    這首詩以擬人化的燕子口吻切入。很多表達此類情感的詩歌,都會選擇一些自然界的物象來抒發。讀這首詩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劉禹錫的《烏衣巷》以及岑參的《山房春事》其二,兩首都是弔古之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同樣是用燕子作為意象,是說以往出入王謝家屋簷的燕子如今已飛入尋常百姓之家。而選擇用舊時繁華的王謝之家,對比更加強烈一些。

      而岑參《山房春事》中“庭樹不知人盡去,春來還發舊時花”是用無知無感的庭樹,依然開著舊時的花朵,來襯托對過去的流連,以及人事的浮沉。

      但這二者,主體均是從懷舊人的角度與口吻切入,無論燕子或者庭樹都好,都是抒情主體眼裡的一個物象。

      再看韋莊這首《燕來》則不太一樣,整首詩裡,沒有“我”這個抒情主體的出現,而都是擬人化地從燕子的角度和口吻來書寫,昨年燕子辭別,今年再來,見到的是煥然一新的草堂,相對低語,這裡的房主已經不是昨年的舊主人了。

      【總結】

      與弔古詩不同,韋莊這首詩選取的是尋常百姓家的變遷,這樣的變遷,沒有“王謝之家”“梁園”的變化那麼觸目驚心,沒有極度繁榮與凋零之景的對比,沒有前後滄海桑田的變化,沒有數十載風雨侵襲的歷史感,只是村裡一戶普普通通的人家,又換了一戶人

  • 7 # 落地探花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燕來”,主人已然不是去年的主人,而燕子,還是去年那雨中的雙燕嗎? 細品此詩,讓人頓生物是人非、時間無情的悵然。

    落花人獨立,微Swift雙飛。——晏幾道

    時間,無處不在。或者,壓根沒有時間這個玩意兒,是我們拽著自己,或自己被什麼拽著往前跑。從驚蟄嫩芽跑到草長鶯飛,從夏木陰陰跑到葉落深黃再跑到小雪大雪,最後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說我們共同的遭遇,轉眼之間,我們也已不是昨日的自己。

    疫情期間,在老家過了一個史上最長的假期,頗有所感。

    故鄉里的老房子還在,老房子裡的人,是少了2個,或者說3個,爺爺奶奶,再加上母親偶爾提及的姐姐,一個在我生命中從未出現過的親人。

    這幾年,祭祀時,母親總要我在一處沒有墳塋的樹傍,插一朵花,放幾張紙錢,我知道,那是讓母親眼睛潮溼失神的所在。

    我想,或許是因為當了奶奶吧,所以母親老了,老得眼窩深了,心卻更軟。

    故鄉還在。

    故鄉的很多人都在,平日裡,在五湖,在四海。

    越來越多的老人,消失了,消失得我們無知無覺。關於他們的記憶,零星的掛在村莊的枝頭,卻很少有人,認真的看,認真的想起。

    我想,大年夜,爆竹聲中,總會有幾片葉子,落入村裡,誰的夢裡?

    草堂會新,花會再開,而我們呢?

  • 8 # 淡淡無痕

    《燕來》是晚唐詩人韋莊所作。原文:

    去歲辭巢別近鄰,

    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

    不是村中舊主人。

    譯:去年秋天南去,離開了左鄰右舍,如今回來驚訝地發現原來的家已經煥然一新,飛到花叢中,與花兒相互問候後,才知道原來已經不再是舊識的主人了,新主人入住,舊主人去哪裡了呢?

    詩人借燕子南去歸來的所見所感,表達了時光荏苒,歲月易逝,物是人非的懷舊之情,感嘆光陰似箭時不待我的惆悵!

    這首詩讀來很沉重,提醒我們時間飛快流逝改變著一切,一來一去已經物是人非,改變了很多東西,帶走很多回憶。

    讀了這首詩我有種時間的緊迫感。歲月無情流走,改變著一切,想做的事情太多,想留下的東西太多,卻只能任它隨時間遠去,無奈而沮喪。

    給我的啟示是,想要留住美好的東西,就要抓緊時間努力上進,爭取走在時間的前面。

  • 9 # 月舞雲後

    《燕來》

    韋莊(唐)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真是好一副《春日燕歸圖》:春日,新屋,花開,燕語,簡直就是活色生香。

    去年剛剛離開自己的愛巢,告別了左右的鄰居,前往南方過冬,沒想到今日歸來,舊日的草堂已經煥然一新,也不知道草堂裡的巢穴還在不在。草堂前的花樹,依然開著鮮豔的花朵,站在花叢間,不禁嘰嘰喳喳地互相打聽,很擔心這裡住著的已經不是舊日的主人。

    這首詩讓人感覺很有趣,全詩用擬人的手法,將小燕子的心思模仿得活靈活現;寥寥數語,就把事情的前因後果,以及故事中間的曲折描述得如在眼前發生過一般。

  • 10 # D東哥

    《燕來》這首詩是唐代詩人韋莊的創作的。

    《燕來》

    去歲辭巢別近鄰,

    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

    不是村中舊主人。

    《春來》意思:我去年離開這裡,告別了左鄰右舍,今年回來發現草堂竟然變新了,在花叢裡相互問侯,但已經不是去年的故人了。

    韋莊(約836 — 約910),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

    《燕來》裡,並沒有“我”這個主體的出現,是透過擬人化以燕子的口吻來說出來,去年燕子告別,今年又重新歸來,眼睛看到的是一新的草堂,但這裡的房子主人卻不是去年主人了。

    韋莊這首詩立意新,它選取的是尋常百姓家一個變化,這樣的變遷,雖沒有滄海桑田的那種大變化,就只是一戶普通的人家的小變化,房屋變的新了,人卻是又換了一戶人。

  • 11 # 中玉先生

    燕來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燕來》這首詩義為:

    去年離開這裡,揮別左鄰右舍,今年回來了草堂竟然變新了,在花叢裡聊天相互問侯,但這些已經不是去年的故人了。詩中把燕子歸去來比喻了人們的歸去來表達了人去樓空,舊去新來,懷戀舊時的感情。

  • 12 # 老街味道

    問題:讀了《燕來》這首詩你的感受是什麼?前言

    這首詩的作者是晚唐的韋莊,《燕來》詩云: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一、詩中的隱喻

    這首詩字面上的解讀,比較簡單,也好理解.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燕子在去年辭別近鄰,離開了自己的巢穴。今年回來後,卻很驚訝草堂煥然一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春花依舊開放,見面後相互問詢,今天堂屋的主人已經換了。

    這首詩其實還有更深一層的隱喻。我們不妨先和烏衣巷作一下對比。

    二、烏衣巷的今古之嘆

    中唐詩人劉禹錫的《烏衣巷》也是寫燕子。可以看出韋莊的《燕來》是烏衣巷的一種化用。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兩首詩有區別的是,劉禹錫提到了王謝堂前燕,一下子回到了六朝時期,便有古今只嘆。

    而韋莊的詩,更偏向於短時間內的變化,去年的燕子今年歸來,但是原先的主人已經不在了,草堂也整修了。

    這是這兩者的區別,韋莊的詩,更加反應現實。

    三、 城頭變幻大王旗

    魯迅曾經有詩云:

    慣於長夜過春時,挈婦將雛鬢有絲。夢裡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我們單獨選出這一句:城頭變幻大王旗。其實這就是韋莊《燕來》詩的含義。

    韋莊所處的時代,這是朱溫以梁代唐的時代。大唐王朝經過了289年的風風雨雨,終於等來了他的掘墓人:黃巢。

    黃巢起義的失敗,很大原因是手下大將朱溫的叛變。朱溫降唐以後,漸漸掌握了唐朝的大權。

    天祐元年(904年),朱溫把唐昭宗殺死。立昭宗兒子李柷為帝,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朱溫奪取唐哀帝的帝位,代唐稱帝,建國號梁。歷史上進入了五代時期。

    僅僅5年以後,在乾化二年(912年),朱溫因繼立問題,被親子朱友珪弒殺。11年後,後梁在公元923年,亡於宿敵李存勖之手,後唐代梁。

    結束語

    韋莊大約生活在836年-910年,他眼睜睜看著腐朽無力的李唐王朝一步步走向了滅亡。

    韋莊本人在兵荒馬亂中,躲入了成都,終身仕蜀。天佑四年(907年),韋莊勸王建稱帝,建立了“十國”中的後蜀,並於次年升任宰相。

    武成三年(910年)八月,韋莊逝世,享年七十五歲。

  • 13 # 大海lzd

    沒啥感受,不就是燕來燕去,一個過程,沒啥激動,沒啥傷心,

    如若聯想人生,房倒屋塌,人去樓空,財富滿天下,怎奈兩腿一登,若是貪官,留個罵名,

  • 14 # 梧桐樹邊羽

    讀了《燕來》這首詩你的感受是什麼?

    《燕來》是晚唐詩人,前蜀宰相韋莊的作品。

    我們熟悉韋莊,更多的是“花間詞人”這個稱謂。他和溫庭筠共稱為“花間派”詞人兩大代表人物,在晚唐五代時期,為詞牌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因為末世社會風氣的頹靡,花間詞作為娛樂業的代表文案,沉溺於女色、宴樂的描寫,為歷代文人所側目。

    但是在詞牌這個文藝類別中,正是花間詞這種婉約、柔媚的風格為詞牌定下了千年基調。

    除了蘇軾、辛棄疾豪放派的出軌,整個中國詞牌史都沉浸在晚唐風格之中,即使到了清朝的納蘭性德,還是沒有走出陰柔之氣。

    直到今天,真正的文言詩詞都已經衰落了。

    這是好現象,是對傳統文化的保護。

    可是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古詩詞現在需要提倡保護——就是因為已經接近消亡了。

    古詩詞不會再有任何形式上的探路和改革。

    格律詩的形式在晚唐就完全固定,沒有改進的可能,詞牌則在北宋末周邦彥時期也就已經成為固定格式。雖然音樂千年之中不斷變化,老詞牌音樂散佚,但是用字平仄、句子長短已是鐵板釘釘,不能變化。

    我們能做的只是內容的更新,這就叫做舊瓶裝新酒,其實沒多大意思——仔細想想,把飛機、高鐵寫進格律詩,固然是內容上的開創,卻總是差了味道。

    文藝發展是不斷向世界化、立體化、前緣化、影像化、現代化發展的。舊的文化傳統,比如詩詞,我們保護下來,繼承下來,也不過是虛榮心驅使下的民族偉大之自我證明。

    詩言志、詞調情,特別是柔媚之情,已經成為文化歷史中的一種定勢,再沒有改變的需要——而這主要就是溫庭筠、韋莊的功勞。

    韋莊這個人並非天生陰柔,即便是他的花間詞,和溫庭筠的做派也不一樣。

    溫庭筠的詞秀,而韋莊的骨秀。

    何為骨秀?用詞簡單大氣,傳達出清秀、柔美的整體感覺,不過多注重辭章雕飾,沒有華麗之氣。雖然不寫大情懷,囿於小情調創作,但是文字清新,內容清麗。

    這和韋莊本人經歷有關。年輕的時候,韋莊也是個像白居易的詩人,喜歡作詩針砭時弊。他反映黃巢之亂的《秦婦吟》在當時的流傳度甚至超出了《長恨歌》。六十歲左右才科舉出仕,因為早期在各地幕府遊蕩效力,讓他很快看清楚了中央政權的無能和天下大變的趨勢,所以當了幾年朝官之後,毅然離開中央投奔地方割據勢力王建,順利躲開了唐朝的覆亡之災。

    在離開唐王朝之後,韋莊就再也沒有寫過一首詩,開始了花間詞的創作。唐王朝的傾塌,也埋葬了韋莊的詩心。

    這首《燕來》,雖然沒有記載寫在什麼時候,但可以肯定是他在投奔王建之前的作品。

    這是一首簡單的七絕: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

    它仄起入韻,押平水韻“十一真”部的七絕,平仄嚴合。到了晚唐,寫七絕還出律是說不過去的。

    從內容來看,這是一首感時詩。有很多朋友認為這是一首詠古詩,其實算不上。這裡只是寫了一年左右的變化,並沒有那麼久遠的古事要懷吊。

    這首詩的關鍵在於詩人是以燕子的角度來寫,這在當時,自然是新奇有趣的。又有很多朋友拿劉禹錫的《烏衣巷》中的燕子來和這首詩聯動,借“舊時王謝堂前燕”的燕子來說明這首詩的懷古。

    其實兩不相干。劉禹錫的《烏衣巷》實際上還是以詩人看到的景色來逐步展開對舊王朝的懷想,燕子不過是他情感抒發的一種工具。他寫燕子“飛入尋常百姓家”是明明白白的第三視角,甚至是上帝視角,所以我們在讀那首詩的時候更容易代入遊人身份,體驗方式因為正常而平常。

    韋莊這首感時詩就明顯要有趣得多,通篇都是以燕子的身份在表述。

    “去歲辭巢別近鄰,今來空訝草堂新。”去年離開,今年回來卻驚訝地發現房子都換新了。

    “花開對語應相問,不是村中舊主人。”在花叢中互相聊天,才瞭解到這房子已經換了主人了。

    這就是完全把燕子當作人在思考,如果沒有標題《燕來》,我們把這首詩的主人公換成去年離家的遊子,今年回來,人事已非,房屋易主,那種世事動盪,朝不保夕的感覺是不是一下子就出來了?

    韋莊用字簡單、明白,很有盛唐詩人的風範,但是情感委婉、綿長,正是晚唐詩人的輾轉心思。

    這是中唐和晚唐詩人共同的努力,讓情感更加細膩,讓表達更加精緻,這種詩風的轉換一旦配合社會風氣的頹唐,就成為後人詬病之形式浮華、內容空洞的晚唐體。

    韋莊經歷了唐朝覆亡的整個過程,並幫助王建立國,成為前蜀的開國名相。但是他在轉折點之後將情感都隱藏了起來,只是透過花間詞來逃避自己已經死亡的天下之心。

    他轉折點之前的詩,在語言上學習盛唐中唐,在內容上雖然受李商隱、白居易等人影響,意境婉轉悠遠,但是並沒有頹敗的氣息。

    韋莊因為政治位置轉換,放棄了詩的創作,是晚唐詩壇的一大損失,卻成就了千年詞牌“骨秀”基因。

    韋莊明顯意識到自己精神上的變化,但是潛意識中固守著詩的諷喻功能和高尚地位,所以不願意再寫詩。

    詩詞分野是一個文史潮流,在韋莊的身上是體現得最為決絕的。

    《燕來》是一首好詩,很有些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味道。

    崔護的桃花詩是熱烈中的遺憾,而韋莊的燕來詩,是清冷中的哀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生活中以及職場工作中,要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你怎麼看?要注意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