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在堂書法

    王鐸的許多作品註明是臨二王法帖,既是臨,就要尊重原帖。可每件作品與原帖相比,從視角形象看,相差不是一條街。這是為什麼?求道友解惑!

    很好人會說:王鐸境界高,在臨的過程中,把二王神采筆法墨色及章法一次性吸收並融匯於自己的作品。既如此,為何說“臨”呢?

    “臨帖”:中文字典是這樣解釋的:1:照著他人的字畫書寫或繪畫,2:臨摹舊作入手,3:臨摹原作的寫帖,照著原帖臨摹。

    既是臨帖就要保持原帖的本來面貌,當然也會本能的融入自己的風格。王鐸的作品絕對性的體現了自己的風格,儘管裡面有二王的味道,但是說他“臨二王法帖”就有些不太合適了。

    不知本人看法是否正確,請指正!

  • 2 # 一葉小舟82704

    所謂臨帖,不單純的在臨寫,更在於讀,更在於悟。用筆有出處,何苦在於似;神韻相融,何必在於形。其實這就是師古而不拘泥於古之典範。如果只求形似,而不求神交,沒有自已的風格,那就只能成為別人的影子。

  • 3 # 伍增傑書法詩詞歌賦

    臨帖就是取法。法古聖賢法也。何為古聖賢法?其法何在?在古聖賢法帖中!欲得其法,首要讀,讀其帖,讀其所處時代,讀其歷史,知其所有,或得悟其一二法——如筆法字法墨法章法也。然王羲之久無其真跡也,只可多讀多慧於心也。

    又,蘭亭序者,王羲之尚且不可再得,何況後來者哉?

    吾儕輩只可多讀書而已。

  • 4 # 一塵堂主

    這就是王鐸的高明之處,因為王鐸所臨的古帖,字型都比較小,不宜直接放大了寫,因為大字和小字筆法不同,如果不改造筆法,字就會飄,站不住。

  • 5 # 西園秋竹

    臨帖的用意,是學古人法度,而為自己創作所用。不然,臨帖的意義不大。何為法度?法度並不是形似。這個當你弄懂法度的時候,自然就明白了。

    舉個簡單例子,蘭亭的法度是什麼呢?比如字法,當你把那20個“之”字臨得很形似,難道就學會“之”字的法度了嗎?絕對不是,那只是記住字形的死方法,無抒情性。因為王羲之的法度是具備動態平衡的,在變化中而不失法度的。法度是以有限來創造無限的。如果停留在形似,而形是千變萬化,那你永遠找不到法度的本質。如果拘泥於形似,最終會把自己變成書奴了。

    又如筆法,古人說,千筆萬筆,其實就只有一筆。你弄懂了一筆,其他就會了。但很多人卻認為楷書有楷書筆法,行書有行書筆法,草書有草書筆法等等。那是把點畫形式當法度看待。按這個觀點,畫的形無盡,筆法更加無窮無盡了。這顯然是不合古人書畫同源的原意。

    法度,需要在萬中找一,這是共性。然後化一為萬,這是形式。追求形似,以形似為法度,那這個法是死的,不能化生,沒生命力的,所以說,僅僅拘泥形似,法度死已,不可不知。蘇軾說,學則不是,不學也不可,就是這個理。

  • 6 # 千年蘭亭

    王鐸總說自己是二王傳人,但看他的字,一點也不像王羲之或王獻之,給人的印象完全是獨特的酣暢淋漓的風格。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降清的貳臣經歷,帶給王鐸以無盡的苦悶與自卑,於是,在書法上,不管像與不像,他都要標謗自己是標準的二王書風,是正統的書法。

    2、王鐸學習二王的範本,除了《聖教序》與《蘭亭序》之外,更多的是《淳化閣帖》,這也是王鐸與董其昌的最大不同之處。董其昌有足夠的財力與精力,去收集收藏二王及晉唐書法真跡,而王鐸不具備這樣的能力。

    也就是說,董其昌是真正學帖的,而王鐸學的是《淳化閣帖》這樣的刻帖。大家知道,淳化閣經過多次翻刻,不僅筆跡已失,而且錯誤較多,所以王鐸的字與王羲之的字差別較大。這不能怪他,這是版本的問題。

    3、作品尺幅變化所致。王羲之所處的年代,沒有大尺幅的紙張,所以二王的作品都是小尺幅的手札、片牘、書信之類。

    而從明代開始,隨著生產工藝的改進,大的宣紙開始出現,於是大尺幅的巨幅長軸作品流行。

    但是,直接將二王的字移植到大尺幅作品上並不適宜,於是王鐸進行了創造性的發揮,尤其使用了更為豐富的墨法,使作品與二王有了較大不同。

    王鐸一生臨摹了大量二王作品,尤其是將一些二王手札改成長幅鉅製,這些作品已完全脫離了原帖的模樣。

  • 7 # 張勁逸

    名家臨帖實際是"愛屋及烏"的光環效應在起作用。像與不像原帖字形已經不是主要衡量標準。

    (王鐸臨聖教序)

    按道理臨帖首要條件就是要像,筆畫結體都要嚴絲合縫的,古人稱之為"如燈影賦形"般精準。

    如果是一般人臨的有一點疏忽。就會說臨的不好。

    然而大書法家的不像就是有個人特色,或者一點不像乾脆美名為"意臨"。

    (趙孟頫臨聖教序)

    因為重要的是他是書法大家,本身就寫得有特色,再加上《集王聖教序》又是"天下第一臨習碑帖",那麼換個風格筆法,品味一下另一個大家臨《聖教序》的是如何臨寫的,相當於是珠聯璧合的合二為一,錦上添花的效應。大部分人都會交口稱讚說好的。

    (陸維釗臨聖教序)

    具體來講這也是有其內在道理,臨帖主要的分兩種,一種是主動臨帖,一種是被動臨帖。

    所謂被動,也就是我們每個人經常進行的從形似到神似的過程,必須一筆一劃一絲不苟的臨習,相信那些大書法家最初都是這樣過來,

    所謂主動臨帖,就是說臨到一定時候。對帖有了自己的理解。特別是這些人已經形成了自己風格,而且已經功成名就,成了大書法家,臨的不能說高於原帖的好。最少是在原帖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筆法見解,融入了自己的風格,就像王鐸這樣。

    (沈尹默臨聖教序)

    於是,對於王鐸這樣書法家,人們本來就喜愛,如果再看到他們臨過《聖教序》,就更有了一種親切感,更願意透過他們臨的同樣的帖,來換個角度,體會和學習王羲之的筆法和結構。因為他們就是終身臨習二王筆法的專家,對二王筆法有自己經驗總結和自己的理解。如果能通他們的臨帖體會到聖教序有些筆法,寫法,就更有意義了。

    這個和我們普通人臨的不像有很大的區別,我們還在摸索階段,臨的不像是沒有吃透,是被動臨帖,而王鐸已經摸透了二王筆法,全面掌握了之後,遊刃有餘的融進自己的理解。

    因此,透過王鐸臨帖,儘管不像,但確實能學到王羲之筆法結體一些細緻入微的地方,何樂不為?這也就是為什麼王鐸臨的不像,而人們卻推崇並樂於臨寫王鐸臨聖教序的主要原因。

    類似還有董其昌臨《聖教序》,臨顏真卿《祭侄稿》。何紹基臨《張遷碑》《石門頌》等,都距離原帖有較大差異。沒辦法,愛屋及烏,由於大多數人喜愛他們的書法,所以就更樂於看他們客串一下《經典法帖》的臨習。

  • 8 # 是學寫字的彥祖呀

    你看的只是王鐸後期作品吧王鐸臨聖教序

    王鐸臨二王法帖的時候,神形抓得非常準,是下過很深的功夫的。

    學米芾+顏魯公

    後期的王鐸,博採眾長,結字中吸收了很多米芾的元素,同時在筆法上,綜合吸收了二王“內撅”和“外拓”筆法,與顏魯公的“篆籀”筆法,強調筆畫之間、字與字之間的連帶痕跡,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風。

    此時的王鐸在作品結字上幾乎是脫去了二王風貌,但是在筆法上,還是繼承了古人遺風的。

  • 9 # 木衍齋

    沙孟海先生在《近三百年書學》這樣評價王鐸:“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夫又深,結果居然能夠得其正傳,矯正趙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於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中興之主"了。”現代草書大家林散之認為王鐸為“自唐懷素後第一人。”

    王鐸1592—1652,字覺斯,又字覺之,號嵩樵、石樵、痴樵、雪山。明萬曆二十年生於河南孟津雙槐裡。十四歲開始讀書,十六歲入庠,三十歲中舉,天啟二年三十一歲中進士,崇禎十一年任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經筵講官、教習館員等職。清順治三年,以原官禮部尚書管弘文院學士,充《明史》副Quattroporte。順治六年,授禮部左侍郎,充太宗文皇帝實錄副Quattroporte,同年晉少保。順治九年病逝故里,諡文安。

    王鐸博學好古,工詩文,善畫山水,梅蘭竹石,尤精書法,名重當世,時與董其昌齊名,有《擬山園帖》、《琅華館帖》行世。王鐸正書學鍾繇,行草宗二王。皆能自出胸臆!王鐸相當重視對魏晉境界的追求,他曾自道家法雲:“予書獨宗羲、獻。”“《聖教》之斷者,餘年十五,鑽精習之。”又云:“《淳化》、《聖教》、《褚蘭亭》,予寢處焉!”。也曾提出:“書不過晉,終入野道。”可見,王鐸是專研晉唐名賢之妙而功力彌深的。他在崇禎年間任翰林院學士,得見內府秘藏,閱大量古賢名跡,眼界大開。他對米芾書法更是一見傾心,歎服皈依。

    王鐸一生學書勤奮之極,自雲:“餘從事書藝數十年,皆本古人,不敢妄為。故書古帖日多。”清人倪燦《倪氏雜記筆談》記王鐸自定字課:“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以此相間,終身不易。”清人錢謙益《牧齋全集》中為王鐸所作墓誌銘寫道:“秘閣諸帖,部類繁多,編次參差,蹙衄起伏,趣舉一字,矢口立應,復而視之,點畫戈波,錯見側出,如燈取影,不失毫髮!”可見他對傳統浸淫之深,如此對古代法帖爛熟程度,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罕見的。然而王鐸是一位既深諳傳統,又銳意改革的書家。祝允明,徐渭等首創以狂放的姿態抒寫性情,這些對王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他在很早就有了反潮流的奇崛胸懷。王鐸超凡的天資,過人的勤奮,廣博的閱歷,深厚的文學素養使王鐸的書法在入晉唐宋賢之室,承米芾遺意,自出機杼,別樹一幟,無可爭議地成為明末書壇上浪漫主義書風的核心人物。也是中國書法史上繼往開來的大人物。

    歷代書學評論家對王鐸書法更是推崇備至。清人郭尚先《芳堅館題跋》稱:“京居數載,頗見孟津相國書,其合作者,蒼鬱雄暢。兼有雙井天中之勝。”康有為《廣藝舟雙楫》謂:“吾謂行草之美,亦在‘殺字甚安"、‘筆力驚絕"二語耳。大令沉酣矯變,當為第一,宋人意態,故行草甚工,米書得之,後世能學之者,惟王覺斯耳!”又云:“筆鼓宕而勢峻密,真元明之後勁。”近人馬宗霍《霎嶽樓筆談》稱:“明人草,無不縱筆以取勢者,覺斯則擬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如不盡,非力有餘者未易語此……”吳昌碩評王鐸有:“文安健筆蟠蛟螭”、“有明書法推第一”之論。

    由於書寫內容是詩稿、手札。這種獨特的書法樣式,其最大的特點是不拘格式、靈動流暢。所謂“信手自然”此類作品大多是在情景交融、心手雙暢的狀態下所書,雖若不經意,但功力自在,縱逸蘊藉,舒捲典雅。似有天人合一之境。達到了王鐸書法藝術中絢爛成熟的境界。令讀者歎為觀止!王鐸詩文稿已見多冊傳世,此冊三十二開共六十四頁,計抄錄自作詩一百十六首,尺牘稿六首。各詩都有圈改塗點處,可見反覆修改,致力之勤。字作行草體,流利遒美,筆無滯疑,是他中年書藝成熟後典型風貌。由於是抄錄自己的詩,沒有作卷軸那樣太多的作傳世之想,因此就少了些許顧忌,不再刻意,自由暢達,自己的所學、所長,甚至積習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在這些墨漬錯縱的紙面上,我們看到了鐘王的韻致,米芾的瀟灑,而米氏的影響似乎比鐘王更強烈,結字用筆有時真的具體而微,但我們回首去看看他的大幅作品,一種執拗地力圖表現自我的慾望就顯得特別強烈了。於是稿書中的這份自然,就特別地惹人歡喜。

    《王鐸詩稿墨跡合璧卷》乃王鐸45歲後所作,古律詩稿116首,手札尺牘6通,行書為主,兼真、草,筆力雄健,結字茂密,氣勢跌宕超逸,率意天真,節奏變化顯著,既得險峻之致,又能復歸平正,比其他的作品更加淋漓盡致,發揮個性。法度從容,不是規矩尺寸,直接先賢諸妙之傳。 此件墨跡內容之博,字數之多,較現存的王鐸傳世作品而言,堪稱王鐸一生之煌煌鉅著。

    我們將《王鐸詩稿墨跡合璧卷》 精確複製,作為極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饗書友!請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無限接近原件超精複製品,不是網上通行的嚴重調色的低精度圖片形態!欲購專業級《王鐸詩稿墨跡合璧卷》超清複製件的書友,請自行去某寶搜尋“大成國學堂”,店內搜尋參演加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13歲男孩殺害10歲女孩後拋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