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國學

    “席不正,不坐”出自《論語•鄉黨篇•第二十章》,這句話是在說孔子對坐席的講究。

    首先需要簡單解釋下這句話中的“席”。一般來講,它是一種用蒲草編制的長方形坐具,就是我們熟悉的席子。在春秋時期人們的坐具一般都是席子而非凳子,因為這樣的坐具低矮、離地面距離很近,所以那時候人們的坐態相當於席地而坐,相傳這種落座習慣一直延續了三千多年,直到唐宋之際,人們才將坐具改高,逐漸告別了席地而坐,演變成今人的垂足而坐。

    關於“席不正,不坐”這一落座講究,歷代學者分別給出了不同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解釋最為淺顯,即根據字面意思可將“席不正,不坐”理解為:如果席子沒有被擺放端正、整齊,孔子就不坐。宋明理學家朱熹比較支援這種解釋,他在《論語集註》中引用了心學奠基人謝良佐的話:“聖人心安於正,故於位之不正者,雖小不處。”他認為孔子是一個心存至正的聖人,至正之念決定了孔子在現實中要求事事齊整、一絲不苟的行事風格,所以席子是否擺放端正這種小事也必然會為孔子所在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席不正,不坐”是說孔子講究席子擺放得是否整潔、端正。

    第二種解釋進一步延伸了何謂坐席端正的具體含義。席子擺放端正並不僅僅指視覺效果上的整潔,還指是否符合禮教規範,也就是說席子拜得合乎禮教規範才叫端正,反之則是“席不正”。坐席不僅僅是坐具,還具有區分人們身份等級的作用,正如《禮記•曲禮》所說的:“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東向西向,以南方為上。”這是說若是南北朝向的坐席為主位時,它西側的座位為上座;東西朝向的坐席為主位時,它南側的座位為上座。如果自己的位置擺錯了,或者自己坐錯位置了,則是違禮的行為。

    第三種解釋同樣是基於禮制去解讀的,即不同材質、厚度的坐席分別是給不同身份等級的人設定的。比如《周禮•春宮•司几筵》提到坐席的不同材質:“司几筵,掌五幾五席之名物,辨其用,與其位。”這句話中的五席就是指等級由低到的五種席子,分別是莞席、藻席、次席、蒲席和熊席,其中熊席是用猛獸皮革製成的,供身份最尊貴的人坐。

    此外坐席的厚度、高度也代表了落座人不同的尊卑等級。通常一人獨坐的席子要高於二人席,二人席高於三人席……以此類推,席子上坐的人數越少,席子鋪得越厚,坐在席子上的人身份就越尊貴,比如據《禮記•禮器》就提到:“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可見席子高度的不同,代表了落座人不同的身份等級,千萬不能隨便坐,否則失禮。

    綜上,如果從周禮的角度去分析“席不正,不坐”,就會發現超越字面意思的坐席講究,這些講究出現在記載周禮的歷史文獻中,而孔子又是周禮的忠實擁護者,所以也可以說是孔子對坐席的種種講究。

  • 2 # 文史之美

    “席不正,不坐”這句話出自《論語•鄉黨第十》,從字面意思來看是說“席子擺放得不端正,就不能落座”這是孔子對“禮”的要求。這裡的“正”有兩層意思:一方面是方位上的“正”:南北向,以西為上,東南向,以南為上。嚴格按照禮制的要求才能稱之為席之正,否則為席不正。另一方面是心存至“正”:“聖人心安於正,故於位之不正者,雖小不處。”孔子注重方方面面的“禮”,事事都嚴肅整齊,即使坐席擺放的是不是與牆面平行這種小事都一絲不苟,如果不正,堅決不姑息遷就。

    孔子對於坐席的要求是以小見大,是於細微之處體現“禮”。無論何時,我們每一個人都行應該堅守心中的“正”:正義、正直、正氣凜然、正大光明,要正人需先正己!

  • 3 # 燕青讀書

    孔子生於周朝晚期的春秋時代,當時的周朝禮崩樂壞,他30歲時,創辦教學,主張禮樂治國,他想讓國家社會走上正路。

    “坐席稍微有點移動偏斜,不坐”。這是孔子時時處處以君子標準要求自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要把他的學生培養成君子,成為更好的人,首先自己以身作則,行之合乎禮,不逾規。

    古人坐席,天子五重,諸侯三重,大夫再重,南北向,以西為上,;東西向,以南為上;此席為正。

  • 4 # 憂國憂民士大夫

    席不正,不坐。出自《論語•鄉黨第十》,意思是

    坐席沒有擺正,就不坐。也許有人會覺得“席不正,不坐”未免太過於吹毛求疵。其實不然,當人在自己漸漸偏離正道的一思一念沒有意識到或把握住時,便會造成更大的偏差。擴大至一個人群或社會更是如此,當大多數的人揚棄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便造成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局面。人人為一己之私可以互相爭鬥、爾虞我詐,做一些損人不利己之事,葬送的是傳統淳樸的民風。因此,別再輕忽自己一時放縱的言行,守住做人的根本:真誠、善良、堅忍,那便是對得起個人的生命意義。

    這裡有個事例是孟子的故事,大概說的是這個意思。

    孟子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而言,曰;“吾懷娠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 |食|,胎之教也。今世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買東加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孟子少年時,有一次東家鄰居殺豬,孟子問他的母親說:"東家為什麼殺豬?"孟母說:"要給你吃肉。"孟母后來後悔了,說:"我懷著這個孩子時,席子擺得不正,我不坐;肉割得不正,我不吃,這都是對他(孟子)的胎教,現在他剛剛懂事而我卻欺騙他,這是在教他不講信用啊。"於是買了東家的豬肉給孟子吃,以證明她沒有欺騙他

  • 5 # 佛子鑫

    席不正,不坐。出自【論語•鄉黨第十】。

    意思是坐席沒有擺正,就不坐。

    也許有人會覺得“席不正,不坐”未免太過於吹毛求疵。其實不然,當人在自己漸漸偏離正道的一思一念沒有意識到或把握住時,便會造成更大的偏差。擴大至一個人群或社會更是如此,當大多數的人揚棄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便造成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局面。人人為一己之私可以互相爭鬥、爾虞我詐,做一些損人不利己之事,葬送的是傳統淳樸的民風。因此,別再輕忽自己一時放縱的言行,守住做人的根本:真誠、善良、堅忍,那便是對得起個人的生命意義。

  • 6 # 趙宇宏

    席不正,不坐”。出自《論語》

    我個人理解,意思是坐席沒有擺正,就不坐。背景應該是孔子周遊列國時,當時時代室內傢俱簡單,一般桌子無凳子之類,只有在地上鋪一竹蓆,所謂席地而坐,也許有人會覺得孔子“席不正,不坐”的觀點未免太過了。其實不然,他的觀點當人在自己漸漸偏離正道的一思一念沒有意識到或把握住時,便會造成更大的偏差。究其本質,細節才是禮儀的精髓。所以,不管是學習禮儀,還是在生活中與人見禮,必須關注其中的細節。一個人的言行舉止是否合乎禮儀,幾乎都是從細節處判斷的。當然,禮儀是一個龐大的行為體系,禮儀細節數不勝數,所以,要想處處做到彬彬有禮,就需要下很大工夫。擴大社會更是如此,當大多數的人揚棄正確的“是非善惡”觀念,便造成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局面。人人為一己之私可以互相爭鬥、爾虞我詐,做一些損人不利己之事,葬送的是傳統淳樸的民風。因此,別再輕忽自己一時放縱的言行,守住做人的根本:真誠、善良、堅忍,那便是對得起個人的生命意義。那些把握禮儀精義的人,遊刃於社交場合,總是能在細節上體現出個人修養。

     

  • 7 # 千島湖觴

    你好!孔子在《論語》鄉黨篇第十二章所言的“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此語講究的是一種做事和做人的態度。

    古代的席指的是什麼

    席:古代沒有椅子和桌子,都坐在鋪於地面的席子上。類似於我們今天涼蓆以及炕蓆的一類坐具。但是也和古代的席也有很大差別。

    譯文

    席子放得不端正,不坐。

    我認為此語含義

    它體現的是一種做事態度的嚴謹和一絲不苟並保持德行操守的一種品質。

    對一個小小的坐具都嚴格要求禮儀並一絲不苟,體現了孔子嚴謹的做事態度。

    孔子像

    之後由孔子之辭演化出不同版本。語境不同,但是意味相同。《韓詩外傳》卷九:“少時,東家殺豚。孟子問其母曰:‘東家殺豚何為?’母曰:‘欲啖汝。’其母自悔失言,曰:‘吾懷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適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買東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孟子的母親用此語來教育孟子要講求誠信而且做事要一諾千金。

    孟母與孟子

    漢代王充《論衡·命義》:“子在身時,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非正色,目不視;非正聲,耳不聽。”

    王充用此語來表述自己是一個正人君子應該言行合理。做事要符合道義不做任何不符合情理的事情。

    楊萬里像

    宋代楊萬里《庸言》:“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身而不正,可乎?”

    楊萬里用此語來嚴格要求自己,勤儉行為端正可修身。

    元代喬孟符《金錢記》三折:“你豈不聞女子無事不出閨門。夜行以燭,無燭則止。行不動塵,笑不露齒。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

    喬孟符用此語來女子應該遵從“三從四德”也應該禮儀行為並符合規範。

    十分感謝你撥冗時間來閱讀此文。

  • 8 # 野狐習禪

    野狐試答

    題主好,“席不正,不坐”出自《論語 鄉黨》篇中,該篇27章,是孔門弟子對先師日常容色言動的謹書備錄,讀之如聖人在側。

    有人覺得孔子過於講究,覺得孔子迂腐,其實是不懂孔子的苦心。聖人之道不離日用之間,孔子要建立一個有序的社會,必然要重視禮,而這些生活細節的背後是禮,其事雖小,其“義”卻大,所以必須講究,弟子詳記也是深明其中的道理。

    “正名”是孔子思想中的重要內容,《論語 子路》載“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缺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

    正名乃為政之要道,子路並未深刻理解孔子的教誨,一致衛國政亂時,他卻涉足其中,最後死於非命,實為可惜。瞭解了這些,我們就可以深刻地探究題主的問題了。

    “席不正,不坐”,野狐理解“不正”的第一層意思是請客的理由“不正”。我們不是常說“酒席好擺,客難請”嗎?原因就在“席不正”,理由不充分。人情事理古今相同,這一點,我們從現實生活中就可以理解。

    第二層意思指位置“不正”。看看用現代生活中的例子,這點就很清楚了。各種會議上,領導在臺上能亂坐嗎?各有自己的位置。古代這個講究就更大了,顏真卿有傳世法帖《爭座位帖》,內容就是圍繞座位的問題。

    日常宴請,座位也是很講究的,現在雖然用圓桌,不分上下了,但坐位也是不能隨便的,總不能讓年長位尊的人坐在上菜的地方吧。在古代,座位的講究就更大了,古人在宗廟按爵位來排座,在朝廷按官階排座,在鄉里按年齡排座。再大的官,回到故鄉入席,也要禮讓年長者上座,否則就是失禮,會被人恥笑的。

    第三層意思指酒席準備草率,主人並無真心敬意,既然如此還是不去赴宴的好。

    如果“席正”,又如何來坐?宴客之道和坐席之禮是想通的,主人熱情誠懇,客人恭敬得體,坐相吃相,應答都要得體才好。古代的箕踞而坐就如同現在的翹著二郎腿一樣,是極不禮貌的不禮貌坐相,正式場合是不允許的。

    看是一個小小的問題,單這涉及教化的問題,意義自然不一班了。

  • 9 # D東哥

    “席不正,不坐。”古代沒有椅子和凳子,在地面上鋪席子,坐在席子上。這句話的意思是:坐的席擺放得不端正,不就坐。

    “席不正,不坐”這句話出自《論語·鄉黨》:“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席不正不坐。”

    孔子平時不論做什麼都很守禮,肉切得不方正,不食,坐席不正不坐,他提倡一個人的日常起居一定要做的像一個君子。

    可見孔子對禮儀相當重視,為什麼?孔子一生都在提倡“克己復禮”,“因此,席不正,不坐”也是他特別重視一種禮儀。

    春秋時代,人們家裡設施比較簡單。當時沒有椅子,家裡人都是坐在席上。來了客人也全部都是席地而坐,所以對席是很講究的,也洐生出不少與席有關的詞。

    如:坐在席中心的人,地位較高,稱作“主席”,舉行的宴會叫“筵席”、“酒席”,參加叫“出席”、“坐席”,不參加叫“缺席”,中途回去叫“退席”。一個男人長大了,才能有“一席之地”,才有自己的“席位”等等。可見席在當時的地位是很高的。

    所以古人在坐席方面仍有嚴格的禮儀,席不正,說明你對客人或德高望重的人的地位沒有給予重視,也不尊敬人,不坐,就是一種抗議。

    根據孔子弟子們的有關記載,孔子每次在講學落席之前,一定要先觀察席放的是否端正,若席子不擺放端正,他不會坐下的。

    從孔子對待禮儀細節上這樣小事來看,席不正,雖然只是一件小事,卻體現了孔子對於禮儀細節的注意。在孔子看來,禮儀事雖小,但意義大,它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制度和規範,任何事只有從小事做起,才能做出一番大事業。孔子這種講究細節的精神,在今天也是有一定的意義。

  • 10 # 藍色星球全視界

    席不正不坐”出自《論語•鄉黨》:“席不正,不坐。鄉人飲酒,杖者 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君賜食,必正席先嚐之;君賜腥, 必熟而薦之;君賜生,必畜之。”春秋時代人們的坐臥用具大多為席,古代人 坐時很講究禮儀,嚴格區分長幼貴賤等級尊卑,孔子推崇禮,故如果坐席排 位不按禮儀,入坐便有失體統,違背禮教。《禮記•曲禮》還有對席坐朝向的 記述:“席,南向北向,以西方為上;東向西向,以南方為上。”表明席坐很 重視面的朝向,南北向的席,以西方為上座;東西向的席,以南方為上座。 坐席不當,有違禮儀,“割席而坐”“割席斷交”的事情就會發生。

    席就是坐墊,因為周朝時還沒有桌椅,是從魏晉時代,北方少數民族使用的“胡床”開始進入中原地區,到隋唐時期以後,中國才逐漸有人使用桌椅。大家看影片裡春秋時期的情景就清楚了,當時就是地上鋪一個小蓆子,人坐在蓆子上。席不正不坐,就是如果那個蓆位不端正都不坐。要先把它擺正再坐,這是禮儀。還有一種解釋,明末的蕅益大師註解講,“不正,謂不依長幼尊卑之敘。”這裡的不正是指沒有按照長幼尊卑之序坐。我們現在請客,主賓主陪的座位要背靠牆,面對大門,上菜敬酒也是先從主賓開始,主賓位就是年長位高則來坐,這樣以此排下去就是長幼尊卑有序。《孟子》說,“天下有達尊三:爵一、齒一、德一。朝廷莫如爵,鄉黨莫如齒,輔世長民莫如德。”齒一就是年齡最大的人,將鄉黨之齒與朝廷之爵、輔世長民之德並列,可見對尊老重視的程度。

    關於席不正還有兩種解釋:一是說為席之禮,天子之席五層,諸侯之席三層,大夫兩層,違之則席不正。二是晚輩和其他人坐的如果是南北兩邊,那麼西邊是主座,古稱西席為尊稱,有的尊稱老師為西席。如果晚輩和其他人坐的是東西方向,那麼南邊是主座,違之則席不正。

    “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飲酒,此即古代的鄉人飲酒之禮。杖者,指老人。年長者拄杖,鄉人尊重他們,故杖者先。古有“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五十歲的人在家拄柺杖,人到了六十歲,在鄉里拄柺杖走,所以外邊見到杖者就屬於老年人。《論語偶記》中說,“此鄉人飲酒,謂黨正蜡祭飲酒也。”鄉親聚飲可能是年終祭祀及冠婚等事時。宴會中必須尊敬老人,年齡最長、輩分高的坐上席,古時鄉人聚會也是一個教育機會,對大家進行禮儀和德行教育。聚飲結束,如果老人不離席,在座的其他人都不動,要“長者先,幼者後”。所以等到杖者出,孔子“斯出矣”,這時候才退席。孔子是又講人情,但是同時又不失禮儀。

    “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儺,古人驅逐疫鬼及無主之殤鬼等鬼祟,而祭之於道上,迎納吉祥也。就是一種驅鬼儀式。這種儀式開始的時候,孔子“朝服而立於阼階”,朝服,就是穿著上朝的禮服。立於阼階,就是立於祖廟的東階,北宋經學家邢昺在《邢疏》中說,“所以朝服者,大夫朝服以祭,故用祭服以依神也”。因為朝服也可用做祭祀的禮服,穿著這種禮服,依神就是令神明依之而安定。因為孔子擔心驅鬼的儀式嚇到自己的祖先,所以他穿著禮服,站在祖廟的東階,使先祖神明得到安定,存心安神。

  • 11 # 本昌談歷史

    "席不正,不坐"這句話出自巜論語》。

    先介紹"席”是什麼東西

    席是由蘆葦編織成的物品,漢朝之前沒有橙子,就是坐在席上。席一般鋪在客廳裡,客人來了就坐席。

    "席不正,不坐”是啥講究

    席鋪放客廳正中間為"席正”,如果席鋪放的不南不北不東不西的叫"席不正”。古人做事很講究規距,"席不正”是不合規距的,更是對客人的不敬。

    "席不正,不坐”的含義

    "席不正,不坐”實際上是孔子告訴了人們以下幾個道理:

    (1)內容和形式的辯證統一關係。孔子要求做人端正,要從鋪席的規距形式入手,試想,你要做一個端正的人,連要求你把席鋪要"正”這點要求都做不到,何談做個"正人”呢!任何事物既有其內容,也有其形式,不存在無內容的形式,也沒有無形式的內容。

    (2)強調了禮儀對人的重要性。做人必須守禮,守禮要從一舉一動的小事做起,才能習慣成自然。記的小時候,因為我坐不正,站不直,沒少挨父親的罵,甚至因我"屢教不改"還捱過父親的打,當時很不理解,現在想來,在人前不端莊,坐不正站不直,甚至蹺起二郎腿,的確有失大雅,也被人看不起。小時父親的嚴格要求,正是要讓我養成"坐有坐樣,站有站樣”的好習慣。

    "席不正,不坐”對今天"坐席”的影響

    古人的"坐席"和今天說的"坐席”已完全不是一個意思,今天的"坐席”指參加宴會。但話又說回來,宴會坐次是最講究的,哪裡坐主賓,哪裡坐主陪,哪裡坐一般客人,這是參加宴會者不可馬虎的,位置坐錯了也為"席不正”,實際上今天宴席坐次的規距,也是源於古人的"席不正,不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張若昀受歡迎的原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