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袋鼠木木的思考日常

    當然不是啦。

    人們都會有一個階段對生死展開思考,如果你開始認真想這個問題,說明你在為自己找尋活著的意義。

    在我們的教育文化中,沒有關於對孩子的“死亡教育”,所以大多人對死亡的思考都純粹靠自己某天突發奇想來想一想。當你想要同別人聊聊這個話題時,對方大可能會說:“你一天想這些幹嘛啊。”“什麼死不死的,別說這些不吉利的話。”

    高中生,要成年了吧,那麼這個問題來得更是時候了。

    不久,你將開始走上自己的人生選擇之旅,每一個選擇都將影響你的下一步,以至於長久的未來。你覺得你在悲觀地思考“生死”,是因為你的旅程即將出發,未來的不確定性讓你憂心害怕。離開舒適圈是難事,接受自己的成長需要勇氣。

    也許在你還沒有體驗到更廣闊的天空之前,你覺得自己受夠了,好像人生就這麼回事。事實上並不如此,你看看咱們領導班子的人生履歷,就知道自己經歷到的東西多麼少。不拿普通人的生活經歷對照自己是要給自己成為“偉人”的機會,不管你是“家庭的偉人”、“國家的偉人”還是“人類的偉人”。

    要給自己正面的生活意義和鼓勵,才能挖掘自己的才華,也才能體現自己的價值。“生死”不過是字眼,哪怕你將它們的意義摸透門清,也避免不了你要用行動才能活著。

    你應該開心才是,思考帶來的好處是你會窺探到自己的內心。所以不要擔心,只需告訴自己“我真棒”。

  • 2 # 心海沉思

    第一,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是現在心理健康教育一個正在開發的課題。每個地方都在開發屬於它特有的生命教育和死亡教育的課題。在疫情期間,生命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向。所以,思考生死是正常的,是某一階段的發展需要。

    第二,總是思考生死,說明這是你目前的一個關注點,一個結,你大部分的能力都在生死這兩個議題打轉,在非黑即白的地方打轉,沒有太多多餘的能量可用在其他的事情。是不是過於悲觀得看你的信念,你的認知,你內心出現的聲音和想法,如總是思考生死,是思考生命的意義,還是擔心死亡的突然,感覺生命的無常,焦慮死亡的突發,滿腦子就是各種各樣影視作品觀看到的圖文資訊,還是迷茫不知道前路何方……當然,最讓人擔心的是你關注的是實現的方式和途徑,方法和步驟。如果你有自殘自殺的行為或者意念,請務必到專業醫院評估診斷進行及時干預。生命無小事,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

    第三,作為一個高中生,有所思是現階段大腦發育的附加產物。想法很多,不受控制,是很多高中生的煩惱。從接待的諮詢案例看,從青春期開始,總是思考生死的男性來訪者比女性的多一點,思考的方向和內容兩性之間差異顯著。

    悲觀、樂觀都是可以改變的。推薦學習積極心理學的知識。個人推薦使用惜福日記,從反饋來看,它對於個人情緒調整,幸福獲得,成績提升,人際改善,個人成長等都有效。把每天發生在你或者你身邊的人的三件以上好事及其原因都寫下來。如今天,我吃到了特別想吃的水果。原因:①我今天學會5個新知識,自己獎勵自己;②我有專門的獎勵基金,獎勵自己的進步;③我完成了一項必做的生命清單專案。

  • 3 # 我是水晶姐

    做為一個高中生總是思考生死,是不是太悲觀?

    我做為一個高中生的媽媽,可能回答會從一個家長角度出發,但我也曾經有過這樣的年紀,雖然時代不同了,但是每個人青春懵懂的心態都是差不多的。

    其實不僅僅是你,任何一個人,任何人生階段都要把生死看得重要,只有知道生死的意義,我們才懂得珍惜生命,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和事比生死更值得我們珍重。

    生就有無限可能就有更美好的未來,死就是一切的終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夠健康快樂的長長久久的陪伴在身邊,尤其父母哪怕自己付出最寶貴的生命也希望兒女能好好的生活。

    高中生的心理狀態可能與學習壓力和年齡段的青春期有關係,尤其是這幾個月的疫情期間,不論哪個年齡段的人都會有心理波動的,高中又是一個特殊又關鍵的人生階段,來自家裡社會和學習的壓力,可想而知所帶來的困擾有多大。

    但是始終要明白,我們做為一個人,一個要強大起來的人,一定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要學會調節,每個人都會死去,我們更應該思考和看重在有限的生命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在你們這麼大就應該學會和養成保重身體的好習慣,按時的作息時間、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體育運動,還有就是要保持一個鬥志滿滿又愉悅的心態,心態很重要,不但讓自己活著輕鬆,還要明白自己的責任,只有自己生活的好才能帶給家人快樂和幸福。而高中生現在的責任就是好好學習,考入理想的學府,這樣才是實現更有意義的人生第一步。

    加油孩子!

  • 4 # 合一書畫

    生與死這個話題,在東方社會可能會避諱一些。一個人很早的認清生與死,並形成一個正確的生死觀對以後的人生是有很大幫助的。

    知道人有一天會死,你才能更珍惜活著的日子。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才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但是任何事情,物極必反。過度的沉浸在死的悲傷中,反而會讓人失去對好生活的嚮往,和前進的動力。

    其實,對死亡做好的認知就是要好好活著。

  • 5 # 愛的情感與心理記憶

    高中生,已經到了寫議論文的年紀,而議論文,恰好又是考察人的思辨能力。而這個時期的高中生,一般也會經歷生離死別,家中有可能會有長輩去世的情況,所以引起你的思考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

    至於說是不是太過悲觀,我覺得如果你的思維比較正常,或者說能夠正確擁有生死觀的話,那麼就不算太悲觀。

    你說你的頻率是“總是”,說明你有些害怕什麼,這裡有可能你的內心裡潛意識對於生死有些懼怕了。

    有些人很快能夠看開,有些人卻不能夠看開,但是有研究表示,即使是面對親人去世的變故的時候,人類也能從其中走出來並且再度融入社會生活,這是千萬年來進化出來的本能。

    或許你有遇見什麼挫折或者困難,但這一切都是暫時的,風雨之後總會見到彩虹,不要懼怕他,面對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戰勝恐懼,這段話你應該聽過吧。

    所以什麼生,什麼死,或許是新冠病毒帶來的恐懼,或許是高考帶來的壓力,無論是哪一個,都不會成為你人生中最大的坎坷。

    因為未來還長著,人生路漫漫。

  • 6 # 江湖音

    1.無獨有偶,思考生死這個問題,在我上學的時候也常常會有所思考。特別是在一個個夜深人靜的晚上,思考著人總有一死的悲哀。有時候也是思考不通,就這樣放在哪裡。去幹別的事情了,一忙碌起來,就不太會想這回事了。我覺得這就是身體和心理成長的一個過程,就比如當你剛開始發育的時候,你可能也會對著鏡子的自己,苦惱自己長得不夠帥,又抱怨自己不夠高一樣。

    2.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直到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好像找到了些許解決這個思考生死所帶來的的悲觀情緒。午夜夢迴,當我不知不覺中被人總有一死的悲觀環繞的時候,我就在心中默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句話。你可以試試看。所以,在那段時期的時候,無論是在QQ簽名,說說,座右銘,筆記本,還有通訊錄上我都把這就句話寫了上去。

    3.除了生死,都是小事。我工作是汽車保險的查勘工作人員。記得第一次處理傷亡案件的時候,切身感受到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死亡真的是離自己那麼近。好好珍惜眼前人才是,生命短暫,及時行樂。思考生死這不是個悲觀的問題,人最重要的是要快樂。換個角度去想,改變能改變的才是有意義的

    4.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的肆虐,讓大多數人直面生死,思考生死。思考生死,不是悲觀的事情,重要的是在思考沒有結果的時候懂得調節自己,和身邊的人分享。

    當生命誕生的那一刻去就是有了死亡的宿命。韶華易逝,做有意義的事,珍惜在乎你的人。

  • 7 # 宏澤家庭教育

    當我們一個人呱呱落地來的這個世間的時候 ,我們就有了“生”的開始,但同時“死”會結伴而來,有生就有死,這是自然規律,這是客觀的現實的。作為高中生,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存在,作為一個即將是成年人的思想,對生和死的思考又有了不同的深度,這是成長的足跡。為了更清晰自己對生與死的思考的脈絡,我們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來去理清這個脈絡:假如說死是我們出生之後的必然結果,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對“死”從容的接納了呢?然後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專心地去思考一下關於“生”的理解了呢?如果是,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思考:現在我的生命讓我已經擁有的是什麼呢?目前還沒有擁有的是什麼?我期待擁有的又是什麼?我現在擁有的和期待擁有的之間有什麼不同?假如我現在要去改變這個不同,要向期待的“擁有”邁進一小步要做的又是什麼?此時,高中生的我們已在步向用積極思維的導向去探索“生”的意義之道上了。

  • 8 # 龍聖爺

    從心理學和人性的角度來看,

    在你這個年齡,總是思考生死,和真正意義上,無論哲學上,還是宗教修行上,對於生死的生命探索,應該沒什麼真正的關係。

    因為,首先從生命的成長節奏來說,你目前,正處於,早上七八點鐘的太陽,正是充滿朝氣的時候,跟思考生死,實在是很不和諧,很不合拍啊。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你為什麼會這樣呢?

    那是因為,在你的心裡,對現實的生活,非常失望,失望多了,就變成了絕望,心絕望了,心就死了。

    心死了,對現實世界中的一切,就不感興趣了,然後,就鑽進哲學和宗教,總是去思考生死了。

    如果可以的花,現在你可以照顧不受打擾的地方坐下來,然後認真的問自己,

    1、在你的人生中,讓你感到最失望,和絕望的是什麼?

    2、你的家庭氛圍怎麼樣呢?父母之間 是經常吵架,離異,還是關係和諧,有愛?

    3、在你大的家族系統中,在近幾年有沒有,對你來說,比較重要的親人死去?比如,從小把你帶大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4、或者,你經歷過什麼,讓你感到,從此你的人生,就此毀滅的事情?比如,被侵犯?

    不要害怕,所有的一切,都可以改變。

    我,比你更小的時候,就開始總是思考人生了。

    在我初中的時候,家庭出了問題,不再有愛的氛圍,於是,我就開始思考生死,高中之後,直接走入佛門,修行了很多年,後來又學習心理學,同時做心理治療很多年,現在,有了幸福的家庭,和可愛的孩子,有意義和價值的工作。

    祝福你,年輕人。

  • 9 # 心理諮詢師海德

    你好,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場生死的旅程,由於文化背景和社會環境影響,我們常常避談死亡,因此我國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普及程度遠遠不及我們經濟發展在全球的同等程度。

    由於”生命教育”、”死亡教育”的缺失,我們的孩子對於生命往往缺乏一些敬畏。這也是近幾年青少年自殺率提升的一個影響因素。

    因此,我覺得高中生開始思考生死,恰恰是成長成熟的體現,同時也符合其心理階段的需求。高中階段的孩子處於青春後期,正是追求自我認同的關鍵期,對於生死的思考可以幫助其建立”生命觀”。

    當然,對於高中生思考生死也需要注意兩個方面。

    一方面,要了解最近是否經歷了什麼重大事件,讓其對於生死有了更多思考。如果有經歷親人離世、親眼目睹死亡或者其他與生命有關的應激事件,我們需要對其有更多關心,並且對其的應激狀態進行觀察,必要的時候需要與學校心理諮詢師進行溝通。

    另一方面,要評估其思考生死對於自身的影響。如果其太過關注於生死,以至於影響學業、影響正常的人際關係以及影響其生活作息,那麼需要與學校心理諮詢師進行溝通。

  • 10 # 心理諮詢和開悟指導

    生老病死,每個人都逃不開,偶爾會有這方面的念頭,也很正常,它只是你千千萬萬的念頭之一。有念頭時,覺察它,然後回到當下。

  • 11 # 張玉娟

    不是悲觀,是人的正常生長規律。到了高中這個年齡段確實是會思考生死的。不止如此,還會思考人生,關於獨立的,關於自信與信任的,以前默不做聲的那些思緒,自主壓抑的想法和願望會隨著身體的成長,年齡的成熟而一一冒出來

  • 12 # lj1105

    思考生死,是構建人生意義一種重要的思考方式。在西方哲學的框架下,死亡焦慮、生命意義都是人存在於世的核心議題,非常重要。

    正是這些思考,幫助我們思考我們存在在這個世界是為了什麼?進而確定自己要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

    你問,是否太過於悲觀?

    我倒覺得思考生死,是需要敢於直麵人生侷限的勇氣,是積極正面的。

    而什麼是悲觀負面的呢?是渾渾噩噩,如果用思考生死,來避免真正好好的活在當下,面對人生給予的挑戰,那才是悲觀的哦。

    希望親愛的你是前者。思考屬於你的生死答案,好好地活在當下。

    願你

    在人生的每一刻,都活出真實的自己。然後不帶遺憾地安然死去,告訴自己:我活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近地衛星可以是同步衛星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