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寶寶沒時間

    我覺得呢,這個要看孩子的個人情況,孩子依賴媽媽是天性,再說兩歲半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還不太清楚,很清楚記得我家大寶二寶小時候,同樣的玩具,每種都有一模一樣的同款,不給買就地上打滾,現在慢慢大了,所有事情都能用完整的方式表達,反而和小時候的愛哭愛鬧一百八十度大轉變

    我覺得可以寵,但不要溺愛。我時常說“什麼年紀,就做什麼年紀該做的事情,一兩歲兩三歲的孩子正是玩和撒嬌的年紀,什麼都不懂的孩子,你讓他像大人一樣,這不是愛,是剝奪了孩子每個年齡段該有的快樂?”

    對於您說的,孩子什麼事情都需要您幫忙做,需要糾正?我覺得孩子還太小,不要急著糾正,慢慢來,日常生活裡讓孩子潛移默化的,多參與力手能及的事情,孩子幫忙多給肯定與讚揚,慢慢就會改正的

  • 2 # 全職寶媽果兒胖

    我覺得不用。她需要你才會表現出來要你。越大越不要你了,給她安全感,過了三歲,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不需要你。到時候你又該傷心了

  • 3 # 默大新

    還是別人一開始管的不多或者沒有媽媽有耐心,所以會依賴媽媽,適當干預一下,主要還得是家裡人能真心實意的想要幫你帶才行

  • 4 # 愛寵兄弟的一家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 我覺得可以適當的跟她講一下如果媽媽沒有空的時候你看爸爸或者家裡其他人有空的請他們幫一下忙試試。但不要強行的要求她一定要去你只能慢慢的引導她去,因為她可能有以下幾點的表現才會什麼都依賴媽媽的,如果你強行或者兇她去她會更加的不敢。來看看孩子為什麼那麼依賴媽媽的以下幾點吧!1,對於才兩歲半的寶寶她的安全感還不強,在她的意識裡媽媽才能保護她有什麼只要找媽媽就會得到幫助。2,平時都是媽媽帶的所以比較黏媽媽覺得媽媽才是天天陪我玩的人,有媽媽在我就好開心,什麼事只要一叫媽媽就來了。3,兩歲半是最喜歡說話的時候平時媽媽給我講故事聽音樂這都是我喜歡的事,所以覺得世上只有媽媽好什麼事就只信任媽媽覺得媽媽是最好的!4 ,平時帶出去玩給她買零食給她吃的都是媽媽帶媽媽給她,所以她的意識裡就只有依賴媽媽向媽媽撒嬌就能得到她想要的了! 所以平時如果家裡其他人都在媽媽就應該時不時的叫爸爸或其他人你們幫寶寶一個忙拿什麼吧或者是幫我一個幫吧,因為我需要幫助這樣孩子聽多了看多了,她就會有意識家裡其他人也愛她也會跟她玩也會給吃的她,也會給她講故事放音樂等,慢慢的寶寶就會肯接受別人的幫助了!希望我說能幫助到你!

  • 5 # 小鬧子媽媽

    我家一歲半,出門也是會拉著我的手,有時候跟您也是一樣的想法,是不是孩子依賴性太強。

    後來,我出門用心去觀察他,發現他並不是依賴,只是不敢跟別人玩,我就自己拿起玩具跟他演示一遍,假裝玩的很開心。於是,他就也玩了起來,而且慢慢的都要嘗試一遍,放開了自己,就沒有那麼依賴我了。

    您也可以試一下~

  • 6 # 豆媽帶娃

    你應該為此感到高興,因為你是孩子最信任和最依賴的人。孩子對母親的依賴是天生的,不需要教,也不需要培養。

    孩子之所以會依賴媽媽,很多時候是因為媽媽是寶寶的第一撫養人。她對媽媽最熟悉,也最親密。待在媽媽身邊的時候所獲得的安全感,讓孩子產生了依賴。

    一、孩子的依賴不需要糾正

    孩子的依賴不需要刻意糾正,因為依戀關係是會發生變化的。當孩子在你身上感覺到有安全感,他就會去接近你,依賴你。

    這種依賴就像他的避風港一樣,如果父母刻意糾正,或把孩子推向其他家人,孩子反而會因此而受傷,媽媽也破壞了孩子安全感的建立。

    二、幫助孩子與其他家人建立聯結

    孩子只依賴媽媽一個人,除了媽媽給予孩子的安全感外,有時候也是因為孩子跟其他家人沒有建立起聯結。

    媽媽可以引導寶寶與其他家人一起遊戲,用孩子能夠接受的方式一起玩。當孩子與家人建立聯結,讓他感受到安全感後,自然就會減少了對媽媽的依賴。

    三、媽媽要學會放手

    很多時候孩子依賴大人,是因為大人幫得太多了。以至於孩子什麼事情都希望依賴別人,而不是自己去做。

    所以媽媽可以適當地放手,找準時間讓孩子嘗試去自己完成一些事。當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獲得了成功的時候,內心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讓他知道,不依賴媽媽,自己也是可以做到的。

    很多時候,孩子的依賴,是出於內心的需求。安全感來自於安全依戀,因此媽媽千萬不要在孩子依賴你的時候因為嫌煩或嫌孩子糾纏而把他們推開。

    擁有安全感的孩子,他才能去探索和發現更多。媽媽應該給予他們需要的依賴,也及時發現孩子依賴背後的原因,更好地幫助和引導孩子。

  • 7 # 薇笑吧

    小孩子2歲左右對媽媽依戀是很正常的,只是過於依戀,未必是好事情。其實說起來有點狠心,要糾正的話,只能媽媽退後半步,要能聽得小孩哭,忍得小孩鬧,還能一直和小孩講道理,正面引導。相信這對每個媽媽,都是挑戰也是考驗。

  • 8 # 山園靜梅

    做媽媽的被孩子需要應該感覺到很幸福,儘量不要因為孩子的某些行為覺得需要糾正,或是覺得孩子的某些行為不正常,或是懷疑孩子是不是有別的問題,這在我老大的時候也會有這種感覺。當時孩子不到兩歲,走路的時候有點稍微的內八字,婆婆整天疑神疑鬼的說孩子腿是不是有什麼問題,就到省婦幼進行檢查,醫生開了好多項檢查,從脖子裡抽的血護士態度還超級差,回來一週多了脖子上還是青的,檢查了骨密度,又測孩子識水果什麼的,折騰了一上午花了一千多塊錢,最後啥也沒用,特別後悔自己沒有堅持自己的觀點,現在孩子都五歲了除了語言表達稍晚些外,其它還算正常。

    以平常心對待孩子成長過程的每一刻,對媽媽依賴也是正常的,慢慢長大後就會好很多,會有自己的想法,做事情講步驟,邏輯性較強,也會時不時的蹦出來好多你都沒有聽說過的話,陪著孩子慢慢長大吧,享受孩子的成長過程,享受被需要的感覺。

  • 9 # 我叫劉小妮妮

    對於寶媽描述的這種行為,我認為是不需要糾正的,這種行為體現了寶寶與媽媽之間建立了親密依賴關係,寶寶可以從媽媽身上獲取安全感。

    我的女兒在1歲到3歲之間,我在家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事情她都需要我來親力親為,哪怕是洗個臉洗個腳,都需要我親自陪她,其他人都沒法插手。其實這種依賴,是孩子成長過程的一個階段,是尋求安全感的一種表達方式而已,隨著她逐漸長大,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自理能力以後,這種依賴就會慢慢變淡,作為父母,我們不需要粗暴對待這種依賴,給孩子造成不安全感。

    3歲前是孩子的情感依賴期,因此在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要儘可能做出正面迴應,讓孩子從我們的迴應中獲取安全感,培養親子感情基礎,與孩子之間建立最親密的依賴關係,這樣隨著孩子的成長,他才能坦然的面對悲歡離合,才能接受親密關係的離開,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

  • 10 # 37度暖爸

    暫時不需要。

    0-3歲是一個建立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對於孩子來說,重要他人就是媽媽,但孩子對於媽媽的過於依賴,我提幾個問題,題主自查

    媽媽陪伴時間少(對於孩子來說)媽媽陪伴質量不高孩子安全感不足,1.5歲前沒有建立起安全型依戀關係

    補救方法:做高質量陪伴,建立安全型依戀關係。

    陪伴時,要專心,不要一邊看手機(或做其他事)一邊陪孩子玩,專心的陪伴,孩子是能夠感受到的。孩子會覺得,我不如你的事情重要,所以,你才會一邊陪我,一邊看手機。作為早期養育中的重要他人,媽媽的心理結構完整、穩定,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孩子尿床了,有人認為這是一件正常的事,有人認為,孩子又給自己添麻煩了。這源於自己的信賴資源是否足夠,所以,在養育早期,丈夫要給與妻子足夠的關注,讓愛在家中流動起來。可以嘗試建立父子連結,3歲後,母親應該退位,父親應該介入孩子的生活,以幫助孩子建立規則,認識社會。此時,母親可以嘗試把孩子往父親懷裡推,嘗試建立父子連結,多創造父子間的親子時光。

    最後,多囉嗦一句:依戀關係,會影響孩子一生的各種人際關係!建立安全型的關鍵在於無條件的接納孩子。

    @百變爸媽 心理所在職研究生,專注婚姻與親子,懂點心理學,生活更美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吃什麼,把你認為是健康的飯菜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