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聖谷凡心
-
2 # 使用者1593643975983XX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我於近人獨服曾文正,收拾洪楊堪稱完美,今人易其位,誰能做到,曾氏家訓美名傳,曾氏為國家培養很多優秀後人,曾國藩是非常了不起的大人物,倍受國共領導人的推崇。
-
3 # 老張論歷史
曾國藩,聖人、完美、屠夫、兇殘,評價不一,褒貶不一。
說曾國藩是聖人,鎮壓太平天國是立功,出世哲學等是立言,曾國藩沒有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三大評判標準曾國藩做到了兩點,似乎至少可以稱為“半聖”!說曾國藩是屠夫,主要和鎮壓太平天國有關,在這一過程中,曾國藩縱容湘軍燒殺搶掠!最典型的是,曾國荃攻下南京,將百萬軍民,全部屠殺一空,史無前例的犯罪!讓人震驚的是,這一切都出於曾國藩的授意和鼓勵!
可以說,從歷史評價和歷史現實來看,曾國藩是一個矛盾綜合體,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本文重點講述的,是曾國藩魔鬼的一面,即:曾國藩究竟有多殘忍?他的這四句話,李逵看了都要汗顏!或許,也該問一句:說出“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曾國藩,究竟是聖人,還是禽獸?第一,咸豐十一年(1861年),曾國荃在攻打安慶之前,收到了曾國藩的一封書信,重點有這麼一句話,即:“克城以多殺為妥,不可婦人之仁而誤大事。”意思很明確,就是攻破城池之後,要以多殺為主。曾國荃攻下安慶之後,將城內2萬多太平軍,無論投降抵抗,全部屠戮一空!
第二,安慶之屠,曾國荃覺得過於殘忍,心有不忍,就回信曾國藩說了這件事。幾天後,曾國藩回信訓斥,“既已帶兵,自以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人為悔?既謀誅滅,斷無以多殺為悔之理”!更為重要的是,曾國藩還寫了一封信給曾國潢,語氣讓人不寒而慄,即:“安慶克復,城賊誅戮殆盡,並無一名漏網,差快人心。”
第三,曾國荃對南京的圍困,導致南京城內饑荒,李秀成希望湘軍放城內老幼婦孺一條活路。但曾國藩回信說:“城內放出之婦幼,迪庵前在九江一概不收,扔送進城內。一則城內飢餓者多可致內亂。二則恐賊之眷口從此得生也。望弟參酌。”意思很明確,即:用婦孺消耗太平軍的糧食、擾亂其軍心,最終趕盡殺絕!
第四,曾國荃血屠南京之後,輿論一片譁然,但曾國藩卻不管不顧,反而還說了一句話,即:“行無民之境,猶魚遊無水之池。居不耕之鄉,猶鳥居無木之山。”就是把太平軍活動範圍內的無辜百姓,都全部殺光,這樣太平軍就猶如“無水之魚”!顯然,這一政策簡直是喪心病狂,比日本人還要殘忍!其實,從曾國藩的書信中,還可以看到很多殘忍之舉,(1)對俘虜的太平軍,或不分官兵“一概剜目凌遲”,或‘凌遲梟示’,或“就地剜目凌遲”,(2)更讓人驚悚的是,《湘軍紀》載,“重陽戰鬥擒獲七十餘人,(曾國藩命令)殺死後令兵勇割人肉生吞。”(3)英軍俘虜的太平軍,交給湘軍之後,女的被奸之後,開膛破肚,男的一概凌遲處死,即便嬰兒小孩也不放過!那麼,曾國藩為何這麼殘忍呢?縱觀古今世界,除了曾國藩,有哪一個人如此禽獸的對待同胞!關於這一話題,有三點值得一提!
(1)毫無疑問,曾國藩的這一系列行為,已經不能用軍事和戰爭來說明了。史學家范文瀾對曾國藩行為的分析,認為曾國藩的政策是“獸性報復”!
(2)曾國藩的行為,可能在早年就埋下了。早年剛到北京時,曾國藩就立下這麼一個志向,即: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或許,這也說明曾國藩行事會不擇手段!
(3)曾國藩心理變態!客觀的說,這一點沒有歷史依據,但從他一系列獸性行為來看,並非不存在這一種可能!即便是以日軍之殘忍,也比不上他吧!綜上所述,曾國藩是一個為了達到聖人目的,行事不擇手段,即便禽獸之舉,也敢坦然使用的人。因此,從結果上看,曾國藩好像成功了一半,但從過程上看,曾國藩和古代聖賢相差甚遠,至少古代聖人可不敢屠殺無辜百姓!顯然,曾國藩是一個偽聖!如今,我們可以贊同曾國藩的處世哲學,但卻應該反思鄙視他的行為!如果不加分辨的粉曾,那麼可能無益有害!
-
4 # 副史
歷史上對於曾國藩的評價很多,意見也眾說紛紜。有人說他是忠臣,在大清將亡之際,挺身而出,將太平軍打敗。有人說他是屠夫,一生殺得人太多太多,創造多次慘案。縱觀其一生,最大的功勞莫過於創立湘軍,打敗太平軍。有一點還是值得肯定的,他忠於大清。畢竟在那個實力強勁到大清沒人擋得住時,都沒有選擇自立為王。
說他是聖人,主要是說他殺人是為了維持大清的穩定。自打和太平軍作戰以來,只要攻下一座城池,就必定會製造屠殺。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九江、寧國府和天京這三個地方的屠殺了。
尤其是當年的攻克天京,也就是現在的南京。因為天京是太平軍的大本營,湘軍為攻下它,廢了很大的勁。而曾國藩的弟弟曾國荃還險些在此喪命,所以曾國藩在攻下天京後,決定屠城。據不完全統計,死在南京的百姓加起來不下20萬,險些就趕上日本人造成的災難了。
曾國荃一直就是以武夫的形象出現在大眾眼前,而且為人特別善於打仗。他的軍事才能甚至要比他哥曾國藩還要強,而且此戰他也是損失最多的。可有明確的記載,在曾國荃殺完人以後,曾國藩曾寫信給弟弟。信中說:“行無民之境,猶魚遊無水之池。居不耕之鄉,猶鳥居無木之山。”大意就是說,就應該把所有人都殺光了,才能避免他們重新崛起。
另外素有殺人狂魔之稱的曾國荃,尚且知道殺人殺到心中發慌,結果曾國藩卻不這麼認為。因為安慶之戰,曾國荃接到的命令是全部殺光。當時他殺了近萬人後,自己覺得已經殺了很多,不願再殺了。可曾國藩卻說:“既已帶兵,自已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人為悔?”
就是說,既然已經是統兵大將了,就應該把殺敵兵當做自己的志向。怎麼可以因為自己殺得敵兵太多,覺得心中有所悔過呢?種種跡象表明,曾國藩就是那起大屠殺的幕後黑手。而且他對於殺掉如此多的同胞,甚至心中都沒有一絲波瀾,好像很平常一樣。
另外他這個官員沒有一點人情味,記得在天京攻防戰最激烈的時候。其實當時的守城大將李秀成已經知道,太平軍離完蛋沒幾天了。可他心中還有一份執念,還想試試。於是就把城中的婦孺放出,讓他們逃生。可曾國藩又把他們趕回去,意思是讓他們浪費糧食去。
總的來說,曾國藩絕對算是一個傳奇。既能做好惡人,也能做好忠臣。既有本事在戰場上屠戮眾生,卻還能讓百姓事後敬重。
-
5 # 史觀菌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作為近代史上的名人,很多人對他的瞭解是透過《曾國藩家書》以及影視劇,這本家書合集,集中展現了他的治政、治家、治學之道,因此有“聖人”之名。
除了他的家書外,曾國藩另外被百姓熟知的就是“曾剃頭”的稱號,雖然這是民間的一種叫法,但是從這樣的叫法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他“屠夫”的一面。
他是算是一位聖人嗎?
其實要論曾國藩到底是不是“聖人”,我們來看看怎樣的人才能被尊為“聖人”!
首先,在思想方面影響巨大的,比如他的某種思想有很長遠的影響,有很大區域的影響,這種人可以被尊為聖人!比如孔子,他的儒家思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對中國歷史、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後人稱為“聖人”或“孔聖人”。
其次,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神仙體系,這些人都是在道德方面有很高的建樹,他的修為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層次,這種型別的聖人就很多,比如“三皇五帝”。
最後,就是一些行業的創始人或者權威,這些人在某些行業屬於開創者,也被尊為聖人。比武酒聖杜康、武聖姜太公,還有一些書聖、畫聖等。這些聖人大都是言行一致,怎麼說就會怎麼做,也就是說他能夠做到表裡如一,已經是到平常人所不能達到的境界,現在回過頭來看曾國藩。
其一。他影響廣泛的是《曾國藩家書》家書,有人可能說,這本書也是影響很大的呀,但是各位別忘了,這本書首先不是一本書,他是書信的合集,是後人根據他的書信集合而成的,不是他的思想學術著作,這與《論語》的儒家著作是兩碼事。
其二,曾國藩並是不一個言行一致的人,劉伯承元帥曾評價過說:“其人不可取,但也不要因人廢言”,雖然肯定了他的家書有一定的意義,但對他個人卻評價“其人不可取”。作為一個官場老手,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曾國藩不能算是聖人。說他是“屠夫”,這確實基於基本的史實。
在他為官生涯中,尤其是在鎮壓太平軍時,嚴刑峻法。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時,他用刑殘酷,有記載他“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審匪類,解到重則立決,輕則斃之杖下,又輕則鞭之千百。……案至即時訊供,即時正法,亦無所期待遷延”,可見嚴刑峻法的史實。
再者,由於湘軍的軍費不是很充裕,在和太平軍作戰中,曾國藩用劫掠財物的辦法來鼓舞士氣,這樣的做法雖然讓湘軍士氣大振,但是卻養成湘軍兇悍、暴虐而殘殺無辜的“土匪作風”。
他對待俘虜也是格殺勿論,在田家鎮曾大開殺戒,處理天津教案時殺國人以媚洋人,一時間被罵為“漢奸”,也成為他人生中最後的敗筆。
正是由於殺人太多的原因,他被百姓叫做"曾剃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南京的百姓在哄孩子時,孩子一哭,百姓就對小孩子說:“曾剃頭來了”,小孩子立馬不哭了!對於百姓,這個稱號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屠夫”,作為晚晴四大名臣,功過本身就很有爭議,但作為一個歷史名人,有爭議也是正常,畢竟他所處的歷史境況與現在的境況大為不一樣,用今人之眼光看歷史之人事,本就隔著一層厚厚的時間塵埃!
-
6 # 言言在讀書
是聖人,也是屠夫。
當他愛國愛民,鞠躬盡瘁時,就是聖人
當他殺人上萬,毫不眨眼時,就是屠夫。
對於清朝統治者,叫他聖人也不為過
對於普通百姓,也可以說他是個好官
而對於那些被他屠戮的人,他無疑是屠夫,惡魔。
在現代,人們普遍認為他的聖人屬性是大於他的屠夫屬性的。因為即使是在誅殺叛逆時,他的心中大概也是想著保護身後的親友,保護更加無辜的百姓吧!
-
7 # 控鶴軍指揮使
我覺得不能站在一個21世紀現代人的立場上去評價一個19世紀的古人的行為。
首先,曾國藩是那個年代的聖人。他的行為是符合那個年代的道德要求和政治邏輯的。曾國藩平定了太平天國,給清朝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命,是清王朝的擎天柱國。曾國藩是開啟“洋務運動”的第一人,第一個把古代中國帶入到近代工業社會的人。中國第一艘輪船、第一次翻譯西方書籍、第一次派送留學生,都是他努力的結果。曾國藩的學問文章博大精深,相容幷包,堪稱一代宗師。他教育子女孜孜不倦,寫的《曾國藩家書》教導子女追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後代出了很多有名的人才。堪稱是“立功、立德、立言”三大完人。
其次,曾國藩有他的歷史侷限性,不能以現代人的道德水平去要求他。曾國藩生活和活動的年代在19世紀上半葉,這個時候中國還處於近代的前夜,還是從古代社會向近代跨越的年代。社會的主要思想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最講究的就是社會秩序,要求君君臣臣,父為子綱。對於太平天國運動,在儒家社會看來那是大逆不道,並且太平天國提出的基督教思想,更是被儒家社會視為歪理邪說。曾國藩就敏銳的抓到了這點,提出“亡君主事小,亡名教事大”的檄文,號召天下讀書人抵制太平天國的思想。因此,在當時的輿論環境和社會背景下,曾國藩是以一個“衛道士”的身份出現的,他的刀指向的是歪理邪說,是洪水猛獸,因此當時的社會背景,並不會覺得他的屠殺是不人道,不可原諒的。
第三,近代史上,不同時期對他的評價也在不斷變化。清王朝在他死後,對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諡封為文正,在京師的昭忠祠和賢良祠祭祀。毛澤東和蔣介石也給了他極高的評價。毛澤東評價“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蔣介石評價“曾公乃國人精神之典範”。建國後,出於階級鬥爭理論,對他進行了批判,說他是鎮壓人民起義的地主階級的儈子手。現代社會,我們要辯證去看,既要肯定他對中華民族的功績,也要看到他在歷史背景下的侷限性。
總之,曾國藩是一個19世紀的儒家知識分子,他的所做所為,思想言論,為政處事方法,在那個年代,都可以當之無愧的稱為“聖人”。但在21世紀眼光來看,他又是一個複雜的功過各半的歷史人物,我們應當學會用辯證的眼光去看待他。
-
8 # 勺子碰鍋沿
我認為曾國藩算是半個聖人。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及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曾國藩一生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在官場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國藩的崛起,對清王朝的政治、軍事、文化、經濟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曾國藩是中國近代化的風雲人物,亦是中國近代現代化建設的開拓者。在曾國藩的倡議下,建造了中國第一艘輪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學堂,印刷翻譯了第一批西方書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學生,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而且較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
-
9 # 洞察天下World
各個角度答的已經很豐富了 ,說個其他的。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什麼意思?
一個歷史人物的身後評價,很多時候並不是取決於這個人當時做了什麼,而是取決於後世的需求。需求跟著時代在變,歷史人物也會亦步亦趨地上妝和卸妝,不斷地變換臉譜。
我們看:1990年代前,曾國藩在歷史教科書裡被認為是統治階級的走狗,鎮壓勞動人民的劊子手。到了前幾年,有人統計,光是實體書店裡能買到的跟曾國藩相關的書,就有1200種,你可以從曾國藩身上學如何做人、用人、識人,還可以學如何成事,如何當領導,如何自律生活,如何做學問,甚至學習如何育兒,曾國藩就像一瓶萬金油,成功學的泛濫,把他架到千古完人的位置。而早在民國時期,也有過一場曾國藩熱,他也成為完人的代表,不過那次曾國藩熱,就跟成功學沒什麼關係。所以說,歷史人物的評價背後,往往都有一隻看不見的手在推動。這是一隻怎樣的手呢?我們從現實供需的角度出發,儘量透徹地理解這個問題。
01 事關太平天國
對曾國藩的評價,跟另一個問題密切相關,就是如何評價太平天國。因為曾國藩一生最大的功績,就是鎮壓太平天國。這兩者之間,存在一個此消彼長的關係。晚清時期,為了推翻清朝,作為革命黨的國民黨大規模宣傳民族主義,太平天國被定性為一場民族革命,民族解放運動,漢民族的復國運動。革命黨出版的報紙《民報》,有一期的封面上就印著朱元璋、洪秀全、孫中山三個人的肖像,題為“中國大民族革命偉人肖像”。孫中山也說過,洪秀全的民族解放事蹟,深深地感染了自己。
大佬定調了,報紙頭版肯定了,洪秀全和太平天國的形象高大起來。思想界革命界的雙棲大佬章太炎的《逐滿歌》是這麼寫的,“地獄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滿人逃往熱河邊,曾國藩來做漢奸。”在民族主義浪潮的需求下,洪秀全才是正確答案,幫著滿清鎮壓太平天國的曾國藩,首先政治就不正確。
02 曾國藩的第一次翻身
第一次轉折點,發生在1930年代,很短時間內,曾國藩突然受到了整個社會,尤其是知識階層的追捧,諸如曾國藩語錄、曾國藩思想、曾國藩先進事蹟之類的書籍和文章層出不窮,完全不比現在少。連蔣介石也對曾國藩推崇有加,一時間,曾國藩完成了從漢奸到完人的完美逆襲。發生了什麼,老曾一臉懵bi?首先,國民黨要完成角色轉換。當時距辛亥革命已經過去20年,滿清不再需要被打到,國民黨也從革命黨轉型成為了執政黨。做革命黨時,當然是宣傳人們要學習洪秀全反抗、鬥爭;現在變成執政黨了,自然要教老百姓為政府出力。這種環境下,也就沒人再批判曾國藩這類維護統治者的人了。
這時候蔣介石發動的一場新生活運動,又把曾國藩的形象往上推了一把。這是一場在國家強力機關介入下,以禮義廉恥為道德標準,改造中國人衣食住行日常生活的運動。
新生活運動,來自蔣介石當時正在思考的一個宏大命題:如何改造國民性?他深感當時中國人的生活就是汙穢、散漫、懶惰、頹唐,總之就是一團糟。怎麼才能改變這一切呢?思來想去,就找到了傳統的儒家道德準則。所以說,這場所謂的新生活運動,實際上就是要重建傳統文化。
這時,曾國藩作為捍衛並實踐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自然成為了滿足新需求的時代榜樣。另外捧熱了曾國藩的,還有一股思潮:當時的文化保守派勢力。他們有明顯的官方背景,反映了國民黨的意識形態,希望用傳統文化抵禦外來文化,也就是既反對英美資本主義,又反對蘇俄。很多保守勢力以曾國藩為楷模,理由是曾國藩曾經以孔子為號召,抵禦太平天國。因此現在的中國人也要學曾國藩,用傳統文化抵禦外來文化。當時,還有人把蔣介石比作曾國藩,說黃埔建軍,就如同曾國藩建立湘軍。
03 共同的繼承者
國民黨要追捧曾國藩其實並不容易:畢竟還是革命黨的時候,自己大肆吹捧洪秀全是民族英雄。如果20年後就打到,豈不是太雙標了?怎麼處理?
辦法還是有的。民國初年,有一位日本學者,對曾國藩鎮壓太平天國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是一場宗教戰爭,湘軍並非為了維護清王朝而戰,而是為了捍衛中國傳統文化而戰,這場戰爭,不是民族衝突而是文化衝突。雖然當時,這個觀點就跟一顆小石子扔進了大海中一樣,驚不起任何波瀾。到了1930年,這個看法瞬間成為學界重大發現,一些親國民黨的知識分子,以此證明曾國藩不是漢奸,他是為了維護中國傳統文化,才跟太平天國作戰的。國民黨聲稱,自己一方面繼承曾國藩用傳統文化抵禦外來文化的立場,比如抵禦蘇俄。另一方面,自己又是太平天國民族革命事業的繼承人,繼承的是太平天國的民族革命事業。你看,這個邏輯七拐八拐,硬是把矛盾的地方圓了過來。只是,曾洪兩人恐怕不會想到,70年後,原本勢不兩立的二人,有了一個共同的繼承者。 04 無辜的靶子
十幾年後,對曾國藩的評價,又發生了一次反轉。抗戰後期,陳伯達寫了一本書,叫《評中國之命運》,書裡說,中國有兩種傳統文化,一種是民眾的、革命的、光明的,一種是反民眾的、反革命的、黑暗的。太平天國和孫中山就是前者,曾國藩就是後者。國民黨繼承的是曾國藩的黑暗的傳統文化。國民黨說要捍衛傳統文化,其實就是捍衛黑暗的傳統文化。1944年,歷史學家范文瀾寫了一篇《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這篇文章多次出版單行本,開始了新一輪的批判曾國藩熱潮。文章對曾國藩的評論是,“鴉片戰爭後百年來一切對外投降,對內屠殺的反革命的漢奸劊子手的第一個大師”,文中還說,“孫中山自幼就以太平天國的繼承者自許,終於實現了推翻清朝的偉業,然而叛徒卻以曾國藩的繼承者自居,繼承了曾國藩滅亡中國革命的企圖”。其實,無論是陳伯達的文章還是范文瀾的文章,矛頭都是對準蔣介石和國民黨的,國民黨樹立了曾國藩這個榜樣,把這個當成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案,共產黨要提出新方案,自然就要否認這個方案的價值。而曾國藩,其實就成了一個政治符號,一個無辜的靶子而已。這個靶子,一直到了1990年代,市場經濟全面展開後,又經歷了一次反轉,曾國藩才變成了我們今天熟悉的樣子。
有人問過一個問題:“有哪些歷史英雄人物,是現代人很少知道,一直默默無聞的?”
有個回答十分絕妙:“沒有,因為現代人還不需要那個‘默默無聞的英雄’成為英雄。”
-
10 # 冷戰風雲啟示錄
對於清朝時候的曾國藩這個人,現在的歷史學者們還是有很多爭議存在,有很多人認為他是一個非常完美的聖人,還有很多人認為他就是一個兇殘的屠夫。
認為他是屠夫的是因為當年在鎮壓太平天國的時候,他帶領的湘軍在他的預設下,對當地進行燒殺掠奪,不僅是對財物的侵佔,還在攻下南京之後,將那裡的上百萬人民全部屠殺乾淨,像這樣的行徑我們恐怕都認為是日本人才會做的,但是事實是這些動作全部都來自於曾國藩的授意。
而認為他是位聖人的則是因為,好歹他確實鎮壓了太平天國這是立功,同時他還有很多處世哲學,這算是立言,只是好像沒有立德這一項,勉強算半個聖人吧!不過我們今天注重來看看他作為屠夫的殘忍一面。
曾國藩曾經說過這麼幾句話,讓人聽起來真是聞風喪膽,每一句都看不出來他可以被稱為聖人的一面,完全就是一個惡魔!第一句話就是在咸豐年間,曾國荃奉命前去進攻安慶,在這之前,他受到了一封來自曾國藩的書信,信中有這樣的一句交代,讓曾國荃在攻進城池之後,首要大事就是大開殺戒!結果曾國荃果然隨後屠殺了兩萬多的太平軍!
第二句話是在這件事之後,曾國荃好像感覺自己身上的罪孽太深重,於是向曾國藩回信訴說,結果收到的第二封信上面就是對他的訓斥,說他既然已經奉命帶兵,那麼當然殺敵是最重要的事情,這有什麼好後悔的!同時另一邊還給曾國潢說到,安慶已經被攻下,反賊都被誅殺乾淨,真是大快人心!
第三句話則是因為曾國荃在圍困南京之後,李秀成想為城中的老弱婦儒求情,結果收到的還是曾國藩的冷酷無情,他表示就是要讓那些老弱婦孺來消耗敵人的糧草,時間一長,就可以讓他們的軍心散亂,最終全軍覆沒。
最後一句就是在南京被屠城之後,很多輿論的聲音都在譴責這次行動,但是曾國藩卻一點都沒有悔過之意,他認為把太平軍活動範圍內的老百姓都殺光之後,太平軍就會像是沒有樹林可居住的鳥一樣!這種想法真的是非常偏執了!
其實除了這幾句讓人沒辦法認同的話之外,他還有很多殘暴的手段,比如將太平軍一律凌遲、讓士兵割下他們的肉生吃等等,這些行為都已經沒有辦法能用他的功勞相抵了,感覺稱他為聖人實在是有點過了。
-
11 # 大道小術
為了實現儒家的理想,修身克己立功立言立德,是半個聖人。一將功成萬骨枯,只是手段。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是也。
-
12 # 歷史隨筆談
現在很多人研究曾國藩,認為曾國藩治學、理家、當官都有一套學問,甚至把曾國藩看成是繼王陽明之後又一個“聖人大儒”,暫且不說曾國藩學問有多高,但曾國藩並非完人,他在滅太平天國時很血腥,這些在史料中都清楚記載。而且曾國藩還有一個外號叫“曾剃頭”,此綽號因何而來,讓我們透過史料還原這一綽號的由來。
一個人的綽號並非無緣無故而起,同樣曾國藩的“曾剃頭”之名也是“實至名歸”。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後,一度動搖了清朝的根基,此時曾國藩開始登場了,他為清朝開始剿滅太平軍。據史料記載,曾國藩任兩江總督、欽差大臣,他指揮三路大軍對太平天國圍剿。一路是其弟弟曾國荃率領的湘軍,一路是左宗棠率領的湘軍,第三路是李鴻章率領的淮軍及英國人戈登指揮的洋人隊伍。
太平天國由於內部發生爭鬥,導致天京之亂,石達開出走,洪秀全的太平天國實力減弱。後來李秀成在天京保衛戰中也失敗,曾國荃率領湘軍大舉攻入天京。不要把曾國藩想象成聖人般的仁慈。他下令曾國荃進入天京城後不要手軟,大開殺戒。
曾國藩當時制定了兩個屠殺的方法:
一是把人口稠密的蘇南一帶變成無民之境。這一招夠狠,實際就是屠殺民眾。
二是實行焦土策略,把沃野千里變成不耕之地。
可見曾國藩屠殺策略有多狠,因此被人稱為“曾剃頭”,這一綽號送給他並不過分。湘軍進入天京城後開始了瘋狂的燒、殺、搶、掠、淫,可說無惡不作,其罪行令人髮指。
湘軍進入天京城,以“燒”作為重要手段,進城後到處放火,攻到哪裡火就放到哪裡,無論王府還是民宅,天天放火燒,據說大火燒了十餘天。南京這座古城幾乎成了一座廢墟。遍地碎石亂瓦,甚至連棵樹都很難找到。
據史料記載,湘軍進入天京城後,進行了殘忍的大屠殺,殺死的人中既有太平軍,還有無辜的百姓,既有老人婦女,還有孩子。屠殺十多天,遍地都是屍體,天京城內屍橫遍野。
湘軍佔領天京後,還不忘大肆搶掠,搶王府、搶民宅,凡是能搶的都搶,甚至挖墳盜墓。進入城中的湘軍大肆搶掠,城外老弱湘軍也進入城內搶。曾國荃的手下搜刮的財物堆積成山。有時湘軍之間還為了搶發生火拼事件。
曾國荃帶領湘軍在天京犯下罪行太多了,他們不僅大肆搶掠,而且還還對天京城內的婦女施暴。據史料記載,曾國荃手下有個叫李典臣的人,因為搶奪婦女無數,導致染病死亡,死時只有27歲。但這個貪色之徒卻是清朝的功臣。
曾國荃及他的湘軍把大肆搶來的財物,日夜不停地運往湖南老家,一些湘軍發財,在老家置房置地,所用銀兩都是從太平天國手裡搶來的。
後來李鴻章署理兩江,曾國荃曾對他說,天京沒有百年很難恢復過來。可見當時湘軍在天京破壞有多嚴重。
據《太平天國》一書統計,其屠殺手段野蠻殘暴,江浙一帶,不到三四年光景,人口減少很多。這種國人之間相鬥連英軍人都看不下去了,有一個英國軍人看到了此次湘軍的屠殺,他曾記載:“這批俘虜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從剛出世的嬰兒,到八十歲的蹣跚老翁,從懷孕的女人,到十多目前的姑娘,無所不有。清軍把這些人交給一群流氓……(關於這次記載太血腥,在這裡就不描述,可從網路中搜索)。”
曾國荃攻天安慶後,不到半天時間就殺了一萬多太平軍俘虜。連曾國荃都害怕了,他怕將來殺人太多死後得到報應,他寫信給哥哥曾國藩,向他流露出後悔之意。但曾國藩說了一句話:“你現已帶兵,就要以殺賊為志,何從後悔殺人多?”可見曾國藩的內心殘忍比曾國荃還要厲害。
現在人們推崇曾國藩家書,又是曾國藩當官秘訣,甚至稱讚他吏治用人,治學修身,甚至致力洋務運動,認為這是曾國藩的德行。但要是與曾國藩殘忍聯絡到一起,又如何看待曾國藩呢?
對於咸豐年間的太平天國運動,這是一場反對清朝起義,雖然太平天國也存在很多問題。但作為統治者,清朝當然不會讓太平天國存在。而曾國藩作為封建王朝的官員,他也不希望被太平天國取代。因此當時維護清朝成為一種主流,把太平天國妖魔化、醜化,成為清朝一種導向。
但清朝到咸豐皇帝時,已經到了內憂外患之時,清朝並沒有意識到,比太平天國還厲害的是虎視眈眈的外國列強,他們已經不斷蠶食中國。曾國藩既然作為清朝重要人物,他致力於維護清朝統治,是否想到這種國人之間內鬥,誰得到利益?當然是外國列強,因為清朝剿滅太平天國運動過程中,也是一個不斷衰弱的過程,即使此後創辦洋務運動,也是一種不成熟的封建體制行動,根本沒有改變清朝的體制。
研究那段歷史,一直不明白,這種國人之間的內鬥,為什麼就沒有一個高人看到太平天國的根源在哪,也沒有一個高人能用懷柔或者招安等方式,結束太平天國起義,然後一致對外,把洋人拒之於國門之外呢?
-
13 # 奮鬦在路上
很多人都說曾國藩是一個聖人,其實他天資並不聰穎,但是他就是每天讓自己進步一點點,每天修煉一點點,逐漸的就成為了一個聖人,也是一個完美的人,但是對於曾國藩的兩極分化評價很大,有人說他是一個屠夫兇殘之人,也有人說他是至善之人可以說曾國藩這個人立功、立德,立言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立功鎮壓太平軍,立言是他有很多的處世哲學,立德就是還是有德行的。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曾國藩是屠夫?在他屠城之中沒有一個人能夠活下來,他覺得這實在是大快人心的一件事,在太平天國這一過程中曾國藩縱容湘軍燒殺搶掠,比如說曾國荃攻下南京的時候,將百萬軍民全部都屠殺一空,簡直就是殺人狂魔,而這一切曾國藩並沒有提出反對,甚至有一些授意和鼓勵,曾國藩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一半面是至善的,一半面是至惡的。
曾國藩說的這四句話,很多人都會為之汗顏,曾國荃在攻打安慶之前收到了曾國藩的一封書信,其中有這樣一句話:“是以多殺為上,不可假仁慈而誤大事。”其實意思很明確,就是破城之後一定要多殺,這是大事,所以曾國荃攻下安慶之後,將城裡面那2萬多的太平軍,無論是投降的還是不投降的,全部都殺掉了。
是安慶之屠曾國荃都覺得殘忍,就回信對曾國藩說了這件事,沒想到幾天之後曾國藩回信說:“既已帶兵,自以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人為悔?”曾國荃殺了那麼多的人,所以自己心裡面都覺得過意不去,但是曾國藩卻安慰曾國荃說你做的事情就是殺人,你殺人了你就不要後悔,反正殺都殺了。
而曾國藩還曾經寫過一封信給曾國璜說:“安慶城已經屠殺殆盡,並無一名漏網之魚,大快人心,安慶之戰中沒有一個人能活下來,實在是大快人心。“曾國藩的書信裡面可以看到很多的殘忍之舉,很多人都會問,為什麼曾國藩如此殘忍,曾國藩怎麼可以這樣對待自己的骨肉同胞,事實上曾國藩的這行動已經不能用軍事和戰爭來說明了,很多人史學家經過研究,認為曾國藩的政策是獸性的報復。
曾國藩在早年就埋下了這樣行為的隱憂,他早年到北京的時候就立下這樣一個志向,即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或許這也說明了曾國藩為了達到目的會不擇手段。曾國藩好起來的時候特別好,但是壞起來特別壞,簡直就像是天使和惡魔的結合體,誰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哪一種,誰都說不清。
-
14 # 歷史達人秀
因為他鎮壓太平軍。
1854年(咸豐四年)2月,湘軍傾巢出動,曾國藩發表了《討粵匪檄》。在這篇檄文裡,
曾國藩立像他聲稱太平天國運動是“荼毒生靈”,“舉中國數千年禮義人倫詩書典則,一旦掃地蕩盡。此豈獨我大清之奇變,乃開闢以來名教之奇變,我孔子、孟子之所痛哭於九泉”,接著號召“凡讀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其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故動員了當時廣大的知識分子參與到對太平軍的鬥爭當中,為日後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曾國藩命褚汝航為水師總統、塔齊布為陸軍先鋒,統率17000人,揮師北上。5月,在靖港水戰中被太平軍石祥貞部擊敗,投水自盡,被部下所救。七月二十五日,重整水陸各軍後,出師攻陷嶽州。10月14日取武昌。咸豐帝大喜過望,令曾國藩署理湖北巡撫。然而,大學士祁雋藻進言,稱“曾國藩以侍郎在籍,猶匹夫耳,匹夫居閭里,一呼,蹶起從之者萬餘人,恐非國家福也。”咸豐帝收回成命,僅賞曾國藩兵部侍郎頭銜。12月2日,曾國藩攻陷田家鎮。
1855年(咸豐五年)2月12日夜,石達開總攻湘軍水營,燒燬湘軍戰船100餘艘。曾國藩座船被俘,“文卷冊牘俱失”。曾國藩憤怒至極,打算策馬赴敵以死,羅澤南、劉蓉力勸乃止。
1856年(咸豐六年),曾國藩坐困南昌。9月2日,洪秀全與楊秀清內訌,史稱天京事變,南昌解圍。10月,曾國藩在長募勇組建吉字營入援江西。
1857年(咸豐七年)2月20日,其父去世,曾國藩偕弟曾國華回籍奔喪。7月,兩次上疏,請求在家終制,獲咸豐帝准許。在當年建“思雲館”。
1858年(咸豐八年)5月19日,李續賓、楊嶽斌率水陸兩軍攻陷九江。7月13日,曾國藩接咸豐諭出辦浙江軍務,於8月15日抵達南昌,與胡林翼會商進兵、籌餉之策。11月15日,李續賓、曾國華在三河之役戰死。12月,曾國藩作《愛民歌》以訓湘軍。
1859年(咸豐九年)11月,曾國藩擬四路進兵之策,攻取安慶
-
15 # 宇宙知識協會
其實要論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屠夫”。
我們來看看怎樣的人才能被尊為“聖人”!
首先,在思想方面影響巨大的,比如他的某種思想有很長遠的影響,有很大區域的影響,這種人可以被尊為聖人!比如孔子,他的儒家思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對中國歷史、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後人稱為“聖人”或“孔聖人”。
其次,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神仙體系,這些人都是在道德方面有很高的建樹,他的修為不是一般人能達到的層次,這種型別的聖人就很多,比如“三皇五帝”。
最後,就是一些行業的創始人或者權威,這些人在某些行業屬於開創者,也被尊為聖人。比武酒聖杜康、武聖姜太公,還有一些書聖、畫聖等。
這些聖人大都是言行一致,怎麼說就會怎麼做,也就是說他能夠做到表裡如一,已經是到平常人所不能達到的境界,現在回過頭來看曾國藩。
《曾國藩家書》
其一。他影響廣泛的是《曾國藩家書》家書,有人可能說,這本書也是影響很大的呀,但是各位別忘了,這本書首先不是一本書,他是書信的合集,是後人根據他的書信集合而成的,不是他的思想學術著作,這與《論語》的儒家著作是兩碼事。
其二,曾國藩並是不一個言行一致的人,劉伯承元帥曾評價過說:“其人不可取,但也不要因人廢言”,雖然肯定了他的家書有一定的意義,但對他個人卻評價“其人不可取”。作為一個官場老手,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曾國藩不能算是聖人。說他是“屠夫”,這確實基於基本的史實。
在他為官生涯中,尤其是在鎮壓太平軍時,嚴刑峻法。鎮壓太平天國起義時,他用刑殘酷,有記載他“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審匪類,解到重則立決,輕則斃之杖下,又輕則鞭之千百。……案至即時訊供,即時正法,亦無所期待遷延”,可見嚴刑峻法的史實。
再者,由於湘軍的軍費不是很充裕,在和太平軍作戰中,曾國藩用劫掠財物的辦法來鼓舞士氣,這樣的做法雖然讓湘軍士氣大振,但是卻養成湘軍兇悍、暴虐而殘殺無辜的“土匪作風”。
他對待俘虜也是格殺勿論,在田家鎮曾大開殺戒,處理天津教案時殺國人以媚洋人,一時間被罵為“漢奸”,也成為他人生中最後的敗筆。
天津教案
正是由於殺人太多的原因,他被百姓叫做"曾剃頭"。有這樣一個故事,說南京的百姓在哄孩子時,孩子一哭,百姓就對小孩子說:“曾剃頭來了”,小孩子立馬不哭了!對於百姓,這個稱號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屠夫”,作為晚晴四大名臣,功過本身就很有爭議,但作為一個歷史名人,有爭議也是正常,畢竟他所處的歷史境況與現在的境況大為不一樣,用今人之眼光看歷史之人事,本就隔著一層厚厚的時間塵埃!
-
16 # 風不輕雲不淡147258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真正“睜眼看世界”並積極實踐的第一人。他建造中國第一艘輪船,開啟了中國近代製造業的先河;建立第一所兵工學堂,肇始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譯印刷西方書籍,不僅奠定了近代中國科技基礎,而且極大地開闊了中國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棟樑之材,其中民國第一任總理唐紹儀,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書(部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他以儒家精神練兵,使湘軍成為一支有主義的隊伍,他作《愛民歌》傳唱,使湘軍聲威大震,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國國情,寫一篇《討粵匪檄》,使許多知識分子脫去長衫,率瓴黑腳杆的相實農夫,投到湘軍的旗幟之下,同太平軍作戰並取得了最後勝利。
他是修身齊家治國中華千古第一完人。他打敗太平天國,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
曾國藩更是仁慈的父親,是兒女的好榜樣。他的《家書》講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養,在骨肉親情日漸淡漠、鄰里親戚形同陌路的現代社會里,確實有勸世化俗的價值,值得每個人一讀。大多數官宦之家,盛不過三代,而曾氏家族卻代代有英才,出現了象曾紀澤、曾廣均、曾約農、曾寶蓀、曾憲植、曾昭掄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詩人、教育家、科學家和高階幹部。
-
17 # 左史右經
曾國藩是近代史的名人。很多人對他的評價爭議很大。有人說他是聖人,也有人說他是屠夫。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晚清時期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
曾國藩被稱為屠夫的一面天京屠殺
1864年正月,湘軍攻破天京,對無辜平民展開屠殺與搶掠。當時的南京城被燒燬,平民死傷無數,南京人稱曾國藩、(曾剃頭、曾屠戶)。
曾國藩“曾剃頭”的外號不是因為他殺太平軍而獲得的外號,而是因為他在長沙開審案局,殺了太多的所謂湖南“土匪”而得到的外號。殺錯的人有沒有呢?
有。當時長沙的知府叫蒼景恬,他寫了一份回憶錄,裡面就記載曾國藩的審案局,就因一個案子,就錯殺了至少4個人。那是一個冤案,但是曾國藩把好人殺了,把壞人放了。
關於屠城曾國藩曾寫信說:“二十九日有三壘出降,全數殺之”、“初一日一律踏平,殺賊八千”、“安慶克復,城賊誅戮殆盡,並無一名漏網,差快人意。”天理教案
1868年曾國藩改任直隸總督。曾國藩奉命前往天津,辦理天津教案,考量當時局勢,沒有與法國開戰,“但冀和局之速成,不問情罪之一當否”,在法國的要求下,商議決定最後處死為首殺人的8人,充軍流放25人,並將天津知府張光藻、知縣劉傑被革職充軍發配到黑龍江。
當然屠殺不止這些。但是屠夫的頭銜,肯定是去不掉了。
曾國藩被稱為聖人的一面其實曾國潘本人的品德和智慧都是能勝任“聖人”這個稱號的。智慧方面:曾國潘對儒家,道家,程朱理學,王陽明理論等都有著非常深的造詣和獨特的理解,並且對於這些文化非常崇尚發揚。
從當時的近代文化來講,曾國潘能吸收洋學,能看到洋文化中那些對中國有利的東西,雖然當時與洋人民族仇恨深重,但是曾國潘本身是寬容的接納住西方文化,在當時的清朝建工廠,學習新鮮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德行方面:曾國潘是當之無愧品德正直之人。清朝末期的時候國家動盪不安,許多手裡有些權勢的將軍甚至是官員都想自立門戶,準備趁亂坐收漁翁之利。
但此舉只能是與國家同歸於盡,全數落在外國人手裡。當時的曾國潘手中也有非常大的權利,不少人也曾來說服他自己坐守一方稱霸,甚至有人寫了書信遞上去,並且親自上門勸說。但曾國潘沒有做出任何迴應,但都在那些書信上留下了兩個字,荒謬。
曾國藩如果沒有屠城和天理案等汙點的話,僅憑上述兩點也可以稱為聖人。
章太炎:曾國藩者,譽之則為聖賢、讞之則為元兇。蔡鍔:曾、胡兩公,中興名臣之錚佼者,其人其事,距今僅半個世紀。帶兵如帶子弟一語,最為慈仁貼切。能以此存心,則古今帶兵格言,千言萬語皆付之一炬。毛澤東:予於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美無缺,使以今日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曾國藩是地主階級最厲害的人物。 -
18 # 大江侃歷史
曾國藩,字伯涵,號滌生,原名曾子城,清朝湖南長沙府湘鄉白楊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天子坪)人,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那麼,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屠夫”呢?
對大清國和大清老百姓來說,曾國藩是“聖人”: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滿清最後的中興之臣,封建時代最後一尊偶像。曾國藩作為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用德器兼備之人,要倡廉正之風,行禮治之仁政,反對暴政、擾民,對於那些貪贓枉法、漁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嚴懲。受兩次鴉片戰爭的衝擊,曾國藩對中西邦交有自己的看法,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國,認為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並反對借師助剿,以藉助外國為深愧;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張向西方學習其先進的科學技術,如他說過購買外洋器物……訪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習,繼而試造,可以剿發捻,可以勤遠略。曾國藩的政治家風度、品格及個人修養很少有人能予匹敵。他或許是十九世紀中國最受人敬仰、最偉大的學者型官員。
對太平軍來說,曾國藩是“屠夫”:抓到太平軍剝皮挖眼凌遲,殘忍至極,場面不忍直視,跟之前飽讀詩書計程車人君子判若兩人;背信棄義殺死太平軍降將。
所以,曾國藩到底是“聖人”還是“屠夫”,是看針對誰來判定的。
-
19 # 風雨同舟繼續前行
關於曾國藩,如今對他的評價爭議很大,有說他是一個聖人,一個完美之人,也有說他是一個屠夫,一個兇殘之人。
說曾國藩是聖人,主要和古代文人的“立功、立德、立言”評價標準有關,鎮壓太平天國是立功,出世哲學等是立言,曾國藩沒有立德。因此,從這一點上看,曾國藩做到了兩點,似乎至少可以稱為“半聖”!
說曾國藩是屠夫,主要和鎮壓太平天國有關,在這一過程中,曾國藩縱容湘軍燒殺搶掠!最典型的是,曾國荃攻下南京,將百萬軍民,全部屠殺一空,史無前例的犯罪!讓人震驚的是,這一切卻出於曾國藩的授意和鼓勵!
曾國藩到底是一個聖人,還是一個屠夫?
可以說,從歷史評價和歷史現實來看,曾國藩是一個矛盾綜合體,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本文重點講述的,是曾國藩魔鬼的一面,即:曾國藩究竟有多殘忍?他的這三句話,李逵看了都要汗顏!或許,也該問一句:說出“不為聖賢,便為禽獸”的曾國藩,究竟是聖人,還是禽獸?
大家都知道,李逵是一個超級屠夫,水滸傳中說李逵殺人,砍瓜切菜,殺的興起,就不管不顧的隨意殺人!然而,如果李逵看到曾國藩的這四句話,或許也會感到臉紅吧!
曾國藩到底是一個聖人,還是一個屠夫?
第一,咸豐十一年(1861年),曾國荃在攻打安慶之前,收到了曾國藩的一封書信,重點有這麼一句話,即:“克城以多殺為妥,不可假仁慈而誤大事。”意思很明確,就是攻破城池之後,要以多殺為主,這才是大事。曾國荃攻下安慶之後,將城內2萬多太平軍,無論投降抵抗,全部屠戮一空!
第二,安慶之屠,曾國荃覺得過於殘忍,心有不忍,就回信曾國藩說了這件事。幾天後,曾國藩回信訓斥,“既已帶兵,自以殺賊為志,何必以多殺人為悔?既謀誅滅,斷無以多殺為悔之理”!更為重要的是,曾國藩還寫了一封信給曾國潢,語氣讓人不寒而慄,即:“安慶克復,城賊誅戮殆盡,並無一名漏網,差快人心。”
第三,曾國荃對南京的圍困,導致南京城內饑荒,李秀成希望湘軍放城內老幼婦孺一條活路。但曾國藩回信說:“城內放出之婦幼,迪庵前在九江一概不收,扔送進城內。一則城內飢餓者多可致內亂。二則恐賊之眷口從此得生也。望弟參酌。”意思很明確,即:用婦孺消耗太平軍的糧食、擾亂其軍心,最終趕盡殺絕!
第四,曾國荃血屠南京之後,輿論一片譁然,但曾國藩卻不管不顧,反而還說了一句話,即:“行無民之境,猶魚遊無水之池。居不耕之鄉,猶鳥居無木之山。”就是把太平軍活動範圍內的無辜百姓,都全部殺光,這樣太平軍就猶如“無水之魚”!顯然,這一政策簡直是喪心病狂,比日本人還要殘忍!
其實,從曾國藩的書信中,還可以看到很多殘忍之舉,(1)對俘虜的太平軍,或不分官兵“一概剜目凌遲”,或‘凌遲梟示’,或“就地剜目凌遲”,(2)更讓人驚悚的是,《湘軍紀》載,“重陽戰鬥擒獲七十餘人,(曾國藩命令)殺死後令兵勇割人肉生吞。”(3)英軍俘虜的太平軍,交給湘軍之後,女的被奸之後,開膛破肚,男的一概凌遲處死,即便嬰兒小孩也不放過!
曾國藩到底是一個聖人,還是一個屠夫?
那麼,曾國藩為何這麼殘忍呢?縱觀古今世界,除了曾國藩,有哪一個人如此禽獸的對待同胞!關於這一話題,有三點值得一提!
(1)毫無疑問,曾國藩的這一系列行為,已經不能用軍事和戰爭來說明了。史學家范文瀾對曾國藩行為的分析,認為曾國藩的政策是“獸性報復”!
(2)曾國藩的行為,可能在早年就埋下了。早年剛到北京時,曾國藩就立下這麼一個志向,即:不為聖賢,便為禽獸!或許,這也說明曾國藩行事會不擇手段!
(3)曾國藩心理變態!客觀的說,這一點沒有歷史依據,但從他一系列獸性行為來看,並非不存在這一種可能!即便是以日軍之殘忍,也比不上他吧!
-
20 # Shirley滄海1
都不是!
說其為“聖人”,明顯資歷與底蘊是不足的;說其為“屠夫”,則是其生不逢時,遇上了歷史與文化大變革,成了後世人需要的一種工具,而且估計將沒有翻案的機會――最終,曾國藩只會是歷史長河中的一位“平常人”。
曾國藩是絕對不能匹配“聖人”稱號的筆者如次堅決的下結論,絕對不是因為其鎮壓“起義”而進入的革命與反革命定性,純粹是因為聖人必須具備的成就與底蘊。
在文化語體中,似乎聖人很多,但真正被尊為聖人的僅僅五人,即孔子、孟子、朱子、關聖帝君與魯班宗師,其他各種如書聖、醫聖、茶聖、酒聖、文聖、詩聖等,不過是文人們仿聖人模式,對特定領域內有大成就者的一種尊稱,一家之言而起,而被後人沿用或門類徒子徒孫信奉罷了。典型標誌是,五大聖人不是領域的絕對第一人,也是承前啟後的一個新時代的第一人,但如詩聖,是沒有這種領域統治特徵的。
曾國藩要評聖,很明顯只有憑軍功與儒學造詣這兩項。軍功肯定不足了,雖說其對平定太平天國的作用很大,但本身戰績乏善可呈,且歷史地位與平滅物件,都未必能與平滅安史之亂的郭子儀相比的。
那就只有在儒家評聖這一個選擇了。但儒家的三大聖人,哪一位不是著書立說教化天下的大宗師?曾國藩雖然也有著述呈世,但不論是思想的創新、體系的宏大、教化世人的價值,與孔孟朱相比,實在遜色太多了。
嚴格說來,曾國藩的治家、治世、治學與治國思想與理論,不過是對經典儒學(孔孟)與理學(程朱)的一種翻譯式講述,是利用自身地位與影響的推廣――如果不是歷史大變遷來得太快,曾國藩最可能的是再現董仲舒的功能,推動重尊儒術罷了。
稱“屠夫”,曾國藩是歷史時光的悲劇從來,平亂世,扶江山,一統天下的人物,都是史河中的英雄,受萬世尊敬的。而哪一位剿滅判亂的統帥,不是殺人如麻的辣手人物?為什麼獨有曾國藩,被貶為屠夫呢?
三大原因:
首先是曾國藩扶保的是末世王朝。王朝結束太快,在其本朝還沒有來得及為其立廟建祠錄入史冊,就滅亡了。而且社會與文化徹底轉型升級,不再進行如前朝慣有的對成就人物進行封功傳名。
其次是民族進入了浩大的大革命時代,反封建成為了時代主題,曾國藩成為了鎮壓革命阻擋變革的反面人物――雖然太平天國本質上並不是一次革命,而是一次造反奪權分疆亂統的行為。但時代需要呼喚起義,也只為革命者立碑,同時對反革命者進行思想、道義的鎮壓,所以對曾國藩的反動性成為了主流語體,蓋棺定型了。
第三是神州大門洞開,不斷面向整個世界而英雄、偉人輩出,曾國藩的內鬥型建功不但已不合歷史大潮,而且也真不能與後來面對世界的建功者比成就了。
即使隨著時光沉澱,文化主流重新審視那段歷史,曾國藩也不會成為很重要的人物的,因為包括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在那持續百年的民族大劫難、大重塑中,都只是一場小波瀾。至少與抗日、立國、抗世界霸權相比,實在是小題一個了。
何況歷史時光沉澱下來而回顧也很難出現的,因為面向世界後,新課題、新挑戰只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主流文化很難如前朝時代去編寫歷史,也只會聚焦更多新時代的英雄――時間越長,曾國藩的光環將越淡,終至成為一個“平常人”!
回覆列表
1.每個人都是多層面的,不能用簡單而極端的標籤直接貼上。站在當時朝迋的角度,他確實是平亂的功臣,站在反抗者的角度,他是殺人魔王。
2.拋開以上兩個對立的角度,他的識人、用人、帶兵、治學和處世方面也是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可以借鑑。
3.對於家庭教育,曾國藩也是頗有建樹,古代士大夫中有如此清醒的頭腦和洞察力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