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芷竹子
-
2 # 溫存177611958
字輩早期
字輩其實東晉開始就有了,東晉最後兩個皇帝分別叫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但是當時字輩一般都是父親或祖父一輩人臨時選擇的,並沒有體系完整的字輩譜,執行程度也不是很高。
舉例說明,唐高祖李淵共有22個兒子,除了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五子李智雲、十三子李鳳和十九子李靈夔外,其餘16個兒子名字的第二個字都是“元”,比如四子李元吉、六子李元景、七子李元昌。
李淵孫子輩裡面,李建成的6個兒子分別叫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李承明、李承義,李元吉的5個兒子李承業、李承鸞、李承獎、李承裕、李承度,很顯然這一輩都是“承”字,但是李世民這一系除了長子李承乾以外,其他兒子都沒有按照輩分起名。
宋朝字輩
宋太祖趙匡胤創立了中國歷史第一個系統的字輩譜,他為自己和兩個弟弟各取了14個字用於起名。
太祖趙匡胤一系: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
太宗趙匡義一系:德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魏王趙匡美一系: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登。
宋太宗即位後,為以示區別,將自己兒子一輩的“德”改為“允”,在弟弟趙廷美、侄子趙德昭、趙德芳和兒子趙元佐、趙元僖去世之後,立三子趙元侃為太子,為方便避諱,改其名為“趙恆”。自此之後皇子只取相同偏旁的單名,其後代便不再按照字輩譜取名,比如
英宗趙曙一系二世孫始:孝安居多自甫;神宗二世孫:有;徽宗一系二世孫始:卿茂中孫。
明朝字輩
明太祖朱元璋則是將字輩體系發揚光大了,他規定自己兒子均為木字偏旁的單名,孫子輩開始,第二個字為自己事先擬定的字輩,第三個字為名字,偏旁則按照五行相生的規律設定,為了避免因為避諱而產生的改名問題,朱元璋也特殊規定,用於區分行輩的字不需要避諱,例如建文帝名字為“朱允炆”,日常生活中,只需要注意避諱“炆”字,“允”字可以正常使用。此外他也為侄孫朱守謙一系確立了字輩,起初也必須按照五行取名,後來不再拘於五行。
明朝宗室完整的行輩如下:
太子朱標: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
秦王朱樉: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敦。
晉王朱棡: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鹹景慕,述學繼前修。
燕王朱棣: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
周王朱橚: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格廣登庸。
楚王朱楨: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功。
齊王朱榑: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
潭王朱梓:福昌忻保定,嘉應必興隆,啟處詢從式,尊聞汝申貴。
魯王朱檀: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
蜀王朱椿: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
湘王朱柏:久鎮開方岳,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
代王朱桂: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彜。傳貽連秀鬱,炳燿壯洪基。
肅王朱楧:贍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富運,凱諫處恆隆。
遼王朱植: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
慶王朱栴:秩邃寘臺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毘。
寧王朱權: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岷王朱楩: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理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谷王朱橞: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
韓王朱松:衝範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顥慥,令緒價蕃維。
沈王朱模:佶幼詮勳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朱楹:斐序斌廷賞,凝覃浚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
唐王朱桱: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歷協銘圖。
郢王朱棟:偉聞參望奭,箴誨洎臯夔。麒麟餘積兆,奎穎曄璿璣。
伊王朱㰘:顒勉諟訏典,褒珂採鳳琛。應疇頒胄選,崑玉冠泉金。
靖江王朱守謙:贊佐相規約,經邦任履亨,若依純一行,遠得襲芳名。
孔姓字輩
孔姓字輩成為通天譜開始於明朝,明太祖朱元璋賜給孔姓“公彥承弘,聞貞尚胤”八個字用於取名,孔希學和孔訥先後世襲衍聖公之後,再加上“希”和“言”組成了孔姓字輩譜的前10個字,用於孔姓第56~65代子孫的起名,後來65代衍聖公孔胤植和76代衍聖公孔令貽在奏請皇帝和北洋政府之後各續了20個字,目前孔姓第56-106代的排行如下:
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弘”和“胤”為了避諱改為“宏”和“衍”)
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
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煥景瑞,永錫世緒昌。
清朝字輩
清朝字輩相對於明朝要簡單很多,康熙皇帝開始使用字輩起名,兒子輩均為“胤”,偏旁都是示補旁,孫子輩均為“弘”,偏旁都是日字旁。乾隆皇帝、道光皇帝、咸豐皇帝和宣統皇帝又相繼補了幾個字。
康熙定:胤弘;
乾隆定:永綿奕載;
道光定:溥毓恆啟;
咸豐定:燾闓增祺;
宣統定:敬志開瑞,錫英源盛,正兆懋祥。
不過,清朝並沒有解決好避諱的問題,雍正即位之後命令自己所有的兄弟都將名字中的“胤”改為“允”,嘉慶和道光即為後也為了避諱改了自己的名字,直到咸豐開始,表示行輩的字才開始不用避諱。
乾隆皇帝還命人調查了孟姓、顏姓和曾姓後人的世系情況,並規定這三個姓氏從某一代開始一律使用孔姓的字輩譜,自此孔姓“通天譜”的地位正式確立
-
3 # 半個南山人
漢族是從周代開始在姓氏中加入了輩分的。
輩分,也即行輩,就是排行。古代,這不僅是親族之中一種自然的排列關係,而且這也體現了強烈的宗法色彩。在一個家族中,不同的行輩之間在取名用字上有著明確的規定,從中傳達出特定的血緣關係。周代人們取名時常常用伯、仲、叔、季,就是表示排行的用詞。伯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其中叔和季還表示幼者,也並不一定就是表示老三和老四。
在表示長幼之外,同一行輩的名字裡還有相同的成分。
例如蘇軾,字子瞻,蘇軾的弟弟蘇轍,字子由,大家看軾與轍,都有車部,而字的前一個字也是相同的。有些注重統緒的家族更是將很多們行輩用字進行事先排定,例如孔子後裔,從第56代至第105代的行輩依次為:
希言公彥承,弘聞貞尚胤,興毓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建道敦安定,懋修肇懿長,裕文換景瑞,永錫世緒昌。這樣,從名字上就可以看出輩分來了。
-
4 # 講史詩
字輩早期
字輩其實東晉開始就有了,東晉最後兩個皇帝分別叫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但是當時字輩一般都是父親或祖父一輩人臨時選擇的,並沒有體系完整的字輩譜,執行程度也不是很高。
舉例說明,唐高祖李淵共有22個兒子,除了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五子李智雲、十三子李鳳和十九子李靈夔外,其餘16個兒子名字的第二個字都是“元”,比如四子李元吉、六子李元景、七子李元昌。
李淵孫子輩裡面,李建成的6個兒子分別叫李承宗、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李承明、李承義,李元吉的5個兒子李承業、李承鸞、李承獎、李承裕、李承度,很顯然這一輩都是“承”字,但是李世民這一系除了長子李承乾以外,其他兒子都沒有按照輩分起名。
宋朝字輩宋太祖趙匡胤
創立了中國歷史第一個系統的字輩譜,他為自己和兩個弟弟各取了14個字用於起名。
太祖趙匡胤一系: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順;太宗趙匡義一系:德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魏王趙匡美一系: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登。宋太宗即位後,為以示區別,將自己兒子一輩的“德”改為“允”,在弟弟趙廷美、侄子趙德昭、趙德芳和兒子趙元佐、趙元僖去世之後,立三子趙元侃為太子,為方便避諱,改其名為“趙恆”。自此之後皇子只取相同偏旁的單名,其後代便不再按照字輩譜取名,比如
英宗趙曙一系二世孫始:孝安居多自甫;神宗二世孫:有;徽宗一系二世孫始:卿茂中孫。
2.明朝字輩
明太祖朱元璋
則是將字輩體系發揚光大了,他規定自己兒子均為木字偏旁的單名,孫子輩開始,第二個字為自己事先擬定的字輩,第三個字為名字,偏旁則按照五行相生的規律設定,為了避免因為避諱而產生的改名問題,朱元璋也特殊規定,用於區分行輩的字不需要避諱,例如建文帝名字為“朱允炆”,日常生活中,只需要注意避諱“炆”字,“允”字可以正常使用。此外他也為侄孫朱守謙一系確立了字輩,起初也必須按照五行取名,後來不再拘於五行。
明朝宗室完整的行輩如下:
太子朱標:允文遵祖訓,欽武大君勝。順道宜逢吉,師良善用晟。秦王朱樉:尚志公誠秉,惟懷敬誼存。輔嗣資廉直,匡時永信敦。晉王朱棡:濟美鍾奇表,知新慎敏求。審心鹹景慕,述學繼前修。燕王朱棣:高瞻祁見祐,厚載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簡靖迪先猷。周王朱橚:有子同安睦,勤朝在肅恭。紹倫敷惠潤,昭格廣登庸。楚王朱楨:孟季均榮顯,英華蘊盛容。宏才升博衍,茂士立全齊王朱榑:賢能長可慶,睿智實堪宗。養性期淵雅,寅思復會通。潭王朱梓:福昌忻保定,嘉應必興隆,啟處詢從式,尊聞汝申貴。
魯王朱檀:肇泰陽當健,觀頤壽以弘。振舉希兼達,康莊遇本寧。
蜀王朱椿:悅友申賓讓,承宣奉至平。懋進深滋益,端居務穆清。
湘王朱柏:久鎮開方岳,揚威謹禮儀。剛毅循超卓,權衡素自持。
代王朱桂:遜仕成聰俊,充廷鼐鼎彜。傳貽連秀鬱,炳燿壯洪基。
肅王朱楧:贍祿貢真弼,縉紳識烈忠。曦暉躋富運,凱諫處恆隆。
遼王朱植:貴豪恩寵致,憲術儼尊儒。雲仍祺保合,操翰麗龍輿。
慶王朱栴:秩邃寘臺鼒,倪伸帥倬奇。適完因巨衎,騭眷發需毘。
寧王朱權:磐奠覲宸拱,多謀統議中。總添支庶闊,作哲向親衷。
岷王朱楩:徽音膺彥譽,定幹企禋雍。崇理原諮訪,寬鎔喜賁從。
谷王朱橞:賦質僖雄敞,叢興闡福昌。篤諧恂懌豫,擴霽昱禎祥。
韓王朱松:衝範徵偕旭,融謨朗璟逵。亶韶愉顥慥,令緒價蕃維。
沈王朱模:佶幼詮勳胤,恬珵效回瑝,湜源諲晳暐,圭璧澈澄昂。
安王朱楹:斐序斌廷賞,凝覃浚祉襄。恢嚴顓輯矩,縝密廓程綱。
唐王朱桱:瓊芝彌宇宙,碩器聿琳琚。啟齡蒙頌體,嘉歷協銘圖。
郢王朱棟:偉聞參望奭,箴誨洎臯夔。麒麟餘積兆,奎穎曄璿璣。
伊王朱㰘:顒勉諟訏典,褒珂採鳳琛。應疇頒胄選,崑玉冠泉金。
靖江王朱守謙:贊佐相規約,經邦任履亨,若依純一行,遠得襲芳名。
-
5 # 半島視野
宋朝
關於在哪個朝代開始在名字中新增輩分的問題,大部分流傳的說法都是宋朝。起源於宋太祖趙匡胤。相傳宋太祖趙匡胤制定了一副對聯,以此為輩分,這幅對聯是“匡德惟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由宜” 他的輩分就是匡,以此類推他的兒子就是德,孫子就是惟,人們只需知道他們的名字就可判斷出他們的輩分高低,這是我們見過的最早的最最正式的輩分,這是最廣為流傳的說法。
晚唐
而另一個流傳最多的說法是從晚唐興起的。唐朝是我國曆史上最為繁華最為強盛的朝代,它的文學造詣是我國de頂峰,直到現在還影響著我們。據說姓氏中加輩分是唐朝晚期的大將們,為了培養自己的勢力鞏固自己的地位都會培養很多自己的養子,為了容易區分,一般姓氏和最後一個字是不變的,只變中間的一個字,以此來區分親疏自己輩分大小。但是在那個時候還沒有確切有輩分這一說法。
元代
也有少數部分認為,姓氏中加入輩分是從元代開始的,理由是宋朝起,只有宋太祖趙匡胤有這一舉動,並沒有太多的人群群起而效之。真正開始有這一想法並廣為流傳的是元代。
關於這一問題是眾說紛紜,且無法考證。我們只能從一些歷史資料以及文獻中去推理去猜測,究竟是哪個朝代開始有了在輩分中加入名字的這一舉動,宋朝,晚唐,元代,都是有可能的,我們無法確切究竟是哪一個,只能每一個都有很大的可能,不能完全排除的可能性,也不能完全確定它的肯定性。
-
6 # 當代曹植
輩份其實東晉開始就有了,東晉最後兩個皇帝分別叫司馬德宗和司馬德文。但是當時輩份一般都是父親或祖父一輩人臨時選擇的,並沒有體系完整的字輩譜,執行程度也不是很高。
真正普及輩份並正規化,則始於晚唐。
晚唐的宦官和大將習慣用收養子的辦法培養自己的勢力。可以明顯觀察到這時候起名一般是某個固定的字加上一個可變的字。如宦官梁守謙的親弟叫梁守志,養子五人叫梁承敏,梁承度,梁承乂,梁承汶,梁承政。
-
7 # 三道歷史
兩漢乃至三國時期,漢族以兩字為尊,比如曹操,袁紹,袁術,孫權,孫策,孫堅,諸葛亮(諸葛是複姓,亮才是名字)等等,留下名號的都是兩字,一姓一名。三字的都是平民,比如戲志才。
東晉時期,社會主流還是以兩字為尊,比如祖逖,恆溫,謝安,王導等,但這個時候,由於佛道兩教的廣為流傳,名字帶有之也成為潮流,如:王羲之,王獻之(這兩個其實是父子),王凝之,祖沖之,顧愷之等等,這應該是名字中輩分的雛形期。
到了唐隋唐,社會趨於穩定,人口出現爆發式的增長,特別是科舉的出現,使得更多人識字做官,兩字的姓名不夠用了,三字的名字開始廣為流傳,但是這一時期,尚未有明確的輩分,我們從一些名人中探索,比如顏真卿,顏杲卿,輩分此時應該已經形成,並開始小範圍使用。
宋代,應該是輩分使用規範化的一個時期。比如宋代開國皇帝幾兄弟的名字,趙匡胤,趙光義,趙光美(避諱改為光),以及楊家將的故事,還有大才子蘇軾一家,蘇洵,蘇軾,蘇轍(車字旁 ,水生木),這一時期,應該是輩分開始廣為流傳的時期,其實也好理解,這一時期,造紙術,印刷術的出現,造成了市民文化的盛興,人口的興盛,大量平民階層的讀書人出現,文化人之間怎麼區分自己不同的長輩,特別是中國文化每個長輩還有不同的叫法,輩分最晚應該從這個時期開始流行,但是缺少完整世系家譜研究,無法嚴格證明。
能夠嚴格證明的是明朝,朱元璋給自己的每個兒子都定下了嚴格輩分,嚴格的取名規則,逼得自己的後輩開啟了造字模式。
輩分,其實就是咱們人口大量爆發,人員不斷流動,為了認祖歸宗,方便認親戚的。
回覆列表
百家姓是怎麼由來的,輩份又是怎麼來的
1人回答
預設排序
fxrxwhLV.202017-12-16
【姓氏來歷】
中國人在三皇五帝以前(距今約五千年),就有了姓。據傳說,姓的最早起源與原始民族的圖騰崇拜有關。氏族部落不但對圖騰奉若神明,禁止食、殺、冒犯,而且把它作為本氏族統一的族號。在原始部落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常常是一致的,久而久之,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由圖騰演變為姓的傳說很多。據考證,夜郎國的國君是竹王,他的臣民以竹為圖騰,姓竹。又據史書記載,晉國有狐毛、蛇平,漢代有狗未央、狼莫、鹿旗,三國有豹皮公等人。透過這些古怪的姓名和駱、虎、蟻、牛、羊、鳥、龍、竹、梧、茶、菊等與動物、植物名稱相同的姓氏,隱約可見圖騰崇拜對姓氏起源的不可磨滅的歷史印跡。
姓的形成除與圖騰關係密切外,還與女性分不開。那時是母族社會,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是“女”和“生”組成,就說明最早的姓,是跟母親的姓。據考古學資料表明,西周銅器銘文中,可以明確考定的姓不到三十個,但大多數都從女旁,如:姜、姚、姒、姬、媧、婢、妊、妃、好、贏等等。不僅古姓多與“女”字相關,就連“姓”這個字本身也從女旁,這大概是母系氏族制度的一個特徵性產物。婦女在生產生活中居於支配地位,實行群婚制,兄弟姐妹之間可以通婚,在這種制度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在神話裡流傳著“聖人無父,感天而生”的許多故事。許多古姓都從女旁,可見我們祖先經歷過母系氏族公社的痕跡。
夏、商、周的時候,人們有姓也有氏。在古代氏族發展的過程中,又衍生出“氏”這個稱號。傳說,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被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式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大夫的後人又以受封國的名稱為氏。以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並且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但是隻有貴族才有氏,貧賤者有名無氏,氏成為貴族獨有的標誌。至於貴族婦女,則無論怎麼稱呼都必須帶上姓,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封建宗法制度的權威性和嚴謹性。到戰國時期,社會劇烈變動,舊貴族沒落了,有的還淪為奴隸。這表明貴族身份的氏,已無存在的必要。
“姓”是從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屬的部族名稱而來。“氏”是從君主所封的地、所賜的爵位、所任的官職,或者死後按照功績,追加的稱號而來。所以貴族有姓、有名、也有氏; 平民有姓,有名,沒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卻不可以通婚。因為中國人很早就發現這條遺傳規律:近親通婚對後代不利。姓的產生,從史書上看,先秦時期的《國語·晉語》記載“黃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黃帝為姬,炎帝為姜”。《周語》記載“我姬民出自天黿”。由此說明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種族的稱號。同姓之間不許通婚,是周代婚姻制度的規矩,“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同姓不婚,惡不殖也”(《國語·晉劇》)。古人很早就懂得近親婚配會產生不良後代的道理,為辨別男女姓的異同從而決定嫁娶與否,在女子稱謂中標明姓就是非常必要的了。由此可見,姓的作用在古代主要就是“別種類”“別婚姻”。
姓氏相別的制度一直沿用到戰國後期。秦朝時,舊貴族瓦解,西周封建宗法制度基本結束,舊的氏族及姓氏制度也被清除殆盡。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顧炎武《目知錄》)此後,中國的姓與氏合而為一,或言姓,或言氏,氏即姓,人們使用姓氏時簡單省事,也無貴賤之別,因而平民也從無姓到有姓。
唐太宗(627年)的時候,有個吏部尚書高士廉,把民間的“姓”記錄下來,寫成一本書《氏族志》,頒佈天下,作為當時推舉賢能作官,或撮合婚姻的依據。中國舊時流行的《百家姓》是北宋(960年)的時候寫的,裡面一共收集了單姓408個,複姓30個,一共438個。發展到後來,據說有4000 到6000個,但是實際應用的,只有1000個左右。
世界各國都有“三大姓”的說法。
英國是:Smythe,Jones,Williams;
美國是:Smith,Johnson,Carson;
法國是:Martin,Bernard,Dupont;
德國是:Schultz,Mueller,Shmidt;
蘇聯是:Ivanov,Vasiliev,Deternov;
而中國:有張、王、李、趙,四個大姓,歷史悠久,分佈廣泛,而且都是皇帝賜姓。根據最新的統計,單是姓張的,就有一億人,這恐怕是世界上最大的姓了吧。
1977年史學家李棟明,在《東方雜誌》上發表過一篇有關“姓”的論文,文中指出:
華人最大的十個姓是:張、王、李、趙、陳、楊、吳、劉、黃、周。這十個姓佔華人人口40%,約四億人。
第二大的十個姓是:徐、朱、林、孫、馬、高、胡、鄭、 郭、蕭。佔華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個姓是:謝、何、許、宋、沈、羅、韓、鄧、梁、葉。佔華人人口10%。
接下來的15個大姓是:方、崔、程 、潘、曹、馮、汪、蔡、袁、盧、唐、錢、杜、彭、陸。加起來也佔總人口的10%。換名話說,在中國十億人口中,有七億人姓了這45個大姓。
另外的三億多人的姓,都是比較少見的,象毛、江、白、文、關、廖、苗、池等等。
中國各地農村多聚族而居,往往一個村莊僅為一姓居民。各個族姓開拓一方,繁衍一方,獨佔一方。西晉、唐初、五代和宋元時期中原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先民各族人逐漸融入漢民族中。各地府、州、縣誌對這一歷史現象記述甚詳。如乾隆《福州府志》載:“永嘉二年(308年),中州板蕩,衣冠始入閩者八族:林、黃、陳、鄭、詹、邱、何、胡是也。以中原多事,畏難懷居,無復北向。”(清·乾隆《福州府志》卷75《外紀》)唐初陳政、陳元光父子也曾率戍閩部屬58姓,定居福建。黃仲昭《八閩通志》引《建安志》載:“自五代亂離,江北士大夫、豪商、巨賈多避亂於此,故建州備五方之俗。”
自民國以來,有關姓氏家族的調查材料十分豐富,各地也屢見姓氏溯源的考據。以福安縣甘棠堡為例,當地數十姓居民分別來自中原20多個郡縣,鄭氏來自清河郡、滎陽郡;陳氏來自穎川郡、太邱郡;周氏來自汝南郡;徐氏來自東海郡;邱氏來自河南郡;丁氏來自博陵郡;王氏來自太原郡;範氏來自高平郡;繆氏來自東魯郡;黃氏來自江夏郡;曾氏來自天水郡。其他如蘇、蘭、郭、楊、連、江、翁、謝、許、徐、詹、魏諸姓也都分別有自己的祖地郡望。他們自唐宋以來,“各衿門戶,物業轉屬,而客姓不得雜居其鄉。”(明·萬曆《福安縣誌》卷1《風俗》)各姓氏都按嚴格的地域範圍,聚族而居。
華東、華南的客家人,從西晉到宋末由北方遷入,因語言、風俗的差異和利益矛盾,遷徙後常為爭奪生存空間與當地居民發生衝突。這種“主客之爭”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經常的矛盾和衝突,更造成客家人對血緣姓氏家族關係的依賴和重視,因此客家人的宗族觀念和家族組織是最強的。客家土樓(無論是圓樓還是方樓)居住上百人,都是同一姓氏(宗族)的人,事無鉅細均由同宗(同姓)相幫解決。
各家族對自己的姓氏源流和先祖榮耀均極重視。除族譜記載外,其外化形式即集中反映在家族門樓的門額橫匾與宗祠長聯上。一些世家望族,為顯示其祖宗顯貴,往往在門匾上刻寫“尚書第”、“大夫第”、“進士第”以及“五代尚書”、“亞魁天下”等字樣。一般家族的門匾則刻有“魯國傳芳”(顏姓)、“穎水世澤”(陳姓)、“江夏衍派”(黃姓)、“蚊築傳芳”(丁姓)等字樣,以表明郡望,使人一望而知其姓氏淵源。鑲刻於家祠門柱上的楹聯,清楚地表述了各姓氏的家世。福安甘棠堡陳氏宗祠的楹聯為:“數十世避亂僑居,鳳粵發祥,羨者蕃,肯構肯堂,黎閣家聲光自晉;三百年創業重統,鶯遷衍慶,喜此日,美輪美奐,棠江廟貌著維新。”同安縣五顯鄉後塘村“桃源”顏氏祠堂的楹聯,敘述了該姓入閩的時間和路線:“自唐歷宋曆元歷明歷清,簪纓世代;入閩而德(化)而永(春)而金(門)而同(安),瓜瓞雲礽”。
在全國各地,由一家一姓定居衍派而成單一村落者極為普遍。它體現了宗族以血緣和地緣關係為紐帶的特性,也給許多地名村名打上了姓氏宗族的烙印。如李坊、陳坊、蔡坊、潘屋、肖厝、許厝、王莊、伊家鄉等,大抵原本皆是這樣的村落。邵武的肖家坊,原名金泉裡,因明代大批肖姓人遷入而更今名。謝坊原名繡溪,因宋代祖居此地的謝元明做官出名,成了望族,南宋時改為謝坊。即便是幾姓雜處的村落,也大多以一姓一族為主。
由於歷史的或家族的原因,單一姓氏或各姓氏間往往各有一些避諱和禁忌。如:舊時福建省長汀縣高陂張姓不演《薛仁貴徵東》劇目,因戲中有奸佞張士貴暗害忠良的情節,被認為有辱同宗。該縣李姓元宵節不鬧花燈,因為相傳唐高宗有個皇太子元宵節觀燈時被薛剛踢死,故李姓視鬧元宵為不吉利。永定坎市盧姓稱風爐為端灶,因“盧”與“爐”諧音。當地人稱鍋蓋為“甑棚”,唯曾姓人獨稱鍋蓋,也是因“甑”與“曾”同音避諱。泥鰍別稱黃鰍或湖鰍,永定湖坑鄉奧杳等地的黃姓人則不稱黃鰍而稱湖鰍,中川等處的胡姓人卻稱之為黃鰍。蟑螂即蜚蠊,俗稱黃賊,撫市一帶的黃姓忌稱黃賊,而稱蜚蠊。長汀的林、翁兩姓忌通婚,相傳兩姓後裔曾同時攜帶祖先骨灰還鄉,在客棧相遇,雙方的骨灰不慎混在一起,無法辨別分開,只得各取一半帶回故土埋葬。從此,為避免同宗聯姻之嫌,兩姓遂互不通婚。古竹鄉高東人也不與巖背村人通婚,因為高東人認為其上祖江東峰是被巖揹人所殺,故有宿怨。這類禁忌,在全國其他地區也有發現,如今多已破除。
【氏的產生】
原始社會的末期,黃帝治理天下時,已有“胙土命氏”,出現了氏。夏、商兩代,也有少量的“氏”產生。氏的產生,最大量、最頻繁的時代是周朝。周朝初年,為控制征服的廣大地區,大規模地分封諸侯。周武王、周公旦和成王,先後把土地分封給兄弟、親戚及異姓功臣等,建立了71個封國,其中有武王的兄弟16人,同姓貴族40人。而這些諸侯國的後人即以封國名為氏。據統計,由周王室同姓封國得氏的有48個,由異姓封國得氏的約有60個。另外,各諸侯國又以同樣的方法對國內的卿大夫進行分封,即大夫的後人即以所受封邑的名稱為氏,如田、白、鮑、費、範、屈、鍾離、邯鄲等。經過層層分封,以封國、封邑名稱為氏的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所以說,周朝是我國氏的發展的最重要的時期。而後,各種形式的氏的來源又不斷出現,氏的繁衍滋生越來越多,氏的數量遠遠超過了姓的數量。姓氏合流之後,從古到今,中國人使用的姓氏中十之八九可以說是由姓派生出來的氏演變來的。值得說明的是,遠古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炎帝)、軒轅氏(黃帝)、金天氏(少昊)、高陽氏(顓頊)、高辛氏(帝嚳)、陶唐氏(堯,又稱伊祁氏)、有虞氏(舜)、有夏氏(禹)等氏,是後世對想象與傳說中的祖先的尊稱,不同於“胙土為氏”。
【姓氏的形成】
對姓氏的研究已形成一門學科。它與人口普查、語言學、歷史學、考古學等有著密切的聯絡,對於人事現代化科學管理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作為一門邊緣學科,姓氏學受到各方面的重視。
早在五千多年以前,中國就已經形成姓氏,並逐漸發展擴大,世世代代延續。
秦朝以前,姓和氏是含意不同、各有所指的兩個單音詞。姓字的古形字是“人”和“生”組成的,意為人所生,因生而為姓。秦國刻石《詛楚文》中,始見姓字為“女”字和“生”字的組合字,這一字形最終被漢代人許慎定形,成為會意字。氏字的出現,早在甲骨文中就有。清代文字學家朱駿聲在其名著《說文通訓定聲》中,釋“氏”字本意為木本,是植物之根,為象形字,後來被轉註為姓氏的氏,取木之根本之意。
夏商周三代,姓的社會職能是代表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的稱號,而氏則是從姓中派生出來的分支。《通鑑外紀》說,“姓者,統其祖考之所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姓起源較早,形成後也較為穩定;氏起源較晚並不斷髮生變化。《國語·周語》載:“姓者,生也,以此為祖,令之相生,雖不及百世,而此姓不改。族者,屬也,享其子孫共相連屬,其旁支別屬,則各自為氏。”總之,姓為氏之本,氏由姓所出。商周以前,姓用以區別婚姻,故有同姓、異姓、庶姓之說。氏用以區別貴賤,貴者有氏,而貧賤者有名無氏。氏同而姓不同,婚姻可通;同姓不可通婚。
西漢時期,姓和氏的區別分野已經微乎其微。司馬遷作《史記》時,乾脆把姓氏混為一談,成為不可分割的同一屬姓了。所以,清初學者顧炎武在《田知錄》中說:“姓氏之稱,自太史公始混而為一,《本紀》於秦始皇則曰姓趙氏’,於漢高祖則曰‘姓劉氏’,是也。”
姓產生於原始氏族社會。若干民族組成一個原始部落,部落內各氏族又獨立存在,同時,各氏族之間又有著密切的婚姻聯絡,姓就作為識別和區分氏族的特定標記符號應運而生。中國最早的姓都帶有“女”字,如姬、姜、媯、姒等,可以推斷早在母系氏族時期,姓已經形成,是由母權制社會中婦女的地位所決定的,其作用就是便於通婚與鑑別子孫後代的歸屬。同姓內部禁止婚配,異姓氏族之間可以通婚,子女歸母親一方,以母姓為姓。
氏最早在原始社會晚期形成。黃帝時已有“胙土命氏”。隨著氏族制度的解體和階級社會、國家制度的形成,出現了賞賜封贈土地以命氏的習慣。繼而,氏之源起,形成濫觴,出現以各種形式得氏的現象。至此,姓和民本意的屬性分野,實質上已不太明顯。
姓氏的形成原由,主要有以下幾類:
1.以居住地名、方位、封國命氏。如趙、西門、鄭、蘇等。
2.以古姓命氏、如任、風、子等。
3.以先人名或字命氏。加皇甫、高、刁、公、施等。
4.以兄弟行次順序為氏。如伯、仲、叔、季等。
5.以職官名稱命氏。如史、倉、庫、司徒、司寇、太史等。
6.以職業技藝命氏。如巫、屠、優、卜等。
7.以祖上諡號為氏。如戴、召等。
8.古代少數民族與漢族大融合,借用漢字單字為氏。如拓跋氏改為元氏、叱盧氏改為祝、關爾佳氏改為關、鈕祜祿氏改為鈕等。
9.因賜姓、避諱改姓氏。如手唐王胡賜給立有大功的大臣們以李姓、朱明王朝賜以朱姓;漢文帝名劉恆,凡恆性因避諱改為常氏。晉朝帝王祖上有司馬師,天下師姓皆缺筆改為為帥氏。
10.因逃避仇殺改姓。如端木子貢後代避仇改沐姓,牛娃避仇改牢姓等。
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並且在不斷髮展,同姓異源,或異姓同源,等等,情況十分複雜。隨著歲月的流逝,不斷出現新的姓氏。如給孩子取名時,取男女雙方兩個單音姓合成複姓,又為姓氏“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員。
【百家姓的來歷】
是誰創造了《百家姓》?它何時初具規模?又何時出版?這些問題直到今天還是個迷。根據明清朝代有文字記載的學者的研究,《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存在。在宋朝初期由一位地處吳、越地區(現今浙江省杭州市)不知名的儒家 學者將其編輯、裝訂成冊。
南宋(公元1125-1210年)著名的愛國詩人陸游最早在他的詩-- 《秋日小雨》中提到百家姓。詩人在註釋中指明他的靈感源自兩本書,一本是《扎子》,另一本就是《百家姓》。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百家姓》早在宋朝以前就開始流傳了。
宋朝的皇氏姓‘趙’,五代十國時期吳越國的國王姓‘錢’,宋朝的一位學者相信‘孫’是宋朝皇族妻妾的姓氏, ‘李’是南唐的統治者--李後主的姓氏。這就是《百家姓》的開場白--“趙錢孫李”次序的由來。
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印刷體《百家姓》是在元朝(公元十四世紀初)出版的,它根據漢字和蒙古字的語音、筆劃對應而成。但是元朝的版本並不完整,流傳已久的《百家姓》直到明朝才算收錄完整。 它總共記錄了438個姓氏,其中408個是單姓, 有102行組成,38個是複姓,編成15行。最後一行是百家姓終,即百家姓完結篇,由118行構成,共有472個字。
清朝後期又出現了另外一本有關百家姓的書--《增廣百家姓》,書中記錄了444個單姓,60個複姓,結束語為“百家姓序”。
現存的清朝版本的百家姓既有文字又有圖畫,每頁上方除了記錄歷史名人的名字和其所屬家族外,旁邊還有他的影象;每頁下半部是由四個字或姓氏組成的短句,讀起來很像古時的四句詩詞。
過去,《百家姓》有幾種修訂版,如:明朝末年修訂的“黃周姓”,清朝康熙年間修訂的“御指百家姓”,清朝咸豐年間 (公元1851-1861)由丁延修訂的“百家姓三編”。這些修改後的百家姓在表現格式上花了很多功夫,每本都各具特色。 儘管如此,它們還是無法取代原稿,這體現了原稿對後來創作的深遠影響。
《百家姓》不僅只在漢族中廣為流傳,其譯本也在與漢族有著友好往來的少數民族中傳播,如:蒙古字目百家姓,女真字目百家姓。由此可見百家姓的深遠影響程度。
【輩份的來歷】
輩份的來歷源於族譜的編修。族譜,又稱家乘、宗譜、公譜、祖譜、譜書、家牒、族牒。它是記錄家族組織活動的檔案材料。福建的族譜興於宋代,盛於明清之後。修譜的動機是“溯淵源,分疏戚,序尊卑。”
族譜的核心內容是記載家族的世系源流、血緣系統。以防血緣關係紊亂而導致家族瓦解。連城《新泉張氏族譜》卷首說得明白:“親疏派別得譜則溯其源,上下分支得譜則窮其本,即蕩析代變,而皆有所考焉。”為達到顯示血統的目的,各地族譜均有認中國先朝名人為遠祖的習俗,這種附會的譜風,雖能使其家系倍增光彩,但往往導致家史失真和對後代誤導。安溪湖頭的李氏宗譜,認先祖為道教創始人李耳,直系則“出隴西,為唐高祖李淵公之苗裔。”南靖廟兜郭姓,認始祖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與“郭”音近),並由虢叔是黃帝的二十七世裔孫,郭子儀是虢叔的第六十世孫、黃帝的八十七世裔孫,而推論自己的宗族嫡出於中唐名將郭子儀。(《南靖文史資料》第二期89頁《廟兜郭姓的歷史淵源》何柳枝)這些記載,易使族人深信不疑。其他的如劉姓必溯祖為劉邦,肖姓多探源為蕭何,都是這種攀強名流、附會望族的修譜心態之反映。
族譜中,家族遷居(開基)始祖之下的代系排列嚴格分明,不容混淆。這往往是族譜中最具史實價值的部分。福建的許多家族,都實行名字排行制(古稱“昭穆”),俗稱“排輩份”。即在同一輩份的族人中名或字須用某個統一規定的單字起頭,再與其他單字結合成名或字,以示區別。如某一父輩生三子,兒輩名按“永”字排列,分別稱“永志”、“永仁”、“永貴”。如此,在族譜中一看“永”字排行便可知其為兄弟或堂兄弟輩份。已去世者,則在其名上寫上諡稱並加上“公”字,以示區別,沙縣一帶習俗,收養子若無族長和六親認可,不可上譜排字輩,否則會被罵為“出透的人”而遭岐視。排輩份除少數由祖、父輩臨時決定外,大多是按先祖早已選定的排行用字。南靖縣雙峰村《丘氏族譜》載:從其二十一世始,標定的昭穆用字是:“文章華國,詩禮傳家。創垂顯奕,繼述藏嘉。光前榮耀,世德作裘。仁親義祖,燕翼貽謀。桂芳蘭茂,日新月盛。思皇多佑,福祿來成。慶餘善積,譜澤綿延。宗風丕振,億萬斯年。”(《南靖文史資料》第二期86頁《雙峰丘氏的歷史淵源》林明波)目前已傳至“垂”、“顯”字輩,即第三十至三十一世。這種按族譜排輩份的方法,使農村常可見到這樣的俗象,由於世系分支發展速度不一,一些年屆七旬的老翁,要向三歲稚童稱“叔”或“伯”。永定俗謂:“白頭哥,坐地叔”(即對平輩的白頭老翁僅呼“哥”,而尚在襁褓中的叔輩,即使上年紀老者也要喚其為叔)。為了區別同輩中的年齡次序,“排輩份”之外還要“排號”。永泰縣同安鄉張氏族譜規定,族人添丁按先後次序排號,日常稱呼常舍其名而直呼其號,如同輩中是第20個出生的,就直呼“二十”以代名字。這一習俗在當地一些年高者中至今仍頗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