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雲河

    現在滬劇的發展很不好,或者,為了安慰廣大的滬劇行業從業人員,按媒體上的說法是,不容樂觀。

    滬劇是地方劇種,那麼肯定就是語言上的限制,只能侷限在有限的區域範圍,要向非滬語地區發展,幾乎就是不可能的,滬劇從業人員再有雄心壯志,也不敢有這樣的遠大理想的,單單說上海本地,現在滬劇的發展也是很艱難,也是因為語言的關係,也是因為時代的發展,上海社會人員的變化。

    我是土生土長的浦東金橋本地人,我們小時候,廣播裡,田頭的大喇叭裡,播的多的就是滬劇、滑稽戲、獨角戲、上海說唱、浦東說書這一類,耳熟能詳,一方水土,在這樣的環境裡,會不喜歡這些充滿了鄉音的曲藝的麼?我還真就是從小就很喜歡聽滬劇,我們本地人,父母輩的,更是痴迷於滬劇。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怎樣,在我們以前農村老家這一個區域本地人,喜歡越劇的也有,很少很少,喜歡聽京劇的更是幾乎沒有。

    我們那時候還屬於川沙縣,文藝之鄉嘛,群眾文藝開展得很火熱,也成績斐然,那時候川沙滬劇團的演員,功夫也很深的,水準不比大劇團的演員差,劇團到過我們金橋演出過,大家一致好評呢,好像劇目叫做《勁風疾草》。再扯一個遠的,村裡人說,滬劇演員沈仁偉,就是《阿必大》裡演阿哥的,村裡的某戶人家和他是親戚額,還不是八竿子打不著的那種硬攀的親眷,而是真的是親戚,所以,村裡人都覺得有種是自家人的親切感。

    當年,還有“滬劇下鄉”,到農村,到田頭,到老百姓當中去。丁是娥、邵濱孫、解洪元這些在百姓心目中如雷貫耳的滬劇名家,都沒有架子,把自己當做普通人,為農村百姓演唱。別說德藝雙馨了,這樣的滬劇演員,老百姓會不喜歡?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發展,更多的文藝形式也湧現,年輕人也更願意接受新鮮事物,像電競、潮玩、盲盒,我是完全沒有興趣,但是年輕人就是痴迷。

    都知道上海的外來人員多,也都知道很多學校機關裡,出條例不允許說上海話。尤其是幼兒園、小學校裡,都要求說普通話。而後,都說這一輩的年輕人,都不會說上海話的了,能說的,也都是洋涇浜上海話。專家已經提出要在幼兒園裡教上海話了。馬莉莉對記者說過,他們滬劇院招生,都招不到上海話說得標準的小孩。

    這樣的語言環境。也夠艱難的。

    當年,孫徐春、茅善玉、徐俊他們帶起過一陣偶像風,捋獲了不少年輕觀眾聽眾。現在,當年唱滑稽戲不紅的徐祥也轉行滬劇了,也許也能吸引一批年輕觀眾的吧。

    結果,現場觀眾選“越劇”的居多。

    這是在上海,上海人。

    這就是當下滬劇的現狀。

  • 2 # 新霽看戲

    滬劇是上海本土劇種,發源地在浦東地區,逐步形成上海灘簧後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 以前叫申曲,1941年以後正式叫滬劇,擅長演出時裝劇和時代劇,像《雷雨》《啼笑因緣》《羅漢錢》《蘆蕩火種》《借黃糠》《少奶奶的扇子》等都是滬劇的代表作,上世紀40年代到70年代是滬劇的黃金期,有楊飛飛、汪秀英、趙春芳、顧月珍、小筱月珍、王雅琴、丁是娥、邵濱孫、石筱英、王盤聲、筱文濱等一大批表演藝術家,之後還有馬莉莉、諸惠琴、許幗華、張杏聲、陸敬業等老師,如今的佼佼者是茅善玉、孫徐春老師,2018年新編滬劇《敦煌女兒》很是不錯,目前滬劇面臨市場萎縮、演出減少、觀眾流失和培養人才的諸多問題,所以滬劇發展的不是太好,但是比一些瀕危劇種又要強一點。

    滬劇《羅漢錢》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 3 # 手機使用者朋友

    現在上海滬劇院的一些新秀都是從外地招來的新生,本上海幾乎沒有,排練累,學戲苦,工資低,上海喜愛文藝的帥哥靚女多數投奔影視圈,而外地投奔滬劇的至少賺到了一隻上海戶口。

  • 4 # 一蓑煙雨丅G

    老一輩的滬劇藝術家們是回孃家演出。主動送戲下基層,進工廠走進廣大人民的身邊,為人民服務。

    現在是“明星"“偶像",追求的是梅花獎,白玉蘭獎,文華獎。以及演出票房高價。高收入。

  • 5 # 一蓑煙雨丅G

    老一輩的滬劇藝術家們是回孃家演出。主動送戲下基層,進工廠走進廣大人民的身邊,為人民服務。

    現在是“明星"“偶像",追求的是梅花獎,白玉蘭獎,文華獎。以及演出票房高價。高收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物質為上的今天,除了父母之情外真的還有純粹的情和愛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