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真誠範哥

    隨著天氣慢慢轉暖,四月到六月溫度還不錯,陽光明媚,溫度適宜,釣魚也是不冷不熱,非常舒適。可到了7月以後,炎熱的夏季來到了,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路面都快被曬出油了,人們難耐酷暑,魚也是如此,這時候白天去水邊釣魚,近岸的水面溫度高,深水仍然十分清涼,魚都紛紛躲到深水區避暑去了,近處沒有魚活動。既熱又釣不到魚,就算你是釣魚狂熱分子,也不得不改變出行時間了。

    夜晚釣魚,沒有了白天的炙烤,魚也開始游到靠近岸邊的水域覓食了,此時正是上魚的好時候。夜釣鯉魚我調的漂都是比較頓的,因為野釣,魚的密度不大,把漂調頓抓口比較穩妥,如果調的太靈,抓口不準的話容易窩裡跑魚,一旦驚了窩子,要想窩子裡在進魚就困難了。更何況,夜裡能見度較差,調漂頓一點也有利於觀察。

    夜裡鯉魚在吃餌的時候,浮漂的反應是微微上升然後沉入水中,如果浮漂下沉動作比較緩慢的話,多數是體型較大的鯉魚在試探性吃餌。當浮漂輕輕下沉並且抖動兩下或者直接兩三目大黑漂,這時穩穩提竿,必定中魚。不過鯉魚吃餌也很小心,野生鯉魚一般也會試探性的吃兩口,千萬不要著急,看著漂穩穩的沉入水中在提竿刺魚,基本沒跑。

  • 2 # 一諾帥帥的

    釣魚人去水庫、湖泊垂釣,都盼望著釣上一條大魚,過一過釣大魚的癮。以下幾點輕鬆上大魚!

    第一,大雨後

    釣魚應該選擇適合的天氣,夏季夜晚的大雨後,水的含氧量較高,鯉魚會到近岸來,其食慾在那時更加旺盛。

    第二, 選位

    夏季晚上釣魚好在四周安靜,應該選在梯形處或者淺灘盡頭進行垂釣,因為鯉魚經常在深淺交匯處覓食。

    第三, 提前打窩

    提前打窩有助於釣魚的成功率。最好在天黑前就打完窩,這樣方便天黑後釣魚,如果天黑後打窩,那魚上鉤就比較慢,注意夜裡十二點後不適合釣魚。如果在池塘打窩,可連續喂窩三到四天,早晚各撒一次餌,每次喂1.5到2.5千克,引鯉魚按時到窩裡覓食,到第四天就開始垂釣。

    第四,硬竿大漂

    釣魚的魚竿也是有講究的,夏天釣鯉魚使用軟竿控魚能力弱,會影響上魚速度,並且將魚迅速牽離魚窩的難度增大,可能會驚走窩裡的魚。所以要用硬調或超硬調的竿子。選擇大漂有利於抗風浪,也有利於鉤餌的迅速到位。

    第五,釣鈍一些

    鯉魚吃鉤很謹慎,因此釣魚要鈍一些,如果釣得過靈,鉤和餌料就會分離,鯉魚將會只吃散落的餌料。

    第六,揚竿時機

    鯉魚吞食底餌時,反映到浮漂上是微升後相繼沒入水中,而且動作越緩慢魚越大。當浮漂徐徐下沉抖動兩下後,或很重地抖一下然後下沉,或向上冒出水面約一釐米高時,就得揚竿。

  • 3 # 野釣阿杜

    喜歡釣魚的人應該知道,鯉魚是生活在水下吃雜食的魚種,它的吃食量和水的溫度變化有很大關係的,當水的溫度在20攝氏度到25攝氏度的時候,它的吃食慾望是很大的,所以在夏天的時候來釣它,獲得的魚量是比較多的。夏天在野外釣鯉魚時,會遇到很多小魚來搗亂或者也有鯽魚亂入的情況,所以這時候能不能正確地辨識出是鯉魚真的咬的浮相,就顯得的十分重要。辨別時不時鯉魚咬鉤的浮相做法是:當浮漂沉入水裡後,出現持續晃動的情況時,這多半都是有小雜魚來打亂造成的,這時不建議去提竿。但當浮漂在沉入水以後,在下移的過程中出現不斷的上升,當出了浮漂肚的時候,這多半則是鯽魚咬鉤的訊號,這時你可以去提竿來中鯽魚,主要是這時魚鉤已經將它刺牢固了。當鯉魚真的咬鉤時通常會連續出現頓口的情況,也可能是黑漂,所以當我們看到這個浮相時,便可知道是鯉魚真的咬鉤了。

  • 4 # 紅色男爵釣魚俱樂部

    你好,鯉魚比鯽魚要膽小謹慎得多,野釣夜釣鯉魚的時候,如果出現大頓口,浮漂有兩目以上的下滑時,果斷提竿,這是比較明顯的口,容易抓。

    如果釣魚時浮漂出現連續的、輕微的浮動,持續輕點的話,快點提竿,也有一定機率刺中魚,提晚的話餌易被吃掉,還釣不到魚。

    還有一種要迅速提竿的頓口是浮漂大幅下沉,甚至沒入水中,然後快速上浮,超過釣的目數,這一般就是大魚吃鉤的跡象,提晚的話鉤子會被吐出來。

  • 5 # 誘釣江湖

    釣魚是很多小夥伴在閒暇時光中會選擇的一種休閒方式,有的小夥伴喜歡白天釣魚,有的小夥伴喜歡夜晚釣魚,那麼夜釣有什麼技巧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方法/步驟

    1/5分步閱讀

    不管是春季還是夏季或者秋季,夜釣選窩要選淺灘位。

    2/5

    因為這三個季節白天水溫偏高,魚會到深水裡避溫,晚上氣溫下降,魚兒會遊進淺水地方覓食。

    3/5

    但是也不能選太淺,太淺的話容易驚嚇到魚,選擇一個深淺交替的區域,如果在這個區域邊上有水草,蘆葦叢的話,此地就是最佳的選擇。

    4/5

    夜釣選位置的地方要是人少的地方,燈光昏暗的地方,過往船隻少或者沒有的區域,安靜的環境魚才會大膽地覓食。

    5/5

    夜釣的作釣安全:夜釣不像白天那樣方便,所以選擇夜釣的地方首先要考慮安全問題,不要挑陡坡,樹木茂盛的地方。

  • 6 # 痞子釣魚

    關於釣鯉魚我個人經驗如下

    1.鯉魚是底層魚種,比較喜歡陰暗水深的地方,是一種雜食性魚類,作釣時可以選擇蚯蚓,玉米,紅薯等,個人喜歡用玉米做窩,酒味的做魚餌,能更好的促進鯉魚覓食

  • 7 # 漁路同行

    鯉魚生性警惕,自然水域選擇靜水釣鈍,忽略雜亂小訊號,抓黑漂抓頓口,特別是強有力的小頓口,頂漂多數是小鯉魚或其他魚種,必須要有耐心,考察好資源和窩點,一定能成功收穫大鯉魚。

  • 8 # 徐德源

    如何夜釣鯉魚

    如何夜釣鯉魚

    我來答

    雪人曬太陽94

    LV.5 2019-03-11聊聊

    1.選擇時間:釣魚應該選擇適合的天氣,初夏夜晚的大雨後,水的含氧量較高,鯉魚會到近岸來,其食慾在那時更加旺盛。

    2.選位置:夏季晚上釣魚好在四周安靜,應該選在梯形處或者淺灘盡頭進行垂釣,因為鯉魚經常在深淺交匯處覓食。

    3.提前打窩:最好在天黑前就打完窩,這樣方便天黑後釣魚,如果天黑後打窩,那魚上鉤就比較慢,注意夜裡十二點後不適合釣魚。如果在池塘打窩,可連續喂窩三到四天,早晚各撒一次餌,每次喂1.5到2.5千克,引鯉魚按時到窩裡覓食,到第四天就開始垂釣。

    4.魚竿魚餌選擇:要用硬調或超硬調的竿子。選擇大漂有利於抗風浪,也有利於鉤餌的迅速到位。鯉魚吃鉤很謹慎,因此釣魚要頓一些,如果釣得過靈,鉤和餌料就會分離,鯉魚將會只吃散落的餌料。

    5.起竿時機:鯉魚吞食底餌時,反映到浮漂上是微升後相繼沒入水中,而且動作越緩慢魚越大。當浮漂徐徐下沉抖動兩下後,或很重地抖一下然後下沉,或向上冒出水面約一釐米高時,就得揚竿。

    6.溜魚:將魚牽出夜釣窩區,要將竿筆挺垂直於水面,將竿線適當繃緊,不可強拉。藉助竿的彈性和韌性消耗魚的體力,一直等到魚真正疲勞了,才能拎竿。

  • 9 # 大王的釣魚日記

    野釣、夜釣鯉魚何抓口?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鯉魚為我們常釣的淡水魚之一!因其耐高溫、耐低溫、耐低氧的習性,在一年中作釣的週期比較長,從仲春季節可以一直釣到初冬季節。雖然鯉魚在一年中作釣的週期比較長,但是他並不是每段時間都好釣的!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天氣溫比較高,白天鯉魚多躲在深水區,很少到近岸洄游、覓食。只有夜晚氣溫下降,水溶氧增高,鯉魚才會遊至近岸淺灘,進行一夜的洄游、覓食。所以晚春至仲秋這段時間我們作釣鯉魚,除陰雨天氣以外,夜釣也就成了我們最理想的選擇

    雖然夜釣鯉魚是氣溫較高時最理想的選擇,但是很多釣友會發現,在自然水域夜釣鯉魚時,鯉魚的吃口漂相併不是很明顯!有時候浮漂僅僅是一目甚至半目的變化,這也就造成我們抓口上的困難,出現有口無魚或者刺魚不牢造成的跑魚現象。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為什麼夜釣鯉魚漂相不明顯?夜釣鯉魚又該如何抓口?

    夜釣鯉魚為何漂相不明顯

    造成夜釣鯉魚漂相不明顯的原因,主要和浮漂本身的原因,以及個人的浮漂調釣問題有關。

    1:浮漂本身的原因

    在自然水域夜釣鯉魚時,我們在光源的選擇上,一般不會選擇夜釣燈,通常選擇電子漂或夜光棒。原因是夜釣燈的光線太亮了,容易引起鯉魚覓食時的警覺,而電子漂和夜光棒,發光亮度較暗,作釣效果明顯好於夜釣燈。雖然它們的作釣效果好於夜釣燈。但是由於設計問題,本身靈敏度上存在著一些缺陷

    電子漂的設計為中空,電池藏於浮漂的體內,並且現在的水無影電子漂,漂尾外部多套有軟塑膠管。為了增加電子漂的吃鉛量,漂身多設計為棗核形或短梭形大漂身,加上內部電池的原因,是電子漂的自重比較大,並且多有重頭現象。漂尾外部套有的軟塑膠管,同時也增加了浮漂漂尾的吃鉛量。如此也就導致了電子漂的靈敏度,明顯低於普通浮漂

    夜光棒雖然個體偏小,但是它是後加於浮漂漂尾,並且本身有一定浮力!當浮漂加上夜光棒之後,浮漂本身的重心會發生明顯變化,有時因重心不穩,會出現浮漂傾斜的現象。如此加了夜光棒的浮漂,在靈敏度上也就明顯小於不加夜光棒時。

    2:個人的調漂問題

    除了浮漂的本身原因,個人的調票問題也很關鍵!在上面我們說到,電子漂和夜光棒的靈敏度相對較差,並且漂尾鉛量比較大。我們在作釣時經常會發現,在修剪鉛皮調漂時,增加或者減少少量鉛皮,漂尾目數沒有明顯變化,這也就導致我們在調漂時相對比較困難一些

    特別是一些新釣友,因為電子漂或加了夜光棒的浮漂,調漂比較困難,在對浮漂進行調釣時,往往調漂不準!這也就導致我們在找底作釣時找底不準確,出現子線在水底彎曲過度或者鉛墜觸底的現象。當鯉魚吃餌時,傳遞到浮漂上的吃餌動作比較細小,漂相不明顯

    以上便是自然水域夜釣鯉魚,浮漂漂相不明顯的兩個主要原因!

    自然水域夜釣鯉魚該如何抓口

    自然水域中夜釣鯉魚,要想抓好魚口,除了明白光漂的靈敏度問題,還要知道鯉魚吃餌時的覓食習性。

    1:鯉魚的覓食習慣及吃餌漂相

    鯉魚覓食時有貼底拱食的習慣,喜歡翻拱一些淤泥、細沙、小亂石,或者水底腐爛的雜草樹葉等腐爛物。發現食物後,嘴巴貼地把食物吸入嘴中,當發現嘴中有異物時,它們會迅速離開,表現在浮漂上的漂相通常是黑漂,或者急速有力的下頓動作。一些個體較大的老滑魚,覓食時有拱餌向前的習慣,在水底把餌料拱出一段距離後,然後再進行吃餌!表現在浮漂上的漂相通常是,浮漂緩慢下沉一定目數,停頓後再緩緩升起,並且浮漂伴有輕微移動的現象。在浮漂幾次下沉和上升以後,會出現一個緩緩地下沉,然後浮漂沒入水中

    瞭解了鯉魚的這種覓食習慣,我們在夜釣抓口時就容易多了!

    2:夜釣鯉魚的主要抓口漂相

    在作釣個體較小的鯉魚或生口鯉魚時,由於夜光漂的靈敏度比較低,除了抓正常的黑漂漂相,或者大頓口漂相以外,還要抓浮漂的小下頓動作。當然這個小下頓的動作,不是浮漂急速下頓,然後快速升起的動作,這種動作是鯉魚的探餌動作。小下頓動作是指浮漂下頓以後,有一個短時間的停頓

    在作釣個體較大的鯉魚,或一些水域中的老滑魚,就主要抓浮漂的緩慢下沉並黑漂的動作,或者是浮漂的快速下沉黑漂。而一些小下頓動作,浮漂再緩緩升起的漂相,我們就要適當的學會去放口,主要抓最後的緩慢下沉至黑漂

    以上就是在自然水域夜釣鯉魚,根據魚的覓食習慣,所對應的浮漂漂相及抓口動作。

    本文總結

    以上就是自然水域夜釣鯉魚,浮漂漂相不明顯的原因分析,以及具體作釣中,根據鯉魚覓食習慣,所對應的抓口漂相。只要我們瞭解了這些,自然水域夜釣鯉魚,抓口同樣不會很難!

    最後,在此呼籲釣友們:魚類正在繁衍後代,小魚、母魚、籽魚請放流!如需帶走,僅取一餐便足矣!為以後有魚可釣,切不可多貪

  • 10 # 百里清風吹朗月

    在作釣個體較小的鯉魚或生口鯉魚時,由於夜光漂的靈敏度比較低,除了抓正常的黑漂漂相,或者大頓口漂相以外,還要抓浮漂的小下頓動作。當然這個小下頓的動作,不是浮漂急速下頓,然後快速升起的動作,這種動作是鯉魚的探餌動作。小下頓動作是指浮漂下頓以後,有一個短時間的停頓。

    在作釣個體較大的鯉魚,或一些水域中的老滑魚,就主要抓浮漂的緩慢下沉並黑漂的動作,或者是浮漂的快速下沉黑漂。而一些小下頓動作,浮漂再緩緩升起的漂相,我們就要適當地學會去放口,主要抓最後的緩慢下沉至黑漂。

  • 11 # 亮仔愛釣魚

    野釣、夜釣,一直是釣魚人都喜歡做的一項戶外運動。比如,筆者就很喜歡在夜晚垂釣,一是安靜,不會遭受太陽照射,二是,隨著氣溫的不斷上升,夜釣能很好的避開這些煩人的小雜魚。回到題主的問題,野釣、夜釣鯉魚,我們應該如何抓口呢?

    本文就以筆者平時垂釣的一些經驗來做分析。在開始分析之前,得有個前提。因為,如何判斷抓口,其實是一個很系統的工程,需要結合調釣、魚情以及線組來決定。因此,首先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是如何進行調釣的。

    根據魚情靈活調釣判斷抓口

    鯉魚,在筆者的垂釣過的眾多魚類當中,算是非常聰明的一種魚類。一般來講,它在水下覓食的時候,會進行多次的試探,確認安全的前提下,才大膽進食。當然,如果我們魚窩裡來的是一群鯉魚,也就是說魚情特別好的時候,會出現一個搶食的畫面。

    針對這兩種不同的魚情,筆者平時的調釣方式都會有所不同的,抓口也會略有不同。如第一種,一般來講,野生的鯉魚普遍警惕性都會比較高。在調釣方面,筆者一半都是調平水釣2-3目,讓鉤餌在水底完全躺底,這樣能有效過濾掉,鯉魚試探性進食以及一些小雜魚鬧窩,出現的假訊號。避免我們揚竿過早出現的驚魚現象。這個時候,一般浮漂會出現緩慢下降或停頓,再黒漂,當出現以上漂相的時候,一定要及時的揚竿。

    另外一種情況,就是魚情非常好的時候,針對這種魚情,我們就需要區別對待了。一般來講,我們可以透過兩種方法判斷,一種是根據魚窩的魚星數量來進行判斷。鯉魚進窩覓食,是靠拱泥找食的,因此會出現一堆的氣泡上浮,如果我們發現窩點處有以上現象,說明鯉魚已經進窩了。

    另外一種方法就是,如果我們拋竿入水之後,不到1分鐘,就有鯉魚上鉤,而且連續出現數次,那麼我們基本可以判定,是鯉魚群進窩了。往往這個時候,我們鉤餌剛到底,可能就會馬上圍來一群鯉魚,進行搶食。

    這個時候,我們可以調整調釣方式,採取調高釣低或者調幾釣幾,較靈的調釣方式進行垂釣。筆者平時一般喜歡調三釣三進行。針對這種調靈作釣的方式,建議適當的放口,因為鯉魚在搶食的時候,一般叼上鉤餌就會往後撤,漂相主要表現為黒漂或者浮漂橫移,這個時候是揚竿的最佳時機。

    段落小結:

    根據魚情的不同進行調釣,魚口少時建議釣鈍,當發現魚情好的時候,及時調整調釣方式,一般建議調靈一些。調鈍作釣時,一般漂相會出現緩慢下降或者出現停頓,再黒漂。調靈作釣時漂相一般體現為黒漂或者整個浮漂橫移。這個時候都是最佳提竿時機。

    瞭解垂釣鯉魚的線組組合

    撇開線組大小,最容易被釣友忽的一個細節,子線的長短影響著我們垂釣的靈鈍。先從長子線講起,長子線它在水下能起到很好的隱蔽作用,對於垂釣鯉魚這種比較滑的魚來說,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問題又回到和調釣靈鈍有關了。

    一般來講在同等條件下,長子線在躺底的狀態的下,如果魚兒前來就餌,由於子線長的原因,它會導致進食的訊號有所延遲,而且魚在就餌過程中產生的訊號會損耗很多。從理論上來講,選擇長子線釣鯉魚,是偏向釣鈍的。一般這個時候鯉魚進食的漂相,會出現緩慢下降或者停頓。

    當然了,如果喜歡用短子線來作釣的釣友,在相同的調釣情況下,浮漂訊號相對會比較明顯,也就是說,鯉魚試探性吃餌訊號,也同樣會體現在浮漂。一般浮漂出現快速下降或者快速上頂的訊號,不是小雜魚鬧窩就是鯉魚試吃,因此,我們需要適當的放過這些訊號,主抓有力的上頂或者緩慢的下頓和黒漂。

    總結歸納

    以上是筆者對於野釣、夜釣鯉魚的一些經驗總結,總的來說,鯉魚的掌握鯉魚的漂相併不復雜,只要把握住一些真實的訊號如:有力的下頓或者黒漂等。這些都是鯉魚典型的吃餌現象。

    最後關於安全方面,由於夜釣視線受阻,除了要帶上足夠光亮的手電筒和帶上防蛇裝備之外,最好結伴同行,這樣出現特殊情況,可以互相幫助。

  • 12 # 釣魚人烏蘭

    題主首先要糾正一個思路,抓口跟野釣還是黑坑無關,跟什麼魚種無關,什麼是口?在釣魚領域裡指的是浮漂因為某種外力產生的動作。既然是浮漂產生的動作,必然會出現真口和假口,而如何準確的分辨出真口是釣魚人基本功的一種體現。

    可以這麼說,哪怕在魚密度很大的前提下,抓口能力的強弱,決定了漁獲的多少,因此,本文就和大家一起分享關於如何分辨真假口的經驗心得,我們先來看以下幾個重點:

    想抓好正口,首先浮漂需要能準確體現出訊號

    分辨出假口是最關鍵因素

    從我接觸釣魚到現在已經近20年,和大部分釣魚人不同的是,我熱衷於遊釣,這些年來我在國內10多個省市,近百個水庫、湖泊、河流留下了足跡。透過觀察發現,就野釣來說,起碼有半數以上的釣友抓口能力堪憂。這不是誇大其詞,大家可以回想一下自己釣魚時的場景,無論什麼水域,同一時間在一定範圍內的釣魚人,漁獲多的只佔少數,是餌料不對路嗎?不,就是抓口能力不足造成的。

    抓好正口的前提是浮漂能準確反映訊號

    大部分釣友都在這一個步驟上出現了問題,調漂方法釣魚人都懂,不管什麼調法只有那幾個步驟,但問題在於,如何結合實際魚情來調漂就需要經驗了,這需要有靈活的頭緒,舉一反三的應變能力,浮漂調的不合適,那麼想找好口就困難。

    經驗心得:控制好餌重、上推下拉。

    不要去在乎調漂是靈還是鈍,這些都可以在後期採取變化,靈和鈍是相對的,不是說靈就一定比鈍好,而控制好自己的餌重是最關鍵的。調漂的基本法則是:釣目>調目-餌重。這個餌重可以透過變大變小來靈活在浮漂的釣目上體現,所以一定要熟知自己的餌料重量在一支浮漂上佔幾目,這個變化就是“底”的變化。用一個具體的例子來說,假設你的餌重在一支吃鉛量1.5克的浮漂上佔8目,那麼你在調漂的時候非要調平水釣2目,那麼浮漂的訊號自然就不如調8目釣2目靈敏。

    只要瞭解了自己的餌重,才能正確的根據魚情來選擇如何調漂,有水流、小魚鬧就調低點,口輕就調高點。在釣的過程中有口釣不到就上推浮漂,動作小就下拉浮漂,在一定目數內變化都是很正常的,這就是釣靈和釣鈍,這樣才能準確的反應出魚口訊號。

    分辨出假口是最關鍵因素

    當浮漂已經調整恰當後,接下來就是要應對真假口了,浮漂不是出現動作就要抬杆刺魚的,具體的頓口、送漂、陰漂、輕口、碎口等都是不同表現形式,我以前寫過很多這類的抓口技巧了,可以關注我,看我以前寫的文章,而我現在要表達的是,從宏觀的角度上去抓口。

    經驗心得:寧鈍勿靈、寧放勿搶。

    為什麼說很多人抓口能力不行?就是分不出真假口,就用題主的這個問題來解答,野釣鯉魚如何抓口?難道黑漂就一定是正口嗎?也許是蹭線,蹭線的動作和正口還是有細微差別的,你分辨不出來怎麼辦?放口啊,別去搶這一個動作,等一下看看浮漂的反應,是迅速浮上來了還是繼續黑漂,迅速上浮說明肯定是蹭線,繼續黑漂那說明魚餌已經入口了,這就是寧放勿搶。最不濟抓口晚了點,浮漂穩穩上送抓死口,也比蹭線亂抬竿錨中魚要好得多。

    寧鈍勿靈也是同樣的道理,野外魚種本來就複雜,雜魚本來就多,調的靈自然訊號就會亂,本身抓口經驗就不足,在諸多亂口中就更難分辨正口了。選擇釣鈍會犧牲靈敏度和輕口,但同時也保證了中鉤率,這是抓口經驗不足時最好的解決辦法。反正亂口我也分辨不出來,我就抓有力的頓口,其他訊號愛怎麼動就怎麼動,不理它,先學會走再去跑。

    關於最後的總結歸納

    綜上所述,是從宏觀的角度去看抓口,有人覺得可能我答非所問,其實則不然,我是在闡述思路,懂了思路,也就懂了抓口。那麼在即將結束的時候就可以正式回答題主的問題了,野釣鯉魚如何抓口?一句話概述:當你不會分辨的時候,放棄其他訊號,只抓有力的頓口。然後慢慢懂了上面我寫的內容,以後你就不會在問如何抓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人沒有朋友,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