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鴿

    鄉愁,是中國詩歌一個歷史常新的普遍的主題,余光中多年來寫了許多以鄉愁為主題的詩篇,《鄉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長、音調動人的一曲。

    正像中國大地上許多江河都是黃河與長江的支流一樣,余光中雖然身居海島,但是,作為一個摯愛祖國及其文化傳統的中國詩人,他的鄉愁詩從內在感情上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民族感情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感與民族感,同時,臺灣和大陸人為的長期隔絕、飄流到孤島上去的千千萬萬人的思鄉情懷,客觀上具有以往任何時代的鄉愁所不可比擬的特定的廣闊內容。余光中作為一個離開大陸三十多年的當代詩人,他的作品也必然會烙上深刻的時代印記。《鄉愁》一詩,側重寫個人在大陸的經歷,那年少時的一枚郵票,那青年時的一張船票,甚至那未來的一方墳墓,都寄寓了詩人的也是萬千海外遊子的綿長鄉關之思,而這一切在詩的結尾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有如百川奔向東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詩人個人的悲歡與巨大的祖國之愛、民族之戀交融在一起,而詩人個人經歷的傾訴,也因為結尾的感情的燃燒而更為撩人愁思了,正如詩人自己所說:“縱的歷史感,橫的地域感。縱橫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現實感。”(《白玉苦瓜》序)這樣,詩人的《鄉愁》是中國民族傳統的鄉愁詩在新的時代和特殊的地理條件下的變奏,具有以往的鄉愁詩所不可比擬的廣度和深度。

    在意象的擷取和提煉上,這首詩具有單純而豐富之美。鄉愁,本來是大家所普遍體驗卻難以捕捉的情緒,如果找不到與之對應的獨特的美的意象來表現,那將不是流於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墮入抽象化的空泛。《鄉愁》從廣遠的時空中提煉了四個意象:郵票、船票、墳墓、海峽。它們是單純的,所謂單純,絕不是簡單,而是明朗、集中、強烈,沒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亂的蕪蔓之感;它們又是豐富的,所謂豐富,也絕不是堆砌,而是含蓄。有張力,能誘發讀者多方面的聯想。在意象的組合方面,《鄉愁》以時間的發展來綜合意象,可稱為意象遞進。“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呵”、“而現在”,這種表時間的時序像一條紅線貫串全詩,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前面三節詩如同洶湧而進的波濤,到最後轟然而匯成了全詩的九級浪。

    《鄉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矚目。它的形式美一表現為結構美,一表現為音樂美。《鄉愁》在結構上呈現出寓變化於傳統的美。統一,就是相對地均衡、勻稱;段式、句式比較整齊,段與段、句與句之間又比較和諧對稱。變化,就是避免統一走向極端,而追逐那種活潑、流動而生機蓬勃之美。《鄉愁》共四節。每節四行,節與節之間相當均衡對稱,但是,詩人注意了長句與短句的變化調節,從而使詩的外形整齊中有參差之美。《鄉愁》的音樂美,主要表現在迴旋往復、一唱三嘆的美的旋律,其中的“鄉愁是——”與“在這頭……在那(裡)頭”的四次重複,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淺淺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疊詞運用,使得全詩低迴掩抑,如怨如訴。而“一枚”、“一張”、“一方”、“一灣”的數量詞的運用,不僅表現了詩人的語言的功力,也加強了全詩的音韻之美。

  • 2 # 靜聽花解語

    余光中的《鄉愁》寫於1972年,這是一首膾炙人口、扣人心絃、牽動海峽兩岸億萬人心的一首詩。

    在《鄉愁》裡,我是作者本人,也代表著海峽對岸離開大陸幾十年的臺灣同胞。

    《鄉愁》原文中的“我”是他本人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第一小節中,寫的是小時候的“我”與“母親”,分割兩地,隔海相望。

    此刻,作者把抽象的“鄉愁”具體到人物,更容易讓作者理解和感同身受。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在第二小節中,“我”已長大。而此時,鄉愁的物件是“我”和“新娘”,分隔兩地,隔海相望。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第三小節中,鄉愁化為“矮矮的墳墓。”鄉愁物件依舊是“我”和“母親”,只不過此時,我到了中年,而母親卻已離世,被埋在墳墓裡。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第四小節中,鄉愁越來越濃,體悟越來越深。此刻鄉愁中“我”依然可以指的是“我”,而對岸不再具體哪一個人,而是整個大陸,是魂牽夢繞的民族鄉音、鄉情。

    從時間上說

    《鄉愁》雖短,時間跨度卻很大,而且是按從小到大時間順序來寫的。

    “小時候”、“長大後”、“後來啊”、“而現在”,12個字縱跨幾十年,交代清楚,讓人一目瞭然。

    從內容上說

    整首詩道出了作者歷經滄桑的人生經歷,鄉愁一直伴隨著他。

    兒時,鄉愁是郵票,一頭牽著母親一頭繫著自己;

    長大了,鄉愁是船票,一頭繫著新娘,一頭繫著自己;

    後來,鄉愁是墳墓,母親在裡頭,我在外頭;

    現在,鄉愁是海峽,大陸在那頭,我在這頭。

    四節內容,由具體的鄉愁到博大的、民族的鄉愁,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從語言上說

    這首詩沒有華麗辭藻,沒有晦澀難懂的句子,作者以樸素的語言,節奏感強的長短句,寫出了深邃的意境,讓鄉愁具體化、形象化,略讀幾遍即可背誦。

    這種寫作語言和寫作方式值得詩人們學習和借鑑。

    我們在悲悼余光中時,我是“你、我、他”

    余光中先生是中國文壇傑出的詩人和散文家。他的詩悠遠,深沉,意味深長。

    網上評價“他的詩風是因題材而異的。表達意志和理想的詩,一般都顯得壯闊鏗鏘,而描寫鄉愁和愛情的作品,一般都顯得細膩而柔綿。”

    我們十分懷念余光中先生,學習他詩歌的寫作方法,追憶他的文學成就,此時的我不再單單是你,而是更多喜愛他詩歌的人。

  • 3 # 淺雨315

    在余光中的鄉愁裡,我是看客,心有慼慼焉。

    悲悼余光中時,我是我,悲時光之易逝,美好難留;嘆鄉愁之永在,才下心頭卻上眉頭。

  • 4 # 田岑2020

    在余光中鄉愁裡,我是誰?

    我是代表漂泊在海外的遊子,渴望祖國統一,把遊子的鄉愁描寫得淋漓盡致。中國大地上的江河都是黃河長江的支流,海外遊子是中華民族的後裔,黃面板的華人!萬千的海外遊子綿長的相思之苦,寄寓了深情似海的根!大陸和臺灣一海之隔,但臺灣永遠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海外遊子渴望祖國統一,不再有鄉愁裡的郵票、船票,臺灣海峽不再是一道坎!所有華人渴望臺灣回到祖國的懷抱,共築中國夢!

    我們在悲悼余光中時,我是誰?

    我是代表所有的中華後裔,期待祖國統一,不再有悲歡離合,不再有骨肉相連的至親至愛遠隔重洋思念!

  • 5 # 開始朗誦提升水平

    我就是遊子,從小到老,一直不如願,每時每刻都在思念著親人而無法自拔,每時每刻都思念著故鄉樂回不去。從小我們走出母親的懷抱,當我們再想回去卻回不去,從青年走上征程,征程漫漫沒有回頭路,想再回去還是回不去。就在這餘生裡只有思念罷了,思念親人,思念家鄉,思念親愛的祖國,用舒婷詩作為總結,祖國傷痕累累的乳房餵養了迷惘的我、深思的我、沸騰的我,那就從我的血肉之軀上去取得她的富饒、榮光和自由!

  • 6 # 獨吟黃昏

    天堂裡的鄉愁

    一個詞因一首詩

    深入人心

    一個人因一個詞

    風靡世界

    九十年的行吟

    在這個薄涼的冬天

    踏著炊煙的臺階

    你把鄉愁帶進了天堂

    難忘鄉愁

    臺灣海峽的水流

    改變了方向

    褐色的礁石向北

    記住鄉愁

    舟子的悲歌響起

    白玉苦瓜無語

    洛陽橋等你魂兮歸來

  • 7 # 馨香閣文學苑

    問題:在余光中鄉愁裡我是誰?我們在悲悼余光中時,我是誰?

    回答:在余光中鄉愁裡我是讀者。我們在悲悼余光中時,我是悲悼余光中的讀者。

    悲悼余光中先生

    余光中終年九十歲

    2017年12月14日逝世

    《鄉愁》在我的血管裡流淌

    昨天我的傷悲不配升起一縷雲煙

    今天我的傷悲真正痛斷心腸

    我情不自禁放聲嚎啕在余光中先生的詩行裡

    字字聲聲悲咽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的淚水是

    一滴滴想念余光中先生的深情

    郵票蓋著郵戳何處寄

    風聲迴音悲泣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嘶啞的哭聲是縷縷情絲

    每一縷都奔騰在海里

    每一縷都在尋找余光中先生的航船

    每一縷都淚淋淋

    濤聲迴音悲痛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余光中先生在裡頭

    鶴笛迴音悲鳴

    落雪聲聲悲悽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曾經道阻淚流

    如今通航笑語

    余光中先生用愛搭建了橋樑

    華人痛失先生

    我們都放聲嚎啕在《鄉愁》裡

    歌子聲聲悲寂

    作者簡介:一名環衛工人,姓名王離理,筆名醉聆聽,女,工作生活餘閒時間喜歡戶外騎行,喜歡誦讀詩詞文章。

    一句話詩觀:抓住心靈裡閃爍的光。

  • 8 # 只有青春

    早就想為余光中先生寫一篇文章,可是,等靜下心來,自己也有了點時間,準備寫點什麼的時候,先生已經於2017年12月14日去世,那晚我徹夜未眠,草趕了一首詩,懷念餘先生:

    《今夜,我震耳欲聾》

    聽聽那冷雨

    杏花 煙雨 江南

    一切都在喧鬧中

    寂靜下來

    不知道這一切是有意,還是無意

    今夜

    聽聞先生去逝

    這震耳欲聾的聲音,只為

    我們回不去的,鄉愁

    沒有故鄉的人,不知《鄉愁》

    沒有情懷的人,不識余光中

    前塵隔海

    古屋不在

    如今你真的在那頭,我在這頭,

    除了緬懷,還有筆尖跳出的點點思緒

    提醒自己

    不能忘了 有生之年 去仰仰

    先生的 墳頭

    (——2017年12月14日)

    我們許多人,可能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也可能有幾座每年清明都祭奠不了的孤墳。從我們離開故鄉以後,歸路就顯得困難重重,或沒時間,或被工作所拽,又或者拖兒帶女在居住的城市的城郊公墓祭奠,新墳,故鄉的老墳,早就雜草叢生。

    余光中先生生於一九二八年,正是民國最困難的時期,北伐戰爭還沒有結束,國家混亂,民不聊生。

    他一生求學時光都顛沛流離,一九四九年去了香港,一九五零年去了臺灣,不想,這一走,就是半個世紀。等兩岸文化交流正常化以後,我們在講臺上、電視上看到的余光中先生,已經是白髮蒼蒼的老人。“掉頭一去是風吹黑髮,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

    先生走出半生,歸來仍是少年,不過是白鶴銀髮的少年。

    《鄉愁》這首詩流傳出來,早於兩岸文化交流正常化的九十年代,七、八十年代就在所有華文圈裡,流傳一時,每一位遊子讀起來都溼了眼眶,走了心,還有的人普了曲吟唱。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一九七二年一月二十一

    一九七二年,先生四十四歲,離開大陸已經二十三年。旅居歐美的華人,港澳臺的華人,都在“外面的世界”,思念著故鄉大陸的“母親”,因為當時的文化隔斷,讓這些人只能念著《鄉愁》,唏噓低吟,淚眼婆娑,這是一個國家真正的撕裂感。而大陸這時期還沒有結束十年的文化大革命,說實話,這時的大陸文化人,沒有幾個詩人,文人能對中國的文化用一首詩表達出:我是誰?我們是誰?撕裂感,歷史認同感,中華傳統美德的善孝,唯有《鄉愁》。

    ①撕裂感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大陸的文化人剛剛結束文革,思想還沒有徹底解放,即使他們有“走出去”的想法,也只是一種意識形態的“神往”,出國遊學,訪同學,走親戚,會老友,成了奢望,這時的大陸文化人都在埋頭做學問,低頭寫文章,如沈從文,汪曾祺,錢鍾書等等(不限於以上)。

    而歐美,港澳臺的文化人,這個時期“想回來”,也一樣被阻斷,每當想著大陸的“母親”,“新娘”,清明的祭奠,家鄉的“小吃”,鄉愁是苦澀的,是”欲得之而不能得”的遺憾,這期間有梁實秋,林語堂,張愛玲等等(不限於以上),當然肯定也包括,余光中。

    所以,《鄉愁》成詩的背景時期,中國的所有文人墨客,都有撕裂感。

    ②歷史認同感

    華人的歷史認同感有哪些?

    我們華人同華夏之祖先、儒道佛互補之宗教、漢語言、五千年之歷史、善孝優先的價值觀、黑頭髮、黃面板,繁體字,簡化字都是方塊字……這些歷史認同感的東西不是靠盤點,羅列,搬運,堆砌起來的,它已經流淌在我們每一個人華人血脈裡,特別是《鄉愁》時期的所有文人墨客裡表現得尤為突出,我查不到這個時期那一個文人否定自己是華人(一些西化了跪慣了的文人政客除外,政客不等同於墨客)。

    一九七四年,餘先生在《聽聽那冷雨》裡寫到:

    ……杏花。春雨。江南。六個方塊字,或許那片土就在那裡面。而無論赤縣也好神州也好中國也好,變來變去,只要倉頡的靈感不滅美麗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當必然長在。因為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太初有字,於是漢族的心靈他祖先的回憶和希望便有了寄託。譬如憑空寫一個“雨”字,點點滴滴,滂滂沱沱,淅瀝淅瀝淅瀝,一切雲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余光中先生強調的方塊字,倉頡造的字,是漢族人民心靈的祖先,有中文的地方都有華人,肯定都愛自己的故土,這份情感是有向心力的,用現在的話來說,漢文化具有凝聚力,不論身在何方,中國的文人墨客,都有一顆赤城的中國心,這就是華人的歷史認同感。

    余光中先生繼續在《聽聽那冷雨》裡寫到:

    ……聽聽,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聞聞,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在他的傘上這城市百萬人的傘上雨衣上屋上天線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峽的船上,清明這季雨。雨是女性,應該最富於感性。

    這雨可聽,可看,可舔,其實我們細細品味文章中,字面以外能感受到餘先生是把“雨”當成大陸母親送來的信使,雨把中國的鄉愁文化,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就是華人自己的歷史認同感。

    出國的遊子,旅居海外的華人,港澳臺同胞,或者離開故鄉在城市中闖蕩的人,誰沒有鄉愁?

    想家了,就是想老母親了,余光中先生的《鄉愁》裡有兩句“母親”,一個母親指的是大陸,一個母親是養育自己的親孃,思娘者孝善,“慈母手中線”,“低頭思故鄉”,這是中國文人墨客都具有的傳統美德。

    但是,每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死亡都在同一個地方,那他的人生肯定是不精彩的,所以,華人都有走出去的精神,闖關東,走西口,美國華人街,下南洋,留學歐洲,這些人的鄉愁都是一樣的,想近孝,身卻在他鄉,這種思緒萬千被文人墨客,反覆柔進他們的詩歌當中,每一句都與孝敬父母,善良的心無處寄託而惆悵,所以中國的文人墨客,都是孝善的傳承者。

    余光中先生曾經說過:“大陸是母親,臺灣是妻子,香港是情人。”

    所以,能讀懂《鄉愁》的人,都是華人。

    余光中出生在大陸,長成少年,中年在臺灣畢業,大部分在臺灣教書育人,後來又到香港中文大學教書育人,晚年又回到大陸在廈門大學、浙江大學做客座教授,北京大學做駐校詩人,晚年的余光中先生,穿梭於大陸港臺澳,美國之間,做文化及學術交流。

    這就是一個遊子的一生,而他的詩歌《鄉愁》將會與天下的華人遊子一道,同音吟誦,一詩千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買墨菲定律實體書,哪個比較好?最好是翻譯原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