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下奇聞古今異事
-
2 # 螞蟻傳統文化
古代一天分為12個時辰,以地支紀位:即十二生肖中的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一個時辰是現在的兩小時.
子時23~1點,丑時1~3點,寅時3~5點,卯時5~7點,辰時7~9點,巳時9~11點,午時11~13點,未時13~15點,申時15~17點,酉時17~19點,戌時19~21點,亥時21~23點。
更點———古代把晚上戌時作為一更,亥時作為二更,子時作為三,丑時為四,寅時為五更。
所以三更是半夜23點到1點這段時間.
時辰
1、十二時辰制。
西周時就已使用。漢代命名為夜半、雞鳴、平旦、日出、食時、隅中、日中、日昳、晡時、日入、黃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來表示,以夜半二十三點至一點為子時,一至三點為丑時,三至五點為寅時,依次遞推。
2、二十四時辰制。
宋以後把二十時辰中每個時辰平分為初、正兩部分,這樣,子初、子正、醜初、醜正......依次下去,恰為二十四時辰,同現在一天二十四小時時間一致。
3、十時辰制。
出現於先秦。晝夜各五分。據《隋書.天文志》,晝為朝、禺、中、晡、夕,夜為甲、乙、丙、丁、戊(後用五更來表示)。
4、五時辰制。
其名稱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還、鋪時、大還、高舂、下舂、縣(懸)東、黃昏、定昏。參閱《淮南子.天文訓》。
5、百刻制。
即把晝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產生與漏刻的使用有關。可能起源於商代。漢時曾把它改造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幾經反覆,直至明末歐洲天文學知識傳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備嚴格的時間意義,而又常見常用的有關名稱亦頗不少。
一般地說,日出時可稱旦、早、朝、晨,日入時稱夕、暮、晚。太陽正中時叫日中、正午、亭午,將近日中時叫隅中,偏西時叫昃、日昳。日入後是黃昏,黃昏後是人定,人定後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後是雞鳴,雞鳴後是昧旦、平明——這是天已亮的時間。古人一天兩餐,上餐在日出後隅中前,這段時間就叫食時或早食;晚餐在日昃後日入前,這段時間叫晡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前半夜11時至1時為“子時”,午夜1時至3時為“丑時”,後半夜3時至5時為“寅時”,早上5時至7時為“卯時”,上午7時至9時為“辰時”,9時至11時為“巳時”,11時至下午1時為“午時”,中午1時至3時為“未時”,晚上7時至9時為“戌時”,9時至11時為“亥時”。每個時辰各佔兩個鐘頭。可見“從巳時直殺到未時”相當於現在的“從上午9時直殺到下午3時”。
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裡的每點只佔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於現在的“後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五更三點”相當於現在的早晨5時又72分鐘,即6時12分,“三更四點”相當於現在的午夜1時又96分鐘,即2時36分。
漏壺分播水壺和受水壺兩部。播水壺分二至四層,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後流入受水壺,受水壺裡有立箭,箭上刻分100刻,箭隨蓄水逐漸上升,露出刻數,以顯示時間。而一晝夜24小時為100刻,即相當於現在的1440分鐘。可見每刻相當於現在的14.4分鐘。所以“午時三刻”相當於現在的中午1時43.2分
“打更”、“更夫”、“更樓”各詞全由“更”字而來。我以前談過,中國古代一晝夜分十二個時辰,亦即兩個小時一個時辰。白天人們可看太陽、日晷或計時的“銅壺滴漏”之類東西判斷時間,夜晚則不知時間了,於是由專人看著“銅壺滴漏”,按照時辰打鼓告訴民眾。古人規定,逢戌時(約合現在晚上七點至九點鐘)開始,叫做“起更”,也就是“一更”;二更是亥時,即合現在夜晚九點至十一點鐘;三更是子時,即夜間十一點至凌晨一點……五更是最後一更,已到寅時,即黎明前的三點至五點鐘了。
這樣大家可以推算出,“半夜三更”說的確實是夜已至半。人們說“起五更”也不難理解,是趕大清早起床了
-
3 # 緒風徒糜
中國古代的農曆,和現在的陰曆,依據都是地球的公轉,所以時間是差不多的。
不同的是,農曆的大月一個月也只有30天,所以一年下來會和地球的公轉稍有偏差,於是農曆裡每四年便會有一個閏月,就是那一年多一個月。
-
4 # 肥肥大狗熊
一年是一個曆法單位,有春夏秋冬四個節氣,春天是年的開始和年的結束。一年就是12個月左右,不包括閏年,陽曆365或366,陰曆354或355天。
漢代初期仍以秦歷為準。直到漢武帝時,才組織專門班子,改顓頊歷為太初曆,並把二十四節氣納入曆法,仍以夏曆的正月為歲首。這就是我們現在仍把陰(農)歷稱為夏曆的原因。郭守敬編寫的《授時歷》,以一年為365.2425日,與現行公曆的平均一年時間長度完全一致。
中國的農曆是陰陽曆,大家很熟悉的傳統節日,像春節是陰曆的節日,初一是新月出現的那一天,月圓的那一天則在十五左右。而立春等節氣是依據陽曆的。
-
5 # 陳相因631
中國從五千年前夏朝就發明了紀年法。是用天干、地支作為紀年、月、日、時的方法,分為“農曆”和“陰曆”一直傳到現在。
古代計時方法是:晝用“日晷”如同天安門前的“華表;夜用“更漏”(水漏、沙漏)、目測三星的位置、北斗星的把抦指示方向、動物話等方法,有專門打更之人報時等方法表示午夜時分。清朝末年鐘錶傳入中國計時方法更準確更方便了,但每個地區有每個地區的時間叫“時差”。
-
6 # 果園71
那是因為開始大家按照月曆年過,那一年比現在的一年查了十天,兩三年就差了一個季節。但是古人聰明差了就補,於是兩三年補一次,就有了置閏。
-
7 # 唐語藺
關於古代時間和現在時間一年的差別有多大這個問題,我簡單說幾點!
第一點,我看過一本書,上面寫古時的祖先們最開始拿繩子打結的方法來記錄時間的變遷,古人們看見太陽昇起落下就在繩子上打個結,等到樹葉綠了看打了多結,果實熟了又是多少結,草木枯竭了又是多少結,下雪了是多少結,等到來年春暖花開的時候數一數一共打了多少結。
這些就知道在多少個結的時候該幹什麼事了,多少個結的時候樹木會開花,多少個結的時候果實會成熟,再過多少結後會下雪。
這是最原始的計時方法了!
第二點,到後來人們科技水平提高了,關於時間的叫法每個朝代都是開始用時辰來代替,在古代一天被古人分12個時辰,採用地支作為時辰名稱,並有古代的習慣稱法。時辰的起點是午夜。顧炎武《日知錄》:“自漢以下。曆法漸密,於是以一日分為十二時,蓋不知始於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廢……然其(指杜元凱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謂子時也,雞鳴者醜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時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時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黃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為十二,始見於此。”
第三點,農曆,又稱夏曆、陰曆、舊曆、漢歷、老歷,是中國傳統曆法之一,農曆屬於一種陰陽曆。
陽曆呢就是說一個太陽年是兩個立春之間的時間,約365.2422天。
陰曆是按照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計算的。
陰曆的一年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
公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個29天。
還有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大小月份,在不同的一年裡它也不一樣,這是由於十二個月的時間較陽曆年即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時間短11天左右,為了使陰曆年與陽曆年保持相對穩定,每隔兩三年就需要加入一個閏月。
第四點,古時人們對於時間具體到小時就沒有多大的概念了,這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替代品,比如說現在還能聽到的一些詞彙,一盞茶的功夫,一炷香的時間,到了後來出現了“百刻制”,才會有了“午時三刻”“刻不容緩”等等詞彙!(古代的一刻鐘大約是現在的十四分四十四秒左右)
第五點,我們現在所有綜訓的節氣都是古人流傳下來的,最開始老人們農田耕做的時候都是依據節氣,哪一月是閏月,哪一年是閏年,現在的人們都是根據老祖宗留下來的來做依據的。
從這些來看,你會發現在遠古時代的祖先們開始就已經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一月又按照月亮的出現次數分為了具體的多少天,一天又按照太陽與月亮分為了二十四小時,又把小時分為刻!
綜上所述,關於古人歲數問題,跟現在比起來會有些時間的差別,但是也不會出現說是古代的四十歲到了現在是五十多歲的情況,因為從古至今時間我們計時方法在進步,一直在趨於完善,但是依靠太陽和月亮來做時間的劃分的標誌是沒有改變的!
在古代人們就已經覺察出了循規蹈矩就會出現月份裡多天數,年份裡多月數的情況,所以才創造性的添加了閏月和閏年來平衡時間上的差別!
古人的智慧,一直都是我們學習的動力!
以上就是我個人的理解,不足之處還望多多指教!
-
8 # 冷眼話文史
首先回答題主的問題:古代和現代一年時間沒有差別,不會出現古人年紀有重大出入的情況。這裡面牽扯一個“度量衡”變更的問題。下面容我細細道來。
為什麼會有這種問題,因為我們很多度量衡都發生變更了。那什麼是度量衡呢。
度量衡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用於計量的物體的統稱。以我們熟悉的重量單位為例來說明。現代重量國際通用的計量單位是克(g),千克(Kg),噸(T),單位之間的換算是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g。
中國古代一斤等於十六兩,等於現代的800克,0.8公斤。所以一些古文中記錄的中的重量會和現代的不一樣。
再比如長度,我們老說“七尺男兒”,這個身高按現在標準算大概是2.3米。這並不是說古代男人高,現代男人矮。而是古代度量衡和現代不一樣。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一尺合今31.1cm。
現代,一尺約33.33cm.
這裡賣個關子,各位根據各朝代一尺的數值猜測下,“七尺男兒”這個成語大概是哪個時期產生的。
現在回來說我們提到的時間問題。
有個重要的事情必須說三遍。
時間度量衡沒變過!
時間度量衡沒變過!
時間度量衡沒變過!
到了這裡各位看官可能都看明白了。只要度量衡不變那麼計量就不會發生變化。所以只要度量衡不改變,那麼古代的“年”和現代的“年”長短是一樣的。古人的年紀和現代人的年紀也不會有出入。
-
9 # 你好我是肖老師
1.國際通用的歷法是以一年太陽迴歸年為週期,謂之太陽曆,故稱為陽曆,全球公用,故亦稱為公曆。
2.是由西方國家傳入我國的紀元方式,臺灣人亦稱為西曆、西元。
3.中國傳統的歷法自夏朝始,稱為夏曆,是以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十二個月為一年,謂之太陰曆,故稱為陰曆。中國的陰曆配合了閏年及二十四節氣,使得太陰曆的年週期同步於太陽曆。
從一般年份上看公曆比農曆多11天5小時,但撞上農曆有閏月的時候,農曆又會反過來比公曆多19天
農曆的一年是354天,是按照月球繞地球一週為一個月計算的。農曆的一年有時是12個月,有時是13個月。有閏月的年份是13個月。
公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繞太陽轉一週為一年計算的。
地球繞太陽轉一週的時間是365天5小時多一點。
公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個29天。為什麼多出這一天,是因為陽曆每年是365天5小時多,差不多4年就會多出一天時間。
農曆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全年354天或355天(一年中哪個月大,哪個月小,年年不同)。由於每年的天數比太陽年約差十一天,所以在十九年裡設定七個閏月,有閏月的年份全年383天或384天。
從一般年份上看公曆比農曆多11天5小時,但撞上農曆有閏月的時候,農曆又會反過來比公曆多19天
這樣一來在較長時間線上來對比,公曆跟農曆的計時總時長是相差無幾的,不會出現您問題裡面提到的相差這麼離譜。
-
10 # 克拉布絲蒂克斯
我認為計算方式的不同會導致年齡計算出現一定的差異,但應該不至於誇張到差10歲的程度。
首先,在中國漢朝的初期,漢武帝命人編撰了《太初曆》,確定了一年的整數天為365天。隨後各朝頒佈的歷法均與《太初曆》相近,並一直沿用至中華民國成立。民國後用公曆,但同樣認定一年為365天。因此姑且可以認為從古至今,人們一直都認同“一年有365天”這一概念。
其次,中國傳統的年齡計算方式一般以“虛歲”作為記歲方式,“虛歲”又稱“毛歲”,指嬰兒誕生之日起即記為一歲,而那一天就是我們老一輩經常說的“農曆生日”。虛歲認定每到農曆正月初一即漲一歲,當然地方習俗不同認定為漲歲的那一天可能會有所出入。而現在我們用“週歲”記歲,“週歲”是國際通用記歲方式,認定嬰兒誕生之日起為零歲,以後每經過一次誕生日則漲一歲。也就是說,虛歲和週歲的差別一般不超過一年。
再次,古代受中華文化輻射的區域如東亞、東南亞等地一般也都運用農曆記歲。歐洲也有類似於我們農曆的歷法,但差別應該也不大的。
-
11 # 囧老爹love瀟小丫
我國古代使用農曆為禮法,農曆又稱夏曆,相傳起源我國夏代。其科學性、實用性都很強,因此流傳至今。農曆按照全年的自然日劃分為四季、二十四節氣和年節。農曆的二十四節氣包括:春季的立春、雨水、驚蠻、春分、清明、穀雨;夏季的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秋季的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季的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變化週期而設定。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農曆每月的初一稱為“朔”,每月的十五稱為“望”。在“朔”日,月球執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暗影對著地球,而與太陽同時出沒,於是人們看不到月亮。在“望”日,地球執行到了太陽與月球中間,太陽從西方落下,月亮從東方升起,因而能看到滿月。由於農曆一年約為355日,與地球年相差約11日左右,所以每3年要置一閏月,每19年要置7個閏月。從這裡可以看出,古人年紀同現代人不會有太大的出入。由於農曆一年的時間短,那麼40歲的古人按照現在計算應該不到40歲,肯定不會出現你說的古代40歲是現代50歲的情況。
回覆列表
古代紀年法類似於我們現在的農曆,但它不是用阿拉伯數字記錄,它採用的是天干地支組成六十甲子,每個月也是按子醜寅卯12地支排的,開啟萬年曆,就可以看到古人的紀年紀月日的痕跡,而且會對應傳統文化的24節氣,這樣年月日時可以組成四柱八字,這也是源於我國古代的紀年法
古人主要根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變化規律,記錄時間,太陽的變化規律四季的變化週期為一年,月亮的變化規律記錄一月,所以古時候年代記錄法出去和現代出入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