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魚大亮
-
2 # 金哥野釣活動GO
有經驗的釣手開料非常簡單,如何搭配、水比、狀態、手法都要注意,還要根據水情、水深等因素考慮,所以開餌對釣魚來說非常重要。
-
3 # 遊釣閒人
一是餌水比的問題,按照商品餌的包裝說明操作就可以了,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嚴格的量的標準,5%左右的差別,一般也不會令影響而餌料的狀態,大師級別調整餌料在開餌過程中,看看都是憑經驗來看,比如李大毛在遊釣中國的節目當中,都是憑經驗開餌料,這都說明釣魚開餌不算高技術的活,我因為覺得自己經驗不夠豐富,在開餌過程中,一般是用量杯開餌,因為精確率高,所以餌料的狀態會拿捏的好一些。
二是根據魚情的變化進行開餌,上文說的是餌水比的關係,接下來就要講開餌同魚情的關係,主要是指小魚對垂釣的影響,如果小雜魚過多,建議將餌料開的硬一些粘一些,如果小雜魚較少,或者沒有小雜魚建議將餌料開的軟一些,散一些,不同的水域影響差別很大,都要根據實際魚情來開餌,如果水域的魚情比較瞭解,就直接憑經驗和習慣來開餌,如果是陌生水域,建議開少點餌,試試釣魚瞭解情況以後,在正式開出垂釣餌料。
三是 根據物件魚的不同進行開餌,一般大個體的魚,比如說鯉魚草魚,因為魚的密度小,吃口間隔時間長,釣友們一般是開成搓餌,小個體的魚,如鯽魚羅非,因為魚的密度大,上口快,聚魚快,大多數釣友選擇開成拉餌。
雖然開餌料不是高技術活,但是也是隨著魚情和經驗的增長,不斷變化的,也和個人的垂釣偏好有很大關係,有的釣友也喜歡開成麻團或者散炮的,餌料的狀態的把握,一方面是要靠學習交流,另一方面,還關鍵是在垂釣過程中增加經驗值,才能達到理想的餌料狀態。
-
4 # 一諾帥帥的
我在這裡特別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點,先攪再握,動靜結合
加完水之後的餌料先不要著急攪拌,要先放置5分鐘左右,讓餌料和水充分混合,然後再開始用手攪動。因為餌料本身也不多,就一盆底,所以攪動的力氣不用太大,無論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只要按照一個方向轉幾圈就可以。等手上感覺餌料能夠攏住了,再用手掌輕輕將餌料歸到盆的一邊,再放置5分鐘。5分鐘之後,再次把歸攏的餌料打散,同樣一個方向攪拌之後透過輕握或者輕揉成團,成團之後就可以使用了。
第二點,商品餌加水,按1:1不能加太多水!
餌料開好醒餌,根據季節,天氣,溫度低,5分鐘的時長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在夏天大概放3分鐘就夠,如果在寒冷的冬天,靜置的時間需要延長至10分鐘甚至更久
第三點,注意控制水分,保持溼潤
不要以為餌料配好就萬事大吉了,後續的儲存工作也同樣關鍵。一大團餌料不可能短時間內用完,通常我們都是用一點取一點,那麼一定要把和好的剩餌用溼毛巾蓋起來,既能保持溼潤又隔絕了空氣。同時盆子也應該放在陰涼處,避免餌料曬太陽以後發生變質。
-
5 # 山東海廟強子
垂釣中開餌到底有沒有技術含量,答案是肯定的。魚情不是一成不變的,釣魚人必須根據魚情隨機應變,隨時改變餌料味型,尤其是餌料的狀態在垂釣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很多新手認為餌料包裝袋都有餌水配比,只要按照說明開餌簡單易懂,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實際並非如此,我們常見的餌料基本上可分為三類,主攻餌,基礎餌,狀態餌,三類餌料在垂釣中各有各的作用,缺一不可。我們來具體分析各自在垂釣中的作用。
基礎餌:在整個餌料的配比中佔比最大,由穀物,胚芽等天然的作物為主,廣譜性極強,適合多種魚情,使用範圍廣泛。尤其在自然環境下,魚類食物多為天然餌料,基礎餌可更好的把魚留在窩點。
主攻餌:在開餌中決定餌料顏色以及味型的餌料,比如釣鯉魚,主攻餌螺鯉,天下鯉類餌料,這類餌料動植物蛋白含量較高,包括海藻,螺肉等,在原有基礎餌中新增主攻物件魚的餌料。
狀態餌:在餌料中佔比最少,但在特殊魚情,特殊環境或黑坑釣滑魚時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調整餌料的適口性和霧化,儘可能適應魚情的變化。
總結
開餌需要了解餌料的主要特性,根據所釣物件魚靈活運用,在平時的垂釣中積累經驗,快樂垂釣,娛樂自己,為釣不為魚。
-
6 # 8江南水鄉8
想把魚釣好,不知道如何開餌料還怎麼行,但是如果只知道用什麼餌料,卻不知道餌水比和搭配比例也不行,這些問題對一些釣魚老手來說都不是啥問題,但是對於很多釣魚時間不長的釣友來說,著實給難壞了。
想把餌料開好,首先要明確餌料的比例,然後再確定好餌水比,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狀態,如果是想粘一些的話,就需要多加點水,想溶散度高一點的話,就要少加點水,這樣開出的餌料才能適合我們的魚情,不過只是學會了這些還不夠,許多老釣手在開餌的時候還要遵循三個原則,而恰是這幾個原則,就決定了高手的漁獲要比你多很多!
原則一:現場開餌
高手釣魚,從來都是到達釣點以後,根據現場的天氣、水情和魚情等多方面的情況進行綜合再開餌,很多新手為了節省時間,可能會在家就把餌料開好,或者到了釣點就開餌,卻忽略了水深、水質等因素的影響,這樣的話開出的餌料很可能不適合當前的水情魚情,導致魚獲不佳。
還有就是我們在垂釣的過程中,還要根據具體的作釣情況,如果漁獲不佳,也要考慮是餌料的問題,趕緊更換餌料,不能老是顧左右而言他的認為是釣位或者調漂的問題,卻耽誤了調整的最好時機,導致漁獲受到很大的影響。
原則二:控制好餌水比
就像我們剛才所說的那樣,餌料的很多狀態都是靠不同的水比所決定的,尤其是在開餌加水的時候,應該一次到位,發現太乾或者太稀了以後再加水,對餌料的狀態影響很大,所以對於經驗不足的釣魚新手來說,量杯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平常開餌的時候,不管是倒餌料,還是加水,都要精準測量,確保餌水比精準。
原則三:開餌要有針對性
釣魚高手為什麼能釣更多的魚?很大程度上和他們選擇的目標魚有關係,當他們確定好目標魚以後,所用的釣具以及餌料都會非常有針對性,比如釣鯽魚就用釣鯽魚的餌料,而釣鯉魚肯定是專門釣鯉魚的餌料,不可以說一款餌料就可以釣遍各種水域,這種萬能餌料到現在還沒有出現過,我們也不要聽信漁具商家的忽悠,釣什麼魚,開什麼餌料,只要味型和狀態對路了,就沒有魚不咬鉤的道理!
以上開餌三大原則,是我們開出一款好餌料的基礎,只有在這三個原則的基礎上,我們再去探討餌料搭配,才會更有意義。
-
7 # 好蛋與魚
個人感覺不高,但水餌比例一定要到位,水比例可以多但是少啦肯定不行,水少啦只能搓餌,多的話可以適當的再加點餌料,個人見解,請大師們多多指教
-
8 # 愛釣魚的鋼結構小夥
你好!開餌料的技術含量高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餌料直接關係著魚獲。今天下午釣魚就是個很好的教材。今天下去出去釣黃鱔,看了一圈沒發現鱔魚洞,卻發現小河裡的黑魚不少。於是就回去拿魚竿,釣幾個餌魚掛鉤釣黑魚。隨便搞了點鯽魚餌就去了,下竿第一竿就收貨一尾小麥穗,第二竿就收貨鯉魚一條。接著對過釣友問我釣的什麼魚?然後他說裡面鰱鱅多,我釣了幾竿發現鰱鱅確實多,於是我就跑漁具店買了一包草莓鯽釣鰱鱅。餌料開成霧化時間長好掛鉤。換了餌料後就連竿了,釣了大概1個半小時,大概釣了10來條,由於降溫我就早早收竿了。總結:餌料狀態很關鍵,但是還要有別的方面配合。期間我再次調漂、換鉤、換線組、判斷水層,只有配合合適才能有收穫。
回覆列表
開餌技術含量高?這只是一個難者不會,會者不難的問題。多種餌料搭配好,再配上開餌的手法就能配製出魚兒愛吃的餌料。我講講我平時開餌的心得。
開餌的要領
最重要的就是餌水比,這個比較簡單。餌料的包裝袋上都有關於餌水比的介紹,新手對餌水比掌握不好,可以使用量杯精確稱量餌料和水。比如說通常拉餌的餌水比可以在1:0.9~1之間,就是1份餌料加0.9份或1份的水。加0.9份的水餌料可以拉的非常的飽滿,加1份水時餌料的霧化就會非常的好。
開餌的手法
多種餌料搭配開餌,加水前一定要將餌料充分的攪拌均勻。加水後五指分開迅速的朝一個方向攪拌直至餌料充分吸水。吸水後一定要醒餌,根據季節的不同醒餌的時間也不同,通常夏天5-10分鐘、冬天10-20分鐘。醒好餌料後四指併攏朝一個方向揉打,揉打可以控制餌料的霧化速度,揉打時間越長餌料越粘霧化越慢,揉打時間越短餌料越松霧化越快。特殊餌料如散炮不需揉打。
餌料如何搭配
一款餌料由基礎餌、主攻餌、狀態餌、味型4部分組成,多魚種通殺型餌料都可以做基礎餌用量比例超過50%,主攻餌可以是專釣某種魚的餌料(如XX鯉、XX鯽等)這樣一部分的餌料通常在25%左右,調節餌料狀態的狀態餌根據需要的狀態新增(如拉絲粉、雪花粉、粘粉等),味型就是小藥一定要適量新增、謹慎使用(如六克香、千里香、紅薯膏等)。
開餌的要領和手法,餌料的搭配思路基本上就是這樣的,一定要根據魚情選擇餌料和手法。我覺一款好的餌料最重要的是狀態而後才是味型,餌料在垂釣裡也不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不要去痴迷餌料,而是要想辦法提高釣技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