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亂世的濁酒

    志:記錄的意思。演義:以一定的歷史事蹟為背景,以史書及傳說的材料為基礎,增添一些細節,用章回體寫成的小說,如《三國演義》、《隋唐演義》等。一個是國別體史書,一個是小說!

  • 2 # 輝一虎

    三國志是史書,是中國二十五史的一部,記錄了從由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中國的歷史。三國演義是小說,是中國四大奇書之一,是一部一百二十回的長篇章回歷史小說。

    三國志是以曹丕所建立的魏國為正統,在整部書中使用時間也都採用魏國年號紀年。

    三國演義作者是羅貫中,他本人早年曾經有爭霸天下的雄心,在元代末年他投身於張士誠,做一個幕僚,後來失敗,就隱居起來了。三國演義是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正統,將其作為故事的主線一步步推進。三國演義參雜了很多天命不可知的觀念,例如諸葛亮雖然厲害,但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也是羅貫中對自己壯志未酬的一種影響。

  • 3 # 調侃歷史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有很多,甚至古人又把《三國演義》當兵法讀的,但讀過《三國志》的人卻很少,這要是用現代話來區分的話,《三國演義》是一本小說,《三國志》則是歷史課本。

    《三國志》是蜀漢官員陳壽所作,在蜀漢滅亡後,陳壽入晉為官,在仕途不如意的情況下所寫。《三國志》共記載了從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期間的歷史,史學界也曾把《史記》、《漢書》、《後漢書》與《三國志》列為前四史。

    與《三國志》注重歷史不同,《三國演義》更加註重人物描寫。用一個比較好理解的話來說,《三國演義》是羅貫中以《三國志》這本書的世界為背景所描寫的一本小說,就好比現在的網路小說以《鬥破蒼穹》為基礎,在新編一個人物穿越到《鬥破蒼穹》,前者是正確的世界背景,後者則是另一個作者在原背景的基礎下所描寫的一本小說。

    《三國志》注重事件描述,《三國演義》則注重人物塑造,並且這其中還夾雜了作者對某些人物的可以塑造和偏向心理,就好比現在大多數人都認為諸葛亮是一個軍事家,但人家其實擅長的是政治,而《三國演義》也將某些歷史人物過於神化了,並且其中還有許多歷史上沒發生的事情,以及在那個時代根本就沒出現的兵器。

    《三國演義》中大部分篇幅都是蜀漢集團,但《三國志》中的主要篇幅為曹操與司馬懿。除了屬性上的區別,內容上的區別就更明顯了,舉幾個比較著名的事件:

    溫酒斬華雄,這是大家都熟知的,在《三國演義》的影響下,很多人脫口而出是關羽斬華雄,但《三國志》中記載是孫堅斬華雄。而《三國志》中的討伐董卓實際上就曹操、孫堅與王匡。

    火燒博望坡其實是劉備乾的,單刀赴會其實應該將關羽與魯肅倒過來,魯肅單刀赴會面見關羽,還有三英戰呂布也是假的,這些事件還有很多。

    《三國演義》中刻意的刻畫劉備的仁,導致人們都認為劉備是哭出來的,但真實的劉備與曹操一樣,是個梟雄。當然,論研究價值,歷史真實性,《三國志》是大哥。但要論文學價值,以及給人們帶來的歡樂,《三國演義》是大哥。

  • 4 # 風鈴閣閣主

    1敘事層面的差異

    1.1敘事的真實度

    人人都說《三國演義》是七分史實,三分虛構。演義不是全部真實的,演義是小說。的確是這樣。但是虛構是使用藝術的手法進行虛構,而不是隨便哪段史實就可以拿來虛構的。比如,關公溫酒斬華雄,史書上並沒有寫這件事。又如,關羽單刀赴會見魯肅,史書上寫的是魯肅單刀赴會見關羽。類似的例子當然是數不勝數。讀過之後,稍做分析,可知這些虛構的情節,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一個個人物作鋪墊的。因為,如果僅僅是像正史中所說的塑造真實的人物,有些人物就和作者的政治思想觀相違背了。而且,作者在虛構的同時,還注意到了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而不是生硬的去虛構,這也就是為什麼讀過之後,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三國志》是一部紀傳體國別史,比較接近歷史。

    《三國志》的作者是西晉初的陳壽(233—297年),他在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分裂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陳壽是晉臣,晉是承魏而有天下的。所以,《三國志》便尊魏為正統。陳壽這樣處理,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這足見他的卓識和創見。陳壽是三國時人,蜀國滅亡時三十一歲。他所修的《三國志》在當時屬於現代史,很多事是他親身經歷、耳聞目見的,比較真切,按說是有條件蒐集史料的。但因為時代近,有許多史料還沒有披露出來;同時,因為恩怨還沒有消除,褒貶很難公允,也給材料的選用和修史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1.2敘事的結構

    《三國演義》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鬥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充實,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鉅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三國演義》成為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鬥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複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衝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國志》敘事結構沒有一體化特徵。它是一部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紀傳體國別史。其中,《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記載了從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年),到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歷史。

    在《魏書》中為曹操寫了本紀,而《蜀書》和《吳書》則只有傳,沒有紀。記劉備則為《先主傳》,記孫權則稱《吳主傳》陳壽雖然名義上尊魏為正統,實際上卻是以魏、蜀、吳三國各自成書,如實地記錄了三國鼎立的局勢,表明了它們各自為政,互不統屬,地位是相同的。就記事的方法來說,《先主傳》和《吳主傳》,也都是年經事緯,與本紀完全相同,只是不稱紀而已。陳壽這樣處理,是符合當時實際情況的,這足見他的卓識和創見。

    2人物形象的差異

    《三國志》中的人物大多是按照史實記載的所描寫的,是真實的。而《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並不完全是真實人物,而是正史經過加工後的人物,這其中就有被神化的人物和被醜化的人物。

    2.1周瑜形象在兩部作品中的不同點

    歷史上的周瑜風姿英發,心胸廣闊。東吳老將程普,早年跟隨孫堅,自以功高,瞧不起年輕的周瑜。但周瑜並不與程普計較,最後使程普自己折服,程普說道:“與周公瑾交,如飲醇繆,不覺自醉。”到宋代時,世人還是很喜歡周瑜,這一點從蘇軾的《念奴嬌》一詞中就可以看出②。但到了元代以後,人們就逐漸對周瑜進行形象改造,到《三國演義》成書時,周瑜就完全成了另一個人了。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描述孔明周瑜鬥智,周瑜屢次不勝,最終飲恨而終的結局歷歷在目,不免讓人產生一種概念,一種顯而易見的誤解,就是周瑜是個心胸狹窄,不能容物之人,甚至在演義本身中也有相當數量的這方面詞語。但事實真是如此嗎?演義第四十四回這樣講到:“孔明早已料著吳侯之心,其計畫又高我一頭。此人助劉備,久必為江東之患,不如殺之。魯肅道:‘諸葛瑾乃其親兄,可令招此人同事東吳,豈不妙哉?’瑜善其言。”其實問題已經相當清楚了。周瑜並非嫉妒孔明之才高於自己,否則決不會答應魯肅請孔明一同至吳共輔孫權的建議。因為善妒者絕不會頭腦簡單到願意令一個才華遠勝於已的人與自己共輔一主,這樣做於已今後有何好處?《三國演義》卻說周瑜聽從了魯肅的建議,這不是從側面說明了周瑜氣度的恢弘嗎?如果硬要說周瑜在嫉妒孔明之才高於自己,倒不如說周瑜在嫉恨孔明如此之才卻不能為東吳所用。從政治角度上講,對於才不能為我用的人而設計鏟鋤之,顯然是不能用一個嫉妒就可以說清楚的。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是被諸葛亮用計奪取荊州南郡,美人計失敗,最後連“假途滅虢”之計也被諸葛亮識破而仰天長嘆“既生瑜,何生亮”後活活氣死的。但據《三國志》的史料,當年劉備屯兵油江口時周瑜已為南郡太守,而油江口也是那時孫權、周瑜“借給”劉備的。《吳主傳》載:“十四年,瑜、仁(曹仁)相守歲餘,仁委城走。權以瑜為南郡太守”。由此可見南郡等城是後來“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復從權借荊州數郡”決非是諸葛亮先行搶佔的。《三國志平話》中曾虛構了周瑜借箭的事,但《三國演義》的作者為了要突出孔明,讓他壓倒周瑜,卻把這段故事又搬到孔明身上。另一件讓周瑜“英名掃地”的“東吳招親”,《三國演義》把周瑜寫成導致吳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罪魁禍首。但《三國志》中卻記載著:“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權稍畏之,進妹固好。先主至京見(孫)權,綢繆恩紀。”這說明所謂的招親實際上是孫權聽從魯肅關於“劉備與權併力共拒中國”的建議而施行的一種外交手段,周瑜根本無需去設什麼“美人計”。

    至於周瑜之死,《三國志》明明白白地記載著“瑜還江陵,為行裝,而道於巴丘病卒。”況且史學家裴松之考證巴丘應是巴陵,距荊州尚遠,那麼,周瑜怎麼可能被諸葛亮氣死呢?周瑜與曹仁作戰時右脅中毒箭,他的死使吳國失去一根中流砥柱。歷史上的周瑜根本不是什麼斤斤計較、嫉賢害能的量窄之人,而是一位禮賢下士、寬以待人的將才。可惜周瑜英年早逝,連吳大帝孫權也為他素服舉哀並流涕曰:“孤何賴哉!”以致數年後仍念念不忘地說岀“孤念公謹,豈有已乎”這樣感人的話來。

    2.2陶謙形象在兩部作品中的不同點

    和周瑜相反,陶謙的形象一定程度上被《三國演義》美化了。從史籍的記載來看,他並不是一個老實儒雅的人,《三國演義》和戲曲舞臺上所塑造的形象,與其本人頗有差距。據《吳書》記載:陶謙在少年時“以不羈聞於縣中”,“不羈”就是不受約束,也就是淘氣、調皮的意思。十四歲時,還是個孩子頭兒,用布條綴成幡,騎著竹馬玩耍,有一群孩子追隨著他。長大之後,性情剛直,好頂撞上級,司空張溫說他有“痴病”,看來他是一個頗具鋒芒而又不太正常的人。

    說到他的政績,《後漢書》和《三國志》的《陶謙傳》所記相同。說徐州本是個好地方,糧谷充足,百姓富裕,很多外地流民都投奔到這裡來。但陶謙並沒有把徐州治理好。用人不當,偏聽偏信。別駕從事趙昱是一位知名之士,卻因為忠直而被疏遠,去出任廣陵太守。曹宏等讒佞小人,非常受陶謙的信任,良善的人多受到他們的陷害,這樣就把州政搞得一團糟,徐州愈來愈亂。可見陶謙的政績很差,不是一個有作為的統治者。《後漢書》贊曰:“徐方殲耗,實謙為梗。”這是說:他對徐州所受到的戰爭破壞要負責任。《三國志》評曰:“陶謙昏亂而憂死”,也對他持否定態度。青史昭昭,自有公論。但人們在讀《演義》時,卻常常要同情他。這是因為:他在同曹操的戰爭中受了欺負,許多城池被屠滅,因而憂憤成疾。在死前從大局出發,把徐州讓給了劉備,這不僅充滿了悲劇的氣氛,而且也使人覺得此人太忠厚老實了,而老實人受欺負,好心人是要同情的。其實,別說陶謙還不是一個老實人,就算是個老實人,無所作為也是要失敗的。在軍閥混戰中,沒有多少道理可講,遵循的是“弱肉強食”的法則。陶謙以及其他許多大大小小的軍閥,先後被歷史所淘汰,這在客觀上也是歷史向前發展的一種軌跡。

    3歷史事件差異

    3.1兩部作品在十八路諸侯討董卓事件的差異 

    首先,歷史上號召諸侯共討董卓的,不是曹操,而是橋瑁(《演義》中作“喬瑁”)。《三國志•魏書•武帝紀》注引《英雄記》①說得明明白白:“東郡太守橋瑁詐作京師三公移書與州郡,陳(董)卓罪惡,雲見逼迫,無以自救,企望義兵,解國患難。”《三國演義》將此事寫成曹操所為,是為了突出其非同凡響的英雄氣概及其在討伐董卓中的地位和作用,由此也可見羅貫中並未故意“醜化”曹操。

    其次,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據《三國志•魏書•武帝紀》,除了曹操於中平六年(189年)十二月率先起兵之外,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同時起兵的有十個州郡長官: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另據《後漢書•袁紹傳》,參與討董的有十一家(未算曹操),比《武帝紀》所記多出廣陵太守張超(張邈之弟)。此外,《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明確記載了長沙太守孫堅參與討董之役的經歷(《三國志•魏書•武帝紀》和《後漢書•袁紹傳》之所以未提孫堅,可能是因為孫堅當時對袁術有某種依附關係,《後漢書•獻帝紀》就有“袁術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戰於陽人”,“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於襄陽”的記載)。綜合以上資料可知,歷史上聯合討伐董卓的諸侯,總共有十三家。《三國演義》在這十三家之外,又增加了五家: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謙、西涼太守馬騰、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其實,歷史上的孔融此時雖任北海相,但因忙於對付黃巾軍,並未參與討董之役(見《後漢書•孔融傳》);歷史上的陶謙此時雖任徐州刺史,但當“董卓之亂,州郡起兵,天子都長安”時,陶謙卻“遣使間行致貢獻”,並因此得到犒賞:“遷安東將軍、徐州牧,封溧陽侯”(見《三國志•魏書•陶謙傳》),自然也與討董無關;歷史上的馬騰早在漢靈帝末年便與邊章、韓遂等起事於涼州,反抗朝廷,直到初平三年(192年)才接受招安,任徵西將軍,根本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蜀書•馬超傳》);歷史上的公孫瓚此時以奮武將軍身份領兵屯駐右北平郡,對付烏桓、鮮卑武裝,也不可能參與討董(見《三國志•魏書•公孫瓚傳》);歷史上的張楊,此時僅率一支數千人的兵力,流動不定,尚未成為一鎮諸侯,後來才被董卓任命為河內太守(見《三國志•魏書•張楊傳》)當然更不算討董聯軍中的一家。

    再次,歷史上的劉備與討董之役的關係,僅在《三國志•蜀書•先主傳》注引《英雄記》中有這樣一句:“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而《先主傳》正文及《關羽傳》、《張飛傳》均無一字提及此事,可見劉備等人當時地位卑微,僅僅是追隨他人參與討董,在整個戰役中並未建立什麼值得稱道的功績。

    3.2兩部作品中捉放曹操的是否有陳宮的不同記敘 

    《三國演義》的第四回和第五回,在“孟德獻刀”之後,接下來敘述曹操東歸,路過中牟縣,為守關軍士所獲,押解著去見縣令陳宮。陳宮認出是曹操,在夜裡暗把曹操從監牢中提出,進行盤查。曹操說:“吾將歸鄉里,發矯詔,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陳宮為曹操的忠心所感動,棄官與曹操同行。行至成皋地方,投宿於曹操父親的結義弟兄呂伯奢家。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自己騎驢到西村去沽酒。曹操忽聞莊後有磨刀之聲,與陳宮潛入草堂後竊聽,聽到有人說綁起來殺了它,曹操疑心是要殺他和陳宮二人,便先下了手,殺了呂家男女八口。搜至廚下,卻見縛一豬要殺。陳宮在這裡發現了曹操疑心多。二人急出莊上馬而行。在路上遇見呂伯奢沽酒回來,曹操又把他殺了。陳宮質問曹操為什麼要殺他,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二人夜行數里,在一客店投宿。陳宮知道自己是看錯了人,原先認為曹操是個好人,原來是個狠心之徒。便乘曹操正睡時,離開了他,自投東郡去了。

    這次曹操東歸的事,史書上有記載,但內容與《演義》大有出入。

    首先,這個釋放曹操的縣令不是陳宮,陳宮也不是這樣跟隨曹操的。這件事《三國志》和《世語》都有記載,內容基本上沒有出入,而以《世語》為詳②。前者說:曹操出關,過中牟縣,為亭長所疑,把他縛送到縣裡。後者說:這時縣裡已經接到董卓捉拿曹操的文書,但沒有人認識曹操,只有功曹心裡知道是曹操,認為世事方亂,不應拘捕天下英雄,便勸說縣令把曹操釋放了。綜合二書所記,都沒說縣令是陳宮,也沒說縣令與曹操同行。

    其次曹操殺呂伯奢一事,也是與史實大有出入的。曹操投宿呂家所發生的事,《三國志》上沒有提到。所以曹操殺呂伯奢一事有待驗證。

    《演義》把釋放曹操的那位無名的中牟縣令改換成陳宮,又讓陳宮隨曹操走到成皋,在客店中離他而去,便和史書上的記載有了許多牴牾之處,這是我們必須首先辨明的。為什麼作者要說是陳宮放走了曹操呢,主要是不這麼寫就不會有下面的殺呂伯奢全家事件,更不會有曹操的那句千古名言“寧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3.3兩部作品中在孫夫人在劉備死後是否投江方面的差異 

    現在我們再來看孫夫人投江的事件。什麼劉備過江招親,什麼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已經是成為膾炙人口的故事了。孫夫人與劉備的婚事,本來只是歷史上無數次政治性聯姻之一,而不是愛情的結合。是孫夫人去荊州,而不是劉備跑到東吳去娶親。這裡並沒有多少男歡女愛的色彩。二人成婚之時,劉備已年近半百,而孫夫人不過二十上下,年齡相差約三十多歲。一個是貪圖皇位的梟雄,另一個是任性而為的驕女,彼此互不信任,何來歡愛?所以,劉備入益州不久,孫權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孫夫人也毫不猶豫地回了孃家,還差點帶走了劉備的寶貝兒子阿斗。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與劉備恩斷情絕。因此後來孫夫人投江自盡是假,絕無此事。而劉備呢?佔據益州之後便娶了寡居的吳氏(吳懿之妹,劉璋之嫂),也看不出對孫夫人有什麼留戀。正因為這樣,在《三國志•蜀書•二主妃子傳》中竟沒有一句話提到孫夫人!史書上沒有記載孫夫人的最後結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絕不會為了劉備而殉情自盡的。那《三國演義》裡為什麼要寫孫夫人投江了呢?主要是在《三國演義》裡塑造的女性人物沒有幾個,而孫夫人就是其中一個,為了突出孫夫人的品格和塑造一個豐滿的人物形象,也體現了作者的女性觀,於是作者安排孫夫人死了投江。

  • 5 # 釣魚城下煮河魚

    《三國志》比較接近於歷史真相, 而《三國演義》更像是戲說和故事, 作者角度偏向於愛好的角度去推崇蜀漢而貶低於曹魏,同時對一些人物都有明顯的崇與貶的特意,內容豐富多彩,故後人以各種方式演或評讀。

  • 6 # 張小廣

    《三國志》是二十四史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當時魏,吳兩國已有官府修史,而蜀國為自行收集,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之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最早以《魏書》,《蜀書》,《吳書》單獨流傳於世,直到北宋鹹平六年,公元1003年,三書才合為一書。與正規史書略有差異。

    《三國演義》描寫了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百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鉅變,上演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也是第一部人文長篇小說。

    兩書的區別表現如下:

    1.兩書的性質不同。《三國志》是史書,是正史,而《三國演義》是小說。

    2.兩書的作者不同。《三國志》是西晉初年史學家陳壽著,而《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羅貫中著。

    3.兩書的內容不同。《三國志》是三國時期的史料,共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的歷史。而《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一百年的歷史風雲。

    4.兩書的體裁不同。《三國志》是國別體,而《三國演義》是長篇章回體小說。

    5·創作年代不同。《三國志》創作於西晉初年,而《三國演義》則成書於元末明初的洪武年間。

  • 7 # 齊天大猴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一看外表長的很像,但是實質上有巨大的差別。

    《三國志》是西晉陳壽編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歷史的斷代史,是一本根正苗紅的史學論著,而且歷來為史學家稱讚,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它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鹹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它就像高考必修課一樣,是正統,高考重點,到哪都放在講臺上研究講解,課後刷題提分。

    《三國演義》則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說家羅貫中創作的,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被稱為四大名著之一,全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基本上這就是一本課外書,深受大家喜歡,但是因其對歷史改動很大,被列入閒書之類,不允許課堂上流行,只好在老師的眼皮下,偷偷觀看著過癮,時時有被沒收充公的危險。

    羅貫中完全是以一個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心態,以自己價值觀為導向,發揮文科生天馬行空的想象,透過對《三國志》抄襲擴寫,外加洗稿。把《三國演義》描寫成漢末年到晉初近百年的歷史風雲,透過描寫戰爭,訴說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最終晉朝一統的故事。塑造了一群叱吒風雲的三國英雄人物。

    《三國志》可能是《三國演義》的媽媽,前者孕育了後者,造就了後者的輝煌。

  • 8 # 甲小佳

    你好,這兩本書區別非常大啊,畢竟一個是正史,一個是演義小說。

    整體歷史走向、人物及各時間節點基本一致

    雖說《三國演義》是小說,不過也是以真實的歷史為創作基礎的,並不是架空小說。

    一、整體歷史走向及時間節點跟正史一致

    這段歷史從開始的黃巾之亂一直到最後三國歸晉,大體上講,《三國演義》全都是按史實來的,包括時間節點也完全一致,比如一共出現多少勢力,及哪個勢力什麼時間出現、什麼時間滅亡,大概一共打了多少大型戰役,各自什麼時間打的,演義裡都沒有進行虛構。畢竟這玩意也不好虛構,虛構之後你總要交代前因後果吧,這工作量太大了,估計老羅沒這個閒空。

    二、人物及其時間節點基本是歷史原有

    雖說《三國演義》的人物情節有些是虛構的,不過出現的角色絕大部分都是史實角色,只是老羅因為創作需要進行了藝術加工而已,因此不需要問某人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這種問題,除了極個別角色沒有,其他的都有,同時,各人物的出生、死亡日期及出場時間節點也基本跟史實一致。但具體人物涉及的情節就未必跟《三國志》一樣了。

    正是因為《三國演義》在趨勢、事件、人物上並沒有虛構,同時時間節點也跟史實一樣,就給很多讀者造成錯覺,認為《三國演義》是史實,可這書真的不是。

    《三國演義》進行過大量藝術加工

    作為一本小說,暢銷是寫作目的之一,那麼為了讓更多的普通人喜歡看,做一些藝術加工是必不可少的。

    一、確定正、反面人物

    寫小說麼,必須有情節上的衝突、感情上的矛盾,而樹立鮮明的正、反面人物是最為簡單的方法,很湊巧,三國有現成的正、反面人物可以利用。

    在儒家的“三觀”裡,個人品質,特別是“仁義禮智信”是評價一個人的基本標準,不符合“仁義禮智信”要求的人,註定會被綁在儒家的恥辱柱上挨鞭子,而符合這一套標準的人,會被儒生世代稱頌。三國時期的曹操,因為屠城、重用曹氏宗親、挾持皇帝、反覆無常及兒子篡位等行為,一向為歷代儒生所不齒,所以曹操在老羅寫書前就是“白臉奸臣”,他這個勢力妥妥的反面角色已經坐穩了。而劉備則不同,即便在《三國志》裡也是“仁義禮智信”俱全的主,後面的繼承人諸葛亮那更是千古一絕,你從他身上甚至挑不出一點人品方面的毛病,如果再綜合考慮政治、經濟、軍事、創新等各方面的能力,諸葛亮簡直是天選的主角,季漢勢力妥妥的正面形象沒說的。

    確定了正反面角色,接下來肯定要加戲來深化一下人物形象,那麼曹操必須多給他加點“奸”的戲份,曹魏後面的幾個君主也很有必要“潤色一下”,至於司馬懿及後面的幾個晉朝奠基人,就比較簡單了,人家一家人本色出演那也是“仁義禮智信”一樣不沾,照著史書抄就完了。

    劉備這邊的正面角色也需要深化,劉備其實是一個很有“遊俠”特色的人,敢愛敢恨,脾氣也談不上很好,書裡為了強化他的“仁義”,把這方面砍了。至於諸葛亮,他本人就是道德標杆,直接抄就行。

    所以這事其實挺弔詭,正反陣營裡第一代人物在性格、人品上都進行了改造,而第二代代表都是照抄就能完事,不能不說這可能是天意。

    二、改造情節

    通俗讀物必須讓群眾能讀得懂,那麼改動勢必非常大。

    1.政治方面

    政治包含的內容非常廣,什麼制度建設、法律法規、權力制衡,不過這些大家不愛看也看不懂。小說一般會把政治異化成勾心鬥角這種大家喜聞樂見的形式,《三國演義》也不例外,你在小說裡找不到什麼制度建設的內容,也不清楚諸葛亮到底怎麼依法行政的,反倒是各勢力內部這派那派的鬥爭更多一些。

    2.經濟方面

    這個更別提了,經濟書籍現在也啥人看,直接砍掉完事,什麼諸葛亮改錢幣,估計羅貫中自己都搞不清楚。

    3.軍事方面

    大頭來了,其實從古到今打仗就沒幾個武將在陣前單挑,再驍勇的將最多也就帶隊衝鋒,至於搞戰略戰術的那都是穩坐中軍帳,但是這麼寫不行啊,你講排兵佈陣、兵種配合這多沒意思,大家又不搞軍事聽不進去啊,明明是一場大戰,講完一看下面睡了一地多尷尬。於是,小說家要用一種大家都愛看、都能懂的方式來處理戰爭場面,具體來說,武將上陣那必須單挑,普通群眾沒排過兵、沒布過陣但是肯定打過架,兩將走馬上前,這邊一槍那邊一錘多熱鬧啊,史書上打仗厲害的將領那就是武力值高,史書上打仗弱的那就是武力值低,方便改造還簡單易懂。

    如果是指揮型人才,那必須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搞各種各樣的“奇謀”,最不濟也要隨身一大堆“陣法”,不然群眾也接受不了。其實打仗這回事,首重國力、其次戰略、其次練兵、其次戰術,“陣法”雖然有用,但說起來也只是兵種配合罷了,至於點火放水的奇謀之類,對手不出現破綻你甚至根本用不出來,最近這些年,有的專家開口閉口講“奇謀”,本質上也是“通俗戰爭派”,跟講撒豆成兵高階不到哪去。

    三、增加情節

    《三國志》這書情節非常單薄,堪稱惜字如金,做史學研究可以,拿來當小說讀未免無趣。

    1.凸顯人物重要性

    有的角色老羅要主寫,但史書上記載太少,那就需要加戲,比如諸葛亮出山後很久都沒有領兵打仗的記錄,這不符合老羅對他的定位,他可是要承擔起“扭轉乾坤”任務的人,必須一出山就有勝仗,而且要贏得漂亮,於是老羅一口氣幫他燒了新野、借了箭和東風,再犧牲一下週瑜來襯托襯托。從文學性上講,這些都是必要的,不然你又不寫政治和經濟內容,總不能讓主角平平淡淡的過好幾十章吧。

    包括後面南征北伐,史書記載都比較少,可這都是主角後期的主要工作,不大肆渲染下,就按史書那麼平淡的寫,這書基本可以算爛尾了,所以“七擒七縱”“空城計”“火燒上方谷”都走起來,熱熱鬧鬧的再來個幾十章,畢竟諸葛亮一下線這書就離完結沒幾頁了。

    2.增加可讀性

    《三國志》對很多戰鬥記載非常省略,就是某人到某地跟某人交戰,獲勝,經常連人數都沒有,你更不用指望他給你記什麼細節了。但是寫小說打起仗來沒有細節還怎麼搞,所以戰前怎麼討論,戰鬥中怎麼打,如何誘敵、埋伏,大將怎麼乒乒乓乓的單挑,還有將領的心理活動都要老羅腦補,說起來老羅寫這本書也真是累啊。

    更細的地方我一時也想到不那麼全面,總而言之吧,《三國志》是本正史,字數少、很多地方寫的很省略,而《三國演義》是本小說,他需要去改造很多情節才能讓大眾喜歡,不過《三國演義》大處是沒啥問題的,而且作者羅貫中是張士誠的幕僚,對戰亂時期的諸侯內部情況比較瞭解,對戰場情況也比較瞭解,所以即便經過了加工改造,他這個小說依然很有看的價值。

  • 9 # 好雨知時節杜

    陳壽的歷史《三國志》和羅貫中的古典名著《三國演義》有何區別?打個比方來說,陳壽的《三國志》是寫實,如同劉家良的功夫片硬橋硬馬;而羅貫中的《三國演義》是寫意,如同徐克的武俠片飛來飛去。

    陳壽著的《三國志》屬於紀傳體史書,立場相對中立,對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記載比較詳實,基本上符合歷史事實;羅貫中著的《三國演義》屬於演義小說,不但對人物和事件進行了藝術加工,而且基本上是站在“尊劉貶曹”的立場上進行描寫,下筆有失公允。

    由於羅貫中老先生“拉偏架”,劉備集團的主要人物“文有諸葛亮,武有關雲長”簡直就被神化。關羽一上場立刻“溫酒斬華雄”,然後就是“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水淹七軍,生擒于禁,刀斬龐德,威震華夏”,當世名將遇到關羽就是來送人頭的,如同砍瓜切菜一般。除此之外,眾所周知蘇軾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描寫周瑜:“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蘇軾筆下的周瑜形象為“羽扇綸巾”,這是古代儒將的裝束,而《三國演義》中不但“羽扇綸巾”成了諸葛亮的標配,而且“火燒赤壁”也是仰仗諸葛亮借東風才取得勝利,儼然諸葛亮才是破曹首功,周瑜只剩下老婆小喬沒有被人搶走,難怪周瑜會被活活氣死。

  • 10 # 漁者沉冬

    1、兩者的性質不同:三國志是史書。而三國演義是小說。

    2、內容不同:《三國志》記載三國時期的史料。六十五卷,包括《魏書》三十卷,《蜀書》十五卷,《吳書》二十卷,主要記載魏、蜀、吳三國鼎立時期的歷史。《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

    3、文學體裁不同:三國志是國別體,三國演義是長篇章回體歷史小說。

    4、創作年代不同:三國志創作於280年-290年(西晉時期),三國演義創作於元末明初洪武年間。

  • 11 # 陳介然

    三國志跟三國演義有本質的區別 一個是史書記載 後者則是在三國志基礎上加工出來的小說。其中一部分人物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也有一部分的事件是作者根據民間個個流傳的故事 整理以後加入三國演義的。比如火燒赤壁 借東風 。三國志則是一本史記書 每位在三國時代的風雲人物 都有傳記 清晰的記錄每人個的 職務 參與的事件 行事的過程!帶我們領略了一番古人的風采和那些真實故事給我們帶來的經驗!正是透過許許多多的真實人物 事件 作者才會寫出我們四大名著的三國演義 扣人心懸的故事!

  • 12 # 圳漢計程車

    三國演義是根據歷史改編的小說,有很多地方是虛構的,文學色彩比較重,大部分是為小說描述的人物作鋪墊的;三國志是陳壽的一部紀傳體國別史,以歷史為基礎比較接近歷史,他不用考慮情節的合理性連貫性,也不用急於塑造人物性格,他只需要將歷史發生的真實情況記錄下來。

    第二點,文章結構不同,三國志沒有文學的固定結構,他就是記錄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三國演義則考慮的更多,他需要注意小說的整體性,又要考慮寫的有聲有色,耐人尋味,吸引讀者,所以羅貫中將這部小說寫出來是有很大難度的。其實,兩部書籍還有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人物性格,小說為了形成鮮明的人物特點,可能會有與歷史出入的地方。

  • 13 # 肥肥大狗熊

    由此可見,其實《三國志》和《三國演義》的區別非常大,雖然小說是以陳壽的原本和裴松之的註釋為主要取材物件,但是羅貫中卻把他一生沒有辦法完成的志向和抱負,都寫進了這本《三國演義》裡的英雄爭霸當中。所以《三國演義》是以劉備建立的蜀漢為正統,將其作為了故事的主線一步步推進。

  • 14 # 高論歷史

    三國最早的史書是魏晉時期的陳壽所作的《三國志》,但是作為蜀漢亡國之臣的陳壽,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在自己私家史書《三國志》中不敢寫的太詳細以免被牽連,但是過於簡單讀起來很多歷史細節理解就很困難。

    不過提醒大家,最初陳壽沒有寫《三國志》這部書,陳壽寫的是三部書:“魏書、蜀書、吳書”,而《三國志》是三部書的統稱而已。

    由於《三國志》寫的過於精煉,到西晉時期,有人就把相關的歷史資料全部蒐羅編輯,這就是裴松之給《三國志》作注。

    不過由於史料過多“真偽難辨”,讀裴松之版本的《三國志》全靠讀者自己去理解了。因此,到了《後漢書》的問世,對三國的歷史寫的更客觀。

    宋朝的開始的戲劇,到了元代被蒙古韃子發揚光大,各種話本戲劇盛行。

    其中就有一本《三國志平話》,也就是既有畫又有字的大本小說,現存唯一古籍的《三國志平話》在日本京都圖書館。

    到了元末明初一個底層文人羅貫中,他也許為了生計或是愛好,羅貫中就根據《三國志平話》改編成了小說《三國演義》。

    原本《三國志平話》就有廣泛群眾基礎,更有各種戲劇版本流行在元朝,《三國演義》一經發行就一炮而紅,流行開來就成為必然。

    除了底層老百姓喜歡讀《三國演義》之外,文人士大夫也對《三國演義》愛不釋手,當仁不讓的儒家文人們還親自動手去潤色,《三國演義》從面世就有多次修注,這當然屬於夾帶私貨的做法。

  • 15 # 閆廣鑫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

    一個是正史,記錄的真實的歷史,也是現在歷史學家研究古代歷史的工具!

    一個是文學作品,是根據正史的框架進行加工改編的,裡面充斥著作者的個人情感,和自己對於歷史人物的偏見。反正就是我想說誰就說誰,想捧誰就捧誰!

    但是論及在民間的影響力,還是《三國演義》更勝一籌,畢竟是文學作品,從誕生之初的目的就是為了娛樂大眾,所以在描寫手法,情感偏向,都在迎合觀眾!

    人這個動物,都喜歡看自己喜歡看的,而歷史學家卻要努力去發生客觀的、真實發生的歷史真相!

  • 16 # 亙古聞今

    我是亙古,喜歡讀書寫文章,現在我來回答您的問題。

    陳壽的《三國志》和羅貫中《三國演義》是兩種不同的題材,現在我們分析一下他的區別之處:

    1、作者背景不同。陳濤是一位歷史學家,羅貫中是一位小說家。自然他們所呈現出來的表達方式就會不同。歷史學家側重紀實,同時要考慮到當代者的利益,不可妄自評論。羅貫中本身生存年代與三國時期相差較遠,而且他所呈現的是小說,裡面的語言記述可以更加自由,對當代者利益的影響也比較小。

    2、題材呈現不同。《三國志》呈現的是歷史,《三國演義》是通過歷史題材改編而來。

    3、作者主觀呈現不同。《三國志》裡面要呈現出自己的主觀意見是比較謹慎的,而且要儘量做到客觀記述,減少主觀內容。《三國演義》則不同,他要呈現的是作者內心裡面的人物形象。

    4、閱讀群體不同。《三國志》的閱讀群體更多的是研究歷史的,或者歷史愛好者等等,《三國演義》的閱讀群體更多的是文學愛好者。

    5、社會價值不同。《三國志》推動的是歷史研究和歷史發展;《三國演義》推動的是文學的發展。

  • 17 # 我要嘗試一下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不通點:

    一、性質不同

    《三國志》是史書,可以說是史實,是歷史事件、人物事蹟的真實記錄。

    《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體裁是小說,內容多虛構,即使有史實,也是在史實的基礎上進行了文學加工,增強了可讀性。

    二、作者不同

    《三國志》作者是陳壽,《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

    三、產生的時間不同

    《三國志》產生於晉代,《三國演義》產生於元末明初。

  • 18 # 又見半瓶醋

    陳壽先生的《三國志》屬於歷史典籍。對魏蜀吳相對客觀與歷史比較接近。而羅貫中先生的《三國演義》屬於在三國志的基礎上加入了大量的藝術加工,屬於小說,而且是站在尊劉貶曹的立場上進行的描寫,有失公允。但不可否認,如果沒有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三國這段歷史不可能被那麼多人談起,《三國演義》不愧是四大名著,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人物刻畫栩栩如生,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大讚一枚[贊]

  • 19 # 執筆寫流年青春不散

    首先,題材不同,《三國志》是史書,被後世歷史學家奉為正史,而他的作者又是一位特別嚴謹的人,一般都會被採納為真實。想要了解三國曆史,《三國志》是一部繞不開的存在。它與《史記》、《漢書》、《後漢書》併成為前四史,集文學性、趣味性和史學性於一身。後世有關三國的歷史以及演義基本上都脫胎於《三國志》。而《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性小說,它脫胎於《三國志》,但是又不僅僅拘泥於正史,是作者再創作後的產物,準確定位是百二十回章回體歷史小說。在明末清初被著名批評家金聖嘆評為四大奇書,與《西遊記》、《水滸傳》和《金瓶梅》並列,等到《紅樓夢》橫空出世後,它又被列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

    其次,創作背景不同。陳壽作為一個由三國走向晉朝的過渡性人物,雖然他是蜀國人(今四川南充),但是他在創作《三國志》的時候,已經是晉朝的臣子,不得不以三國魏國為正朔,其他蜀國和吳國則為番邦之類的。同時,作為親歷者,他所蒐集的資料相對來說比較真實可靠,雖然有所取捨。整體而言,《三國志》是陳壽獨立創作後加裴松之註解的歷史權威著作。而《三國演義》則不同,首先,《三國演義》並非一人一時所創作,它脫胎於《三國志》,後來經過說書藝人的加工,變得更加有趣和充滿故事性。最後演變成《三國志評話》,經羅貫中等人整理成書,就成為了現在的通行本。《三國演義》奉蜀漢為正朔,主題思想是“尊劉貶曹”,為了塑造人物的需要,經常張冠李戴,有一些故事純屬虛構。

    就流傳程度而言,《三國志》不及《三國演義》,《三國演義》可以說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被無數次被寫成劇本、評書,並被搬上熒幕,而《三國志》除了歷史學家和三國鐵粉,很少有人問津。

  • 20 # 一顆奇趣蛋

    陳壽是晉朝朝臣,晉承魏而得天下,《三國志》尊魏為正統。而羅貫中《三國演義》是擁劉貶操。這是本質的區別。

    羅貫中《三國演義》是排比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間亦仍採平話,又加推演而作之。就是說它是在三國史料,民間傳說,宋元平話和戲劇的基礎上,最後由羅貫中加工而成。清人章學誠《丙辰札記》又說,“七分實事,三分虛假”以觀者往往為所迷惑。

    陳壽《三國志》在二十四史當中,寫完的時間相當早,僅僅排在西漢漢武帝時候寫完的《史記》。所以,他記載的歷史,也就非常真實。而且也是十分嚴謹的。在《二十四史》當中,《三國志》的真實度絕對名列前茅。陳壽著史嚴謹,選用史料十分謹慎,故有良史之稱。

    以人物描寫分析:

    《三國演義》裡面描寫諸葛亮之多智而近於妖,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迷信色彩特別重,當然是為了聽眾服務的

    《三國志》陳壽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治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可以這麼說《三國志》是正史記載,不虛構,而是突出有影響的大事,人物的能力和對歷史環節的推動作用。

    故此《三國演義》是小說。《三國志》是正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對重重的生活壓力,你想過放棄努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