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凹凸花開
-
2 # 軒轅龍騰躍九州
纏足始於宋代,並被宋朝理學家推波助瀾。大量史料證據標明宋代開始出現纏足、纏足習俗。宋代詩人蘇東坡的《菩薩蠻》(“塗香莫惜蓮承步。長愁羅襪凌波去。只見舞迴風。都無行處蹤。偷穿宮樣穩。並立雙趺困。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是中國詩詞史上專詠纏足的第一首。車若水在《腳氣集》說“婦女纏足……小兒四五歲,無罪無辜,而使之受無限之苦,纏的小來不知何用?”(婦女纏足是從四五歲的時候開始,沒有罪過錯誤的人,卻要受這無限的痛苦。把腳纏小不知有什麼用。)秦少游有“腳上鞋兒四寸羅”之句,也都是明證。
在古代審美觀念上,所謂的女性美就是要體現出她們“陰柔”的一面,就是較小、柔弱、嫻靜以及要有柔和的曲線等等。自“小”而言,櫻桃小口、瓜子臉、楊柳細腰都是女性美的特質,至於腳也不例外。
究其原因,大致有三:其一:統治者的意志對天下百姓的影響。裹腳就起源,就與統治者相關。纏足開始於北宋中後期,興起於南宋。 宋朝皇室與宋朝上層社會是最早開始纏足的。其二:有利於把婦女禁錮在閨閣之中,對她們的活動範圍加以嚴格的限制,以符合“三從四德”的禮教,從而達到按男子的慾望獨佔其貞操的目的。其三:酸腐文人的推波助瀾。以妓女的小腳鞋玩“行酒”遊戲,大多數系文人的嗜好。不僅如此,更有酸腐文人興趣盎然地把探討小腳當作“學問”來做。他們不嫌耗時不惜筆墨地撰寫文章,細細品評,以卑劣為樂事,以下作為榮幸,惟恐不能將玩小腳的美學成分和調情作用詮釋清楚。
-
3 # 牛皮社
當一個社會以胖為美的時候,瘦子是很自卑的;
當一個社會以瘦為美的時候,就輪到胖子自卑了;
當一個社會以高個子為美的時候,個子矮的就自卑了;
當一個社會認為個子矮一點才正常的時候,高個子就自卑了;
當一個社會以白為美的時候,長得黑的就自卑了;
當一個社會以黑為美的時候,就輪到長得白的人自卑;
而當一個社會以三寸金蓮為美的時候,裹足就盛行了。
這就是“審美”的可怕之處。這就是“社會”的可怕之處。
按照當時的審美標準,有一雙大腳的女人,不但男人會笑話她,連女人都瞧不起她。
在這樣社會觀念下成長起來的人,只會認為三寸金蓮才是美的。
這就是為什麼明明我們覺得很噁心的三寸金蓮,古人會日痴如醉。
而現代文明的可貴之處,就在於審美日趨多元化。
不管是胖的瘦的、高的矮的、黑的白的,都會有人喜歡。
其實想想也知道,如果美只有一個樣子,所有的人都梳一樣的髮型、穿一樣的衣服、擺一樣的pose、說一樣的話、還整容成一個樣子……這樣世界就太可怕了!
-
4 # 周曙華78
(一)金蓮起源
金蓮本是金蓮花,隨著後世文學作品中“金蓮”的出現,女子纏足後逐漸的被稱為三寸金蓮。女子纏腳稱“纏足”“裹足”或“裹腳”,是中國舊時一種摧殘婦女的惡習,此俗源遠流長。
(二)纏足的發展
纏足最早出現在宋朝,時至南宋時期,經過發展已經出現四寸金蓮。但是,當時纏足並沒有被大眾認可,所以尚有很多官家子女沒有纏足。元朝滅宋後,蒙古人入主中原,並對漢族“女子纏足”風俗大加讚揚。所以,在統治者的推崇與倡導下,“纏足”風俗風靡全國,並出現了“以不纏足為恥”的觀念。
(三)纏足的終結
當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轟碎國門之後,西方新思想湧入中國,國內女性開始覺悟,並對“纏足”陋俗表現出排斥與反抗的態度。
二、對“三寸金蓮”背後的倫理思考
三寸金蓮俗稱纏足,經過了數個朝代、幾百年的發展後,終於是從無中生有走向了盛極必衰的道路。
(一)基於審美觀念角度進行分析
三寸金蓮在中國歷史發展中興盛一時,最早對三寸金蓮進行審美並逐漸形成完備的審美觀念的流派,當屬中國封建時期傳統的陰陽學派。
受到傳統文化、傳統思維、傳統理念的影響,古代華人將男性視為陽,女性視為陰,陽代表剛、陰代表揉,陽就是大、陰就是小……等等一類的審美觀念;所以,古代人認為女性必須將“陰柔”的特徵展現在世人的眼中。
在宋朝之前,纏足的行為並沒有得到大範圍的推廣、興盛,社會上也併為發生瘋狂追求小腳審美的現象。不過,在宋朝時期,將金蓮小腳作為女性之美的審美理念依舊存在。當出現很多人認為“女性的足越小越美”的時候,有些人為了取悅他人、讓自己變美,自然就會想方設法的將腳變小。
(二)基於禮教觀念進行思考
透過制定禮法標準與道德標準約束世人,實現鞏固等級制度等目的。禮教經過發展後,時至明清時期終於達到頂峰。
首先,男女之間存在差別;禮教內容當中,十分重視男女的地位、差異,而且特別強調男性與女性在衣著服飾、舉止行為、言談方式等方面必須具有顯著的差異才可以。
古代社會分辨、判斷男女的標誌之一就變成了對方是否具備“三寸金蓮”。
其次,是為了取悅男性。古代女人都十分喜歡用各種裝飾品、化妝品去打扮、裝飾自己,其除了是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外,另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為了取得男性的喜悅,即便是在纏足的過程中自己會苦不堪言,也絕對不會放棄。
其主要原因是,古代女性的地位相對低下、卑賤,要想獲得他人的尊重與良好的生活待遇,就只能依靠男人。
最後,對女性進行約束、控制。由於古代中國封建思想是社會發展的主流思想,女人在古代僅僅被當做是男性的私人財產以及附屬物品而已,當女性被賦予“私人財物”特徵之後,很多男性就認為必須要將自己的女人潛藏起來,從而避免被他人盜用。
-
5 # 易乎
我認為咱們現在的女生都應該要感謝孫中山先生,因為是他廢除了裹小腳的這個陋習,要不然真一直延續至今的話,那我是真的不敢想象。裹小腳不僅疼的要死,而且還非常的噁心,既然這麼不討人喜歡,那麼古人又為什麼會那麼喜歡裹小腳呢?而且還給它取了一個文雅的名字“三寸金蓮”。
其實這個陋習是從北宋年間開始的,但是那時候還並沒有大規模的纏足,真正興起的時候是南宋。
其實這全是源自於一些男人們的怪癖,因為他們認為小腳是一種美,而且這項陋習的創始人據說是唐後主李煜的一位妃子,而她當初為了取悅李煜,於是便給自己的小腳纏成新月形狀在金蓮花上跳舞,李煜看了之後那是高興的不得了。因此這項陋習便也開始慢慢慢慢的傳入了民間,因為那時候的人們都在想,皇帝喜歡的東西肯定差不了,所以咱們只要跟風皇帝就行了。於是纏足在那時候來說也算是引領起了一股潮流。
而纏足一般來說在女生五六歲的時候就要開始了,先是用布料將自己的腳一層一層的包裹住,跟個粽子一樣,然後外面再套上一雙純手工定製的繡花鞋。因為剛穿上腳會不適應,所以就先由人帶著自己慢慢的走路,而且只有睡覺的時候才可以脫下來。第二天第三天皆是如此,一直要纏到腳定型為止。
在此期間雖然有不少皇帝,明文規定下旨不允許裹小腳,但是結果卻顯而易見並沒有什麼用,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因為從小看著姐姐受裹小腳的殘害,於是心裡便暗暗發誓,將來一定要破除這種陋習。最終在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的時候,第一件事情就是下令廢除了這項殘害了萬千少女的陋習。
-
6 # 碼字先鋒
裹腳也叫纏足,始於五代末。從地下發掘的文物和古文獻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五代南唐後主李煜在位期間,一味沉湎於聲色、詩詞、歌舞之中,整日與后妃們飲酒取樂。宮中有一位叫窅娘的嬪妃,原是官宦人家女兒,後因家勢破敗,淪為金陵歌妓。她生得苗條,善於歌舞,受李煜的寵愛。李煜詔令築金蓮臺,高六尺,飾以珍寶,網帶纓絡,臺中設定各色瑞蓮。令窅娘以帛纏足,屈上作新月狀,著素襪舞於蓮中,迴旋有凌雲之態。李煜看了,喜不自禁。此後,窅娘為了保持和提高這種舞蹈的絕技,以穩固受寵的地位,便常用白綾緊裹雙足,久而久之,便把腳裹成了“紅菱型”,“新月型”,其舞姿也更為自然,美不勝收了 。時人競相仿效,五代之後逐漸形成風氣,風靡整個社會。
北宋時期,太平老人著<<袖中錦>>中更進一步評論說:“近世有古所不及三事:‘洛花、建茶、婦人腳’。”可見北宋時期已經把女人裹小腳與洛陽豔麗的牡丹、建州馨鬱的香茗並指為天下之奇!南宋初年,趙令時撰詞《浣溪沙》,其中一句:“穩小弓鞋三寸羅。”從此,“三寸金蓮”成為婦女小腳的代稱。到南宋末年,婦女裹腳已經比較普遍。到元代,竟使婦女以不裹足為恥辱了。 女人裹腳不是從清代開始的,一直上推,大約產生於五代或宋初。唐朝人不裹腳。裹腳之風興盛於明清。
宋朝時只有高貴女人才裹腳,普通婦女是不裹的。而且當時對裹腳的要求只是纖直,還不至於到後世傷筋動骨那麼厲害。
據說,古代女人裹腳是因為南唐後主李煜喜歡觀看女人在“金制的蓮花”上跳舞,由於金制的蓮花太小,舞女便將腳白綢裹起來致腳彎曲立在上面,跳舞時就顯得婀娜多姿,輕柔曼妙,本來是一種舞蹈裝束,後來慢慢地從後宮向上流社會流傳,在以後,民間女子紛紛仿效,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習俗,成為一種病態的審美。
為什麼中國會流行裹腳呢?大致有兩個原因,一是統治者的意志對天下百姓的影響,另外就是文化人欣賞和讚美。裹腳就起源,就與統治者相關。據說裹腳是起源於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時了”的南唐後主李煜,他的嬪妃們用布把腳纏成新月形,在用黃金做成的蓮花上跳舞,李後主認為這是至美,於是後宮中就開始纏足,後來又流傳到民間。只要皇帝喜歡什麼,民間一定會流行什麼,唐代的皇帝喜好道教文化,唐玄宗甚至號稱自己是道教皇帝,所以,道教在唐朝達到了發展的顛峰,乾隆皇帝酷愛書法,所有推動了書法的發展,李後主喜歡小足女人,所有就流行了裹腳。關於裹腳的起源,還有幾個說法,有說是起於南朝齊廢帝妃潘玉奴,有說是起於唐末,有說是起與隋煬帝等等,但是無一例外地都與統治者們發生了關係,這也說明了這個原因。
除了統治者的意志之外,那就是文人對社會風俗的影響。古代婦女很注重頭飾,然後就腳了,成語“品頭論足”、“品頭題足”都有議論婦女的容貌體態的含義,頭和足,成為文化人眼裡女性美的一個重要標準。文化人有很多對小腳的讚美之詞,什麼“金蓮”、“三寸金蓮”、“香鉤”等等,都是文化人賦予小腳的讚美之詞,蘇東坡《菩薩蠻》詠足詞雲“纖妙說應難,須從掌上看”,甚至還制定出了小腳美的七個標準:瘦、小、 尖、 彎、 香、 軟、 正,又總結出了小腳的“七美”:形、質、資、神、肥、軟、秀,真是博大精深。
最標準型的是3釐米寬 10釐米長 (就是所謂三寸金蓮)
裹足是中國封建社會所特有的現象,是被封建統治者所扭曲了的社會思想畸形的表現之一。太平天國政權建立後,頒佈瞭解放纏足令。但直到新中國成立後,才徹底革除了裹足的陋俗。
回覆列表
從實質上分析,纏足是一種較為標準的亞文化現象,纏足文化的定位非常的隱私,所以即便是當時有這種癖好計程車大夫也羞於在公開場合談論這些。
纏足文化的根本在於滿足部分人的私慾
有一個比較大眾化的說法認為女子纏足能從很大程度上限制她的行動能力,這樣就可以在封建社會限制她對外接觸的機會,剝奪她和其他男子認識的可能性。《女兒經》上說:“為什事,裹了足?不是好看如弓曲,恐她輕走出房門,千纏萬裹來拘束!
但這種說法還是比較片面,纏足的根本目的其實吧就是為了滿足當時社會上某一些群體的私慾,後世很多學者認為女子纏足能夠滿足男子對女性官能的興趣及要求。
很多人認為女性的雙足正是性感地帶,古人認為女子的足小不盈握,惹人憐愛。由於足小,走起路來娉娉婷婷、扭扭捏捏,也會使男子浮想聯翩,可以“晝間欣賞,夜間把玩”
清末的中國學者辜鴻銘說:“裹腳能使血液向上流,這使臀部變得豐腴性感。”
除了辜鴻銘,清朝文人李漁竟將小腳的玩法歸納出了48種之多。如:聞、吸、舔、咬、搔、脫、捏、推等。而且他在得意之作《閒情偶寄》中公然聲稱纏足的最高目的是為了滿足當時男人的奇特慾望。
作為亞文化當中的一種畸形文化,纏足的流行邊際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深遠,即便是在清朝,纏足文化也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衰老,即便沒有民國的革新運動,纏足文化也很難在歷史上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