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四知楊堂

    2020年4月17日,在眾目期待中,國家統計局正式對外公佈了我國第一季度的國民經濟執行資料,其中,初步核算為:國內生產總值20650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6.8%。第一產業增加值10186億元,下降3.2%;第二產業增加值73638億元,下降9.6%;第三產業增加值122680億元,下降5.2%。從總體來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我國經濟受到短期的影響和衝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這個資料下降也是情理之中,大家沒必要受其他唱衰言論影響,而對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產生懷疑。

    眾所周知,現行各國通行採用的國民經濟執行統計方法和資料,只是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的大體狀況和發展趨勢,加上資料統計範圍、來源和估算方式的客觀誤差和不可抗拒因素等,並不能夠真實的體現各國經濟的“本來面目”。所以,資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對經濟恢復的發展信心。本堂主前兩天發文曾專門談到了這個問題。下面,我想從很多人忽視的角度,尤其是一些經濟學家缺乏基本常識的角度,來分析第一季度經濟執行資料下降的一些原因。

    (1)

    首先來分析第一產業的情況,我國定義的第一產業主要指生產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產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等直接以自然物為生產物件的產業(泛指農業),通俗地說就是“農、林、牧、漁業”(不含農、林、牧、漁專業及輔助性活動)。我們很多人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問題,那就是第一產業相當於“靠天吃飯”的產業,這裡的“天”是指客觀規律,受季節性影響。比如“春播秋收”,意味著“春天只有投入,是沒有產出,只有到秋天才有收穫”,才有經濟資料。

    所以,從全年第一產業的經濟活動來看,無論我國北方還是南方,農業經濟基本上沒有在1—5月是沒有產出的。按古代的說法就是“荒季”,也就是還沒到收成的“饑荒季節”,農、林、牧等產業還沒有完全開啟活動的時候。只有等到6月份後,北方小麥開始收割,南方早稻豐收,這個時候才是經濟資料出爐的時候。儘管,現在第一產業在國民經濟的佔比很小,但其作為第二、第三產業的基礎性和原料性的重要支撐作用是不可忽視的。本來就是“荒季”,加上冬季延續、春節放假,尤其這個“疫情”,造成農村經濟社會生活隔離,第一產業下降也就不足為奇了。而且也沒必要大驚小怪。幸好,疫情發生在春季,還不是第一產業發力的時候,如果是發生在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那對第一產業影響就是很大的。對於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認為一季度第一產業增加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畜牧業拖累,只是看到了表象,還是沒有看到問題的本質。對農村經濟社會生活也缺乏瞭解,所以,今年第一產業到底發展怎樣,還需要看接下來的疫情防控形勢和今年的農、林、牧、漁的生產和增收情況。這才是關鍵的決定因素所在。

    (2)

    其次來分析第二產業的情況,我國定義的第二產業主要指加工製造產業(或指手工製作業),利用自然界和第一產業提供的基本材料進行加工處理。通俗地說就是採礦業(不含開採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製造業(不含金屬製品、機械和裝置修理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建築業等。

    如果說第一產業是經濟活動的最前端的基礎環節,那麼第二產業就是生產加工環節。儘管現在很多第二產業不是依靠第一產業為原料或基礎的,但這個產業的生產者主體,大多數來自農村,而且企業主體基本上分佈在全國各縣市的工業園區、產業園區或資源密集區,產業鏈配套完整、供應鏈結構比較合理。那麼,第二產業為什麼會下降呢?其一,第二產業的生產者主體基本上隔離在農村,疫情導致無法復工,難以加入工業生產大軍,人員不到崗導致產業復工率不高;其二,第二產業的供需鏈是環環相扣的,如果有某一家上游企業的因疫情防控造成無法復工,或者復工率不足,都會形成脫節,影響下家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由於我國第二產業的工業體系比較完整,產業鏈條性很緊密,相互制約程度較大。所以在“疫情”期間,第二產業經營下降也是必然。但隨著復工復產的程序加快,以及國內各工業產業秩序的恢復,尤其是農村務工人員紛紛加入工業園區的生產隊伍,接下來的第二季度將會有明顯的增長

    (3)

    最後來分析第三產業,我國定義的第三產業主要是指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行業(現代服務業或商業),涉及面比較廣,基本上涵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通俗地說,就是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程度可謂是日新月異,涉及經濟活動最後的各個消費環節。所以,在防控隔離政策的影響,這次疫情對服務業也是衝擊最大的。最為明顯的就是餐飲酒店、旅遊等服務業。本來每年春節期間,這些行業都是經濟亮點和特色最為出彩的。然而,面對幾個月的疫情,一些餐飲酒店業曾經為春節儲備的大量物資和食材,才能發黴浪費掉。甚至春節期間,很多地方出現了“廚師不下廚做菜,改起擺攤賣蔬菜”的搞笑情景。這也是疫情對餐飲業衝擊的生動寫照。現在,全國各地出臺的各類激勵和扶持政策,餐飲和旅遊業也是擺在首位的。因為它們是經濟恢復發展的重要標誌。

    第一季度第三產業除了疫情的直接衝擊外,主要還是消費能力沒有充分釋放出來,儘管經濟界圍繞“報復性消費”問題產生了很大分歧和爭論,討論最多的無非是疫情導致“收入減少”與“消費意願”之間的矛盾。但他們都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全國幾千萬大學生、幾億的中小學生,由於只能居家學習,還沒有真正納入到國民經濟的執行體系中。如果這部分人群開始按以往的節奏進行消費生活,我想第三產業的發展後勁必將得到充分啟用。因為,他們才是中國各消費行業的主要物件。中國人傳統的“自己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美德,決定了孩子們才是推動第三產業發展的主力軍,蘊藏著巨大的消費潛力。只要這些“小神獸一歸籠”,到時家長們的“腰包不掏也得掏了”,涉及的教育、飲食、旅遊、文化、資訊等服務業都將迎來新的春天。

    總之,面對國家公佈的一季度各產業的經濟資料,不要感到悲觀和洩氣。如果能夠從上述視角去分析疫情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那就並不可怕。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恢復經濟發展的信心,以及對我國疫情防控取得最後勝利的堅定信心。而且,國家和地方各級政府已醞釀各種恢復經濟發展的幫扶政策,從銀行降準、降息,中小企業貸款融資,產業激勵、減稅降費等宏觀與微觀經濟措施陸續出臺,必將為我國三大產業和各行業企業恢復發展帶來強大動力,中國經濟仍將保持穩定增長的發展勢頭。而且,我們堅信,這種局面是不會改變。

  • 2 # 深夜LINE

    從旅遊行業從業者的角度來講,目前有業內人士評估,估計要到2020年才能恢復到年前的水平,一個原因是由於國外疫情的加重,一個原因是在疫苗沒有研發出來前,如果國內的疫情沒有連續30天清0,絕大多數人是不願意出行的,出國遊現在來看今年幾乎是不現實的,而國內遊受到各地疫情的管控程度的不同,而需求下降。今天看到一個新聞,國內銀行存款日新增700億,由此可見,當企業的現金不是用於企業擴充套件、居民的現金不是用於消費,有可能會產生惡性迴圈。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這恰好給了國內的企業練內功、思考企業未來發展的深刻思考。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再到中國質造,都再悄悄地在變化,國家也盡全力引導產業升級。GDP負增長,從數字上看是一件壞事,但實際上未免不是一件好事,中國在未來的10年肯定是影響世界經濟重要的一極。沒必要去看這個數值,國運是與我們息息相關,與其恐慌不如做好自己的工作、照顧好家人,更有意義~

  • 3 # 佗佗之羽

    捂緊口袋

    底線思維

    中國經濟增長維持2左右!

    一季度,中國經濟增長同比下降6.8。

    從三大產業看,一產下降了3.2,二產下降了9.8,三產下降了5。

    丨至3月份,|

    月和2月份陡降15.8,3月份下降|.1。

    經濟資料釋出的概念性表述還有:金融市場和資本市場基本穩定,物價和就業基本穩定,關係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和重點專案建設基本上穩定,等等!

    官方媒體和一部分公眾認為,一季度經濟資料有心理準備,甚至比預期的要好一些。甚至少數認為,中國經濟基本面穩定向好,後勁很足,下半年會報復性反彈,全年經濟增長可期5左右云云。

    本人觀點是:對二0二O中國經濟增長預期,還是要冷靜客觀,要有底線思維!

    一,中國經濟基本面尚未受到嚴重衝擊,遠遠沒有傷筋動骨。

    l,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行業和重點專案基本穩定並巳正常執行。截至4月l5日,全國重點行業全面復工,重點專案開工在9成以上。

    2,拉動經經增長的三駕馬車可以預期。一會季度投資增長放緩,但沒有大的滑落,更可期的是國家固定資產投資計劃明顯加大並加速推進。進出口貿易一季度出人意料地平穩,亦未出現大的波動。消費增長一季度下滑較大,但隨著疫情好轉,下半年可能出現報復性反彈。

    3,至本月初,全國87OO萬外資企業,復工已經達到了七成以上。這從另一個角度反映了經濟溫度。

    4,二月份以來,國家密集出臺了財政金融積極政策,涉及面很廣但又比較精準。

    二,全年經濟增長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不少,更有一些不可控因素,值得警惕和注意。

    1,國家出臺的一系列財政金融刺激政策,需要實施適應調整和見效的時間過程。有些政策在一年內是不能完全起效的。

    2,這次疫情,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受傷很重。民營經濟已經佔到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民營企業的復甦和穩定,決定了整個經濟增長的走勢。而從現在民營企業的情況看,有兩個不容忽視:一是民企大部分是中小微企業,二是中小微企業大部分抗風險能力有限,補血功能弱,如果疫情不能很快結束,加上國際經濟形勢惡化,這部分企業很可能難生存。

    3,疫情影響的時限和深度難以預期。現在的疫情已發展為全球性疫情,目前還遠遠見不到平臺期。特別是印度和非洲的狀況令人不預見和擔憂。雖然我國疫情控制向積極向好發展,但全球性疫情必反蝕中國!

    4,這次疫情引起西方國家的誹議,今後的政治經濟格局充滿了鬥爭和變數。

    5,中美貿易戰遠沒有停緩的跡向。中美雖雖簽了第一階段協議,但但執行中美國肯定反覆無常且百般刁難!那麼還有下幾個階段呢?中美貿易戰是持久戰,遭遇戰,白刃戰。美國寧願自己受損也要壓制中國,寧願自損八百,也要傷我一千!

    6,中國製造業水平總體偏底。工信部苗部長前幾天講,全球製造業分四個梯隊,中國屬於苐三梯隊。這就是說在較長一個時期,中國製造業的增長力和爆發力受到制約。

    7,美日等國家已宣佈將要從中國撤回企業,並聲稱費用由國家買單。不論怎麼樣,這無疑是一個不好的訊號。

    關鍵是這種情況還要持續多久?如何得到有效改善?

    所以大家要有底線思維,有最壞打算,往最好爭取!

    二O二0,大家還是不能太樂觀,更不能大手大腳!

    捂緊口袋吧!親們!

  • 4 # 磚家財經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初步資料,我國一季度的GDP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8%。換算一下大約就是減少了1.5萬億。這一資料與本人在之前的判斷大體接近。

    首先我們要承認,疫情的確對我國的經濟產生了重大的影響。這種下降雖然比例不算特別大,但在我們改革開放幾十年來是十分罕見的。而且疫情的影響依然在其他國家進一步的發展和延續,這種狀況反過來還會進一步的影響到我國的經濟發展。對此我們不能放鬆,不能掉以輕心。

    第2點我們也要有信心,疫情的影響基本符合預期預期,國內的整體狀況也是得到了良好的控制。那麼隨著一系列有利於經濟恢復發展措施的推行,後面三個季度我國經濟必然能實現較好的增長。從我國每年100萬億左右的GDP總量來說,一季度所損失的1.5萬億GDP,完全有希望在後面的三個季度得到彌補。甚至我們還有可能實現一定比例的增長。

    接下來更重要的事情,是要把已經提出的措施進行落實。我們不僅要挖掘國內的需求,還要從完善產業鏈的角度去做更多的努力。因為在過去我們的一些行業,一些產業,它有不少鏈條環節是在海外完成的,現在海外的疫情何時出現拐點難以預計,我們不可能做事不管等待的事情變好,只能以我為主,想辦法去把這些鏈條上的缺失環節補上,經濟重新進入一種良性的軌道。

  • 5 # 翰林學士2020

    2020年一季度已然過去,確實受疫情影響之大,因為這段時間內,整個國家的經濟幾乎都是停擺的,那麼相比而言的負增長,也是可以預見的,從二季度爆發性來看,之後的幾個季度,復工復產業已恢復七八成,那麼,之後的GDP資料會相對的好看一些,很多城市開展了刺激消費的政策,比如杭州已經連續三次發放了消費券,帶動了市民的消費,使內需得到放大。所以,在不能改變過去的樂觀情況下,努力的改變未來的幾個季度的資料才是目前的重點,協調好各個領域的正常業務,服務等等。

  • 6 # 中華傳媒界光哥

    我覺得比較正常,前3個月大半時間都在全力以赴抗擊病毒,從1月到3月初全國基本以抗擊疫情為中心,抗擊疫情其實就是人類對病毒的戰爭,在戰爭狀態經濟倒退多正常,自古以來戰爭狀態經濟不可能出現經濟增長。只不過幸好中國迅速控制了疫情,全國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只不過海外疫情越來越嚴重,全球超200多萬患者,全球經濟大倒退,美國將出現全年8%左右經濟倒退,預計今年中國會實現3%左右經濟增長,關鍵看第三和第四季度,希望中國經濟可以得到很快復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工地幹活,怎麼才能要到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