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我自己來說,我可能比題主用眼的時間還要更多。
平時工作朝九晚六,還不定時996,再算上下班回家玩手機的時間,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眼睛盯在電子螢幕的時間也至少12個小時。
長時間透支用眼幾乎已經是現代人的常態,這是很難改變一種狀態,因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手機電腦了。不看手機不僅題主做不到,我也做不到,更多的人都是做不到的。
在瞭解手機電腦螢幕產生的藍光,長時間照射,會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後,我去買了一副專門阻隔科技電子產品手機和電腦藍光的科技護眼鏡,擔心現在防藍光亂象太多,怕買到市面上那種只防380-430nm的假防藍光眼鏡,不想趟這趟渾水,到時候花了錢還不一定能護眼,於是就特地去了這種明確專門阻隔手機電腦科技電子產品傷眼光線的科技護眼鏡,綜合性價比考量,我選擇的是安汰藍護眼生態鏈中C系列的科技護眼鏡。
拆開包裝後的,安汰藍科技護眼鏡就是下圖這樣的:
我去檢驗過,測試出來的資料跟安汰藍官方標註的,藍光阻隔率65%,綠光失真率1%,是一樣的。買回來的第二天上班,我就開始用了,起初只是覺得眼鏡把螢幕光線變柔和而已,沒有那麼刺眼,那麼酸脹了。
以為也就對緩解眼疲勞有用,用久了以後去檢查視力,醫生告訴我度數的時候,有點暗喜,將近兩年我的近視度數才增加30多度,18年配新眼鏡時測的是375,最近測的是四百一十多。看到驗光的資料,才知道這眼鏡也能延緩近視度數。
除了科技護眼鏡,我還入手了他家的葉黃素眼貼。上班工作看電腦戴科技護眼鏡,下班要睡覺的時候,就敷那個葉黃素眼貼。
我買的這個眼貼是能重複使用的那種,一副眼貼用個兩三次,一個星期也就兩幅,能省掉一大筆護眼費用。長時間使用手機,保護眼睛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你要防手機的藍光,你也要給飢餓的眼睛補充營養,同時還要多參加戶外活動,接收自然光線刺激,分泌多巴胺,抑制近視。總之,護眼肯定是沒有全能的方法的。
拿我自己來說,我可能比題主用眼的時間還要更多。
平時工作朝九晚六,還不定時996,再算上下班回家玩手機的時間,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眼睛盯在電子螢幕的時間也至少12個小時。
長時間透支用眼幾乎已經是現代人的常態,這是很難改變一種狀態,因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已經完全離不開手機電腦了。不看手機不僅題主做不到,我也做不到,更多的人都是做不到的。
在瞭解手機電腦螢幕產生的藍光,長時間照射,會對眼睛造成嚴重傷害後,我去買了一副專門阻隔科技電子產品手機和電腦藍光的科技護眼鏡,擔心現在防藍光亂象太多,怕買到市面上那種只防380-430nm的假防藍光眼鏡,不想趟這趟渾水,到時候花了錢還不一定能護眼,於是就特地去了這種明確專門阻隔手機電腦科技電子產品傷眼光線的科技護眼鏡,綜合性價比考量,我選擇的是安汰藍護眼生態鏈中C系列的科技護眼鏡。
拆開包裝後的,安汰藍科技護眼鏡就是下圖這樣的:
我去檢驗過,測試出來的資料跟安汰藍官方標註的,藍光阻隔率65%,綠光失真率1%,是一樣的。買回來的第二天上班,我就開始用了,起初只是覺得眼鏡把螢幕光線變柔和而已,沒有那麼刺眼,那麼酸脹了。
以為也就對緩解眼疲勞有用,用久了以後去檢查視力,醫生告訴我度數的時候,有點暗喜,將近兩年我的近視度數才增加30多度,18年配新眼鏡時測的是375,最近測的是四百一十多。看到驗光的資料,才知道這眼鏡也能延緩近視度數。
除了科技護眼鏡,我還入手了他家的葉黃素眼貼。上班工作看電腦戴科技護眼鏡,下班要睡覺的時候,就敷那個葉黃素眼貼。
我買的這個眼貼是能重複使用的那種,一副眼貼用個兩三次,一個星期也就兩幅,能省掉一大筆護眼費用。長時間使用手機,保護眼睛是需要多方面努力的,你要防手機的藍光,你也要給飢餓的眼睛補充營養,同時還要多參加戶外活動,接收自然光線刺激,分泌多巴胺,抑制近視。總之,護眼肯定是沒有全能的方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