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珹小姐姐
-
2 # 我的藝術之旅
照片是人們對生活某個場景的記錄,認為有一定意義的畫面。然而畫家把照片場景,臨摹出藝術作品,這是畫家對生活場景的二次創作,需要融入自己對人、事、物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思想,透過用筆墨紙硯創造性的描繪出來。這是畫家日夜思考、精工細作、辛勤勞動創造出來的藝術作品,雖然有的畫沒有照片真實,但畫的內涵更加豐富,視覺構思色彩搭配更加完美,也比較耐看,讓人反思,更重要的是畫更能體現作者的思想靈魂,可融入了畫家的感情,並且還可以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不僅有藝術價值還有有經濟價值和歷史價值。
照片是對生活場景比較單一的表現,沒有畫那樣融入作者的思想靈魂,畫是用心靈之美來體現自然之美,所以對著照片臨摹出來的畫比照片的藝術價值高。
-
3 # 洪觀藝術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說明一下照片和繪畫是兩件事情,即使是按照照片畫的畫也是屬於繪畫,照片相對來說比較客觀,而繪畫是更主觀些,哪怕是作者本意是絲毫不差的按照物件或者照片進行還原,這樣也沒辦法避免作者主觀因素的介入。所以,當我們畫照片的時候,即使是用投影儀進行輪廓勾勒,色彩和形體塑造還是有區別的。舉一個例子吧,比如寫實形體塑造,照片裡具體形體是按照物體的光線反射強度變化在鏡頭裡形成的不同的明暗,感覺像有三位體積的感覺,而寫實的繪畫的形體是按照光線下物體結構的變化主觀進行虛實塑造的結果,一般而言,繪畫的形體比照片的形體更具有體積感。實際照片和寫實繪畫在觀看效果是相差不大,但思維處理方式不一樣。這還是寫實的方式,如果是更主觀的繪畫,差別就更大了。可以主觀改變客觀物件的顏色或形體。
-
4 # 水色畫語
冷軍曾說,超寫實的作品對普通觀眾而言往往會起到誤導作用,看作品時他們很容易去與照片做比較,往往從“技術”的角度來看作品。
其實我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站在繪畫的角度上來看畫,站在藝術的角度來欣賞。如果也是從事寫實繪畫的畫家,他們來看作品肯定不會迷戀畫面的表象,而是會從畫面的形式語言,比如畫面的組織結構、色彩的關係、畫面的豐富性等,畫面是否傳達出一種情感、美感來解析作品。
如果說超寫實主義畫家的努力就是為了與照相機“比精度”,那就大錯特錯了。藝術的可貴之處就在於人的思考與創作,無論是明暗色調、構圖還是筆觸的調整。正是畫作與照片所能拍出的場景之間的不同,令作品的深度超越了照片。
反之,任何試圖機械復原照片的分毫細節的畫作,都只能是拙劣的模仿。如此“超寫實”是毫無主觀性、空洞無物的,也就與印刷品沒有區別。
-
5 # 膠東大花生
對著照片畫出來,其中已經做了取捨,且在畫的過程,肯定有失真的部分,這些都與原作有了質的區別與提升。照片可以複製很多,但繪畫作品卻是唯一的,所以即使對著照片畫出來,藝術價格也要提升很大。
-
6 # 藝術狂人2
有些人照著拍下的照片臨摹出來的畫作,反倒比照片的藝術價值高?
個人粗淺的理解,對於攝影作品而言,如果說一幅攝影作品沒有藝術價值,首先是因為敗在了構圖上
攝影的構圖,如同油畫作品中的構圖,是決定一幅畫作是否成功的首要因素
如果一幅攝影作品,構圖不成熟,或者構圖不成體系,那麼整幅作品就沒有構圖,框架,骨架
一幅攝影作品,構圖不成功的話,那麼會導致整幅作品失去了藝術價值,哪怕光線,意境,色調都很成功
個人粗淺的理解,許多畫家,都會以攝影作品為素材創作
但是,如果臨摹攝影作品的油畫,如果攝影作品本身是不成功的作品,那麼油畫作品以這張攝影作品為素材臨摹的話,同樣沒有藝術價值
比如一幅攝影作品,構圖是失敗的,那麼以此攝影作品臨摹的油畫,同樣構圖是失敗的
那麼對於一幅成功的攝影作品,油畫作品是臨摹這幅攝影作品,其構圖也是成功的
如果說,一幅以攝影作品臨摹的油畫,其藝術價值相比攝影作品更高
或許是因為,畫家依據攝影作品的構圖,想到了更加經典的構圖,更能突出主題的構圖,所以對攝影作品的構圖稍加修改
或許是因為,畫家對攝影作品的構圖,色調,光影,意境稍加潤色,使油畫作品表達出了許多攝影作品無法達到的畫面視覺藝術效果,如油畫作品中厚重的油畫肌理,筆觸,是攝影作品無法達到的藝術效果。
回答完畢
-
7 # 詩畫同源
關於此類的問題,已經有過許多“質疑”了。特別是二十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更多的人關注“傳統”和“非傳統”的界定。
一些人認為,照相術和繪畫是兩個不同門類,照片就是照片,繪畫就是繪畫,你臨摹“照片”算什麼?再“像”,也是照片的“翻版”,沒有什麼“藝術價值”;
而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我拍的“照片”,只是我繪畫的“素材”,我在“素材”的基礎上“創作繪畫作品”無可厚非。繪畫,可以彌補拍照中的“不足”,豐富內涵。
這究竟是“公說公有理”,還是“婆說婆有理”呢?是非曲直還真的難下定義。
其實,“臨摹照片”已經是“由來已久”了,它起源於西方。照相術是西方發明的,是由“取景器”演變而來。我們只是一種“轉用”。
西方繪畫的“寫生”也是從“臨摹取景視窗”開始的。油畫很“寫實”,效果逼真。而我們的傳統國畫是“記憶畫”,而非“實地寫生”。我們的先輩是“記憶高手”。因此,我們傳統的繪畫大多都是腹稿的“再創造品”。也許,比例不很準確,也許色彩略有偏差。但“意思”沒變,把內心想表達的東西都“置於畫中”了,再加上題跋賦詩,畫龍點睛的完美。
而西方完全另一種“樣子”。他們透過“寫實”,還原“場景”,讓你在“真實”的“場面”中體驗生活。
這兩種繪畫方式,有點類似“刑偵”中的“推理”與“實景還原”。
在臨摹照片的“繪畫”中,有個“異軍突起”的現象,就是“超寫實”。超寫實的人,用他的“寫實功力”,放大了“照片”,讓照片製版商“望塵莫及”。它首先成為了“廣告界”的寵兒,巨幅廣告畫。電影宣傳畫的重頭戲,巨幅海報。
但是,隨著數碼的興起,膠片被“淘汰了”;電影宣傳畫也被噴繪所取代了。而“手功活”又“物以稀為貴”的成了“新寵” 。漸漸地,人們見多了“高畫素”的數碼作品,索然無味,千篇一律。開始“懷念”過去的“老手藝”。於是,“超寫實”成了一些人的“追求”,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有價格。於是乎,“名人”、“名價”就“應運而生”,水漲船高……拍賣行賺得是鍋滿盆傾。
這一點也不奇怪,每一個時代,都會有一個“爆點”。它是否有真正的“藝術價值”呢?想必歷史會做出終極裁決,無論我們用多少口水,都淹不死那“判決書”。
-
8 # 詩夜城主
照著拍下的照片“臨摹”出來的畫作反倒比照片的藝術價值高
炎寒酷暑難耐,如果畫室裡沒有暖氣空調,作為現在的大多數畫家來說是沒辦法靜下心來創作的,更不可能去戶外取景佈局創作。於是乾脆用照相機把人物和景物拍攝下來,然後照著照片臨摹描繪出來,當然了,有些照片是專業攝影師拍攝的,問題來了,為什麼一些人照著拍下的照片“臨摹”出來的畫作反倒比照片的藝術價值高呢?
在人們傳統的藝術審美觀念裡,繪畫作品的藝術價值總是比照片的價值還要高,這是難以用語言或文字解釋清楚的話題,即便是某個名人明星的“秘密照片”,如果用畫作描繪出來,同樣畫作的藝術價值要比照片高的多,或許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畫一幅畫的時間遠遠要比拍攝一張照片的時間更長,
勞動時間會產生“勞動價值”,藝術強調的是“體驗感”,繪畫創作的體驗感明顯要比攝影的強,繪畫是畫家拿著畫筆親力親為,從筆觸線條中感受所描物象的形態特徵,然而攝影師只是感受冰冷的照相機,所以無論拍下來的照片畫面效果如何,對著照片“臨摹”出來的畫作,總是比照片好,除了攝影師之外,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認為的,
我們舉個很簡單的例子:當代超寫實主義畫家冷軍,筆下的超寫實主義油畫就和高畫素照片一樣,可是冷軍的油畫價值就比攝影照片的價值高百倍千倍甚至萬倍,無論是否藉助渠道炒作,事實就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攝影照片的構圖如何,臨摹出來的畫作構圖就如何,改變構圖,就不叫對著照片臨摹了。
-
9 # 檸檬燕188434691
我認為第一將拍攝的照片畫下來本來就是再次創作的過程,這個過程中融入了“臨摹”者的思考,觀察和創作。
第二,這是兩種表達方式,攝影是透過攝影工具將畫面輸出的過程,更多的透過工具表達。而透過照片“臨摹”不僅依靠繪畫工具是需要依靠作者的寫實功底,如果沒有深厚的功力和高超的洞察能力和表達能力根本無法實現。攝影和繪畫是對物體展現的不同方式,很難簡單的說哪個更勝一籌。但是從一定程度上繪畫在表達程度上更難。
第三,就如寫實派畫家冷軍的作品來說,為什麼他的作品能拍賣出天價,他的作品寫實程度不亞於攝影作品,大家對他的作品褒貶不一,但是好的作品能說明一切,他的作品經得住時間的考驗。有人甚至拿放大鏡來看他的作品,任何細節的表達的天衣無縫,讓人目瞪口呆。
-
10 # 雄安王振強
根據照片創作出的作品並非易事,要經作者深思熟慮,構圖的推敲,色彩構成,一筆一線的表現出來,耗時和精力不菲,所以比照片有價值!
-
11 # 鄭宏祥畫點畫
藝術價值並不高,商業價值會高些,很多外行人喜歡為手工的東西買單。照相寫實只是上世紀末美國的一個藝術概念,而照相寫實在本質上其實是反繪畫的,它流行了一段時間,如今在藝術史上的有效期早已經過去多年了。而我國在全民的現代美學教育上的欠缺還是太多了,大部分人對於畫的評價標準還是一個藝術上最低的標準:畫的像。這也是這種模擬照片的畫具有一定商業價值的原因。
-
12 # 畫家聯盟
為什麼拍下的照片“臨摹”出來的畫反倒比照片還更有藝術價值?
因為照片是人們對生活某個場景的記錄,只需要一部手機或者一個相機輕鬆一拍,這種技法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然而當畫家把照片某個場景透過畫筆“臨摹”出來的藝術作品,這是畫家對生活場景的二次創作。
其次,這種技法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可能有很多人認為:畫畫跟照片似的,照相機能解決的,為什麼還要用畫筆?意義何在?畫這些死氣沉沉的東西和人,這不是在諷刺藝術圈嗎?
其實,照相機根本畫不出來,超寫實的肉眼級高畫質機械做不到,憑什麼拿照片跟超寫實作品來做對比?一個資深的畫師,每天畫畫14個小時,一年365天,那麼就是5110天,畫了30年共153300小時,每一個細節都是在死磕,力求將質感表現到極致。藝術家對自身的技能要求,作品質量一幅比一幅要求嚴格,一幅作品,尺寸小的要畫一個多月,大幅作品要畫七八個月,甚至會更長。畫超寫實比拍出來的照片是一個高層次的過渡,相對來說含金量也會更高。
驚歎作品水平的同時,更驚歎畫家的耐心和毅力。
-
13 # 創藝美術工作室
在去年的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有作品被曝光出“臨摹”照片,藉此機會,我也想聊聊關於照相機在藝術創作中的應用。
照相機用於藝術創作已經是一種普遍現象了,藝術家在收集創作素材時也方便了很多。它能將美好的瞬間定格,也能如實的儲存複雜場景。這些,只靠藝術家大腦的記憶是完成不了的。
那藝術家應該如何藉助照相工具進行藝術創作呢?我想藝術作品的價值遠不止“臨摹”照片那麼簡單。藝術家在進行藝術創作時,會融入自己的個人情感,提煉並取捨,營造出畫面的意境感。好的藝術作品能反映社會現實。當我們在看藝術作品展時,即便有些很像照片,它也能傳達出畫家的內心思索。
當然,一幅優秀的攝影作品也是有很好的藝術價值的。只要能傳播美的享受,都是有藝術價值的,不能一概而論。
-
14 # 素心明月
一些人照著拍下的照片臨摹出來的作品反倒比照片的藝術價值高,這主要的原因是涉及到什麼是藝術創作。
藝術從創作手法來看,分為表現性藝術和再現性藝術,而臨摹照片畫出來的作品屬於再現性藝術。
再現性藝術是整個繪畫創作手法之中最重要的一種創作方法。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朝代,都是概莫例外。
我們的祖先,他們為了要把世界上那些比較好看的東西流存下來,往往會採用繪畫的方法,畫的越像的人,畫的越逼真的人,他們越會受到其他人的推崇和讚美。繪畫藝術便由此而產生。
中國的寫實藝術和西方的寫實藝術還有較大的差別,中國傳統以筆墨為主,他的表現人物或者其他事物的方法,儘管也具有光影效果,感覺也逼真,但是和西方的油畫相比較還是有區別的,中國繪畫對人物或者事物的描寫關注應物象形,注重精神領域,也就是傳神寫意。就像傳說中的畫龍點睛一樣,要注重整個精神氣的表達。
所以中國畫無論是人物化畫還是山水,花鳥畫,他們對型別的輪廓把握很到位,但是對它的立體,光影效果並不是要求的多麼的準確 ,不重視光線是從哪裡射過來的。中國的山水畫透視法則是散點透視,也就是說畫一幅山水的時候,畫家可以從四面八方各個角度去表現山水,根本不注意光線是從哪裡過來的,也不注重這幅畫裡所用的色彩是不是和大自然的色彩相一致。中國山水畫的那些重彩青綠山水,其色彩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種顏色。而西方繪畫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從達芬奇,拉斐爾,米開朗基羅等等許多大畫家,他們的作品無一不以真實性,準確性為主。他們的作品最大的特點是畫的特別逼真,特別像。後來隨著照相技術的發達,人們發現照片和一些寫實性的繪畫,他們的差別並不是很大。照相技術的發展,讓一些寫實性畫家慢慢的失去了市場地位。但是另一方面,繪畫的再現性特徵,它是不可能是被歷史淘汰的。即使在現在或者是將來的某一天,用繪畫來真實的表達我們的所見、所聞、所感,依然是創作的最重要的一種方法。
畫家們對著照片畫出來的作品,儘管和照片非常相似,但是也絕不是照片所能完全媲美的。一位畫家在照著照片繪畫的過程中,他們事實上已經進行了第2次的創造活動,也就是說他們不是簡單的對照片進行完全的複製,而是經過了自己的思考再加工再處理。許多畫家,他們雖然對大自然中的一些照片,生活中的一些照片進行了特別多的臨摹和複製,但是他們絕大多數情況下,並不是如實的把大自然的每一個部分或者是人物的每一個細節描摹下來,在他們的創作過程中一定是經過了一些取捨,即使是那些特別逼真的人物畫,畫家們在繪畫的過程中也是把人物的看上去不好看的或是不符合審美習慣的一些東西去掉,另外還要新增一些自己所需要的內容,無論是背景裝飾或者是人物的神情特徵,都要做一些處理。
塞尚的作品。所以說畫家的這種臨摹作品並不是像照相機一樣,如實的進行記錄。即使是那些超寫實繪畫的畫家,他們也並不是完全和這個照片畫的是一模一樣的,他們必然有自己的一些思想和想法在裡面的。一副作品裡面尤其是這些寫實性的作品,如果新增自己的主觀的東西比較多,那麼這幅作品的藝術價值也會因此而提高。越是那些高明的畫家,他們越善於把自己的想法和真實的這些臨摹物件結合起來,使人感覺身臨其境,渾然一體。
由寫實性繪畫向寫意性繪畫發展,或者由再現性藝術向表現性藝術發展,是整個繪畫創作的一個必然經過的一個過程。
這個主要原因是人們的審美觀念在發生變化,太過於逼真的照片繪畫或者是寫實性藝術是人們審美的一個方面,但是許多人更喜歡或者是追求一些更純粹的一些精神層次方面的東西。於是寫意性中國繪畫或者是表現型藝術就逐步形成了。比如中國的著名畫家齊白石,他早期的作品是以畫的形肖逼似為主要特徵的,到了後期他的繪畫雖然也有一一些寫實的特徵,但是卻發展到那種“似與不似之間”的一種最高境界了。
西方的繪畫也同樣如此,比如像畢加索的作品,我們已經很難看出來他原本要描繪的事物了真實面目了。我們只能夠看到畫家意向的表達和對萬事萬物的那種主觀的觀念。
綜上所述,一幅繪畫作品的藝術價值在於作者主觀情感在他藝術作品中是如何進行表達的,畫家在進行藝術創作的過程中,是如何把自己的思想傳達給觀眾的。因而觀眾在欣賞繪畫作品的過程中,也不應該單單的從繪畫的像與不像之間去尋找答案。
-
15 # 樂寶齋書畫藝術
作為繪畫的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感到挺有興趣也很高興。因為相機拍下的照片是把真實的人或風景記錄下來過程,形成一幅幅真實美麗的攝影作品展現給大眾,給人以美的享受。而畫家在創作品時,一般先外出寫生在進行創作,在以前相機非常稀少是貴重物品,大部分畫家手裡沒有相機,就採用速寫的方式把人、風景等大致速寫下來,隨後在根據速寫的草稿來創作美術作品。因此相機拍下照片是反應當時一瞬間最真實的場景或人物;而畫家在根據照片畫作,屬於二次創作、是再次藝術加工,在創作過程中,會融入創作者的思想、情感、想法以及當時環境的需要,創作出有深意、有意境、有內涵優秀作品,充分展示出作品的真、善、美,才能與觀眾達到思想上的共鳴。所以繪畫出的優秀作品和照片是有區別的,才會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16 # 莫小龍
為什麼有的美術家能把照片臨摹下來的作品比照片還美?因為美術家善於觀察,發現照片裡的缺陷和遺憾,所以他透過自己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把照片裡的缺陷給補上了,所以,他臨摹出來的作品比照片還要美。能做到這點的人不是很多,因為這個能力是來自於平時對身邊生活的洞察,對生活的熱愛,善於對事物本質的瞭解,還有文化素養的提高,才造就出一副美麗的圖畫。[耶][大笑][捂臉]
-
17 # 藝統華夏
藝術價值我認為這種照片臨摹創作,主要體現在藝術品本身的技術價值、社會價值和其藝術價值。
1、技術價值透過不段的學習繪畫技巧,摸索自己的創作風格,在繪畫的技法上不斷創新,不斷完善,是自己不斷突破本身,繪畫水平達到一定的高度,這也是學習畫畫一開始就要面對的問題,但這也是繪畫的自身價值之一。
2、社會價值社會價值可以說是繪畫作品商業價值的一種表現,好的作品可以用於商業宣傳,多次利用。還有就是其歷史價值,一幅作品經歷時間的考驗,幾百上千年自然有其社會價值。
3、藝術價值和其他藝術化作一樣,照片“臨摹”出來的畫作其價值體現在繪畫的獨創性,畫面之精細讓人震撼,照片放大幾百倍會變得模糊,但是繪畫確是把照片精細化的放大了幾百倍,所以獨創性是其價值的一方面,還有就是其時間成本。
中國現在這種畫法冷軍可以說是代表性人物了,他的作品耗時長,精細程度讓人所震撼,現在寫實創作的人很多,但是想冷軍這樣的超寫實畫家把並不多這就是其稀缺性,反之就是拍照的人很多但是用照片畫畫的也並沒有那麼多,這都是一個道理。
-
18 # 京山清荷繪畫藝術
且不論這畫作的品質高低,單單就它是一件人手工繪製出來的就和照片有所差別,雖然是照著照片“臨摹”出來的,但這就是一幅藝術作品,融入了作者思想創作理念,花費了作者的精力、心血而來,其藝術價值肯定不是一張照片可比的了
-
19 # 龐凱斌1986
手繪的的氣質是數碼產品無法比擬的,盡在在描摹的過程中沒有絕對意義的準確,筆觸碰撞之間產生的“偶然性”是數碼照片無法取代的,另外繪畫作品的作者比起攝影作者更能體現作者本人的個人氣質,收藏行也更盛一籌
-
20 # 沉默影匠
這可能源於並不知道是照著照片臨摹的,一旦陷入臨摹照片,這就省去了畫家自己構圖的過程,思考畫面的過程,這樣就根本談不上創作,也就無法說其有什麼價值。然而如果一位畫家,是自己創作的一幅風景畫,如同廣角拍攝的風景一樣,那就很厲害了,因為人眼的侷限,過於廣的視角只能靠想象,透視關係全是靠功底,這樣的作品才是很有價值的。
回覆列表
藝術創作不是還原現實,藝術都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的。藝術家也都是以我觀物,物皆著我之色彩。就像中國詩詞裡最常見的情景交融,藝術作品必然有景有情,而人情之美會賦予客觀事物一種超脫的意象:畫山不是山,是作者心中的桎梏;寫水不是水,是觀者鬱郁不得志無言消逝的時間……
自然景觀的照片遠不如親身去看來得震撼,但即使是親眼觀看,觀感也會因人而異,而這個“異”就是藝術作品的魅力所在。
另外我覺得,很多攝影作品也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