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浪漫物理
-
2 # 小不丁丁
初一的孩子,是處於叛逆期和青春期的孩子,所以,在處理他們學業和叛離的道路上,應當格外注意。
1、多一些關懷。瞭解他的憂慮,是什麼會讓他憂慮,是什麼讓他沒有憂慮。生活是很現實的,步入社會以後,面臨的事情也會和孩童時代有很大的區別。多多教導一些成人世界的東西,多多讓他體會到家長的用心良苦,多多讓他們瞭解到作為“社會人”的責任,不做井底之蛙。
2、觀察與瞭解。家長不能一直以家長身份自居,需要多多瞭解他們的想法,瞭解他們的世界觀,並以正確的方式加以引導,該擋雨的時候要擋雨,該折枝的時候要折枝。只有這樣,他們才能茁壯成長。
3、父母、家人、老師都是孩子觀察學習物件,他們的榜樣作用同樣不能小覷。孩子的變化,很大一部分就是由於“他們學習到了變化”。
在一些國家,這個年齡以近成年,所以,用更接地氣的方式和他們平等相處,會有更好的效果。
-
3 # 大熊的魔法口袋
從小到大一定聽了很多的大道理,這一次,我們不說大道理,我們帶他去體驗。
一、去最糟糕的環境中,居住一個星期、10天、或者15天。
在此期間,讓他做各種家務事,或者體力活,讓他和自己的生活有一個比較。
在此基礎上引導他,未來的生活要靠自己努力。現在的學習,也是努力的一部分。
二、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帶她去體驗另一種生活。
居住環境遠高於現在的生活,還能看美景吃美食。
告訴他,這些都需要靠努力來獲得。我們現在能享受這些,全是因為爸爸媽媽在努力。
類似電視節目變形記,吸引和恐懼,都是人最原始的動力。
三、帶他去外面的世界多走走。
看看外面的世界,開啟他的眼界,他就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
廣闊的世界,對他的吸引,都是潛移默化的,不要多用語言,就能影響他。
自我意識萌芽的孩子,在叛逆期的開端,多給肯定和鼓勵,他一定能越來越好的。
親子關係積極溝通,我們一直都在路上。祝福孩子和家庭,越來越好!
-
4 # 蝸牛老師談育兒
對於馬上升入初中的孩子,學習方法以及學習態度不做及時調整的話,學習有可能出現後退。
陶行知先生有一次給學生們講課時,抱著一隻雞,拿著一把米來到教室,他先摁著雞的頭讓雞吃米,結果雞很害怕,當然不吃,陶行知先生又把雞鬆開,讓它自己吃,全班保持安靜,結果過一會雞真的自己主動去吃米了。這個例子很顯然告訴我們,只有主動學習才能學到知識。
對於絕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的好壞,少部分原因是智力因素,大部分原因與學習動力、學習習慣等學習品質有關。
剛上初中,這一階段的孩子極易引發叛逆,家長且不可操之過急,嘮叨、說教,要講究方式方法:
1、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讓孩子自己制定目標和計劃。比如到了初一以後,各科目難度增加,媽媽要這樣說:“你的英語相對於其他科分數低,如果你的英語成績變成短板,會直接影響你的綜合成績,你覺得你自己以後應該怎樣學習英語呢?有什麼目標和計劃呢?”引導孩子,讓孩子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自己列目標、計劃。
2、父母注意態度,嚴厲批評只能使孩子更加厭惡學習。建議從多關心孩子的生活小事上做起,和孩子面對面平等對話,孩子也有人格尊嚴,只能慢慢引導學習興趣、培養學習習慣。
3、激勵孩子,與其說未來,不如激勵當下。許多家長都會說只要孩子好好學習,將來就會有好的生活,就會有好的工作,但是對於孩子而言,未來很遙遠,他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十幾年或幾年後的樣子,他們根本是不在乎的。家長最主要的是更關注當下激勵和獎賞,要做到及時性。孩子沒有好好完成作業的後果,要馬上呈現出來;好好學習了,那麼獎勵要做到及時,能馬上看出來,這樣才會更有效。
4、和孩子探討學習方法。孩子的性格和學習習慣基本上是在小學階段形成的,但是隻用固有的學習方法放在初中上,也是欠缺的,這時候家長要和孩子共同商討新的學習方法,讓學習更有效率。
5、環境薰陶。利用寒暑假帶著孩子去全國知名的一所大學轉轉,讓孩子感受濃厚的學習氛圍,心胸開闊,為孩子播下夢想的種子,讓孩子知道努力的方向和意義。
6、激發學習興趣,培養信心,讓孩子主動學習。沒有學習動力,不能主動學習,一切都是徒勞。家長必須從激發孩子學習興趣,培養信心方面著手。
總之,孩子已經上初中了,已經大了,家長不要用以往的方式進行教育,家長要多引導,少灌輸;多傾聽,少說教;多示弱,少逞強。相信用對了方法,每個孩子都會未來可期。
回覆列表
初一的孩子正處於叛逆期,所以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講究方式方法,可以坐下來,和孩子談談,儘量的聽聽孩子的想法,不要把大人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要做到心平氣和,切記孩子是你親生的,你脾氣壞,他跟著你暴躁,和平的幫助孩子制定合理的計劃,可以和孩子商量以下幾點。 1、凡事都要有個計劃,學習也一樣---讓孩子學會制定學習計劃。
2、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讓孩子學會---讓孩子學會珍惜每一寸光陰。
3、你再好好思考思考---讓孩子學會勤于思考。
4、提出一個問題,我就獎勵你---引導孩子敢於提問、善於提問。
5、你就按自己的想法去做吧---給孩子學習上的自由。
6、做完作業再玩,不是玩得更開心嗎---積極引導貪玩的孩子學習上用功?
7、只要努力,下次就一定能考好---正確對待成績不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