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往事如回眸

    涼州最重要,你想下三國的時候,董卓就知是從涼州發展起來的,後面的馬超也是涼州起來的,殺得曹操都把鬍子割掉了,我是一個歷史愛好者,但是梁州在歷史上就沒怎麼提到、而且涼州騎兵都是很厲害的、包括還有西涼、可見還是涼州比較重要,你認為呢,呵呵!純手打,望採納!涼州,道古地名,即甘肅省西北部的武威,地處河西走廊東端,是內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史有“ 四涼古都,河西都會” 之美稱,素有“銀武威”之稱,自古以來就是“人煙撲地桑柘稠” 的富饒之地,“ 通一線於廣漠,控五郡之咽喉”的軍事戰略要地和“ 車馬相交錯,歌吹日縱橫”的商埠重容鎮,是“中國旅遊標誌之都”、“中國葡萄酒的故鄉”、“西藏歸屬祖國的歷史見證地”和“世界白犛牛唯一產地”。

  • 2 # 棒槌襖襖

    州是中國古代最早的地方行政區劃名稱。早在大禹治水時期,就將中國劃分為九州,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這九州的名稱和境界在夏商周三代稍有差別,後世學者遂將其合稱為“三代九州”。

    到了西漢時期,漢武帝消滅了南越、東越,降服了西南夷,開闢了河西走廊,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在“三代九州”的基礎上,增加了幽州、幷州、益州、交州四個州,於首都以外地區分設十三個監察區,稱為十三刺史部,每州置刺史,巡視境內。

    東漢仍然沿用西漢的十三州刺史部制度,只不過刺史已經由監察官演變為行政和軍事官員,州也成為正式的最高階地方行政區劃。東漢滅亡後,魏國佔據九個州,吳國佔據三個州,蜀國佔據一個州,形成三國鼎立之勢。

    西晉統一中國之後,三國割據的十三州又重新歸於一統。為削弱各州刺史權力,便於中央統治,西晉中央政府在十三州的基礎上,分土析地,又增設了八個州。分別是: 首都洛陽及周邊的司隸校尉部改為司州;分幽州東北設定平州;分青州北部設立營州;分雍州西北設立涼州;分益州北部設立梁州;分益州南部設立寧州;分荊州東南部設立湘州;分揚州西部設立江州;分交州北部設立廣州。是為二十一州。二十一州包括: 平、幽、冀、並、青、營、兗、豫、司、徐、揚、江、荊、湘、雍、涼、梁、益、寧、交、廣等州。

    這二十一州中,梁州和涼州讀音相同,難免會出現混淆,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有三種可能性: 首先,古代人的讀音與現代人的讀音是有差別的。西晉名將杜預在註解《左傳》的時候就有這個現象。在註文中,他把“梁”的音調標註為陽平,相當於現在的二聲,把“涼”則標註為入聲,相當於現在的四聲,這樣就可以區分明白了。其次,古人還可以在同音的地名前加上方位詞用來區分。比如可以稱涼州為“西涼”,梁州為“南梁”。最後,古人還常以治所來區分同名州郡。比如可以稱涼州為“武威刺史部”,梁州為“漢中刺史部”。

  • 3 # 吉哥歷史筆記

    涼州與梁州此兩州雖讀音相同,但梁州自古有之,而涼州是西漢時期,由雍州改名為涼州,所以,可用雍涼稱涼州;另外,古人也可在州郡前加方位,如西涼指涼州(涼州治所姑臧,今甘肅武威)、南梁為梁州(梁州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下面是關於中國古代區域劃分的演化。

    漢族先民自古就將漢族原居地劃分為九個區域,即所謂的“九州”。根據《尚書·禹貢》的記載,九州順序分別是: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自戰國以來九州即成為古代中國的代稱,而自晉朝起成為漢族地區的代稱,又稱為“漢地九州”。

    隨著天下大勢的分分合合,九州也隨著政權交替逐漸演變為十三州,十二州,二十一州。其中,西漢漢武帝時期,依據《禹貢》裡的“九州”和《職方》裡的“九州”,將京畿[jī](國度附近地區,即當時長安附近地區)地區之外的疆域劃分為十三個刺史部,這就是漢朝的“十三州”分別是朔方 、兗州 、青州 、豫州、徐州 、冀州 、幽州 、幷州、揚州 、荊州 、益州、涼州 、交趾;

    至三國爭戰時期,天下共有司州(司隸校尉部)、豫州、兗州、青州 、徐州 、冀州 、幽州 、幷州、雍州、涼州、荊州、揚州 、益州十三州。

    三國歸晉後,晉朝繼續承襲了東漢末年奠定的州、郡、縣三級制。在滅蜀漢後分益州置梁州。公元265年,三國歸晉後,分雍、涼、梁三州之地設秦州,後又分益州地設寧州,分幽州地設平州。公元280年滅孫吳後得荊、揚、交、廣四州,並將荊、揚兩州與原曹魏荊、揚兩州合併,共十九州。公元291年分荊、揚州地設江州,307年分荊、江州地設湘州,至此共二十一州。這二十一州包括:司州治所洛陽(今河南洛陽東北)、冀州治所信都(今河北冀縣)、青州治所臨淄(今山東益都西北)、兗州治所廩丘(今山東鄆城西北)、徐州治所彭城(今江蘇徐州)、豫州治所陳縣(今河南淮陽)、雍州治所長安(今陝西西安西北)、荊州治所江陵(今湖北江陵)、揚州治所建鄴(今江蘇南京)、梁州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益州治所成都(今四川成都)、涼州治所姑臧(今甘肅武威)、交州治所龍編(今越南河內東專北)、廣州治所番禺(今廣東廣州)、秦州治所冀縣(今甘肅甘谷東) 、平州治所襄平(今遼寧遼陽)、寧州治所滇池(今雲南昆明南)、幽州治所涿縣(今河北涿縣)、幷州治所晉陽(今山西太原南)、江州治所豫章(今江西南昌)、湘州治所臨湘(今湖南長沙);

    其中,涼州與梁州此兩州雖讀音相同,但梁州自古有之,而涼州是西漢時期,由雍州改名為涼州,所以,古人可用雍涼稱涼州;另外,古人也可在州郡前加方位,如西涼(指涼州,)、梁州為南梁(梁州治所南鄭,今陝西漢中)。

  • 4 # 滇海無涯

    這官員連涼州與梁州也區分不了,談何做官?真當古代官員是蠢貨一類?其實古代人有古代人的活法,他們的刻苦認真的程度,是當代人想象不到的。有時人們閱讀到的古代官場貪濫與腐敗。也只是一時的世局,大多數,政勤民悅,還是在歷史長河裡留下大面積的記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可以去鹽洲島玩嗎?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