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在內蒙古666
-
2 # 花悅記
在中國的習俗文化裡,結婚送禮回禮是很普通的禮尚往來的習俗。而禮收受禮金是一種傳統,也是一種習慣。所以一般參加婚禮送禮給對方的,一表示祝賀,二表示可交往來。而收了禮金者,也會在對方婚禮或者其他事情上進行回禮,這是一種禮儀,除非忘記或者不打算來往也沒情義者。
送禮回禮
比如我結婚的那一年,親人朋友,同學知道的能隨禮的大都隨禮金,多少都是情誼。為了避免忘記,故特意拿本記錄送禮金的,想著後期給大家一一回禮。有的回禮金死活不收,就買了其他禮物回禮。回禮之後心裡也踏實,彼此情義也在。但有一個隨禮的同學因其結婚時沒聯絡上,後來從朋友那裡得知時對方已結婚大半年,而聽朋友意思,對方還側面的唸叨了一下,弄得再聯絡上彼此還怪不好意思的。再後來她家生小孩,就多隨了禮金並且給對方家小孩買了衣服。算是了了一樁心事吧,而我們也時不時的也在聯絡,她也給我寄家鄉的特產。
送禮回禮
所以,我覺得隨禮回禮 這種禮尚往來的事情,最好是認真對待,這是一種禮儀,也是一種相處之道。人與人之間都是相互的,彼此付出達到平衡才是真理,總不能別人總付出,而你總佔便宜,以後朋友越來越少,大家都會遠離。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這種習俗“禮尚往來”。誰家都會有辦事兒的時候,紅白喜事兒,各種宴請,大家都會你來我往,這是一種人情世故,也是為了增進感情的一種方式。
說說我的一個同學吧,平常關係真的挺好的,還是一個村的,她結婚時我隨了一百塊錢然後還給買一件床上用品,當時的一百塊錢差不多是我一個月工資的三分之一,而且我家裡條件也不是很好,那一百塊錢還是我使勁擠出來的。一年後我結婚時,她媽拿去三十塊錢,說她有事兒來不了,雖然後來對我也是各種的解釋但是已經讓我心涼了,後來才知道她對其他同學也這樣,再後來就沒有後來了,她孩子做滿月大家都沒去,我們有事兒也不再通知她。
感情是靠雙方互相維持的而不是靠單方面的付出,你來我往才能長久下去。
像這種只想收禮不想回禮的人,通常自私自利又愛佔便宜,如果你真的遇到個事兒需要幫忙,他只會袖手旁觀,所以真的沒必要在走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