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是97年的,感覺對身邊任何事情都提不起興趣,對學習提升自己不感興趣,對找女朋友不感興趣,對遊戲也不感興趣了怎麼辦
8
回覆列表
  • 1 # 詩辭手遊精彩剪輯

    從小事情做起,從細節入手。首先恢復信心,重新激發生活的熱情!你可以採取以下建議:

    1,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做自己擅長的事情,找回成功的喜悅,找回失去的信心,找到前進動力和方向;

    2,心累了,人煩惱了就歇歇,讓心靈去旅行,可以去爬山,看海,感受壯麗風光,擁抱自然,融入自然;

    3,可以做喜歡的運動發洩一些,推薦跑步,散步和籃球。跑步可以鍛鍊身體,鍛鍊和提高人的意志和忍耐力;散步可以讓人休閒,放鬆;籃球可以讓人學會配合,增強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

    4,可以找知心朋友小聚,小酌幾杯,向朋友傾訴,讓溫馨的友情驅散你內心的無聊,苦悶和孤獨;

    5,多和家人聊天,或者打電話,加強溝通,增進感情,告訴家人,我愛他們;

    6,尋找知心戀人,讓愛情昇華你的情感,點綴你的生活,照亮你的靈魂;

    7,如果有什麼煩惱不方便和朋友,家人說的,可以上網於陌生人聊天,傾吐一下,也可以找到新的朋友;

    8,在網上寫日記,記下生活的點滴;

    9,可以和三五知己逛街購物,說不定有意外的便宜貨或者意外的美食在等著你,從中你可以收穫意外的驚喜;

    10,好好學習,找到學習的樂趣,不斷進步,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結合自己的興趣多看有關書籍,規劃好自己的專業和就業道路,規劃好自己的人生道路;

    11,可以和家人適當地觀看自己喜愛的電視劇,同時又可以和家人聊聊天,增進感情;

    12,可以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開拓視野,增長見聞,豐富知識,為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13,可以練練書法,畫畫,鋼琴或者其它樂器,陶冶情操,增加氣質;

    14,提倡綠色上網,看看新聞,適當玩玩遊戲,但是不是沉迷,這樣可以打發時間;

    15,適當地在家裡做家務,這樣既可以保持衛生,有可以得到家人的讚揚,可以得到生活的樂趣;

    16,夕陽西下,來到野外尋找蒲公英,對著夕陽,迎著晚風輕輕一吹,那就是我飛揚的蒲公英

  • 2 # 失眠者計劃

    自救法:你可以選擇“行萬里路”(旅遊),或者閱“閱萬卷書”(看書)

    他救法:和心理醫生或者好朋友,父母聊一聊。

  • 3 # 楚懷

    這個時候就是你的迷茫期了。你覺得自已一個人可以過得很好,所有事情按部就班來做,得過且過。你不願意去改變自己也不想去改變自己,即使有夢想,但是對夢想的熱情也隨著生活時間的流逝在慢慢消減。你會發現你對生活越來越無所謂,怎麼過都好,只要不要打擾到你就OK。你也會隨著這種狀態的持續而越發自卑。

    在這個時候我建議你去改變,強迫自己從一些小事情做起。重拾你原來的夢想,或者在新鮮事物中重新尋找到你的興趣,找到原來那個充滿Sunny、充滿希望的自己。希望你可以做到越來越強大

  • 4 # 蘭諾

    過好每一天。

    有心情的話,可以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聽歌、看書、樂器、跑步等等。

    沒有心情那就好好上班、生活,陪女朋友逛街,打遊戲。

  • 5 # 引路人乙

    1、我也曾對這個世界索然寡味過。越是有精神追求,越是努力開闊視野的人越要經歷過這種掙扎,其實放到宇宙背景,個人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微不足道,最終歸於湮滅,好像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那麼為什麼我們還要這樣努力?我有時候也覺得我似乎不過是這個世界的觀察者,我始終沒有融入這個世界。

    2、認清自己的責任才能找到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存在感。我個人在這種狀態時間並不長,因為很快我就發現,我之所以還能這樣空想,無非是我還能衣食無憂,我還不需要對別人的期待負責。我一參加工作,各種壓力責任就讓我很快忘掉這些念頭,我甚至不得不承認:我的看淡背後其實是一種對現實無能為力後的逃避和偽裝。

    3、年輕人有時候需要的是一個可行的目標和一個激勵。看書不會讓你學會擁抱這個世界,但是的確能提醒你這個世界有很多可能。為一個確定的目標努力吧,並爭取得到別人的認可,這種認可會慢慢讓你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生命很短,美好的事情很多,為自己的生命發發呆也是一種好體驗。

    從來沒有為自己的人生迷茫過的人,我不認為他是幸福的。

  • 6 # 歷史檔案館

    在我的工作生活裡面,我遇到許多“活得很有激情”的人。我可以時刻感受到他們對自己喜歡的事物的那種執著和追求。

    我也喜歡貓,但當我媽把我撿回來的小貓從二樓窗戶扔出去時,我被氣哭了,卻沒有對我媽說半句很兇的話。這隻被扔出窗外的貓後來被我撿回來,養了8年。某天這隻貓生病了,我讓我姐幫忙帶這隻貓去看病,手術費需要1萬8,我說這麼貴,也不知道寵物醫院是不是坑人,讓她去別的醫院問問。我姐說已經問過很多了,再不動手術就晚了。然後逼著我借錢給她,為這隻貓做手術(當然她跟我借錢是從來不還的)做完手術,因為每天都要給他打針,這隻貓就一直寄養在我姐家。因為內疚,直到他死去,我也沒見他一次。後來的藥費我也沒再給過。

    在別人眼裡,我從小就是乖乖女,性格溫和,孝順父母,努力學習考上大學,找一份體面的工作,然後努力工作,賺一份也算體面的收入,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每年去兩次旅遊。而我姐小時候每天因為各種原因跟我媽吵架。高中三年她一直處在我媽每天跟我爸和我爸的小三撕逼掐架的局面,因此高考失利,把自己和一隻貓關在房間裡,封閉抑鬱了2年。(這段時間雖然我也煩,但我學習上幾乎不受影響)她現在雖有在好好工作,因為要養貓的關係,她實在和我媽處不來,就自己在外面租了一處很小的房子跟6、7只貓蝸居在一起,經濟上也比較窘迫。

    我常常勸我姐像我一樣好好規劃自己的人生,多存點錢養老,讓自己過得舒服一點。我姐說她有一段時間沒有養貓,結果連工作的動力都沒有了,現在能每天認真工作,就是因為她知道這些她愛的小東西都在倚賴著她。

    我的內心居然對我姐是十分羨慕的。因為我從不曾對什麼事物有過強烈的情感,無論我表面上多在乎一個人或一個事物,我心裡明白,那都是偽裝的,因為我是隨時會迫於其它壓力就把所謂的愛放棄掉。畢業以後,我從不曾主動聯絡任何一個曾經要好的同學(現在仍跟我很好的幾個朋友,都是因為她們死活不放棄我,現在想想很感激她們)。工作以後,有些同事會跟以前的同事保持聯絡,這也讓我很詫異。跟我認識十幾年的朋友有一次對我說:“我有時候覺得你這個人淡漠得可怕。”

    扯了這麼多,我開始分析我這種淡漠性格形成的原因。如果排除掉基因的問題,就是成長經歷的問題了。有時候我也在想,我跟我姐的成長經歷明明是一樣的,為什麼會長成完全不同的兩個人。可再仔細想想,我們成長的環境雖然一樣,經歷卻分明是截然不同的。她是一出生就萬千寵愛在一身,而我則是從有意識開始就被我媽灌輸一個故事,她說在農村如果生不出兒子就沒有地位也分不到房子。生到我仍是女孩的時候,一家人都非常失望,他們把我送給同村的另外一家,後來是我外婆把我抱回來的。他們經常開玩笑的給我講這個故事,後來有一次我媽說這家人移民到美國了,我也樂呵呵的說,要是外婆沒把我抱回來就好了,我現在就是美華人了。直到去年,我媽還說,你知道嗎?我剛聽說你哥跳樓了,好像因為失戀。我說我啥時候有個哥哥。我媽說,就是我們把你送給同村的那一家的第二個兒子啊。嗯,對哦,我在他們家待了2天也算是妹妹吧,呵呵。我媽從來沒放棄過這個梗,似乎也從沒因為曾拋棄我而感到絲毫愧疚,貌似還有點他們能重新接納我我必須要感恩的感覺。我對這件事居然也還毫不生氣,也許是因為小時候的我潛意識裡很害怕再次被拋棄吧。於是我從小就活得小心翼翼,卑躬屈膝,從不敢透露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不敢說自己喜歡什麼或者討厭什麼。努力學習考好成績也只是想博得父母一句表揚。我父母是從農村來的,特別是我爸,經常跟我們講小時候要挖樹根吃才能活下去的經歷,所以後來即使在城市賺到錢了,依舊過得很節儉。他們覺得除了賺錢買房子結婚生子,其它事情都沒有意義。我曾經喜歡看漫畫,他們說,你看這些沒用的東西有什麼用,浪費時間。我曾經喜歡畫畫,他們說,你又沒有天分就算有畫畫又賺不了錢,有什麼用。小時候學校開小提琴班,老師說我音樂課得很高分,推薦我去小提琴班,我做夢都想學小提琴,然而因為覺得他們肯定不願意花幾百塊給我買個小提琴,最終都沒敢跟他們開口。

    相反,我姐從不需要討好他們。她長得好看又聰明,無論做什麼都能做得很好。父母對她寄予厚望,他們給我姐買了鋼琴,請了鋼琴老師來家裡上課,後來她打死也不回家上課,我媽拿刀去脅迫也拿她沒辦法。我跟我媽說,不如讓我上吧,她說連你姐都堅持不下去,你覺得你可以嗎?那次是我唯一提出我內心的想法,以後我再也沒說過那樣的話了。無論她喜歡什麼,她都會跟父母說,鬧也要鬧到他們買為止,相比從不提要求的我,我姐實在太不懂事了。然而,不懂事又如何。直到現在我媽候翻看舊照片的時候,都會不禁感慨,你姐小時候長得真可愛,真的很討人喜歡,可惜性格太暴躁,如果她有你那樣的性格,以她的聰明,現在一定很成功。我們從小不看好你,想不到你是最有出息的。每每聽到這樣話,我表面上笑笑,心裡卻不是滋味。我只是努力活成了父母想要的樣子,僅此而已。當我認識到我變得什麼都不在乎,幾乎成為某種人格缺陷,似乎一切已經太晚了。

    如果有人跟我一樣,成為一個內心冰冷,然後又迫於社交壓力成為一個假裝在乎的虛偽的人,別以為沒什麼大不了的,趕緊改變吧。否則,你會像我一樣,週末除了工作,再也找不到別的事可做了;你會像我一樣,因為覺得跟男朋友有很多問題很難解決就直接分手了;你會像我一樣,因為內心無法真正愛和信任一個人,同時覺得不能跟一個不交心的人相處一輩子,因此無法走進婚姻。還會因為自己是個無趣的人,而感到自卑。

    生命於整個宇宙無限的時空而言本就沒有意義,既然來人世這麼一遭了,好好體驗自己的人生就是最大的意義。而無論是動聽的音樂,美好的風光,神奇的心靈感應,縈繞於心的愛的羈絆,都需要有強烈的情感才能真正體驗。

    比較幸運的是,我還有那麼幾個之前提到的對我不離不棄的朋友,她們總是嚴厲的把我這個(自以為)不為人知的缺陷挑出來。有時候我會想,憑什麼她們會對我好?為什麼我什麼優點都沒有,也什麼都沒做,她們就喜歡我了?正是因為我感受到這種無條件的友情,我開始變得不那麼淡漠了,至少對於這些朋友,我是真心的在乎他們。去年一個朋友生病了休養了一年,我切實體會到了她可能離我而去的那種深深的恐懼和傷感。

    最後說一說怎麼改變。無法熱愛任何事物,首先是害怕投入,其次是太在意別人的眼光。有些愛好需要投入更多的金錢,比如收集手辦模型,有些愛好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比如摺紙、跳舞,更多的愛好時間和金錢都要投入,比如攝影。80後的人,很多都被父母灌輸了所有東西都講投資回報率的觀念。他們覺得如果做任何事情,沒有得到實質上的好處,都是沒有意義的。這種觀念深入骨髓,讓我們反覆衡量利弊後放棄追求。而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完全是因為性格太懦弱,性格是三歲定終身很難改變。只能慢慢開始勇敢的把自己真實的一面表現出來吧,畢竟自己的人生別人無法替你過。

  • 7 # 一葦老師

    題主描述的是一種“缺乏對人生意義的賦予,從而對外界刺激缺乏足夠反應”的空虛/無意義感。

    “人生的意義”是一個終極宏大、值得不斷探索的話題,不同個體在不同生命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感觸。或許我們無法告訴題主人生意義究竟是什麼,但可以分享一些小方法,來幫助理解這種空虛的情緒、找回意義感。

    空虛/無意義感有著豐富的深層含義

    空虛/無意義感是一種對某種複雜的情感狀態的主觀描述。不同的個體對於空虛感的體驗、空虛對於他們來說的意義,都是不同的。

    “空虛/無意義感”通常被描述為一種“空曠、缺乏意義的感受”。通常人們會感到“信念、熱情、與他人的親近”被“無聊、缺乏生機、和流於表面的淺薄”所替代。由於內在感受的缺失,他們無法對外部的刺激產生足夠(或機械化)的反應(T. Levy, 1984)。

    雖然空虛經常被描述成“不想要”的情感狀態,但它其實是一種有價值的訊號指向:

    1. 不被允許的心願

    空虛的核心特徵,是被深深壓抑和遺忘的願望(Greenson,1953 )。不是沒有願望,而是當人們面對太過強烈又無法實現的渴望時——那些想愛而不能愛的人,那些註定要落空的期待——透過抹去願望的存在,來回避“求而不得”的痛苦。

    比如一個渴望父母之愛的孩子,在經歷反覆的“祈求愛卻得不到迴應和滿足”後,他們會抹殺自己的渴望,認為自己不需要父母之愛or他們想要的父母之愛根本不存在。以至於到最後自己都忘記了,最初想要被掩藏的東西究竟是什麼

    2. 避免應對負面情緒(尤其是攻擊性的情緒)

    一個註定無法實現的願望,本身意味著失去。如果這個物件重要到一旦失去它,會損傷我們自身的價值感。我們則會感到強烈的沮喪、抑鬱;同時伴隨憤怒,想要攻擊對方的情緒。空虛是這一切的解藥。人們用一種更彌散的、沒有太多有意識的內容的精神狀態,去替換那些難以忍受的攻擊慾望與抑鬱感

    3. 空虛本身就能完成攻擊、帶來控制感

    空虛會阻斷個人對其他人的情感連結,感到“我無法去愛”,由此可以避免預期中“被愛和親密關係壓垮”的恐懼。此外,“無法去愛”意味著在關係中付出的減少,這能使人感到“我是關係中佔上風的一方”,也避免了“我十分愛你,你卻不愛我”的痛苦。前者讓他們感受到自身是有力量的,後者會讓他們感到虛弱和無力。

    雖然人們總是用各種各樣的方式逃離痛苦,但在某種程度上,人們也主動尋求了

    應對方式

    空虛是生而為人的一部分,徹底消除是不可能的。但我們可以降低它的強度與頻率,讓其不再令人難以忍受。

    1、自我覺察 ——找到意義缺失的原因

    毫無疑問,破解空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人們需要撕開表面虛無的平靜,尋回那些寧可丟失也不願讓其存在的部分。這不可避免激發出痛苦和創傷的感受,釋放出被壓抑的衝突和攻擊性。此外,理解和承認自身願望也是困難的——因為面對一件從未擁有的東西,人們很難相信它可以真實存在於自身。

    打破空虛最好方式,是找回自身的真實感受——無論當下還是過去的感受。這些情緒會指引我們找出空虛背後隱藏的具體內容,理解和處理自己壓抑和潛藏的願望,從而擺脫對空虛的功能性需要。自我覺察可以從細小的事情入手,比如“我現在想吃什麼?想做點什麼?我現在是否開心?”或是試著體驗空虛本身,你的空虛是“在強烈的渴求什麼東西來填補”,還是“什麼都不想要/不需要”的狀態?如果有必要,可以考慮尋求諮詢師的幫助。

    2、正向的懷舊 ——自身過去找尋意義

    研究發現,懷念過去能夠幫助那些感到空虛的人賦予人生經歷以意義(Routledge et al., 2014)。懷舊是與過去的自己建立一種深厚的聯結,從而幫助在當下重獲生命的意義感,並且繼續走下去。

    你可以放任自己不時地回到過去的時空,但需要以一種更加積極的敘述方式來回顧。關注自己在過去的事件中收穫了什麼,在失去中得到了什麼。如果能用“我克服了種種困難變成了更好的人“的邏輯,講述自己的過去,它就可以成為我們”認可自己的付出與成長“的一個肯定自身過去尋找意義的過程。

    3、長期堅持一件小事

    可以是當下能夠完成的、成敗不取決於他人的事情,以便於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和存在感。如果事情本身難度太大,你的堅持就很難找尋到意義。

    此外,這件事情最好具有一定利他性,幫助我們建立外部意義。因為意義感很大一部分來源於對他人,或者社會的付出。堅持一件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金錢利益、但有社會價值的事,有助於在迷茫和空虛的時刻給自己更多肯定,證明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

    “只有感受過自己意志的力量,才能覺得存在是有意義的。”在探知空虛後,往往人們最先面臨的是“失望感”:現實並沒有變得更好,痛苦仍然存在、那些願望依舊無法實現。

    但最起碼,你已經不必再沉溺於一個又一個虛無的時刻,付出諸多代價去逃離真實的自己——看見自己是很重要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肥料製作,羊糞泡水發酵幾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