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鄂西小農
-
2 # 倪氏農豐
你好,小麥開花後進入授粉階段,當受精完成,子房迅速發育,形成胚胎的各部器官,受精10-15天達到“多半仁”再過12-18天達到“頂滿倉”,這是灌漿期。
-
3 # Ping星創001
是的,小麥灌漿期就是小麥授粉以後,澱粉大量積累的過程,這一過程是影響小麥產量的關鍵時期,必須保證光照、水分和其他營養物質的充足,同時做好病蟲害的防治
-
4 # 牛家大少484
很多農戶應該知道,小麥揚花期是決定產量的關鍵,不過很多人對於揚花期的時間不是很清楚,那麼小麥揚花期在什麼時間呢?
小麥揚花期在抽穗後灌漿前,一般離小麥收穫僅有一個多月時間,大部分地區在每年的4-5月。此期間不能噴灑農藥,如果是開花第一、二天噴藥或濃度過大,會造成花葯受損,影響授粉發育,導致不孕無籽粒。對於剛開始傳粉的麥田最好在三天後噴藥,切記藥劑濃度不能隨意加大,防止出現藥害無籽粒現象,造成減產甚至絕收。同時在小麥揚花期是不能澆水的,因為澆水沖掉花粉而不能受粉影響產量。另外,小麥揚花期最容易感染赤黴病,開花遇陰雨小麥感染赤黴病機率也高,如果在小麥揚花期澆水,田間溼度大,相當於小麥揚花期遇到陰雨天氣,利於發病,最好等到揚花期結束後再澆水。
小麥揚花期在抽穗後灌漿前,一般距離小麥收穫有一個多月時間,這個時候不能打藥和澆水,會影響小麥的產量。
-
5 # 四國軍棋菜鳥哥
小麥進入灌漿期對小麥的豐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此期需水較多,澆水要小水輕澆,注意天氣預報,在大風雨來臨之前不可澆水,避免引起倒伏,下雨之後若雨水小不能解決旱情,仍需澆水,對於生長過旺,群體過大,具有倒伏風險的麥田不可澆水,
否則,一旦出現倒伏,產量將更低。
2:噴施葉面肥,用0.5%磷酸二氫鉀+1%尿素+蕓薹素混合液,在小麥抽穗期和灌漿期各噴一次,能有效地延長葉片功能期,防早衰,抗病防倒,減輕乾熱風危害,增加千粒重。
3:防病蟲害,小麥灌漿期是多種病蟲害發生期,危害高,也是提高小麥千粒重的關鍵時期。此期主要有麥蚜蟲、麥蜘蛛、白粉病、鏽病、赤黴病、葉枯病。
防治 蚜蟲、麥蜘蛛用10%吡蟲啉+阿維菌素混合液噴霧。
防治小麥鏽病、白粉病用粉秀寧10~15克兌水120公斤噴霧。
根據小麥病蟲害發生的種類和輕重程度,對症下藥,合理搭配殺蟲劑、殺菌劑、葉面肥,生長調節劑混合噴霧,達到防蟲、防病、防早衰的目的。每畝噴施藥液量45公斤,噴藥要均勻,特別是中下部葉片也要噴到,藥液要隨配隨用。
4:除草,應及時拔除雜草,雀麥、野燕麥、等惡性雜草,麥田雜草繁殖快,一般比小麥早熟,在小麥收穫時麥田雜草已經完成傳代灑落,給下季作物埋下除草的隱患。
-
6 # 不懂浪漫的農村張姐
小麥灌漿期是小麥籽粒形成的一個階段,在灌漿期內,小麥莖、葉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和轉化的蛋白質透過同化作用貯存在小麥種子內。陽曆五月中旬左右,冬小麥將陸續進入灌漿期,此間氣溫高,蒸騰作用強,植株代謝旺盛,農業氣象專家提醒農民朋友,要及時澆好灌漿水。
小麥從開花受精到籽粒成熟,一般經歷30-40天,期間籽粒內外部發生一系列變化,大體分為三個過程:
第一:籽粒形成過程。受精後,子房迅速發育、形成胚的各部器官。受精10-15天,籽粒外形基本形成,長度達最大值的3/4,由“坐臍”達到“多半仁”階段,籽粒已經具有了發芽能力,這一時期為籽粒形成期。這一時期,應保證肥水條件,防治病蟲害,以利於減輕籽粒退化、保住粒數。
第二:灌漿過程。從“多半仁”經過“頂滿倉”到蠟熟期前為灌漿階段,又可分為乳熟期和麵團期兩個時期:
(1)乳熟期:歷時約12-18天,“多半仁”後籽粒長度先達到最大,然後寬度和厚度明顯增加,至開花後20天左右達到最大值(頂滿倉)。隨著體積的不斷增長,胚乳細胞中開始沉積澱粉,幹物重迅速增加,千粒重增長量迅速,這是籽粒增重的主要時期。籽粒的絕對含水量比較穩定,但含水率則由於幹物質的不斷積累由70%逐漸下降到45%左右;莖葉等營養器官貯藏養分向籽粒中轉運,籽粒外部顏色由灰綠變鮮綠再至綠黃色,表面有光澤,胚乳由清乳狀到乳狀。
(2)麵糰期:歷時約3天,含水量下降到40-38%,幹物重增加轉慢,籽粒表面由綠黃色變成黃綠色,市區光澤,胚乳呈麵筋狀,體積開始縮減,灌漿接近停止。
灌漿過程是決定粒重的關鍵階段,灌漿時間的長短和灌漿速度的快慢。粒重的高低,田間管理很關鍵,特別是“頂滿倉”到“麵糰期”要注意防倒伏。
第三:成熟過程,也包括兩個時期,即蠟熟期和完熟期
(1)蠟熟期:一般經歷3-7天,含水量下降至22-20%,籽粒由黃綠色變為黃色,胚乳由麵筋狀變為蠟質狀,後期變硬,籽粒乾重達最大值。此時是帶杆收割的最適時期。
(2)完熟期:含水量下降到20%以下,幹物質停止積累,體積縮小,籽粒變硬,已不能用指甲切斷,即“硬仁”,為成熟種子的特徵。此期時間很短,宜在蠟熟期後此期到來前搶早收穫,以防斷穗落粒,引起無謂的損失。
附:灌漿期是農作物的一個生長時期,即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蛋白質和積累的有機物質透過同化作用將它們儲存在籽粒裡的一個階段。
植物的生長髮育過程,大體可分為3個階段,即營養生長階段(從種子萌發到分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階段(從拔節到孕穗)和生殖生長階段(從抽穗到成熟)。在第三生長階段,籽粒形成後就進入灌漿期。灌漿期是指將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蛋白質和積累的有機物質透過同化作用將它們儲存在籽粒裡的一個階段。
同化作用是生物新陳代謝中的一個重要過程,即把消化後的營養重新組合,形成有機物和貯存能量的過程。因為是把食物中的物質元素存入身體裡面,故謂”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的型別包括自養型和異養型。簡單說,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變成自己;異化作用正好相反,把自己變成非己。
-
7 # 蘇北農園
小麥的開花期是麥殼裡面已經有芝麻大小的小小的麥粒,麥穗開花的順序是從下面開花,然後是上面在開花,其次還是下面,五月上中旬基本揚花完畢,失花。在絕花的同時開始灌漿。
灌漿期是麥穗裡面的麥粒的外形已經成型,五月中旬開始灌漿。
這個時期是小麥對各種病蟲害最敏感的時候,直接影響到產量。如果氣候適宜,是吸漿蟲(土話膩蟲),紅蜘蛛的多發時期,是小麥灌漿期的主要蟲害,能迅速很多蔓延至整個麥田,如不採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小麥的後期減產主要是這一時間段,治蟲的藥也在年年更新,可到莊稼醫院諮詢一下方可購買,控制病蟲害是這時候的重點。
灌漿期如果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要注意小麥赤黴病的發生,應提前噴灑多菌靈進行預防。
要合理的使用農藥,我們農村莊稼醫院現在多數買的是低毒廣譜的農藥,避免對下茬的作物造成藥害。
回覆列表
小麥灌漿期是小麥籽粒形成的一個階段,在灌漿期內,小麥莖、葉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和轉化的蛋白質透過同化作用貯存在小麥種子內。陽曆五月中旬左右,冬小麥將陸續進入灌漿期,此間氣溫高,蒸騰作用強,植株代謝旺盛,農業氣象專家提醒農民朋友,要及時澆好灌漿水。
小麥從開花受精到籽粒成熟,一般經歷30-40天,期間籽粒內外部發生一系列變化,大體分為三個過程:
第一:籽粒形成過程。受精後,子房迅速發育、形成胚的各部器官。受精10-15天,籽粒外形基本形成,長度達最大值的3/4,由“坐臍”達到“多半仁”階段,籽粒已經具有了發芽能力,這一時期為籽粒形成期。這一時期,應保證肥水條件,防治病蟲害,以利於減輕籽粒退化、保住粒數。
第二:灌漿過程。從“多半仁”經過“頂滿倉”到蠟熟期前為灌漿階段,又可分為乳熟期和麵團期兩個時期:
(1)乳熟期:歷時約12-18天,“多半仁”後籽粒長度先達到最大,然後寬度和厚度明顯增加,至開花後20天左右達到最大值(頂滿倉)。隨著體積的不斷增長,胚乳細胞中開始沉積澱粉,幹物重迅速增加,千粒重增長量迅速,這是籽粒增重的主要時期。籽粒的絕對含水量比較穩定,但含水率則由於幹物質的不斷積累由70%逐漸下降到45%左右;莖葉等營養器官貯藏養分向籽粒中轉運,籽粒外部顏色由灰綠變鮮綠再至綠黃色,表面有光澤,胚乳由清乳狀到乳狀。
(2)麵糰期:歷時約3天,含水量下降到40-38%,幹物重增加轉慢,籽粒表面由綠黃色變成黃綠色,市區光澤,胚乳呈麵筋狀,體積開始縮減,灌漿接近停止。
灌漿過程是決定粒重的關鍵階段,灌漿時間的長短和灌漿速度的快慢。粒重的高低,田間管理很關鍵,特別是“頂滿倉”到“麵糰期”要注意防倒伏。
第三:成熟過程,也包括兩個時期,即蠟熟期和完熟期
(1)蠟熟期:一般經歷3-7天,含水量下降至22-20%,籽粒由黃綠色變為黃色,胚乳由麵筋狀變為蠟質狀,後期變硬,籽粒乾重達最大值。此時是帶杆收割的最適時期。
(2)完熟期:含水量下降到20%以下,幹物質停止積累,體積縮小,籽粒變硬,已不能用指甲切斷,即“硬仁”,為成熟種子的特徵。此期時間很短,宜在蠟熟期後此期到來前搶早收穫,以防斷穗落粒,引起無謂的損失。
附:灌漿期是農作物的一個生長時期,即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蛋白質和積累的有機物質透過同化作用將它們儲存在籽粒裡的一個階段。
植物的生長髮育過程,大體可分為3個階段,即營養生長階段(從種子萌發到分櫱),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階段(從拔節到孕穗)和生殖生長階段(從抽穗到成熟)。在第三生長階段,籽粒形成後就進入灌漿期。灌漿期是指將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的澱粉、蛋白質和積累的有機物質透過同化作用將它們儲存在籽粒裡的一個階段。
同化作用是生物新陳代謝中的一個重要過程,即把消化後的營養重新組合,形成有機物和貯存能量的過程。因為是把食物中的物質元素存入身體裡面,故謂”同化作用”。 同化作用的型別包括自養型和異養型。簡單說,同化作用就是把非己變成自己;異化作用正好相反,把自己變成非己。
附二:小麥灌漿期遇到病蟲害怎麼防治?
1、防治小麥吸漿蟲成蟲和麥蚜。5月上中旬小麥揚花期,吸漿蟲進入羽化、產卵,是成蟲防治的關鍵時期。此期小麥上部有吸漿蟲成蟲產卵,中下部葉片有麥蚜繁殖,這時選用對路農藥科學防治可以做到兩蟲兼治之效。最好選用吡蟲啉和辛硫磷復配製劑噴霧,如30%蟲無蹤1號。也可選用4.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或10%吡蟲啉1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2、需要兼治紋枯病時,可選用5%井崗黴素100~150毫升或20%紋黴清60~100毫升與前述殺蟲劑混合噴霧防治,要對準小麥莖基部噴霧,用藥應到位。
3、需兼治白粉病,條鏽病或花期遇雨需防治赤黴病時。在防治吸漿蟲、蚜蟲的藥液中按1500~2000倍的稀釋倍數加12.5%烯唑醇、25%戊唑醇或按1000倍的稀釋倍數加20%三唑酮、50%多菌靈混合噴霧防治。
注意:①每畝藥液量不少於30公斤,要噴勻打透,使小麥各個部位全部著藥,特別是下部葉片,切忌惜水不惜藥。②混配用藥要隨配隨用,不要存放。
此外,應及時拔除禾本科雜草。由於節節麥、野燕麥、看麥娘等惡性雜草繁殖快、危害重,又比小麥成熟早,其種子隨著不斷成熟而脫落於地表,到小麥成熟時大部分種子已基本落地,給明年留下隱患。因此,有這類惡性雜草發生的麥田,要在小麥抽穗和灌漿前結合其它農事活動徹底拔除乾淨並帶出田外,將其消滅在結籽之前。